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59. 北京的社区小店会越来越少吗?

59\. 北京的社区小店会越来越少吗?

2024/10/8
logo of podcast 厨此以外

厨此以外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ooking and independence#consumer behavior#dating observations#social issues People
T
TK
以传统手工方式制作贝果的热情创业者
陈雨慧
Topics
@TK : 北京社区小店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主要体现在成本的持续上涨上。房租、人工、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这直接导致产品价格上涨,而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接受度有限。此外,疫情后消费者外卖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对小店经营造成冲击,外卖平台抽成和配送过程中的食物品质下降,进一步压缩了小店的利润空间。尽管如此,TK 仍然坚持手工制作,保证产品品质,并努力维持与顾客的情感连接,将 The Daily Bagel 打造成一家社区型小店。但他也承认,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社区小店的生存实属不易,面临着诸多挑战。 TK 详细阐述了成本上涨对小店经营的影响,包括房租上涨导致员工住宿成本增加,人工成本上涨导致用人压力增大,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产品价格难以降低。他提到,为了保证产品品质,他们坚持使用高品质的原材料,但这也增加了成本。他们也尝试过寻找替代品,但最终发现无法找到既能保证品质又能降低成本的替代品。 TK 还谈到了疫情对小店经营的影响,疫情期间外卖比例大幅上升,但外卖平台的抽成和配送过程中的食物品质下降,对小店经营造成负面影响。他们也尝试过通过调整定价来应对成本上涨,但最终认为线上线下不同定价是不合理的。 TK 也表达了对北京社区小店未来发展的不乐观态度,他认为,在成本持续上涨和消费者习惯改变的背景下,社区小店的生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TK 最后总结道,他们坚持手工制作,保证产品品质,并努力维持与顾客的情感连接,希望将 The Daily Bagel 打造成一家社区型小店,但他也承认,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社区小店的生存实属不易,面临着诸多挑战。 @陈雨慧 : 通过与 TK 的对话,陈雨慧表达了对北京社区小店生存现状的担忧。她认为,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例如外卖的普及)和外卖平台的冲击,对小店经营造成巨大影响。外卖虽然方便快捷,但也掩盖了食物品质下降的问题,消费者可能无法享受到店内用餐的完整体验。此外,她还观察到许多她曾经喜欢的社区小店已经倒闭,这让她对北京社区小店的未来发展感到不乐观。 陈雨慧也表达了对社区小店经营模式的思考,她认为,理想中的社区小店应该与顾客建立情感连接,提供熟悉的味道和舒适的体验。然而,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社区小店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成本高昂、竞争激烈,使得社区小店难以维持。 陈雨慧最后总结道,她希望北京有更多不同风格的社区小店,但她也对社区小店的生存现状感到担忧,认为在成本持续上涨和消费者习惯改变的背景下,社区小店的生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Deep Dive

北京社区小店:The Daily Bagel 的八年坚守与生存困境

我最近在北京一家名为 The Daily Bagel 的小店里,与它的联合创始人 TK 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这次对话,让我对北京社区小店的生存现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引发了我对这个城市餐饮业态的诸多思考。

The Daily Bagel 是一家专营贝果的店,在亮马河畔已经经营了八年。八年间,它见证了北京餐饮业的变迁,也经历了自身经营模式的不断调整。然而,不变的是对产品品质的坚持和对顾客情感连接的重视。

成本上涨:社区小店的生存压力

TK 坦言,北京社区小店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主要体现在成本的持续上涨。房租、人工、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直接导致产品价格上涨,而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接受度却有限。这形成了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境。

他详细解释了成本上涨的具体体现:

  • 房租上涨: 北京高昂的房租不仅直接增加店铺运营成本,还间接增加了员工住宿成本。为了让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我们不得不为他们提供住宿补贴,这部分成本也在不断攀升。
  • 人工成本上涨: 餐饮行业的人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疫情期间,连锁品牌以高薪挖角,进一步加剧了小店的人才流失和用人成本的增加。我们提供食宿、加班费等福利,力求公平对待员工,但这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
  • 原材料成本上涨: 为了保证贝果的品质,我们坚持使用高品质的美国面粉等原材料。虽然我们也尝试寻找更经济的替代品,但最终发现无法找到既能保证品质又能显著降低成本的替代品。

外卖平台的冲击:双刃剑的困境

疫情之后,外卖成为许多人的用餐首选。The Daily Bagel 的外卖比例也从最初的 10%-20% 增长到如今的近一半。然而,外卖平台的高额抽成和配送过程中的食物品质下降,进一步压缩了小店的利润空间。

我们尝试过各种方法来应对外卖带来的挑战,比如优化包装以减少食物在配送过程中的损耗,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食物品质的下降。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线上线下价格一致,拒绝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盈利能力。

社区店的理想与现实:八年坚守的意义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TK 仍然坚持手工制作,保证产品品质,并努力维持与顾客的情感连接,将 The Daily Bagel 打造成一家社区型小店。他希望顾客走进店里,感受到的是一种熟悉、舒适和信任的氛围。

然而,他也承认,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社区小店的生存实属不易。许多曾经熟悉的社区小店已经消失,这让我对北京社区小店的未来发展感到担忧。

结语:在夹缝中求生存

通过与 TK 的对话,我深刻感受到北京社区小店面临的生存困境。成本上涨、消费者习惯改变、外卖平台的冲击,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社区小店的经营举步维艰。

我渴望北京能有更多不同风格的社区小店,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成本持续上涨和消费者习惯改变的背景下,社区小店的生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The Daily Bagel 八年的坚守,是这个时代下的一曲小调,它既令人敬佩,又令人惋惜。 这不仅仅是 The Daily Bagel 的故事,也是无数北京社区小店共同面临的困境。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人在北京,日常三餐最好能自己解决。倒也不是非得自己折腾,如果楼下就有实惠好吃且选择多样的社区小店,那肯定愿意常去光顾。但别说社区小店了,经常是外卖软件连刷三页也不知道该点哪家。

好不容易解决了这顿饭,熬到了下一顿,又在做点儿啥菜、选哪家餐厅和点什么外卖之间再纠结一次。一次又一次,如此日复一日。

我恍惚间记得几年前北京还不是这样的,很多社区也曾经热闹过。再看看其他大城市,好像也不都是这样啊?北京的社区小店是越来越少了吗?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吗?

【时间轴】

1:43 主打「daily」的品牌,食物却卖得有些贵

9:36 「应该公平对待跟你一起奋斗的人」

22:06 外卖的营业额比例是如何逐步上升的

26:05 社区小店的不可能三角:效率、稳定和好吃

36:39 社区小店的最大问题:距离和交流

46:31 为什么喜欢贝果,又为什么是手工贝果

58:25 曾经很受欢迎却已经消失的那些社区小店

【本期鸣谢嘉宾】

TK:The Daily Bagel联合创始人。

【本期配图】

1. The Daily Bagel在亮马河边的蓝色门头,虽小但醒目

2. 店里正在庆祝八周年生日🎂

3. 店里紧凑的布局:一字排开的座位、柜台处摆放的Bagel和一些周边,黄色隔断的另一边是厨房操作间

4. 曾经点过的一些外卖

【本期配乐】

Schumann - Of Foreign Lands from Kinderscenen Opus 15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