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95. 对肖弘的3小时访谈:世界不是线性外推,做博弈中的重要变量

95. 对肖弘的3小时访谈:世界不是线性外推,做博弈中的重要变量

2025/3/2
logo of podcast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张小珺
活跃在人工intelligence和大模型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专家,通过《全球大模型季报》和《商业访谈录》分享行业深入分析和预测。
肖弘
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连续创业,推出多款成功产品,包括Manus AI,专注于AI应用和人机协同领域。
Topics
肖弘: 我从2015年开始创业,经历了两次创业。第一次创业是做2B的微信生态应用,主要产品是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和企业微信CRM。在2020年,我将公司出售给了一家独角兽公司。第二次创业是2022年开始的,我选择专注于AI应用,而不是开发大模型。我创立的公司蝴蝶笑意,目前已经完成A轮融资。在创业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挑战,例如融资的困难、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团队管理等。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例如商业化的重要性、销售思维与产品经理思维的区别、以及工具型产品与平台型产品的差异。我坚信世界不是线性外推的,创业者要让自己成为博弈中的重要变量。 在第一次创业中,我选择留在武汉,而不是去北京或上海,是因为在熟悉环境中创业更舒适,并且2B SaaS的成本结构在中国的竞争中更有优势。虽然武汉离资本较远,但远离了大量的信息噪音,反而让我们更专注于产品和技术。 在第二次创业中,我选择先做海外市场,是因为海外的软件付费意愿更高,并且当时国内还没有Foundation Model。我们选择做浏览器插件Monica.im,而不是APP,是因为插件可以更好地集成到各种网站和工作流程中。我们通过收购ChatGPT for Google插件,快速完成了Monica.im的冷启动,并学习到了如何更好地在海外市场做增长。 我观察到AI应用的发展趋势是:从表单式到对话式,再到带有上下文的对话式,最后到能够通过写代码解决问题的Agent。我预测下一个重要的AI应用是Agent,它能够感知环境,自主执行任务,并调用各种工具。我们正在开发一款这样的Agent产品。 我认为模型能力的进步是AI应用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同时,也需要有优秀的应用公司去承载和展现这些能力。模型会越来越商品化,应用公司应该更关注用户需求,并灵活调整策略。 张小珺: 本期节目访谈了AI应用创业者肖弘,探讨了她在技术变革中持续思考的历程,以及她对AI应用爆发和Agent爆发的独特见解。肖弘分享了她两次创业的经验,包括融资、商业化、团队管理以及市场策略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她强调了在快速变化的AI领域,创业者需要灵活调整,并成为博弈中的重要变量。 我们从肖弘的两次创业经历中,了解到她如何从最初的迷茫和挫折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最终取得成功。她对商业模式的理解,从最初的产品经理思维到后来的销售思维的转变,以及对工具型产品商业化的深入思考,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肖弘对市场的预判能力也令人印象深刻,她提前预判了企业微信对微信外挂的治理,并及时推出了替代产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她对DeepSeek的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分享了她对AI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包括Agent的崛起以及模型能力的商品化等。 通过与肖弘的对话,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位AI应用创业者的成长历程,也对AI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肖弘的经验和思考,为所有在AI领域创业的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天的嘉宾是肖弘(小红),一名AI应用创业者。

我们从去年在不同时期进行谈话,可以算是展开了一场**“接力式访谈”**。

大模型的模型能力还在迅速变化,身处其中的创业者要不断根据外部环境身段柔软地时时调整姿势。《商业访谈录》希望记录一名AI应用创业者,在技术变革之中、**当一切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下的持续思考历程。**而这个历程富有魅力之处就在于,它是变化的,而且还会继续变化。

我们正在开启的2025可能会是AI应用爆发的元年、Agent爆发的元年,这集节目正是来自一线“AI应用爆发”、“Agent爆发”的前沿声音。

肖弘提供了一种身处浪花中创业者的心态:“世界不是线性外推的,要让自己成为博弈中的重要变量。”

期待2025,我们和AI共同进步!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第一次访谈发生在2024年秋天,彼时小红刚完成一轮融资(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一次访谈中,当我们说到今年、去年这些词语的时候,可能脑海里需要转化一下——“去年”指的是2023年,“今年”指的是2024年) 03:03 开始的快问快答

05:15 连续创业者、第一段创业、沮丧时刻、不同年龄段毕业生的最优选

17:04 已经把大学赚的钱花完了,山穷水尽

33:16 “VC是很贵的集资手段”,它的贵不体现在你不好的时候,而是体现在好的时候

42:10 最重要的转折点:预判大厂的预判、《大空头》、等待、诱惑

52:27 每次觉得自己技能点还可以的时候,就会冒出一个新维度——这次是资本

56:19 嗅到泡沫的味道

58:15 卖过公司founder的生活和心态、“让你的生活状态变得昂贵是更昂贵的”

01:05:55 第二段创业的第一款产品:浏览器插件、Monica.im、ChatGPT for Google

01:28:04 从2022年底创业开始每年重要的决策

01:48:38 有模型 vs 没模型,“贸工技”vs“技工贸”,“模型是技术平权”

02:02:14 我脑海中大模型应用的分类和方法论:主场景补充、模型能力带来的变化、模型能力在特定领域的外溢 第二次访谈发生在2025年春节后,此时DeepSeek一时间改写了中国AI应用底层生态,我们坐下来又聊了一次 02:13:15 2025年春节真是梦回2023年呐!

02:15:15 我尝试把火过的AI应用作为数据点,总结规律做预测

02:23:56 开源一个AI创业idea:预判大模型的下一个能力是什么,先做好应用,在那里等着

02:25:25 大模型原厂做什么 vs 应用公司做什么

02:28:09 DeepSeek最佛却取得最好的结果,精神上给了大家鼓励:BE YOURSELF!!

02:30:26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DeepSeek全球爆火,而OpenAI o1遗憾错过

(02:33:13** **注:这里有几处口误,不是Perplexity而是DeepSeek)

02:36:01 即将要发布的新产品:Agent要来了!

02:53:26 “世界不是线性外推,让自己成为博弈中的重要变量”

03:05:30 我让DeepSeek解释“贪、嗔、痴”

03:09:15 对未来最疯狂的幻想,基于最疯狂的想象落地战略,中国founder要更激进的全球化

03:22:21 最后的快问快答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小红书@张小珺)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