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2 个人副业冷启动:先做流量还是先做产品?

vol.2 个人副业冷启动:先做流量还是先做产品?

2024/2/20
logo of podcast 天生我财~

天生我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乌素
Topics
本期节目探讨个人副业冷启动时,是先做流量还是先做产品的问题。主持人乌素认为没有标准答案,并提出“流量产品两手抓”的策略。先做免费内容积累用户,培养用户思维,再寻找用户愿意付费的真实需求,并通过MVP验证(最小可行化产品)来测试市场反馈,例如付费直播或预售众筹。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正向循环:通过产品吸引流量,再通过流量发现新的产品需求,不断升级商业模式。 节目中,乌素分析了先做流量再做产品的模式的挑战:变现路径长,流量质量和平台差异影响变现,流量不等于变现。也分析了先做产品再做流量的风险:产品可能卖不动,造成成本损失。 在选择内容平台时,乌素建议考虑三个因素:非纯私域、低生产门槛、熟悉度。并推荐了小红书、即刻和豆瓣三个平台。 在寻找用户愿意付费的真实需求时,乌素强调,免费内容火不代表用户就愿意付费,并提出五个判断需求商业价值的技巧:对应用户美好期待、找到高价值的心理锚点、高频刚需的场景、解决方案在市面上没有更好的替代、目标人群有付费能力和意愿。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讨论个人副业冷启动时,是先积累流量还是先开发产品的问题。两种模式都有各自的案例和挑战。先做流量模式变现路径长,需要大量粉丝;先做产品模式风险高,产品可能卖不动。
  • 先做流量模式的挑战:变现路径长,需要积累大量粉丝,流量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平台粉丝量与变现能力不成正比,广告变现越来越难。
  • 先做产品模式的挑战:前期投入成本高,产品可能卖不动,定位问题导致前期投入打水漂。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巫素,欢迎收听天生我才这是我全新的个人播客会在这里跟大家聊聊如何更好地经营自己作为对自己思考的传电和总结如果也能对你有所启发,那就再好不过啦

大家好,我是巫素,欢迎收听天生我才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我觉得它很像一个经典的话题叫做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好像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那我们今天也来挑战一个跟它很像的问题就是个人副业能启动应该先做流量还是先做产品

在第一期节目我们聊了我的收入来源当时也提到过这两个元素流量和产品如果说一个人想要完成商业闭环最好的呢就是既懂流量又懂产品这个当然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了但是呢我们每个人在一开始去尝试做个人副业的时候很可能是这两个都不懂的状态那

对于我们都不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冷启动怎么样去起步第一件事情应该做什么这个呢就是我们今天这期要聊的主题了那因为我过往的经历在流量和产品这两个要素上呢都有一定的经验那也想借此机会来沉淀一下自己的思考

不过要说明的就是虽然我们今天聊的是副业但是这个事情本质上就是商业商业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那我分享的呢也只是我的思考和经验的总结并不代表一定就是对的只是说通过我的一些经历的复盘给到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叠甲完成我们就正式开始今天的分享啦

那到底应该是先做流量还是先做产品呢我们先分别对于这两种模式做一下分析第一种呢就是先做流量再做产品这个比较经典的一个例子呢就是有一些游戏解说的博主因为解说游戏涨了粉丝那之后他们可能会开一个临时店或者说我知道还有一些游戏解说博主会开网吧

那这种就是先做流量再做产品的模式还有比如说一些网红他们积累粉丝之后呢会做一些粉丝向的周边产品这也是比较典型的先做流量再做产品的模式

那这种模式呢它会有对应的一些问题啊就是比如说先做流量的话它的这个变现路径会比较长它需要先积累好几十万或者说几百万的粉丝才能去变现而且这个账号要做到这么大也是比较困难的嘛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性也是我这边很多小伙伴会跟我反馈的一个情况就是他们其实有一个几万粉的账号但是呢发现这个账号做出来之后没有办法变现不知道在听这期节目的小伙伴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这个可能会有一点点颠覆我们很多人的认知啊因为在过往我们都会觉得啊有流量就是有钱流量就是一个万金油

当你有了流量你还用去担心什么变现的问题吗你就先把这个账号做起来再说嘛但是现实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有了流量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我这边展开说一下首先第一个就是流量和流量它很不一样流量本身并不一定是直接能够变现的

这里面就会细究到一个流量本身的一个质量问题如果说是一些比较差的流量其实很难变现比如说一些年龄层比较低的流量看起来也是很大的用户量但是实际上这样的一个流量是比较难变现的因为对应的这个人群他可能消费力购买力会比较差一些这是流量本身不一定能够直接变现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就是在不同平台粉丝量高也并不等于变现就一定多这个其实也很好举例子比如说大家都会拿 B 站的鬼畜区和其他的比如说小红书的美妆区去做比较那即使是只是在同一个平台不同的赛道之间它也会有这种变现能力的一个差异单纯去比较粉丝量

是很难去倒推他们变现的一个程度的还有一个在此时此刻大家都会有所感知的一个点就是现在接广告是越来越难的所以以往可能把账号做大把粉丝量做多还能通过接广告的方式去变现但是现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想要靠接广告谋生是很难的所以

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就是有流量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所以想要先做流量再去变现已经不一定是一个最好的方案了

那第二种方案就是先做产品再做流量这个比较典型的模式呢就是一些新消费品他们是先把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再去找 KOL 投放啊或者说再去上架电商平台啊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积累流量那这样的一个模式对应的问题就更好理解了你先做了产品万一没有人来买这个成本都砸进去了血亏是不是

而且这里面要提醒就是我们刚刚举的是新消费品但实际上就算我们是做虚拟产品作为一个付费课程它也是有前期的时间成本的投入的就有好多人他们会拿着自己做的专栏来找我说这个专栏我做出来了但是我发现卖不动该怎么办呀

其实他们这个产品找到我的时候我一看就能看出在定位上面的一些问题但是因为他已经把内容做出来了他前期的这个投入已经在里面了就覆水难收了是吧所以听到这里我相信有同学已经很绝望了你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乌苏你是不是在耍我呀别着急咱们马上就要到解决方案的部分了

因为刚刚描述的这些场景啊我其实自己也多多少少的踩过这些坑讲一下我的惨痛经历啊在公众号的时期我是 15 年的时候开始写公众号的嘛算是非常早赶上了那一波的红利所以呢也快速的涨粉了但是我当时还对就是接广告这种模式有一点点抵触

同时也因为我自己的圈子里面其实也有一些人他们有自己的产品想要去推广有一些人情的广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拒绝所以呢年少无知的我就干脆关闭了接广这个通道后面这个账号不能变现自己写内容的动力也不足逐渐的就断根了这就让我在最好赚钱的年代没有赚到钱非常的惨痛但是呢

现在想来这也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因为我没怎么靠接广告边国线所以就没有这种路径的依赖在现在广告资源没有以前那么丰富的一个情况下对我来说是丝毫没有影响当然这么说好像有点阿 Q 心态总之我就是因祸得福摊出了一条可行的方案

接下来我就来具体的分享一下在没有流量没有产品的情况下我们普通人该如何能启动做好我们自己的副业我把这个方案的名称啊叫做流量产品两手抓这个方案听起来就有点鸡贼你问的是先做流量还是先做产品结果你告诉我流量产品两手抓难道是我不想抓吗我是不知道怎么抓呀

好的那我们接下来就具体来说一说到底怎么样流量产品两手抓首先第一步呢叫做先做免费内容积累用户培养用户思维为什么是先做免费内容是第一步呢因为我们前面说的这个背景啊就是我们是没有流量也没有产品这两个积累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自己要做产品我们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啊我们要发内容可能也不知道发什么这个时候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上来说投入一定要控制的稍微小一点先发免费的内容去积累一些流量和用户的感觉这个是对于我们来说启动的时候投入比较可控的

所以这是我们建议操作的第一步而且我前面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叫做培养用户思维当我们一开始去做免费内容的时候我们可能是不知道怎样发内容才能让其他人喜欢才能让其他人转发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去尝试积累这样的感知

去培养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在互联网创业当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思维了如果说没有用户思维的话我们是不知道怎么样去迎合也不能说迎合吧就是不知道怎么样去切中用户的喜好的那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去切中用户喜好做东西就会自嗨自嗨显然是不行的嘛

然后关于用户思维啊我有一个培养用户思维的捷径就是让目标用户就是你本人或者呢是你经历过的一个阶段什么意思啊就是啊我们可能非常难去理解和共情一个跟我们毫不相关的人但如果说这个人他跟你有同样的经历有同样的感受我们是不是就很好的去理解他了呢用户思维也是一样的我们

的目标用户如果就是我们自己这群人或者说跟我们很像的人或者说是我们刚刚经历过这样的一个阶段我们就非常的知道他的痛点是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就能比较好的去理解他和带着他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一开始这个所谓出道啊就是开始在互联网上发一些东西的时候我最早的时候是发 PPT 的教程

我一开始讲 PPT 的东西其实就蛮受欢迎的

但是我相比于当时很多的 PPT 大神来说我其实操作啊或者说经验啊是没有那么丰富的我的优势我觉得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刚刚入门的一个爱好者所以呢我通过我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总结的这些经验都是非常新鲜的我也非常的了解作为一个 PPT 小白他会遇到哪些问题所以我的教学会非常的接地气

因为就是我刚刚所说的嘛目标用户就是我刚刚所经历过的这个阶段这个让我后来做课程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我会先把自己当成小白去感受我的痛苦我的迷惑然后用这个非常新鲜的宝贵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去指导我去做内容

所以如果说大家想要去做一些免费内容去积累用户的时候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找一个你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阶段去共情这个人群去针对他们的需求来发东西

再举一个比较新的例子就是我的小红书有发了很多职场的笔记那我在职场上也有一些痛苦和挣扎比如说老板开会的时候突然喊到我让我做一下补充

但是我脑子完全是懵的我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后面就复盘了下一次他再喊到我的时候我可以说点什么那这个场景我总结完了之后就成为了我的笔记我就发了一篇说老板开会时突然让你发言补充你该说点什么

千万不要傻傻的说没有补充然后我就开始举例分析啊第一种情况你该说点什么第二种情况你该说点什么等等等等这篇笔记发出去效果也非常的好因为我相信有很多同学都是跟我有类似的经历啊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

包括我现在在这个播客天生我才去分享如何更好的经营自己我觉得也是我自己也符合这个阶段以及我分享的东西都是我实践经历的通过分享这些呢去找到跟我有相同困惑或者处于相同阶段的用户这个就是一个培养用户思维的捷径

那说到做免费内容其实还逃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在哪里做内容怎么去选平台关于这一点呢我确实有一些经验的总结在这里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有三个重要的点第一个呢就是他最好不是一个纯私域的一个平台

什么叫纯私域平台比如说朋友圈就属于纯私域因为你的朋友圈只有你的现在的好友是能够看到的其他人想要去看是看不了的而且他也没有办法通过什么分享啊或者说是转发呀这样的方式去传播和扩散所以呢第一点就是最好不是纯私域而是有一些公寓的属性有一些平台的属性在

这样的话你的内容才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那选平台的第二个注意点呢就是最好它的生产门槛能够足够的低因为我们创作内容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保持在场你要能够长期的去坚持的去发如果说生产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发了两篇你就发不动了那这件事情我们就很难坚持下去

比较典型的一个反例就是 B 站,我自己虽然在 B 站工作过,我也非常喜欢看 B 站上的内容,但是我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并不会首选 B 站,因为 B 站的视频质量实在是太高了,那对应到的创作的成本就非常的高,又要做视频,内容又比较长,又比较精致,就感觉不是很适合普通人入手,它的生产的门槛是不够低的,

对应现在小红书比较火小红书火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生产门槛比较低图文就可以写一些字截一些图这样就可以发了当然啦我也看到很多人做小红书的时候一开始就会去做得非常的精美或者说一开始就去发视频其实这样子反而是不符合我们所说的生产门槛足够低的这样的一个方式的

在我给我的朋友们做建议的时候我都会建议他们从最低最低的创作门槛开始最好非常的顺手非常的随意就能去分享然后第三个重要的点呢就是选平台的时候你要选你自己最熟悉的平台

我之前有做过一场分享叫做自媒体可复制路径当时我说你要去选一个自己的本命平台这个本命平台啊就是你自己非常熟悉的而且你非常的知道这个上面的内容它是为什么火大家是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

如果说我们平常都不去刷这个平台不去用这个平台不在这个平台上浸泡根本就看不懂这个平台的话我们是很难能够把这个平台给做好的所以一开始去选平台就选你自己最熟悉的平台那这里同样也举一个反例啊就是有很多直男朋友他们想要去做小红书他们会跟我说这个内容为什么该这么发呀发出去怎么效果不好呀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就是在我们小红书群里面有一个直男同学他发了自己健身的一些笔记然后我们群里面的女生朋友就会跟他说啊你这个封面不行你这个封面这个不穿衣服录的太多了就是没有那种朦胧的美感然后呢我们的同学们就给他找了一些参考图说哎得看得是这样的就是

调色啊角度啊就是得有那种美感才可以然后这个直男同学他的关注点反而是这个人练的没我好或者说这个人的这个肌肉不够大之类的确实是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关注点还是很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话说回来如果说咱们的直男同学平常不看小红书不用小红书也不懂女孩子们关心什么喜欢什么的那你们去做小红书的话势必是会有一些挑战的就是要比女孩子去做小红书要更加艰难一些所以对你们来说可能小红书就不是本命平台但是并不代表你们没有其他的平台可以做呀

那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刚刚这一 part 讲的重点怎么去选平台有三个要点第一个呢是最好不是纯私域而是有一定公寓属性的平台第二个呢就是它最好生产门槛足够的低能够让你轻轻松松的创作坚持创作第三个呢就是最好是你熟悉的平台是你能够看得懂的你也知道上面的用户喜欢什么的平台

那具体来说有哪些平台是可以给大家作为本命平台或者说初始平台去使用的呢我这边想到了三个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参考第一个当然就是小红书啦小红书已经算是对于大众来说都还比较低门槛而且用的人也很多对吧现在小红书的日活据说已经上亿了

即使很多直男同学也开始用小红书了坚持用说不定你也会看得懂说不定也会渐渐熟悉咱们群里面确实也有很多直男同学小红书运营的也很不错的所以也不要说刚刚不出说这个不适合我们我们就放弃也不用但是这边要注意的就是我刚刚说这个生产门槛这件事情小红书它可以

发简单的图文也可以发非常复杂的视频那你要去想好我选择小红书如果我想要坚持发怎么样的创作形式对我来说是比较容易坚持的那这个是第一个第二个呢是极客咱们如果是听播客的小伙伴应该对于极客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极客给我的感觉他很像公寓版的朋友圈就他发内容其实也像朋友圈一样简单可以发一些文字也可以发一些简单的图片

但是呢它是公寓平台它是有一定的公寓属性的它的内容是可以被转发分享是可以被其他人看到的这些人就算没有关注你他也可能会刷到结合我们刚刚说的几个点啊它不是蠢思域 OK 它生产门槛足够的低是非常低的然后也是熟悉的那因为我自己确实是天天在用啊确实我对它是比较熟悉的那这个三个

符合 OK 极客也是我发内容的一个平台如果熟悉我的小伙伴就知道我确实天天在极客上就是发一些随手的心得而且 2023 年做了一个年终总结我在极客上发了 6 万多字我自己也很震惊

好的那说完极客再说第三个平台这个平台啊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但是我在整理今天这个分享的时候我发现哎这个可能是一个价值挖地它就是豆瓣突然发现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个三个平台这个颜色正好是红绿灯啊红色的是小红书黄色的是极客绿色的是豆瓣

挺有意思然后豆瓣的话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符合刚才这几点第一个呢它最好不是纯私域它显然不是纯私域它是一个公寓平台在豆瓣里面有小组然后小组里面还会有一些话题它也有一点点像早期的贴吧它会有一个小圈子的一个感觉然后第二个是说生产门槛足够的低豆瓣的内容的生产门槛

其实会比较像文章比如说公众号的文章图文对其实还算是比较低的然后第三个最好是你熟悉的这个就因人而异了有一些小伙伴如果说平常不用豆瓣的话可能并不熟悉但如果说平常就喜欢追剧喜欢一些亚文化的那对于豆瓣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

我自己的话其实也是逐渐开始去了解豆瓣如果说大家对于豆瓣感兴趣但是确实并不熟悉的话呢大家可以去找一找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组然后这里面有一些热门的小组其实它的流量还是很大的

我为什么今天会把豆瓣作为一个平台跟大家分享呢是因为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案例有个小伙伴写了自己攒了几百万然后提前退休的一个经历他这个经历呢他一开始是发在了自己的公众号上然后这篇公众号的文章我是看过的之后我就在豆瓣无疑当中刷到了这篇文章然后我就发现原来他还在豆瓣上专门挑了几个比如说 FIRE 小组

所谓的 fire 就是提前退休的意思嘛就是找了这样的一些对口的小组去转发了他的这篇公众号的文章当时也取得了还不错的效果就是有很多的留言啊点赞啊等等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大家可以去了解的一个方向

此外其实播客也算是一个适合很多人去冷气动的一个平台因为首先播客肯定不是纯私欲嘛然后呢如果说是爱听播客的朋友对于播客就比较熟悉然后生产门槛这件事情确实也有一些因人而异有一些同学如果平常就很爱说话很爱分享反而不像我这种更喜欢写文字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播客是创作门槛更低的

总之对于选平台并不会给大家一个标准答案而是给出了这几个维度供大家参考那假设我们现在已经积累了一些免费的内容也积累了一些喜欢你的用户你大概就会知道我发什么样的内容大家是会比较喜欢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进入到第二步就是找到用户愿意付费的真实需求这里面这句话可能有几个重点啊第一个就是用户愿意付费因为如果说用户只是看啊只是传播但是不愿意付费那其实跟我们今天想要

聚焦的一个主题就是副业能启动可能还没有那么相关因为我们毕竟并不是一个纯做自媒体的人我们并不是要去靠广告吃饭直接靠流量变现我们是要在其中去发掘一些做付费产品的一些切数点所以第一个关键点就是要用户愿意付费那第二个呢就是真实需求因为我见到非常多同学他采取的一个方向是一个在我看来是一个伪需求

针对于这样的伪需求就是越努力越心酸针对这个找到用户愿意为之付费的真实需求这一个点呢我们再来通过两个小问题做一个详细的展开第一个问题就是免费内容越火用户就愿意付费吗

显然不是的比如说我也是一个爱吃瓜的乐子人看了一些热点 pdf 这个内容它传播很广对吧大家也都喜闻乐见但是它这个东西你要让我付费让我花钱看我是不愿意的所以啊火的内容并不代表用户就一定会愿意付费

我们在做很多免费内容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就是有的东西它火并不代表是有用户付费的价值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火的内容当中去找到背后的原因去找到用户为什么能够去把它推向一个热点的高峰是因为恐惧是因为担忧还是因为美好的希望这个背后是蕴藏着付费的价值的

然后第二个小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去判断一个需求本身是不是具有商业价值是不是值得做成付费的内容呢这个可能就是大家已经有了一些假设有了一些想法觉得这个点好像是可以做付费的这个时候我们有一些维度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参考来判断一下这个到底是不是一个真实的需求

这边呢也是结合我过往做的这么多的付费内容总结出来的一些关于付费产品定位的一个小技巧总共有五个小点大家可以记笔记啦第一点呢就是对应着用户美好的期待

虽然我们前面有说有一些东西火的原因背后它是一些恐惧啊担忧啊什么的但是我自己啊其实还是更加倾向于用美好的期待去吸引用户而不是通过恐吓用户的方式去让他下单这个其实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啊没有对错

那美好期待有些什么呢比如说变得更美变得更加有钱变得更加受欢迎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向如果你的付费产品定位能够去帮用户实现这样的美好期待的话就符合我们所说的第一点那第二点呢就是要找到高价值的心理锚点也就是这件事情它能让用户收获什么会让他觉得这个付费很值

这个跟前面这个是有一点点区别的哦前面只是说有这样的一个期待但是它具体是不是真的能够收获还是得看你的具体的交付的这个时候我们要找到一个高价值的心理锚点让他觉得这个钱花的很值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我的小红书专栏当中会总结出很多帮大家避坑的一些点可能其中一个建议就能让大家省个好几百块甚至好几千块那这就是一个高价值的心理锚点了第三个定位的小技巧就是这个场景它得是高频的刚需的这个非常的重要啊高频刚需我们举一些反例比如说年终汇报

有一些关于年终汇报的课程我其实就不是很建议这个作为一个拳头产品因为年终汇报是一个非常低频的需求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对吧所以它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场景然后什么叫不是刚需我想到一个例子就是教你点到好喝的奶茶这个就不是刚需这个其实就跟我们前面所说的免费内容火用会均匀付费吗不是

像教你点到好喝的奶茶这个帖子在网上其实还是挺火的但是你说我让你花个几块钱来买我这个奶茶点单配方你会愿意吗我相信大家是不愿意的我本来买奶茶就是要花钱的你让我花了这点钱我还不如多加几个小料呢小料堆足肯定好吃是不是

所以教你点到好喝的奶茶这个就不是一个刚需的需求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做付费产品的一个需求第四个点呢就是你提供的这个解决方案在市面上用户找不到更好的替代了这里面其实已经开始加入了一些市场竞争的维度如果说你提供的这个解决方案非常的好用户确实也挑不到其他更好的那这个时候用户就没有理由不选择你了

最后第五点就是你锚定的目标人群本身就是有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的人群这个我们虽然放在了第五点但是它并不是最不重要的一点而是反而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去锚定什么样的人群就决定了你能发掘出多大的价值有一个这个不传之秘就是大家都知道要赚钱就要赚有钱人的钱而不要去赚穷人的钱

这个应该也很好理解就不多展开了所以呢我们刚刚所说的就是第二个大点就是你要找到用户愿意付费的真实的需求这个时候假设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需求也符合我们刚刚所说的这些定位的小技巧这个时候该做什么呢是不是就开始 all in 呢哦不是的第三步要做 mvp 验证所谓的 mvp 验证就是我们先要

花一点点小的精力做出一个最小的可行化的产品先投入到市场上去看一下它的反馈效果而不是我先堆钱堆人堆资源把这个事情做大做强发现好像没有预期想的那样因为我们前面找到的这些需求只是我们的一个假设通过我们自己的经验判断我们觉得它好像行

但绝的行并不代表它真的行是不是真的行还是得让用户用脚投票投入到真实的市场上去看一下反馈那具体怎么去做 MVP 验证呢其实有很多方法我这边就简单分享两个比较好落地的第一个呢就是做付费直播

这个比较适合虚拟产品就比如说你要去做一个付费课程你想明确一下这个付费课程他的目标用户是不是愿意为他买单那你就可以先做一场付费直播这样的话呢你就可以圈进来对应的目标用户那这个价格本身呢可能比你要做的这个付费的课程的价格要低一些而且因为直播嘛他的准备的周期

肯定是要比做一套系统课程要来的简单一些的用户的预期也相对来说不会那么的高而且同时还有个好处就是你在直播的时候你可以收到用户的真实的反馈你可以看到大家更具体的一些需求的问题是什么这个是一个做 MVP 的一个小的方式

那第二个呢是预售或者是众筹的模式这个也是比较适合做 MVP 验证的很多周边潮玩啊或者说是一些实物的商品他们是用这样的模式的发起众筹如果说能够达到众筹的目标这个产品顺利推行上市但因为我们本身众筹已经收了用户的款项所以呢在投入的这个成本这块其实也能够及时的收回成本

所以这两个都是可以去做一个小验证的方式那到这里如果我们验证成功了我们这个事情是不是就完成了呢接下来我就要说第四点了第四点就是我们要去做一个循环在流量当中发现产品的需求然后再基于这个需求去创造更多的内容来吸引更多的流量

这个听起来有点绕啊但其实很好理解啦其实就是我们做了这个产品然后也推向了市场但是我们不可能只做我们现有这些用户的生意我们其实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产品去撬动更多的用户撬动更多的流量的那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还会做更多的新的产品去挖掘更多的用户的新的需求这个事情它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我们所说的流量和产品

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不是一无所有的状态了对吧已经有了一些用户也有了一些产品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断的根据我们现在的情况去打好我们现在的这一手牌去做整体的这种商业模式的升级那到这里呢其实我们这期想讲的一个话题就已经讲的差不多了

稍微浅浅的总结一下我们今天所聊的个人副业冷气洞先做流量还是先做产品这样的一个话题呢我们既没有选择直接做流量也没有选择直接做产品而是做流量产品的两手抓第一步是先做免费内容积累用户培养用户思维第二步呢是找到用户愿意付费的正式需求第三步就是做 MVP 的验证先推出一些可行化的产品

第四步呢就是开始一个正向的循环从流量中发现产品需求再基于这个需求去创造更多的内容来吸引流量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来说有所启发

如果说大家还有一些关于个人副业啊或者说自我经营的一些问题的话呢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天生伟才听友群入群的方式呢会在 show notes 里面公布大家入群的时候记得备注我们的播客的名称方便更好的识别那今天这期节目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