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67.池晓:父亲节,我们能为父亲做点什么?

67.池晓:父亲节,我们能为父亲做点什么?

2025/6/18
logo of podcast 大望局

大望局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本段落探讨了父亲节的起源,指出其历史相对较短,最初起源于美国一位女性为了纪念独自抚养六个孩子的父亲而发起。并且对比了中国在1945年发起的父亲节,指出两者纪念的群体和背景有所不同。
  • 1910年,美国一位女性发起父亲节,纪念独自抚养六个孩子的父亲。
  • 中国在1945年8月8日发起父亲节,纪念抗战中牺牲的男性和为国效力的年轻人。
  • 父亲节纪念的是一个抽象的身份,我们不太清楚纪念的是什么样的父亲。

Shownotes Transcript

6月15日是2025年的父亲节,

有人说父亲节来自美国,也有人说中国早已有之,

但近些年,父亲节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传统。

这个父亲节,

青年教育家、好奇学习社区创始人池晓老师

将我们回顾与父亲相处的点滴记忆

讨论一位好父亲应该具有哪些特质

推荐看过的好书与经典电影

分享如何陪孩子成长的方法。

你的父亲曾留给你什么独特记忆呢?

请在留言区跟我们分享。

👬本期嘉宾

池晓,好奇学习社区创始人、青年教育家

邓一丁,得到听书作者,池晓老师主编

哈希,得到听书作者

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播客主理人

🎧时间轴

00:03:08 父亲节的真实来历竟是因为父亲达到了和母亲一样的标准

00:05:00 中国人有其实有自己的“父亲节”

00:10:13 池晓老师自己心目中想达成的完美父亲

00:17:18 哈希老师和邓老师聊自己父亲的优秀特质

00:23:27 邓老师上北大,竟是因为邓爸爸带邓老师玩出来的

00:29:17 池晓老师讲家长对待小孩子玩pad的界限感

00:34:27 绘本类书籍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00:47:41 其实成为父亲可以不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全新的人生体验

00:53:38 裴老师有属于自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

01:00:50 各位老师分享自己给父亲过父亲节的独特方式

01:12:39 最后希望父母爱自己,祝天下最好的父亲们父亲节快乐

📚补充说明

谷川俊太郎:日本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翻译家。毕业于东京都立丰多摩高校。是当今国际诗坛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生命”、“生活”和“人性”是谷川俊太郎抒写的主题。他的诗作,语言简练、干净、纯粹,尤其是近年的禅意与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

《今天的我们如何做父亲》: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合集,强调尊重孩子、言传身教,培养出“一门三院士”的精英家庭。

《园丁与木匠》:美国顶级心理学家高普尼克著作,书中核心提出父母应像“园丁”一样提供成长环境,而非像“木匠”一样塑造孩子,倡导自由探索的教育方式。

《何以为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迈克尔·戴蒙德父子关系研究总结,深刻探讨父子关系,认为父亲应全心投入孩子成长,成为连接孩子与世界的桥梁。

池晓老师推荐家庭亲子必看的影像清单:

电影:

《美丽人生》、《当幸福来敲门》、《偷自行车的人》、《另一种教育》、《我是山姆》《七号房的礼物》、《天伦之旅》、《大鱼》(蒂姆·波顿导演版本)

剧集:

《This is Us》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作品:

《父亲的葬礼》

❤️本期海报

  • 制作团队 -

节目制作 雪彤

设计 马草地

  • 互动方式

🍠小红书:大望局

商务联系:WX: weixutong |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