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Hello 全球的听众与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阅读经济学人我是主持人 Jeff 那么在每一周的阅读经济学人 Podcast 里面我们都要一起来看一篇经济学人杂志的文章除了快速的去掌握它的大意之外我们也希望能够吸收一些好用实用的英文单字我们就开始吧今天的这一集的标题叫做 X 世代的失落经济学因为他们错过了红利然后负担的压力以及未来的还要再面对一个年金的危机这个就是我们这一期
阅读经济学员在每个月的最后的这一个礼拜我们都是要来谈社会的变迁世代的变迁等等因为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力量好那每个世代的人呢是不是都觉得自己最苦是啊都觉得哇这个时不我语啊那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了因为如果你说真的像我们常常在讲的一代不如一代对不对那到现在大家人类应该已经完全退化了嘛好
我相信是每一代有每一代的难处但是每一个世代也都有它独特的机会这是我是深深相信的所以当经济学人杂志特别指明说 X 世代是 loser 世代的时候我就特别的关注留意就要拿来作为我们阅读经济学每个月社会变迁的主题
那我始终觉得我们现在常讲底层逻辑绝对不是只有说什么汇率啦关税利率哈你整天追着这个鲍尔跑那鲍尔是去看什么他还是去看这个社会的资料啊
那跟大家的生活很有关系劳动残余率跟大家想不想回去工作有关系跟政治经济其实这些都是相关的所以我觉得它跟社会的变迁科技的变化国际的政治角力这些都脱不了关系那这也是我们在 4 月份我们改制以来就是说我们每个月会有这四个篇章那我们最近也成立一个副品牌叫做决策者的世界笔记那后面会有更多的
呃相关的消息我们再跟大家报告好我们今天就聚焦世代变迁哈就 let's dive right in 哈
这个标题是在 Finance and Economics 的这一个篇章小标题叫做 Poor Slacker 那这个 Slacker 一般是在形容所谓不积极的人那你说 X 世代怎么会不积极呢其实是相对于上一个世代婴儿潮世代是比较比起 X 世代更相信努力升值然后买房过好日子反正就是去上班我想大部分的这个 baby boomer 的确都是这样的想法
因为那个时候确实去上班能够得到的东西很多但是 X 世代就开始有不一样的想法当然看在这些父母辈的眼里就会觉得说你们好像是 slacker 就是不积极的人 懒散的人事实上
并不完全是这样那前面加一个 poor 当时说后面会提到所遇到的一些经济的大事件好主标题是 Why Gen X is the real loser generationDon't cry for millennials or Gen ZSave your pity for those in their 50s 他说你不用去可怜或同情迁徙世代或者是 Z 世代把同情心留给现在 50 几岁的 Gen X
好那他不是说每个 X 世代人都是 loser 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宏观的来讲是个相对失落的世代那以下我们就分为五点的阅读心得来分享好首先我们先看看整个世代的全景每个人都含苦那到底谁是真正的输家杂志说出生于我们这边就稍微复习一下出生于 1997 到 2012 的是 Z 世代他们表示社群媒体毁了他们的童年
那再往前从 1981 到 1996 的这个叫做迁徙世代就是刚刚所说的那个 Millennials 他们抱怨买不起房子那出生于更早这个 1946 到 1964 的婴儿潮世代呢这抱怨他们现在的退休生活充满不确定性那每一次提到这个世代呢我们都忍不住要把它再重新整理一次遇到了就复习一下这个就是大人学东西的方式
最早叫做安静世代我相信在讲这些世代的时候你多少能够在自己的脑中能够去做一个匹配家族里面大概谁算是安静世代有没有安静世代的特质
1928 年到 1945 哇那这个就是现在已经 80 到 97 岁他们是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看到这个如果是在台湾可能见证过很多的不管台北大轰炸加疫大轰炸
看到这个城市这个陷入火海啊他们是真正见证过的战争的人那当然经历过战后重建那个时候可能都还小但是能够感受到那种紧张的气氛后面我有列一个是说他们年轻的时候所熟悉的明星他都在听什么歌我们就这样来做一个记忆就是法兰克辛纳区安静世代他们生出了什么生出了婴儿潮世代就是战后 1946 到 1964 这个很好记现在
现在大概 61 到 80 出头岁这个时候是经济是繁荣的然后社会运动摇滚乐等等这个时候他们喜欢的就是所谓的披头式
再过来就是 X 世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1965~1980 现在是 45~60 岁之间就是小时候青少年时期看的是 MTV 流行文化然后反叛精神喜欢的歌星是小甜甜布兰妮我想这个是年轻的时候在看小甜甜布兰妮好再往下就是迁徙世代也就是所谓的 Y 世代
他是 1981 到 1996 就是这个所以千禧年是说临近到千禧年不是真的在 2000 年出生 2000 年之前出生的那一批现在是 29 到 44 岁也是很现在在职场里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群人这个就是所谓的网络世代他们喜欢的就是 Taylor Swift 网络就包含所谓的社群那再往下就是 Z 世代这个是 1997 到 2012 现在也慢慢进入职场了这是 13 岁到 28 岁
那这边就是强调社群啦短影音啦情感表达多元价值等等这边的这个歌星之前有提过我们在写一个 Gen Z 文章的时候有提过一个人叫做 Olivia Rodrigo 我想看一下他们喜欢的歌星嘛听他们那些歌的风格还有重点是那个歌里面的这个叙述的内容我觉得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的去了解那个事
好 Z 世代再往下还有就是所谓的 Alpha 世代 2013 年到 2025 年出生的现在是 0 到 12 岁哇这个可以说是不只是数位原生这个可以说是 AI 原生了到国小就已经在接触 AI 看很多短影音 TikTok 小红书这边代表歌曲还没有更新我们就列一个这个 Baby Shark 有去参加过 Baby Shark 演唱会的大概就是这个 Alpha 世代
我比较好奇的是说杂志提到的迁徙世代买不起房子就是出生于 1981 年到 1996 年的我们刚刚说公司里面算蛮重要的一些干部差不多都是迁徙世代了现在介于 30 到 40 岁的人买不起房子这些年如果跟这个 baby boomer 相比较我们就把 X 世代先拿掉就是 boomer 世代跟这个迁徙世代两个来比较他们的薪资从这 30 年来看是有成长
但是它的房价成长更快简单讲就是这样好那我贴了一张图就是说大家看一下这个报告任何世代他要买房都是一件大事那以前也是说要缩一截死努力拼一下才能达到这个里程碑但是根据这个研究报告就可以看到一个我们常常在提的房价所得比婴儿潮世代和迁徙世代是存在于一个巨大的差异
具体来讲他这边列的是说 Income needed to afford a home 在 Boomer 那个时代是说你的收入要达到三万美金你就可以买房了
然后到迁徙世代的时候你是要 12 万美金等于说你的年收入要 360 万台币你才能买房 OK 这是很大的差别你就想想看 90 万台币我们拼一下那就可以买房了跟说你的年收入要有 360 万那才能买房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差别所以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也符合我们的经验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具体来讲全球房市价格开始飙涨是什么时候我也很好奇那我就去查了这个美国的房地产指数来看可以参考我贴的这个图
1990 的房价指数要当做一个百分之百的一个基础 2010 到 2025 年这 15 年指数就从刚刚差不多是 148 涨到 327 我们就单纯讲指数的涨幅那就是 327 减掉 148 再除以 148 就涨了百分之 120 所以涨了一倍有余所以刚刚所说的这些所谓的迁徙世代是什么 1981 年到 1996 年初
出生的那也就是说我们就算 1981 年出生的是不是 19 再加 29 岁就是他还没 30 岁之前假设他还没有买房那他从 30 到 40 的这一段期间就是
他也在累积财富但是房价的涨幅更快刚刚说涨了 120%就是从他 30 岁到 40 岁的那段期间所以他当然会觉得跟不上嘛薪水的成长也累积不起来那你可能觉得说再看看房价会不会跌那一等这个房价就涨起来了
所以看起来买房确实是越来越难那我们之前也照经济学人的看法去写过一篇房价的超级循环我会把连结放在这边有兴趣的可以连过去看一下简单说是在讲都市化的一个趋势人类都是朝向都市化去集中的我记得那篇是讲这个内容关键的段落我们刚刚讲了这么多关键的段落他是这样说的 Members of Gen Zborn between 1997 and 2012Say that social media
就是说这个世代的人他在抱怨的东西又不一样了他在抱怨的是说你看现在市局又变得这么不稳定害我们的退休前景看起来好像
处于更大的风险所以每一个世代都在讲不一样的事情看起来的确每个世代都有它的难题这一篇特别要来聚焦的就是 X 世代第一段我们刚刚就先把每一个世代都先点名一下现在来看看 X 世代有哪一些特别值得关照的点就进入到我们的第二点人生的 U 型陷阱 X 世代的中年夹心危机
首先呢现在 X 世代是属于他们在所处的人生阶段里面呢就是所谓 U 型曲线的这个低谷那具体内涵简单说就是说年轻的时候神采飞扬嘛你说去念大学对不对那四年哇在那边过那么棒的日子每天念书运动那谈恋爱那个是当然是神采飞扬啊
中老年的时候云淡风轻嘛房子也买了小孩也大了那就是就逛逛街啊找个好的餐厅就可以待一天那个就是属于快乐享福的时候但是在中间的时候就像夹在三明治里面的夹心特别的辛苦这个倒不是 X 世代专属的问题我想每一个世代都会面临到这样子的人生阶段那
婴儿潮已经先度过了这个阶段 X 世代现在正在经历迁徙世代会紧接而来杂志也不是讲这样而已他说哪一边辛苦他具体提到几个点我就列一下一个是说身体慢慢会有些状况当然铁打的身体也多少会出状况再来就是根据调查有更多的年轻世代刚刚所讲 X 世代的下面那个时代会
持续的待在这些 X 世代的爸妈家里那当然会多少又花到家里的钱再来杂志很有意思他描绘一个很有画面的场景就是在讲旧金山可能是写这个的记者就是住在旧金山他说旧金山戏谷这里有非常蓬勃的新创社群所以对于创业的年轻世代来说这里就是天堂不管是房价有多高我住的房间有多小犯罪率有多高多少的这个 homeless 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来
那上一个赚到钱的世代住在哪里呢我去查了一下他提的这个叫做 Pacific Heights 这个是太平洋高地根据舒富比网站大概长这样我也列出来啊
这边应该是一栋大概都是要几亿台币独栋的甚至更高 5 亿 8 亿的这样我去查了他的舒富比的景观真的是无敌他可以看到金门大桥可以看到整个港湾因为它是稍微比较高起来的地方可以看到太平洋所以大概就叫 Pacific High 就是这样是属于一个富人区了
有住在这边的朋友再跟我们留言一下那我们从网站上看是相当的棒那每天醒来看到这个景可能就觉得值得了所以刚刚讲 X 世代假设你活在旧金山成功的婴儿潮世代住在太平洋高地的豪宅里面那同时他在公司的董事任职
处于中间位置的 X 世代也没有这样的理想说我要来改变世界了我就是去上班可能是高管那我就是去上班嘛那也没有说我坐在什么公司的董事席里面我也没有这样的闲差或者是肥缺所以只有 37%的人对旧金山的生活感到满意指的是 Gen X 那 Z 世代的比例是 63%就觉得哇好棒哦每天都可以认识这么多新的人对不对像 AI 世代好
那的确是很大的不同 63 跟 37%的这个 X 世代对旧金山的生活感到满意好 杂志进一步用数据来佐证有一间民调公司叫做益普索最近在 30 个国家进行这个民意的调查
里面有 31%的 X 世代 X 世代里面有 31%的人表示他们不太幸福或一点都不幸福这个比例是所有世代里面最高的所以他用数字来佐证用场景来跟你说明 X 世代现在在经历过这个人生的低谷里面是有多么的不开心好关键的段落是这样 Successful boomers live in enormous houses in Pacific Heightsand sit on company boards
Gen Xers in the middle have neither the idealism nor the sinecuresSinecure 就是嫌差,肥缺的意思,Sinecure 好,那下一段他这样说 A poll by Ipsos find that 31% of Gen Xers say they are not very happy or not happy at all, the most of any generation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U-Band of Life theoryPeople are happy when young and oldbut miserable in middle age 这个 miserable 过得很悲惨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有多么悲惨假设你现在是 X 世代那你可能正在经历一个低谷可能在一段时日把它撑过去 Sinecure 就是这个闲职挂名的职位薪水优渥就是肥猫就对了工作量极少
那这边这个词有一个记忆的原则我们可以把它拆解一下我觉得蛮有意思我提一下 Sine 就是 without 的意思所以怎么说呢 Sincere 是真诚的是 without 什么它是这个后面 Cere 是 without wax
就是古罗马雕塑家不用辣来掩盖裂缝所以 sincere 就是没有辣的意思就是单纯你的雕塑就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所以很真诚就是 without wax 就是 sinceresincerec-u-r-a 是 care 的意思所以前面是没有后面是 care
Synacure 就是不需要你花功夫你只要出席董事会就好你在董事会里面你也不太需要发言就可以领董监事酬劳了 Synacure 就是 Without care, without work 蛮好记的我们继续看解释完比较普遍的情形接下来我们要从经济发展历程的角度一起来探讨 X 时代所经历的几个重大时期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代它的独特性
第三点跟第四点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来探讨好 那我们就进入第三点了他们就业于美国失落的 10 年财富累积有限哇 美国真的有失落的 10 年叫做 Lost Decade 我去找到英国金融时报的这段叙述真的是也蛮吓人的他是这样说在截至 2009 年 12 月 31 的所谓的失去的 10 年这期间就是 2009 把它往前推到 1999 号
这段期间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回报率报酬率是-9%这 10 年过去报酬率是-9%在这一段期间里面之前 2000 年的时候这个科技股还有电信股还有光纤股对不对大家印象很深刻还有整个光纤的泡沫
在这 10 年当中平均下跌 50%这个是 Financial Times 说的所以他说如果有人在 1999 年 12 月买了纳斯达克指数的基金就算后来网络和新时代的通讯都已经变得很普遍变成我们生活的日常了
但是你当时买的这些资金还需要经过 14 年的时间才能够回收当初投资的资金那你想想看 1999 年的这段期间我们不要讲 1999 年我们讲 1995 马云去了一趟西雅图回来创办了中国黄衣行
1994 年贝佐斯创立了亚马逊那一段期间开始 95 到 2000 其实就是全民都在封网路那个时候的杂志都是几个年轻人这样然后镜头都是从上面往下拍每一个感觉都要改变世界了当然后来技术的确改变了世界但是也经历了非常大的科技的一个泡沫
1999 年 12 月你买的股票要到 2013 年才有办法回本这个失落了 10 年的起点跟终点分别是什么呢就是说 2000 年的网络泡沫然后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就又遇到了 2008 的金融海啸真正指数回到当初的点是 2013 年我这边也附了一张图这个是我们
都有经历过但是可能不见得我们每天都在回顾这样的历史也不见得有这么的清楚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我才发现说哦真的是这样看这个线图就很清楚 2000 年的高点之后那慢慢它在 2003 慢慢可以爬回来但是 2008 又发生了等到这个线图回到当初 2000 年的高点的时候这已经是 2013 年了你看看这整个红色的方块这个就是失落的 10 年了
所以说 X 世代出社会大概就是网络泡沫的前后人生的第一桶金不好赚大家薪水没有足产的人没这个地瘾的
一定是靠心碎嘛做一点投资来累积初始资金对不对赚一点钱了就去投资股票大家都是这样那在这 10 年不容易啊这 10 年相当的不容易你投进去的钱 10 年之后都还没回本那杂志呢紧接着用一张图来说明虽然每个世代在童年季所累积的财富确实有上升的现象就是这个世代在 30 岁的时候你赚的钱你累积的钱是要比上一代
我们说青出于蓝你就是赚的钱会比上一代多但是 X 世代跟前一个世代说实话差距没有那么的大他就用这张图来 Gen X 就是红色的线然后前一代就是 baby boomer 所以横轴是年纪然后纵轴是他的中位数的收入当然你可以看到随着年纪的增加
在不同的世代你的收入都是增加的但是这个红线跟这个浅灰色的线实在是非常的贴近啊等于说你也没有比你的爸爸妈妈赚多少更赚多少钱这样子好那么看一下关键的段落是这样说的 Gen Xers have also done a poor job accumulating wealth.During the 2000s when Gen Xers were hoping to make hay
这边的一个片语叫做 Make hay,就是稻草的意思那为什么要叫 Make hay 呢?想象一下为什么这个词是这个意思农夫在田里收割牧草
收割完木草要在阳光普照的日子里呢迅速的去收割并且把木草给晒干因为一旦下雨木草就会受潮腐烂就无法制成干草储存所以农夫们必须趁着天气好赶紧割草赶紧把草晒干这个动作要一气呵成就是说要趁着有利的时机赶紧行动的意思把握良机趁势而为啊
那所以 X 世代刚出来工作是不是当然希望说我要能够先存到第一桶金不会只领薪水一定要投资但是刚好遇到了这个 Dotcom Bubble 好 那我们下一点要谈什么呢如果第一桶金累积的差强人意的话后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会面临什么样的一个状况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第四点
复苏未及再受金融海啸的冲击 2010 到 2018 这段日子在鲍尔联储会主席鲍尔的口中是一个低通膨然后低利率然后经济成长相对稳定的一段日子所以当杂志说这一段日子从 2010 到 2018X 世代也不好过的时候其实我很纳闷那段日子不是都不错吗怎么会说 X 世代也经营的也是差强人意啊
那杂志就解释到通常人们累积财富就是在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的这段日子但是呢就是在刚刚所说的这段日子又遇到了劳动市场本身是疲弱的因为市场刚要从金融海啸里面站起来紧接着而来又遇到了欧债风暴到 2012 等于说前面的那个冲击他是不是把薪水赚到的钱拿去投资一些股票可是暂时十年之内都没有回本的机会嘛
那后面又紧接着这个金融海啸还是一样对劳动市场有所冲击尤其是后面再紧接着欧债风暴它是在 2009 年年底被点燃的从希腊这边开始那 2010 到 2011 扩散到葡萄牙 爱尔兰 西班牙 意大利
欧洲多国的政府债券被降贫引发恐慌一直到 2012 才慢慢逐步回稳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想很多的金融机构都去把钱投到国外的国债一定都是会互相牵连的那
在这段期间等于说慢慢要再站起来的又受到这个金融海啸的一个冲击那这边写着写着我就有一个疑问了就是说你第一段不是说房价这个 Y 世代还是什么房价从 2010 大幅上涨吗
那照理讲 2010 之后大幅上涨 X 世代应该获得庞大的好处啊对不对其实这几端是连贯的就是说他们就业于 2000 年的网络泡沫破裂之后想拿一点钱来投资但是却是失落的十年不管你要就业不管你要投资成长都不容易再来就是说 2008 年到 2012 又有一个相关的冲击
所以呢两个冲击下来等到 2010 年 2018 年的这段长期低利的环境到来的时候推升房价的大潮来的时候不少人的手上本质上就是没有房子的或者有的话也就是自己住的这间而已你并不是因为这个整个大潮来的时候变成说忽然我就变成有钱人了
他这边有附了另外一张图这张图的这个纵轴就是拥房的百分比这个横轴是他的年纪那些线就是不同的世代我们就看一个大概 35~40 岁左右这个红线跟橘线是不是交叉了意思
意思是说在 35 到 40 岁的时候 Gen X 大概有 60%的人是拥有房子的跟他的下一个世代是迁徙世代是一样接近的所以他拥有房子的这个能力在一个特定年纪的时候其实他是跟他的下一阶段是接近的那反而来讲他跟上一个阶段 baby boomer 他是有一个很大的差距 baby boomer 有 60%的人拥有房大概是在 30 岁左右你可以看到这张图
包含 Gen X 跟前习世代都是到 35 到 40 岁才有 60%的人拥有房这件事情就在讲这边关键的段落是这样说的 Gen Xers have to be fair face difficult circumstancesPeople's earnings typically raise fast in their 30s and 40s as they move into managerial roles
如果说讲完了这个 X 世代正在经历的 U 型曲线跟两次经济危机的冲击之后经济学还有什么要告诉我们的那第五点哦
未来还有一个隐忧就是年金的危机这个是 X 世代的最后考验杂志提到未来的几年状况并不一定就会好转哇怎么会这样啊关键就是这个年金系统有一个年份大家稍微记一下叫做 2033 年就在 X 世代刚好准备要退休的时候 2033 我们来复习一下刚刚说 X 世代是几岁到几岁 X 世代是 1965 到 19801980 再加 60 是
2040 那刚刚讲这个是 2033 差不多有一些已经准备要退休了 2033 年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事情呢就是美国这边是在讲美国美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可能会用完有没有这么刚好我去查了一下这是最新的新闻 6 月 18 才发布的就是美国有一个社会安全署 SSA 它发布最新的信托基金的报告
说社会安全信托基金耗尽时间会比去年所预估的还要再提早一年将在 20332034 年就会引爆资金用完的危机了除非国会立法补足这个资金缺口否则社会安全的这个支付只能支付原来的这个呃
额度的 77%到 81%就少掉 20%到 25%就对了这个预测会更悲观的主因是什么就是有一笔钱一定拿来用谁在用 Baby boomer 他们大规模的进入退休年龄人口老化当然会拉高支出同时医疗的成本也不断上升因为医疗持续其实是在进步的
像我们上次提到的阿兹海默那个药的疗程走完要 150 万现在还在争取说是不是要纳入健保如果纳入健保你可能就不用付什么钱了那个负担就会更重随着药物的开发更多的绝症会变成可以有药医那接下来都会讨论说要不要纳入健保有多少人会受惠
之前的那个 GLP-1 也是现在应该都还是自费的一个药可以救人的时候他就会慢慢开始进入一个讨论说要不要纳入健保你这个负担就是会越来越重再加上去年也有通过一个社会安全公平法提升部分族群的这个福利这一部分都会进一步扩大年度的赤字那我这边插个话
在川普的大而美的这个法案里面的第一条在讲这个一些营养补助的时候他提的点其实很有意思他就是说这个支出只能根据那个通膨他就是建立一个跟通膨联动的一个机制除了这个之外不能随意的去提高啊就说好像开支票一直拉高啊这个也可以付那个也可以付他说不要这样好就是有一个 mechanism
跟通膨去联动就好这个是他大额美法案里面的第一个 section 我们看完了大概就是这个内容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支出除了国防他的这个福利支出是占了非常大的一个比例跟人口是息息相关的跟他的财政状况是息息相关的那当然跟经济是息息相关的所以
所以这个缺口高达 2033 年的时候会高达 4000 亿美元哇这个很大的一笔钱 4000 亿是多少 400 个 billion 哇那就是相当于这个 stargate 的这个 AI 的计划好关键的段落是这样说的 the position of Gen Xers may not improve much in the years ahead
最后一句了这两个词 第一个是 deplete 就是用完 耗节 枯竭的意思
另外一个词是这个 queen quadrennarian 这个很少见 queen quadrennarian 就是五十几岁的
所以他说以后你看到 50 几岁的人记得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大概是理解你的处境不容易然后等你要退休的时候看起来年金系统又出问题讲到这边你说出社会就遇到网络泡沫然后就业市场慢慢才回复又遇到了金融风暴然后又欧债危机
然后后面 2010 到 2018 年的这个低利环境的时候这个房地产价格飙涨可能你也没有享受到真的是很不容易然后要退休的时候年金又出问题杂志所描绘的这个景象确实蛮有挑战的我最后一点想法首先先给我们自己一个鼓励的掌声不简单的各位管哪一个世代都不简单尤其 X 世代那我们共同经历了过去的这不容易的 25 年
写完这篇我当然真心觉得每一个世代都有它的难处但是我相信也绝对有它的机会唯一不变的我觉得就是打造你自己的事业同时积极的累积资产才是王道不管你是编人什么趋势是战争的走向国家发展的路径族群或世代的消费趋势我觉得都可以获得一个巨额的红利这是我在写这篇的时候的一个感受是这样这一篇在讲世代我们就来看看世代里面有什么的机会
对于 baby boomer 的财富管理这个被讨论了很多那我最近去银行办事每一次去都有听到银行的行员又在讲说今天办了几个继承就是在讲这个巨大的财富移转那迁徙世代的消费主力还有 Z 世代的这些社群现象我想都有很多的琢磨你在做尤其是台湾的科技大厂你一个笔电做出来你到底打哪一个族群每一个世代都被拿出来好好的讨论要用他们的语言去跟他们沟通等等
但是这一篇里面所出现的 X 世代是相对没有那么多被媒体所讨论的
但是他们已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快速的成为主导的人物了那重点族群的红利你有没有对这一群人有付出足够多的关注有没有针对 X 世代来设计的不管餐饮不管是设备都好这可能是一个极度被低估的一个族群现在这个变局不管你从全球化的角度从科技 AI 发展的角度真的很多是没有潜力可循的这也是一个机会每一个世代的开创者面对的都是这样的疑问
当初你说这些科技创办的年轻人也都很年轻啊二十几岁你愿意离开原来的公司出来开一个做笔电的公司做主机板的公司做手机的公司谁知道 PC 一定会起来没有人知道在 1989 的时候你可能看到了但是未来的前景属于怎么样没有人能够说的笃定了
对于前景的一个预估能够带着一个风险意识我们就大步的走向前争取属于我们这个世代的一个巨额的红利以上的我们今天的内容 X 世代的失落经济学错过红利承担压力与未来的年金危机就献给我们所有的世代以及所有的听众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好 最后这边我们要跟我们所有的听众跟观众朋友分享
报告一个消息就是我们成立了一个新的副品牌它叫做决策者的世界笔记
那主要的概念是这样子就是说因为我们每个礼拜在 follow 这个经济学人他们当然有很强的这个他们有他们的智库他们还有记者还有编辑团队那他们用一篇文章的方式比方说我们就举上个礼拜那个例子就是在讲中东的这个油价危机这个新闻发展后来当然它有各个层面你有伊朗的外长讲了什么样的话你有这个彼得 Hexes 国防部长你还有这个 Dane Cain 他们的
军事联席会的主席参谋联席会的主席他有针对这次的行动又做了相当完整的说明这个决策者的世界笔记就是希望浓缩这一些不同的说法不同的看法
针对一个事件能够提供更加立体的视角那我们把这些记者会然后他的简报各方的说法我们把它统整成一个 30 分钟内的一个我们一样是用语音党的方式那我们也会去截录一些原文能够原汁原味的去呈现他到底讲了什么
能够让我们的听众跟观众你也能够释放你的双眼能够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比较有所本的方式去理解说它的来龙去脉是怎么样可以说是对于决策者来讲这件事情是相对重要的因为时间就是你最宝贵的资产如果你要一个新闻一个新闻的去看把它拼凑起来
那其实就会我相信会占据掉你很多的时间我们秉持着就是阅读经济学院一直以来的一个做法那能够提供给大家一个 briefing 我们把它取的英文的名字叫做 Alpha Briefing 你就是这个懂做那我们来跟你简报我们花了时间做了整理那也去验证也去编排那能够给你一个很清楚的方式
假设你对于这件事情经济学人觉得是重要的你也觉得是重要的那你想要深一度来理解而且你不是只想了解一家的说法能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
很清楚的告诉我到底他们都讲了什么他们彼此的立场有什么样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就是决策者的世界笔记所能够带给你的那我们是在一个新的平台叫做 PortlyP-O-R-T-A-L-Y 我们放连结在这边你可以直接上去购买下载那包含这个文字党你可以跟你公司的同仁一起分享一起讨论那也有我的语音党
那你开车也好或者说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把它播出来我们就有所本这个不是我怎么想而是我们帮大家整理他怎么说能够更加的贴近事实他怎么讲原则
原汁原味但是又能够节省时间那我们就去挑里面我们认为相对重点的一个论述把它整理呈现给你希望你也喜欢这个产品也祝福你未来一周工作生活投资都顺顺利利我们下一个单集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