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33 品牌与街区,土壤与生命力|有意思现场

Vol.33 品牌与街区,土壤与生命力|有意思现场

2025/1/9
logo of podcast 城市有意思

城市有意思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韦寒夜 (Cycle&Cycle): 从警校毕业到面包师的转变源于对烘焙的热爱,创业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面包传递幸福,而非单纯的商业目的。在品牌发展过程中,坚持手工现烤,并结合当地食材,打造符合国人饮食习惯的面包。虽然门店数量增多,但仍坚持每家店独立设计,保持品牌一致性的同时,也根据不同地点和客群进行个性化调整。 对于品牌发展,他认为三家店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但并非上限。随着品牌发展,主理人角色会转变为品牌领导者,注重团队管理、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以确保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选择开店地点的原则是有客流,方便面包在四小时内售卖,保证面包的新鲜度。 浮小笙 (BerryBeans): 在老建筑中开咖啡店,是将老建筑保留并赋予其新生命的一种方式。在星巴克的12年工作经验为其后来的咖啡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标准化运营和员工管理的经验。选择开店地点时,注重客流,但也注重店铺的长远发展,避免高房租带来的风险。 品牌宣传方面,最初通过在自行车上卖咖啡进行宣传,后来发现顾客会自发传播有趣或猎奇的内容,因此更注重顺应顾客的传播方式去塑造品牌。 对于门店模式,他认为根据不同地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非完全标准化,更注重为每个地方设计一个适应其特色的故事。 刘依达 (席地而作): 席地而作致力于连接民间手工艺人和都市消费者,将地方文化带入城市生活。创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将民间手工艺品带入都市市场,并连接土地、手艺和都市消费者。 快闪店注重低成本、高创意,并融入当地特色。选择开店地点时,注重客流、氛围和员工体验,希望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品牌发展方面,希望通过更大的平台和空间,将地方文化带入都市生活,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突破让品牌可持续经营的挑战,特别是手艺人的产能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赵卓 (檀谷): 檀谷作为街区商业,更像是一个园丁,培育不同品牌的成长,并促进其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选择品牌时,更注重与品牌主理人的沟通和对品牌的直觉判断,而非单纯的商业逻辑分析。 檀谷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与街区特色相融合,并能够在街区环境中生发出独特形态的品牌。在与品牌合作过程中,檀谷会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品牌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街区氛围。 对于品牌发展,他认为经济环境对品牌发展有很大影响,需要品牌主理人具备抗压能力,并注重团队合作和员工发展。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很多品牌选择从街区开始成长的第一步?

街区为品牌提供了一个相对低成本的试验场,能够直接与消费者互动,积累经验和口碑。街区环境通常更具人文气息和社区感,适合品牌初期建立独特的文化和个性。此外,街区的流量相对集中,便于品牌快速获得市场反馈和调整策略。

Cycle&Cycle 是如何结合本地食材和饮食习惯来打造面包的?

Cycle&Cycle 通过使用本地食材,如绍兴的梅干菜、野菜、黄酒等,结合日本和法国的烘焙技术,创造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面包。例如,他们在绍兴推出梅干菜法棍,在杭州推出乌鲤面包,在深圳推出咖喱鱼蛋恰巴塔等。这种结合本地食材的方式不仅让面包更具地方特色,也增强了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

BerryBeans 是如何通过老建筑改造来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

BerryBeans 选择在老建筑中开设咖啡馆,通过最小成本的改造,保留建筑的历史风貌,避免大规模的拆除和重建。例如,他们在青岛的桥洞、北京的前门青楼、天津的老电话局等地开设咖啡馆,不仅为老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还通过商业运营使其可持续利用。这种模式不仅保护了城市文化遗产,也为社区提供了独特的消费体验。

席地而作如何通过快闪店将民间手工艺带入都市生活?

席地而作通过快闪店的形式,将民间手工艺品带入都市生活。他们在深圳、杭州等地的商场开设快闪店,利用低成本的材料如竹子、背篓等,打造出具有乡村集市风格的店铺。通过与民间手艺人的合作,他们将剪纸、编织等传统工艺转化为现代产品,如方巾等,成功吸引了都市消费者的关注,并建立了民间手工艺与都市生活之间的桥梁。

谭谷商业体如何通过‘园丁’角色支持品牌成长?

谭谷商业体将自己比作‘园丁’,通过提供适合品牌生长的土壤和环境,帮助品牌在街区中扎根。他们不仅为品牌提供物理空间,还通过举办市集、文学节、音乐节等活动,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谭谷还采用租金分成的方式,减轻品牌初期的经济压力,帮助品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品牌在扩展过程中如何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

品牌在扩展过程中,通常会在90%的产品和设计上保持一致性,以确保品牌形象的统一,同时在10%的部分根据城市、社区或商场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Cycle&Cycle 在不同城市的面包店会根据当地饮食习惯推出特色产品,而 BerryBeans 则根据每个店铺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设计独特的装修风格和产品组合。这种平衡既保持了品牌的整体性,又满足了不同市场的需求。

Chapters
三位主理人分享了他们从不同职业背景转向创业的经历,以及创业初衷。他们都强调了热爱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克服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
  • 三位主理人分别来自警校、星巴克和文化策展行业。
  • 他们都强调热爱是创业的驱动力。
  • 创业过程中克服了来自家庭和社会压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2025年第一期节目来自上个月,一次线下对谈活动的录音。 12月底,锐裘来到杭州天目里,参加家居品牌木墨主办的《双手做工》线下活动,并主持了一场圆桌对谈“从土壤到森林”。这个主题颇有深意,它将品牌与街区的共生比喻成一种生态,这场圆桌正好集结着这个生态里不同的角色:一个街区商业;三个品牌(咖啡、面包、零售);和一个观察者,一起探讨个体品牌的成长系统如何建立。

  • 为什么很多品牌选择从街区开始自己成长的第一步?

  • 成长的过程中,它该如何拥抱周遭环境?

  • 进入更大的市场时,又是准备如何迎接复杂的考验?

也许在圆桌不一定能听到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但可能会成为激发你思考城市商业生态的新视角。

|聊天的人|

席地而作 主理人  刘依达

Cycle&Cycle  主理人  浮小笙

BerryBeans  主理人  韦寒夜

檀谷  商业负责人  赵卓

主持:锐裘

|Timeline|

  • 为何出发?

03:25 从警校毕业生到面包师傅,从星巴克店员到品牌创始人,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定位与方向

16:35  “当你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时,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

21:33 “品牌像不同品种的树, 商业运营方更像园丁”

  • 一家店到多家店

26:30  Cycle&Cycle  以日本为灵感,打造符合国人饮食习惯和口味的面包

30:45 BerryBeans:从自行车卖咖啡,到婚礼咖啡师

34:40  席地而作:从快闪出发,把民艺带到大城市

  • 现实问题

42:43 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主理人如何在高压下保持平和心态

50:24  品牌生长与地域关系

53:50  开店更谨慎,那选店标准是什么?

57:36  老建筑不要爆改!最小成本改造为咖啡馆,平衡效率与品质

  • Q&A

01:12:36 如何利用数字化做品牌?视频号,小红书怎么提高单店效益? |Music|

String Quintet No. 3 in C Major, K. 515/ III. Andante

剪辑:沙师弟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给我们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