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48 沙龙、画廊与小资情调,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布尔乔亚

048 沙龙、画廊与小资情调,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布尔乔亚

2025/3/12
logo of podcast 以读攻读

以读攻读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朱康华
王璞
黄哲成
Topics
黄哲成:本期节目讨论布尔乔亚的概念,探讨其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关系,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马斯克并非布尔乔亚的典型代表,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而非布尔乔亚文明。 朱康华:从莫莱蒂的视角出发,布尔乔亚的概念源于11世纪,最初指城镇居民,17世纪开始具有经济学含义,指拥有财富的人。历史上,布尔乔亚受到过不同群体的批判,其含义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王璞:保留“布尔乔亚”的音译,强调其作为欧洲现代性经验中产生的具体历史构造。布尔乔亚的概念经历了从市民状态到现代性阶级的普世化进程,带来了革命、工业和知识。布尔乔亚是19世纪欧罗巴的谱系,不能简单地用资本家或中产阶级代替。法国大革命中,“第三等级”最终成为具有革命性的“一切自由产权”。莫莱蒂用“布尔乔亚散文”和“资本主义诗歌”的二元对立来解释布尔乔亚与资本家的区别。18世纪,布尔乔亚与中产阶级等同,19世纪后期两者开始分离。今天的中产阶级与18世纪的布尔乔亚不同,后者以工商业为主要工作领域。 朱康华:莫莱蒂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探讨布尔乔亚与工作的关系。布尔乔亚的工作是谋取舒适生活,而非资本家式的暴力追求。“work”一词在资本主义兴起前后含义不同,资本主义兴起后,其含义更多指向支付薪水的工作。18世纪以来,小说的兴起与布尔乔亚阶层的兴起存在联系。小说作为文类是布尔乔亚生活史的证明,是布尔乔亚的史诗。小说与布尔乔亚之间存在严格的内在对应关系,小说也随着布尔乔亚的终结而走向终结。布尔乔亚的生活是散文式的,其文学也是散文式的。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是成长小说的典范,反映了布尔乔亚的文化形象。成长小说反映了布尔乔亚的文化形象,在德国的完成和定型。 王璞:莫莱蒂将布尔乔亚置于历史与文学之间,认为文学帮助布尔乔亚确立生活形式和观念。《共产党宣言》中,布尔乔亚是改造世界的主角。波德莱尔在艺术评论中直接向布尔乔亚喊话,认为他们是艺术的天然朋友。布尔乔亚散文和资本主义诗歌的二元对立,在易卜生那里得到体现。到了20世纪,布尔乔亚走向终结,现代主义成为取代现实主义的写作潮流。布尔乔亚的危机是在资本主义内部,它消亡于资本主义内部。布尔乔亚的终结是资本主义的终结,会有一个新的世界。在20世纪现代主义的小说中,布尔乔亚的下一代失去了处理世界难题的能力,日渐沉迷于自己的内心。中国没有经历布尔乔亚的形成过程,却直接面临着布尔乔亚终结的社会现实。中国现代化历程既体认学习布尔乔亚的现代性,又体现出很多反布尔乔亚的倾向,两者是既连锁又颠覆的关系。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布尔乔亚”,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我们总在不经意间使用它,却从未真正理解其内涵。布尔乔亚不仅代表特定社会群体,更承载着一种文明理想与生活方式。它曾被塑造为现代生活范式及思想变革的标杆,如今却遭遇全球性的结构性断裂、系统性衰退与持续性萎缩。

布尔乔亚是随着现代社会兴起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社会阶层,也体现着一种文化、格调和趣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历史进程,而且也为欧美文学留下了独特的韵律与节奏。

究竟何为布尔乔亚?它诞生于何时何地,在历史的复杂变迁之中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又为何逐渐走向消亡?文学作品是如何表现布尔乔亚的兴衰?中国语境下是否存在本真意义上的布尔乔亚?

本期节目以弗朗哥·莫莱蒂专著《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切入,解码布尔乔亚这个令人着迷的文明符号。 嘉宾:

朱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西方批评理论,著有《现实主义的变奏:当代视域中的文学批评域文化分析》,译有《词语的肉身》(合译)、《根本恶》(合译)、《布尔乔亚》等。

王璞

学者、教师、诗人、批评工作者和译者。美国布兰代斯大学(BrandeisUniversity)副教授和比较文学项目主任、重庆大学高研院/博雅学院青年兼职教授

豆瓣 @王璞一零一)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The Bourgeois Afternoon or The Terrasse Family - Pierre Bonnar

时间轴:

00:03:58  布尔乔亚概念的诞生与历史流变

00:08:14  布尔乔亚与中产阶级的区别

00:16:30  布尔乔亚在历史叙事与文学想象之间的双重面相

00:25:13  布尔乔亚是如何看待工作的

00:29:09 布尔乔亚精神与劳动伦理之间的关系

00:35:48 18世纪小说文体兴起与布尔乔亚阶层崛起的互文关系

00:39:54  成长小说之中的布尔乔亚形象

00:45:06  为什么说布尔乔亚的生活是散文式的

00:53:03  布尔乔亚的式微在20世纪小说中的体现

00:59:03 布尔乔亚的兴衰与资本主义的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

01:06:34  现代主义文学中布尔乔亚之子的终末状态

01:10:28  当代中国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布尔乔亚

01:17:17   中国文学中的布尔乔亚形象 La sortie du bourgeois  — Jean Béraud

涉及作品:

弗朗哥·莫莱蒂《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现代史诗》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拉·封丹《 拉·封丹寓言》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美学》

紫式部 《源氏物语》

拉伯雷《巨人传》

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歌德《浮士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福楼拜《情感教育》《包法利夫人》

司汤达《红与黑》

波德莱尔《恶之花》

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

矛盾《子夜》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Serenade in CMajor, Op. 48:Waltz

中插:Bossa Nova - BossaDu Nord

结尾:Mott theHoople  -Saturday Gigs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