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28 |阿根廷| 探戈值得等待 - 和汉学家伍志伟聊聊天

228 |阿根廷| 探戈值得等待 - 和汉学家伍志伟聊聊天

2025/2/19
logo of podcast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伍志伟
Topics
杨: 本期节目探讨了阿根廷汉学家伍志伟先生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并以探戈作为隐喻,阐述了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和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伍志伟: 我从小在阿根廷长大,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阿根廷人。我童年时期的经历让我感受到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这种感觉就像探戈音乐一样,起初我并不理解,直到长大后才慢慢体会到它的魅力。这种体会与我逐渐了解自己的身份认同的过程相呼应,探戈的等待,也象征着我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理解的历程。 我与父亲的关系也经历了漫长的疏离和最终的和解。在与父亲争吵并分开多年后,我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与我对父亲的愧疚感以及对孩子关于中国文化提问的解答需求有关。这促使我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并最终踏上寻根之旅。 在寻根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与日俱增,这并非源于血缘关系,而是源于文化本身的吸引力。我发现自己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找到归属感,这让我对身份认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探戈作为阿根廷的文化象征,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家园。无论我在世界各地,只要听到探戈,就会感到一种归属感。这与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异曲同工。 我创办《当代》杂志的初衷,也是为了向阿根廷人展现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打破西方媒体的偏见和中国官方宣传的夸大。通过亲身走访中国各地,我希望能让更多阿根廷人了解中国的真实面貌。 中国生肖文化在阿根廷的流行也让我感到惊讶。虽然我个人并不迷信,但我意识到文化交流的奇妙之处,它能够超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在不同文化之间产生意想不到的联系。 最终,我找到了自己在中国和阿根廷之间的定位,我成为了一座连接两国文化的桥梁,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 杨: 通过与伍志伟先生的对话,我们了解到文化认同并非简单的国籍归属,而是一种更复杂、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情感认同。探戈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这种复杂性和多面性。伍志伟先生的经历也启示我们,文化交流需要时间、耐心和理解,而最终的融合,将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和更深刻的人生感悟。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落探讨了探戈在阿根廷文化中的地位。虽然年轻人可能在40岁之前对探戈不感兴趣,但随着年龄增长,探戈会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象征着一种成熟的回归。探戈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或音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氛围。
  • 探戈是阿根廷的文化象征,但年轻人普遍在40岁以后才开始欣赏它。
  • 探戈代表着一种成熟的回归,以及对生活体验的反思。
  • 探戈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氛围。
  • 在中国寻找能代表精神家园的文艺形式很难,但食物可能是其中之一。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是《拉美恰恰恰》系列的第26期。Yang和阿根廷汉学家伍志伟先生聊了聊天,阿根廷人怎么看待探戈?很多阿根廷人都知道自己的生肖属相?以及——1962年生人的伍志伟,父亲是中国人,母亲则是阿根廷人,在小时候,他总觉得自己跟身边的同学朋友不同,直到年龄渐长,他终于开始去了解自己的身份,去了解中西方媒体报导之外的中国,就像他说的阿根廷人之于探戈的关系一样,这种关系值得等待。

|壮游者|

伍志伟(Gustavo Ng):阿根廷汉学家和媒体人。《当代》杂志主编,著有《秋天的蝴蝶》、《鸡年》《狗年》《牛年》《你需要知道的关于中国的一切》《穿越中国的10134公里》(在中国出版)、《中国:超越贫困》及舞台剧《谢谢爷爷》等。

|翻译|

棒哥:山东人,斜杠青年,长居阿根廷,IAATO组织探险队员。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通过ZFB账号[email protected]对“壮游者”进行赞助;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