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8 日下午 23 点 27 分欢迎收听最新一期的 WTR 一周科技回顾我是主持人白镖我是赵钊我们会在这个节目里讨论最新最酷最前沿的科技新闻和我们的数码产品使用心得那废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一看本周发生了哪些科技新闻
首先第一件事是 The browser company 出的新浏览器第二浏览器我们这周发现这玩意居然已经在这个叫什么 Alpha 测试了然后你可以直接下载到所以我们就下下来玩了玩
然后我发现我玩不了因为这玩意有奇怪的他也没有说就他看上去像地区限制又不像地区限制反正我无论干什么我都卡在登录那一步所以就啥也干不了然后我们招招账号也不行所以只有招招体验了一下
然后这个浏览器它的特色功能是 AI,当时 The Brother Company 他们说我们以后会更新 ARK 了,我们做一个新浏览器去,我们当时说 ARK 是什么互联网计算机,那都是假话,我们现在在搞 AI,AI 才是未来,然后他们就去搞 AI 了,做出来这么一个 AI 浏览器。
那赵赵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 AI 浏览器 Dia 都有哪些 AI 功能呢其实 The Brother Company 还是把 Dia 浏览器当成这个计算机来宣传的他们的核心理念还是一样的只是说 ARK 浏览器是一个只适用于那么一小撮人的纯粹标签也其实也不好用还是这个很想标签也好使的很多人不想很多人可能没想着去学
所以他们回归了最淳朴的最原生的这种横向的标签页的模式说到这个横向标签页他做的其实很有意思就是他不像传统的那些厂商怎么说厂商呢就是不像传统的浏览器比如 chrome 比如 age 他的标签页都是宽宽的这样子可以显示整个的你的标题
但是然后如果随着你的标签页的数量增多这个标题会变窄然后它自适应的变窄但第二不是第二它是一开始就给你很小的一个标签页这个点我觉得是很新奇的那为什么呢你会期望你看到的是一个长长的标签页因为习惯了它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标签页更紧凑可以同时放更多的标签页同时你也能看到一部分的标题
当然你可能也会想那你如果我标题太长了怎么办呢第二轮来去做了这么一个改动他就是把地址栏给改给改了改就他不显示你完整的 url 他只显示你的这个比如说 google.com 他只显示你的这些内容后面的 slash 后面的部分全都是 AI 总结出来的内容
当然它也可以我不知道它可能会也会结合网页的标签页来总结成一个内容显示在地址栏上就总之你看到的标签页的标题它是显示在地址栏上的这还挺有创意的我感觉 Safari 可以学一学就 Safari 的那个极简模式你就看不到这个软器的标签页栏的内容了你只能看到它的这个域名对这还不错
是然后我看这么做其实还会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说万一我遇到一个钓鱼网站怎么办他直接他把域名都给我总结出来了我看到的是一个总结后的内容那我心眼里都被钓鱼这方面可能 ARK 要加一个什么安全提示之类的如果在后面更新的话会更好不过这种反钓鱼功能倒是挺常见的那就加一个就行了
或者说这个浏览器标签页就像火狐那样你就正常你新标签页你就正常宽度对吧一个比较宽的宽度多了之后就变窄然后但是窄呢也有个最小宽度不会过于的窄像 chrome 那样都挤在一起那多了怎么办呢就滚动呗很像滚动呗这样就很合理啊对对哦那这么这么想的话
其实还有一个点我觉得可以是说明为什么他这么做就那我们就提前聊到地下浏览器的设计这一块了就是他这个浏览器啊他其实很像是一个你知道那种文件夹文件夹然后上面会有一个小标签然后你的标题栏你的 type 就是那么一个小标签所以他用一个固定的宽度让他让你的这个页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文件夹然后上面一个小标签那样
他可能出于这种考虑并且他的这个标签页和 type 栏和你的 type 做的一体化做的非常的好比如说你的网页整体是一个黑色的那么他的标签这个标签你的标签这个 type 他也是黑色的并且他把你的地址栏这一块也给染成黑色的了看起来有点像是比如我在安卓 4 的时候
那个时候折腾的沉浸式状态蓝但它也没有沉浸它就只是网页的上部分凸出来一块和网页的颜色一样的这么一块就也不是很沉浸沉浸应该是像 Safari 那种整个窗口都变成了那个颜色然后看起来就很无缝
Safari 会整我不太明白 Safari 窗口变成是什么意思但是它就是标签页标签页栏第二轮暖器的只有标签页本身变成了和网页相同的颜色但是 Safari 会整个标签页栏都变掉然后打开一个网页这个整个相当于整个窗口都是那个颜色都跟网页是一个颜色包括网页本身就看起来就很无分了
那也是一种做法那它的这个沉浸就是还是刚刚说的档案文件夹的那么一个理念档案夹的那么一个理念把整个档案都染成同一个颜色都算是沉浸其实好那么它的设计部分大概就是这样做的非常的轻盈然后又因为它做了这种沉浸式的一体化看起来又非常的这个统一非常的简洁
总体来说还是很漂亮的一贯的 The Browser Company 的风格对而且很有他们风格的是给整个窗口加了一个边框这样窗口无论如何它就不能浏览器的页面无论如何就不能占满你整个可用的视窗的面积这个就为什么虽然也没浪费多少但是为什么浪费这么一点我看了就很不舒服
像二可用的器,我也很希望它能把这个边框给去掉这样看着更舒服一些,这个网页才是我应该看的不是这个边框的,虽然这个边框确实挺有辨识度的很漂亮,它的边框还是带有模糊效果的它可以透过,它可以模糊掉你背景里的东西包括你的壁纸,你的背景里面的其他应用都可以模糊
这也就是正常的 macOS 的模糊效果那么它有什么 AI 功能我们终于要聊到它的 AI 功能了它的核心功能其实你可以理解为就是一个聊天框就是 AGE 里面的 CopilotAGE 浏览器里面的 Copilot 看起来我觉得没有什么太新颖的东西
我去试了试用它总结视频那很显然它就是把这个视频的字幕给当做 context 来给你总结来回答你的问题包括你让它你可以让它帮你标出具体的一个个时间线什么的看起来就是其实就是很正常的 AI chatbot 的这么这么些功能然后它可以让你更方法也有啊
总结网页问答 ARK 也有 ARK 有单独的聊天界面吗这是没有的对所以第二就是单独做了个聊天界面你可以用成侧边栏也可以用成这个服装的形式就看起来就是一个内置的 chatbot 然后你也可以自定义你的这个 personalize 就是有点像 chatgbt 里面的
个性化你可以说你喜欢谁的品位你喜欢哪些 YouTuber 或哪些 up 主的品位他的回答可能就会模仿这些人的风格然后你能让 Dia 知道你有什么偏好然后你想怎么写作之类的就这些个性化的功能还是很普通是然后
然后另外就是它可以一次性帮你把所有的 type 都给加到 context 里面听起来好像也很普通是而且就我的使用习惯而已我的 type 还挺杂的也不太需要这样那对它可以选一些 type 但我觉得让它帮我去总结我打开的这些 type 就有点
这不是一个很高频的操作,对,如果我偶尔用一用,那偶尔用一用,那我直接 Ctrl+A,然后我直接复制到什么 chatGPT 里面,然后让 chatGPT 帮我总结一下或者怎么着,反正我可能一个星期顶多就能用那么两三次,这不是一个很高频的功能,
对而且现在我主要用我主要如果我想让 AI 去帮我总结一些网页的话我可能直接给你一个问题你自己去给我搜你自己去给我总结当我自己去搜查资料的时候我点开这个网页这个网页有些内容我觉得很好那我直接复制出来粘贴到里面去了然后我再去另一个网页然后我再复制出来粘贴进去我可以自己选中特定的那一小部分就它这个功能给我的感觉有一种不伦不类
就是既处在一种像 agent 那种你想要它是全自动化的这么一个流程,但你又认为需要加一点你自己的操作,你自己去找哪些 tab 更好。是,而且我也很怀疑他给我用的这个 AR 模型的质量,那我自己用我可以说现在 Gemini 2.0 Pro 是最牛逼的,那我就是 Gemini。
我相信他用的不会是用最好最强的 AR 模型他也要考虑控制成本的可能用的是一个比较轻量的模型这个回答的质量还不如我自己去对应的模型服务那去买对吧对这也是一个问题因为 Dia 他告诉我的是你用的是 Dia 的模型对他没有告诉我任何其他的事情
像二核浪器当时用的是 cloud 的那个小模型那个叫什么来着海库 cloud 海库然后那这个能力就没有那么强了然后另外就是他的他搜索栏地址栏和 AI 聊天这三个地方这三个东西是在同一个地方的都是在顶部的地址栏我们传统叫他地址栏会更好理解一点就都在那个地方
那你在这个地方既可以搜索又可以输入网址又可以 AI 聊天怎么说呢用起来就还可以吧还可以你想用什么功能你需要按箭头选一下无功无过这个功能然后另外一个功能是帮你写作的功能 Help me write
在宣传片里面他们做了一个非常 fancy 的光效就是你那个光标啊你打字的时候有那个光标那个光标它周围散出散出一阵一阵的那个光运那个光效看着特别的 fancy 但是在这里呢但是在真正的 DR 里面呢它是一个大粗条是蓝色的大粗条它甚至不愿意给你弄一个流光溢彩渐变的这么一个效果你鼠标 hover 到这个
光标上的时候它这个光标就会变粗变蓝然后点一下 Help me write 然后这个功能也是让我挺失望的因为你点一下 Help me write 之后它给你打开了旁边的对话框你需要在旁边对话框里面问它我要怎么写然后它可能会它应该能够抓取你现在写好的内容然后同时放到 context 里面
然后它输出完结果之后你需要点一下那个 replace 你需要点一下那个替换没有轻松多少没有简化多少是啊跟 iOS 或者苹果的那个 writing tool 是一个道理但 writing tool 人家做了一个很 fancy 的窗口然后你在里面有一些预设可以点然后看起来是很集成的但是你这弹出一个对话窗口弹出一个相当于弹出一个拆的 GVT
那和我去 ChatGPT 里面搞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吗那是这样的对我想象中就是其实帮我帮你写到这个功能我现在发现它确实是很需要的就我可能不需要 ChatGPT 直接帮我把一篇文章生成出来可能我是想写个头然后他帮我写就像我写代码一样像 Copilot 一样
我起个头他帮我续写他写的好的话我就用他写的不好的话我先用了然后删减一点这个时候他的 contact 更加完整他知道我更想要什么就不断修正的过程但是这个功能好像目前没有什么产品有是这么做的我本来以为 Dia 会这么搞但看来没有太遗憾了
所以这个看着就跟宣传片里面不是一回事宣传片里面还掩饰了第二的 agent 的功能就你说你要干什么然后第二个人自动给你打开这些窗口他自动帮你去执行一些操作你知道吗我想我试了一个东西我以为他会有这种 agent 的操作我让他翻译这个网站你猜怎么着他把网站的内容给输出到对话框里面了
我以为你起码你就是 Chrome 现在 Chrome 现在都有一个你右键就有一个 translate 的功能你可以直接用起码用 Google 的这个翻译引擎把整个网页给翻译出来但是他没有做这个操作他就是把 context 输到对话框里面然后在对话框里面输出翻译好的内容我觉得这个离我对他们的期待有点太远太远了
看着就很普通了跟豆包豆包也有一个桌面软件那玩也是有浪漫器然后你可以管理对话窗口什么的看着跟那个差不多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个好用界面很漂亮但功能上也没有什么革新然后第二我们就聊到这下一个事是索尼本周发布了
非常好记名字的 WH-1000XM6 耳机,人人都记得住的好名字。那我们接下来就简称叫 XM6 吧。这个 XM6 相比 XM5 升级了什么呢?我现在在录播客,我现在头上戴着的就是 XM5。然后索尼说它的 XM6 的相对效果要更好,通透模式的效果也会更好。
然后索尼给换了一个更小的磁吸双挡盒,然后 XM6 可以折叠了,本来 XM4 可以折叠,之前本来都可以折叠,到 XM5 的时候索尼抽了个风,莫名其妙学了一下 AirPods Max,然后就不能折叠了,哇,很赞成,然后双挡盒巨大。
新的磁吸收纳盒不仅变得小了一些,虽然也没有特别小而且变成了磁吸的方式,插一步步是拉链,磁吸会更方便一些然后支持了充电的时候有限使用,就是你可以有限插 3.5 毫米太先进了,唯一的问题是充电的时候用不了,我一直很不能理解
对然后现在可以用问题是在于如果你想要充电的时候用的话用有线你得插两根线就你它不支持像 USB-C 版本的 AirPods Max 那样的 Type-C 传输这个音频信号的能力所以还是得插两根线一个在左一个在右看着就很滑稽它甚至不在同一边这样它支持充电时无线使用吗 XM5 是不支持的
充电的时候你什么都用不了这是我觉得最蛋疼的一点然后电源按钮这次给换成了圆形 XM5 上的电源按钮长得跟降噪按钮一模一样所以有时候我还按错现在改成圆形就容易区分很多
虽然我觉得这是索尼啊你是索尼以你的设计能力那倒不应该在一开始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你不应该从一开始就发现这两个按钮长得一模一样然后用户可能会按错你可是索尼留给升级点索尼设计住到现在呢对然后没有改的地方比如说它的头梁看上去仍然是跟 XM5 的差不多除了改成可折叠这一点之外
这个重量看上去,它还是原来那样,这有什么问题呢?就是个头,我买了 XM5,发现这玩意带久了,我的头顶它,它顶我的头,或者我的头顶它,总之也不是说我的头顶尖尖的,然后就顶它,我发现大家都说这个头会顶头,
然后头就会比较痛所以再几个小时还得调整一下姿势这个就很滑稽然后差异门径看上去没有差说明大家头颈都尖尖的所以才疼是的大家大家的头颈都尖尖的只有头颈尖尖的人会在网上去抱怨这个问题你想如果你是正好符合他这个头梁形状的源头你会觉得哇好舒服好贴合你就不会去抱怨哈哈哈哈
然后它仍然是触摸表面调节音量还有快进快退的这种操作方式这个我也挺讨厌的因为你想要比如说你要调大几档音量你就得这么手这么得划几下然后它的这个操作不是那么的好用我觉得这种触摸表面的操作就是不如实体按键来的方便所以看起来很酷但是用起来你想把它调的好用就很难
是的你觉得呢你也有差异吗对我觉得他调节音量就是你咯噔一下他其实可以联系调就是你往上滑然后停住但是因为你没有看你你也不能看到可视化看到这个音量你只能凭自己的感觉然后他调大他持续往上调的这个尺度他调的这个 scale 你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所以就很
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这样的然后 XM6 也不支持手动切换降噪强度这个降噪强度是我最近才看有一个 up 主来说就是 XM5 它的降噪实际上有两档
一档就是正常,然后如果 XM 觉得现在特别吵,给你切换到二档,然后降到深度会升 10dB,但是二档会有一些底噪,所以索尼平时不给你开,这个切换是完全是自动的,你也没法手动去干预。
这样你就不能说虽然我在办公室里面但是我周围有人在说话太吵了我用最强的降噪不行不给你开然后 XM6 仍然不让你手动切换然后仍然有保留了自摄影机切换的这种模式所以还是不行然后其实挺烦的
是的然后我看有一个 BJR 部署测试说 XM5 的降噪还不如,就是 XM6 的降噪还不如 XM5 呢还不如 XM5 的一档不如这个普通模式的降噪而且这个听感也变得更差就说是两头尖低音和高音都特别的高那这反向升级升级了个 G 吗是
然后 AirPods Max 之前这个 up 主测试是降到最强的那不出意外的话应该 XM6 也不能打败 AirPods Max 你看这友商连上一代都没追上怪不得苹果不出下一代
所以这就是 XM6 具体的更多的实测数据估计过两天就能看到了到时候我们再来看一下实际表现怎么样总之作为一个 XM5 用户我看完感觉心情平静没有什么说买早了的后悔感然后下一个事是 Apple Music 加入了音乐疗法功能这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新的音乐类别我们知道 iOS 在最近的测试版里面好像测试版也添加了加了那个环境音功能或者叫沉浸式音乐氛围感音乐的功能然后可以让你学习的时候更专注工作的时候更专注我觉得音乐疗法也是类似的但它和那些环境音不一样的点在于它采用了一些知名歌曲知名歌手的歌曲的开头
那听起来很有意思他也 remix 了一下他可能加入了更多的古典或更少的古典然后改了做了一点点的改编然后然后就比如说一首歌他就一直重复这个开头那听起来好像还挺好就让你这个环境音变得更有意思了一点但问题在于听起来很好问题在于
我总觉得他怎么老不唱啊就有一些歌我很熟悉了我知道他这个前奏我的情绪已经就听完这个前奏我的情绪已经到嗓子眼了马上就要我自己都要唱出来了然后他蹬蹬下去了这一点是我觉得我觉得很让人抓耳挠腮让人喉咙里有一股喉咙里有一股这个歌声出不去哈哈
有没有那种想打喷嚏但是打不出来的经验对对对这个描述也很好是这个意思我觉得可能如果听一些比较陌生的歌曲会好一点下次可以试一试对我听了听感觉还好就是一个那种 low-fi 音乐那种工作时候听的背景音那种感觉而质量还可以质量还可以事实上我听的音乐也很难做得比他难做得差
就前两天特朗普出了一个 mega lo-fi 电台我听了听感觉也挺不错的然后对很难做的差那所以音乐聊法可以说是一种锦上添花做了一点差异化因为他用的是真正女人编写的歌曲用歌曲改编的嗯
行 那么下一个事是苹果终于推出了 CarPlay Ultra 这个 2022 年 WDC 就预告了的新功能现在终于做出来了那也就是说在苹果的这个钟表上面这个明年的意思是三年后三年后而且他之前不是叫 CarPlay 2 吗现在变成 CarPlay Ultra 了
他好像说的是下一代 CarPlay 他倒也没有直接说叫 CarPlay2 那还挺严谨的确实然后这一次是阿斯顿马丁支持了 CarPlay 也就是说你现在想要苹果全家桶的话你得买一台阿斯顿马丁这个车我看着还挺贵的
然后它支持什么功能呢这卡普莱亚 Ultra 它支持在仪表盘上显示分格化的速度计还有转速计然后支持显示小组件包括音乐控制以及地图等等然后也有一些车辆相关的信息你可以自己去切换
然后在中控屏上显示的是跟原本的 CarPlay 差不多的界面,然后厂家的话可以设置 punch-through,可以在 CarPlay2 里面去嵌入这个车机原本的控制,相当于这个汽车厂家不需要为一个功能做两套 UI,相当于是便于维护吧。
当然这也会导致系统用起来就不那么的一致,本来是很漂亮的苹果做的界面,忽然换成车机做的界面,设计分隔一下子就变掉了。
这个得说和苹果原本预告的 CarPlay2 或者是 CarPlay Ultra 下一代 CarPlay 还挺不一样的那个预告里面苹果用了一个长长的大通屏然后上面显示了各种小组件什么提醒事项日历天气乱七八糟的然后这个屏幕也很大但是现在直接做出来的 CarPlay2
好像跟 CarPlay 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可能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优雅盘可以换主题你可以换好几种苹果设计的主题我看了还挺漂亮的但是其他的一些像音乐控制本来优雅盘上也能控制音乐地图在支持的车型上本来也可以在优雅盘上显示这个地图吧
那这个 CarPlay Ultra 能干的事情其实没有多很多所以还也就那样是我觉得 CarPlay 的这种未来感主要是在于大屏幕而苹果选了这么一个这么一个汽车两个屏幕都小小的是可能也不是苹果选可能这些厂家本来也不是很愿意我前两天我就看到有些苹果挑剩下的嗯
有看到新闻报道就是当时下一代 CarPlay 苹果不是放了一个一页这个 Keynote 说这么多家汽车厂商都会支持 CarPlay2 然后汽车厂商说啊我怎么不知道我要支持 CarPlay2 太高了是那下一个事是特斯拉将会加入家长控制功能看来 WTR 很快就要转型成车评节目了
那特斯拉这个加长控制功能是怎么一回事呢看起来这个加长控制功能它可以控制汽车的车速比如说你限速如果你孩子你担心孩子开车开太快你就加一个限速然后你也可以限制加速度它限制加速度它其实就是那个特斯拉的不同的档位比如舒适然后速度之类的这些档位
主要是这两个功能它可以极大程度的控制你这个孩子的安全其实听起来挺好的但是我觉得很搞笑的点在于家长控制功能这个功能之前不都是给游戏用的吗或者手机电子产品设置小孩可以看多久可以看到什么不可以看到什么然后加在汽车上感觉好神奇啊是
特斯拉说你想要开不被限制的车嘛有本事自己去买干嘛开你爸的车开你娃娃的车呢有本事你自己去买自己买你没有限制但是仔细想想的话其实挺合理的就限个速那就能很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了防止小孩开太快在高速上撞了
好像也不能避免不小心把油门当刹车踩不过特特拉也没有刹车它是那种它只有一个踏板就是收回就是制动了嗯行那么下一个事儿是三星本周发布了 Galaxy S25 Edge 这是一个特别薄的新手机只有 5.8 毫米薄看上去确实还挺薄的但老实说呢也没有那么的薄
比如说华为的三折截你要是把它展开来每一片的厚度要比这个还要薄很多华为应该只有 3 毫米多非常的薄这个就没有那么的薄然后重量也很轻可以预见的是电池续航就非常的差三星给它定位是一个介于三星的 S25 还有 S25 Ultra
它中间还有一个 pro 差不多是介于 pro 和 ultra 之间的位置也不是最旗舰的机型这个感觉就没什么道理感觉就像是三星听到了说苹果要做一个特别薄的 iPhone 不行我们得做的比苹果还要早这样我们可以说苹果超我们因为没有人想要一个薄但是电池续航差的手机就没有人
大家愿意的是手机要是稍微变厚一点然后电池多很多然后可以因为一天大家想要的是这样的手机当然你不能做成一个砖头那么厚但是你稍微厚一点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近解带的 iPhone 是越来越厚
然后苹果据目前泄露的消息说是对所谓的 iPhone 17 Air 的销量也不太看好,说他们预估可能也就占 iPhone 整体 10%左右的销量,这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手机,我想可能比较适合数码博主。
比如说你到处都有无线充电板然后你不用的时候手机往上面一搁你也没有什么电量焦虑然后手机变得很轻你穿兜里也不坠裤子这就比较好对有传闻说 iPhone 17 Air 的厚度是 5.5 毫米就比三星这个还要薄和 iPad Pro 11 英寸是一样的厚度苹果也没有那么薄
苹果就不能在 Keynote 上说这是我们造股最薄的产品就不能这么说了对因为还有一个老大哥 iPad Pro 13 英寸的那个只有 5.1 毫米太薄了太薄了苹果的你刚刚说到苹果 13iPhone 17 Air
它的销量可能不是很好其实苹果可能并没有把它当很重要它可能我看到之前看到一个猜想说苹果的 roadmap 是你先做一个很薄的手机出来然后再把它做成折叠屏再把它变成两块然后就是折叠屏了为什么不做折叠屏为什么要先做一个薄的手机出来工业积累
包括这个供应链包括他们自己的设计能力也都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去做的先用这个 iPhone 17 Air 没有那么激进然后去收集一些用户数据看用户的反馈包括自己的设计能力也会有一点经验也有一定的道理然后下一个事是 Niu 典放本周发布了一个新内容
叫 Internet Road Trip,我们频道,我们 WTR 这个节目呢,一向追踪,你有点放这个网站的最新动态,这个网站它有一系列很好玩的,你说游戏也好,社会实验也好,那些小玩具,然后做做的很有意思,这个开发者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这次的新内容是一个开车互联网大家一起开车投票开车的这么一个怎么说游戏吗社会实验游戏
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把谷歌的接近地图给加了一个方向盘然后加了一个投票然后大家你说往哪走谷歌地图不是那个箭头吗然后你就可以点点了你就投票投票之后就按这个投票的结果说往哪个方向走然后你一边还可以听音乐有一个车载电台你可以听然后你就听走吧
就还蛮神奇的这个创意创意脑洞很大脑洞很大刚才我看了一居然有 900 多个人在开这个车挺离谱的看起来就像是那种群体实验所以说这就叫什么群体智能就不是很多人不是喜欢开车就开那个什么欧卡比如说然后开着这个卡车然后在公路上驰骋
然后你一边听音乐就感觉很放松是有这样的人把这个东西简化了对这个东西他用谷歌谷歌的这个节俭地图来实现这倒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相当于变成回额制
就不会出现说大家投票太慢然后车直接撞上了怎么着因为你投票大概没那么多秒然后才统计一次投票结果没有那么的实时然后大家怎么开车呢赵钊说基本上是开直线因为你可以看到这个车它在地图上的行动轨迹
打引号的车行动轨迹基本上是直走因为玩家进来之后用户进来之后你基本上只能看到一个可点内容就是那个箭头最显眼的那个箭头那么新用户进来点一下这个箭头那么新用户是什么它是源源不断的它是不停的会有新用户进来那么就是所有人都会只会点那个箭头
这是什么点一下看看这是什么点一下看看所以基本上刚开始车就是一直直走着他是从波士顿出发然后沿着这个公路然后一直往这个北面走就是东北方向走就沿海沿着海一直往东北方向走这么走着走着到现在我今天又去看了一下发现他不太一样了他开始在
靠海的这一边一个区域我忘记他的名字了就这个区域他开始绕着这个岛在走了大家有一个新的想法我绕着这个地方走我绕着这个岛走不过也有可能啊就是因为这个公路还确实有一个环岛的公路那大家往前走那就是环岛了总之就是我觉得他还在初级阶段就大家还在摸索基本上就只会往前走这个还挺神奇的
然后他还有一个公屏你加入他的 discord 频道你就可以在公屏上发消息大家可以交流在路途上也有一个噪音你可以上有一个照我还想到我还想到是你可以你发你号召一个东西你要号召大家往哪开然后大家就开始往哪开这个东西我本来以为是个直播结果它是一个网页就搞成一个直播感觉也很有意思
然后直播主也很方便你直接放那就行了你啥也不用干你就放那就行了然后观众就可以在弹幕里面直接自动去互动自己去互动然后就很适合直播对之前看到那个 MeToo 做了一个做了一个类似的直播他是做自己做了一个杀戮奸讨的
这么形式的一个游戏然后开了两个直播间相当于有两个主角然后两边的观众开始合作看起来非常有意思是而且主播主也不用出镜也不用讲话就放到这行了哇太天才了再加一个你打赏一个什么东西你可以获得一个道具天哪不要给出这样的坏主意
那行吧,大家可以去 new.fun 上去玩一玩,这个网站是 neal.fun,是这个网站,这个网站上有很多其他的有意思的内容,我们 WTR 以前也聊过,比如说有一个你自己去造 iPhone,你自己去造出你梦想的 iPhone,
想加几个摄像头就加几个摄像头想加几个想加耳机孔就加耳机孔你还可以加好几个耳机孔都可以非常的自由然后装完之后这个库克会出来说哇 wonderful 行那么以上就是本周 WTR 的全部内容了感谢你的收听我是白白我是周周我们下周再见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