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 :最初我对AIGC的浪潮感到有些突然,虽然知道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但没有特别关注。直到最近,我开始思考AIGC对设计师的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和使用这些工具。我希望通过这次播客,能够启发听众,共同探讨AIGC的未来。
@陆七 :我接触AIGC的起点是图像生成类的应用,感觉比ChatGPT更早。后来,在内部平台试用GPT时,我被它逗乐,体会到了大语言模型的魅力。我认为,AIGC的产品化降低了使用门槛,让更多人可以轻松上手。不过,我也觉得学好英语很重要,因为很多AI产品都是在海外开发的。
@渊 :我对AIGC的看法经历了从抵触到关注的转变。最初,我觉得AIGC与我的工作没有太大关系,但后来,我发现媒体都在讨论它。我通过技术同学使用Novel AI绘制项目标识,感受到AI的进化。我认为,Midjourney和ChallengeVT降低了AI的使用门槛,使AI真正走入大众。不过,我也觉得Midjourney缺乏图形界面,不符合设计师的直觉。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