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由日谈公园出品的日之路我是主持人柯子今天这期节目呢请到了两位老朋友其中一位是上过节目的老朋友就是我的师弟刘润欢迎因为之前是第二季的第四期节目录音棚就是我的实验室如果朋友没听过的话欢迎重新去听一下刘润呢他现在是中传的大学老师
具体的说这个专业叫做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世子博士后同时也是 Ready Steady Sound 联合创始人上次你来的时候你们录音棚还叫 TTL 呢对对等于现在可以理解到我们换了个棚吧地址也办了欢迎赵老师还有世界有空去坐坐好啊另外一位就是赵老师我还没交给你赵老师
正好是没有上过我们节目但是是我的老朋友了就是我大学时候的贝斯生哈哈哈
之前我们吉他手老来就是小王老师老来我们节目贝斯手第一次来现在是在某音乐平台做内容运营赵老师打个招呼吧 Hello Hello 大家好刘老师好赵老师好我是老赵其实我有上过你的节目了什么虽然我本人没有上过但是我有听到你们有时候有聊到就是小王聊到你没有没有 学姐柳学姐哦
哦那又很早桃花源那一期对因为当时你们认识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乐队缺贝斯了吧然后把我领过去了当时我还问你我说那我可以跟他们走吧然后你说你一定要记住你是哪个乐队的贝斯我说好的然后我就去玩了就是这样贝斯是比较稀缺就会成一种事对然后今天也很荣幸来上我们主唱的节目啊比如他来说我是上不了他的节目的我们都是博士对
我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学生学历这不行这不行没有其实我们没有卡学历只是主要主题在跟学术研究比较相关所以基本上来的都是我都忘了这茬了因为我自己也不搞这个东西虽然我是博士但是我也但现在也在做
对上次来的时候还在问你当时你的专业主要是做电子音乐对吧对我的专业是这个但现在呢我们也是因为一些工作上的需要还有我自己的感觉积累到一定程度要爆发出来所以我在写一本就是关于混音的一个书十月底要交稿有望在明年年初出版吧然后到时候会给两位老师第一时间寄过去我觉得还是挺不一样的因为
国内现在大家能看到的那种中文版本的关于混音啊制作啊母带的书还是译注比较多嗯
这样有的时候我们不管是教学用起来还是自己看其实多少有一点点麻烦不是那么通顺有的时候可能看起来但是原创的话咱们就是用自己的母语去写那就不一样而且又融入了我们很多的制作理念对基本就是一个浓缩在一起而且又是一个对我知识结构的一个体系化的梳理
所以这个算是我觉得我这几年跟科研相关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事相对来说太期待了已经在弄这几天在疯狂的弄快交稿了我还一直以为这是他 style 的一环因为他看着非常的潮流可以这么理解我确实画了烟熏窗这俩别都没画就画了烟熏窗
好我们绕回来就是为什么想到找师弟录节目一个是我最近来一趟北京想来见一下师弟好久没见了前两天跟你突然开始说话就是我那天在看边水往事然后突然发现片尾的字幕里出现了你的名字对对对是边水往事是我的一个一考的时候的一个好哥们他在电影学院读书然后我们俩本科毕业以后呢就一直合作嗯
这一次《边水》呢他跟李华迪老师一起担任音乐总监哦 你就是说任丁一是吗对丁一然后丁一老师呢就是我合作的这位老师他也是音乐总监之一嘛写了很多这个片子里面的 OST 然后我们俩一直合作但是这一次呢也是确实是我的事比较多
而且我觉得混音的方式其实可以改变成他自己去做然后我最后来一个把关跟最后的一个我们叫 final touch 就是再过一遍就好了所以我就承担了一个母带工程师的角色
也算参与到这个片子里还挺荣幸的对然后这个片子的口碑好像也很好蛮好的我最近都在看这个是是是我还没看哦你说的比较低但这个片子在业内评价还可以对对对业内对大家很关注这个 OST 嘛包括一个幕后的参与的制作还有夏真一做的那个片尾最近也特别火对对对我知道我知道她的这个叫新鲜仔是吧对她突然叫新鲜仔我看了半天我不是这就是老夏真什么新鲜仔
一点不新鲜了我其实跟夏志宇老师也挺有渊源的就是其实不认识但是呢我们在 20 年做新时代的时候对啊他是上那个节目嘛然后我是全程跟的所以对他也算是有合作过吧而且那天我看到前面那个音乐总监不是还有李化迪吗对他就是这个 DoHits 的人就是上次在录节目说到那个电子音乐有一些是比较实验性的我当时跟你说有一个厂牌他应该算是我们半个校友了
川普大学毕业的很厉害而且他也是刚才我提到那个益助的那篇书里面他也翻译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就跟电子音乐相关的对我觉得他挺厉害的他之前给那个游戏叫师傅做了音乐我知道那个前段时间蛮火的我还挺惊讶的但你不觉得很适合他吗就是师傅呀还包括边水的这一系列的都是挺适合他那个风格对
好 扯回来了我就想问到底什么叫母带我看完的时候其实我挺迷茫的因为之前咱们录节目的时候我大概有一点概念就是你是混音师录音师明白那母带听起来是什么呢像一个具体的一个作品一个产品对 首先就是我认为母带它其实
有很多个说法所以就把人绕晕了首先比如说我们从业者就会经常听到哪天交母带这个母带出来了然后这首歌的母带谁做呀这有一个母带然后呢有的就说你的母带版权
之类就是很多词就会把要从业的人或者学生或者很多不太懂的同学们同行们就绕晕了其实我觉得这母带这个词它是个中文翻译它其实就是 mastermaster 这个词它早期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以专辑概念在做歌然后一个专辑里面可能很多首歌这歌可能不同的制作人不同的混音师做然后最后又得让他们像是一个在一个频道里面就是不能说这首歌声音很大
然后下一首歌声音很小然后这首歌感觉低频特别饱满嗯这下面一首歌特别薄亮脆那其实母带它就是更多的是一个工作是把这比如说十个歌曲按照它的曲目的排序嗯进行到一个不管是从这个播放下来从时间的连贯曲目的衔接嗯
然后听感从这个频率的角度听感角度响度的角度都做到比较一致让人能够比较舒服的把这一张专辑听完同时他最后要压成一个盘然后拿这个盘去复制它就叫母盘母带所以这个词是这么来的
对我们就是中文的意思是这么来的但是后面呢我们到这种流媒体时代数字音频了其实就可能不会再说复制母盘这个东西了但是我们还是会把这个叫法沿用下来那更多的刚才我记得说做母带那可能就是说在混音完成之后
这个音源跟大众见面之前这个环节就叫母带就是我混音完之后可能会找一个单独的母带师来做这个工作他去对这个音频从他自己更客观的一个角度比如换到一个他自己的一个工作室不一样的设备不一样的空间他再去重新的审视这首歌而且他又是第一次听这首歌他会把这首歌的就得有一些客观的问题找出来
比如说不舒服的听感啊或者这个歌要不要加宽一点啊或者响度要不要做的再大一点啊动态上要不要再控制一下呀之类的事情吧我们可能就是都会做最后达到一个能够出版级的一个标准比如说响度上嗯比如说听感上或者说我们会根据这个音乐风格觉得他的响度应该多大嗯有一些比如 hiphop 这种东西他
因为低频是比较重要的有一个词汇叫等响曲线就是人耳等响我们人耳对人耳对于频率的敏感度对于低频特别不敏感所以嘻哈这样的歌曲的响要做很大很大数值上才能跟一般的流行歌就是钢琴弦乐那种配器重点的歌呢听起来差不多响对就是反而低频多的歌它需要把响度压很大它如果压的都是同一个数值的话那个嘻哈的歌曲可能会听起来比较弱
对所以就是我们也要保证一个这个歌曲发行之后母带做完之后它其实就是一个直接跟客户见面的一个状态了那它能不能在这个流媒体上在我们的平台上在比如广告里面啊或者在这个比如飞机上播一首歌机场里高铁上播一首歌它的竞争力能不能听清对吧因为有的时候它的频段会比较窄它并不是一个像我们用耳机听或者用一个很好的喇叭听的时候嗯
能够那么好的还原出来整个歌的一个面貌它可能就像电话它只有中频在那只有中频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把一些
律动听到能不能把它唱什么听到旋律听到整个的音乐性的东西听到还挺重要的所以说这个母带还是蛮重要但是其实就是一首歌来讲我觉得母带很重要但它比重其实不是那么大就刚才我说那东西其实可能混音的比重会更大一点但是母带它完全可以它好了就是剪上天花如果不好它可以把你的混音毁掉所以虽然它的比重可能就 10% 5%但是它同样作为最后一环嘛
还是挺重要的这下明白就像写文章有一个同稿的人对但是要补充一点就是之前的母带的概念呢除了我说的做完这一套东西压上那个盘之外呢之前的是专辑概念比较多现在我们都大家都知道就是单曲比较多嘛然后单曲的话我们的母带更多的是修正问题跟美化音色的那之前我们做专辑母带现在就刚做完一张
我的任务就不仅要每首歌的状态最好还要让这十首歌的状态一致但是很难的是这十首歌可能有摇滚然后可能有民谣可能有一些比较电子的东西那怎么样能够让他们各自有特点还能让他们十个作品在一个专辑里听着是很顺的
这还挺考验人的比做单曲的母带要更难一点但是现在呢我们的案子里面其实做单曲母带的机会会更多一点因为做专辑的确实更少了嘛而且很多人的因为现在音乐制作的方式也变了门槛也低了很多就是混音老师自己做一做那这专辑也发了这个专辑实际首歌其实并不是一个人来统一做母带了就是混音师自己做了或者就是
找了好几个母带师做这样其实还不是很一致但是呢这就是一个现状对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就是因为我虽然也有很多就是我们做制作的朋友但是大家不太聊这种专业的问题但他就是刘老师这个话题让我想到我们之前聊过一个事就说有很多刚入行的想要做音乐的朋友他们和专业的差距到底在哪
很可能就是因为大家堆母带没有概念很多人他直接混完就发了对对对他并没有去找一个专业的这方面的环节去为他做专业的把控所以他出来之后他可能觉得我自己的创作环节没有问题对
音乐性够了对但他在听感上可能对于听众来说因为听众听那么多好的商业有标准的音乐之后他是有对比的大家不会那么知道说他到底哪不对或者怎么不一样听众可能就觉得这个一听质感不好但是质感到底是什么我们听众其实不太知道对但其实对于很多创作者来说他不会觉得说这个
很重要或者怎么可能他对这个没有概念特别是刚入行就是自己单打独斗的人来说他没有接触过非常正规的幕后的流程流程体系我根本都不知道这个环境我听过母带这个词但是我其实不知道这个环境其实这个东西就是首先是我们
我们做音频这一行的人吧其实对这个本来的普及度就不是很高但是呢大家又能在听歌的时候看歌词看到这个 title 对就会传的把它很神奇其实它就是一个非常常规的这么一个东西而且有的时候像赵老师刚才提那个点嗯
可能这个刚入行的小朋友也好独立音乐人也好他们做的这个东西其实已经够好了我们做母带有可能做完之后基本没什么变化但我们是一个把控就是认为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我们有的时候做的动作其实很多但是他这个设备可能是听不出来的但起码我们能保证
这个东西在体育场馆换到更好的设备很大的山崖直辖厅依旧没有问题但是它的那个没有问题是都用手机这么停但是你如果放到一个别的场馆你是有问题的所以为什么母带的工作室的这些设备都比我们一般录音棚要多一些什么更贵而且更精细就是它贵就因为它比较精细它能够调的档位嗯
我们有的叫量子机就是它非常非常小可能我们有的时候火音咔咔一拧或者录音它那都非常轻微而且喇叭都很大而且很多对喇叭它要一直切换一直保证我在不同的设备上听很大声听都保持在一个很好的状态而且
而不能说我手机停还行喇叭声大一点有点刺耳那如果真的是这个歌要在体育馆播那就完蛋了那我有个问题就是因为我看到你们那个 RSS 之前做的工作里面有电影像我们刚说的电影电视剧的原声
然后有音乐剧有包括像你说到王力宏的演唱会还有像音乐综艺网络的或者电视的那是不是这些平台你制作母带的时候是需要考虑它最终播出的那些场景的是的其实师姐刚才说的我特别开心又很惊讶的一点就是在于师姐没有把我们的主页说出来把我们的所有的周边的东西但是一般周边都没有人很聊他们都一直认为我们在专注于
就是高质量的唱片的制作嘛嗯但其实是刚才提到有演唱会啊有综艺啊有音乐剧啊嗯有影视这些东西我感觉这些对我来说更难理解你到底是怎么做专辑好像还比较顺理成章对专辑的母带刚才让我解释但是综艺这个我觉得这些母带挺有意思的因为我就拿新时代说嗯
就是夏志玉老师也上过那个节目 20 年的时候但我忘了上咱俩聊的时候有没有提这个事好像提了一下吧那时候已经播了反正那个时候我做母带是很辛苦的一点是我们那个节目找的是国外的母带团队也是唯一一次中国的音乐综艺的历史上第一次有专门母带这个环节原来是
原来是没有原来是混音师混完就发了就直接上了包括音乐综艺在这就是没有现在都没有其实现在可能也有但是至少那个时候是没有的现在大部分也没有就是比如一个综艺歌很多混不过来还会找很多个混音师做混完之后呢这一期节目呢让音乐总监去听一遍起码差不太多就可以了或者有一个标准在大家都照这个标准去做所以每个人混完的东西其实比较像
但是我这次深度参与的这两个综艺一个是今年的《新说唱》2024 还有 20 年的 B 站的《新世代》《说唱新世代》这两个节目其实都还是在制作环节
花了更多的成本吧不管是金钱上还是精力上 2020 年最累的是国外母带团队他首先他有时差第二呢他们没有过来吗没有没有那是疫情更过不来而且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的话我可能参与不了那么深入因为当时的音乐总监是新加坡的一位老师他的固定班底其实是有纽约有
马来西亚他们这边的老师来一直参与那我作为一个大陆这边的一个刚刚起步的录音混音师能参与到这个节目里面其实还挺幸运的因为当时就是到那里来很困难所以有更多的工作对所以当时这位老师就说要不然你跟我一起做然后我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为什么也是在 20 年之后呢
RSS 我和我的创始人我们就一起做了这么多说唱的项目对就是我们为什么做了基本上从专辑到演出到综艺就是为什么我们身上这边贴上一些标签但其实我们并不是只做 hiphop 什么都做但是大家尤其年轻人可能看到我跟张不若我们这些
而且 RSS 人做嘻哈比较多从马思维耿高兄弟他们然后江云生杨和苏一直到现在咖喱就是各种我们觉得也是好吃但也不是特别好因为很多人问老师你们是只做说唱吗他们会有这种想法就问我们但其实并不是然后说到这个综艺第一就是国外团队他们我们是线上工作
有时差在第二呢国外的老师他们其实对于假期这个概念还是非常的看重的哦那该休息就休息了对他有的时候我们这个片子太棒了对啊对啊然后我们那个片子我们节目要贴片要可能一会改个这个一会改个那个那就没有办法嘛所以我们就拿到我自己决定了一个方案做两个舞台我自己做一个嗯
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得等他们发过来但是等的也很累是因为有时差所以我那个时候也基本睡不了觉第三个事情就是他们做的母带我们是给到平台上的就是流媒体平台
但是我的那个母带可能还要考虑到一个就是他们是贴视频嘛有关效在有画面在的时候更多人可能用手机用平板看的时候那个听感对所以我可能会做一点差别出来就是我可能更需要让平板看的人更能感受到这种低频的律动的东西所以我在母带上可能会跟 Lumix 平台版的母带又不太一样因为我们看视频其实那个响动它基本都是-16 左右了所以
所以我没有不要把那个母带的响度做那么高因为你做的再高贴片的时候还是会被拉下来所以我压的就是你做母带的时候压的越多也就是你的动态损失就越大也就是所谓的这个音乐性就会被削弱那我还不如少压一点响度它反正怎么也会弄也会拉下来嘛但是平台版就不一样因为我们上流媒体比如说 AppleQQ 最后上的
歌的响度还是按照专辑按照唱片那种就是只是歌的那种感觉去做的但是贴片的那种版本我的母带可能就会做的比较温柔一点它动态会更大更松弛就不会牙那么死
我是觉得最终在流媒体听到的和我当时看节目的有一点微妙的区别而且也可能是我们做我们带的时候的一些有意而为之也有可能是后期导演后期老师做的一些变化他还有一个环节会处理这个事吗对因为我们后期导演其实他这边就是除了拿到我们的音乐之外
他有一些综艺类的这种东西你说的导演是整个这个音宗的这个不是就是后期导演他有一个叫后期总导演他就是负责比如说画面剪完以后贴嘛跟所有的声音在那个声音有很多有音效什么动效现场人说话导师点评对所以这种 balance 包括在歌因为我们只做歌嘛歌在唱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导师在说话了对那这个他可能就会对我的音频做一些调整哦对对对能听到导师声音更大了对所以我们嗯
做综艺的时候音乐总监都会跟后续导演都会关系保证很好就是老师你千万不要动我们的音频千万别动我们音频就是因为有的时候他们会给我们的做完的东西他又压一个什么东西为了提升什么所谓的东西然后或者就做一点什么改变他要的是节目效果而不是这首歌的效果所以我们这次爱奇艺的
收藏综艺节目呢播之前会先生成一个 test 那种一个东西然后我们就只有几个人能进去看然后我就会听然后跟听我们在进行一个对比内录下来我在对比我觉得还行差不太多基本上没有太多损失嗯就可以了对所以我觉得整个现在都在按着正规化去走吧还是 OK 的嗯
但是母带反正就是一个很微乎其微你说它重要吧也很重要因为它如果做不好能把这首作品毁掉能不能不重要吧其实就像跟赵老师说它其实是要有一个人帮你去把关这个东西它可能是个精细化的一个环节它非常精细而且它就是像一个就是我们做母带的设备不管是软件还好软件也好硬件也好其实都是非常非常
就像手术刀一样它是切得很精细挂着这个东西以后跟没挂它可能听不太出来但是如果你的声音开很大的时候你在一个足够专业的设备有这个房间你听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那个差别
但是我们有的是手机因为他手机本来就平常比较窄嘛对所以可能做完之后哎就说哎这母带做完我没什么差别平常都一样扁对但是我觉得能有条件还是能给专业的母带老师去处理挺好的因为现在很多是线上服务嗯你就把它传上去交个钱一两天以后就拿到了而且价格很便宜世界上最好的母带机构也就 300 美金一手吧最贵的
最贵也就 300 多了我觉得平均都是一二百美金一首就是国内最顶级的大概这个价格没有多贵
这个太好了因为之前就是也有跟一些同学朋友在聊嘛很多独立的音乐人他们不愿意去做这个母带很大一个点就是因为第一就像刚才说他不知道母带是什么不知道能给他带来什么但是这个要收费然后对他们有一定的心理负担他们还不知道这个价位到底怎么样因为他们对这个完全没有概念对他们以为这个会非常贵对
因为他们可能会接触到这个点的之前唯一的渠道可能就类似于像格莱美什么非常专业级的所以就无形中把这个事拉得非常高
就神话这个东西了其实完全没有它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一个制作环节但是有一个点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输入就是假如说之后我再去跟我的朋友们介绍说用哪些歌你做完之后建议你是一定要从混到最后你去做一个母带效果的时候我就可以建议他们就说这个其实能给你的内容增加更多的机会
比如说刚才有提到说因为他自己只能在自己的手机或者随身的目之所及的设备上去听自己的效果但刚才有提到说一些公播的环境更大的一些消费级的市场上是的你想让你的歌被更多人听到吗尤其是比较所谓高端的消费者听到那你去做个母带吧建议你我觉得这个交流可能他会更让大家知道说他到底能产生什么效果是的而且我身边有一些搞
嘻哈的朋友其实这些朋友们他们就像赵老师说的就是他们也就自己录自己写自己就混了卧室制作对但这样的其实他弄完的东西已经很好了但他有意识去来找我们做木袋他在成都那他们就会发给我们其实就是微信发个文件过来然后我们就做就是给他们进一步把个关
然后响度呢有的时候我们会给一些建议就是说你这个不至于这么大大了以后可能会把你的一些声音元素或者某些声部或者某个乐器会感觉特别的扁平化
可以让这个响度小一点点因为很多就是没有接触过这种体系化的音频教育的人他们会认为声大就厉害一定要比别人声音大但其实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其实我在我的书里也大篇幅的提到这个东西就是叫响度战争这个东西对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你说它终止了吗从官方上来说终止了但是其实大家都还在觉得
我声音要大我声音要大就是现在流行音乐如果你把它导到那个软件里面看它那个图形的话完全是满的对它是一个就是砖嘛对
对但其实这个是正常的一个状态了嗯知道对我们这一代人现在就觉得很正常对因为我们在看 197 几年的音乐的时候他那个音乐其实是像有高有低对对然后在大概 2000 年的时候呢有一个摇滚乐队他们的那个数值就已经大到一个巅峰那一个是最疯狂的时候嗯
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都是在 13 年左右有一个著名的混音师叫 Mikuzoski 他混了一张 Death Punk 的那一张 2013 的 R.A.M 就是很经典的那张专辑那个专辑他们就是刻意没有把母带的声音做到很大就是为了让人们回归到音乐性本身回归到音乐那种动态上但是呢我觉得这个事儿其实
说白就是审美这个审美它是跟时代性挂钩的可能我们在 1970 几年听现在这个音它就觉得声音太大了没有必要但是我们 2024 年听 1970 年的歌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那个声音太松弛太小太乏味了对然后第二个事情就是我们在做母带的时候用一个叫 Limiter 的这么一个效果器这个东西它其实
造成的后果就是世界你说的那个平平的视觉我觉得它限了一下限制嘛对但是这种东西反而给一些声音带来的特性这个 Limit 反而赋予了这个声音一种新的质感那这个质感就被咱们这些 90 后 00 后这些人们会认为我觉得唱片感就是这个感觉你给他听 1970 年那个歌也很棒的东西他就会觉得不对就是怎么
像那个魏家宫似的但其实不是就只不过是因为审美的这个时代性
带来的一些差异你刚说到这我就想到了我们刚开录之前也提了一下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审美其实是跟听众也在靠近听众也有他的发言权他可以选择他喜欢的有些人就是喜欢 beats 耳机就是动动动把低频调特别高包括现在有一些流媒体的平台他会允许你自己去调这个音频同一首歌你自己选你喜欢听低频多还人声多就是这个权利是可以
放给听众的吗你作为一个制作人母带我太想聊这个东西了解因为今年做新说唱其实我们顶着很多压力在做因为新说唱的听众很多年轻人然后大家都对这些音乐制作可能没有尝试去做过但是他会听到过很多说法
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那这个一个评论可能就能把你这首歌的一个制作的心血给你毁掉或者给你抬上一个高度所以我们还是比较重视在流媒体平台的一些评论但这个也比较 cue Apple 就是因为 Apple 它比较好的一点是我能够很认真的听歌就不会被这些东西去左右 Apple 产品一直这样它那个播客的平台也是就是把这些设计的东西呢我觉得弱化一些其实挺好的那其实对于网易来说因为网易这个平台
他是听 hiphop 这个领域算是受众比较广的嘛那我们也会很关注这个那大家都可能都会对混音有一些讨论有一些什么那其实我们的感觉就是要做好自己这是第一个然后首先我保证我的团队我们的人的审美都是 OK 的然后呢我们也想把整个这一季的节目的声音质感定在一个大概什么样的一个感觉上比如人生我就希望它是饱满的它是有厚度的
清晰的低频是有力的就大概这么个意思然后我还需要观效话筒因为它是 live 所以我很需要我的这个现场的使观众使这个场馆的这种空间的这种麦克风的比例要大一点
然后混进但是这个混音有一些技术问题就要在里面因为它很涉及到相位的东西但是这个比例我是希望 live 就是 live 我觉得 live 就应该要 live 一点不能说它只是现场唱一遍 one take 或者怎么样它就要 live 不是我觉得它这个质感还是要你要保留那种现场感对对对但是
这个呢就会带来很多的评价因为大家可能会觉得怎么这个感觉人声那么的不清晰因为我们去想演唱会的音频它不会人声那么贴耳的对它肯定不像你录音室拿一个话筒专门这样录对所以我就在想那既然我们都能给到那我可以给你做的很贴耳我也可以给你做的很 live 我也可以给你做的怎么样我也可以给你做的人声很大伴奏很小或者人声埋进去我们但是发行只能一个版本
你还不如 OK 你就让观众去选好了你提供好几个版本或者我提供好或者就是一个版本他可以去动比例他就他可以 rebalance 就是我可以要人声大一点你就自己去弄你自己定制你自己的就是我混音我也做到了但是你可以去动这些东西比如说我们提到的时候我提到 step 就是火丸的分层对吧我把所有的人声所有的伴奏所有的观众话筒这几个比例你可以自己去动他自己愿意怎么听怎么听
你就不要再骂混音或者骂怎么就是这些东西对吧
但是你不觉得这样其实怎么说呢毕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我的话我个人来说我是从来不用那些音效的比方说这个平台提供了这个选项我可以自己去调我是从来不调因为我觉得那个会音师制作人音乐人全都毁掉了对啊我觉得他们有他的审美我想去听的去学的是他的审美而不是把我的东西加进去我也不想跟他共创这张专辑
我是这么想的但我也理解有些人他可能觉得我就是爱听咚咚咚那我就有这个权利了他可能听一个比如听个民谣可能就没有贝斯最低的也就是急着弹的那种弦然后他也会给你咚咚咚一下那我觉得再往远了说有可能就涉及到咱们整个的国民的
音乐素养和审美的东西它不是那么好一朝一夕就把它改变或者提升的我觉得国内的音乐平台它既然有这个选项还有人愿意为它买单它就一定有它的存在的道理从消费的角度那可能是咱们三个在这做咱们三个可能相对理念一致一些但是还有更多的人还有十亿的人可能不是这个想法也是对吧那我们只能代表着我们这一派人所以我觉得要尊重他们吧然后一个是尊重另外一个就是
我觉得咱们作为不管是喜欢音乐的人还是说像我们这种做音乐的人就是保持自己的一个态度和一个又客观客观的情况下呢我还能输出一点自己的审美的东西我们只能做成这样了我们别的再去多想只能内耗所以我觉得就不想那么多了大家那既然有这个音效什么的咱也不能说
呼吁就把它关掉就算呼吁了其实也关不掉所以我觉得关自己的就行了对我就把我自己的事弄好就行了这些东西确实是一开始出的时候我也很头疼我也觉得很不理解但后面我就觉得它存在一定有它的道理肯定是有人玩的
他刚出来的时候我试一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同一首歌听起来就完全不同了但是时间长的觉得我要听的是这个吗不是啊但是有一点啊也就是除了你说的那些音效之外呢我记得国内某一些音乐平台包括一些视频平台他都提供了一个什么所谓的智能算法跟音质增长的效果对对对这个我个人还是不太理解的其实因为我觉得他好像给我的母带多加力就是他不是说你欣赏的时候
我选了一个什么音效好像就是娱乐一下它是在你设置界面里面一个很严肃的一个地方对给你开启那个东西就很扬名了什么智能水晶音效什么这种反正就是类似这种东西它就会给你从底层就把你的整个你不管播什么歌它都会给你的母带最终的文件有一个所谓的滤镜对所以我觉得这上我很不能理解我觉得你最多搞一个 soundcheck 就是音量平衡我觉得是可以的
别的我都比较不支持这种做法其实我也不知道现在谁在使用这个东西就我周围的朋友也没有人特意去调其实没有很多的受众真的喜欢音乐的人往往不会在这个功能上花心思然后对音乐不是特别特别爱好的人也不感兴趣我把它调了干嘛呢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觉得可能是不是从产品层面他们只是说定期的需要推出一些新功能
反正这个原因太复杂了有的时候也不好说咱也不懂对这个确实是我也没有深入了解过这方面可能吧可能很复杂这些事情但是我觉得有一个比较好的事就是如果说现在新的音乐类型正好在做这方面的事情的话那它就有机会影响到更多年轻的人或者说这个艺人本身如果他更多能够接触到这些好的幕后制作的环节明白
那他很可能会去跟自己的听众解释现在听众的审美我觉得肯定是越来越好的你要是比的话就是现在零零的小朋友比我们我们比我们再大一些在网上大家肯定是接触的音乐越来越多审美越来越不一定说好吧就是多元吧对对嗯
然后像刚才有提到音质的这些效果的话题站在平台的角度来说刚才有聊到说它很可能一方面是产品本身请问你们平台咱不说名字了你们平台会去说调整你收到的音频你们会再去做一层处理吗包括为了上传大小你会去压缩这些工作会做吗因为我是
做内容相关的所以非常专业的问题我这边其实没有办法说解释特别清楚而且一说其实大家大概都知道会是什么区别了但是如果你从产品本身来讲的话我觉得肯定中间有个大的问题就是比如说做产品的
团队大家对于幕后制作的储备知识储备肯定是没有那么多的所以大家的第一考虑并不是说它的因质本身可能它会降解掉我们整体产业内从业者的一些努力啊什么的可能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说我们想要给用户带来一些互动体验那我觉得说一方面是说没有很好地去结合到这两个点
毕竟很多人看待产品他是把它当做一个娱乐产品来做他并不是说一个艺术文化内容相关的一个容器很多人他其实不是这么理解的第二点就是说对于用户来说因为大家对于英制本身这个概念的理解它不会像是其他的消费品那么的直观
所以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好玩的功能我来调一下它会让我就跟话筒的那种调音器一样它会让我这个歌变得风格不一样或者怎么样其实大家只是在玩这个东西对对对他们的心态是一个不是说咱们可能我靠你我毁了你让我东西毁掉我就感觉这首歌毁了
那我觉得有个很好的点就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站在台前的人比如说台上的艺人啊什么的或者他们有真正的了解到幕后的更多的环节他们自己会觉得很兴奋的对他自己会觉得是有什么不一样他自己会变得越来越专业那他也很愿意去跟自己的
乐迷或者听众去分享他们可能也是沟通的桥梁就是幕后和听众之间那个桥梁就是台前艺人本身但是目前我看到的所有台前艺人其实并没有给到一个比如他的歌迷就是相对正确的一个引导他可能会说但是他说的其实反而不是一个很正确的一个点对然后反而会引起一些新的争议
反正因为在某综艺之前几年的某个综艺当时也是因为混音制作上被很多的网友在说在吐槽什么的然后可能就会有一些综艺里面的选手站出来
去解释这个事情就说混音师很辛苦什么的这不是挺好的吗我觉得不是辛苦的问题对就是他的点子你觉得他应该讲的更专业一点对或者说你至少发之前是不是有团队或者你有一个专业的朋友给你看一看这篇文章我是感觉引导这个出发点是好的然后呢心疼混音师也是但是我觉得你的点得是就是不要有一个不太合适的方向去引导
因为你说辛苦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辛苦他会不会是觉得这个事情太专业了可能跟听众说也说不清不如就说他们很辛苦其实有的时候混音是比较难的一点是什么呢他就是我们呢我们拍不了板一个歌曲最终定稿比如咱们刚才说的人声跟伴奏的比例伴奏里面各个乐器的比例这个音乐伴奏人声跟现场混响现场观众尖叫声的比例
各种东西它这个不是混音师最终定的这不是你们来做吗混音不就在干这个吗我们做但是我们确实我们输出了很多但是最后拍板的人是总监有很多的人有艺人有这个团队有很多他就说不行我这个歌你人声比我小一点所以我们就只能是执行人发出来的很多作品我不能说全部 90%都是甲方或者说是艺人认可的我们才会把这个提交它会发出来
而不是说我们混音师混完了就发了所以今年呢我有几个好朋友给某个这个也是比较偏饭圈一点的一个 rapper 做了一张专辑人不多了然后呢
这个专辑其实做完之后被他的粉丝也是第一时间被抨击的也会比较多一点为什么就觉得这个质感不对人生的感觉感觉以前对现在不对什么的就会觉得混音的问题其实我是觉得他确实造成这个事最直接是混音但是是混音师的行为他可能不一定是混音师自己的意志
有些地方它比较复杂可能有艺人的要求嗯有唱片公司的要求嗯有 ANR 的要求有各种各样的复杂的成分在嗯
才能最后决定到一个所以为什么我们早期的时候没有那么独立的时候都是上面公司发一首歌发一个专辑要反复开会反复研讨这首歌怎么做选哪些歌进专辑这个专辑的曲目的顺序是怎么样这个专辑企划还有这样对这个歌应该给谁混那个歌应该给谁混最后母带同意交给谁来做或者是找几个母带室找几个混音室做同一个东西再过来开会再听嗯
它是规避掉了这个歌进入到市场以后很多的问题了所以才会发因为人多嘛然后 NR 他们都会给一些建议跟考虑说这个歌如果发了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不好的反响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都会考虑现在可能就没有那么的就是它的制作周期比较短就没有那么的精细吧或者说那么的全面导致一些问题然后我们的混音永远是背锅的也不是背锅就是确实是有的时候我也觉得
很离谱也就是说就像电影上大家都骂编剧其实你说那个是编剧一个人决定的对啊但是我在想如果我是那个听众我也可能会骂我也可能这个混音是什么情况但你不觉得这正体现了现在大家音乐审美上来了你放十年前谁会骂混音师呀没人知道混音师是谁是的但是我还是想为我们来下手就是他们的意识上来了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混音嗯
他们认为这个混音是加点混响就这个声音变湿了所以师姐你的这个点在于说确实有很多人他注意到混音了他们只知道混音这两个字而已但是他并不是注意到混音的本质的东西
慢慢来吧对就慢慢来所以这个国民的音乐素养包括这个音频上的教育落后是很重要因为视频都已经领先音频很多嘛我觉得最近几年走入到老百姓视野里面的音频的进步也就是空间音频了别的没有很多东西嘛丝滑转场来我们来空间音频哈哈哈哈
确实是这样你说音频最近还有什么可被大众所熟知的一些技术的蜕变其实没有对吧只有在维度的上升上和改变上有一些东西对空间音频算是最近比较出圈比较火的一个概念了主要是它通过具体的产品让更多人接触到了如果有用 AirPods 用苹果这一类设备的人
肯定就知道什么是空间音频但我自己其实也挺疑惑的我的理解是这个东西它得从它的录制环节就得是具有空间感的然后你再用一个合理的平台用合理的硬件最终才能听到所谓的空间音频的这个效果但是现在好像有点凌乱是不是
这好像什么你拿那个耳机似乎什么都可以空间音频但实际上不可能啊如果你一开始录就是扁平的怎么可能把它又充成三维立体的呢其实我对于空间音频这个概念的出现就是我现在的发言只代表我个人没有说你是哪个频道的名
以及就是因为我作为我这一代的从业者来说首先我们成长的时代来看它的起点其实就还蛮凌乱的我们说音乐它又被商业化但是商业化的又不像国外那么充分所以它整个是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消费的部分那技术的部分它到底怎么去梳理的然后在国内怎么发展我觉得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说其实我跟很多人聊大家的思路也都是很乱的嗯
我们可能知道说这个产业它的商业是怎么做起来的但是这个技术本身它到底是怎么影响的我们其实并不知道然后有一个比较从头开始的点就是我们之前说索尼为什么那么厉害当然这个点我说的不对的话刘老师随时纠正了就是最早之前说索尼很厉害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核心的音质或者音频相关技术的一个编码 High-rise 那个东西对 然后在早期的实体阶段那个时候
就是因为有这么强势的一个编码或者说一个标准的出现所以大家的想法都很统一大家至少不会去质疑这个事情到我们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比如像我其实我很少听实体了我都是听的是一些线上的东西然后线上的东西它到底有什么标准不管
不管是从消费者还是从业者来说我其实心里是没有一个标准的比如说我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我知道发烧的相对来说更专业一些发烧有听的内容可能它的制作成本高一些嗨发的东西可能它的效果好一些那除了这个之外到底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技术
我哪怕作为从业者来说我也很难去跟人解释这一点那现在可能有一个稍微好一点的点是说我们知道说音效它可能会不一样音质可能它影响的效果会不一样有高音质有低音质当然这个是平台
更多其实是一个消费概念我觉得大家会用这个来分具体幕后是怎么样其实我个人也不太清楚因为我没有做过任何的技术相关除了弹琴没有什么技术咱们那个对所以站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首先我觉得我们现在只有一个比较大的模糊的概念就比如说杜比然后空间音频我们知道
他到底是不是我真的就是只知道一个词然后他里面是我们只有一个印象好的坏的或者高级一点效果更好一点这些概念都其实挺模糊的他这些里面代表什么我觉得不管是从业者还是大众来说其实大家不会像上一个时代那么的笃定的去说这个就是规则这个就是标准他影响的是大家对这个事情的判断其实是
没有这个方法的就是空间音频到底你可以从头说起吗就是空间音频难道说就是左边大右边小因为这个东西并不新啊早在周杰伦的专辑里都出现了直升机从左边飞到右边你能听到它一边变大一边变小呢这个东西就叫空间音频吗恐怕不是吧
不是对啊怎么理解现在这个新的空间音频它到底是什么呢空间音频其实是这样就是它其实在学业界的概念挺多年了或者我们叫理论层面包括各种书籍什么挺多的但是为什么能够接地呢现在我觉得呢
就是因为咱们上次做完采访之后 21 年的上半旬然后呢 Apple 这边呢应该在 5 月中旬官宣的这个事就是说马上要更新的 iOS 系统就要搭载一个叫无损音质一个叫空间音频这两个概念进来
当时我也在筹备我的一些论文或者什么的我觉得这个点很好然后空间音频我也去了解一下为什么空间音频一开始总是跟 Dolby Atmos 是绑定在一起其实空间音频它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它现在被 Apple 做成它的一个专区也就是说 Apple 的空间音频只是 Apple 的空间音频的专区它跟学界的空间音频还不是完全一样学界的空间音频是一个
太庞大这个概念就跟我们叫录音艺术它其实很大但是 Apple 的空间音频就是指欣赏音乐的呈现的维度不一样我们在普通的标准里面就是立体声左跟右平面的但空间音频它是一个三维的它这个三维的东西然后它目前搭载的是 Dolby Atmos 这个技术还有很多别的技术后面有可能都会被搭载但是它都叫空间音频
然后我们现在包括国内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精彩声它要 AudioVivid 它也是叫空间音频所以它只是打点技术不同但是杜比全景声应该是目前普世性最高技术最稳定最靠谱最受众比较大的一个然后我做这个也是从这个开始的然后 RSS 成立也是因为这个
契机就是因为我要占空间音频这个赛道所以我们才重新孵化这个厂牌然后也是国内第一个当时 21 年的下半旬把我们录音棚改成这个 Atmos 的一个配置也是国内第一个商业棚就做这个的商业棚也是目前应该是内地做最多的数量最多的一个团队了包括我们经常会自发的搞一些沙龙不管是科普的还是开放日
经常会搞嘛就是跟各种的公司啊他们帮我们比如今天赞助一下喇叭我看到真力有对真力啊牛妈这些都会做嘛我们就会每次开放日弄几个主题然后我跟布若还有一些老师我们会讲一讲从做全景声做空间音频的这种录音棚的装修上怎么做
制作的理念上怎么做具体应该这个歌曲从立体声过渡到空间音频的概念这个历史的走向是怎么样子的大概都是这样因为空间音频最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它有了高度这个维度嗯
我就有点想不明白是不是从作曲的层面就要开始考虑你这个声音是从上面来的这个是这样就是我们空间音频的制作里面呢分两个概念一个叫以前期的演奏录音主导
另外一个是以后期的混音制作主导的也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我刚才说前期主导那个更多的是音乐厅里的这种现场演奏现场的这种比如说交响乐团之类的这种录的时候就要有通过麦克风的这种制式去录成三维的东西那它后面混音呢其实就没有太多所谓的要混的东西了人家录完之后基本上就已经成型了它的比重非常大就是以前期的录音为主导的
但是现在我的工作做的更多的是以后期的混音制作为主导的也就是说我拿到的素材它可能是 mono 的可能是 stereo 的没关系我可以把它做成这样的因为我可以把这些素材打开就是我可以让一个弦乐弄到我头顶哪怕那个弦乐是立体声的就它可以在我的身后身后的两个喇叭然后在我的头顶的后方然后呢我的人声可以在我的左侧嗯
我的吉他可以在我的左上方嗯但是那个吉他它就是一个 mono 嘛就它就单声道这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它的音乐素材不用必须得是那样子所以为什么现在的流行音乐里面或者我们叫非古典吧说的对就是非古典音乐里面空间音频素材的来源还都是跟立体声一模一样嗯
但是呢师姐你说的有一点很超前就是在作曲阶段在编曲阶段就是再往前期的创作的时候有没有去考虑到这一点那这个我觉得应该是空间音频再往后翻了一个比较高的一个境界因为现在目前还是立体声还比较主导所以说创作人他比如说流行音乐他还是面对两个喇叭去写去编对但是如果在后面呢听空间音频的人很多的时候那有可能
创作人跟编曲人他就会在一个就是 7.1.4 的一个屋子里面去创作的时候他那个时候想象的是我这个歌的空间音应该怎么弄了那他这个歌其实就有点像是在用空间音频的角度去思考这个歌应该怎么写而不是立体声的角度写完也做完 OK 你硬生生的给我混成空间音频但是现在都是这个样子啊
也有很多精品出来我们做的很多歌对吧所以我觉得就是现在市场上国际上很多歌其实都是这么一个方式它都还都是在立体声的一个思约上去做做完之后呢我把我混完的素材导出来给到另外一个 Doby Atmos 一个混音师他就去设计嘛所以那个混音师他其实更多承担的是一种创作是一种再创作的他其实就是另外一种 remix 了对然后把这个东西什么东西应该在我的身后什么东西应该在我的头顶上
什么东西应该绕我一圈从前往后还有高度的去跳动那这个东西它其实就是混音师的主导很大的因为有的时候艺人可能听不到或者像我耳机的那个没有音箱那么明显对他可能又没办法跟混音师在同一个空间下去听这个东西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很多的艺人他们知道这个事但是不敢去做或者说他们认为没有一个必要那国外可能有他的机制他会有鼓励机制所以呢据我所知国外的音乐交母带的时候可以配他的时候
至少我看给 Apple 都是两个版本一个立体声版一个空间音频版所以所有的专辑它在发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比如说音乐的风格发行的年份就有一个 Atmos 的标或者一个无损音质的标那有 Atmos 那个标的时候那就证明它是空间音频的功能是有的等于就是人是两个五代是并行的
对那现在我们在国内你看我 21 年开始做这个事情已经三年了我们团队可能一共也就做过几百首那还是比较少对比较少而且这几百首我觉得已经在内地做非古典类的空间音频又还算比较多的了所以整个内地的生态对内地的生态还是在成长中吧
对然后也有很多的技术的人员可能并不是我们搞音乐的机器人员可能是跟算法跟平台有关的他也在想很多方式能不能速成
就是能不能一个歌直接我都不用你去混直接变成那个样子我是认为现在是不太可能的就是因为我们其实说白了空间音频的那个版本它跟立体声是一样的重要而且有很多心思在里面它不是说我是在立体声的基础上变了一下就是变换了一下很多人是不理解这个事情它其实我们混 atmos 混空间音频是用了很多的心思去有设计
它是一个制作的这么一个就跟混立体声一样它是个费功夫的事是个工艺流程我觉得可能是有表达我到底把什么放在前放在后放在低它是有道理的它现在虽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就是像立体声一样我们永远都是现在我们这么几十年过来就可以觉得 bass 低谷 均谷 vocal 肯定是中间那在空间音频里就不是这样
我当时听那个扎西恩·比布尔那个 StayStay 当时空间音频做的两个版本单曲版跟专辑版的空间音频不一样然后我很惊讶有一个版本做的很飞第一开始的人是在后边出来的对所以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但是那个另外一个版本就不是它又不是专辑版发了一个然后单曲版发了一个那两个母带不一样可能
等于就是两个老师做的空间音频有一个做的很保守有一个做的非常的非那那个非你说好还是不好反正挺有意思的但是你听多了可能也就觉得没什么意思还是个实验吧对他可能实验因为那也是 21 年刚有的时候嘛所以我现在做这么多年做也不是三年多吧我的感觉就是我的心态也会越来越
沉稳那个时候我也爱飞就是什么歌都要转几下然后跳几下飞起来一个新技术出来可能就是忍不住要用它就让人感受到嘛然后现在我就会包括我的同事我的搭档张伯罗老师我们就会变得比较
淡定就是一个歌我们更多的是要利用空间音频给我们这个三维的空间去给它加分而不是让我们去随便玩去去把这个歌弄成一个就之前我给宫格一首歌做然后就为了玩我把那个吉他一直在转他就说你说谁弹吉他一直在转呢
炫技炫技对他这个炫技炫的是音频技术生产的这个技术所以当时宫格也是把我点醒了我觉得对没有吉他手会全场漫长一边慢跑一边因为当时我一直在转那天转的不是很快但是还是在转我就觉得这个起码让人就带点儿机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你是怕人注意不到这个事对我有点太关注这个东西了后面我就觉得不应该这样我应该是利用这个
三维的空间 3D 的这个生产所赋予这个音乐作品什么东西而不是让它去为了飞而飞但是我们确实做过一些为了飞而飞的东西它反而成了一个非常专一的功能性就是比如说我去 Apple Store 我去看产品的时候苹果的员工会给我展示一个歌你听一下这个然后
然后你看这不是我们做的歌因为那个它很适合对它很适合展示就像买电视的时候会放一些画面其实没啥内容但就是漂亮所以就比如师姐比如你要去我们棚里现在那我跟你播的一定是那几个没有营养的但是会感觉很炫但是你会一直听你也不会一直听对它的功能就是在于你爽一下对所以我们就现在就是做多了我就觉得 OK
有些歌它就是这个样子的它歌有个功能吧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当时我们去苹果店看耳机呀或转耳机看我们做的歌被用来展示什么还挺好的而且当时 Apple 有一段时间它做的一个叫就是每个月会出一个空间音频的什么空间音频之星还是空间音频主打就是封面人物对然后我们做过的很多艺人都上过嘛像 NoNo 啊阿云嘎呀包括有一段时间黄鹏老师做的那个叫
台湾的那个艺人叫一个女歌手还有欧阳娜娜好像也待过一段时间可能现在在开始做这事人也不是很多这是 22 年现在基本上我觉得好像中国去的还不在做最近没有在做这个事情但是之前就是推的比较猛的时候可能就是有一个叫空间音频的这么一个什么
所以很多人也都是做了他自己专辑的空间音频版算是还挺实验的当然是我们一起玩的那个时候呢我觉得只要你做了这个事情不管你的流量大小 Apple 都会给你一个推荐就是他虽然不是在主 band 对在一个空间音频的一个集合里面嘛对不对你在主页上可以看到他小一点而已但是可以上嘛
我觉得也挺好的我觉得这个事也挺有意思就是让我想起它其实是技术有可能反向影响到你的音乐本身就这个内容创作就像比方说没有麦克风之前你的音乐创作肯定是一种类型要靠人肉嗓子去唱那一些比较轻柔的低沉的歌曲可能就压根不存在因为这种东西别人听不到
但有了麦克风之后大家就可以开始创作这一类的歌了像说话一样去唱歌现在可能有了空间音频以后
过几年也许就会有很多歌曲它天然就带有一种空间感对对对所以我当时给同学们上课的时候我也就这么说因为大家的思维还是比较固定在空间音频的制作方式因为现在确实是这样对力程做完以后请力底层的混音老师帮我们导出分轨我们空间音频混音师在拿着这个分轨再去 remix 一个空间音频版是这样的一个流程嘛嗯
那后面大家就想那为什么我不能直接混空间音频然后再直接变换一个 2.0 的这个 stereo 的东西呢对应该会越来越往上游去推但这个方法其实现在来看呢就是不能这么做或者做这么做比较少是因为我们在空间音频定稿之后它实时的变换成立体声的那个比例有可能会变就是它变成立体声里面的比例就比如人声的大小你是不可控的你是预见不了的所以你如果改的话你需要
去改空间音频它是能实时的给你听到空间音频就是杜平选声里面你的实时的 7.1 是什么样 5.1 是什么样 5.1.4 是什么样 2.0 是什么样但是 2.0 那个立体声它可能比例会变
所以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还是更注重立体声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流程目前还是先做好立体声定稿了之后再去做空间音频是这样一个顺序但是就像世界你说的那不知道以后万一人家就是从空间音频开始做了呢对吧一首歌可能从创作之初到最后它就是一首空间音频的歌我们做过几首当时给蔚来汽车我们定制了一个它的展示区当时它也是新车的
就有很多人去试驾他坐上去他就感觉说我们这有一个三维声的喇叭那你得让人体验一下这个感觉所以我们当时就创作就是在一个这样的屋子里面写的然后再让他混音就会把他这个东西放大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一个常规的但这还是比较功能性音乐的对所以就像你说他也很功能而且他就不算一个歌曲他算是一个音效的堆砌因为我们需要展示在海底的感觉
下雨的感觉头上在下雨声音下面的喇叭一直在下雨平保画面对会有一个飞机过去之类的对会有这种功能性的东西对但是对于咱们听的歌来讲我觉得以后可能也会应该会变的但是它也有一些对于风格上的就是差异的东西因为刚才我们提到响度提到母带这个东西其实我有个感觉就是我们在做嘻哈音乐的空间音频的时候
一开始我的困扰就在于我希望让他的乐器分散开嗯但是呢其实嘻哈音乐里边那个伴奏啊他其实他的鬼数并不多对他往往已经压到一块了对他就是鼓贝斯军鼓之外然后他的所有的旋律可能就是一轨采样对那再多也就是三轨采样两轨采样的话嗯
你东西怎么跟他分不到一个三位的空间里面太稀稀拉拉了对就是他很散所以我就很头疼怎么办就是我又需要让他的底股 base 有一个冲击力在那如果你让他的底股 base 分开的话那个劲就没了
然后我们的嘻哈音乐又被一个 Limiter 疯狂的限制所以它的劲是很猛的但是在空间音频里面它的响度是很宽泛的它跟立体声差 10 个 dB 所以它的动态是很丰富的那动态丰富的情况下对于现在的嘻哈音乐的审美来讲
还对不对或者说人们能不能接受这就是一个问题就是因为人们听的都是一个响度很大你拖进工程你看它是一个砖块的感觉对它就听得这样很爽那确实是一种特性但是在空间音频里面它给你的足够的空间足够的丰富度足够的动态的时候你这个嘻哈的音乐是那种很松弛的感觉的时候那个狠劲就没了未来可能
未来可能嘻哈音乐也会变所以我也挺期待大家对这个事的看法包括未来一些变化所以我现在来做的时候做很多嘻哈的全景声我其实还会在空间音频里面把鼓跟贝斯还会再限制一下就是为了去追求立体声里那种质感
但是我会让他别的东西飞一飞嗯比如高频的那种 high hat 嗯彩茶我刚刚给 nono 做了一首歌就是让他满天飞让人注意到有一个高频的东西一直在提示着我就是这个东西很乱很闹腾很爽很刺激嗯
对就是一些心思在里面不然他可能就那我怎么利用好这个空间呢我突然的想法是不是空间音频哪怕它是一个录音室的作品你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临场感对就是啊所以这个就是后期混音主导嘛但是你前期录音主导那个一般都是在音乐厅
它就会通过你的三维的麦克风的制式去拾起到音乐厅里的混响就是我们现在听那种立体声的作品你其实比较明确能听出这首歌它是在录音棚录的还是在现场录的基本上都能感觉到就常听歌的人的话是不是空间音频的作品以后哪怕你听出来它是在录音棚录的但是你还是能感觉到你就在那个现场对其实就是通过空间音频的这个技术呢比如说混响嗯
我们给这个 3D 混响他可能会觉得更真实一点因为我们现在说话虽然直大声很多但其实我们也有很多的强密的反射给我们然后我们会感觉现在我声音是在一个小卧室的感觉因为那个混响是比较短促的那如果说世界你刚才提到的临场感
那我的理解临场感比如说在一个音乐厅里唱歌那我可以通过人工的混响给它加就可以做成了让它再慢一点对所以它不管是立体声还是空间音频它其实都可以都可以做到做到对对对是的是这样的所以手段很多我就是感觉这个技术一出以后音乐的想象力其实就多很多了我现在就感觉创作层面就有很多很多新的想法对而且我觉得它对电子音乐的
这个玩法会比较多因为原声或者说流行音乐很多东西你就像刚才跟赵老师说的这个情况那个吉他在转其实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太好但是在电子音乐里面
它那个音色就可以乱飞的你没事没人管你对吧所以得看音乐风格有的时候也是对而且因为电子音乐很多人他其实是制作人出身或者他自己本身是音乐工程师制作人他的这个事情的理解其实是更深度的其实现在国际上玩空间音频比较超前的就是业内大家会觉得探讨度高的很多其实也是电子音乐方面是的它天然的就是天然优势没错它就跟空间音频这个生产完美契合
对而且大家不会觉得很怪就像刚才有聊到说其实有一些现成的比较主流的音乐风格大家现在是尝试在做一些空间音频画的时候它其实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因为它就是基于上一个时代是的至少正气朋克了又老又新的对这个也是有时候大家会聊到说其实艺人本身他自己有担心就是因为他的创作的原点就是他想像空间就
是在一个舞台上或者比较扁平化的一些理念来创作的所以让他去做空间音频本质上可能他会担心说这个会不会改变他自己的创作上的那些初衷带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有一个非常好玩的点就是我们在聊戏哈的时候我当时在想说除了七月之外他是不是对于
像那种 rap battle 的 freestyle 的东西它会比较有意思就是感觉到这两个人来回走对就是一个音乐诗人在这边来回踱步在跟你 freestyle 另外一边可能比较 hustle 然后跟你对话它的这个效果会不会比较有意思当然这个就是刚才大家聊到的时候我脑子的一个画面虎哥在那里来回踱步还有具体的人对我觉得是可以的这个挺好的一点是昆仙音频带给我们的是
我们不借助画面我们就全程那个声音就能够去想这个画面其实也挺好的对他们之前像电子音乐就是有一首歌
那个 Sky Relaxed Jungle 它里面那个老虎如果在一个空间屏的里面的话你会听到说那个老虎从你后面跳出来但这个可能就是如果是在立体声对过往的一些情况下它没有那么的让你印象深刻所以有一些玩法还是挺有意思的当然这个刚才
刚才大家聊的东西有一点我觉得还蛮有意思就是他会很吃这个消费级的设备对啊我们做的再好我们业内做的再好怎么能让他走入千家万户像电视一样这个也是我想一个是我想说的然后另外也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事就首先呢我当时就在思考我说为什么 Apple 推这个事推完之后这个事情被很多人关注首先因为他是 Apple 第二呢
因为这个东西他在学界这么多年之后可以做到用一个耳机听到了
这个就是首先我觉得是走入大家中视野的一个方式因为它不是说那我是不是也要家里装个 7.1.4 的喇叭对吧现在就是我们用一个手机的喇叭其实我都可以这么听到因为我们做了一些歌是模拟出来那个效果转圈什么的是可以听到的还挺酷的然后耳机就更加的明显一点但是耳机确实在表现里肯定跟我们在棚里坐的时候那个感觉是不一样的
对啊我放十个真立和我带了一副耳机肯定还是不一样但是我觉得也是越来越好对然后同时呢有一些民用级的设备我们有一个叫 Soundbar 就是那个回音壁其实就是在电视下面一个很长条它可以打到上面打到通过你的反射嘛让你感受到演绎那个感觉隐约又演绎那个感觉对所以现在我觉得更加要解决的就是这个耳机端因为耳机端还是比较重要的
其次就是每个人我们的头围啊我们的脸的形状不一样我们的耳廓的样子不一样我们能够接触到因为立体声在前面嘛所以我们没那么差异但是这个技术来了之后是有后上方有后方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耳廓不一样哪怕你在黄金点位听这个东西你还是会觉得这个声音会每个人会的感知不一样啊
所以我们就会有一个东西叫 PHRTF 这个 P 是个人对对对它是一个给你定制化的一个人头传递函数给你算出来你的脸宽你的耳廓什么样的然后每个人有一个参数写进你的设备里面然后再用你的耳机它给你这么去表现出来就会更好的体验所以 LS 十几之后它不是会有一个让你去扫你的脸包括杜比他官方也有一个人去扫你的脸但是他其实
还是一个大数据它是一类人它不是你自己其实它还是一个一类但是它会比正常的会好一点它原来是一个平均值现在分个大中小号了对对对是大概这样对对对前面有这样那你戴耳机其实它就给你刻画的声音的样子会更加的贴合你的脸或者更舒服一点对反正这东西就是我是觉得挺好的至少耳机能听到一点了
但是其实轨道或者说元素比较多的时候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那尤其是轨道越少的时候它就会越明显比如你就一个轨在那转具明显那可能得未来这些硬件设备变得越来越便宜说白了就是所以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艺人我们在聊完之后他会觉得这东西他听完觉得很好
但是他们觉得没必要因为就是他的粉丝或者歌迷他可能没有条件去听我现在没这个需求要这个东西除非是有一些点就比如说 OK 我这个专辑除了这个我还搭载了一个什么技术有一些专门的讨论度或者话题或者有一个人设的标签在那可能会不一样就本质上他现在还不是一个会从创作发心来说的一个事情对对对还是一个加分的东西对吧
如果是比较实验性的艺人然后他的粉丝也是对他的期待也是他会经常搞一些新花样那可能还行对于绝大多数艺人
听众可能觉得你花心思搞这个干嘛不好写歌不好写词对就是大家可能还会注意到旋律跟歌词本身的东西对对所以现在受众想听的还是那个东西还是有点超前了但是确实也有一些艺人在各方的影响下吧也在突破你看到现在上周我们刚参与的陶喆那首歌的就是一个空间音频版嘛
刚刚做出来他也是跟一分半的那一首对对对但是那个不是完整的他也是叫爱什么继续继续那首歌那张的封面真的很好玩就是里面有好多个陶喆他在做不同的事情就是他在弹钢琴还在唱歌就有点像前年的时候 Apple Music 给 Billy Alice 去做的一个空间音频的片子那样就感觉是在一个镜子里面然后他空间音频的那个感觉就出来了
对所以我觉得挺有创业挺好玩的所以我也一直在坚持做这个事他肯定是未来的方向对我觉得各方面因为他很多比赛也加入了一个赛道了所以我觉得我不管作为一个从业者还是一个教书的可能都会参与这个事同学们也很感兴趣
现在很多的这个同学们在本科的毕业论文都在谈论这个事了其实都在写杜比全景声啊空间音频啊 audio vb 的东西他都在开始说了所以包括我现在刚带完军训回来嘛军训的时候就同学们一直问我因为他们就一直在问我这个全景声啊各种技术
然后我就挺惊讶我说为什么一个高三到大一的小朋友就刚入学就有这种意识意识跟见识这东西我觉得我那会儿我靠又不能比了我觉得我大三才知道混音是啥然后现在人家高三就已经老师全景声的这个我当时就觉得
确实啊大家的成长环境现在渠道多了对而且他接受这些知识这些讯息的效率也更高对对他很快就能确实的接触到这个东西就像你说咱们以前看到专辑上写了母带谁谁但你根本不知道那是啥也不知道找谁问对对对就只是看到那个字也搜不到其实关键是我刚入行的时候有一个就是以前大唱片行的主理人他跟我讲了一个小故事那个影响我对母带的
认知其实非常的窄就是我会觉得母带是一种仪式感为什么呢因为他会告诉我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大的唱片公司如果一个艺人想要去请这个唱片公司给自己做专辑的话他们会拎着非常大的一块东西就是当时母带的容器是一个非常大一卷什么样的东西他会拎着吭哧吭哧
然后去拜访各个唱片公司说你看我这个做得怎么样然后去让这些唱片公司给自己发专辑然后我当时心里想的是所以母带就是一个敲门砖是一个仪式感
可能那时候从业者也对母带或者说某一些环节不是那么了解所以我们刚刚一开始的话题我就先提了母带这个词其实在不同的场景下有好多的意思刚才周老师说你拿的那个它确实是个母带它确实就是母带本身它这个实体母带本带对母带本带然后它那个时候就要发实体所有的实体都是以这个本带去 copy 但现在数字就不一样但是数字现在没有那个东西了但是我们还是会把这个工序叫做母带
或者我们叫 mastering 叫 mastering production 这种东西所以就场景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母带这个词的意义也不太一样对但是它确实没那么神奇其实就是很正常的一个工序而已可能现在小朋友要了解这些词接触这些词就很容易了说的空间音频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秘密稍微一搜就知道了对真的是而且现在感觉
很多的搜东西越来越靠谱了就不像感觉之前搜过东西没有一个好解释你也不知道你看到的是真的假的对对都是在讨论刚才聊到的一个点就很有意思就是说你出的那本书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是什么因为之前有跟我同流会比我小一些的制作的那些朋友聊他们入行的时候是没有教材的然后就问他们怎么成为 beatmaker 的师父带徒弟啊没有
看网上的教学对当时就一句话跟我说你就上那个 YouTube 搜然后你翻译然后你就跟着学对没有一个特别正规的所有做壁的人都是这样的对因为做壁的这个东西我觉得它为什么说很多人说门槛低呢其实我觉得它的门槛是这样就是你想做个东西出来简单但是最终玩还是你的审美的东西对但是它跟我们这种
科班这真的是比如说作曲的这些同学老师们不一样他们是确实这个需要常人的积累跟练习才能做出来的东西那我们现在这种嘻哈音乐其实并不是这样更多的是在于诶
我有这些工具了它这个音色我怎么捏出来它不是说你上了科班你就能做出来的它这东西就是你的审美跟你的想象力感觉审美是一个底线吧决定了这个音乐人这个艺人他的基本的水平怎么样但是你有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或者投入很多时间可能决定了上线最终那个成品有多厉害我说的也是音乐风格上的东西就是比如说真的是我们学院派的曲子它那个门槛很高
但是嘻哈这种它确实好入门但是你要做好也不好弄因为如果现在只是一个单纯的 beatmaker 基本上存活率是比较低的因为现在 sonos 随便就能把它打败
对吧而且效率很高所以就得博到一个比较高端的局里面你才能生存下来就得靠着你的审美跟你的想象力的东西自然说白了虽然说现在音乐大家讨论都是消费就特别是我在平台其实中间有一个非常大的我自己的一个内心的博弈吧也就是说音乐它商业上它是一种消费品但本质上它是人类在吃饱或者在活着的时候他想要去
做一些好玩的事情它是一种艺术的对创造所以创造力本身就刚才说审美这些非常重要就比如说为什么说空间音频它可能是一个好的信号就是它拆出来那么多的层次我怎么去使用它或者我在哪个方向上去配置它这其实
说白了是一种生产力的解放就是我不用再在平面上去创造我可以在空间里去释放我自己的创造力这跟画画什么是一样的所以吃的是审美了对我同事当时就写一篇文章解释空间音频就说立体声就是你在一个画布上就是有线的一个尺寸上面画画
空间音频就是给你做教堂一画必画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它是天然就已经给了你优势因为你的创造空间就已经不是两个喇叭了而是一个三维的空间你可以随意去摆放去做各种乐器之间的呼应包括各种设计所以我觉得反正
未来可期这个东西我也是觉得做这个空间音频是很期待是因为你不知道你这个歌能成什么样然后你也在玩你也在学你也在去探索其实我们其实都是在探索而不是像立体声已经被我们玩的其实已经有标准
对有标准在了然后我们基本上流行歌就是那个感觉你的弦乐的比例你的贝斯的感觉你的军鼓的位置都已经定了对吧那其实就是含活或者说在一个标准之上就够了但是空间音频不是空间音频你可以去玩可以去解放你的想象力而且你的混音室的参与度非常高因为这个空间音频有的是艺人吧他确实试听是拿耳机试听跟你的现场那种作用不一样所以呢
你的主导的地位是很大的有可能就是你做完他都不听就发了我觉得随着音乐发展就是后期制作这个环节真的是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越来越高红灵品也是这样的对最早的时候可能音乐就是一个人自己写或者自己演奏就可以后来就要开始有编曲有配器有更多的人先制作先制作人对一首歌的影响我觉得非常非常大很多歌我都是看他谁制作的其实谁最开始作曲或者说演唱
只占一半或者更少的情况都有那个制作人本身特别重要对对对他就跟有的时候我们看电影导演一样对对对是的是的就生产力的解放就是比如说技术上的东西我们可以就是人类本身把自己作为工具的属性先剥离掉嗯
那我们现在可以在每个环节都进行创作我觉得这个事情它也挺有意思的当然就是业内有时候也在讨论说因为这个技术可能它在世界上各个地方的发展的程度其实不一样进程不太一样但是到了最后来看的话它的好的趋势是说就是如果以前音乐行业还是有一些人会觉得自己是被工具化或者怎么样的话那现在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审美或者讲法去表达表达自己
就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公众我觉得这个就是解放人类本身的生产力这价值上呢还得去照老师我虽然是一个贝斯手但是我也不是现在就是初五了开始了
Face 是我的主页其实我也很久没弹琴了但是刚才有聊到说可能有些东西听众他们自己不太会去专门的去 care 他有感受但是他并不理解全体的过程为什么但是业内像我们现在如果听到一些好的东西哪怕它没有那么帅大家会变得非常兴奋这个就是创作本身带给人的刺激是非常好的如果以后很多乐迷他可能会讨论其中一个东西一个点让他觉得很高兴
那这个东西是大家创作出来的而不是说一些营销啊或者什么出来的那我觉得这一点也是非常好的对会的肯定会的大家会了解越来越多的这个内容环节呢那还得有这样的节目多多的大家多多的聊一下我能释放很多东西
也希望这个平台就是你上次录的时候你就问过我到底谁会听这个节目对对我当时就很好奇因为一样时间你说这个比较偏学术一点吧然后我就觉得大家听这个会不会根本就不能接受我觉得可以啊而且就是说我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音乐节目如果是个音乐节目我的受众可能本身他对这个话题已经感兴趣了
所以他也许本身已经很了解空间音频了但是我们节目并不是音乐节目所以会有很多人也许他平常喜欢音乐甚至不听音乐他都有可能了解到这个事我觉得这个还比较有意思对对对确实确实最纯粹的一种知识内容的一个传达我可喜欢这个节目了我天天听你别你少来我每天都听在这里给这里做广告是没有意义好的
我最后比较好奇的一个问题一个小问题你们作为音乐从业者对音乐本身有没有会觉得有点累了就天天搞这个东西疲了你们最近一次去看演出或者买一张就是自己花钱去买一张自己想听的专辑是什么是什么
就是你主动的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了去为他消费了那我觉得我还是算比较活跃的音乐消费者吧你仍然爱他我超爱我是属于就是我非常相信一句话就是真正的英雄主义是你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你依然爱他就是非常中二的一个人然后我是每个季节我会统计一下自己看了多少场演出春天我大概看了快 30 场吧然后夏天大概也有
十多二十场所以到现在差不多五十场而且里面大概会有演唱会小型 live house 地下的一些 DJ 大碟然后大家有几天的音乐节嗯
这些我都会去看就是尽量抽工作之外的时间因为工作本身跟音乐也相关嘛但是因为我不是做制作的你不会觉得上班也是音乐下班也是音乐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而且我觉得它其实可能是互补的吧就是我有时候也在提醒自己说因为本身这跟刚才我提到的内心的冲突是有关系的就是一方面是特别是平台这种你一方面要面对消费者一方面你还是在面对业内的从业者然后
然后它的角度其实不太一样的那我怎么去达成我内心的 inner peace 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视角而且就是音乐它现在是我看世界的一个角度我觉得这一点还蛮重要的就是我不是一个工作狂我还是蛮享受当然我也有过那个阶段就是我看什么什么都不好看什么什么都不对但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所以我也是最近这几年我的音乐消费的火热度又重新起来了
因为之前还是有一点自己内心有点过不去吧今年就挺好正好来做这个节目有聊到这个我正好统计过对然后买唱片也是但是我现在唱片的消费并不是去听了纪念我现在是这样买回来就是个纪念对就实体的比如说我去音乐节我去 Fuji Rock 然后我去韩国的一些嘻哈的音乐节我就会去买一些周边然后他们会发自己的专辑或者特定版本的我看到喜欢的我会买回来
然后像国内一些比较好的唱片的厂牌他们会代理一些国外的唱片或者他们自己艺人有出一些唱片我也都会买一些然后我自己比较喜欢 R&BHiphop 然后重金属的这些类型非常了解对所以会买多一些然后有些封面比较有意思的专辑也会购买所以就是我还是一个比较重度的消费者然后刚才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会不会皮这件事情
我觉得只要你不是把它完全看成一个工作的话就是如果是真的对音乐有兴趣那就去做自己觉得有兴趣的部分他就不会疲惫很多人他会工作之余他做运动像我的热情其实在于现场因为我背四手出身嘛我非常想要了解说现在大家在台上的状态大家跟台下观众互动的状态嗯
这种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是怎么产生的就是我还蛮享受的所以我就是在音乐行业赚了钱然后在音乐行业就花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循环正前音乐花一分别想再回家是的好的刘老师唱片这个我可能跟大家差不多就是我就像世界你说的更像是一个情怀吧
就是作为 90 后可能小时候也是接触这些实体听着实体音乐长大的然后可能到小学的时候才有了这个 MP3 之类的就是数字音频吧所以我觉得在我的印象里面最早接触这个东西包括为什么对录音棚那么亲我独钟那个时候其实更多的还是买实体看各资本然后看制作信息什么的所以我现在依旧会买
有时间的话可能会去唱片店看一下但是有的时候唱片店嘛有一个弊端是一是它可能比网上更贵第二还不太全所以可能还是会网购一些但是依然会买然后同时也不会拆甚至都然后就放起来了就会放起来所以就满墙的这些东西就还有一点我也有的时候看那个封面如果顺眼的话可能也会尝试
但是演出这个可能就跟赵老师有两个极端吧因为我刚才听赵老师说他看了这个瓶子的时候我在想我们同行都在一线工作的人他们看不看了我想他们估计也不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有的时候会收到一些咱们那种邀请就比如说朋友他开演唱会或者是有一些演出巡演不管是 live house 还是体育馆体育场那种
有的时候就因为工作关系都去不了所以就自己买票再去看这种就更少了我就可能本来他就很爱看本来你就看的比较少本来我就不爱看其次呢每天也都在听东西然后会再听
然后万一呢我有个心理比较抵触万一他调的还不好听这个太吵架了就是都不知道万一我过去那天调的不好听你说我是听还是不听还是过去调两下就这种你得加班就是我们对他没有信任感
但如果说呢我会去看什么演出呢就比如说朋友的演出或者关系比较好的或者我很认可这个人然后现在因为工作上认识了人家也很客气的给了我一个邀请函我就很愿意去看一下但这个就无关音质跟技术了就是去捧场然后去见个面去后台说两句话就这样的性质可能我一年平均一两次吧最多一两次这次九月底有好几个演出
像苏苏啊在体育馆的包括还有阿庆老师他们就跟我说但是我那时候带精训我也出不来所以我就也就没有办法去但是我还是挺想去看这种还是想去看一下然后聊聊天就见个面是吗
我对演出基本上是这样但是我刚才听赵老师这个阅历包括这个评次我觉得我应该多去看看但是平时吧我的生活也比较单调嘛除了教书备课上课就是混音
你这不单调我好佩服你这个很有定力刚才你一天不止 24 小时吧我光是上学不是在学校工作我已经要累死了你竟然还能兼顾录音的工作反正就是一直兼顾着其实我现在觉得我在大学之后跟我在上学的时候差别不大因为那个时候就是一边在外面工作实习那个时候就叫实习现在就我们可以叫创作之类的吧
同时兼顾着学业现在就是有工作了其实也是这一趴事它也不是说我去搞金融了或者我就搞啥了还是这一趴事而且还是
交给同学们的东西也是我干的这些事它还是一个良性循环对你这是产学员一体化对对对一体化所以公众上来说可能也需要更有定力更沉得下心来做制作创作这方面的事情可能你要天天在现场你就没空做我是做运营相关的所以可能对对对而且我照理来说搜寻局可能也会多一点就相比这样的搜寻局我可爱了我是一个爱人对
但是一聊音乐我就不困了对但是我说的搜索机不是说去吃饭喝酒我明白就是去音乐现场音乐现场这种跟同行或者跟艺人或者跟某个环节包括没有制作信息的这种人员
见面认识这种环节可能多然后我自己就一般是不怎么爱跟人打交道的其实但是我平时大家觉得我是艺人是因为我在录音棚有的时候比如说我要负责一些事情我跟客户去沟通我在学校我需要跟大家跟同事跟老师去请教问题或者去问那我不能显得太拘谨但我平时我自己就是如果说可以的话我就在跟人家自己待着听听歌混混音就行了
我对于这个皮不皮这个事呢我刚也思考了一下就是首先干我们这行就必须要让自己总听新的歌曲让自己就看看当下的榜单的前几名的歌的这种审美是什么样子的人家这个歌怎么混出来的人家歌卖这么好是因为歌好听还是混的好对吧我得去思考这个事还是说这个歌混的很不好但他很火
我也会去自己去分析这些所以呢我觉得对于音乐这个事皮不皮我觉得其实我好像没想过这个事因为我感觉它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就跟洗脸一样就是每天都得听听东西对它也不成为你的负担它也不是负担它也不会强迫我去干嘛然后我就没事我就会洗耳朵洗耳朵就是比如说嗯
比如我在外面今天出去了听了一路司机放的各种歌或者说我在路上听到很多很吵的各种回去听点好的然后我回去可能就会就是我都不是我该洗了就很自觉的就很下意识就听点别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它好像已经变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并不是说我应该去做什么了应该去干什么
所以我觉得可能这也是我们职业混音师的一个很基础的一个事然后定了一个我真的想想我同行啊真没有很多去看演出的我也不知道是因为时间问题还是因为什么反正我们混音师啊我感觉很少可能天然筛选出来了在不同的环节上对比如说比如说我稍微熟悉一点的比如赵敬老师嗯
张不若老师周天彻老师都张静老师可能还多一点你这么说确实我在现场很少有见到工程师的朋友对制作人的朋友会有对制作人他可能也是偏向于就是他是做制作业务企划相关的对嗯嗯嗯嗯
可能音乐行业的工种很多很多然后大家天然的就被分到了这个不同的位置对因为我有的时候真的是朋友开群演然后我去了以后我们有时候在二楼嘛咱们不是在二楼都站着吗就跟大家说说话呀什么的可能都不认识我就问
ANR,Songwriter,什么词作者就没有几个工程师其实确实挺少的工程师我们这个后端环节这也可能是为啥我们这种普通听众对于后端的了解比较少见不到你们一个是比较少第二个就是大家都是大家都以为自己很懂然后都会说混音的这个怎么着修音其实有些东西对
但是你说这科普我觉得挺重要我觉得任重道远起码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这混音是什么其实没有什么人知道现在都但是他虽然不太懂但是他认为自己比较明白他就会给我们造成一些风评上的一些困扰我想起来好久之前应该是腾讯出过一个音宗他是
找了一些编曲人来比编曲但那个音宗播的非常差因为没有人关心这个事那肯定但是我觉得这个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头就是因为以前看到的音宗都是比唱歌比作曲小好歌曲那种都是大众比较能够认知到的一首歌的组成部分但是比编曲真的是从来没有过但是当然是没有人看他这个太突壁了我觉得
这没法弄根本没人看咱们就看看他综艺感觉不强其实挺好看的我看完了我就想这怎么没人看呢但是后来一想也是确实因为他毕竟综艺可能很多人大家一个一个费得放松放松对比如他给出同一首歌然后十个人回去编编完听哪个更好在那个评比环节我觉得大多数观众也没啥耐心了这有啥区别呀
挺好挺好我还是很愿意看一下我觉得我刚入行的时候我那时候是媒体人然后我第一次有接触到幕后比如说像编曲啊混音啊这些是因为当时张亮颖他出了一个新闻就说他自己愿意自己出钱给到编曲的版权
因为当时编曲的版权是没有界定的然后当时那一篇是一个当时写成了一个爆款是因为其实本身是一个热点的新闻现在编曲有版权吗就前两年我记得也还没有他只是要给他的歌的编曲然后当时非常有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我采访了几个白天还醒着的幕后的朋友那时候大家的工作时间都是晚上三四点特别好笑就是那篇文章发出去之后一点动就没有然后半夜突然爆了
就是那时候大家都起床了然后说好感动然后就开始一边工作一边给你写评论然后我说哇原来专业的朋友们现在才嗨起来也才注意到原来这个事情很重要对这个事情其实有那么多人默默的在后面默默的努力
但很容易被忽视掉对其实国外的混音师也是有版税的比较少但也够就是说如果你混这首歌他同意给你版税然后他又成爆款了那可能你就非常多钱像那种什么牛姐的那个养老歌圣诞对就是你哪怕只有 5%我觉得都很够了这个版税所以但在国内现在只有次曲嘛
也不是很能保证但就只有他们是有晚睡的起码名义上有吧但能收到多少钱也还是很不乐观所以我非常佩服最后都留在音乐行业里就持续留在音乐行业里是我就很佩服你们我为啥想问就是我也多少算个音乐爱好者但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入行
我就是一是怕我因为你已经在我也有别的工作了就是压根一点没考虑过就是因为我怕我进去之后就不爱他了
哦我有一个咱们北沙的学弟他叫哎你应该认识孟晨你知道吗他翻唱了很多歌就是把那个词改成北施北施姑娘回去听听就是南方姑娘改成北施姑娘他虽然就是只是改词但是他是自己录自己混自己发到网语之类也是我是制作人这种对对对然后他的我觉得审美是挺好的我就跟他说哎说你能不能帮我做一些编辑工作他说不行
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我很怕这个是当成一个工作工作的话我就会不爱他了对那我尊重你的想法我就没找到我觉得有这个顾虑然后也是各种原因啦水平也不够了我要是那种天才我也入行管他呢我觉得其实运气更重要一点这个行业有的是什么
我也是因为会绝对才进来的就他也不是学音乐的我是学金融的对我觉得这些就是纯是爱纯是爱所以我就觉得大部分都不是说都是科班这个的而且那个时候好像最于说比如像音乐商科的在中国的也没什么这些专业其实对吧对我有过那种时候就是非常不爱音乐的时候觉得很累的时候
但我觉得是一个过程就是不管你做任何工作其实都是一样的会有几年都没烦他我怎么还没有佩服非常珍珠少看点演出就不会有因为我觉得我可能真的我除了干这个我别的呢一是也没干过第二呢我觉得我也干不了我也干不好
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就一旦既然选择了就干吧而且确实就是各个角度来讲都需要我也需要自己去混音然后呢我也需要拿我的混音的经验去教给同学们
这个东西我觉得我也离不开所以我也没有说烦过或者皮过厉害就这么过吧还能离咋去音乐行业赶快有你就感觉能有个工作就不错现在工作好难找的对你们专业的学生好找工作吗我觉得就业来说应该还是比较好找的但是能不能找到他们自己最喜欢的呢
就不一定就是这个体量现在这个行业的体量对于你们专业的需求有多大是这样师姐就是你问的问题应该指的是唱片的工程师对就是这个但这个就很小它是在我们录音艺术专业里边很小一个盘就是更多可能比如说系统设计音频系统设计声音设计师就声音设计比如拟音那些东西
音频系统设计就比如说演唱会我们看演唱会的时候整个的音响的系统怎么搭嗯嗯然后影视录音嗯前期举杆的老师包括后期中混的老师包括扩声嗯
还有这个销售音频设备对吧代理包括技术支持那确实蛮多的很多他这个很多因为我只是这个专业里边其中一趴我就是做唱片的一个混音师但是我的学生们他们什么都有干什么都有就是包括这个各大的音频设备厂商的代理他们进去做一些技术顾问
包括现在因为空间音频的到来很多车不是要搭载这个吗所以他们就需要很多汽车的这种音频工程师就保证你得坐上去以后你听的地儿你得舒服呀你不能说我坐这有感觉这声音全在上面就本来你混的那个声音是在跟你耳朵持平的地儿但是因为你的调教不对你坐那个位置好像那个声音在下面或者在下面那就感觉很不好嘛还有就是那个由于 AI 之类的发展吧
我觉得像很多的这种音乐的相关的公司也需要很多类似于有音频这种底层技术比较过硬的人招一些这样的人然后游戏里有一部分对
对 游戏音乐 声音效果就我刚才说的声音设计这一类的都应该是游戏也是一个大头吧今年非常兴奋的一个点就是黑神话它的音乐 8082 嘛对 这个也非常的厉害 8082 里面就是很多我们的毕业生他们跟上和弦跟宜同科技他们三个弄那个音频矩阵叫 Audio Matrix 就在传媒台的旁边所以我们经常也过去有搞一些活动
所以 808 这边像李佳琪老师啊徐悟童老师啊跟我们传媒大学这边的合作也比较密切然后我们好多的毕业生都已经输送过去了你们这正好对口对啊就是搞音频嘛他们就是专注在游戏声音游戏音乐上这没想到还行这个岗位还是很多很多的对对对但是大家就是我觉得能得到对口就已经不容易了对然后可能很多同学他们更看重跟向往先有一个稳定的体制内工作那
那这种就可能就更好对更有一定难度吧因为如果在北京找这样的工作说实话客观来讲嗯确实是岗位很少嗯但是竞争有比较多比如说一些院团单位嗯
的一些音响师录音师这个咱们各个专业现在学生的第一选择都是体制内哪怕就是可能工资报酬稍微的少一些但是年轻就还好对大家都可能这个也是一个选择
对现在趋势没办法好的那我们这期节目差不多了时间也蛮长了我们最后的环节就是推荐歌曲两位老师谁来推荐咱们推荐这个有什么方向或者一些好舞方向主要是天天听这种歌让我看看我看最近听什么歌
请刘老师推荐一首好那我推荐一个吧请讲请说我推荐一首歌是来自于笋的街头智慧哦这首歌是为什么推荐因为它其实不是一个很新的歌可能在 20 或者 21 年我忘了反正就是不是今年嗯
推荐的原因第一个呢是他这个歌名很吸引我街头智慧因为我虽然是科班搞这个的但我觉得自己在前期的成长跟我人生中比较重要的那个时间段吧就比如说我在 TTR 这个录音棚
当时跟天彻老师一块共事的时候那段时间我觉得他给了我那些信息那些灵感那些理念的东西其实都是他自己就是他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因为他虽然是央音我也是央音但是首先我是博士才学的央音其次呢他的央音本科学的是电子音乐制作关于录音混音这块我们其实都是在街头智慧对就是从这边学来的
所以相对于书本智慧来讲我觉得可能我们是一个从上到下从下到上都有过这种互相的去学因为我作为科班人来说确实也有体系化的培养但是我发现我到了录音棚到了社会上好像这些东西
嗯
对我来说也挺有纪念意义的第三个原因就是他的这种唱腔比较独特就是有一点点沙哑但是又比较吸引人感觉像是开启了一个中国 hiphop 的一个新篇章一样就是大家的不再比压得多狠唱得多快好像更多的是在
听他的传达的信息他的其实他就叫所谓的什么给他的表现叫什么 emo rap 这种东西他其实歌词也听不太清但是那个情绪是能够感受到的而且他写的东西是真的是他的亲身的经历的事情包括我看他的 MV 他在 B 站上那个 MV 我也看了虽然也不是那种大制作的成本什么但是能够看的还是让
让人挺感动的但他的编曲又是比较时髦他又不是说那种为了苦而苦的编曲他唱的东西又很真又很 real 唱起来又很独特这歌名然后也很吸引我所以我就推荐这首说唱歌曲叫街头智慧好嘞好那我们最后就在街头智慧当中结束这期节目了好谢谢两位老师鼓掌
大家国庆快乐国庆快乐大家播出来早都不喜欢新年快乐 圣诞快乐大家我尽量赶在圣诞前吧好 那就这样了 拜拜了拜拜
但我很懒惰痛苦的事在我心中放棄 Don't you fall 欸欸欸躺著 又熱烈趁要回家要看緣分複雜每一次的結日哪怕屬於我們 In my heart 願得到清晨也不能有幸福你們可以誇張我了我的起伏積慕像是幻想我把酒給人我一不中就長大催逆的方向是拖鞋
我口不正言 又故作而言啦让你走 是我心里的决定不要问了 还蛮爱的 很信心她告诉我 学习要用心当我面试前 听到歌 站不平停着热烈的回家 要看月份复杂每个美 时刻渐远 人人大不是美千万别担心 说话是坏话 我不想心痛这个世界 做的话 请他听听天后我爱你 疯 往头走 紧张热烈的回家 要看月份复杂
我
就追著是他跳舞的曲目 堅持鮮明武力記住我是從兒子看不見的訊息 One call one call 數去米特丘那些心痛那些酒 Obsessed with the heat 我是天 我是地 用什麼造就用這一條音效 只同為不變要求還不夠還不夠 你看我全露媽媽教我用藥附近關心頭我跟別人交流 說明一切
從小坐著火車狗狗找吃甜包餵那種滋味成就了現在的我們後來從小找著雪鞋店無數場長路多點到點要上門賺錢但我只相信我能越來越遠只要我能想到我就穿得爆別它疼那點痛苦的世界才會醒來翻天偷著月底趁人回家來看月份複雜
每一次固定的任由属于我们 in my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