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81. 计算机教授换学校经历(嘉宾:何亮)

81. 计算机教授换学校经历(嘉宾:何亮)

2025/5/24
logo of podcast 李丁聊天室

李丁聊天室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何亮
Topics
何亮:在普渡大学的三年里,我的招生策略经历了多次调整。第一年,我刚开始做教授,对招生流程不太了解,所以标准较高,目标是招到顶尖学生。我积极主动地联系学生,但他们通常有更好的选择,而且我所在的系不是CS系,很多学生更倾向于选择CS。第二年,我采取了更为被动的策略,不再主动联系学生,而是等待他们主动联系我,我认为真正对我的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会主动做功课并联系我。我主要通过参加会议来认识学生,并重点关注那些提交申请的学生。第三年,我的策略与第二年相似,但在申请季的过程中,我拿到了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的offer,因此我主动联系了那些拿到我offer的学生,告知他们我的情况,并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要跟我一起去达拉斯。 何亮:总的来说,我在普渡大学的招生经历并不顺利,三年都没有招到合适的博士生。这促使我开始考虑换学校,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大的平台,有更多的支持和更好的生源。

Deep Dive

Chapters
何亮教授分享了从学生到教授的角色转变,以及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他详细描述了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上课互动和批改作业等方面,并指出理工学院的教学压力比他预期的要大。
  • 从学生到教授的角色转变
  • 教学工作量大,包括备课、上课互动和批改作业
  • 理工学院教学压力大

Shownotes Transcript

嘉宾:何亮 Liang He https://www.lianghe.me/

  • 00:00:00 开场与嘉宾介绍: 何亮教授聊转校经历

  • 00:00:19 初期教职体验与教学压力

  • 00:07:42 PhD招生策略与逐年反思

  • 00:15:47 换校的核心原因: 同行流失、教学与无TA压力、PhD持续招生困难、个人对城市生活环境的偏好

  • 00:21:07 教授跳槽市场与流程: 与PhD申请相似的材料准备,Mid-Career跳槽的独特考量(如何解释动机、展示业绩),面试重点(Funding与合作)

  • 00:30:00 跳槽经验谈: Offer谈判 ,时间线规划,与原部门沟通时机 ,离职后的事务

  • 00:38:00 新环境UT Dallas展望

  • 00:50:00 对德州特定政策(如App禁用、国际差旅报备)的了解与应对心态

  • 00:55:10 现场录制感受与节目总结:对线下录制的不同体验

李丁的联系方式: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