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孤岛车谈罗欣宇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呢我先说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进群微信加 car 下滑线 1105car 下滑线 1105 就可以进群第二件事是买书机械工业出版社跟我有合作有几本跟汽车相关的书我把购买书的二维码链接放到 shownow 里面大家可以看一下
然后最后一件事是比较特殊这期节目以及当然后面有几期都是跟这本书相关叫工程师之魂这本书是中信出版社出的也是我这期节目主要想聊的内容然后这本书现在我也拿到了全网资金架然后大家可以看一下链接也在 shownotes 里面
上期节目我们跟陆教授一块聊了比亚迪的前三个阶段聊了创业起步 镍电池 锂电池 扩张然后准备造手机代工然后收购秦川造车后来是 DM 混动出现然后是巴菲特入股本期我们继续但是为什么之后十年就没有人关注比亚迪了呢我们就要进入第四阶段了我以为就是 happy ever after 呢
那没有就是比亚迪相对来说比较低调的一个阶段就是 2010 年差不多到 2020 或者 2021 年这个阶段的比亚迪这个阶段比亚迪呢你应该说他是成为一个车企了到了 2010 年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已经差不多占到他股份的三分之一左右了而且比其他手机业务还稍微多一些在这个阶段呢其实比亚迪呢是做了这么几件事首先呢
他的汽车业务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因为他在某一些领域其实做的是比较不错的比如说 2010 年他和戴姆勒合资成立了新公司就是腾讯的前身其实他做的是非常早也可以看出来当时戴姆勒当时戴姆勒应该是
应该是蔡彻吧还是谁对比亚迪应该还是非常看好的在这一段时间比亚迪最大的亮点就是大家可能还有印象他电动大巴和电动出租车的销售和运营
这个其实也是很好的配合当时国家以试乘千辆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政策因为这个政策的重点就是首先把公交车出租车和其他的政府公用车辆给电动化了比亚迪当时做的一件事就是 2009 年 7 月他收购了长沙的一个客车厂
其实这个客车厂是之前被美的集团做家电的美的集团收购的叫美的三箱客车厂在这个时候他第一次获得了大巴的生产资质大家要注意在此之前比亚迪完全没有碰过任何商用车但是在此之后他就开始成为了一个应当说是世界领先的电动大巴的制造商他一方面在国内
推广电动公交车而且他首先选择在他设厂的这些城市推广电动公交车因为这个其实是当地政府非常欢迎的一件事因为这个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把这个厂给攀活了我又能够获得很好的政绩比如说他在长沙一下子铺了应该是几百上千辆电动公交车
与此同时呢他还铺了大量的这个电动出租车比如大家当时印象比较深的 2010 年开始深圳开始大量的铺比亚迪的电动出租车而且呢还配合了深圳 2010 年 2011 年大运会的这个电动车示范项目当时投入了正好 2000
一是一辆新能源汽车运行然后大部分都是 BRD 来提供的而且 BRD 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创新比如说融资租赁什么这些形式来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但是为什么我们说是冰火两重天在另一个方面就是 BRD 它在一般变相消费者的乘用车市场
其实在那个时期它是相对来说呢日子是比较难过的因为大家如果看 BRD 的销量 2010 年以后它的这个销量基本上就陷入了一个停滞的状态就稳定在了大概几十万辆这个规模上下浮动在我们全力向前冲刺的时候谁也没想到现实狠狠地给我们上了一课
销量的回落渠道的退往三年的时间我们的利润跌去了 90%不得不承认在起步的阶段我们应该敬畏市场稳打稳扎在 2011 年的股东大会上我向股东们承认我在决策上犯了一些错误我们要做出改变用三年的调整时间苦练内功狠抓品质重振市场
三年调整后呢我本来以为很快就会有转机提出了奥斯腾飞的目标没想到不但没有飞起来反而就这么一直沉浸了十年这十年呢我们每个月的销量都在三万到四万上下大家都嘲笑我们是比三万
虽然在这个时期呢他其实也做出了很多这个技术他把好几个技术关键技术给孵化了比如说他的这个双模混动的技术 DM 的技术还有他这个 IGBT 也迭代了好几代他还推出了几款产品像晴 DM 晴 EV 糖 DM 而且这几款产品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他这些产品的工程的命名都是
高度量化的比如说当时唐 DM 这个王川福给他这个工程命名就叫 542 工程这个 5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唐的 0 到 100 加速性能做到 5 秒以下所以这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比亚迪长期以来他会把 0 到 100 加速标在车尾是这个 542 在我之前做 DM 的那期节目里面也说过就是我是说
在比亚迪之前我看到三个数字还没中间没有点然后形容一辆车那通常都是它的 cubic inch 排量因为机肉车时代全是这数但实际上在这个案例中不是它是五四二是五是这个加速时间然后四应该是四轮驱动然后二是百公里油耗对
两升以内对两升以内它应该是那种把纯电行驶那一部分也给平均进去所以就是两升两升以内对这种这种数字上的取舍一定程度上让我想到了皮耶西就是出一车的名字叫三升对吧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在百公里油耗小于三升呵呵
对所以说当时其实这个书里面也是也记载了当时其实比亚迪在全国各地搞过一些可能在有些人看来比较迷惑的一些营销行动比如让秦 DM 秦 EV 或者是唐 DM 去跟比如说奔驰宝马的这些车型去做什么百公里或者零到四百 drag race 的这种哈哈
这种比较就是当时好像让大家以为就比亚迪认为我只要这个加速跟他做的一样快或者比他快我就跟他一样高级了这样一个是一个逻辑是对但这种逻辑其实在当时至少他的那个产品因为
因为应该在当时来说因为锂电池的成本还没有打下来它这个价格包括这个产品的竞争力在市场上还不是那么的明显所以 BRD 整体的销量还是一直在几十万辆这个水平徘徊所以这个也拖累了 BRD 的年增长率当时 BRD 年收入的年增长率书里面的统计是年均复合增长率只有 11%
而且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回顾当时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会发现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其实是偏向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特别是 1617 年以后其实对于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路线是不是特别有利的在最困难的 19 年
比亚迪现在很难想象仅仅是五年之前比亚迪甚至出现了汽车业务不赚钱的局面当时比亚迪的汽车业务营收只是整个股份公司的一半而且你会发现那一年比亚迪的盈利全是靠手机业务的盈利来提供的所以从盈利角度讲 2019 年比亚迪其实是一个手机公司
回想起这段时间公司太难了差一点就活不下去了当时我们能继续走下来靠着就是对技术的信念可以说做一个选择很容易但当你为了这个选择拼尽全力都等不下结果还却能咬牙坚持这才是真正的不容易
我们不知道机会什么时候会来但我相信当机会来的时候只要做好准备的人才能抓住它
而且在大概整个 2016 年到 2019 年比亚迪日子都不是特别好过 16 年的时候这个也是书里面这个谈到的一个信息大家也可以查到就是 16 年的时候比亚迪其实当年现金流非常紧张最后是靠定向增发了 145 亿才缓过来而当时最大的投资者是谁呢是三星是三星的李在荣
因为他这个跟王川福聊的比较好最后决定投资了 30 亿然后带动了其他投资者投了 BRD145 亿当时 BRD 才还过来三星该后悔吗
不是很清楚不是很清楚当然他们养他干什么呀对对对但这笔投资赚还是赚到了另外几件事呢我觉得也需要提一下一件事呢就是大家可能很多人刚开始关注比亚迪的人很难理解的事就为什么比亚迪还要分王朝和海洋两张网其实呢是这个比亚迪一个历史的一个路径依赖吧比亚迪其实最早有四张网
在 10 年的时候有 A1 A2 A3 A4 四张营销商网络因为比亚迪当时每年会推出非常多新车他一个经销商他每年如果要承担所有新车的投放的话他可能每年培训都培训不过来
所以比亚迪一下子一口气设了四张网但是在 2010 年呢他遇到了一个冲击就是因为那一年比亚迪的销量不尽如人意开始有经销商退网所以比亚迪决定把这两四张网合并成为两张网就是蓝红两张网因为 20 一几年的时候比亚迪处境比较困难他甚至在 2014 年把这两张网合并成了一张网
但是比亚迪毕竟他还是倾向于把他的产品放在不同的渠道去销售所以到了 2019 年这一张网又变成两张网就是一张叫王朝网一张叫翼网而且这翼是一个小写的翼这个翼网就变成了现在的海洋网还有两件事我觉得还是应该说一下一件事是比亚迪的垂直整合
垂直整合呢其实现在很多人喜欢谈比亚迪是一个高度垂直整合的公司如果你横向比它确实是这样我们之后会讨论但是如果你去看 201 几年这个阶段的比亚迪的话你会发现其实比亚迪的垂直整合程度其实反而还降低了一些
因为比亚迪在这一段时间它做了三次的调整第一次是 11 年到 12 年它把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的内部的厂给关掉了比如说橡胶比如说涂料这个数字非常恐怖比亚迪 2011 年一度有 138 个汽车品类的工厂在 2012 年把它整合到了 88 个
在 16 年他又整合了一次把座椅等没有竞争力的部件给关掉了因为比亚迪内部做了一次调查发现他的很多零部件内部从来没有换代外面已经迭代了可能五次十次了所以就把这些没有迭代的零部件厂给关掉了第三次应该来说是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的
就是 BRD 把它的核心零部件体系就是电池视觉视觉其实主要是灯什么这些东西科技伏迪科技伏迪动力和伏迪模具这五个企业给独立出来了原来他们都是 BRD 内部的事业部然后之后就独立出来成为所谓的伏迪系的零部件的研发企业了所以现在 BRD 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格局
这些伏地系的公司呢它还是集团内部的事业部事业群但是他们呢有独立的研发部门他们呢需要跟外部供应商一样竞标而且他们呢有更大的自主权
他们跟外部的供应商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个他们可以自动更标外部的供应商竞标了他们可以更标而王传福保留最高阶的几个权利比如说产品方向与战略投融资和高阶人才应用
这些供应商伏迪系的供应商需要自负盈亏所以其实到了 19 年以后比亚迪的垂直整合的这个程度其实反而是降低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其实大家也会看到一些比亚迪和一些外部供应商的这些新闻因为其实在这个之后比亚迪它引入了不少外部的供应商
所以这个阶段的比亚迪至少比亚迪汽车来说它的很多的很多的工程师其实都进入了伏迪系而不是留在比亚迪自身
是的我们其实咨询过一些业界的朋友他们也会跟我们说这个 BRD 其实现在它的技术研发部门不光有它 BRD 自己的这些研究院它还有很多伏地系的这个研发部门这些人所有人加起来才构成了 BRD 现在十几万的这个研发的规模 OK
最后一件事我觉得也是大家可能关注 BRD 的人都注意到一件事就是沃尔夫冈埃格
他在 2016 年底加入了 BRD 然后呢他先是设计了 SongMax 然后之后呢就他第一款全程参与设计的产品就是这个 BRD 的汉就是大家现在在路上也看到很多的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会发现 BRD 其实他的整个设计语言呢其实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整体来说我觉得公允的说应当说这个设计风格应该是变得时尚或者说
变得好看了很多外形对对我这场外形确实是变得好看很多然后像其他埃格没有参与的部分像内饰设计这方面其实也有比较大的进行是的所以这就是你第四阶段的结束
对第四阶段结束然后其实到了大概 2019 年 20 年的时候如果我们回到那个时候去看很多人可能觉得比亚迪还是大家印象中的那个感觉形象有点土气然后他的这个产品主要是在这个三四线城市销售然后大量集中在这个网约车出租车市场的这样一个企业
你很难想象它现在突然在几年内有这么剧烈的一个变化我这儿有一些数据比如说这个 18 年到 20 年 BRD 的销量年销量基本上还是大概四五十万这个水平但是呢 21 年它的销量变成了 74 万 22 年变成了 187 万
23 年 302 万然后今年呢不出一这已经不是今年了 2024 年不出意料应该是 400 多万两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非常恐怖的对然后与此同时这个之后我们也会谈到其实还有这样几组数字的变化它的雇佣人数和营业收入在这几年基本上从 1920 年到 24 年翻了差不多四到五倍
这个水平而它的净利润它的这个规模净利润这个是衡量企业营利能力的这个重要的指标它从 1920 年的差不多十几亿人民币翻到了 23 年的 300 亿人民币也就是说翻了几十倍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非常吓人的或者说我们换一个方式来比
它的销量对比其他的主流汽车品牌的销量大众的销量在 20 年之前它每年基本上还在 400 万辆左右这个水平差不多就是现在这大众在中国的销量跟比亚迪是差不多的这里指的应该是大众集团不光是大众品牌但是到了 2024 年
比亚迪已经超过了大众比亚迪应该是 400 多万辆大众今年差不多是差不多 300 万辆左右的水平所以说这个是一个角度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比亚迪我们之前说了比亚迪股份内部汽车业务的占比 19 年的时候差不多是一半一半一半汽车一半是手机和其他业务但是到了 2023 年汽车业务的占比已经到了 80%
手机业务占比只有 20%了在这个时候你可以说 BRT 主要就是一家车企了
是的所以我们就说到了这个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 2021 年至今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我们目前认识最就是每天都能在新闻头条上看到比亚迪的这个阶段我们会以为反正至少我自己感觉就是最近这段时间对比亚迪的这种热潮会让我们错误的以为过去十几年他一直是风口浪尖但实际上这只是最近这五年从 2019 年或者从 2020 年开始
的一种突变是非常特殊的一个时期是的 是的然后我们就来快速谈一下到底这几年里面
发生了什么应该来说改变比亚迪命运或者说是标志比亚迪进入这个阶段的产品应当来说还是比亚迪汉比亚迪汉其实对于比亚迪来说是一个他想要突破市场的一个产品因为他应该是比亚迪第一款冲击 20 万以上价格段公务用车市场的 C 级轿车这个 C 级当然是大众的分法欧盟应该是叫 E 级对吧 E 级轿车
汉这款产品呢当时比亚迪他是在 2020 年底内部预测的这个盈亏平衡点是月销 2000 辆但实际上呢他随着 again 就是之前我们说的这个通过首先包围二线城市的这个营销策略再进入一线城市这个营销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 2021 年混动的 DM 系列的汉
和 E11 系列的汉首先上市在 2020 年底开始上市实际上后来的月销最高达到了 3 万辆远远超过 BRD 内部的估计然后之后在 2021 年的三四月份 BRD 又推出了几款新产品实际上就是搭载了它之前一段时间开发的新的技术比如说 DM 的两款 DM 的技术 DMI 和 DMP 的技术的这个 Chain Class
和 SOMPLUS 在这个全国先是在二线城市之后在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上市比亚迪内部管这个叫昆仑战役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后这就标志着 2021 年成为了比亚迪这个业绩的转折点你会发现比亚迪其实开始上量它的业绩开始爆发就是从 21 年
而这段时间呢其实比亚迪内部的一个说法叫技术愚持就是说我这么多研发人员其实开发出来很多技术
像什么大家比较熟悉的什么 E 平台 3.0 其实应用了预控制器的架构还有什么 CTB 技术什么 E 四方 E 三方云联什么 DMO 这些技术也相继被放到了车上特别是它的高端品牌像方程报和仰望上面所以说之前就是新宇说的什么品牌第一个卖到了 100 万以上其实最后还是 BRD 自己
把中国的这个自主品牌和电动车品牌给做到了 100 万以上不过他们卖出这种车之后除了用了很多的废铁以外他们也没去度假呀
对这是一个问题就是好像从王总到一般员工好像并没有去度假所以我们可以讨论一下这些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然后这个与此同时比亚迪这个增长速度它差不多一年 50%到 100%多的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非常恐怖的所以与此同时可能
可能特别是这些在比亚迪设厂的城市的人会有切身的感受就是比亚迪在全国疯狂的扩张他的产能特别是电池零部件和整车的产能呃像这个书里面说的他在 21 年到 24 年他在这么几个地方陕西西安山东济南河南郑州安徽合肥江苏长州湖南长沙江西辅州呃
或者是兴建或者是扩建或者是像江西辅州一样是承接了之前这个被废弃掉的这个产能兴建了一批建出了一批生产基地而这个建厂的过程呢比亚迪也非常快一般行业内需要大概 18 到 24 个月但比亚迪建一个整车厂最快只用 9 个月建电池厂最快只用 7 个月
所以这几年当中你会发现比亚迪不光是他的各个营收利润的指标在疯狂的扩张他本身作为一个组织也在疯狂的扩张他的雇员从 20 万人一下子变成了今年的数字应该是 90 多万人接近 100 万人然后他在全国一下子就建出了这么多厂而建厂的负责人就是王传福的哥哥王传芳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让全国很多之前在汽车产业当中其实不那么险山陆水的城市比如说合肥比如说西安比如说长沙比如说长洲当然他们也有别的企业一跃成为了全国这个汽车产业上非常重要的一些这个城市对所以这种速度就已经我们不能概括为中国速度了这应该就是比亚迪速度
对对比亚迪速度就感觉一个小孩他可能刚上学的时候才就一般人的身高然后可能小学毕业或者
初中毕业就长成了姚明的身高这个是这个是非常非常非常可怕的啊非常非常厉害当然与此同时其实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个我们之后会谈到比如说呃今年去年引起舆情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底链啊比如说供应商 AB 点啊这些嗯背后跟这个都有关系另外一个就是也是跟最近的新闻有关的就是比亚迪在这个阶段也开始了非常
猛烈的这个出海的攻势没错因为在 2021 年之前其实比亚迪的出海呢比较成规模的主要还是它的商用车特别是它的电动大巴其实在海外推广的是比较不错的在美国干了十多年了对在美国干了十多年在欧洲在日本在澳洲在东南亚甚至在印度它都有不错的推广
但是他的乘用车应当来说在 2021 年之前出海还是小打小闹但是到了 2021 年 5 月份比亚迪正式启动了乘用车出海的计划而且他这个乘用车出海的计划跟其他的企业还不一样其他的企业大家有一些目的地大家都会去比如说东南亚澳新中东拉美俄罗斯独联体国家这些大家都会去
但比亚迪还会选择进入一些硬骨头比如说他要去日本他去德国他还去一些其实销量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但是他也获得了很好的回报比如说新加坡比如说以色列
比如说还有一些市场其实它扩张也非常迅猛比如说巴西比如说墨西哥而且它也同时在海外建很多工厂比如说它去年在泰国的工厂已经竣工了在匈牙利和巴西的工厂也正在建设中当然巴西的工厂最近也有新闻大家可能也都注意到了
何璇对关于比亚迪出海这个话题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就是奥地利采购了比亚迪当公务车当时在欧洲还产生了一定的讨论问为什么不选择德系或者是法系而偏偏选择了一个来自中国的比亚迪我觉得这个时间点是在 2023 年的时候是一个对比亚迪出海一个非常坚实的一个脚印然后从此之后可以在奥地利的这样的一个中立国家可以看到很多的
比亚迪的车型还有比如说海豚海豹的这样的一些 poster 在大街上我觉得这一点对比亚迪来说也是比较成功的一个点对我印象里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德国为首的这个 Sixth 选择跟比亚迪做这个租车 rental car 的合作这个也非常有标志性
对对对因为我觉得就是打入了欧洲的政府的这一层面的公务车层面的一个市场其实对他品牌的一个提升也是蛮重要的没错没错这说明一种就是集体性的认可而不是个人消费者层面的认可
对的对的而且这个过程中我记得还有一个让比亚迪在西方世界比较出圈的一个事情吧就是当时应该是威廉王子出访加勒比海的某个英联邦的岛国然后有网友发现其实当地派出的接待用车是比亚迪好像是唐还是宋吧我记得
OK 那我们就期待什么时候那个教皇也直接弄一个这个透明透明车车座的比亚迪糖可能比亚迪能给他在一天以内做出来毕竟大多数都是沸腾烂铁嘛
他自己说的 OK 行我们觉得到目前为止到这个时间点为止我们把比亚迪的整个的这个历史捋了一遍这个还是非常 dramatic 的我觉得即使是作为一个不是车企咱就说随便一个人的这个成长阶段来说他能分这么多阶段而且是并不是一直往上走的
而且这本书也其实很关键的提到那些低谷的或者低潮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评价比亚迪并不是评价这几年风光的比亚迪而是整体看它无论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它
一些精神在整个延续这五个阶段都有什么包括王传福自己他十年前说过的话他二十年前说过的话到现在再来看是怎么样的我觉得这是我们这期节目从点评这本书来说我们最想做的一件事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浓墨重彩去捋他的历史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比亚迪包括我自己其实没有这本书我们很难整体性的看到这五个阶段
是的所以刚才捋完了这个整个比亚迪的故事之后呢咱们现在就开始聚焦在几个点我觉得这几个点是比较吸引我的而且也是能够总结出一些就是从一个一个故事之后能总结出一些有意思的一些特色的跟比亚迪相关的跟王春福相关的一些特色的哈
第一个点是王川福欺人就是虽然这本书的名字叫工程师之魂然后记载的是比亚迪的故事但实际上因为王川福本身还没有离开这家公司还在以非常关键的角色去领导这家公司所有的业务所以这本书基本上可以算是比亚迪和王川福的一个共同的一个回忆或者一个总结那咱们就先从王川福欺人开始说
首先这个人呢他是按我的理解就属于上一代的人就是我父母这一代的人
他是 66 年出生然后他其实经历之前是很惨的当然这不是说因为他要写一本传记所以他要卖惨他确实比较惨就是 71 年刚五岁的时候他父亲就胃癌然后 13 岁的时候 79 年他父亲就去世了然后他 15 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就是这个开局真的是很难想象哪个优秀的创业者 15 岁之前父母双亡的反正至少从这件事上你就能看出来他后面所有的决定
一定程度上有他个人的独立性格的成分另一件事就是他不得不独立他 15 岁的时候父母就都没了
所以后面所有做的决定无论是他下海啊还是他做任何的并购甚至拒绝那些投资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在我看来可能跟他的过去的背景都相关就这个人他是非常早的就必须得经得起这个自己生活的所有的这种压力啊或者同辈人啊或者上辈人其他人的这种成人化更早一些吧我觉得这是一个他的一个缘起然后到 83 年的时候他就高考了
就 17 岁的时候高考了然后他就考到这个叫中南矿业学院这个学院后来就变成了叫中南大学的一部分然后 21 岁的时候他读研读研之前陆教授也说了他进的这个其实不是一个大学进的一个叫北京市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究生部是在这然后他 24 岁的时候是 1990 年大家想一下 1990 年
他研三毕业然后就进了所谓叫总院 301 市留院做研究这是他这个书里边写的然后 92 年刚 26 岁他就提拔为 301 市的副主任我甚至到现在都没当过这个职位他 26 岁就当了我今年已经 34 了已经 35 了
他非常早的就当这个副主任了然后 27 岁就刚当副主任一年之后就是我们所有这个故事的开始就是他到深圳筹建公司担任总经理他真的是起步我觉得是相当成功的这个陆教授怎么看对就王传福他这个早年的生涯我觉得这个自我奋斗的这个
这是一个自我奋斗的成功典范吧因为补充一下他老家是安徽无为无为这个地方如果大家不知道的话这个地方就在五湖的对面就在奇瑞的总部对面在长江的北边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呢并不是一个经济很发达的地方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这个地方是以劳务输出闻名的
这个男的出去打工或者去做无为板压这个在长三角这个无为板压店很多女的出去打工很多是做保姆所以当时在全国特别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无为保姆是非常有名的所以王长福能够从这样一个环境里面
最后读研究生而且他有色金属总院如果他按照原来的步骤发展他一直在国企现在他可能会是比如说什么中国有色这样的大央企的一个高管我觉得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中南矿业学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都属于在有色冶金系统实力非常强的
这个院校和这个机构所以说他本来在体制内他应该会有一个很好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前途但他最后决定 27 岁 28 岁的时候就出来独立其实我觉得逻辑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在原来这个比格公司他虽然是总经理但他说了话不算他自己创立比亚迪他的决策他说话就算他说什么比亚迪就是什么
对然后咱们再抽离开比亚迪这件事咱们再想想过去孤岛车谈还做过其他什么节目呢给我印象比较深刻就是 PSC 的节目 PSC 的出身可是跟他完全相反
PAC 是一个家里很有钱而且家里还有一个公司叫大众还有一个公司叫保时捷对吧就是这些公司对他来说就是家里的家族企业然后这时候他的选择完全是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虽然他跟王春福有一件事是一样的就是都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但是他不仅父母双全而且他还有充满这个各种各样技术也好资金也好的支持所以他想去滑雪
他想去干什么都可以这个跟王春福的经历就完全相反了 OK 那后面我们来说一下他的一个关键性格就刚才我提的就是独立为什么独立这件事我要单独拎出来呢因为我觉得就在去年或者前年吧就 2023 年有一句话是给我印象超级深刻的我相信很多听友也听说了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今年是中国一汽成立的第 70 年
当第一辆解放文时在世界汽车行业上标注了自己的名字东风汽车在卢锡鹏中用双手敲出这个名字长安汽车用第一辆为车为这个名字扬起新的旗帜上汽集团用来之不易的体系为它打开全新局面广汽集团用新声为这个名字写下新的注脚
奇瑞汽车用第一辆风云为它增添新的标志吉利集团在一次次大胆尝试中写下这个名字的万丈豪情长城汽车在皮卡市场留下这个名字的脚印比亚迪和这个名字一起踏上新的征程这个名字将由你 由我 由每一位中国汽车人共同书写
这个名字叫一起东风南山中国汽车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这句话给我印象深刻的主要理由就是比亚迪似乎在宣传一种话术或者一种故事背景就是今天比亚迪出来出海也好成为中国第一大也好是因为中国汽车
厉害了中国汽车成功了但实际上这句话难道是王传福的真心话吗或者是这是比亚迪的真心话吗
我的感觉是不是我来给念一下这本书的一句话不是王传福自己的话他说如果说年少时独立是王传福被动的选择这是我刚才说的他父母双亡的很早那么当一个个难题被踩在脚下时独立就成了一种习惯和气质大家注意什么叫习惯和气质那就是说根深蒂固的就类似工程师之魂他也可以写成独立之魂是吧独立自主是他的性格也铸就了比亚迪的命运
那在这个背景下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这句话还有任何意义吗我的理解是不行因为这只是一个宣传口号它不是真正比亚迪的特色因为他自己书里边写的很清楚独立自主是他的性格也铸就了比亚迪的命运 OK 所以我觉得独立这件事在我看来从始至终贯穿了比亚迪的每一步的发展
无论是他从电池到手机还是从手机到汽车然后甚至在手机到汽车的这个过程中他又完成了一些非常特殊的人才呀什么模具加工啊什么这个比亚迪汽车的这个
制作方法或者说这个企业的这个资源分配方法这些所有的东西就是既特殊于既特殊于手机行业又特殊于汽车行业他没有一点操作是要完全抄袭某个公司然后成为他们呃
而造就的比亚迪而是除了车长得像丰田以外很大程度上他的这种经营思路是完全独创的甚至包括他在刚刚比亚迪建立的时候就成立了那个磷酸田里纯电动车的那个研究项目这件事你超丰田是不可能超出来的这个是非常独立的
对在这个书里边比王传福还说过类似的话这个还是零几年初的时候他曾经说过这个人家这个像三阳啊当时这些领先的电池厂商这么成功你学他是不可能像他那么成功的因为你学他可能只顶多跟他一样快你不可能追上他
OK 然后下一个我觉得就是比较明显的就是在标题上写的工程师之魂工程师之魂这件事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咱们刚才听了很多比亚迪的故事咱们都会发现一件事就是当他去进入汽车行业的时候当然手机行业也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我比较熟悉汽车行业咱们就说汽车行业当他进入汽车行业的时候他第一件事想的不是说现有有多少操作是他需要学习的
他需要学习的只是课本买了几本教科书但实际上对于任何一项技术任何一个操作当他买不起生产线甚至是买得起生产线或者买得起服务但是他觉得工期不满足他的需求的时候他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把它拆解成工程问题
这件事呢其实之前我在做那个纽维那期节目的时候就是回顾纽维的那个看纽维那本书那期节目的时候其实也多少提到了就是纽维是一个真正的工程师他用解决工程问题的方式解决了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解决这个不同的部门或者说驻地在不同地区的部门之间的问题他们也解决了
他解决的方式是通过去建立一个这个汽车模拟测试实验室来通过这个先进的网络信号来传输一些技术数据让这两拨人互动让两拨人从这个互相的疏离互相的建立到变成了互相合作
这就是用技术的解决方案去解决一个人事问题的一种思路其实我看比亚迪这个工程师之魂也贯彻了这件事就是他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难就是看到一个非常难的东西那我就找外包吧就找别人吧并没有他就尝试去自主解决问题人家家具等于机器人这件事就很明显的能体现出他其实是在用一种工程思维方式而且他在解决一个工程三角问题并不是解决一意孤行的去搞
安全或者一意孤行的搞成本它不是的它是在成本然后质量和最后的这个产品特色之间去找一个平衡所以这件事我觉得也是它一以贯之的就是始终的不论它在做什么业务的时候都在尝试去做的一件事所以这个工程师精神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王川福的特色
然后下一个王川福特色是没有那么显见但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特色就是有一句话在这个书里边说的 1996 年毛德和加入比亚迪他曾在一家航空航天工业部所属企业从事
设备和技术工作是一个设备专家王春福在比格时和毛德和的工作地点很近两个人相识结缘进入比亚迪后毛德和牵头成立了设计室负责设备设计和开发
我觉得比较特色的一点就是这中间的一句话叫和毛德和的工作地点很近这我不知道陆教授怎么看我其实和很多人的工作地点都很近但是我从来不会因为工作地点很近就结识然后我创立一个公司让他们直接加入我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涉牛的行为
我们就横向对比吧就是对比其他的中国自主车企这个创始人或者创始的这个核心人物他把自己的同学同事给带过去这个是很常见的王全福也带了很多人这样的人过去
但是把隔壁单位的人也带过去这个确实目前为止看见的确实不太多这个王昌福是这方面相当厉害的一个人是的所以我就想如果当时他隔壁的不是这个毛德和是伊朗马斯克我不知道到底最后是谁带谁创业是
然后最后一个特点是我觉得这个影响我对现在比亚迪这种品牌向上判断的就是这里边强调了一个他勤奋简朴和对奢侈品无感的一个特色其实一定程度上我很理解这种叙事因为那就是我父母辈那时候生活的一种状态就是他们对简朴和勤奋是非常推崇的比如说这里边说到一句话我来念一下
如果不出差每天早上七点多他会从住处自己开车一刻钟左右到达公司开始一天高强度的工作一般晚上 11 点结束工作后回家他的车上和办公室备有西装但他平时最习惯的衣着就是和员工一样的公衣他不抽烟不喝酒不会打高尔夫球没有娱乐活动不洗硬丑他的办公室和家里摆放的书刊基本都是技术类的
偶尔有关于奢侈品营销类的书籍不是因为他有购物欲望而是他在思考比亚迪品牌高端化的过程他希望有所借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描述就是如果他真的在做的事情是 tier1 或 tier2 我对这段话甚至没有感觉因为那是他的个性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比亚迪不仅仅是一个生产五万块十万块车型的公司他还在生产三十万四十万甚至一百万仰望这样的车型的公司那就让我想到了什么呢就让我想到了几个人比如说皮耶西皮耶西是一个出身豪门的人比如说这个现代兰博基尼的 CEO 这个史戴范·宾克曼
他是一个非常精致的一个男士而且他从可能 20 多年前就开始穿非常有特色的定制的西装出现在所有兰博基尼的这种宣传场合中然后跟兰博基尼的宣传场合也去到一些非常高端的奢华的一些地区去做对应人群的推广对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然后我们还能想到什么呢就是专注技术的本田本田纪言嘛这个名字都已经带出来了他的核心就是研究所
而本田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超豪华车没有豪华这种定位的车或者说有但是卖的非常差比如说本田里程 Legend 的这个车或者在美国叫 Acura RLX 这个车或者 RL 那个车就是很明显的一个技术向的一个工程师之魂的公司
通常如果没有对奢侈品的理解是做不好奢侈车的就是并不是说做不好奢侈车是个问题但是如果你今天的目标是做一个奢侈车但是你带来的全都是技术突破的话那最多你做的一个是什么呢就本田 NSX
作为一个技术取向优先的而没有任何奢侈奢华定位的一个东西你永远做不出的是法拉利因为法拉利它有这方面的诉求它有这方面定位它是完全不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我现在在思考的是如果王传福一在造车的那一天没有驾照也就是说他对汽车是没有概念的二他做仰望的时候对奢侈品没有概念没有需求
那整体来说这家公司在我看来它应该做的就是这种大众化的这种消费品的这种车我不知道二位怎么看陆教授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我这就有一个这个意识吧我觉得可以来辅助大家理解这件事就是王传福他 200 几年他可能后来拿了驾照他开的车是什么呢当时公开报道比较多他当时开的是灵智就非常符合雷克萨斯对于年轻人来说雷克萨斯这是一个非常符合大家对于广东老板刻板印象的一个车虽然他不是广东人就是
不会在这方面追求什么奢侈豪华只是追求一个极致实用然后有一点高档的这样一个车就足够了另外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王川福他的这个生活方式这个是他个人的自由啊但是很多在比亚迪工作的工程师你会发现他们不得不也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比亚迪的场都非常远然后周围可能就有一个你的住处然后别的什么都没有
所以你也不得不这样就是每天工作的比较晚然后就直接回家了当然路上通勤会比较快是何谦对的就是刚才新宇提到了一个点就是关于法拉利它是豪车或者说它不是现在对于比亚迪来说它现在更多的是制造一些比如面向于大众的车型但实际上对于电动化来说我认为应该分开看
之前所有的车型更多的是偏向于燃油系的那么对于电动化来说的话什么是豪华这是一个值得可能会被重新去定义的一个概念这是我个人的认为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
很多欧洲车企更多的是在用电动这个平台去贩卖自己的情怀像是之前我们谈到的 JLR 捷报推出的新的视觉的传达的一个宣传片被很多人吐槽但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如果把捷报这个品牌单独的给拿掉换成任何一家奢侈品的品牌再去看那个广告的话其实没有任何违和感
换句话说他们更多是营造了一种消费者的生活习惯然后去让你去认同他的一个产品的观念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生活方式的一种传达就像我之前我在法国上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现在在做奢侈品这块的市场市场营销这块然后他们公司出了一款打火机非常紧跟时事就是
巴黎市巴黎市某院开门的那天重新开张那天他们公司出了这个打火机非常漂亮然后那个玫瑰花窗它其实对于火机来说它就是一个很单纯的功能但是它贩卖的是它的这个情怀它贩卖的是一种情绪的价值和一种生活的方式所以对于欧洲的电动车不管是雷诺最近刚出的 Twingo 还是
宝马要走的这个 Noi Class 但是其实也都是之前的一些车型的重新的开发重新的设计其实都能看到他们更多的是在讲电动情怀电动的复古性但是对于中国来说的话从华为比亚迪等等一系列的新势力的角度来看的话他们更愿意把
电动等于智能加数字作为一个结合来标榜自己的高端和豪华所以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去阐述什么是豪华什么是电动的豪华那么最后其实还是要看消费者是如何认定毕竟最后还是消费者用自己钱包投票嘛
是你说的这种豪华的这个取向或者这种就是后来者的豪华取向给我的印象比较像什么呢像比如说丰田世纪在大概
90 年代中 90 年代末我具体不太清楚设计是第一次出是什么时候出也是说给了好多好多的按钮而且上面全都是日语的就是片假名或平假名的一些一些写的东西然后也是把那个后排可以做就是可以放倒然后前面那个脚可以
穿过一个板然后放在前座椅的那个椅垫上就有很多在当时比较高科技的虽然它不是电动车就是它把高科技跟豪华绑定在一起就是这种东西给我也是一种让我感觉映射到现在的这种后来者的中国比如说仰望这种车上
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后来者的共性就是他想做他想聊的故事可能没有法律力多但是他想做的事情呢也是想赚法律的钱对吧他是他是这么一件事我觉得我倒没有看出来电动话一定会带来特殊的叙事方式我只是觉得就是
比亚迪在做的事情如果他对奢侈品是有感觉的那他至少要像奢侈品那个方式在做一些努力但是我没有看到就是我也去试驾了这个没有试驾我只是试乘了一下就是这个仰望我觉得好像给我的感觉没有那么奢侈品像更多的是科技堆料
对其实就是这个问题就像我刚开始你那边挺提到的法拉利就是那个机械时代燃油的时代其实速度是非常珍贵的但是在电动时代最大的改革是速度变得廉价所以能拼的就是智能化和数字化因为所有车都可以做到零百加速多少多少秒就是赶超超跑这样的性能
所以就很难再去通过其他的机械上的表现去拉开你的品牌差距你的豪华差距所以我才这么认为对于华系来说中国这些车企来说更多的是拼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对于海外的这些车企来说他们的电池是来自于国内的这些供应商他们的电器也并没有足够的优势那么他们能讲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情怀自己的历史去贩卖自己的价值
它确实有一个不一样的取向行我觉得陆教授你针对这个话题还有说别的吗我稍微补充一点就是我觉得比亚迪他这方面他也一直在探索从他一几年的时候开始主打我的加速是多少这个就是属于可能还跟那些油车在比我的电车性能有多强但是现在大家动力性能都很强了那么他的选择的这个路线就是我开始在车上堆技术
这个堆技术这个路线是不是能够成功呢这个我们也拭目以待吧我觉得这个在未来电动化领域怎么实现豪华这个是我们节目也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
OK 本期节目到这里就先暂时告一段落在下一期节目中我们将继续讨论工程师之魂这本书以及跟比亚迪公司相关的一些总结和汇总敬请期待最后要感谢 ATTC 爱科公司对本期节目的剪辑支持我是罗欣云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no vacations just charge a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