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致北影节:中国电影市场的地基还好吗?

致北影节:中国电影市场的地基还好吗?

2025/4/20
logo of podcast 硬核说

硬核说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小千
阿甘
Topics
阿甘:我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目前的问题不在于天花板,而在于地基是否稳固。《哪吒2》长期占据单日票房冠军,反映出市场缺乏有吸引力的新片。电影公司更倾向于在大档期上映,导致其他档期缺乏高质量影片。北京国际电影节论坛的观点缺乏建设性,粉饰太平。疫情过去三年,电影市场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繁荣状态,行业从业者面临失业和裁员。影院平均上座率低,导致影院亏损严重。中国电影市场总量可能已到顶,一部电影独秀会挤压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影院投资回本难,提高票价会进一步加剧观众流失。非节假日应降低票价,节假日应考虑补贴观众,培养长期观影习惯。国家电影消费补贴规模有限,对市场影响不大。很多老板跑步入场开影院,是因为缺乏其他投资渠道。中国电影市场生态混乱无序,影院经营压力巨大。很多影院在春节档后选择歇业或结业,反映出行业面临巨大压力。缺乏高质量影片是导致票房低迷的重要原因。目前电影市场票房低迷,今年票房可能低于480亿的回本线。行业从业者对电影的判断与大众认知存在偏差,可能与观众换代有关。电影行业从业者专业性下降,很多人不懂发行、营销和受众群体定位。一些电影公司迷信豆瓣评分,忽视目标受众。一些导演过度迷恋自我表达,忽视观众需求。导演应该先拍观众喜欢的电影,再考虑个人表达,并对投资方负责。疫情后,电影行业懂行的人越来越少。电影行业的二八定律或一九定律严重,大部分从业者收入低。电影行业低收入导致人才流失和行业乱象。一些公司高管认为电影营销和发行门槛不高,导致人才流失。国内电影行业存在人才不受重视、职业生涯动荡等问题。国家应直接出手补贴,降低票价和冷档期放映,刺激市场。电影市场缺乏好片,是因为没有人投资。中国影院服务质量差,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和硬件设施方面。一些影院尝试与当地文化融合,提升观影体验和票房。影院很少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国家应补贴电影制作方和观众,提升电影行业整体水平。应学习韩国对艺人片酬的规范管理。票价补贴能有效提升观影人次。降低票价才能吸引更多观众。中国电影市场可能已走到十字路口,未来发展难以预测。 AD:略 小千:目前上映的新片吸引力不如《哪吒2》。影院市场供给影片质量下降,个体户老板跑步入场,但多数缺乏专业性。很多新开的影院规模小、地理位置差、放映设施落后,竞争力弱。影院营收压力大,为争取包场收入而降低底线,甚至需要人情往来。影院为提高营收而提高票价,导致恶性循环。很多新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与自身经历高度相关,但可能缺乏大众共鸣。一些导演选择拍文艺片是逃避大众市场竞争的一种心态。一些导演沉迷于自我感动和行业自我感动,忽视观众需求。电影行业从业人员认知未转变,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普遍存在。中国影院服务质量差,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和硬件设施方面。一些影院尝试与当地文化融合,提升观影体验和票房。影院很少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进群加:jackielygt本期节目关键时间轴如下:00:00  开场与节目缘起01:39  为什么《哪吒2》放了两个月还是单日票房冠军?04:25  为什么北影节论坛的观点我们不认同?  08:30  疫情后的影院还好吗?为什么现在又有了影院建设热?16:05  开影院回本有多难?高票价提高营收合理吗?22:20  今年影市能到达480亿盈亏线吗?28:20  行业中的从业者专业性快速下降是为什么?33:35  为什么迷恋文艺片与自我表达的导演“过多”是对产业的伤害?41:40  为什么懂行的从业者越来越少?47:50  为什么我们建议官方直接出手“降票价“,“做冷档期放映补贴”?53:10  现阶段影院服务质量差的问题为何难以解决?64:35  中国电影现阶段的“任务”有哪些?值不值得补贴?66:55  艺人片酬为什么现阶段要做强制规限?70:35  比起“中国电影市场的天花板有多高?”“电影产业必须要拯救自己!”更值得聊!76:05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产业等不起“修生养息”?79:20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