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网暴自杀的上海女孩谈起,我们探讨了以下问题: 网暴的责任在谁?朴素的正义感为何汇集成破坏性的力量?通过规劝和约束个体能避免网暴吗?面对网暴我们有何可做的? 相比谴责和教育施暴者,我们意识到正视社交媒体必然导致悲剧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媒介的风险,警惕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保护自己远离网暴的伤害,并努力建立更大范围的共识。 Shownotes: 00:13 从因为网暴自杀的女生说起 04:43 原来Q总也被网暴过07:18 一个标题引发的血案14:40 抖音的爷叔们比B站用户宽容多了16:02 并没有人在意她是否真的对或错 17:56 被网暴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靶子 18:44 网暴变频繁,声音变极端20:44 黑镜第三季第6集的一些感想22:10 参与网暴的人并不认为自己在做坏事22:56 做事的动机和结果往往是不匹配的26:04 娱乐至死:媒介即隐喻27:30 电视出现后再也没有胖子能当选总统29:18 媒介会影响什么样的人和观点受欢迎30:22 三十秒的短视频只够传播观点和情绪32:42 发表观点成了一种消费33:45 正向激励比负向激励成本更高35:10 短时间的注意力与长期主义是冲突的36:45 为何负面评价更多:点赞太简单 38:24 粉圈控评的背后逻辑42:45 社交媒体约束网暴的措施是否有效44:48 实名制对于制止网暴也许是无效的46:52 网暴是系统性的问题49:34 狗头保命是年轻人应对网暴的生存模式51:45 社交媒体也需要风险偏好评估52:18 对从动机和伤害角度劝诫网暴表示悲观54:32 更私密的媒介和对话渠道会出现57:00 传播的不可能三角59:00 用反 PUA 的方式反网暴60:46 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并不解决网暴问题62:40 大环境变坏的时候总有人被伤害 BGM:有话好好说 - 左小祖咒Heal the world - Michael Jackson 两本书:《娱乐至死》《血酬定律》 一部剧:《黑镜》S03E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