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食物,为什么有人吃了会长胖有人却不会?那些让人眼花缭乱,又观点各异的饮食指南,我该听谁的?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孟祥兵博士,来聊聊关于微生物菌群。孟博士是一位医学营养学博士,近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生态农业和医学健康领域的研究。 在本期节目中,孟博士带我们深入了解微生物菌群——这一不会被标记在食品标签上,但却对人类非常重要的“迷你生态系统”,揭示不同的“菌菌”和肥胖、抑郁、自闭症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不只是我们,我们也不只为了自己吃饭。听完这期节目,你也许会获得一个对食物、对自己、对生态环境的全新视角。 【本期制作者】 令承(主播,媒体人) 孟祥兵(聊天人,科研工作者,研究方向人体微生物与代谢组学) 音频制作:健怡小可 Logo制作:王储 感谢:“明日之路”行动小组 【时间轴】 02:02 “神奇”的微生物菌群报告 09:03 阑尾是人体微生物的“种子库” 17:30 有益菌or有害菌并非二元对立 18:35 补钙要晒太阳?是“菌菌”需要阳光 19:38 膳食纤维是微生物的食物 21:30 痛经和这两种“菌菌”有关 34:33 送给爷爷最好的礼物是孙子的“奥利给”? 39:00 一则关于老鼠的“恐怖实验” 44:30 从牙齿看中国人的传统饮食结构 47:00 发酵食物含有大量微生物产生的酶 53:02 直接吃微生物没用? 55:01 古人如何解毒?泥浆取水往下灌! 58:10 “牛棚疗法”治过敏? 01:01:25 土壤、除草剂和微生物 01:03:50 “风土”和微生物的关系 01:07:15 像打理花园一样,打理肠道微生物 【本期出现的音乐】 Magic in the Garden by Alexander Nakarada 【本期提到的书籍】 《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作者蒂姆·斯佩克特 The Diet Myth: The Real Science Behind What We Eat 《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作者 T•柯林•坎贝尔 The China Study: The Mo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Nutrition EverConducted And the Startling Implications for Diet, Weight Loss, And Long-termHealth
我们正在筹划制作的纪录片《明日之食》刚刚获得B站暗室灯创投会“最佳系列纪录片”提案。如果你对我们的行动有兴趣,欢迎加入!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