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欢迎收听由群岛出品的城市罐头我是小王我是姚今天呢也是请来了我在纽约的好朋友潘他现在是在巴黎的 LV 的男装线做设计师然后我跟小王呢就是也是平时应该算是喜欢
在这方面花钱的人当我就是能力有限但是爱花有花钱的想法但是没有能力对反正就是我们其实因为都是做设计然后一直对于
时尚产业也非常好奇所以今天就想请潘来聊一聊就是幕后大揭秘请潘给大家打个招呼哈喽大家好欢迎欢迎我是潘欢迎要么先请你讲一讲就是你是做服装设计以来的这个职业历程然后以及后来是怎么从
从纽约去了巴黎这样对因为感觉各种设计师成长路径还挺不一样然后我们一直感觉服装设计师好像就是一个跳动和成长特别快的就相比于城市设计和建筑城市设计和建筑有时候就算换公司感觉也是还是差不多的路径我是 16 年纽约 Parsons 毕业的感觉好像在做在面试公司
对然后后来在纽约一个类似于潮流品牌叫 R13 当设计师当了两三年之后我去 ADA Rising 他们当时开了一个产品部门然后我去那边做了两年他们要搬去 LA 的时候我因为不想搬去 LA 所以就跳到了 Villanova Boys Club 是 Forel 的潮牌然后这是我第一次跟他接触相当于
然后在疫情期间有一个机缘吧那时候我很喜欢去户外啊 camping 然后徒步爬山什么的然后 Monclair 跟 Forel 有一个合作当时我的老板就想说你那么有兴趣你要不要去试试做一做然后我相当于参与了那个 collection 的设计跟 art direction 然后非董
两年前决定去 LV 的时候相当于就把我带到巴黎就相当于在比较重要的项目上干得很好然后就被赏识到了大概是这么个概念吗对比较幸运因为我感觉好好就是服装设计界好像对就是个人设计师的能力的认可度还挺看重的对我觉得跟 project 的 scale 也有关系就是小的 scale 参与人比较少的话比较容易被看到是的那
那就是这两年的工作变化你从纽约的 BBC 然后到 LV 工作你会觉得有很明显的状态的不同吗就是从工作的这种节奏啊然后工作的内容啊之类的就感觉从一个 studio 去了一个 corporate 那个体量跟部门的数量都是不可同日而语工作量也是因为之前还是比较 studio 的 scale
所以一个人会兼职很多事情像现在工作的环境每个部门都分得很细然后设计部门男装部门的话大概有十几个设计师吧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团队所以你自己更喜欢哪个状态我觉得既然做这一行还是比较喜欢现在的环境因为纽约跟巴黎它还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圈子吧我觉得然后巴黎可能
有品牌底蕴的牌子更多一些就是聊回来嘛因为因为我前段时间就是咱们俩说起这期节目要录就是我正好看到你在那个 instagram 上面发了去那个日本做 research 然后为二五 LV 南庄县的这个秋冬做 research 的那个一些 story 和图片然后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一季就二五秋冬是相当于是 Farewell 跟跟 Nigo 两个人一起做嘛
你其实之前的公司 BBC 它理论上其实也是他们俩人所以我特别好奇就比如说相当于是 Farrell 又重新把 Nego 推到了一个在 LV 这里是拉着他一起做了这么一季嘛然后你们也去了日本就这个具体的工作是怎么进行的呢
在 Feral 来 LV 之前,Nigel 其实就已经跟 LV 合作了两个应该是类似于 Pre-Collection 或者 Capsule 的系列,所以这个合作之前已经发生过。Feral 跟 Nigel 真的是两好哥们。在 Feral 的脑海里,Nigel 一直是他合作的首选。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顺理成章的一个合作吧虽然是 25 年的秋冬这个 research trip 如果你去看那个 post 底下的时间线的话是 23 年 8 月份去的就已经有一阵子了他们的骨灼是非常的有特色就相当于他们会选择全球尤其是美国那边的骨灼这个合作对我来说是
因为 Nigo 是一个非常有 Americana perspective 的日本设计师他虽然是日本人但他喜欢结构一些美国元素对于飞动来说日本是他非常喜欢的去旅行的一个地方他基本上每年都得去一次或者两次所以我觉得对他来说他虽然是美国人但他也想要 integrate 日本文化的元素到这个 collection 里面
他们互相相互奔赴这样但现在其实美国就纽约比如说我跟小王比较常消费的纽约的这个古着店也有很多的这种日本老板在经营嘛而且很多的日本潮流品牌其实都是这种美国复古金工庄的这种作为动机在做啊
然后反过来就是日本这些潮流品牌然后又影响美国一大批品牌做类似的东西就感觉文化内容出口转外销转出口这样转起来了对那像你这次去日本你主要会就是典型的服装设计师的调研都会进行哪些方面呢我更喜欢去博物馆或者
寺庙去看一眼因为我觉得传统的东西和传统的细节和它们的比如说颜色的运用对我来说是比较有趣的当然我们也会去古着店做调研去个人设计师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些牌子做调研最后有什么就比如说某个特别的点是你最后用上了的吗就不说我的吧说我老板的
他是也是两三年前去京都的某一间寺庙我已经忘记名字了但他在里面看到一把椅子然后他非常喜欢上面的 hardware 然后他也想说能不能用那个 hardware 然后把它融合到鲁威汤的中文怎么说 trunk trunk 硬可箱对对对天呐对就想说啊把它融合到那个 trunk 的 hardware 里面做一个文化的结合
就我前两天去看演唱会就是那个发电机的演唱会然后当时就看得特感动就在看过程中感觉到好多那个视觉符号文化符号什么的然后感觉特别被 inspire 想到我的工作又觉得心灰意冷就是所有那些我被 inspire 到的那些符号我完全无法作用在城市设计上然后我感觉我一身满力无处可驶
就有那种感觉然后我当时有想到咱们要录这期我就觉得哇就是我感觉你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就是看到各种有意思的东西应该其实很大程度是最终可以转化就是有办法转化到你们自己的设计里的我感觉还挺羡慕的作为设计师摇会吗就是你们做建筑会有这种情况吗就是某个非常具体的东西是可以应用到你们的那个抽象到设计元素里的
我感觉只有我在本科学什么空间构建时候会有这种训练但感觉是那种很酸的那种劲的东西就好像实际做设计不太会这样就挺难用的就是想做设计的话会积累一些这种语汇但是建筑行业城市也一样吧就你想用上的话是需要很多种条件一起你才能用上的我们做的这个东西不是我们自己买单的东西
而且它是一个周期很长的东西它里面需求太复杂了所以我们其实一直对就比如说大家做平台
平面设计的然后做服装设计的然后包括做音乐创作的朋友我们都特别的好奇和羡慕因为就是大家可以自己 handle 自己的这个创意工作那我们就是说基本上就是一开始颇有热情然后就太复杂了就自己也没有办法完成然后也必须要不断的妥协不断的就是在斗争里面然后最后得到一个相对还行的结果这样子
不过我估计服装设计师可能在这方面斗争少但是在其他现实方面咱们等会可以聊估计就是要妥协的也非常的多对不过我挺好奇就是说到比如城市或者建筑就是比如你在日本的时候或者平时做调研的时候也会被你所在的城市或者去到的城市有被影响到有灵感上面的感受吗
因为刚刚你提到纽约或者巴黎的圈子是不同的但是比如那种生活状态会对你的设计的整个感受会有影响吗我所指的巴黎跟纽约的设计圈子不同我觉得应该是大环境的品牌的类别的不同比如说纽约因为我一直参与比较于街头的品牌的设计活动大家就比较 chill
然后在巴黎设计师比较倔吧它系列数量的增加造成的设计周期的减短会让设计师们汲取灵感和设计的周期跟着变短对跟着变短所以效率和创新的速度就要提升
然后我身边的同事也都是有非常华丽的 resume 大家也都是从大牌子里出来的我个人觉得我要跟上他们的脚步和跟上他们创新的速度和对细节的关注度
说回到这个圈子的不一样就索性来了聊飞董就是你的老板因为其实你是虽然公司变了但是是老板没变嘛然后你是怎么观察他在纽约的对品牌经营的状态然后到去 LV 做设计师的这个状态
包括我们也很好奇就是说比如说 Farewell 在日常他这个角色具体的在比如说到你们每一套的 look 或者是每一季的概念上面跟你们的工作交互是什么样的就是他的工作是怎么进行的大概在纽约的时候他其实因为这个牌子已经成立非常多年了
所以他可以有一个自运营的状态然后我之前的老板也是 Ferrell 的左右手所以他比较会在日常生活中抓得紧一点对 Ferrell 来说我们基本上不会在办公室见到他更多是在 event 上面在店里但在 LV 他相当于把他整个家庭都搬了过来所以他对他新工作的 commitment 是 100%的
对然后他的办公室跟我们的办公室也是相互连着的所以平时工作的时候如果他路过我们可以问他我们可以迅速问他一些问题可以得到快速的 validation 基本上每个设计周期都会有很多轮的 presentation 来跟他讨论和 validate 跟我的想象不太一样还挺不一样的你们想象的是怎么样的
就是画一个大师草图像我们上班生 principal 画一个大师草图让我们坑着坑着出十万方案哦不不不我想象的是那种就是比如说像瓜斯或者赫尔佐格那种就是
就是可能比如说你这个办公室我就每两周或者每一个月来一次然后有些更夸张可能比如一年我来一次香港办公室一年来一次上海办公室这样然后或者就我每次来的时候你们就就全部做一个 pin up 然后我快速的给一轮点评对我觉得很多 house 其实都是这样的
像你们就是除了出差就是出去调研或者是做秀场之外就是当你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主要还是在电脑上吗还是说还是会有比如说人台啊然后手绘啊这些方面的东西嗯就在电脑上手绘对或者我们会快速地画一个 sketch 但最后像跟工厂交接什么的还是还是要一个能看得清楚细节的
一个图嗯嗯我感觉我们公司就是比较好的一点是比如说墙上都有 pin up 然后就大家都会把图纸贴到墙上然后就算有时候比如别的项目的人不知道但是也会就是停下来看一眼然后可能会比如说贴几个那个便利贴在上面说这个地方做得很好或者是这个地方有什么问题啊什么的就是一个促进大家的方法但我们在做每一个系列的时候我们也会有灵感的灵感
灵感版对然后那个灵感版也就是放在我们旁边然后虽然有不同的部门的设计师比如说做写字或者做包的或者做针织的设计师我们都可以互相翻看彼此的灵感版互相去观摩对这样可以知道彼此在做什么以确保最后的 collection 做出来是是有贯通性的
那我再偷偷问一个问题就顺着这个说就你们平时找 reference 的话会有一些就是其他大品牌的 archive 的东西吗还是说你们会尽量的从自己的这个就 legacy 里面找这些东西啊
只能说都有然后所有品牌都在做这件事情明白明白明白对对对那其实跟我们这些也差不多差不多差不多差不多但我们和甲方讲的时候会尽量用自己公司的例子就是显得这个我们能做对就又说回到刚才那个关于非懂的这个事情就你们其实都是从更潮流的这种 production 然后转去了像巴黎这种更传统的大牌的这种就是你是怎么理解
现在 LV 的设计的定位的这种感觉然后包括你观察就 Farrell 在巴黎的这些大牌的设计师里面他其实也挺不一样的他还是算是非传统体系内的设计师我觉得然后巴黎很多的牌子比较喜欢偏传统体系内的设计师对但我觉得 LV 在经历 Virgil Abloh 之后
他们对于街头元素的收编已经很有心得然后他们看到了它的成果
然后他愿意去坚持这个流行文化的融合其实就是想问说 Farewell 就是他比 Virgil 还要更更流行一点就是 Virgil 好像在 LV 的工作还会试图的就是更贴传统的这种大时装屋的这种工作模式上去贴一贴但好像 Farewell 就是更彻底的把潮流的这个元素做到了每一季里面你
你是从潮流品牌到 LV 工作之后做的这些大的概念应该是就是相比他们来说你可能反而在概念上更得心应手一点我觉得其实我之前在潮流品牌工作的时候我是得从 graphics 开始做起对我得做 graphic design 然后再去加上服装然后再到后期的一些 production 加上包括 photoshoot 的 production 也是
对然后在这边它被细分之后包括每一季设计师都会拿到不一样的款它并没有所谓特别街头的款式你把一个 collection 细细去拆分之后你会发现并没有所谓其实没有刻板印象里很潮牌的那种东西对因为我们的布料和我们的 graphics 它都是分开的
相当于一件衣服这个同样一个版型你布料用的不同你 graphics 用的不同它的感觉又完全的不同这个街头的氛围感然后它是有不同的不同的元素不同的部门叠加出来你才会有最终的这样一个产品所以不是一开始去设计的时候就想着它是一个要跟街头元素接壤的一个产品以这样的出发点去设计的明白
就你参与的这几季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季如果硬要你选一个的话哎你一共参与了多少集哎可不可以就比如每一季大概给一个有一两句话介绍这样大家有一个概念嗯第一季就是在新桥上办的那个真的震撼我妈因为第一季他没有一个特别的有指向性的文化的一个
一个主题嗯更多的是对对 Forel 新的 house codes 的一种一种诠释我觉得它是一个奠定基调的一个一个秀请了好多好多人就是一个刚来然后一个宣言式的这么对对然后它包括亲自上台表演跟 JZ 那个真的是我觉得玩出了新的高度嗯
然后之后 11 月份去香港做了一个 precollection 的走秀然后那次我也去了感觉感觉还挺开心的因为回到了亚洲嗯然后那个 collection 也挺浪漫的我觉得就是海军制服的那一季对不对对然后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牛仔的那个 collection
因为我毕竟在美国待了那么多年我对西部牛仔还是还是有一些个人的偏好的因为西部牛仔其实跟
跟西部原住民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当时 Perel 也有想法就是把那些部落的因为他之前跟部落的音乐人有过合作然后跟那些部落出身的艺术总监也有一些合作所以他有邀请他们过来参与从产品设计 special collaboration 包括最后秀场有一个表演的节目就是
请部落的音乐人出来表演因为你也无法避讳当初西部牛仔的历史它其实是一个非常血腥残酷的历史但你能够正视它在一个虽然是比较商业的一个平台上但你能够 highlight 那些部落新出来的创造者我觉得还是有一些意义的对 刚才潘说的这一季应该是二四秋冬对 然后完了就是
做太多自己已经忘记忘记对然后是六月份那个在 UNESCO 举办的那个 Le Monde d'AvouCollection 的出发点是因为非懂他是 African American 所以对他来说如果那个 Collection 是是能够庆祝 Diversity
对所以听起来其实有很多就是文化宣言他着力很多在自己想表达的文化立场上面嗯对我觉得个人应该跟他本人非常在意这些也有很有很大的关系嗯对但 for real 的每次的这种概念又不是跟很多其他品牌那种特别复杂的还不太一样挺直给的他他
会以一个自己是 consumer 的角度去直观衣服的设计包括他自己穿上带货也是一样他喜欢他做出来的东西他能穿他身边人能穿正好说到这个就是你刚刚聊到这几季你会知道就是哪一季其实市场的反馈是最好的吗第一季
这个市场反馈对你们具体比如说做下一季的税的时候它是会有一些影响的吗具体分散到每个社区是头上的我觉得没有特别尤其是我们我们 calibrate 比较大所以没有特别的因为绣款跟商业款其实是会有稍稍的分开对对对
秀场上不是每一个 look 都会最后被摆到店里的,对,它是会经过层层筛选,然后再去做商业化,对。明白,所以其实是你们先把秀做出来,然后中间会有一些你们市场运作的这种机制来反馈到 production 那边,就是说我们要哪几套不要哪几套这样子吗?
对,但是他们最后可以决定,对。哦,明白。因为还是秀场得先发声。
那刚才比如说说到这个市场反馈分摊到具体的设计师的身上其实影响没那么大但在你的观察里面你会觉得这个每一季不同的反馈会对这个 director 的工作有一些什么影响吗就对他下一季的方向啊或者说哪一种的比如说什么类型的衣服稍微多一点什么类型衣服稍微少一点这种会有一些这种影响或者指导性的作用在吗
对每一季的大方向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就对于秀的主题或者 collection 的主题是没有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产品的种类对于总秀来说没有那么大因为如果它需要商业款跟 collection director 比较有关系跟 head of collection 比较有关系因为会有专门的很有经验的设计师去
把控对于观众来说和对于 Ferrell 来说应该最重要的是秀场上的那些乐可能能够呈现出想要的主题和想要的表达
因为前两天我跟小王私底下还在说就我刷到一个视频讲那个 2024 年的奢侈品牌的营收然后我发现 LV 是断档第一然后我才第一次意识到这些奢侈品牌的营收的规模差距是如此之大而且 LV 是唯一一个 200 亿以上的
爱马仕跟那个香奈儿是 100 多个亿然后再往下像像 PradaBV 啊这些乱七八糟他们可能就是几十个亿估计去年好像 70 个亿吧然后 MiuMiu 什么的就是已经算是增长非常明显的然后是 20 个亿美元被吓到然后感觉 LV 真的很就很厉害
因为之前跟潘也在聊就是 LV 的男装线其实是我又忘了哪年开始的来着反正很近 03 年还是 04 年是吗我已经忘了但反正是 2000 年以后对应该是对对对他在诚意来说他不是一个 heritage maison 他跟迪奥浪凡包括那些他们是跟那些有 couture heritage 的牌子比起来他不是同一个
是从一个出身点的对对对那反过来讲就是 LV 也是因为其实相对历史包袱没那么重嘛所以对也合理现在做的如此之好对对说起这个我们录音今天就昨天正好有一个时尚圈大新闻就是开元版那个
巴黎世家的 Demna 挪去了 Gucci 然后现在昨天跟朋友们聊也有些传言说 John Galliano 要出来接巴黎世家之类的就是震惊了然后就是我们就在说现在这些品牌设计师的特别是今年更换的就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夸张的程度就大家好像变成了市场亦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就一大圈乾坤大挪移
在这个背景下就其实我也有点好奇因为我实在是就是天天看热闹但是从来不花钱然后我就是很想知道比如说就是你们服务的这些真正的消费者他们对于品牌跟设计师的这个关系是怎么理解的就是他会品牌是会更看重比如说设计师能把他的这个遗产的部分就品牌标志性的部分发挥好然后留住那些
老的客户呢还是说希望他做一些更开创性的东西然后吸引更多的那个然后有时候好像大家就是又想不明白的这种感觉就有这么几个牌子吧
首先你们的风跟我们这边吹的不一样因为这边都在传说是那个 Alaia 的 Peter 要去布兰西亚港那你们那边肯定吹的准一点吧就减重互联网的消息肯定不靠谱但我觉得 Galiano 去还不错因为 AlaiaPeter 做的很棒我觉得他没有必要走但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你做的好然后你就走对但我觉得 Demna 去布兰西亚港他们财团也是看中他
能够在几年内让他们业绩翻个几番的就是迫切地需要他去救一救股市低迷的市场但是有一个例子之前我还在纽约的时候就是 Ralph Simmons 去 Carven Klein
他开创了一个高端线然后做了秀场其实秀场非常非常的很好叫好对叫做有点好到我现在偶尔还会去那个 the real real 上面看一下就是有没有之前的秀款还可以低价买到我听传闻说之所以有一个原因他走是因为他触动了 CK 的核心产品群就是他们的牛仔裤跟他们的内衣
所以对于很多品牌来说即使它的创意总监更换它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不宜做出非常大的改变
当然新的设计师他们到新的位置上第一件做的事情肯定就是把老花玩出新欢迎但同时又不能让这些老的消费者觉得你玩的太过了对你在玩的同时它不是一个它可以一个 capsule 它可以一个比较小的 scale 的规模去试探这个市场而不是说一下子更改就比如说那个 burberry 那个 logo 改的
之前 Ricardo Tisci 的社对所以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就是经典元素老花这些大动脉是是不会改变的对你说像 Louis Vuitton 他卖的那么好是不是其实主要创收还是在香包上面啊
对然后相包里面大部分你不可能离开那个老花对吧该买的那些人还是在就是买的还是那些哇那当然但在同时你如果能把老花玩出新花样
你就能够吸引到你本身吸引不到的族群对但在我的感觉里面就 LV 的老花跟其他几个很老花品牌的老花现在也不是不一样比如 Gucci 的老花对就 LV 卖的好还是很有道理就它包上面其实一些潮流化的小设计做的也蛮好然后包括颜色上面像像 Gucci 还有其他的
real 老花我真的有点就是很难很难接受其实 Dior 也蛮难看的你说那个 DIOR 那个对对对刚才讲这个
就是创意总监跟品牌历史的这种磨合似乎这些包袱比较重的品牌好像都是就是比如创意总监来了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然后才能真的做出点什么特别好的东西啊什么的然后还有可能就是一直在那难受难受难受然后品牌绷不住了就把它换了嗯对所以对很多设计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动摇的时期就是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这种变化里面不知道时尚圈怎么看这个事情就是是不是越来越觉得对于奢侈品牌这种价值观其实有有些慢慢在变化就或者还有一些就是比如说有一些这种对时尚关注度比较高的人会觉得这几年的时尚圈可能没有 10 年代 00 年代那么有趣就说时尚已死之类的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嗯
是我觉得这有很多可以商讨也可以取其中两个非常小的点吧我觉得一个是互联网的普及跟信息更新的速度我觉得不停地冲击着所有人不停地冲击着对时尚特别关注的人和对时尚不怎么关注的人然后同时也冲击着设计师因为你
打开手机打开电脑你就能看到你在五年十年前根本不会看到的东西对包括各种 archive 包括各种新闻设计师对我觉得这个对设计产业是冲击非常大的
然后另外一点就是最近几年大家对文化挪用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了就比如说 20 年前 Galiano 做的那些关于日本跟中国的 collection 你要是放在今天一定又被 cancel 一次了再次二次退休对
但是如果你去翻看当年秀场的视频即使是在现在或者有人重新发一次那年的秀场的视频大家留言依然就是非常的美为什么曾经那样的创造力如今不复存在我觉得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包括我们在借鉴某一个国家的文化或者它的元素的时候都必须非常非常非常小心
我觉得大家现在都变得非常的敏感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也有道理因为可能就是不光是服装界它在加速或者说时尚意思就是其实这种飞速发展就是信息迭代的更快其实把所有东西都卷进来了然后服装又是一个和信息传播离得最近然后也是它自己的产品周期本身就是最快的一种产品就不像建筑其实很难被卷进来其实也卷进来了太容易被卷进来
也对甚至我的工作也受此影响不过我还挺好奇就是那其实是不是对你们来说比如在学校里学的做的东西其实和你实际工作的东西其实差别都不是很大我觉得还是挺大的耶怎么说在学校学的时候你的东西只要能套在模特身上就行
就他甚至都不需要做他只要能站着穿上那个衣服就可以但现实生活中因为你做的其实是一个商品所以我觉得还是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对包括做建筑也是啊你们在学校里面做的应该都是些让让 engineer 完全不同要去天台的一些东西吧对我们更离谱因为主要是平时看看一些那种电影电视剧什么的感觉学时尚的都可厉害就是在学校里面就放一个缝纫机然后就是一阵 BGM 然后一段就咔咔咔混剪第二天就是好几件衣服摆在那里了
对就以至于我们一直有这种迷思就是我们是属于在学校当大师然后毕了业排厕所就以为你们会好一些这么看来其实大家也都差不多大家也都差不多半斤八两真的实际做的时候就使用者和家房的那个限制还是挺大的对嗯
你会对你的潜在用户有期待吗就是比如说你会希望他们懂你设计的点吗或者是你会希望他们从心里 appreciate 你的设计没有买就好了
当它进入生产的时候它就已经脱离了我的手是的是的咱们可以就是接下来简单聊一下秀场因为当这个东西交到秀场的时候可能就已经不受你的控制了所以估计可能了解不是特别多但是其实我和姚最早想聊这期其实反而是对秀场有一些期待因为就是感觉跟我们自己更相关所以
所以想问问看就比如说你们是秀场其实是有单独的一个部门负责的对吧是的我们这个叫 communications 有专门的
部门负责,然后内部的团队会出创意的方案,然后跟公司内部的人去融合,然后也会有长期合作的制作公司,然后最后去做一个接洽跟整个秀场的实现。
所以说就 Furio 做它就比如说秀场的整体概念的时候其实是平行着你们一起做服装的时间线的对吧是的可能会稍微晚一点点但基本上应该是从这一季或者上一季开始就争取争取平行其中某一条线要改变的话另外一条线也必须跟着改变否则你整个你最后呈现出来的成品是不流通的对嗯
你会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秀场的就是某一场的秀场的设计吗我还挺喜欢 Nego 那个 Archive 的秀场 Archive 的中文是 Archive 我也不知道档案我感觉 Archive 很难分但我觉得不准确就就 Archive 吧一般还是讲 Archive 对但它建了一个类似于档案馆的一个秀场 Nego 跟
做那个 art director 跟做 rendering 那个女生关系还不错然后他就跟那个 production 公司说你能不能把那个拆下来之后能不能给我几个对刚才潘给我们就展示了其中的一篇对一个花对如果你看秀场图片他就那个安插在那个档案玻璃柜的那个外边哇你这个小红书卖个五万块钱不过分要我说哦是吗哈哈
哈哈哈我想说 20 个方了我让他们进家哈哈但我从来不知道就是秀场或者秀为我们之后这些东西都去到哪里
我觉得这是一个黑洞这是一个谜是又不能重复利用可以卖周边鼓励员工私自转手对某一个角落一定有人发家致富因为这种东西对包括那个展柜里面也有一些 bbc 的东西对因为是他和 nico 的 archive 有之前做的 lubiton 然后有他们一起做的 bbc
还有一些包括 Virgil Abloh 的东西在里面绕场一圈走的时候还是挺有趣的很有参与感对说起这个就是你刚才也讲到跟 Nego 一起做的这一季你没有去日本做 research 什么的但是最后其实呈现出来的概念特别像非懂跟 Nego 的爱情故事就是我当时看这个的时候
你看到那个 logo 了吗是两个头我看到了就有一些衣服还有包上面印了他们两个的头就我当时在想谁要为你们两个就是这种腻腻歪歪的关系买这么贵的东西一些 CP 粉我当时就觉得就有一种那种老夫老妻然后就是我的过去你的过去我们的过去这种感觉
这集特别好看但我唯一的疑点就是说他俩的头那个真的好卖吗搞不好是卖最好的我不太确定但是我之前看有一些人发说是嬉闹白闹的产品
我们有个 after party,然后 after party 里面它会展列这些产品,然后在场的 VIC 可以立刻购买。对,我不确定是否有一些产品会面向大众发售,但第一波肯定是这样出去的。
新人婚礼伴手礼的感觉崔总不是做设计的时候脑子里有用户他可能这个头有一个确定的一个用户到时候他的信息本人自己和 Nigel 的亲友们我的天哪不过说到这个就你平时自己买衣服会就是买些什么呢我公司排名就是友谊库没有我会
我个人比较喜欢看 vintage 然后会收藏一些一堆东西不买我收藏了大概 200 多件 like 古着的 pradaJuice van lopen 那些但我就放在那边我觉得古着 prada 好漂亮对很漂亮说起这个你作为一个时尚设计师你们每天上班会不会穿搭会很有压力就大家会互相的审视这样子
不会我现在都穿 track suit 去上班就我忙起来的时候我感觉我和姚很像那种就是国产电视剧编剧就是一想一些就是一想一些很帅的场景其实完全不是不忙的时候可以穿得好看一点就是你随便一出手就是肯定还是好看的对我觉得难免还是要
肯定还是比我们这种上班穿的要对但你看到我身上这些 Adidas 的 track 袖子呢我觉得穿它穿了已经快一个月所以你们也不会有什么 dress code 之类的去公司没有
就起码设计师是没有的明白那你自己就是比如说你像你收藏的那些 vintage 什么的就是你自己偏好的喜欢的风格和你自己在工作里做的设计的风格是比较接近的吗完全两码事或者比如说如果你现在就是自己做一个公司然后是不考虑营收的那种或者比如现在有个天使投资人就看着你的艺术才华王总对
你其实自己会更偏向于做哪种风格我的天哪当为好几个好几个灵感版就是每个版都能做一个不一样的风格王总投一个吧说真的投一个来一个你可以投几个每个版投一个每个版投一个对大概有四五个吧你要投的话对我觉得在一个牌子工作久了之后
个人风格我觉得会稍微有点弱化对于我个人来说对因为你得顺应着品牌然后顺应着每一季不同的主题去做去做调整我还是有点忘了自己的风格创意打工是这样的就是你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那个上面就是它很难不影响你的
整个的审美去向我甚至最近都在看我们公司的 archive 了就按理说 urban design 本来就是就不是那么的设计先行但我甚至也在看 archive 然后找灵感了挺受影响的
就其实也是我和姚作为设计师比较拧巴的一个点就是感觉作为设计师或者比如说作为时尚品牌其实有很多社会责任但是这个东西又跟这些产品的赚钱逻辑其实是有一点背道而驰的
所以想问问看你是怎么看这些社会责任问题比如说可能有潜在的对劳工或者是某些产地的人的剥削呀或者说皮草呀之类的残忍的制品的问题什么的对比如说具体举个例子就大家经常开玩笑说时尚圈旺性大就比如说就是之前那个 John Galliano 被 cancel
然后最近又有这种复书传闻然后包括 Damna 什么的他们自己也有一些很多这种其实是跟一些政治或者说一些这种身份表达相关的这种闹出来的风波很多时候品牌都会选择一个比如急速切割或者是怎么样的一个表态但最终呢就是
其实是选择一个就把大事化小事化掉这么一个逻辑嘛就你是怎么看这个里面就是品牌真的关心这些社会议题吗还是说其实就是在表现出来好像都是在做一些紧急公关然后好像特别是奢侈品牌们对于对于社会责任这一块都属于一个被动接受或者说是
不得不装不得不装的这种感觉就不太像会更主动的做一些这种 ESG 或者什么的就把这个作为他们的首要目标之类的反而是好像老的时装屋们在这个方面都表现的比较保守对这个是一个我们挺好奇的点对如果单纯从这个问题出发我觉得跟他们的客户群有关系因为你设置品牌屋你设置服装品牌你对标的客户是
能够消费得起这些物件的人他们的阶层决定了他们会偏保守的风格做派我觉得这是一个阶层问题但同时品牌它在向大众做宣传的时候它宣传的对象是所有人是吧所以它有一个非常尴尬的表面功夫对
不过说到这个就是因为你之前是在 R13 嘛就是它属于一个比较街头金的这么一个牌子但是它其实非常的贵是但是这种其实它服务的又不是比如传统那些老钱什么就它还不属于是 LV 这种感觉的你觉得这些牌子会就是有它拧巴的成分吗比如会做一些乐队的相关的 T 恤什么的然后其实本来那些乐队精神是就是更
更无产阶级一点的但是最后它会变成一个嗯很贵的产品首先那个品牌的老板是个死变态哈哈哈哈所以如果有人要去那里工作我强烈建议小心也不建议大家消费就是对哈哈哈哈对
但当时就举个例子来说吧我当时的确是在他们的 Nixon Surplus 所以有接触到他们跟乐队每一季的每一季的接触跟设计吧
他们的 T 恤听起来非常的扯但他们 T 恤是 cashmere 里面有 cashmere 的所以这决定了它本身不可能是一件比较便宜的便宜的产品对我觉得它应该是在营造一个
high and low 的对比度和一个冲击力然后包括他们接下来和购买的一些 IP 然后乐队的主唱已经不在世了或者这个乐队现在不是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活跃的阶段
对然后他们对标的是能够消费的这个定价档位的喜欢环球的明白明白明白对或者或者想要这种摇滚颓废感的消费者们长大了挣到钱的摇滚青年们搞风头的喜欢音乐的人然后
因为如果它不在那个衣服的质量上做区分那其实跟 Urban Outfitters 卖的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是吧从硬质的工艺到到衣服的版型是没有特别大的区别的所以它就相当于卖一是衣服的材料二是品牌的一个氛围明白但还是不建议大家购买对不建议大家购买哈哈哈哈
我想起之前我以前看关于乔丹的纪录片就是讲 90 年代一些那种社会议题什么的很多人希望乔丹作为黑人社群领袖发声然后乔丹一直就在这种事情上面表现的特别暧昧然后他说了很有名的一句话就是说共和党人也会买我的球鞋所以他不方便说什么就是共和党人也买鞋就变成一个梗是吗对
我感觉好像内容差不多了就之前其实是有很多关于比如说这种
说是品牌对于亚文化对于潮流元素街头元素这些收编的这个问题但我后来就是上次我们预采完之后我也确实觉得不是一个问题就是你仔细想一想的话比如说从 Ralph Lauren 开始他其实也做的就是一些传统的这种军工装而现在大家觉得 Ralph Lauren 是一个 vintage 品牌就是一个
做这种复古的然后现在大家都把 Ralph Lauren 归成老前了但其实他一开始他也是做复古起家的就是他在那个年代就是做的复古然后现在也逐渐的其实时尚领域尤其明显其实这些文化符号都是一个在一个很强的流动性里面的就牛仔裤我们上次提牛仔裤它是一个从生产劳动变成现在的一个
纯时尚单品那其实我们现在很多这种我们觉得是亚文化表达的东西以后也未必不是一个时尚单品而且这种文化元素语言的发明也是很快的就是大家就是在不断的被收编然后被异化然后我们再产生新的这种反抗的这种语言然后再被收编就一直在这么一个动态里面
对我也是聊着聊着觉得因为我之前在觉得它是一个可以去反抗的工具或者是它本身是有能耐性但我后来越聊越觉得它其实是世界变化的一个反馈的指标或者说它是世界变化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其实能抵抗的或者能改变的是挺少的对
我觉得没有办法在真空的一个状况下去去看待她是的我今天下午路过那个西太后的店她在外面摆了一个很英伦风情的置景
报刊亭然后大巴的那个牌子啊什么的我也觉得蛮奇妙的就是他这个英伦的景观跟这个牌子的出发点也是就是现在也是已经变了很多了就是他曾经是一个就是对老师那样的对啊现在变成变成就是这种英伦 icon 了就感觉很有趣彭克奶奶也曾经把英国古旗搬到休息场上
然后撕裂它然后我之前去韩国我也还就是特地逛一下西太后然后我不知道是比如说那个那家店的选品还是怎么样因为它是在一个商场里它选的是那种特别韩女风的那种就是感觉
挺神奇这是直营店地区的直营店肯定会因为地区性顾客的 profile 去改变他们的选品那感觉西太后的牌子也算是就是最体现咱们刚才说的那点的这么一个牌子对是是是你刚才说到这个我今天就是也路过另外一个很有名的
亚太地区买手电是不是不太方便说打一批啊就是反正他家在打折然后我就进去 low 了一眼然后人巨多跟菜市场一样就是所有人都在那跟销售大声的讲话然后在那凑满简什么的然后我一翻开吊牌两眼一黑我说这玩意便宜吗就是
但反正就是我逛了一圈我逛了一圈我就发现在线下门店里面的这些品牌选的都是我觉得这个品牌最难看的衣服嗯就是像像什么 GEO CENTER 然后 CDG 什么的就是我觉得这个品牌好看的东西一件也没有那种很奇妙然后我我出来分析就是说可能就是赚钱归赚钱文化归文化对对对
对来来这买买只有三个人可能就是喜欢那种印大字的那个那个 T 恤对还有大字的教练夹克我真懵了教练夹克最好卖了我的天哪但我们感慨了一句完了就是说
我也买不起我也买不起我在这我们只是酸了而已你要买了人家就摆你喜欢的了对对对也就是瞎说笑死了好呀那今天就聊到这感觉还接了不少牢底接了很多内幕
这应该是我们我跟小王录节目以来问题最多的一次对就是真的很好奇自己没有任何见解但是有很多问题对没有任何见解全是问题我毕竟还是现役所以有些时候话比较官方你可以要是我哪一天的
当离职的那天联系我对再上节目两倍左右的时间对然后我们我们那期节目放出前先把风声透露给开云让他给我们收集报个高价然后我们把药都卖公关费哈哈哈哈
他们股价跌了你听到了吗我感觉这些东西对就是说跌其实跌得很猛对好像昨天那个 nonce 完了之后我跌了 12%小死大跌我这种不挣钱思路我觉得你就让
巴黎世家好好稳着 Gucci 就让他死也行了就是你这种万一不成功不是俩牌子都下去了都完了但是你有研究过 Gucci 的体量跟 Balenciaga 的体量吗就说不定 Gucci 是受死的骆驼比马大 Gucci 去年好像 77 亿我靠我想 Gucci 应该还是大很多对吧 Gucci 大很多估计是嗯
像 YSL 是 14 亿欧元然后巴黎世家和 McQueen 是 17 亿欧元真的假的所以估计虽然跌了 25%还有 77 亿欧元对吧 受死的路途比较麻烦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我这儿我觉得巴黎世家是一个很重要的品牌但可能在开源那儿就还是对咱不是核心客户叫好没用咱就不是客户什么核心客户反正我不是客户对不起对不起
是我冒犯了看一眼说你们两个哪位在这天天好逼我还瑞平给我们品牌花过一分钱没有最后这段是剪还是留留着吧你
对反正也不会收到律师函就留着吧收到律师函能吹一年对流量你的流量就来了收到律师函我做对了什么我和开云打官司的第一年对期待来吧来潘来推荐一首歌然后咱们就结束这个闲聊好
因为 FKA TWiX 他昨天昨天晚上来巴黎开了演唱会然后我没有去好伤心所以我推荐一首他的歌叫 Oh My Love
好咱们就在这首歌里结束今天的录制然后期待几年之后再一次录制对再次爆料也谢谢潘给我们解答了非常多的问题谢谢你们也谢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再见下期再见谢谢大家拜拜拜拜
never give me
i wanna make it rightyou're just pushing mepushing mebullying me killing mesoftly
i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