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偶然间读到了一本书《不再踏入流量的河》,作者凡之昂曾经是某家新媒体机构的主编、写出过被广泛转载的爆款文章,尽管如此,她还是在 3 年前选择了辞职,并用3年时间回顾、采访、梳理、分析了新媒体编辑这份工作。虽然我没有在新媒体机构做过全职工作,但作为一个同样对工作意义产生质疑的人,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会有一种深深的代入感,也会有种阅读一份「狗屁工作尸检报告」的感觉。 作为创作者,我更好奇的是,在被流量反复冲刷了这么多轮之后,今天的她还在创作吗?还热爱表达吗?不再以流量为标准之后,她又在创作些什么呢?于是,在我离职的第 300 天,远程连线了离职 3 年,此刻在东南亚生活的写作者凡之昂。 ※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收听本期节目的感受,我们将会从中抽取 5 位听友,送出由 望Mountain 提供的《不再踏入流量的河》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3:33] 阅读一份「bullshit job分析报告」的感觉 [05:24] 离开新媒体主编工作之后,还在创作吗?在创作些什么? [08:39] 工作带来的最大伤害,其实是对周围一切的麻木和无感知 [11:54] 新媒体工作看似在不断打破知识和信息的边界,实际上工作环境却是非常封闭 [18:02] 爆款悖论和被数据控制的写作者 [22:01] 从小就是喜欢写作、帮人改作文的人 [27:42] 曾经对做一份新媒体写作工作的憧憬 VS 残酷现实 [35:11] 感受到被流量控制的痛苦,但坚持工作了 4 年的理由 [38:58] 工作伤害了你对写作这件事的热爱吗? [42:03] 从对工作的「怨恨」到跳出来思考更深入的问题 [47:28] 辞职之后做的一件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事:城市女性文化导览 [49:53] 湖广会馆:争取女性权利和唐群英掌掴宋教仁事件 [51:41] 北京胡同和《劳作的女人》 [55:53] 为自己创作,也接受这样的创作不会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58:49] 离开平台和流量的束缚,如何看待外界评价? [1:01:27] 到底什么样的内容是好内容? [1:08:18] 当下最明确的目标:好好生活! 本期节目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