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越来越依赖AI搜索引擎。不再像过去那样频繁地使用百度或Google,而是转向了Perplexity、夸克、秘塔搜等AI搜索工具。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AI搜索引擎自身快速发展的结果。它们更精准地理解我的搜索意图,并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答案,这与传统搜索引擎形成了鲜明对比。
AI搜索引擎的进化速度令人惊叹。起初,它们只是简单的联网搜索工具。如今,像DeepSeek和夸克这样的产品已经能够支持基于推理模型的深度思考,并将其与联网搜索相结合,搜索结果的质量和深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深度思考+联网搜索的模式,对传统搜索引擎的冲击是颠覆性的。传统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严重依赖于关键词关联广告,这使得它们在面对AI搜索引擎的挑战时显得笨拙而迟缓。它们也尝试推出AI搜索功能,但往往难以全量放出,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其核心商业模式——广告收入。
AI搜索引擎的商业化探索仍在进行中。目前,几种模式正在尝试:Perplexity的付费会员模式,Nexad和Profound探索的AI原生广告,以及正在兴起的AISEO(AI搜索引擎优化)。这些模式各有优劣,最终哪种模式能够胜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五年后,搜索入口的形态很可能更加多元化。手机依然是主要的入口,但智能音箱、AR眼镜和智能汽车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将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搜索体验。
与我一同参与节目录制的姬十三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将第一次使用AI搜索的感受比作第一次使用触屏手机——既意外又自然。他同样注意到AI搜索引擎的快速进化,并亲身体验了Perplexity、Meta、夸克和Google AI Mode等多种产品。他认为,AI搜索引擎的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功能的结合,比传统搜索引擎更彻底地颠覆了传统的搜索方式。
姬十三也敏锐地指出,百度和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正面临着“创新者的窘境”。它们难以轻易放弃依赖广告的传统商业模式,这限制了它们对AI搜索引擎的快速响应。 他认为,AI搜索引擎的商业化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付费会员、AI原生广告和AISEO都是值得尝试的方向。 他同样预见到了未来搜索入口的多元化趋势,手机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智能音箱、眼镜和汽车等设备也将成为重要的搜索入口。
总而言之,AI搜索引擎的崛起正在重塑搜索领域。它不仅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然而,我们也需要警惕AI搜索引擎可能带来的问题,例如广告与自然结果界限的模糊。 未来,AI搜索引擎与传统搜索引擎的融合,以及多元化的搜索入口,将共同塑造全新的搜索体验。
欢迎收听十字路口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 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我是主播科技杨远程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事项和唐岛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会在未来十年彻底改变社会赋能人类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
本周的十字路口我们请到了老朋友 G13 那 13 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果壳网的创始人和 CEO 但是他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身份其中一个是硬科技的天使投资人他在这两年创立了一个新基金投资了好几个项目
有老机接口的有 AI 硬件的都很有意思因为果壳网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家的社群所以 13 它天生泡在这样的社群里面就能够看到这些科学家们最有创造力的或者最有创业意愿的他们就是把实验室里的东西变成了什么新的有趣的产品或者应用或者公司有得天独厚的投资的优势
除此之外,十三还像是一个哆啦 A 梦一样口袋里面总是装着各种好玩的硬件和奇奇怪怪的产品他也总在第一时间体验各种最新的产品今天请到十三是因为我们最近都发现自己越来越多的开始在使用 Perplexity、夸克或者 Meta 搜这样的 AI 搜索产品来去寻找答案而已经慢慢的在百度 Google 这样的传统搜索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
AI 搜索在最近的进化也非常的迅速从最简单的联网搜索到现在 DeepSick 或者 Quark 他们都开始支持基于推理模型的深度思考来叠加联网搜索得出的结果也是令人感到越来越漂亮所以今天我们会聊一聊我俩的搜索习惯的转移的背后意味着怎样的一个技术变迁甚至再说大一点意味着怎样的搜索商业格局的一个变化
那在我们录这一期播客的时候正是全网在热议 Manis 的时候我自己是 Manis 公司的顾问也是小红上一间公司的早期天使投资人所以我算是亲历了 Manis 从想法的萌芽到内部的测试再到最后发布出来这个全网热议的整个过程这感觉是一趟很奇妙的创造的旅途
那 13 和我其实也是第一批拿到了 Marnes 邀请码所以我们俩体验之后其实给出了很高评价的那在前两天有蛮多网友在批评 Marnes 即可营销没有实质的技术突破等等的时候那我看 13 其实还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为 Marnes 打抱不平的文章那我们在这一期播客的后半部分也会来聊一聊对 Marnes 这个产品的使用体验和观察
最后我们会请 G13 Doraemon 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口袋看看口袋里面最近又多出了哪些新的好玩的 AI 的产品和 AI 的硬件请 13 和大家打个招呼哈喽十字路口的听众们大家好我是果壳的创始人 G13 跟 Cogy 也是认识很长时间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这么来聊一次
我们因为今天比较想重点聊一聊搜索尤其是 AI 搜索想问 13 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自己第一次用 AI 搜索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的感受如何还记得吗时间其实忘了应该是 Publicity 刚刚出来没太久的时候因为新的产品总是会比较早去体验
我觉得当时还是让人感觉我回想起来就好像是第一次用触屏手机的感觉这种搜索感觉让人觉得意外它又那么自然意外是指呢之前其实没有这么用过搜索自然是指呢它好像给我感觉是一个更加自然的产品交互的形态是更加符合我对搜索的结果的一个更好的预期吧
所以还挺奇妙的我觉得那从第一次用到现在用应该也过了有一年半或者甚至两年的时间了你有感觉到这样的 Perplexity 为代表的产品它有一些变化或一些进化吗进化是蛮多的但回想起来我好像具体也并不记得它有哪些产品样式上的一个清晰的变化
我觉得好像慢慢你就习惯这是一个更好的搜索的模式啊,或至少对我们这样的一个用户习惯来讲,它当然结构变得更细细,展现内容变得更多,但是你也会觉得它好像就是一个身边非常自然的产品,或者说这个问题我还挺想听听 Cogy 的回答的。
你会觉得这一年多他变化了哪些呢我觉得就是变聪明了吧一开始对意图的理解还会有时候有点模糊然后可能还要追问两次调整两次然后另外一个是我觉得他最开始我记得联网搜索的时候的这个速度也不是很快现在觉得也越来越快然后我觉得我自己也是在不断的去适应
什么时候用它什么时候用 Google 用百度所以这个其实就是也是就是一边和他互动一边在调整自己的一些使用习惯对所以你现在有这样的这个区别吗就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用 AI 去搜什么情况下你会用传统的搜索比如说百度 Google 去搜比方说你要寻找一个特定的网址那肯定还是用传统的搜索
或你要清晰的记得或清晰的比较确定我要在某个站点或某个网站去搜索到一个特定的信息我觉得还是会用传统搜索
但当你对一个问题刚刚打开的时候你其实想要比较简单的去得到这个问题的一个全貌我觉得今天 AI 搜索是一个更好的展现方式吧对那和我比较类似就是当我想要得到一个很简单的答案事实性的答案的时候我可能会用百度比如说某本书的作者是谁比如说就是听说某一个新产品要去看看他的网址啊
这个时候会用百度或 Google 但是只要是复杂一点的问题要得到相对展开一点的答案那还是习惯性的会去用 AI 搜索 AI 搜索因为整体来讲它耗时还是比较久所以当你清楚的知道这个问题答案是比较简单的时候用传统搜索还是更加容易的一个方式对
对以及用传统搜索的时候还是绕不过去吧就是传统搜索的体验今天因为广告就占了蛮大的这个面积的所以就是虽然我觉得我们已经培养出就识别什么是广告什么不是广告这样的技能但是有广告总是就是有时候有点心塞我看到之前网上还有段子就用户说
在百度需要先翻阅三座广告大山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就是在嘲讽百度前三条几乎都是广告刚才你其实提到有在用 Publicity 那除了 Publicity 最近你还有在用哪些 AI 搜索产品吗国内会用 Meta 然后最近也开始在尝试夸克包括最近那个 Google 刚发布的 AI Mode
我觉得这些新的产品都会试一下吧其实夸克的群众基础还蛮好的前两天我看到 A16Z 它发了一个新榜单就 GenAI 的移动 APP 的榜单很神奇的是这个 MAU 的这个排名上夸克排到全球第六
所以对他刮目相看所以当他推 AI 搜索的时候很自然就会去尝试对然后你刚才也提到 Google 这个在 Search Lab 里面发的新产品 AI Mode 它也是一个对比 Publicity 的一个新产品然后就不管是这个 Google 发的新产品还是 Keyme 还是这个 CHIGBT 或者 Growk 他们都已经接入了联网搜索这个功能
用户都可以打开 search 的这个开关就能够在向大模型提问的时候让模型去联网搜全
去联网搜全网的资讯就最近感觉这个 AI 搜索有一种百花齐放的感觉但是十三你有试过这个 DeepSick 的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吗它是在 R1 推理模型的这个基础之上再来做联网搜索对当然是我觉得它整个深度思考加上联网搜索整体体验就会非常好它去理解你的意图就会更加的准确
嗯然后我们大家也提到就是春节发布以后对吧当你去看他的整个思维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当然一开始由于 deep seek 本身至少在一开始一段时间里面他不太稳定啊
所以当时大家也都会去找各种平替嘛所以当时我去用夸克的新的搜索功能的时候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它是非常的快又非常的惊艳所以包括夸克我记得夸克应该是用到他们通义签问的字眼的模型对吧
对其实前几天我发了一条极客就是全民在接入 DeepSec 的 R1 推理模型的时候我说现在剩下三根毒苗还没接三根毒苗分别是豆包 Keyme 和夸克对其实原因背后都是很类似的就因为他们三家都有自研的推理模型
那 K-me 是这个 K1.5 豆包和夸克也都是这个基于自己和阿里自己的这个推理模型对所以他们都没有选择接 DeepSeq 都最后是用在自己的
其实就在刚才这个 13 在说话的时候我也在试着在对比啊就是同样的一个问题我想了一个问题叫做如何治疗抑郁症那这个问题去问百度和去问这个 deep seek 与夸克就是想试试这个深度思考加联网搜索他最后出来的结果确实还是挺不一样的这个其实展开讲会有点复杂
然后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搜一搜感受一下就比如说百度给到的还是和大家预期比较接近的是很多条来自全网各个地方的这个信息倒是没有医院那么夸张
这一点百度最近还是克制了很多然后在 DeepSick 和夸克他们给出的这个结果是相对像一篇文章一样就是会把来龙去脉各种建议一些提醒都讲的还比较到位基本上看完这个一篇小文章也算是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初步全面的了解
所以我觉得这个真的是加入深度思考的 AI 搜索对之前传统搜索的颠覆感觉更加彻底了像最近我可能会去搜当白宫吵架之后啊整个俄乌战场发生了变化那可能想希望得到的是最近两天的一个变化那这种情况下 AI 搜索其实给你一个非常全面的一个介绍我觉得还是非常管用的哦
这个很有意思因为他现在可以实时的去抓各种新闻然后再把这个新闻去做汇总分析给出一个解读这个等于其实是比如传统搜索我可能只能搜索一堆新闻我要一个一个去看然后自己去做这个阅读理解和抽象总结那等于现在是 AI 搜索把这一步给做了比方说我还可以让他去来看不同价值观的媒体
对吧或不同国家的媒体对于这些内容的关于战场的一些不同的报道不同的倾向那这个是 AI 搜索很容易来做到的事而你传统的搜索模型你用它来做这样的事情就很麻烦比如说问百度和 Google 的时候是需要给一个比较准确的问题的但是 AI 你可以给它一个非常模糊的一个口语化的提问因为在 AI 的搜索里面我们的习惯还是去提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本身你需要描述的比较清楚
但是在传统搜索里面大部分人可能如果你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网址或怎么样你可能更多使用的是一个名词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对啊我们传统习惯里面所以这其实是带来了我们搜索的习惯的变化
但是在 AI 搜索的这里面去提一个准确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对普通用户来讲反而是一个更难的事所以我不知道这个它是增强了一个用户的门槛还是降低了我觉得是在进化吧 DeepSig 发布之前网上还有很多教你怎么写 prompt 的这个课程甚至所谓的这个学 AI 学 AI 是在学怎么写 prompt
但是现在会发现慢慢的没有这种东西了就是因为 AI 能越来越好的理解模糊的表达甚至能够帮你去把你想表达但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给你总结出来或者再给你追问出来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个门槛其实在不断降低的我自己甚至有时候在和 AI 对话的时候不管是就是 chartboard 的对话还是搜索的对话
我都处在一个所谓的这个叫什么低空飞行模式就是脑子并不是在全数就脑子脑子不是全数运转的模式对就是感觉模模糊糊的然后也没有想到特别清楚但反正我想到啥就打什么字打给他
然后经常我发现他还是挺能读懂我的心的因为他整个出结果还是相对慢嘛他会有一个慢慢突出的过程所以有的时候当然这个时候其实用传统搜索会更好了对有的时候你会期望说我的问题更准确一点而不至于说让这个过程变得很长
所以可能有的时候习惯性的会有这样的一个思考吧这确实是使用习惯的问题我最早也和你一样就是我现在和人说话和 AI 说话是不一样的最早是一样的就是还是会每一个字都斟酌都希望说把我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晰完整然后让对方没有什么认知负担几乎就能够一次性搞懂我想要说什么问什么
但现在我和朋友说话和同事说话还是会这样但是我感觉和 AI 说话我就像刚才提到的是地空飞行模式就感觉我特别相信对方是一个全知全能的高智商的高情商的我怎么说的模糊愚蠢笨拙他都可以理解我或者他都可以在耐心的和我在聊两轮来尝试把我给搞清楚这个确实是一个
就是有一种很爽的感觉莫名其妙的爽所以如果把 AI 等同于一个伙伴的话其实你会默认为它的智力是更优的比起人类伙伴来讲所以你只需要去丢给它一些模糊的需求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答案对我其实好像没有特别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我只是觉得就是有啥我都先丢给它看看它会怎么说
然后根据他的说法我再来决定是采用还是不采用是觉得对就是我不会对他有一个无限高的预期觉得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而是我遇到了东西我都会丢给他试一试其实我感觉这个也是慢慢的在和他的磨合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个心态吧就是当你希望他是全知全能的时候你会迅速失望
他就是有很多事做不到的而且你会发现他总是会可着你来就他会迎合你比如说我之前和他做头脑风暴然后我说什么他都说好然后后来我就就是培养不得已培养出一个习惯是我发一个 idea 的时候我说你必须要从正反两方面来这个热情的赞美和严厉的批判这样我觉得
他给的 feedback 就会更有用这其实还是一个很好用的一个讨论对象但是要去适应他去调教他他其实不太容易给你太意外的一个答案或至少当你的 prompt 比较简单的时候所以他比人类的平均水平可能要高对吧但是当你期望他有更额外的一个表现的时候
其实你的 prompt 要够好吗我一个是 prompt 写得够好另外一个就是我会尝试去榨干它比如说起标题的时候我会让它掀起十个然后不行我就立即会说再来十个然后一直来十个来到它给我惊喜为止
这个也是一个就不会抱怨的 AI 牛马我们再说回来今天在聊 AI 搜索对然后现在有一个观点我甚至还看到有一篇自媒体的文章是说我们已经不记得上次用百度搜索是什么时候了我觉得稍微有点夸张我自己其实还是会用但是感觉这确实是一个
就是很多人都认为会发生的事就 AI 搜索会不会取代传统搜索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呢事实上目前的传统搜索的份额并没有降对吧或它的绝对值没有降我觉得未来搜索应该慢慢就会进化成为 AI 搜索加传统搜索的一个混合吧其实对于用户来讲不太好清晰的去判断什么时候应该用传统搜索什么时候应该用 AI 搜索
当然所有的搜索里面他都会加入 AI 的功能这个我觉得可能就会成为标配其实大家会认为哈就 Google 和百度今天是面临着很典型的创新者的窘境的因为他们俩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传统搜索加这个关键词关联广告的基础之上对刚才我们一开始说有网友这个嘲笑百度啊
要翻过三座大山其实 Google 也一样了才能找到这个自然的答案但是这也是他们的商业模式而这个商业模式是带来了就是数百亿数千亿的商业价值所以他们很难轻易的放弃那因此其实我看到百度和 Google 在面临着来自这个这一波 AI 搜索的冲击的时候就他们的应对的这种方式是
尴尬甚至有点笨拙的比如说他们也接入了 AI 搜索的结果但是呢又好像很难全量的放出来因为一旦全量放出来用户好像就没有必要再往下拉去看他的广告了那他的商业模式整个整个公司的根基都会受到影响
这里面我觉得更多的可能不是产品和基础的演变的问题而更多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决战对吧因为对今天对于大厂来讲上线 AI 搜索好像并不是一个基础上的太大的挑战但是我们也看到 Google 跟百度它其实面临这个决策是比较难的就像你说的他们实际上都推出来了
但是并没有全量的放出来这个难度我觉得从决策上还比较难的其实它又会归结到 AI 搜索未来的可能的变现模式是哪些如果 AI 搜索能够把或将来会把广告给跑通那我觉得从 Google 和百度来讲可能迈出这个改变会更容易一点但如果始终是一个会员模式我觉得这个就的确会面临一个创新者的窘境的问题吧
对我最近也看了不少 AISO 所变现的
直接或间接的一些大家的尝试吧这个最早就 Proplexity 其实 Day1 它就是付费会员的模式嘛那这个和 Google 百度是就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 Google 百度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这个冲过会员费才能搜索的但 Proplexity 从 Day1 就是要做高级搜索或者使用评次更高你就要付费这是第一种那第二种的是其实 Proplexity 也开始在试水广告了当你搜一个结果的时候他也会根据你的意图
提问的意图来给一些推荐广告然后同时有一个 startup 叫 NextAd 然后他们其实也是这个和十字路口去年在北京还一起 co-host 的还一起在北京共同举办过一个限价活动他们是一个硅谷的一个 startup 还是 A16Z 投资的一家公司那他们就在做 AI native 的广告探索包括这个 Iask
包括一些 chatbot 也都是他们的合作伙伴然后这个模式就是用户和 AI 在去互动不管是聊天还是提问的时候他们也都会在根据上下文根据用户的意图然后根据数据库里面有的广告主的素材 AI 自动生成一些广告更精准的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推下去这个其实受到的关注还蛮多的
所以这里的广告是出现在答案的边上来出一个推荐广告还是直接植入到答案里面呢都有然后我看到的是有直接出现在边上的然后也有直接植入在回答的正文里面然后说到这个植入到正文里面最近还在流行一个词叫做 AISEO 那 AISEO 是什么大家很知道啊就是这个去影响 Google 百度的排名嘛
那 AISEO 指的是说通过一系列的这个动作从内容到运营去影响大模型在怎么评价你比如说可口可乐你现在去问这个 XGBT 问任何一个大模型可口可乐好不好喝那
他们给出的答案肯定是各不相同的那作为一个品牌来说会非常希望大模型在去提到自己的时候给的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好的这样的回复对所以所谓的 AIA CEO 就是帮助大模型来帮品牌更好的更积极的更正面的更充分的来表达自己来介绍自己所以就看到有些 startup 也在这方面做努力比如说 Peter Thiel 投了一家叫做 ProFound
这个也是一个应该没记错是 based 在纽约的一个 startup 然后他们的官网上列了一大堆很知名的消费品企业和金融企业都是希望去通过影响 AI 来去让用户在 AI 去问自己或搜自己的时候得到足够多积极和正面的回复以及超过竞品的曝光所以感觉就是传统的搜索引擎他们是依赖这个 page rank
就是网页的权重来进行答案的排名所以 SEO 是在卷这个部分但是 ASO 所好像是在建立一个新的价值权重的体系而在这个体系里面要如何得到大模型的青睐这个还是
挺有趣的一个新的领域吧对这的确是一个蛮有趣的新的话题关于 AI 的 SEO 我觉得国内因为 DeepSeek 火了以后我也得到很多品牌的沟通他们都在想了解怎么可以在 DeepSeek 的答案里面让自己出现的更多特别是国内的很多企业主企业品牌可能都会试着在搜自己
所以这的确是一个新的价值的权重的分布我甚至会在想这里面这个过程会让事业变得更好吗还是更不好我觉得如果当答案可以被 SEO 而这个广告和答案本身可以更加无缝的难以分辨的放到一起这个事情它会变得更好吗我其实还挺困惑的我觉得其实 13 提的这个也是我最近偶尔会想的
我觉得这个也很像是抖音或 TikTok 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媒体他不断的推给你想看的内容那这个到底是从好的一面来说是满足了你的需求让你看得非常的快乐还是是从不好的一面来说把你锁在了一小方天地里面所谓的信息减乏你就活在一个自己的小小世界然后自得其乐好像洋洋得意但是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有非常多
奇特的值得探索的新东西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其实这种技术的进步它都有它的不可阻挡性就是我觉得我们能做的可能只是呼吁比如说未来如果 AISU 真的非常的流行的时候希望这个大模型厂商能够再去给用户给答案的时候可以把什么是广告什么是自然结果标注的相对清晰一点
所以大模型将来会推一个真正的 VIP 的版本完全去广告化他这个也很有趣你说百度的自然搜索结果他就不是广告了吗或者他背后就没有营销的目的了吗其实也不是对吧也不能说就是把百度 Google 今天的广告去掉之后排在前面的就真的是非广告那他一定也有营销的属性就是因为有商业价值的东西才有人去持续的维护他
然后他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内容制作的成本和精力他才可能得到更多人的青睐然后他才可能排得更靠前所以我感觉这个里面就是
水至青则无鱼吧只能这么说然后我们来大胆的畅想一下因为我知道十三是用 AI 眼镜都用了好多副然后各种 AI 硬件也都是第一时间买所以也很想和你一起来畅想一下就 5 年之后你觉得搜索的入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我前阵子还在跟朋友感慨我说我去年买的所有的新玩意最后都吃灰了所以
我觉得五年内最大的最重要的计算中心肯定还是手机吧但是在各个端的硬件的呈现我觉得可能会有更多机会比方说最近家里的智能音箱我是换成了那个小爱的最新的版本所以它可以连续对话了好像我对它的需求会更高一点
那眼镜其实我也吃灰了但是它如果能更轻一点包括说 Vision Pro 它如果能更轻一点我觉得使用的机会会更多吧所以它在我觉得手机肯定还是揣在兜里面这个兜本身是不会消失的
但是智能音箱在家庭的中心眼镜可能在户外的一些场合或者我们在汽车里面它就会有不同场景的交互入口那这个交互入口当然它可能会表现为搜索的形态也可能不是我们今天所提到的搜索这个都很难讲但是不同的场景我觉得会有不同的
硬件来分担我们和这个世界的交互的方式吧这个我还是挺觉得蛮会蛮自然的包括你最近我不知道最近可能大家更多的在使用自动驾驶包括国内的华为啊等等体验也还不错了海外的 FSD 其实你在开车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和汽车交互的过程然后汽车本身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多模态的
信息对吧不管是视频信息还是语音的信息那他直接作为一个搜索的一个文件啊他其实给到一个更大的上下文吗所以这里面我觉得就搜索本身会得到一个更好的更有趣的体验吧你刚才提到这个小米音箱你换了最新版才可以多轮对话这个是要换硬件吗还是升级他的这个里面的固件软件就可以
小米推了一个小米音箱的 pro 版这个是凡号称它只有这个版本可以连续对话吧所以我就买了一个新的那你会和它做什么样的连续对话呀其实也不会太多当然因为可能在家里面给
孩子用嘛所以小孩子可能原来是说你要小爱同学问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他给你一个答案当你再问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再次唤醒那现在可以其实进行两轮三轮的对话稍微会更简单一点吧我确实觉得不管是小爱同学还是刚才说到的这个车上甚至 AI 眼镜
我觉得这所有加在一起其实对传统搜索真的都有很大的冲击就且不论今天我们自己已经非常多场景是在微信里搜或者在小红书上搜我就感觉这个真是替百度 Google 捏把汗小红书最近推了一个搜索我觉得其实还挺有意思的叫点点
因为小红书现在大家用独立 APP 我觉得这个野心还蛮大的也很有意思因为大家今天本身在小红书搜索会还挺多的那它有个独立 APP 它也接入了推力模型整个我觉得
体验还挺不错的对我其实也下了一下点点啊但我还是有一种就是想不起打开它的时候就我用小红书搜索是非常多的对但是就有点想不起啥时候要打开点点你有养成习惯吗我也没有但我觉得如果我觉得我们原来可能像你我都不会拿小红书搜索当做最主力产品吧
但我觉得如果是拿小红搜索当最主力产品的用户可能对这个产品来讲会更接受一点我觉得百度真的这个好不容易前有小红书抖音和微信在蚕食他的这个搜索市场后面还有一大堆做得很好的 AI 搜索然后刚才聊小红书的时候又想到夸克其实他也是搜索的一个老牌玩家其实之前大家说他的时候会说夸克搜索但是就是很有趣的是他之前好像在搜索这个领域没有那么有存在感
然后他也挺独特的他一开始没有和百度 Google 一样就选择走广告变现的这条路一直是在走搜索加工具这条路然后突然之间好像发现这条路有点意思貌似对了因为他转型到 AI 搜索就没有像刚才我们提到的百度这样的广告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阻力
最近我看到挺多夸克的新闻的他还不只是在主导他的 AI 搜索也说自己更像是 agent 是有机会朝超级 AI 应用的方向去发展我们聊了很多 AI 搜索相关的话题然后接下来也是我很期待的就是很想问一问 13 最近每天都在用的一些 AI 应用
有哪些是你这个曾经用的很多但现在没有再用了又有哪些是你最近突然开始用的很频繁的我用 monica 还蛮多的因为 monica 继承了很多的 AI 的模型所以当你要吃不同模型的时候它是一个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所以靠近你这边呢我也是用的最多的是 Monica 因为它 N 和 1 就是我有时候会确实在一个模型得不到非常理想的答案或者一个模型有点卡的时候会迅速切到另一个模型然后它还有一个功能很有意思就是你可以让八个模型来一起回答同一个问题我经常会让它回答同一个问题然后来比较一下
然后另外就说因为我没有付费 Cloud 所以当我想用 Cloud 的时候就会有 Monica 然后 DeepResearch,XGBT 的 DeepResearch 我最近也有在用然后会给他一些我想要偷懒的一些工作我没舍得交 200 美金我也是朋友送我的那么在 XGBT 工作的朋友好像每个人有些 quota 可以送朋友我也蹭到了
比如说其实我们录这期播客之前我就让 DeepLySearch 去这个 research 一下 G13 最近的一些这个动向然后再给我一些建议看看这个播客里面能聊什么就这样的任务虽然普通的 Chatbot 也能够做但 DeepLySearch 往往是能够做得更好更全面的
你还会用到什么更新奇的 AI 应用吗或者是一些更加小众的更新的不能说小众吧我是非常重度的在用 Notion 的 AI 我没开 AI 功能那我建议你可以看一下试试你会用它来做什么事呢首先这个我所有的文档都在 Notion 上面写然后
Notion AI 就是最无缝的植入了你的文档的整个的就是每一个角落吧比如说像我刚才说的低空飞行模式有时候我累的时候写文档也会低空飞行就是我不会字字斟酌就是写英文的时候那就更乱写然后写中文有时候也就是胡乱写就我觉得我好像把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然后写完之后我就选中它然后用 Notion AI 来去这个改写来去
润色然后它都可以就是给你改得非常漂亮
然后还有就是比如说文档写到一半然后你后面一半有点累了然后敲一个空格就调起来就说把后面一半给我写一个框架然后他也可以完成的很好总之就是他植入到这个文档里面了所以可以指哪打哪你可以选中任何一个地方让他就改这个地方或者就是写完了一篇文章然后中间有某一句话你觉得写的不够理想就这个转折很突然
然后选中这一句话让 Nocent 人员说结合上下文帮我这个写五个出来让我选然后另外一个就是他不是只是针对一篇文章因为整个这个知识库就所有的文档都在 Nocent 里面嘛所以当我比如说要再写一个新东西的时候比如说就是我俩的这个访谈提纲
然后我会让他在写提纲的初稿的时候然后会让他参考另外的一些文档这个时候就可以 art 另外一些文档丢给他这样他就可以参考历史上的文档把那些信息不管是我的这个喜欢的风格还是我过去有的一些这个就知识库的储备然后让他调用用到这里了所以
我对他的依赖也是蛮重的就天天都和他几乎就是一直在互动这个还挺期待的我可以试着去开一下然后最近另外一个比较上头的是那个 Wecraft
就是前阵子在小红书也很火嘛最比较火的是他做的那个高度曝光的一个拍摄照片的那个风格那是他 N 个滤镜之一但他其他蛮多滤镜不管是插画模式还是这个真实照片模式我都很喜欢就他的风格很特别你可以看十字路对十字路口最近的公众号然后每一个封面都有一个人在奔跑的感觉
就是你可以让一个医生奔跑你可以让一个 geek 奔跑就是他会做出这种力量感速度感然后这是一个他的这个叫什么风格选择所以我就最近总在用他来做封面然后另外就是他做的插图也特别漂亮我在最近几篇十字路口工作号里面用到的插图也都是用 Vcraft 的一个固定的一个模板给做出来的真的非常值得安利
而且他每天有 50 张的免费的 quota 几乎是随便用一用免费的都够了 13 感觉你是六边形战士就是又做 CEO 然后还做投资然后同时自己还在做一些内容的创作所以我可以想见你每天的工作的任务应该是种类非常的多和杂的那
你有发现某一些特定的任务的类型是特别适合用 AI 来做的吗我觉得 AI 最多改变的还是我去学习和了解一个新鲜事物的这个
因为原来我们需要通过传统的搜索对吧获得一些网页然后再去深入的去看这些网页然后同时还要来判断这些网页之间的结构然后你去学习一个东西但今天不管是 AI 搜索还是 AI 的对话它可以非常快速的让你去了解一个事情的全貌和它甚至你可以作为一个新手你告诉他你作为某个角色给到你一个更加合适你的信息
所以我觉得 AI 是极大的改变了学习和了解一个新东西的一个速度吧我觉得这个我觉得是对我来讲应用最多的一个过程比如说你最近用它学了啥呀好像也不是学啥但当你看到一个新的信息和知识的时候比方说最近看小米的汽车发布会那可能提到某个结构我跟团队在讨论好像是关于什么
某个汽车结构怎么来做那这里面大家都不太了解那快速的去 AI 搜索一下或者跟 AI 对话一下你快速可以得到一个作为新手适合了解的一个信息
我觉得这些都是日常发生的场景我们在录这一期的时候正好是一个 Mines 全网热议的时候然后想问一下十三你自己看到的哪些 Mines 的应用因为网上有非常多就各种各样的人
去测试之后放出来他们的 demo 因为 Manis 做了一个很好的分享功能你可以把你的整个 agent 帮你完成任务的过程给分享出来让大家看到原封不动的看到像素级的还原的整个过程你看到印象最深的一些任务是什么印象最深的其实还是最早的视频里 demo 的那几个比方说把简历文档用一个你直接上传一个 zip 文档
对吧然后可以给最最最最后给到你关于这个十分简历的一个简单的一个简述我觉得这些你需要原来嗯分步骤来实现的功能那今天通过一个 agent 可以一步来完成
当然我也看到很多人的反馈今天可能他作为一个第一版在完成一些任务的时候会有些卡壳那么也有些人会质疑说如果你有八个任务 to do list 那么你每一步都会卡壳有一定的几率最后你给出的东西是不是完整度够高这个其实也挺期待团队后面来完成的但是我当时
看到这个产品是觉得很惊艳的然后哪怕是当时回来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产品背后它可能是一个怎么样的一个过程我还是站出来在社交媒体上写了一个短的替马尼斯来说句公道话
我整体分享几个观点吧第一我是觉得这个产品本身我当然看到它有一些试图在做一些增长的过程就像你刚才讲的它把整个绘画给放出来我觉得这个本身从产品增长来讲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一步它实现了一个病毒式的一个营销但这里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产品增长的功能我觉得是一个产品经营的巧思我觉得是非常天经地义的一个事因为这些事情你被
被人骂我觉得这个真是也没什么道理的但是目前当时第二天的传播有大量的自媒体因为今天 DeepSick 爆火以后大家觉得去讲中国的 AI 功能实现了一个世界级的增长这个事情本身是自媒体蹭流浪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所以整个把舆论导向了一个非常不可控的过程我相信这个也对团队带来很多的噪音吧因为来的用户的大量需求可能跟团队在早期想要接触用户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相信从一个产品结论
从一个产品经营的角度我相信可能更多团队用邀请码来控制早期的用户它是来控制用户早期的一个预期来控制早期用户的画像但是今天这么一来它可能就会让整个画像变得很乱我觉得这个可能也
也蛮可惜的吧对然后还有一个我看到你的这个文章其实在极客上在小红书上都被转发的蛮多的然后当时这个评论区也很热闹也有一些人反对你的声音然后你会就是觉得这这些批评的声音里面有哪一个是你听完之后觉得骂的也挺对的我其实没怎么看小红书批评的声音因为还蛮乱七八糟的
也不说批评声音啊我其实也会在思考今天给到一个通用型的 agent 是不是在很多任务上他是不如专门的 agent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通用 agent 的机会在哪里他能解决哪些的问题
这个我觉得可能还是未来大家都可以想一想在不同的锤类和不同的具体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上它可能都不如专门的 agent
那么通用的场景最大的场景在哪里呢其实这里有一点非共识就是在他们发布的第二天因为是深夜十点发的然后第二天一大早是有一个小型的一个朋友沟通会然后我也参加了所以在那个会上 High Cloud 其实讲到一个他们内部的
他们把自己和 Y Combinator 在 2025 冬季投的所有的做 agent 的这个创业公司去做对比那这 agent 很多都是垂直领域的对比的这个方式是什么呢就是看这些垂直领域的 agent 在完成垂直任务的时候和 Manis 比到底谁完成的更好然后结果是让人很惊艳的就 Manis 打败了这些创业公司中的四分之三
所以这其实也是他们在讲的一个信念感吧就是 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 就更少的架构更多的智能这有可能这个比垂直的 agent 因为垂直 agent 一定是做 workflow 然后会去根据垂直场景去做调优但看上去到底最后是不是需要这么干还是就相信他相信大模型自己可以其实 DeepSeg 背后也有一点这样的逻辑
就是相信模型自己可以把自己搞得很好这我觉得这是一个这个还待解开的一个谜题吧那这个也很难去用理论推演我觉得也是只能实践出真知我觉得还是确实很值得期待在 2025 年 agent 领域会发生什么
我觉得这的确是今年除掉像 DPCG 这样的模型之外今年让人看到的最眼前一样的应用性的产品对这里反正有另外一个这个搞笑的一个故事吧就 Marnice 在起名字的时候一度差一点起了一个名字叫 Dodo 就是当时还有一个很好玩的 slogan 就 Nike 的是 Just do it 然后当时想的 slogan 是 Just do do it
对 只是后来这个嘟嘟名字没有用是因为金格的安娜他提醒说嘟嘟是一只快灭绝的鸟还是一个已经灭绝的鸟这个有点不吉利我上次见 13 的时候就是给我安利了好多东西从充电宝到 AI 眼镜然后你刚才其实也提到就是很多东西都吃灰了然后可以分享一下这个现在
还没有吃灰的东西吗就是如果要努力的想一想还有这样的没吃灰的东西吗不带电的这个支架是我最不吃灰的 Moft 的支架没吃灰 Mantle Label 吃灰了我还买了两个呢对在美国的时候买了一个低比量的适合亚洲人脸型的后来也吃灰了是因为它的功能不好用还是因为它的功能你觉得没有用就是这是两个问题啊
我想想啊我觉得这些产品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入口但是重点人的生活好像没那么多精彩的瞬间到最后你还是在电脑前 PC 前打字和那个所以其实你当时有用它拍照吗我用 Meta 的眼镜
当时去记录孩子的四八打的比赛然后做视频我用 Vision Pro 去拍摄家里的搬家的场景甚至为他痛哭流涕我觉得每一个新的硬件都好像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让你自己去体验到一个
原来不曾去体验的场景这个场景甚至会带来一个这些场景甚至会带来一些情感上的触动因为硬件本身是你和世界的一个连接它还不像软件我觉得它整个的连接程度会更紧密所以它带来情感上的冲击可能会更大但是
对它的新鲜感也可能也更容易被过去比方说去年也买了一堆像饮食这样的拍摄的场景拍摄的硬件但其实我日常生活没有太多的去拍 Vlog 的习惯所以这些也都吃灰了你刚才说用 Vision Pro 拍搬家拍到自己看哭这个可以展开讲讲吗你是拍了什么呀
对我当时搬家因为之前那个房子是我孩子出生以后一直居住了房子住了好几年那我在用 Vision Pro 在拍的时候我当时有感觉就是说因为它记录的是一个立体的空间它记录的是一个
它不像平面的照片记录的是一个二维的世界所以这样的拍摄下来的视频空间视频当我未来再来查看的时候它是一个更具象的更能展现当时的场景更富含感情的一个东西所以这样的一个视频我在拍的时候就想象未来我会怎么样观看
他可能在我再过 20 年以后当我的孩子和我作为一个中老年人的时候我们再去复盘这个视频我们能更加栩栩如生的回到当时的场景所以那个感受和那个预期一下子把我给击中了我觉得它是过去奥威空间的照片完全无法承载那种记忆和情感它变得更复杂它变得更加的
巨像我觉得买一个新的硬件买一个新的可能给你完全不同体验的东西它的确它有可能去触动你情感当中原来不曾被触发的瞬间在果壳内部你们现在因为又做内容又做产品所以 AI 有给你们带来哪些变化我们内部也会不停的去尝试一些产品但是
好像也没有找到特别的突破口你如果看到一个员工在做内容的时候就非常依赖 AI 你会怎么想如果一个员工非常依赖 AI 但是他的产出的交付的东西还是高质量的我当然会觉得他是一个更有学习能力更有创作力的个体我其实会发现团队内部最早使用 AI 的反而是那些创作能力更强的人
所以他们更早的去利用 AI 去解放自己的生产力和创作能力其实我会比较好奇 13 因为你也有小孩然后你自己又是这个从小就是 geek 所以你在养小孩的这个教育理念和教育工具上面有没有一些
就是可能和大家不一样的先进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这里头用到了 AI 就更好对我其实蛮好吃这个答案的但我自己也没有太先进的经验对我这是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肯定都是笃信 AI 极大的改变了当下和未来那我们的孩子们
的未来也会极大被他改变但是事实上今天的学校教育其实还我理解中他没有怎么被 ai 所改变所以这个未来会是什么转折点会发生什么时候我一直还蛮好奇的但我也没有太多的答案对我不知道高级会怎么做呢我觉得有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就是你会让小孩用 chatgpt 或者豆包或者 kimi 或任何的 chatbot 吗我们家还没有到
那么大但是如果到了可以用的时候你会限制他用还是你会鼓励他用我会鼓励他用我觉得任何新的东西你是绕不过去的所以你必然需要让自己的孩子更快的去使用未来的工具他会成为 AI 原生的一代他是真正原生的一代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我有一些想法只是我也没有那么
就是有条件去实践因为我家小孩也才不到 6 岁一个是我觉得之前的教育其实是在培养三个东西一个是脑一个是手一个是心就手脑心但我觉得有了 AI 之后很可能对于大脑的这个训练的优先级会下降一点就是智商不可能就智商和记忆力不可能超越 AI 这颗大脑
但另外一方面就对于手和心的教育优先级可能要提高一点手指的比如说是动手能力是创造一个东西的能力以及去就是组织团队把一个事从无到有的给这个打造出来的这种能力我觉得它都是所谓的用手去创造或用手去推动这种能力我觉得会变强然后心的能力是
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健康,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风波危机,尤其是 AI 会带来一个怎样的未来世界我们都不知道,我们会经历什么样的挑战都不知道,那就是有更健康的精神状态去面对一切可能的事情,就是拥抱各种各样的变化。
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因为在过去十年里面我们被移动互联网极大的碎片化我们成人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信息我们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碎片其实或多或少的给到很多人以心理的冲击甚至带来一些生活由于过度的信息摄入带来的困扰那我们的孩子一代他会面临更加
严峻的局面普通的人类我们是经历的这些演化才到今天的那他完全没有适应这样的一个时刻那他这里面产生的矛盾感会更大所以未来问题会更多吧所以你刚刚讲到新的训练新的调解啊
可能都是未来这一代会面临更加严峻的问题所以回到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上面比如说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我最近看两个机构就是去对比然后一个机构告诉我说我们非常严厉然后家长你要做好准备我们会很卷的回来之后每周的作业必须要按时完成
然后另外一个机构就告诉我说我们其实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孩子感到快乐和自信就是我完了之后选择了第二个是吗你选是哪是哪个学校这不是选学校是选兴趣班
感觉这个理念的背后它其实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我现在会觉得死机应备或者对技能的掌握它重要但是没有那么重要而且可能越来越不重要但是孩子是不是快乐的自信的就不断有正反馈就总觉得我能做好我可以做好我在进步这个心理状态
让他有自信去动手就是我觉得更加重要所以我当时就很坚定的选了第二个机构虽然第一个机构更加这个声名在外现在是 2025 年 3 月份嘛就国科是一个就是提到国科就还蛮有未来感的一个地方然后你会对 2025 年接下来九个月会发生什么有一些自己的预测或者一些自己的期待吗
我来先反问一下你吧 Koji 你觉得 2025 年会发生一些什么有意思的事不管是业界还是我们的生活怎么被科技所改变吧首先我觉得有一个转折点是 DeepSeekDeepSeek 的发布带来了很多的变化那一个是这个成本的降低然后另外一个是能力的增强那这个会解锁很多应用的机会
然后它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变化是对大家的这种创业信心的变化是对资本信心的变化还有对中美关系的这种影响变化我觉得这些东西都会非常的深远它会我觉得绝大部分是好的但也会有一点不好的影响我们的事业影响我们的生活然后再有时我觉得我觉得就是可能中美会更加对立世界会更加极化
然后但是就是我觉得再说回来我觉得 DeepSick 是开源的那不管这个政治如何对立但是我们看到开源世界的这种就是知识之火的传递这种知识火种的传递还是不断的在就是攀登性的高峰就这一点是看了之后让人感觉还挺感动的就 DeepSick 它本身是受益于开源社区但它同时又回报给开源社区所以在这里
貌似之時又是在沒有國界沒有偏見的在流動我覺得這是一個然後另外一個就人還是 agent 我覺得今天 agent 到了一個越來越成熟的時間窗口了一個是這個成本的降低另外也有能力的增強不管是更強的推理鏈還是更多這個已經在開源世界裡面可以看到的各種各樣的這個嘗試包括 Manis 本身也是
我看到一个比喻说他很像是理想发布万的那个产品的样子就是虽然万这个产品很快就就是不再是理想的主力产品对但是他让这个整个世界都看到了原来一个大型的里面可以装冰箱彩电的汽车是有市场需求的还有是我觉得多模态的变化吧不管是视频还是音频都在突飞猛进的进步所以这里也能解锁很多新的应用的机会然后我
昨天听远景的一个朋友说他们刚投了一个 startup 叫做这个 Pine 就是那个博数还是松数的那个 Pine 然后他在做的事情就是帮助美国的用户打电话去这个 argue 自己的账单你知道美国大家都用信用卡所以有时候那个账单来了之后你觉得不合理所以就要打电话回去去这个讨论对吧但如果你会讨论的话你其实能省很多钱
然后现在 Pine 做的事情就是帮你代理去讨论这样的账单帮你去要一些退款或者要一些退差价在过去是大家都能想到
但是做出来就不太像那么回事总是很生硬或者很笨拙对但是今天我觉得模型能力在不断的解锁这样的应用场景所以我觉得 2025 应该能看到很多在视频和音频上的突破其实前一期我们也访了一个创业者 Vozoo 他是之前 Google X 的研究员然后他回国好几年了一直在创业然后做的 Vozoo 半年就做到 100 万美金的年收入
然后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你做视频的一开始是魔改然后现在是翻译那这个也是就是需求巨大而且在过去的技术能力上很难做到比如说我俩现在说话其实我们开着腾讯视频所以其实我是录了我的脸和我的嘴型的那假如要把我现在说的话翻译成日文只翻文字是容易的但是如果还要在
对上我的口型就很难对这个嘴型并不是说今天技术做不到而是你要在就是同样的长度因为我说每句话情绪在变嘛所以翻成日文的时候原来中文的半句半句半句那个对应的时间和情绪要和翻成日文的半句半句半句对应的时间和情绪是一致的
所以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就是工程上的改进和底层技术的突破才能实现那 Volvo 做这个事情在现在全世界都是做的最好的所以类似他们这样的这个创业公司我看到今年其实在各个垂直领域都有在不断的冒出来这也蛮值得期待的我觉得 DeepSeek 的确第一是极大带来了成本的降低那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今年的 AI 应用一定会
从数量上来讲那么不管是软件方面的应用还是加上硬件的应用我觉得都有可能迎来一个爆炸的时刻第二的确就是增强了国人创业的
信心也会迎来整个我们讲到中国资产的重估更多的资金愿意投入到一个早期的创业所以回来看的确 2025 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DeepSeek 的发布我觉得这个事情可能影响会比我们今天看到的还要更深远吧然后整个这过去开年的这几个月我觉得的确很明显的感受到各方面的信心都在回来
我们今天先聊到这谢谢 13 的时间那就像你提到的 2025 开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年我们希望这一年都能够继续
继续不断的看到新的有趣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各种各样的发生吧好谢谢你欢迎你再来十字路口好谢谢如果你认为有朋友也会喜欢本期十字路口的内容请转发微信推荐给他们最后欢迎你加入十字路口的会员群我们会在群里每天放送 AI 全球新闻并且鼓励大家在群里聊天互动交朋友寻找未来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