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无法想象在中国仍然有一群人为了寻找快乐而不为死亡并从这份快乐当中去提取生命的存在感这次登顶给他带来的巨大的声誉是他在物理意义上和世俗意义上的人生巅峰但也是他精神觉醒的转折点多数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爱好他们所谓的喜欢旅游看展看电影听音乐只是一种简单的消遣他们并没有真正在什么事情上投入过甚至不愿意付费买会员
嗯
欢迎收听假装有用,我是 CC 今天非常兴奋啊因为要和大家分享一本我觉得最近看到特别好的一本非虚构作品比山更高正如我在标题当中宣称的这可能是近十年来国内写的最好的非虚构作品了那作为一个以分享非虚构为主的读书博主我觉得自己应该算是看过挺多非虚构作品的这本书完全值得这样一个赞誉也想呢借这本书的机会和大家聊一聊我认为什么是好的非虚构作品好像我们聊了这么多期的非虚构作品还没有正式谈过这个话题啊
那我认为一本好的非虚构作品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信息丰富 信源可靠非虚构非虚构 要对得起这个非字嘛所有的内容都不能出现杜撰如果是合理的猜测也需要告诉读者这是一个猜测而非借真实人物的壳去套自己杜撰的故事或者细节《比山更高》这本书就是非常忠实地做到了这一点在书的附录有多大 1000 多条注释可以说是字字有出出 句句有来历
宋明慧老师严谨到什么程度呢他在大一的播客当中说他在本书当中会尽量少的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因为这些修饰性词语本身就是主观的这确实是严谨到令人震惊的地步了他的这一点倒是让我想起老六老六在写《巴黎烧了吗》这本书的书评的时候他说
真正的叙事高手从来不用定性或装饰性的字眼,而是把得出结论的权利和快乐留给读者。当你呈现出足够多的细节,足够多的信息的时候,读者自然能够明白其中的真意。正如老六所说的,好的作品需要细节还是细节,而非虚构写作要求更为苛刻,细节,真实的细节。
这是第一点,真实。第二点是非虚构写作作为承接现实事件和社会意义的作品,其实还是希望能够带给我们看到一些更罕见的不那么受关注的群体或者话题。比如说这两年大火的《我的母亲做保洁》、《我在北京送快递》以及《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都具备这样一个特质,它能够带我们进到一个行业一类人或者说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
那用宋明威老师的说法来说非虚构它是一个工具所有的行业群体都可以通过非虚构进行一次重新的梳理我们希望能够看到这个工具被用在更显为人知的更带有启发性的议题上如果说今天再出一本书是讲述某个犯罪分子他内心的独白就有点像杜鲁门卡伯特的冷血那样虽然可能他也是一个好作品但这种题材可能就有点太过成就了那就更不用说去那些追逐热点满足你好奇心的作品了
他们可能真的是一些真实可靠的信息但是聚光灯已经太亮了以至于太过苍白你看不到一点点新的思考和启发而比三更高这本书就非常棒它带我们切入了自由攀登者这个相对小众的不那么受社会关注的群体的生活能够让我们即使不是作为自由攀登者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悲情与荣耀从这点上来说选题确实是非常难仁可贵
最后一点我觉得非虚构故事归根到底它是一类文学作品它还是需要保持足够的可读性如果只有真实性社会性它就有可能沦为严肃的学术报告而不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非虚构想要连接真实性和文学性的这种目的相矛盾
由此看来对非虚的要求其实和一个好的小说要求是很接近的除了要求真是真实以外并没有太大差别好读依然是一本书最质朴的要求那在这一点上比山更高也是做得非常到位的宋明威老师说自己甚至会设置解拍器去保证出场人物的密度情感的密度信心的密度难怪整本书读下来非常的流畅而情绪能量又特别的充足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情绪是完全被书中人物的经历所带动的在世俗社会看来这些自由攀登者都是失败者他们当中有大学毅业的人有高中辍学的人有工厂打螺丝的人有放弃工作的无业游民但他们对登山的那种近乎执着的热爱和搭档以命相依的这种友谊他们的成功和殒灭真的都深深地打动我
在宋明威老师的笔下我能看到他们如群星闪耀般点亮中国自由攀登史深邃的夜空,毒霸真的是久久不能释怀,后劲特别大 OK,以上就是我认为一本好的非虚构作品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真实性、社会性和文学性而笔山更高真的是完全兼具了以上三则,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我觉得国内写的最好的非虚构作品
好了猛夸一顿之后呢下面我们开始聊一聊这本书到底具体写了什么按照这本书书腰上的介绍啊这是一本关于中国自由攀登者的史诗所谓自由攀登者其实是指那些用阿尔卑斯式登山方式登山的人阿尔卑斯式登山呢顾名思义是一种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登山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流派吧
这种阿氏攀登讲究轻装简行,只带必要的装备不依赖背负或固定营地,会追求速度至上通常会在 2-3 天内就完成一座山的攀爬而且阿氏登山的团队通常比较小,一般只有 2-3 人甚至自己去独自攀爬团队之间人人平等,大家共同决策,共担风险
和阿士潘登相对的是另一种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登山方式喜马拉雅式登山喜马拉雅式登山顾名思义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一种登山方式喜马拉雅山大家知道海拔高氧气稀薄需要大量的供给支撑所以就因此延伸出了这样一种大规模长周期重物资围攻式的登山策略
通俗点来说就见类似于举国体制用大团队的力量去支撑个别人登顶所以登山队当中会有明显的等级甚至服务对象我们熟悉的王石等企业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登顶逐风的
这两类民间登山者的叙事也代表着过去 20 年中国社会的两极价值取向喜马拉雅式登山者象征的是当今社会的整体基调极度渴望成功高度以功力为导向关注宏大叙事与不断攀升的数字而本书里的自由攀登者则代表着另一类极少数的群体他们并不想完成一座比一座更高的山峰只想要在其中一座山峰上画下一条优美的线条并在攀登过程当中享受足够多的快乐
或许你无法想象在中国仍然有一群人为了寻找快乐而不为死亡并从这份快乐当中去提取生命的存在感而关于中国阿世攀登的起点中国自由攀登精神的诞生还要从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令人扼腕的少年英雄颜东东说起
严东东是 2001 年安山市的理科状元他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只写了一个志愿就是清华大学的生物系作为状元自然是如愿以偿的进入到清华大学的生物系但很遗憾的是这位学霸好像对生物并没有那么感兴趣反而在大学期间迷上了登山他在大一的时候就加入了清华大学的登山队山野协会
其实以他的身体禀赋不管是协调性平衡感还是耐力速度都非常的平庸并不是个登山的料但是并不妨碍他疯了一样的迷上登山他多次说过过去 20 年里登山所带来的存在感是他从未感受过的进入实验班名列前茅都无法让他感受到生命的热烈高考状元清华学子的身份也无法让他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唯有登山能够让他感受到自己活着
因为对登山的极度痴迷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训练和攀登上甚至不惜荒废血液最后甚至连毕业证都没拿到
从清华毕业后他仍然不务正业,一边靠翻译赚取一些微薄的薪资,一边继续钻研登山而且即便是毕业了,他仍然会参加清华大学山野协会的登山训练还以登山指导的身份参与到社团的日常运动中在 2006 年的时候,他得知国家体育总局在招募一批大学生参与奥运珠峰火炬接力
这个奥运珠峰火炬接力是个咋回事原来在 2001 年我们深奥成功的时候就承诺说会将奥运火源送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之上那为了能够实现这次火炬传递就需要一些登山者的支持从大学生当中去选的是一个成本很低的选项
严东东作为一个一夜学生居然能够鬼使神差拿到清华团委的推荐信顺利进入到火炬的集训队当中在之后两年的训练里更是脱颖而出成为火炬船队的正式队员既然是火炬船队又是珠峰以我国的风格自然是举国体制下的一次登顶书中记录的这样一连串的数字让我们得以窥见喜马拉雅是登山的风格
2008 年 3 月底,9 名学生与 57 名西藏登山学校学员在 8 辆汽车 10 辆大卡车的护送下连同 40 吨的后勤物资被护送到了海拔 5100 米的珠峰大本营他们在珠峰北坡的严寒与风雪中上上下下地拉链,运送物资,修建营地一个月后他们共搭建了 70 顶帐篷,使用了 200 个器官,280 瓶氧气修建了累计长达 9 公里的攀登路绳
这段描写明显是在模仿新新闻主义之父当然也是非虚构写作的元老级大师盖特利斯对纽约的描写在作品中通过一连串的数字精准直接的呈现攀登者的准备是何等的浩大如此多的人员物资都是为了服务那几个登顶珠峰的选手
回到故事的主角,严东东他其实并不在登顶队员当中,他被分配到了 8300 米的营地,接应冲顶的火炬手,可以想象他是多么的失落,经历这么多年的努力居然只能做个陪跑,那种绝望沮丧不甘萦绕在他心头。
在登顶珠峰的前一天他和冲顶的火炬手一起在 8300 米的营地等候他就跑去教练营地旁溜达想再碰碰运气结果居然被教练遇上了而且教练让他准备一下明天也一起登顶果然还是有主角光环于是他站在国家队的肩膀上成功登顶了珠峰这次登顶给他带来的巨大的声誉是他在物理意义上和世俗意义上的人生巅峰但也是他精神觉醒的转折点
经过这次登顶珠峰,颜东东对这种体制化的攀登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他并不想作为登山团队的一个齿轮去服务某几个人或者被服务这样的攀登没有自由,我们登山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登顶的那一刹那吗?难道只是为了达成某一个高度吗?我们攀登是因为我们热爱攀登,是因为能够不被束缚地寻走于山脊之上,是因为攀登给我们自由
此时的严东东已经接触到了阿氏登山的理念并在奥运火炬队当中遇到了同样痴迷登山在登山理念上相互契合的搭档周鹏他和周鹏组成了登山团队自由之魂狂追求更纯粹更自由的登山体验这个组合将自己的首次攀登瞄准四姑娘山的妖魅峰四姑娘山在当时一直是国内登山氛围最浓厚的山域而四姑娘山的主峰妖魅峰更是国内殿堂级的山峰
当时仅有一次国人登顶的记录可以说他们的选择有点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意味上来就选最难的而且还到处对人说严东东和周鹏去户外店买器官的时候户外店老板随口一问说哎呀去爬什么山呀严东东脱口而出说去爬妖魅峰
结果老板不以为奇估计每天跟他吹牛的人多了反而介绍了另一个同样想登妖魅峰的人给他李洪雪就这样自由之魂二人组和李洪雪他们一起开启了首次攀登妖魅峰的尝试既然是首次嘛那说的很明显没有攀登成功其实以他们当时的水平虽然在大学生当中属于登山者的佼佼者但是阿氏攀登的经验非常有限
是根本没有办法驾驭妖魅峰这种高难度的山峰自然是鲨鱼而归但两个人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在见识到不足之后努力追赶周鹏入职了中国登山协会通过学院派的学习方式将以往这种零零散散的登山信息整合成体系化严东东则一边自学理论知识一边跟随国外的顶尖阿师攀登大师去实践同样进步飞快
转眼一年过去了到 2009 年底的时候呢严东东和周鹏就想再次挑战妖魅峰严东东又和第一次一样大嘴巴到处乱说他在接受《山野》杂志采访的时候说妖魅峰也没有那么难打算下半年再去尝试登顶妖魅峰
这篇名为登山 80 后的文章在当时最大的户外论坛 8264 上被广为热议说是热议起求点不准确因为绝大部分键盘侠都是喷他的说既然不难前人走的路线都没什么技术含量你去的时候记得开辟一条新路线哦
结果令网友大跌眼镜的是,颜东东他们这次居然真的登顶成功了,而且也开辟了妖魅峰南壁的一条新的登山路线,这是第一次有中国队伍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登顶妖魅峰,并且一举获得金冰稿象征奖,这是中国自由攀登史上第一次获得金冰稿的相关奖项。
金冰搞奖项就像每个行业都有最高奖项一样是对自由攀登者领域最高级别的奖项那严东东获奖呢就有件类似于某个名不见经传的扫地生一下子就把我林霸主给打败了
事实上按照书中的说法自由之魂并不是中国自由攀登史上的首次攀登却是第一次进入新兵岗事业有国际影响力的阿世攀登成就自由之魂更是一个象征一个宣言中国西部那些宏伟的山峰越是人际罕至越是蕴藏着世界级的攀登路线的潜力以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这种高难度路线的挑战者
如果像颜东东这样名不见经传的登山者都能够登顶妖魅峰那么为什么我不可以呢我查了一下就在颜东东之后短短的十来年间又有十几位中国登山者成功登顶妖魅峰可以说正是在他的感召下中国阿世攀登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所以宋明威老师把自由之魂的成立确立为中国自由攀登的起点是不无根据的他这样写道
这名 26 岁的自由攀登者口中常言及浪漫与自由特立独行的年轻人一心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带着勇气与决心击碎了外界的治愈与传统的规范开辟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同时也鼓舞着更多年轻人寻找他们人生中的自由在之后的十多年里严东东的名字宛如砸进食堂的石头泛起了层层涟漪撩拨着许多少年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获奖之后,严东东拮据的生活稍微有所改观在此之前他依靠微博的翻译度日,时常窘迫到连吃饭都吃不起如今他成了户外品牌的签约运动员,有了固定的津贴还能够获得登山的设备支持虽然远谈不上富裕,但从此可以随心所欲的爬山,这对严东东而言就足够了他的内心只有最纯粹的对登山的热爱,但很遗憾这份热爱止步于 2012 年
这一年他和搭档周鹏李爽前往新疆攀登阿克苏西天山卫登峰严东东在下车的过程当中遇难在此之前他和搭档周鹏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由于周鹏的攀爬能力是要高出严东东一大截在过去几年的攀登当中往往都是周鹏走在前面做领攀掌控节奏偶尔会遇到路线选择难题周鹏会停下来和搭档一起商量也许严东东认为自己在后面跟攀像是一个跟班
不停的提醒自己所谓攀登就是领攀也就是说只有那名在前方攻克路线难点掌控攀登节奏的人才是引领路线前进的攀登者才是真正攀登的主导者纵然严东东和周鹏是一对总能够创造奇迹的黄金搭档但在攀登过程当中这对搭档的关系是不对等的严东东就想要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周鹏就发现他的搭档在过去一年里变得越发激进渴望去掌控攀登到了最近半年呢 严东东已经进入到不听劝的地步很多路线的选择并不是两个人一起商量而是没有妥协的余地如果不接受就各走各的周鹏说 如果我再次去跟他登山的话我们两个都会挂掉的那两天在西天山的时候周鹏很明确地跟李爽说这次登完这个山回去之后我绝对不会跟严东东再搭档了没想到一语成谶
在登顶后的下射过程中,周鹏和李爽走在队伍前面,严东东只需要踩着他们的脚印前行就可以。但不知为何,严东东并没有走在他们已经探好的路上,导致掉入 20 米深的冰裂中。周鹏尝试做一个滑轮救援系统,把严东东拉出来,但没有成功,绳子很快磨破了,他没有足够的绳索可用,被迫放弃救援。严东东生命就因此定格在 28 岁。
死亡是他的终结却不是他搭档的终结对于善难者的搭档、朋友、家属而言往后余生漫漫长夜才刚刚开始他的父亲从一开始就不理解他为什么登山至死也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他的搭档、周鹏和李爽带着无法挽回同伴的绝望度过余生他的朋友何朗在得知 2 号那天晚上一边流着泪一边写下他和严东东的故事
我现在也喜欢红色的冲锋衣喜欢跟你听一样的歌跟你用同一款背包我的登山理念也大部分源于你这辈子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是登山所有登山者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你其他所有人加起来恐怕也赶不上你对我影响的一半你是我的东东我的队长我的老师我的搭档我的兄弟我知道我将铭记你唯有继续攀登读到这段的时候我真的没法抑制住自己的情绪
正如本书副标题所概括的自由攀登者的悲情与荣耀在每一个成功耀眼的荣耀背后都有一条生命陨落的悲情我数了一下书里详细记载的山难旧八旗这还不包括间接提到的这并非作者刻意煽情因为自由攀登者就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极限运动
而所有参与者都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严东东在去世前就曾发表过著名的免责声明他在声明中强调,作为一名自由攀登者,他清醒的意识到登山的风险并愿意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愿意放弃对同伴失误的追责其实这份声明并不具备法律约束,但却是所有自由攀登者当中心照不宣的契约常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些自由攀登者愿意赌上性命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
我很喜欢王二这段字摆写得非常的真切王二是王志明的昵称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攀岩者也是一名自由攀登者为什么攀岩为什么追求难度为什么王二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发问也许国内给自由攀登者的空间本就狭小这么做只不过想多吸一口空气而已只有爬得好人们才会说 OK 这个人很牛攀登者才能在社会中找到存在的价值他才能获得其他攀岩者的尊重
这他妈是什么阿 Q 精神啊唯一的源泉是快乐快乐他妈的快乐如果没有快乐这事就他妈的毫无意义虽然彰化脸皮但这是最真实的想法书里也写到只有在山上严东东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活着在一个空旷的不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里你自己散发的生命力你自己能够敏锐地感觉到严东东说你感觉到自己心在跳
我知道自己心脏会比很多人每次蹦出的血要多这种感觉很实在一种自我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严东东是幸运的他能够遇到自己的 passion 奋不顾身地过一生这种不需此生的热烈的自由或许就是比山更高的东西吧
我记得道长在某次八分节目当中说他很吃惊竟然有人没有爱好但事实上就我观察而言多数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爱好他们所谓的喜欢旅游看展看电影听音乐只是一种简单的消遣他们并没有真正在什么事情上投入过甚至不愿意付费买会员
当然并没有谁规定生命必须有爱好必须像心灵奇旅中那样找到花火才能投胎包括我自己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找到那个所谓能够让我奋不顾身的花火但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会格外羡慕那些拥有超越生命之爱的人每次看到这些被热爱所点燃的生命的时候我都会想到蓝婷集序当中那段话
福人之相遇,抚养一世,或取诸怀抱,五言一世之内,或因济所托,放浪行怀之外,随趣舍万书,尽造不同,当其心于所欲,赞得于己,快然自主,不知老之将至。生命是短暂的,无意义的,能够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快然自主,忘却时间,这正是生命本身的意义。
最后想特别提一下本期的主题曲来自伍佰的白歌这首歌是为了纪念台湾广三百货被枪击的孕妇庄家慧歌词讲述的是关于自由的故事说是即使受了伤流着血还是可以继续坚强地飞下去伍佰认为挫折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重要的是如何追求心灵的自由而再度展翅高飞
在《比山更高》这本书中记录这首歌对清华登山队有特殊的感情能让每一届登山队的小队员都瞬间热泪盈眶在 500 温柔坚定的歌声中我们听到了对生命自由的向往听到了生命不屈不挠的力量这都是登山者内心真实的写照前方啊 没有方向身上啊 没有了以上
親愛的母親
我会坚定好好的活沉默的大地沉默的天空红色的鞋总敢带着永远的伤至少我还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