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48. AI监管难题,美国、欧盟和中国各自选择了哪种道路?

48\. AI监管难题,美国、欧盟和中国各自选择了哪种道路?

2024/9/20
logo of podcast 合以见得

合以见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legal insights#generative ai People
周辉教授
Topics
@周辉教授 在节目中深入分析了美国、欧盟和中国在人工智能立法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这些举措对企业的影响和风险进行了评估。他指出,美国在AI立法方面采取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模式,联邦层面没有一部综合性法律,而是针对具体场景和领域进行立法,对政府使用AI的监管较为严格,而对市场监管较为宽松。欧盟则在AI立法上经历了漫长的谈判和妥协,最终形成了一个根据风险等级对AI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监管的法律体系,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也较为严厉。中国在AI立法方面,目前正处于研究和制定阶段,未来需要对现有法律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并平衡权利人和AI企业之间的利益。

Deep Dive

美欧中人工智能立法:机遇与挑战并存

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深刻重塑着产业格局。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纷纷行动,构建适应AI时代的法律法规体系,以防范技术滥用,保障公民权益。美国、欧盟和中国作为AI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AI治理路径各具特色,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大相径庭。我将在此深入剖析三者在AI立法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分析其对企业的潜在影响和风险。

美国:联邦制与三权分立下的AI监管

美国的AI立法呈现出鲜明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特征。联邦层面缺乏一部涵盖全局的综合性法律,而是针对不同场景和领域采取碎片化立法。例如,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利用既有的反垄断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AI在市场中的应用进行监管;其他部门也针对医疗、交通、国防等特定领域出台相关规制。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政府使用AI的监管相对严格,尤其关注算法可能造成的歧视和人权风险,力求确保政府在使用AI进行自动化决策时,公平公正,避免对弱势群体造成不利影响。然而,对市场监管则相对宽松。这与美国长期以来对政府的“不信任”传统,以及大型科技企业强大的游说能力密切相关。 即便有相关法律出台,其内容也往往受到企业深度参与的影响,甚至由企业主导撰写,这使得监管的力度和效力大打折扣。

白宫去年发布的AI行政命令,虽然缺乏强制约束力,但仍能对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起到指导作用。 然而,美国总统的行政命令并不能覆盖所有独立机构(如FDA、FTC),这些机构的政策制定相对独立,这使得美国的AI监管格局更加复杂。 未来,民主党和共和党在AI监管上的立场差异,也将对AI立法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欧盟:风险等级分级监管下的严厉处罚

欧盟的AI立法历程漫长而曲折,经历了多次内部谈判和妥协。最终形成的《人工智能法案》(AI Act)根据风险等级对AI系统进行分级监管,对高风险AI系统实施严格监管,对违规行为处以巨额罚款,最高可达3500万欧元或上一财政年度全球营业额的7%。

该法案的适用范围广泛,不仅涵盖欧盟境内企业,也适用于将AI系统投放到欧盟市场的境外企业。 其例外情况主要包括科研、军事国防和纯粹个人非专业活动。 欧盟的AI立法旨在平衡创新和风险,但其严厉的处罚机制,无疑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 欧盟层面和成员国层面的执法分工,也使得监管的具体实施存在差异。

中国:立法研究与完善在途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并在立法规划中明确提出研究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方面的立法项目。目前,中国AI立法正处于研究和制定阶段,未来需要对现有法律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

我们认为,未来的AI立法应兼顾政府行为规范和市场监管,并对现有法律框架进行必要的突破。 例如,在数据使用方面,需要在保护权利人利益的同时,为AI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数据获取途径;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需要探索更灵活的许可机制,平衡权利人和AI企业之间的利益。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明确责任主体,防范AI技术滥用带来的风险。

结语

美欧中三国在AI立法方面的探索,各有侧重,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 美国在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框架下,监管力度和效率有待提高;欧盟的严格监管和巨额罚款,对企业合规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则需要在平衡创新和风险、保护权利人和企业利益之间找到最佳路径。 无论如何,AI立法将持续演变,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全球主要市场的AI法律环境变化,积极适应,才能在AI时代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Chapters
本章探讨了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原因,从数据、算力、算法以及资本投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技术沉淀和资本注入是AI跃迁的关键因素。
  • 数据、算力、算法是AI的三大要素
  • 技术沉淀促成了历史机遇
  • 大量资本注入是AI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重塑产业格局,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开始积极推动和构建适应AI时代的法律法规体系,防止滥用技术,保障公民权益。

美国、欧盟和中国作为AI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在AI治理方面都展现出了各自的探索与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越来越多拥抱AI的企业来说,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初创企业,都需要密切关注AI在法律层面的变化,从而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抓住AI技术带来的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期节目,我们将剖析美国、欧盟和中国在AI立法领域的最新进展,分析这些举措对企业的潜在影响与风险,了解全球主要市场的AI法律环境。美国体制下各权力部门如何制定、实施AI法律?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需要规避哪些法律风险?欧盟在AI监管上有哪些差异?中国AI立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未来将如何影响行业发展?

本节目由中欧EMB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版权所有。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中欧EMBA视频号订阅收听。

-本期主播-

周辉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社科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时间轴-

02:34 技术沉淀,促使生成式AI跃迁

06:13 谈论AI的治理,先考虑其潜在风险

10:02 美国在联邦与州层面的AI立法,有什么特点?

18:20 美国总统签署的AI行政命令,约束力如何?

20:02 美国AI监管格局复杂,企业需要注意什么?

23:05 为何欧盟总在AI立法上徘徊?

26:01 欧盟AI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8:45 欧盟AI法下,企业可能面对哪些风险?

30:29 中国AI立法,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32:22 AI时代,需对现有法律做出调整与完善

-入听友群-

1. 扫描下方二维码

2. 微信关注「中欧EMBA」,发送「听友群」,获取入群二维码

期待与你交流!

-延伸阅读-

AI首先替代的不是蓝领白领工作 I 2024新趋势之三

Sora来了,人类角色和游戏规则被改变了吗?

80天吸金120亿美元,比特币ETF上市的意义与机遇 | 2024新趋势之二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中欧EMBA(CEIBSEMBA)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