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 宇航员与机器人:漫谈深邃浪漫的ROBOT新知

3. 宇航员与机器人:漫谈深邃浪漫的ROBOT新知

2022/10/10
logo of podcast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邵天兰
Topics
邵天兰:本期节目讨论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挑战和市场前景。邵天兰认为,人形机器人更像是一个引领性的技术,其本身的价值可能有限,但它能带来一系列的技术突破,有点像登月计划,登月本身没什么用,但它产生了预制菜、新材料和通信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人形机器人真正产生巨大价值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多技术,并吸引人才。 邵天兰还谈到,市场行为需要宏大的目标来吸引人才和资本,并提升容错率。马斯克擅长用宏大的愿景包装实际项目,提升项目吸引力与容错率,而专注于性价比更高的火箭发射,会降低项目吸引力与容错率。他认为,人形机器人可能并非未来主流形态,未来机器人形态可能更加多样化,针对特定任务开发专用机器人更可行。目前几乎没有场景需要人形机器人,让机器人完成简单任务都非常困难,机器人技术与大众认知存在至少50年的差距。 邵天兰还谈到,人形机器人研发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其技术难度不亚于自动驾驶,甚至更高。他认为,家用机器人的技术难度高于火星移民,解决简单的机器人任务就能获得很高的学术成就。他认为,目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阶段类似于1980年代的电脑行业,机器人正在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 邵天兰还谈到,机器和机器人的区别在于感知、决策和可编程能力,科幻电影《环太平洋》对其创业理念有很大影响,当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与《环太平洋》中的场景类似,需要大量的工程实践。人形机器人研发的技术难度不亚于自动驾驶,需要解决大量的工程问题。他认为,机器人行业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需要各种类型的企业共同发展。 邵天兰还谈到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满足汽车的需求,第二阶段是向其他行业拓展。他认为,未来机器人行业将出现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头,类似于手机行业的歌尔声学和欧菲光等企业。 张小珺:作为主持人,张小珺主要负责引导话题,并对邵天兰的观点进行补充和总结。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落分析了马斯克如何利用火星殖民计划这一宏大叙事,来吸引人才、资本,并提升大众对其公司SpaceX的容忍度,即使其火箭发射任务屡屡失败。这种策略也适用于其他高风险、高回报的商业项目,例如电动车和人形机器人。
  • 马斯克利用火星殖民计划吸引人才和资本
  • 宏大叙事提升了大众对SpaceX失败的容忍度
  • 此策略可应用于其他高风险商业项目

Shownotes Transcript

上期播客我们从马斯克发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聊起,从投资人视角,聊到了宏观的机器人产业格局。这期我们也聊机器人,不过更轻松,嘉宾是一名6年的机器人创业者,也是一家独角兽公司CEO。他从清华和慕尼黑工大毕业以后,先在德国公司做机器人,16年转战国内开始创业。

和他聊天,更像是听了一场robot漫谈。

  • 01:50 人形机器人犹如登月
  • 03:09 马斯克的"讲故事"能力有多惊人
  • 07:40 人形不一定会是robot主流形态
  • 09:14 大众期待和人类真实技术中间差了50年
  • 14:35 技术大PK:自动驾驶、登火星VS人形机器人
  • 21:54 "机器"和"机器人"的区别
  • 23:30 robot的原生语意是奴隶
  • 25:23 电影《环太平洋》里的spirit
  • 29:14 机器人如今阶段类似80年代的互联网
  • 39:18 机器人创业途中凶险时分:一击不中,就跪了
  • 43:00 1个亿意味什么
  • 46:38 航空航天曾是机器人行业的金主
  • 49:45 雷军是可学企业家的天花板,马斯克、乔布斯天赋异禀、谁学谁死
  • 51:43 工业机器人的两步走:从车厂到其他

【BGM】

CantinaBand - John Williams

Robot– Papa Topo 延展阅读:《对谈5位CEO/投资人:人形机器人犹如登月计划》)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