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源帅】行业研究1.0:如何寻找新的创业项目机会?

【源帅】行业研究1.0:如何寻找新的创业项目机会?

2021/2/10
logo of podcast 源帅|行业分析方法论

源帅|行业分析方法论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源帅。 从今天开始,我计划做500个原创音频,结合我的实战经验,和大家分享靠谱、实用、系统的"商业实战方法论"和"商业案例"。 那么,这个系列的第一个内容模块是行业研究。为啥先讲行研?因为行研是所有商业人士都应该具备的底层能力。为什么这么说?一会儿告诉你。 在这之前呢,大家不妨先暂停一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 :新的创业机会来自哪里呢? 为了形象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01引例:为啥电商红海里杀出了个拼多多? 大家是否会好奇,为啥阿里和京东统治了电商,此时还能冒出个拼多多呢? 15年拼多多上线时,阿里+京东的电商市场份额已超过80%,剩下的几个电商平台(当当、唯品会、苏宁等)只能做些垂直品类。当时大家都觉得电商领域已经没法玩了。 然而此时,拼多多杀出来了。why?外部环境变化了。 15年前后,什么外部环境变了呢? 1、存量机会:低端市场出现空缺。** 该年,"阿里"大力整顿类目,放弃了低端市场,所以该市场出现空缺。 为啥阿里放弃了低端市场?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战略重心的转移。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产阶级比重持续提升,消费呈现升级趋势。主流电商纷纷布局品质升级市场。2012年成立天猫后,阿里的重心逐步向天猫倾斜。"天猫店"相比"淘宝店",获得了很大的流量倾斜。据公司公告显示,2013-2019财年,天猫贡献的成交额比重由 23.49% 提升至44.21%。经营低价商品的"中长尾淘宝商家"在阿里平台的经营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平台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第二、阿里在2015年遭遇了"假货风波",市值受损。 当年,"工商总局"发布"监测报告"指出,“淘宝正品率不足4成”,引发"淘宝"大战"工商总局"事件。该风波导致阿里市值蒸发了1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7亿元。 因此,基于上述两大原因的考虑,为了撕掉"廉价劣质"的标签,阿里"一不做二不休",成立了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开始严打假冒伪劣产品。 此举干掉了假货和低端供应链产品。这为拼多多的崛起提供了机会。这是第一个变化。 2、增量机会1:农村电商开拓难度和成本降低。** 「智能机+微信+微信支付」全民普及,大大降低了发展“农村电商”的难度和成本。 从比例上看,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更多,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因此,此前阿里早就已经着力发展“农村淘宝”了。这个“农村淘宝”是发展买家,也就是设法让农村人也上淘宝网购。阿里发展农村电商的战略方向是对的,但推广效果远没有之前在农村发展卖家的“淘宝村”好。 (注:此前,在卖家端,阿里在全国发展出了211个淘宝村,活跃卖家数超过7万家)

为啥拼多多就成功了?这并非拼多多比阿里厉害,而是因为阿里和拼多多面临的外部环境/局限条件不一样。时势造英雄也。 拼多多是得益于「智能机+微信+微信支付」的全民普及: a、据 GFK 数据显示,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维持在 65%左右。下沉市场的网民规模众多。 b、15年,中国网民总规模达到 6.88 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 6.20 亿人,占总网民的90.05%,中国网民已基本实现移动化。 c、2015年, 微信冠名春晚,发力下沉市场,微信装机量突飞猛进。2016 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帮助微信支付实现了快速普及。 这些因素重叠在一块,为拼多多发力下沉市场创造了机遇。 为啥拼多多更容易推广呢? 因为采用的是在微信拼团的形式,用户只需点击商品链接,用微信付款就完成网购了,这比在淘宝网购容易太多了(在淘宝网购要注册淘宝,搜索商品,加购,还要注册支付宝、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holy crap,上了年纪的人会觉得太难了)。这使得网购门槛大大降低,于是能成功吸引大量农村人、老人加入网购。 3、增量机会2:15年,PC电商见顶,移动电商渗透率达80%,社交电商潜力巨大。** 因为淘宝生意难做,随着微信的普及,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流量发展迅猛。很多人转做微商。 微博、陌陌、快手等社交平台流量很大,但当时对应的商业没有起来。微商发展如火如荼,但存在网络传销的嫌疑,微信官方打压。因此,社交电商潜力巨大,怎么合理商用,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因此,在三大局限优势上,拼多多结合此前的团队游戏基因,得以走出一条差异化的电商模式,快速成长起来。 通过拼多多的案例,小伙伴是否洞察到了新的商业机会的来源? 02 如何寻找新的商业机会? 虽然商业形式一直在变,但是人类的大需求是不变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多快好省】可以描绘。

变得只是满足需求的方式。当更好满足需求的方式出现时,过去的产品/解决方案就会失去优势,进而产生新的商业机会。 比如,零售的业态一直在改变,但是我们对消费品的需求都是「多快好省」。过去的业态是夫妻档小卖部,后是大型超市、7-11这样精致的便利店,其后互联网+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社区电商……如果你细细拆解,每一种新业态在「多快好省」的四个维度中,相比前业态,至少占据一个维度的优势。 满足需求的新方式为啥会出现?因为外部环境变化了 。 小变化带来小商机,大变化带来大商机。大变化是小企业颠覆巨头的逆袭机会,而这些独角兽企业通常是跨界颠覆。 例如,打车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为啥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平台就能解决了?外部环境变化了。智能手机、移动支付、手机导航+LBS的普及共同支撑了网约车平台的解决方案,于是商机呼之跃出。在资本助力下,滴滴快速成为独角兽。 投资人朱啸虎指出: 中国的第二代互联网公司像58、赶集、去哪儿基本是在2005年左右成立。这一年中国PC互联网的渗透率达到20%,达到了引爆点。 同理 ,移动互联网公司,像今日头条、滴滴、小红书,基本是在2012年、2013年左右成立。这两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达到20%,达到了引爆点。 由此可见创业时机的重要性。 雷军说: 我到40岁才明白, 做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聪明、勤奋,而是要顺势而为。若能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我总听到有人说时运不好,没碰上马化腾、马云那样的时代机遇 。亦有人说黄光裕回归不能掀起什么火花了,时代变了。 这些人根本就不懂商业本质。时代不变,如何能产生新商机?新企业如何能逆袭? 环境一直在变化,因此新的商业机会也会一直涌现。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商机,缺的只是发现商机的慧眼。 叙说过去的商机是事后诸葛亮了,我们如何事前就能洞察趋势,预见风口,提前布局,把握新商机呢? 这时候,【行业研究】就发挥用场了。学会行业研究,也就具备了洞察商机的慧眼。 若你是老板/高管: 藉此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制定/调整公司战略; 若你是综合运营者:藉此设计产品方案;制定营销方案 若你是投资人/机构:藉此寻找好的投资标的(一/二级市场) *0***3 **做行业研究,要分析哪些内容? 系统的行研应分为三大板块 :

宏观分析:此乃分析天时 行业分析:此乃分析地利 公司分析:此乃分析人和 分析和验证(很多人没有验证的概念,验证是最重要的步骤)都需要信息支撑,因此需要做「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又可分为一手调研和二手调研。这就是整个行研的分析框架。 所以,接下来,我将手把手教大家这四大板块的内容。 你将学会 如何了解政策红利? 如何预判经济周期? 如何预判前沿技术趋势? 如何估算市场规模? 如何做细分市场分析? 如何做产业链分析? 如何做行业竞争分析? 如何做用户需求分析? 如何看公司年报/财报? 如何分析公司的商业模式? 如何做靠谱的问卷调查? 如何做专家访谈? 如何查找宏观、行业和公司资料/数据? 如何做数据验证? …… 满满的干货持续向你涌来哟。 那么下一个音频,我先给大家来道餐前开胃菜——介绍如何洞察天时,也就是宏观环境的变化。 敬请期待。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小伙伴记得点个赞支持一下哟,么么哒。 关注**“源帅说商业”**,给你系统的商业实战方法论和商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