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不合时宜三周年沙龙:重逢的异乡人

不合时宜三周年沙龙:重逢的异乡人

2022/12/4
logo of podcast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孟常
思聪
若涵
露露
Topics
若涵:作为不合时宜的主播,见证了三年来节目的发展和自身的变化,以及与听众共同成长的历程。节目并非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陪伴听众共同成长的共同体。 王磬:分享了在不同欧洲国家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以及对后共产主义国家转型和中国社会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孟常:讲述了十年来在欧洲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以及身份和角色的转变,从记者到编辑,并反思了向中国人解释世界的任务和与身边人的连接。 思聪:分享了在欧洲小城镇生活和学习的经历,以及对国内疫情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如何处理异乡与故土的关系,并鼓励海外中文创作者。 露露:作为国际新闻记者,分享了长期在异乡生活,并经历了身份和角色的转变,从记者到编辑,让她开始关注个人情感与公共议题之间的联系。 若涵:在复杂的环境中,真诚面对自己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建立联系。 王磬:分享了在不同欧洲国家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以及对后共产主义国家转型和中国社会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孟常:讲述了十年来在欧洲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以及身份和角色的转变,从记者到编辑,并反思了向中国人解释世界的任务和与身边人的连接。 思聪:分享了在欧洲小城镇生活和学习的经历,以及对国内疫情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如何处理异乡与故土的关系,并鼓励海外中文创作者。 露露:作为国际新闻记者,分享了长期在异乡生活,并经历了身份和角色的转变,从记者到编辑,让她开始关注个人情感与公共议题之间的联系。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回顾了不合时宜三周年线下活动,几位嘉宾分享了在异乡生活中的感受,包括强烈的割裂感、与故土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异乡人的连接。他们探讨了作为创作者如何处理异乡与故土的关系,以及在海外中文写作的意义。
  • 嘉宾分享了在异乡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 探讨了作为创作者如何处理异乡与故土的关系
  • 在海外的中文写作可以成为一种鼓励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播的话】

本期节目来自不合时宜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三周年线下活动:重逢的异乡人。在圆桌环节,我们和多年老友 lulu 与思聪一起畅谈了在异乡生活的体验。

这也是不合时宜第一次在欧洲的线下听友会,我们惊喜又感动地看到很多朋友从欧洲各地赶来,共同创造了一个彼此信任的空间,自由地交流,让彼此在这个异乡的冬天少了一些孤独、多了一些亲密和联结。

我们也喜欢把那天在现场的感动与欢笑传递给更多听众。谢谢你们过去三年的关注与支持,让「阿斯加德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群人」这句话照进了现实,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思聪:写作者,曾获亚洲出版协会 SOPA 新闻金奖,FCC 记者协会新闻金奖等。目前就读伊拉斯谟计划,研究欧洲政治与文化

宁卉(Lulu): 国际新闻记者。媒体人、深度报道编辑。关注中国与世界的联结;关注不同境遇下,个人的身份及其流动

【本期剧透】

3:00 个人介绍,我们分别是如何成为了异乡人?

6:54 过去一年作为异乡人的体验:有着强烈的割裂感

13:03 这几天我们在中文环境当中,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语言

15:08 作为身在异乡的创作者,我们如何处理异乡与故土的关系

17:43 十年前向中文世界解释欧洲,为中国人解释世界这件事情很紧急,如今也有了很多变化

25:12 在海外的中文写作者可以成为一种鼓励

32:00 我们不同阶段和时间点的选择,最终都会决定我们选择的方向和人生

40:29 我们身处一个复杂的环境,重要的是对自己诚实,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找到彼此、发声连结

50:50 最私人的感情有时候就是最公共的感情

53:04 不合时宜不为大家提供解决方案,而更像一个成长共同体

【本期音乐】

片头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