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间地带我是李侃我是海博
这期的嘉宾呢是来自西郊利物浦大学中国研究系的李侃老师啊我们来聊一个我自己是非常感兴趣的这种城市话题啊那就是天津这座城市因为我去过几次天津啊感到这个天津是非常融合的一个城市啊海河两岸它是不同的这种建筑风貌有武大道这样的万国建筑也有现代的这种摩天大楼当然也还有非常市井的这一面啊
之前我看李老师的文章才了解到天津是中国最早有这个有轨电车的城市啊一度天津呢也是整个大清的外交中心所以这期呢我们可以展开聊聊这个现代天津的一个崛起啊李老师可以先和我们的听众打个招呼也来介绍一下你自己对于天津的关注和研究吧
中间地带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自己研究的重点呢在若干年前就是天津的城市史然后我的博士论文也是研究近代天津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怎么样帮助天津确立在中国近代非常显赫的一个港口和商业城市的地位
我研究天津的源起呢有一部分是这个个人原因因为我自己就是天津人但我不是那种所谓土生土长的天津城里面的人我是天津港口人就以前是塘沽人塘沽这个政治区块现在已经没有了变成这个滨海新区了那我小的时候比如说如果要是去天津的话我们就是说去天津去市里
就仿佛我自己不生活在天津或者我自己不是天津人一样那后面就是说了解到天津港口和城市也就是说海河两端的这两部分城市的一个整合其实是相当晚近的一件事情那我也很高兴就是说在做这个博士论文的时候好像是帮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为什么
我作为一个天津人但小的时候好像却不认为自己是天津的一部分这样一个心理其实天津跟唐沽之间就是一条海河嘛而海河的这个治理其实是从晚清到民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治理的一个阶段它只有把这个海河给治理好整个天津跟唐沽之间的联系才更密切起来嗯 是的是的
天津是港口,它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能源管理城市其实很有意思,虽然天津本身没有太多的矿产资源但是它的辐射能力还是很强的像最早的开平煤矿,它虽然是矿在唐山但是总部却是在天津 1900 年义和团在天津搞运动的时候
当时那个胡福就在天津嘛他当时的职位其实就是开平煤矿的那个工程师他之后还做了美国总统嘛那煤矿呢又其实是和铁路密切相关的李老师可以来给我们的听众讲一讲天津他如何通过这个铁路把煤矿资源给整合起来的吧
天津第一条铁路的开通的确是和开平煤矿有重大的关联的当时的背景就是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在天津建设天津机器局制造军工武器的这样一个部门还有在天津组建北洋水师这些动议都非常需要稳定的煤炭供应但是当时中国严重依赖的是来自日本和英国的进口煤炭
成本就很高啊而且受制于洋人嘛当时就洋务派尤其李鸿章非常想要开发一个中国人控制的煤矿恰好在 1876 年的时候唐廷书呢在李鸿章的派遣下来到开平煤矿就在今天的唐山发现当地呢煤质优良但是有一个重大的问题
困难就是运输成本非常高昂因为如果用传统陆运的话它的这个成本会使得开瓶出产的煤矿最终的价格比进口的煤矿还要高那如果
真的开采开平的煤矿之后因为日产量上去之后传统运输不紧成本高昂而且也没有办法及时运输所以唐廷书就提出来要修建一条铁路从开平到虚各庄的这样一个铁路来降低运输成本因为这开平如果有一条铁路能够通过到虚各庄之后呢就可以通过运河把这个煤矿再运到天津去
但这个时候呢清廷的这个保守派还是一致的反对铁路认为会干扰当地人民的生计啊而且可能会
被这个外国的军队所使用所以李鸿章当时呢是非常低调行事的相当于是并没有向清廷报告这趟铁路的修建而是就是授意唐廷书自己去集资来进行建设而且呢在建设之后最初运行的时候也没有采用蒸汽机车作为这个火车头来运输而是用这个马拉铁路的
这样一种运输形式那在修好这个唐须铁路之后也就是从开平煤矿一直延伸到须各庄的这条铁路之后天津的军工还有海军就得以获得了来自开平煤矿的稳定燃料那什么时候唐须铁路才延伸到天津呢那就是到了 1887 年到 1888 年的时候李鸿章呢有机会
很可惜的就是这个李鸿章本来呢是非常坚决的就是去
确保是中国人控制这条金塘铁路但是在初期的时候尝试招商失败就是在华商当中招股失败被迫还是向颐和洋行德国银行借款了不过他在建设这条铁路的时候在选址的时候就是确保
这条铁路的开端和起点都是在中国人控制的地盘之内就即便在这条铁路延伸到天津之后也确保这个火车站并没有建在租界的范围之内是建在了华界之内这条铁路呢对于天津来说对于这个开平煤矿来说都是有重要的意义的铁路建设完成之后呢开平因为
这个运输的成本降低了嘛所以它的煤价降低了竞争力也提升了迅速占领了包括天津在内的非常大的市场后来也成为这个北洋工业的能源支柱那对天津城市的发展
而言开平煤矿发现之后第一条铁路修在了天津与开平煤矿之间也使得天津成为中国首个开通铁路的城市也是帮助天津从这个洋务时期的军事要塞逐渐转变为一个工业交通枢纽那 1888 年之后因为天津在铁路网络的建设当中
取得了这种先机此后金浦铁路金凤铁路这些重要的铁路都是以天津作为节点的这样一来天津就后来发展成为了华北铁路网的一个中心那说完了城市外部的港口以及铁路那我们可以来说说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了
可能很多人想象不到啊就是因为天津是被八国联军占领过的城市它占领了两年期间呢还存在过一个多国的联合政府有一本书叫那个万国天津啊里面就写过这个多国的联合政府是怎么改造啊治理天津的其实我感觉这好像是对于
后期天津的这种城市发展还是有些影响的能来谈谈就是当时这种被八国联军占领然后这种联合政府的存在它对于天津的一些后期的逐渐变为一个现代城市有什么影响吗八国联军对天津的占领呢发生在 1900 到 1902 就是这个时间其实不是很长但是他们
因为组建了这样一个临时政府而且成立了就是相当于一个现代化的市政管理的各种机构比如说负责卫生的相关机构还有负责这个交通以及海河的整理之类的这种各种各样的这种现代机构那它对于无论是天津还是之后中国其他城市的发展好像都起到了一个就是
打了一个样这样子尤其是天津后期呢等于交还中国之后又是袁世凯主要来接管天津袁世凯自己本人呢在当时也是一个就是非常锐意改革希望把自己管辖下的这种城市按照
西方提供的这样一个模式把它现代化的这么样一个人所以他也是继承了这个都统衙门也就是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时期成立的那个临时政府的很多机构和政策都统衙门在天津时间不长的统治吧其实还是留下了相当多的遗产的
就是我们用这种比较批判的视角来看他们带有很多这种就是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因为他们在天津进行这种制度上的建设也好还有这种基础设施上的这种投入也好他其实更多的是想确立自己作为这种殖民者
的这种好像一个比较先进的领导性的这样一个地位而且呢他们要求中国政府在接手之后保留一些他们的制度和政策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就是延续他们在天津的这种殖民统治嘛但是呢就是不能否认他们确实是给中国后续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和一个起点吧
那基础设施方面就是说一个是在他们统治天津这个期间保留下来了在天津在未来发展电车的这样一个可能性第二点呢就是在他们治理期间也把未来海河工程局在天津能够把海河改造成一个适合于轮船航行的现代航道的机构把它确立了下来就是这两点
最起码就是为天津之后能够升级为一个很重要的港口和商业城市打下了基础是不是你刚刚提到袁世凯都知道他在天津搞那个练兵嘛练新军嘛是不是也是这些所谓的警察制度好像是不是也被继承下来了
没错没错是的中国最早的警察似乎也是在天津警察制度也是对都统衙门时期成立然后呢也是启发了这个袁世凯设立比如说警察学校啊然后到组建正式的这种警察队伍
这里就不得不要提一下就是为什么就是八国联军会占领这个天津这两年当然起因还是因为这个伊格特运动了自从其实总理衙门开设以来李鸿章就开始在天津搞这种外事活动嘛其实天津成为事实上的这种外交事务的中心了因为好多这个衙门啊好多这些
包括条约都是在天津添的天津甚至一度有 20 多个各国家的领事馆比较知名的像这种利顺德饭店有这种豪华的酒店里面还装了应该是中国第一部的这种电话机其实也是很先进的一个代表可以说我们就是不得不会感觉在 1900 之前的天津就是一个外事活动的中心它跟上海相比商业上就几乎没什么可言
包括城市建设上似乎也没有多少发展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天津的就是虽然租界很多但是各租界之间的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那大概到了 1900 年左右的时候有一定发展的租界大概就仅限于英法租界我这里面有一个数据就是说 1897 年的时候英法租界的地
地价已经比 1860 年天津刚开步或者说英法租界刚建立的时候增长了 20 倍之多所以它其实商业发展尤其是这个列强和外商的利益在英法租界已经算是相当壮大了只不过天津由于这个海河的航行状况的限制
所以一直到 1900 年之前港口的吞吐量增长速度不够快那它作为一个港口地位还有就是商业腹地的这种辐射的状态那都比上海要差得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各国的这个外交使团还有就是他们在中国有商业利益的这种
列强的相关代理人他们都非常急切地在天津想要推广这个海河工程局还有就是在海河上进行一些治理和改造让它变成能够通航大型船只的这样一个航道的原因
所以在你看来,整个天津租界的发展,如果对比上海的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天津的主城区和塘沽之间的这条航道并没有特别顺利的开展,所以它虽然是一个沿海的城市,但是它的港口的素质是比较差的。
是的是的因为天津说是它是一个港口城市但是它离港口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而且这个天津的通航条件一直也比较差它的航道不够直然后它那个水里面泥沙含量很高经常会有这种季节性的淤积河道上也有很多这种浅滩弯道什么的都非常不利于大型船只的航行
在整个就是义和团之后这两年多时间里的应该说要军事管制的过程里吧咱们可以聊聊就是具体这个临时政府到底是怎么开始做这种技术测试建设包括城市交通的这种规划以及改造的吧
我先说一下就是都统衙门也就是八国联军在天津期间成立的这个临时政府他们最初对天津城市加以改造的一个很大的动机呢就是对义和团的一个报复以及进一步的清理还有就是避免今后再产生像义和团这样的反对或者是针对外国人的这种暴力活动防御性的
防御性的对所以他在天津首先呢就是把这个天津的军事设施全部都解除了包括城墙呀炮台呀还有就是说天津当时在城内有一些这个制造军火的这种军工产业包括这个军事学堂
把所有这些关键的军事方面的设施都先清除了城墙在当时呢在他们看来也是就是被义和团用来攻打这个租建构筑天津中国城堡垒的这样一个重要的设施所以他们首先是把城墙都拆除了把天津的军事相关的设施也都拆掉了
然后他们对天津的这种怎么说城市规划吧在我看来并不是说是特别系统性的很多都是这种出于一种反应型的例如说外国人一向是认为天津的城市就是极其污秽这个原因呢就是和这个乔治
强字河当时就是作为这种天津内城排污的这样一个通道并且它会一直连到这个租界地区是有关系的就是在强字河两岸呢居住着挺多的这个外国人因为他是留经租界的嘛
所以呢在租界的这种外国人看来呢从天津老城区流出来的这个强字盒如此的污秽不堪承载了如此多的中国人排泄出来的这种废水呀然后粪逆呀这些东西所以在他们看来就是这个是他们
能够在天津此地安全和健康的生活的一个极大的障碍所以呢为了保持就是水呀还有就是城市环境的清洁以及避免外国人尤其是在比如说水灾泛滥的时候感染来自中国城区的这种疾病什么的他们就推出了这个卫生局的这样一种机构而且还配置了警察
来对无论是中国城还是租界区域进行这样一个巡逻就是说避免中国城区的中国人在把河道里面排泄贿物避免他们在街头随地电逆才出台了这样一些政策
它不是一个系统性的因为他大概也知道自己不会一直统治天津他们也不会一直生活在天津但是一方面是为了解决自己在当地短暂生活的这种现实的问题健康安全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就是也是要像给中国人这样一种好像来自于文明的西方世界的这样一种震撼
好像向中国人展现就是自己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有这个能力技术和制度可以改善这种生活的环境我觉得主要是一个是现实的出发一个就是殖民主义展现自身实力的这样一个需要
刚刚提到叫他们搞那个拆城墙搞这种卫生的建设还有就是修马路啊当时天津的这种有轨电车之所以提倡日程也是因为他们有这种基础改造想要修这种马路的这种诉求最后其实是选了一个比利时的方案好像最后这个有轨电车的运营方竟然是一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注册的
叫天津万国电车的电灯公司这个很有意思啊因为我看您写的文章里面当时就提到其实在整个修这些基础设施修马路的这个过程里面其实还有来自日本的方案你来讲讲最后怎么是选定了这个比利时的这个方案最后选定了这个油轨电车的这套体系呢
这个确实是挺有意思的我自己在做研究的时候也是在材料里面发现原来天津有轨电车建立的背后有这么多就是这种细节尤其是体现列强内部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这种竞争还有就是列强内部他们哪怕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代表性
代表他们之间的这样一个博弈那在天津呢当时是有好几个建设电车的方案最早的一个方案呢其实就是日本人提出来的他提出来的不是建电车是建这个马车铁路
也就是说用触力而不是电力来作为这个动力的这样一种过渡形态的一个技术吧但是后来为什么就是选择了比利时公司的方案呢也是和 1900 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相关的因为在 1900 年之前呢其实日本提出建马车铁路的这个计划等于已经是通过
中国方面的这个审查双方的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要怎么样对这个马车铁路进行一个规划要怎么样进行建设结果呢就被这个 1900 年的八国联军入侵的事件给打断了那八国联军入侵了之后呢西方的主要是这个
欧美几个国家的这种商人吧他们就发现原来中国正在和日本协约要建一个马车铁路然后他们呢就是也想在这个里面分一杯羹所以他们就提出了一个更先进的一个技术那就是电车他们说我们现在呢想要建电车
而且呢想要强迫日本把这个建设马车铁路的这种权利就是建设这个轨道交通的权利让渡给这个欧美人那最后呢就是日本人没有竞争过这个欧美集团欧美集团的确是成功代替了日本拿下了这个城市轨道建设的这个特权吧
原因就是当时都统衙门的董事会有大量的成员本身就投资了欧美想要建电车的集团所以他们相当于是又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所以就把日本人的计划给搅破产了
可是呢后来虽然他们拿到了这个特许经营权但是他们在注册集资的这个过程当中并不是特别的顺利那也就在这个时候比利时的大东公司还有就是他们的一个银行然后就介入到了这个事件当中而且呢也吸收了一些英美集团的这个商人的资本他们就一起开始了建设这个比利时的
比利时人被主导的这样一个电车公司那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不同列强的这种竞争反而使天津从一开始就引进了一个比较先进的轨道交通技术比如说如果没有这个八国联军的入侵如果没有欧美集团的这种介入的话那有可能在天津建设的就是一个在当时已经落后了的一个轨道交通那就是马车铁道有这种可能性啊
刚才您提到一个很关键的机构就是都统衙门,那这个都统衙门跟我们都比较了解的那个上海的公布局是有一个可比性的吗?它的整个天津城市的这个管理体系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呢?
都统衙门是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期间等于这些军事首领他们组成的一个临时政府他们交还天津给清政府之后呢那清政府就恢复了在天津的那种天津府啊天津县啊然后道台啊就这种原本的他们这种行政体系就又恢复了只不过中国政府当然只管理天津的华界那租界呢就是说已经租界给这个
各国列强的这些地区就是分别由各国成立的市政府来进行管理上海有这个公布局那天津呢就是不同的租界有它专属的自己的公布局
自己分别成立的这个施政管理机构所以一度是天津有九国租界嘛那现在会有九个类似于公务局的这样的组织没错没错是这样的啊只不过有的时候有的国家他只是名义上成立租界像美国他的租界就是自始至终都没有通过本国的比如说领事也好啊或者本国成立这种施政委员会来管理
而是这个交给英国来管理比较主要的租界就是英法日这几个租界租界自己成立的这种市政机构还是相对比较完善就是九国租界内部也是不一样的发展情况所以你想九国租界九国的市政管理机构如果混杂在一起它这种
博弈包括这种不兼容其实是可以想象的对啊对啊对啊是但是在我这个做研究里面就是没有想象到的一点呢就是租界内部本身这个利益纠葛也是很厉害的比如说日本他们提出来的这个马车铁道的系统
其实在他们内部也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呢就是说这个马车铁道在天津相较于天津的这个人口体量还有经济以及城市发展水平来说是更适用的而且呢也更有可能对更便宜也更有可能产生经济利益因为他们当时打算把
东京一套废弃的这种马车铁道的设施把它直接运到天津来就装上就可以用了对直接拆过来是的是的急拆急用就可以了所以他们觉得应该建这个马车铁道这是一派的想法然后另一派呢就是
后来等于在这个过程当中天津的日本领事也换届了那天津新来的这个日本领事呢就觉得这个马车铁道简直是太落后了他看了日本公司的马车铁道计划也看了当时比利时啊或者是这个欧美集团提出来的这个电车的轨道交通计划他就认为如果日本还坚持建一个马车铁道计划的话就有点太丢人了就等于在这个列强当中
显得日本太不先进太落后了所以就是说他们即便是在列强内部也往往不是铁板一块会有很多的争议会有很多的这个博弈存在的但
在英租界的那个电车也是出现类似的情况我刚才说过就是说在天津英法租界还有日本租界相对是发展比较好的那英国租界更是在天津的各个租界当中是一直是遥遥领先的它不仅面积比较大发展水平比较高而且它成功的在天津就是扩展了好几次自己租界的面积
那在当时我们考虑英帝国的这样一种领先地位还有就是英国租界在天津发展水平上的这样一个领先地位你会觉得他一定对电车是很欢迎的吧但结果就是恰恰相反英国租界自始至终都没有把电车建到自己的这个地盘里面来
那原因也是很有趣其实英租界很多的这个意见领袖包括这个德崔林他们这些人都在电车公司里面投资了等于都参与了电车建设的这样一个议案的
的提出尽管有这些人的背书和支持但是由于英国租界是这种有点类似于那种议会制就是他们的城市的任何相关提案都要放在这个委员会上去讨论的得经过大家投票经过大家集体的同意之后才能够实施的
就和那个上海公布局的董事会一样它是有好几个董事的是的 是的所以呢就是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在这期间碰撞那最后就是他们会认为这个电车的线路呢会影响港口的发展会侵占原本可以作为道路或者原本可以作为仓库的这种地块因此呢如果建了电车他们市政的收入会减少
那另外也还有一部分人担心就是应租界里面有很多这种高级住宅区就是他们想把它建设成那种非常安静非常宜居的居民区因此就不想有大众的公共交通设施
被引进来尤其是还是被一个什么比利时公司把他引进来他认为比利时公司他们对他不知根之底而且这个比利时公司也绝对不会为了英国居民的这个利益来考虑所以就是有很多的质疑有很多的这个担心那最终电车就是没有延伸到英国租界里面来
所以就是你就发现说一个技术想要推广或者说一个基础设施想要建设成功它真的是形成了一个各方面博弈的场域那最后是不是一个先进的技术就一定会胜出或者说是不是在技术上或者说在经济上领先的势力就一定会支持先进技术都是不一定的
刚刚提到修电车这种情况其实修电车我看过那个规划图其实是有一条这个电车是要穿越这个海河的其实这就涉及到要整个的海河治理的话题了因为刚前面也提到整个海河的河道情况其实决定了天津港口的一个运行的能力
在整个军事占领之前大清政府的这种官员其实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就是对于海河的这种治理情况我们可以来先谈谈就是军事占领之前这些大清官员包括刚刚您提到的那个德翠林他其实是天津海关税务司的司长吧应该叫他也其实也很关注这个问题
天津可以说在这个开埠之前它的重要性主要是在于它是一个运河城市运河的终点站对的对的它等于是从南方运来的草粮和货物呢在天津都要中转一下把它从大船上卸到小船上它才能沿着这个北运河继续往北京走
或者有一部分货物可能在天津卸下来之后就直接售卖啊或者说通过其他的路线通过陆路就是运输出去但是到了这个 185 几年以后曹运遇到了一个困难
太原天国直接就把整个草运给中断掉了对这个大运河系统相当于失灵了在当时那清政府就不得不考虑说用海运来运这个草粮和曾经在大运河上的这些货运把它改到到这个海运上面来
伴随着这件事情伴随着这个交通管道的这个转移大运河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就衰落了而且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恢复比如说什么扬州啊林青啊这些城市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天津就是比较幸运因为它同时还具备一个河港的潜力
虽然海河的条件不尽如人意但它毕竟还是有这条海河可以使得天津继续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存在只不过不再是大运河上的中转站而是海运的一个节点啊
在天津成为或者在海河成为重要的海运管道之前清政府或者之前的政府就是对于天津的河道整理啊还有维护啊他们主要考虑的是运河
比如说海河在成为比较重要的航运管道之前它的主要功能其实就是为大运河输水输沙这样一个地位因为其实大运河是一个人工河道嘛那它在北方面临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上游来水偏少而且泥沙偏多
再加上天津呢是大运河的两段运河的交汇之处这两段运河分别叫北运河和南运河南运河的流向是由南向北北运河呢则恰恰相反所以这个两段运河在连接之处呢流向是
相反的所以这个来水呢就会在天津这里相互顶托很自然的它就需要一个通道在两段运河的交汇之处把这个水疏散出去那海河呢刚好就是充当这个泄水的通道在两段运河的交汇之处把互相顶托的河水通过海河疏散到大海当中去这样这个大运河才能够顺利的运转
所以在天津成为一个重要的海港之前中国官员对海河的治理主要是为了保证大运河的运输但是与此同时呢因为天津还有这个什么农耕呀或者说砖窑啊一些小的手工业
小的这种初级工业制品制造的这种需求所以他也要考虑河流灌溉啊然后为这些小的作坊啊小的工厂送水的这种需求所以他的那个治理目标是比较多元的
他不会想到说尽可能的把海河加深或者我要尽可能的把海河水量变多或者把海河尽可能的变值这些都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
对,但是就随着大运河的这套系统的终止,治理海河就提上了最紧要的这个日程了,怎么把它从一个这种运河的附属品变成一个港口城市重要的河道,这就变成了海河一个功能的这种转变,功能的转变可能就要涉及到能技术上不同的这种治理方式了。
你可以来谈谈就是经过了大运河之后的这种中断那海河这种新的功能需要新的替代的时候它是怎么去完成这种治理的因为天津是 1860 年开埠的嘛
随着它的这个不断发展实际上天津的港口尤其是租界经营的这些港口他们的需求是逐渐增加的那也就是说在它刚刚开幕的时候虽然海河的航运状况也不理想
但是呢对他们造成的麻烦还不是很大因为毕竟当时来天津的船也不是很多货运量吞吐量也一般那所以呢船只还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或者说港口的经济还有租界的发展都没有因为海河觉得受到极大的阻碍但是随着这个货运量的增加
随着来天津的船的吨位的增加等于海河的航行条件不尽理想这件事对租界当局的困扰是越来越深的
那到了 18 九几年的时候外国人之间他们的那种媒体吧就是天津也好上海也好你看当时外国人的报纸就全部都在抱怨说海河简直是这个心头大患就是海河如果不治理这个通道不能够加深
船只来不了天津的租界那可能天津作为海港就会不复存在反正就把这个后果说得非常严重那当时呢就也和中国政府中国当局进行一个交涉那在原则上呢李鸿章当时也已经基本上同意了就是说海河是需要改造的
因为您也说了就是德崔林啊他们都对这件事很关心而且德崔林和李鸿章这个私人关系也是非常好的他相当于是李鸿章也是他们幕僚嘛对关于外国事务上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军师的这样一个地位相当于是所以李鸿章当时就是同意了只不过呢外国人交给李鸿章的这种要大刀阔斧的改造海河形态
比如说像他们后来实施的把天津海河的那个弯道直接堵死对而把它改造成那种直截的这种航道这种特别大刀阔斧的这种改造方案呢李鸿章是不同意的他只同意就是说你在一定程度上的
改造这个航道让一部分轮船可以过来但是你不能影响天津本地的这个灌溉需求你不能影响这个天津本地防洪的这种需求但是呢在 1900 年那就还是跟这个法国联军占领有关系
都统衙门接手以后,一下子把李鸿章当时的这种比较保守的改造海河的这种思路就推翻了,因为现在等于列强他们现在话语权变得很大,所以在他们的这种运作之下成立了一个海河工程局,而这个海河工程局当中呢,基本上是没有中国人发声的空间的,
那这个新成立的海河工程局其实就仅代表租借利益或者仅代表猎抢利益那在这个新成立的海河工程局的计划当中呢他们就打算把天津海河的形态完全改变以服务于海运为唯一或者说为最重要的目的来进行改造
其实我看那个万国天津里面就有一条很有意思的材料他就提到那个德国的那个冯里希霍芬就是针对归还天津的时候当时临时政府要归还天津了嘛他就针对这个事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啊他当时就认为这个海河治理的工程必须要完成之后再归还天津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北京的这种外交使团的安全
在冯里希霍芬看来其实治理好了海河之后他就可以沿着海上一路进到这个天津就很快可以到北京吧这样就可以更能保障当时的北京这些外交使团的安全这其实也是当时那一批你说地理学者外交事务的官员
他们普遍认为的一种想法就是如果海河这条航道治理好他们就可以快速地跟北京建立一种安全上的关系对军事方面的考虑在中方和在列强方面来说也都是很重要的比如列强想要把
海河的这条航道维持好一方面是为了经济利益和航运当然另一方面可能也考虑说如果再发生一次义和团运动这样的事件他们的军事武装就可以比较直接的通过海河一直抵达中国的首都那相应的中方官员比如说在李胡章那个时期在八国联军占领之前那个时期
他也要考虑军事防御方面的问题他也会认为如果天津海河变成了畅通无阻的一条航运通道的话那对于首都也是一个威胁门户大开是的事实上当时因为天津的海河其实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它河道比较容易淤浅
比较弯曲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海河的入海口呢它有一个天然的一个非常大的沙坝的这样一个东西这个沙坝使得天津的入海口的水是非常浅的
那在中国官员看来这个沙坝就是一个天然的防御工事认为是上天自然赐给天津的一个礼物他们是这样考虑这个问题的就是说因为有这个沙坝的存在其实是防止外国的军舰重型的船只它就不好用
通过这里对的对的对的但是这个沙坝在后来海河工程局的工程当中也是想方设法的要把这个沙坝移除或者是把沙坝上的这个航道想方设法把它加深
刚才还有一个问题我好像没有来得及说就是您不是讲到说八国联军把天津移交回给中国政府之后当时确实在这个移交的过程当中八国联军是提出了很多条件的其中就是包括中国政府要承诺海科工程局
可以继续存在并且中国政府要承诺每年在财政上要给予海河工程局一定的支持就是说你还得把这个海河治理给继续下去对的对的这是他们交还天津的一个条件另外一个条件就是这个电车等于这个电车也是都统衙门存蓄期间他们认为他们能够留给天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这种殖民色彩的遗产
海河治理我能理解为什么就是这个轨道交通这个有轨电车对于他们来说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呢我觉得也是两方面吧那一方面就是比利时成立的这个电车公司里面其实也有其他列强的股份所以一个是这个经济力的考量就是说他们认为可能认为自己非常不容易的等于和日本
竞争最后得来的轨道交通的专营权他们就是不想放弃这块倒嘴的肥肉吧有点这种感觉那另外一个角度我觉得就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他们对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个迷恋因为这个交通基础设施本身呢在视觉上的存在感很强
而且呢它需要各种资源大量的投入它还彰显这个技术上的卓越性和优越性所以就是在殖民地建设大型的基础设施这本身就是当时的帝国主义国家非常迷恋的一种行为因为能够强烈的彰显他们的存在感强烈的彰显他们文明的优越性这被他们认为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识啊
对 现代文明的纪念碑西方殖民者的重要的里程碑的这种感觉那在这个权力积交之后海河工程局变成了一个什么样性质的一个机构了呢
海河工程局的性质我觉得还真的挺有意思的就是它本身的这个定位其实我感觉一直是比较暧昧的然后它自己会在不同的情形下强调自己身份的不同侧面当时有一个事情就是那个海河工程局为了保持海河在冬季的
这个就引起了德国人的强烈不满
德国人就是据此认为是不是中国政府通过这个租借破冰船实际上是在军事上在支持俄国然后就提出了这个正式的这种外交的交涉
但是呢中国政府呢就强调说海河工程局和我们其实是没有关系的海河工程局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它不是中国政府的一个相关机构同时呢这个海河工程局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牵扯也是说自己出租这个
破冰船呢完全是通过一些商业公司的运作把它出租出去的自己也不知道它会用来干什么更不知道会牵涉到这种一战当中不同的外交事务对不知道这件事情会有这么大的这个外交上的影响所以后面呢就紧急把这个破冰船就召回了
但是呢在其他的一些时候海洋工程局呢又会强调自己和中国政府的亲密程度或者和中国政府的这种从属关系能够有助于他的一些事务的时候呢他又会强调自己和中国政府的这种关联
因为他毕竟每年都要从这个中国政府那儿得到财政的支持嘛所以他也可以宣称自己和中国政府之间有比较亲密的往来如果这有利于他比如说说服这个当地居民配合他们的改造工作啊他又会强调自己和中国政府的这种互动
中国政府可能会当时的可能后期就变成了民国政府民国政府也会给他每年有这种财政预算那当时这个机构里面除了民国政府还有哪几方呢他是一个您刚提到的就是说可能是一个商业公司的性质他是分成这种有董事会的这种存在的吗是的是的他的经
应该是主要是三个部分吧一个部分就是中国政府因为条约当中的规定必须要给他拨款然后另外一项呢就是当时海关的这个收入各种各样的这个大大小小的税收啊其中会有一部分分拨给海俄工程局另外一个收入呢就是海俄工程局发的那个公债
所以大概是这个三部分的收入但是海外工商局身份的界定呢一直是比较模糊的我们现在有的学者研究认为就是他是一个叫做独立法人就是说他不从属于任何一个政治集团
它是一个就是独立运作的这样一种这个第三方组织超人的机构对就是它经济上虽然是受比如说接受中国政府的拨款也接受海关的税收上面的一部分支持但是它整体的这个财政是比较独立的
它的董事会就是各国的领事然后各国租界的公布局的一些代表然后也包括航运公司的代表
以及极少的中国官员和中国航运公司的代表基本上就是所有和航运相关的主要势力都在海河工程局的委员会里面有代表只不过相对来说中方的力量要小很多以西方人为主
那整个在权力移交完成之后,海河工程局怎么对于海河又是做了哪些具体的改造呢?
我就说它最主要的几次工程好了因为他们的这个工作分为两部分吧一部分就是海河航道的这种日常维护因为像我说的海河里面上游来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泥沙含量极高所以它对于日常的清淤要求是很高的时不时的呢就得有专业的这种吸泥沙的设备
来在天津清淤然后还得有冬季的时候有破冰船需要在港口作业把冰冻的航道给解冻这样子那另外一个比较大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对海河形态的主要的改造
一个就是他完成了大概三期这种海河裁弯曲直的工程天津海河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我刚才已经说过好几次了就是它上面弯道特别多
它多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有一个材料就是有外国的媒体说天津的海河的形状呢就像一个红酒起子一样的全部都是弯道所以海河工程局一向重要的使命就把这些弯道材质这个
这个工程就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加深海河的航道而且呢把天津与入海口的距离可以缩短三分之一如果所有的这些弯道都被裁掉之后
这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工程而且这个工程不仅在海河的主干道进行后来呢在这个上游在中国人的投资和组织之下也进行了一次才职
所以这几次裁止呢等于是把海河的长度缩短把海河的航道加深使得更大吨位的船只能够沿着海河直接上速到租界的这些港口和码头里
它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因为远洋轮船一般是吨位比较高的嘛那如果现在这个吨位高的轮船可以更多的驶入天津其实也是对于天津和海外的这种直接贸易产生了很大的一个积极作用就是天津与外国的直接贸易的比重在海河工程实施之后也是显著增加了
刚才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海河工程局的话题那除了像海河工程局这样的机构之外还有哪些机构其实在整个后期天津的这种发展里面起到了在整个城市发展里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呢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时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机构建设吧并且他们也是原则上就是要求中国在收回天津之后还要延续的一个机构就是卫生局八国联军在交还天津的时候就是提出清朝政府一定要继承
都统衙门的卫生局继续的就是来执行他们的政策继续维护天津的这种卫生还有居民健康要继续这些责任等于在 1902 年交还天津之后天津就成为清朝政府第一次开办卫生局的这么一个实验场
相当于是那在清朝政府的治理之下呢卫生局也要负责比如说清扫城市街道啊救急这个街头的这种留民而且还要提供一些相关的公共服务包括防疫啊医疗啊这些东西
就有了所谓现代的公共卫生方面的雏形了对出现了这个中国人主导的公共卫生的管理的机制而且在这个袁世凯接手天津之后呢根据天津的这种地方的情况在卫生局之外还成立了比如说在港口建立防疫处叫北洋防疫处
并且成立了医学堂北洋医学堂来培养这个医疗防疫方面的这种人才那为了辅助卫生局的建制帮助卫生局实施街道清扫啊留民救济啊还有提供各种防疫相关的服务因为我们刚才不是讲了袁世凯建立的这个警察制度吗他也赋予警察制度一些和公共卫生相关的职责
之前有一个学者 Ruth Rogatsky 他有一项研究就是专门研究天津的公共卫生管理近代的卫生管理的这种制度还有它的影响他认为呢就是天津的卫生局和警察的制度
设置除了是八国联军归还天津之后的这种遗产之外实际上在袁世凯接手天津之后他的卫生局和警察的模式都很受日本模式的影响那天津的这个新警力他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天津在袁世凯治下新组织的这种警察
里面很多人都是在保定警察学堂培训出来的嘛那当时在保定学堂指导这些新警员的培训的人就是日本教习等于他给这些警员进行了相当完备的这种卫生培训那这些警员来到天津之后呢他们在日常巡逻和执法当中就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检查
公共设施啊然后居民的房屋啊是不是符合他们的卫生标准如果他们发现了这个市场或者说街头的这种卫生隐患他们是有权利要求这些人来整改的
而且呢对于在日常比如在街头有这个随地大小便的行为他们也会立即予以纠正和惩戒等于这些都是在这个 1902 年以后交还天津之后在天津城市出现的新现象那就是由警察来负责执行或者说监督城市的这种卫生状况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可能是我自己的一个感觉,就是到了民国时期,特别是 10 年代 20 年代,中国的北方政治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时候,这些政坛大佬基本上都往天津跑,天津为什么会成为政治大佬的一个后花园呢?
我觉得天津成为政治大佬的后花园这些政治大佬也主要是在租界生活吧租界有相当多现在还天津你在天津 city walk 的话啊
还有很多这个想洋楼是吧它上面会说这是某某官员什么的这种故居之类的对各种北洋大佬的故居对我想一方面就是天津离北京比较近啊它虽然政治地位上一般但是因为这个地理上比较接近便于他们哦而且这个时候天津那个铁路和公路设施也是比较完善了
所以一个是交通上很便利然后信息上很畅通那另外一个就是我觉得是租界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庇护如果比如说因为时局的变化他们早年的这种政治立场也好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报复或者说一些不太好的影响的话
租界其实是为他们提供了这种政治庇护因为租界比如说要是有人要追杀他们或者要羁押他们他们是不能在租界上实施这些行为的因为租界是享有之外法权的在租界地面上是不执行中国的法律的所以无论是从交通信息的畅通程度还是说从安全的考虑还有居住的舒适性上来说我觉得租界天津的租界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他们来说
行那今天就非常感谢李一康老师的分享给我们介绍了整个现代天津的一个崛起从马路铁路有轨电车这样的基础设施再到整个的港口的治理包括后面的公共卫生甚至公共安全的这种建设都整个形成了一个现代的天津包括李鸿章啊
包括袁世凯啊包括八国联军其实都是参与其中的包括一个非常超然的这种海河工程局这样的机构都参与到了整个现代天津的崛起也是一个互相博弈互相互动的一个历史啊好那我们这期呢就先聊到这儿我们下期再见感谢收听拜拜感谢收听谢谢海博老师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