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自立
好的科技快乐星球啊我们这过去的一个月发生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在我们准备录音的前两天框擦框擦一堆东西就跑出来了还挺好的这个要不然我们就又得拖到下一个月下一个月就又是旧吻了正好给我们送来一些猛料废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科技快乐星球
首先来看一下苹果之前跟 Apple 一直在打的那个官司我们好像上一期有说过就是苹果最后是被法院裁决要允许它引导用户去使用外部支付方式其实在去年还前年的快乐星球我们有提到过它表面是接受了但是
事实就是他还要额外收 27%的手续费就是没人愿意用而且他跳出去的那个方式还有各种限制就搞得很不爽法院现在是宣布乐令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苹果你的这个做法不合理你就是阳奉阴违我要制裁你大概是这个意思对不要玩文字游戏一定要来点实在的所以这次就
真的推出了可以在 App Store 以外的支付方式并且是可以大大方方的放出来这个是非常好的利好我看已经有像堡垒之夜这种第一时间就去重返了这个 App Store
对 但保理之夜它属于是个意外就是 Apple 之前是不想用 IP 然后苹果要求他必须要 IPApple 它就直接下架了我就不理你我不跟你玩了是这样一种情况但是像其他的应用比如说像 kindle 还有像 spotify 对
对 Spotify 是可以在 App Store 支付的好像也并不可以我之前买 Spotify 我是在网页上面买了然后在 iPhone 上面使用这样啊我不是在 App Store 上面去使用的我不太记得了然后另一个我敢肯定的一定没有就是 Kindle
因为我之前用 Kindle 买书是很痛苦的你在 Kindle iPhone 的 app 里面去看到一本书你只能是 get sample 你不能够去买这本书所以只能越来越少对我看到这本书我就得去打开 Safari 打开 Amazon 输入这本书的名字找到这本书然后在那边下载然后再跳回来看什么时候它下载完就很痛苦现在不需要了直接一点就跳出去了然后就可以去购买支付了
我刚查了一下 Spotify 有 10 个内购也就是说 Spotify 本身是可以在 App Store 上直接购买的那现在就可以不分成直接去他们的官网跳到官网去买
那这个你利好的只是 Spotify 当然是利好 Spotify 了他自己可以对苹果来说相当不利好这个本来 IP 就是特别重要的一块收入现在这块肥去没了哎呀很头疼而且以我对于这种开发者分层的这个理解如果 Spotify 做的很绝的话他接下来应该是要去弱化苹果内构的这个按钮或者说这个流程了反而
反而是强化去官网购买因为实打实的没有分成有没有可能开发者会这样去做对 他可以像 Kindle 一样 Kindle 就没有能够再更绝一点去掉了苹果内构不 Kindle 它就没有苹果内构那是 Kindle 它本来没有我的意思是 Spotify 它现在有苹果内构的情况下它尝到了这种场外支付的这种分成然后它就把这个内构给去掉了强制用户二选一嘛
我觉得分两种一种是对增量用户增量用户不给他内购应该有问题不大但是对存量用户来说他已经在支付了你让他去切换的话这个切换估计又会导致一波流失所以这个要不要计算一下掐指一算这个成本能不能 cover 所以有一个临界值对因为你赚多那 30%你就会流失一部分用户这个要算一算
好这个是特别重大的一个 IP 的一个修改我觉得苹果现在应该是特别头疼了这个对苹果是重大不利好超级利空但它不会真的影响到苹果说整个美国市场就下降 30%因为大部分的这个 APP 它其实是没有能力开发自己的支付的但那个 stripe 那些可以帮他去做但现在不是没有吗对吧
而且你去接入这些第三方的支付其实特别痛苦那还不如就用 App Store 呢再加上我们可以申请那个什么小 small business program 对那你只要收入不是很高你就申请那个你的分成其实也不会太多就只有 15%了其实可以接受对吧你在这样好一个平台上去做产品
有一些合理的平台费用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你有能力能够去使用第三方支付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第三方支付的收费其实也不菲对我觉得还不如就直接用苹果这个你上架各种什么 IP 那些 product ID 那些什么你只要在苹果后台点一点审核通过就好了但有一种情况我觉得应该是他们会强烈拥抱这个的就是割韭菜割韭菜啊
就是拿那种很宝贵的那种订阅都有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可以割韭菜但苹果审核的时候它就会不允许你上架这种 IAP 的内容现在不需要了你可以跳出去了但我有点怀疑即便你可以跳出去苹果还是可以审你这个 APP 的本身只要那些开发者是不对苹果耍小聪明的他被他审到了他肯定还是要要求你遵守他的条款的比如说你跳出去你就是真的
就是割韭菜那就看苹果管不管这个割韭菜我觉得至少在苹果 App Store 这个平台它管的结果来看还是偏好的对吧至少不会乱来毕竟它有个杀手锏就是如果你不遵守或者说你哪方面触动到它很大它就下架这个就是
最大的威胁好下一个是苹果将推出 CarPlay Ultra 开启智能车载新体验以前的 CarPlay 它是不能跟车机联动的它就相当于是你的 iPhone 手机的一个对一块副屏比如一块稍微大一点的屏幕不一定是大一点反正就是另一块屏幕然后你在上面操作的东西也比较有限以及跟车机系统的一些硬件的联动特别有限
比如说可能有些车机会有一个什么讲话的按钮音乐和这个语音通话过程的切换是吗就是比如说我们车机上有一些播放歌之类这种它是接入了但是还有很多那什么调控条开关车窗这些它其实是不接入的
现在 CarPlay Ultra 是基本上接入了大部分的这些车机系统但是你看有点搞笑的是它首款搭载的车型是 Aston MartinAston Martin 并不是以前的 BMW 也不是奔驰也不是比较主流的这些东西
都不能说豪车了就 BBA 其实已经算是销量很高的豪车了阿斯顿马丁其实销量肯定是远低于 BBA 的所以不确定这个 Ultra CarPlay 它到底未来能够搭载多少车型然后我们也看到现在的这些油车传统汽车企业都在往电气化的方向发展
大家都去做电气化了之后都会想要做自己的车机因为车载娱乐这块其实都想拿下来所以你 CarPlay 到底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帮助车企提升它的娱乐体验这个不好说电气化后的这些车企搞不好系统做的也还行就不需要你 CarPlay 了对吧
对现在大家都想要做自己的 iPad 对吧在设计上一块超大屏而且苹果的这个 CarPlay 据我所知不是说你想接就能接的你还要给他交一定的费用所以在有一些机器营上它分为低配中配高配可能到高配它才会下放这个 CarPlay 的权限有这种情况的出现而且那个接入的成本很高就是这些车企他们要派人去跟苹果联调的
这辆辆的成本高了去了因为它每个车机系统那些接口它并不是统一的哪怕是像纯手工打造差不多这个大家都是程序员出身大家懂的车企的这个车载系统的这个代码也是水的一笔而且还有很多外包的
就是他也不完全是自己开发他比如说我德国的 BMW 去到美国可能我会有美国的本地团队帮我做本地化可能去到了巴西去到了日本他会用当地的团队那相对于总部来说有些他也未必是正式员工他有可能外包出去的
拿这些代码其实乱的一批你要把所有这些东西都接入到 CarPlay 里面去其实难度还挺大的然后传统车企它的车型又各种各样你别看 BMW 它只有比如说什么 12345678 对吧然后再加个 Mpower 但事实上它每一款车型它会有一些中期小改款的然后
然后屏幕尺寸也不一样对屏幕尺寸不一样硬件也不一样对吧然后它不是还有一些简配的吗那万一有一些它就没有那个自动折叠后视镜了反正挺复杂的然后这个东西还要跟 CarPlay 去连条我觉得这个周期应该挺长的
又是一个期货了然后苹果之前去年承诺的 AI 到现在都没来我估计八字没一撇后面也凉凉 WWDC 再过两个礼拜就开幕了但是 6 月 9 号这个 AI 十有八九是不会来了这个应该是妥妥的跳票了苹果的跳票在过去的那些年其实不太常见
以前应该是做好了 Apple Car 算一个以前一般是做好了之后我才来跟你说有个 one more thing 你来看一下但现在你看那个 Vision Pro 之前不是有个 rumors 吗说那个 Vision Pro 的那个负责人现在去交接了就是把那个 Apple 的那个 AI 部门管起来了不是就是 Vision Pro 的那个负责人现在去接管 AI 了原先管 AI 的那个人就被吓掉了
对 但这个 rumor 是 Ben Thompson 也分析过意思是说可能是因为 Vision Pro 它也是个期货但是负责 Vision Pro 部门的那个人他能够把这个期货给 deliver
而 Apple AI 不行对 Apple Intelligence 到现在都不能够 deliver 所以可能换帅是不是有可能可以把这个 AI 重新再救一遍这个不好说这个不好说你换一个老板就能够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个是更上一层老板的想法自上而下对 Apple AI 到底能不能解决这个不确定
好的那这个苹果的这个也搞不定然后呢今年我会去一趟美国 WWDC 的现场然后我上一次去 WWDC 应该是 19 年了那已经是 6 年前哇久久不见时光荏苒对而且 19 年那次是还没有新冠嘛刚好过半年之后就新冠了
新官前的苹果的 WWDC 一般是会租一个会场就当时 Apple Park19 年其实是已经进去了但是刚刚进去没多久它里面是不对外开放的不对任何人开放旧的 Apple Campus 它其实也不会在里面办 WWDC 可能是工位比较紧张他们一般是在旧金山市区或者是在湾区比如说 19 年是在 San Jose 那边租了一个场地然后就大家一起去那个场地
就在里面第一天有 Keynote 然后下午有 Platform State of the Union 第二天开始就是 Session Lab 然后 Developer Activities 之类的那为期七天的开发者盛宴但是据说新官后这个就彻底变了我们都知道了对啊这个蒂姆库克老铁他本身就不太擅长演讲他跟他的前老板差得不是一般的远对从这个不知道哪一年好像就是新官开始吧
是吧就新冠开始了就线上发布会开始了就不再有线下的时候他就已经换录播了对他尝到了这个甜头他终于可以不用上台去即兴演讲了可以拍点中点了那种对就觉得特别好于是就延续了这个传统直到 2023 年是全球宣告这个新冠结束嘛还记得吧 2023 年所有人都可以到处飞了 23 年是新冠后的第一届 WWDC 据说现场只有两天
就是虽然在 Apple Park 但只有两天然后是大家是坐在草地里面去看大电视的然后 Tim 和那个 Craig 会过来跟大家招招手拍个照什么的但是基本上也就这样了大家现场看电视跟你在家看电视其实也没多大区别所以我现在觉得这个
WWDC 确实去的意义不是很大了顺便可以在美国玩一趟玩的话还好我在那边也待了一段时间所以我没有很想要再去湾区玩的意思但我这次去主要还是因为跟朋友一起去的所以我觉得 WWDC 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个比较好的对开发者来说的就是大家可以去那边聚一下
没错对中国人可能不太友好因为太远了但欧洲人也会觉得远但是毕竟大家 language 就是语言上互通而且来往会比较密切一点但我们中国一般比较少说飞到美国去跟人家交流所以可能会远一点但欧洲人飞过去我觉得应该还是比较自然的没错我也是有幸抽到了今年的这个票但是因为个人原因有事情不能去但是我会在深圳跟小树派一起去看这个直播他们有一个新的非常大的这个
一个园区吧算是场地然后我们在那里大概会有几十人的这样一个看直播的一个状态在深圳对挺好的看看直播特别好到时候我也会把那个录音设备带上去然后随缘吧就是能录就录不能录也无所谓顶着时差应该可以对也没有说就是看延迟行不行其实如果延迟过大的话咱们可能录起来会比较费力
应该还好吧物理延迟就几百毫秒嘛嗯我们又不是没跟欧洲美国的人录过音差不多的我印象深刻的是如果你使用 FaceTime 它的延迟会特别低简直像跟国内的人聊天一样对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挺神奇的嗯
然后这也让我想起来 2019 年是在那边跟当时叫科技早知道的徐涛老师录了一期节目然后那个时候觉得说哎呀还是要把我们这个风言风语认真认真认真做一下看到友台的发展是
当时徐涛老师还没回国呢就当时我们还简单聊了一下要不要回来国内做播客能不能养活自己之类的现在生动活泼已经是国内头部的这个科技媒体非常非常的厉害 OK 那这个是题外话了就到时候会在 WWDC 现场给大家发来这个现场的报告哈顺便我到时候看能不能见一见这个 Tim Cook 然后看能不能凑进去偷拍两张让他给我念一下我们的 slogan
我目前为止只拍过他的一个背影保护因为我 19 年去的时候有看到他走过来但是当时很快我手机还没举起来他就已经消失了所以只拍到了他一个背影现在你有那个 camera controller 这次手速快一点不一定到现场再说吧
然后到时候 WWDC 期间差不多也是任天堂的 Switch2 发售期间但好像这次的 Switch2 发售的预约情况不是特别好而且看现在第一波上手的这些媒体们发来的视频看好像也没有说特别厉害的样子
毕竟有前车之鉴 Switch 的出现还是非常的创新的对吧把掌机和家用机结合到了一起但是你现在是第二代第二代给人的那种新鲜感确实会少一点再加上大家一直都知道任天堂每年都要整活但是隔代整活隔代就会销量往下掉要能整出塞尔达这种对吧塞尔达是天
塞尔达不行塞尔达没了现在 Switch2 不能有塞尔达我一直觉得他不能首发不行才可以带得动他嗯
现在就只有跟马车世界我觉得马车世界和萨尔达差的还是挺远的毕竟再怎么说也是一个马车的游戏虽然说是开放世界地图哈但我觉得跟萨尔达的这个应该还差挺远嗯这个 Switch 2 我也预购了等到时候回来就可以玩上了然后再跟大家说一下一手的这个体验报告但我觉得估计跟现在已经 Hands-on 的那些媒体应该大差不差就看游戏了我觉得嗯
好下一条是 Google 2025 I/O 大会说到 Google I/O 它还是比较有诚意的因为劈柴是真的会在场地里面讲话的现场直播也是在硅谷的草地应该是 Google 的 campus 里面找了一个地方然后请大家去草地里面晒太阳是真的晒我跟你说到时候 WLDC 应该也是类似的我觉得
因為那邊太陽太好了我看前兩年他們的照片那個好像會好一些頂棚好像是有的到時候現場看然後 Google I/O 大會呢就劈柴在上面講了一大通今年講的當然也還是圍繞 AI 為主但是總的來說呢是能夠看出來 Google 像是已經慢慢趕上了第一梯隊了之前不是跟這個無論是 OpenAI 還是這個 Answer Rapid 都有一些差距嘛
但现在看起来隐隐有一种你只看 demo 甚至它是全方面超越的感觉上一次也是这个感觉了上一次也是在办公室里拿下手机去做演技的过程也觉得这个 agent 非常屌但事实上还是要拿出来见真章总的来说 Google IOS 发布了很多内容首先是 Google Search 正式引入了 AI Mode
我们知道 AI 搜索已经在蚕食传统搜索引擎的市场而且蚕食的非常严重了过去几年里面整个 Google 的流量被分走了不少在国内就更加可怕了因为国内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搜索引擎百度这个大家懂的都懂然后 AI 就变成了大家去寻求一些常规知识答案的一个好去处对吧
而且最近我有一个在 AI 搜索方面的一个感受因为最近用了好多次 AI 去搜索文件然后让他直接帮我下载好然后我就从 ChatGPT 的窗口里把这个文件下走了这个体验是以前对于这些下载厂商来说他们是没有想到的文件就这么被下走了很有意思但是这个文件得下载对才行吧他这个一幻觉我让他帮我去批量的找比如说我要找一个
HDR 的这种色域文件然后我把名字搞砸了我说你帮我下它然后他就去 GitHub 上找去谷歌文档里找找了很多几个然后帮我下好了然后我就直接拿走了明白你这种属于是需求特别明确你一眼就知道他下的对不对的这个就还好我想也是这样子的听
挺好的反正 AI 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它已经是能用了它已经不像去年或前年那种幻觉特别多的情况还是很不错的然后 Google 也发布了它的新模型包括 Gemini 2.5 Pro 它增加了 DeepThink 这个能力还有 Gemini 2.5 的 Flash
这些都是非常牛的 model 我记得之前 gemini 2.5 flash 还是 gemini 2.0 pro 我忘了反正它上一版的模型写代码的能力已经是跟 3.7 sony 打得有来有回了然后现在新的版本应该是因为 anthropy 刚刚推出了 cloud4 对吧应该是奔着去的我有一种感觉 cloud4 我也用了虽然我没用 Opus Max 在 cursor 里面用的我能感觉到它会
比上一个 3.7 要稍微再多积极一点响应快一丢丢可能生成了代码的准确率稍微高一点就是它反攻的次数会少一点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到从 3.7 到 Cloud4
它的那个变化没有那么大也就是慢慢进入我们所说的那个编辑效率低点的那个区域了对我的感受也是类似的就是我是以写脚本为多包括像 Python 的或者说写一些页面的我感觉我现在用这个 4 跟以前的那个 3.7 比没什么提升我的直观感觉就是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常但我总觉得说应该 4 会更好一点那就用它吧
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它就是没有办法像我们以前比如说 3.5 到 3.7 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的对吧 3.5 就是要更笨很多 3.7 确实好用很多反攻次数少了很多那 4 的话可能会反攻次数再少一点点但是因为 3.7 已经足够好了所以你现在会觉得提升没有那么大所以说整个 Google IOS 里面最出圈的其实还是 Vio 3
就是 Google 发布的那个视频生成 model V03 它能对口型能够生成的人也比较像真人以前那些 AI 感还是比较强的现在这个 V03 它出来的那些 demo 的视频看还是挺逼真的直接就是秒杀了 Sora 对啊 毕竟 Sora 本身也在跳票啊对吧这个欺负我感觉 OpenAI 已经放弃 Sora 你看其梦说的也可以是吧还不如去用克林
对可林做的不错吉梦做的也可以对对对吉梦也很好用最近也很屌这个 Sora 没了呀就这种感觉开启先合然后悄悄退出他画了个饼结果别人给你实现了这可还行可惜了可惜了
然后下一个是 Google 发布了那个 Gemini Chrome 很明显这个自家的产品肯定得各种植入我们 AI 这个东西你没有应用场景是没有用的 Chrome 是一个挺好的应用场景 Google 搜索也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只不过在 Chrome 里面使用 Gemini 我其实是想不出来有什么特别好的用处的我一直也没用上你知道吧很早他就提醒我说我在 Chrome 里面可以用 Gemini 了
但是我想不出来用它来干嘛我也想不出来对啊你有在 Chrome 里面用过它吗没有其实这个让我想到另一件事情就是 Notion 里面的 AI 我也一直都没有去用它但是它一直就在我的鼠标下飘着是我想到一个是有用的对 Notion 那个 AI 有些人用的挺溜的但我用不上就好像那个 Raycast 那个 AI 我也是用不上的但有些人是挺喜欢的他可能是觉得说像 Raycast 这种一键就换出来他比较喜欢吧
然后像 Notion 那个我用不上但有一个东西我用得上就是那个 Google Photos 当你去搜索 Google Photos 的以前我们觉得 Google Photos 挺强大他能搜索地理位置他能理解你输入的内容和那个图片的内容识别做匹配你跟他说我要搜个蛋糕他能给你一堆蛋糕现在接入了 AI 之后我问他的问题是这样我第一次去日本
的照片他就分析我整个照片库有一点 agent 的味道对然后他就能找到我第一次去日本的照片当然如果我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没有传照片上去他就找不到但是他会找到我第一个在日本拍的照片也 OK 的那只要你给他的照片足够多同时有定位又有时间的一个任务对他反正挺强的我试了好几个我想要去搜索的图片他都能够给我就给我的那个结果是 OK 的
是我想要的那就比我们现在在 iCloud Photos 里面或者是老的传统的 Google Photos 的搜索又更近了一步我觉得这个应用场景是特别特别好的希望群晖也能加上然后你刚说到 Google Chrome 他们其实更多的是在手机的移动版上我看到他最后有一个应用场景的前瞻他说
Google Chrome 会帮助你去更新你已经泄密的密码就是 AI 帮你把密码改好了说我帮你改好了主人改成了什么什么什么然后谷歌在下面又强调了一句当然我们会征求你的同意就很魔幻这个我觉得应该 OnePassword 应该要做因为 OnePassword 可以帮我去打开那个页面 OnePassword 不能帮我操作页面但 Google Chrome 可以 Google Chrome 可以那确实 Chrome 更胜于 Google 也就是说
它可以把你泄露的某个你用了很久的好多个网站的密码很快的全部改完这个挺好的还挺好用的自动化了 iOS 和 macOS 也应该有这个能力虽然说那个犀利现在还是很犀利但哎呀这个苹果真是服不起拉动都不知道他哪年才能够把这个犀利搞得不犀利
按照这个思路的话如果 Chrome 里面集成了 Gemini 并且是可以做成一个 agent 它就可以帮我去上网浏览东西或者去冲浪或者去购物了就委派给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入口它就变成了你浏览器里的助手浏览器里的 Siri 对
当然我们如果是走 agent 方向的话这个 agent 会稍微轻量一点它确实就是类似于 Siri 那种我自己理解更应该做的应该是单任务方向而不是那种特别重任务的方向不然的话你整个 chrome 会搞得很复杂
因为我 Chrome 的主要应用场景应该还是浏览网页然后辅助这个让我想到说我觉得特别适合 Chrome 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定很多的规范让网站的开发者们可以面向 AI 的去
开发一些网站的功能比如说我提供一些 AI 订票的接口或者 AI 到我这里下载软件的接口然后你通过 Chrome 的 agent 就可以在我网站上使用的时候自动调用让 AI 用的更爽我觉得这个规范如果起来的话这些网站可能再升一次级对吧到 4.0
这个不晓得了不确定他们会不会往这个方向去因为那个 Anthropic 推出的 MCP 协议以及上次 Google 推出的哪个协议来着我忘了他们应该是更面向于通用的而不是说浏览器里的这个场景浏览器这场景确实还是小了如果能够更通用一点的话就是往下走一层会更好一点然后你看最近那个 FlowWidth 还有那个 LoveArt 还有那个 Figma 也推出了那些 AI 生成内容我觉得这些应用场景都特别好
当然像那个 Manus 自己也推出了一个 agent 的那个方向的产品对这些东西呢我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们在花好大的力气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所以你你要先确定你的任务是足够复杂然后再委派给他们等个十分钟之后回过头来看他们到底做的对不对举个例子啊我前阵子读完了那个了不起的盖茨比那本小说我就想了解更多的信息
我在跟 ChatGPT 去聊天的时候因为有来有回我能够激发我更多的联想这个过程我觉得很好然后我就想说这种激发是不是我可以用一句 prompt 直接交给那些 agent 然后让他帮我生成一篇针对小说的一个解读我就试了一下 Furwith 新的 agent
结果他在那里啃吃啃吃跑了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因为他很复杂他是先理解我的 prompt 然后拆解成了十几个任务十几个任务之后每个任务又拆解成十几个任务他其实一层层拆下来的大概拆了三层然后再收敛他这个过程就很费时间因为他会分头去行动这边去找 wikipedia 了解这个内容是什么那边去了解时代背景那边去了解作者的生平什么之类其实跟我们人类去
调查一个作者一个作品是很像的我们看了诺兰的《星际穿越》我们就得了解什么是黑洞怎么实现这个《星际穿越》然后诺兰是谁然后演员是谁背景是什么对吧这些都是我们去了解一个作品的思路那 Agent 其实也一样的他就拆分成了好多条但现在的效果还不太行我觉得
anyways 就是我会觉得他们做的特别特别的重只能期待未来性能提升能不能把体验做得更好一点对感觉你一个可能本来心想是很小的一个任务最后被各种 agent 去各种资源网站里疯狂的去爬去拿东西那天我看到一个开发者在推特上分享的这个事情就是说他现在网站的流量
AI 的流量已经超过了真人超过了 50%他就说那我有没有可能我接下来网站的这个 SEO 要往 AISEO 方向去做包括之前不是咱们还听过一个新闻事情吗就是有人针对 AI 去做这种搜索性优化同样在搜索引擎里面下毒嘛
让一些假的新闻一些不实的这种内容让 AI 学去最后就被种到了大模型里面去对吧有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应该会有人会去为 AI 去优化这个网站的这个架构对所以要用 AI 来打败 AI 魔幻现在其实 Google 已经正式在 IO 上面推出了一个对抗 AI 的一个功能就叫做 Steams ID Detector 就是它可以检查这一段内容它是不是由 Google 的 AI 生成的
他现在能做到这一点了未来他应该是要做成是不是某个 AI 生成的那既然他能分辨出这个那也就能分辨出你这个内容是不是可以拿来被训练的用于训练就是先要把他去溯源一遍去
厌委一定要政委反正 AI 被投毒这个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就有不少 AI 已经占领了国内的很多那些内容网站然后这些内容网站又被 AI 学回去了这是不可避免的
下一个是 Google 做了一个叫做 Stitch 的一个服务是基于 Gemini 2.5 Pro 它可以生成 UI 设计和前端代码我觉得这种 UI 设计的生成式 AI 应该会越来越多我看最近 LoveArt 出了之后大家用的还挺好的像 GPT 他们生成了或者 Meet Journey 生成了它是一张图片是一个既定事实是不可被修改的
但像 LoveArt 那种生成的就是一个比如说 Figma 的设计稿然后你就可以在里面去把它图层拉出来然后再改一改那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就有一点像是帮程序员写代码那种感觉感觉这个是什么前端是个圈又回到了当年 Dreamweaver 熟悉的感觉是吧拖拖拽拽就快变成 QQ 空间了
那还是比 Gymweaver 要难一点 Gymweaver 毕竟是可视化的通过来的玩世不过 Gymweaver 还用手现在就用嘴确实说到用嘴它 Google IOS 还发布了一个新产品叫 Gemini Live 就有一点像 Siri 在 iOS 上面 Gemini Live 就是类似于 Siri 在 Android 上面了
然后这次他们也推出了面向企业与高级用户的全新版本 AI Ultra 的定价前几天我看到他给我推送了因为我把我的 YouTube 我有 Google One 你知道 Google One 然后有个 Apple OneGoogle 有个 Google One 我之前买 Google One 是为了存我的 Google PhotosGoogle One 和 YouTube 有一个联名 offer 以前是你买了 Google One 你还得再买一次 YouTube Premium
这两个是完全分开的但现在他们有个联名的 offer 你买了之后呢你的 YouTube 会员可以每个月捡个不到一块钱哈哈
就有个折扣就 YouTube 还是想要单独赚钱的好贵的那个 YouTube 然后我就留意到他们当时有一些 AI 的套餐 AI Pro 然后现在 Google IOS 发布了之后是推出了 AI Ultra 一个月要 249.99 刀前三个月是每个月 124.99 刀 200 多刀那是已经超越了 OpenAI 的最贵定价了
OpenAI 的那个最贵是一个月 200 刀嘛对吧当然有开发者从 OpenAI 的那个 app 里面去逆向然后查到了他们其实有在准备一个 lifetime 的套餐
终身的套餐没有任何 token 的限制或者说这种使用时间的限制但价格没有出来应该也会很昂贵但是这个我其实不是很理解说 OpenAI 如果真出 lifetime subscription 谁会去买我才不会买就是谁抢买谁不好吗他不香吗你非要一开始就把这个赌注压在一个除非他很便宜啊除非他说现在是一折
10%的价格就可以买到终身你要不要对赌一下对它现在最大的那个是 200 刀然后我看有些人是拼车买的 OpenAI 的那个防拼车我觉得做的是不好的就宽松了它这个就是你只要去用验证码登录就可以它不会去检查你
对然后他们 200 刀的话你只要找 10 个人那一个人就是 20 刀那也太划算了就能够一直被薅如果现在出个 lifetime 的他即便是 2000 刀我估计也会被薅秃咸鱼到时候大把我跟你说
OK 好那这个是 Google AI 还出了个 AI 试穿我看最近也挺多这些试穿衣服的那些视频发出来挺搞笑的但 AI 试穿从实际应用场景来说是很有用的以前我们这个上淘宝买衣服你只能看 model 但是 model 的身材和你的身材往往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比如说现在女性就不太需要去了解这个我就说直男
直男现在流行的审美是那种特别瘦的白白嫩嫩的那种直男像我这么大个的其实我买衣服就挺困难的我买那种为瘦子设计的衣服哪怕那个半我的身高和体重
对我本来是穿 middlemedian size 就可以了但是我 median size 会使得我的那个胸围的部分会被它撑开因为衣服现在都是给瘦子设计的嘛它不是给我这种有去健身房的人设计的所以我是穿不了 median size 我只能穿 large size 但我身高又不够高我穿 large size 整个人就会
对就有点无语所以有 AI 试穿的话我觉得把我们整个人拍一个然后试穿一下这效果会降低退货率
你知道那个对因为现在很多是试完之后然后用那个免退费的那个服务嘛对吧淘宝 88VIP 嘛对对对本来女装的那个退货率就特别高这个事情是之前我在看一个新闻的时候他说最近这一两年淘宝平台上面的那个男装的退货率急剧飙升
原因好像是跟 88VIP 是有关系的就是因为你现在退货是免费的而且你留意到没有淘宝现在最近老是搞那种先用后付或者是立即购买就缩短付费的路径有点像拼多多那个样子它其实想要降低你做决策的长度你可能最想买的那一刻手碰完之后就买到了
不用付款按钮不用从行行卡支付也收不到短信但是它也就使得这个退货率提高了对吧对但是整体肯定是利好商家也同时是利好快递行业还是因为快递行业实在是太便宜了现在对但是这个利不利好商家的话商家他还要考虑这个就是无效单然后无效单增多了之后怎么去处理
把男装当做女装卖我不再确定最后是不是真的能赚钱其实是这样的就是好的商家把退货率这件事情看得更重那么他会越来越卷他最后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好商品越来越货对版所以对他们来说就是利好了当然那些劣币慢慢的就淡出了因为退货率会把他们搞垮那还挺乐观的挺好 OK
然后除了 AI 四川之后 Gmail 也支持了智能回复虽然我一次都没用过也挺神奇的因为 Gemini 也能帮我改但为什么我现在写英文邮件我还是让 ChatGP 来帮我改呢
是不是因为我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你要用最好的你就是觉得说 HTTP 帮你润色之后的就更正式一点或者说更地道一点反正我是这样的其实有一说一 Gemmany 慢慢的也不差了是吗所以我不太认为现在有很大的区别我觉得我是那个 Gmail 的重度用户因为经常回客服邮件然后回客服邮件的时候有的时候就简短的回复的话我很喜欢用它的那个 autocomplete
自动去给我补然后还有纠错这两个真的很好用但现在它支持了 Gemina 在这个地方去帮我自动回复它就可以拉我之前一些邮件里面的模板或者我惯用的回复计量然后帮我上填的话我会觉得就很好用对这个是挺好的智能回复因为很多时候 QA 的回答几乎是一样几乎就是一样的真的是每天很枯燥
是是是 OK 好那这个是 Google 还是发了一些很厉害的东西的但具体到底有多厉害整体感觉我还是觉得到了这个时间节点大家已经慢慢进入了一个缩小水平差距的阶段你只要愿意投入钱你这家公司是有实力的那你慢慢是可以把这个水平越缩越小的
然后一些大的波浪可能就不一定是由硅谷这几家公司去搞出来的比如说之前一次大波浪其实是由中国的杭州的 DeepSeek 搞出来的也别溜手龙了就 DeepSeek 了
其他几个对吧我意思是最近一次重磅新闻就是 Deep Seek 搞出来的对吧那么 Deep Seek 就看他下一次再搞出一个什么大新闻然后再刺激刺激这个行业估计还是有的刺激的
现在才不到六月份今年又有一些比较大的变化我觉得跟我们去年想的又不太一样我记得之前我们想过 GPT 在 4 欧推出来之后不是整个模型方向转向了推理吗你会发现 Google 其实现在推出什么 DeepThink 然后 DeepSeek 然后 OpenAI 是 DeepResearch 大家都在 Deep 往深度起走都在中推理对
对这个方向确实也没错但是你说这个方向上大家到底能打出多大的差距我觉得现在也看不太出来甚至于这个 deep researchGPT 给我的结果也不是特别满意我最近让 GPT 的 deep research 帮我做几次旅游计划做的也就还行吧跟我自己去小黄书看攻略的差距也不是很大但是我对他的期待应该是
他能做得更好就我觉得好像他还没到那一点对我现在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 DeepSync 的这一波 V3 到 R1 之后我一直在等下一个更新比如 R2 出来然后呢其实我在用 Cursor 的时候一直在跟模型的更新版本的增长去换模型换版本但是现在一直没有去换到 DeepSync 的任何一个版本而且我之前在用 DeepSync 的时候还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觉得他太啰嗦了特别是 DeepSync Sync
他會給我非常多的東西就是不管問題有多小他都會事無巨細的告訴我所以我不能不用一個全局的 prompt 去告訴他說嚴簡易該
DeepSync 跟 3.7 其实差距还是挺大的特别是在马骚对这个我们之前也分析过很多原因绝大多数人他用不到 Cloud 他也用不了 OpenAI 所以这个时候 DeepSync 应该是他非常好的一种免费开源的选择对吧虽然你需要卡但是现在有不少免费的服务给你成本降的不知道多少倍
是的所以这个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你能用 Cloud 你也能用 OpenAI 那你这个时候不太会用它来作为第一选择这个也是很合理的但是呢它依然有它巨大无比的价值希望它推出下一代模型的时候能刺激刺激一下这些老油条对吧太期待了太期待了是好说到这次 Google IOS 好像没有安卓的
消息对吧安卓 16 是单独泄露的跟这个当时 AIO 上发布没有太多的去讲到对吧发布了 Google I/O 开之前是泄露了但是 Google I/O 开了之后 Beta 就发了大家可以去下载 Google Android 的 Beta 版
它是一个 Material 3 的一个设计然后据说跟上一代有一些区别然后我看了一下大概的设计整体设计语言很 Google 懂得都懂它的底部现在越来越像 iPhone 了电池的那个 Spacebar 那块这个 Control Center 那些东西我说什么东西 iOS 吗也不能说像 iPhone 这个 iPhone 像 AndroidAndroid 像 iPhone 对吧就两个互相像列表这个 Sale 也几乎长得是一样对
那很正常 iPhone 不也借了很多 Android 的 features 吗这个大家互相借嘛很正常然后锁屏对吧这些都是的互相借互相借这个 Material 3 现在 Beta 版是可以下载了如果你有 Pixel 系列的手机是可以去试一下的国内的国产手机的话就要再等一等了
一般小米会比较快能够拿到一个适配了新 Android 的一个内测版但现在好像还没有不过我看国内的这些厂商现在整另一件事情就是叫去 Android 化去谷歌的 Android 化对就是要去掉 Google 的那些 service 所以我自己其实是考虑去买一台 Google Pixel PhonePixel 是真的好用它是比较接近对我现在有一台 Pixel 7
但是 Pixel 你又不太可能把它拿来做主力所以它那么大那么笨那么重我又觉得很不爽但是它可以用来搭一个 AP 给到你并且上面会有自己自建的代理这样的话 iPhone 就很省电了
这个道我不太可能会为了这一点去买一台安卓我的意思是 Pixel phone 它依然是最接近安卓原生系统的然后它也是 Google 的亲儿子所以后面有任何的 update 他应该第一时间能够拿得到且它代表了 Google 在手机制造上的一种当下的一个水平
也不会太差只不过 Pixel Phone 有时候它会往旗舰手机的方向去推它这么一推就要堆料堆料的话这手机就又大又重又大又重我又不需要一台这么大这么重的手机我已经有一台另外的手机做主力机了所以这个时候就有点纠结但我觉得 Pixel Phone 还是应该买一个
下一条是小米开发布会预期准备要上市就是那台 SUV 版本全面对标 YP 我个人是一个油车的拥等我可能下一台车还会继续买油车主要还是充电这个事情以及电量焦虑这个事情确实有点难顶只要不堵车还好你那堵车电量焦虑实在是有点你看这个
雷总面对电量焦虑就打出了他们最大的一个卖点就是最大的 slogan 其实给到了叫什么最长续航的一款电车还是什么反正 SUV700 多公里他其实这次主打了续航确实续航比我的 YP 还是要高很多了但是这是电车永远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充电速度对
就是你油车哪怕你加油排队对吧那个油枪一捅进去两分钟就给你加完油了你不可能在那里等半个小时对不对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可以冲到 80%是没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有没有充电桩就是你能不能排上队然后另外就是它的那个里程估算是不准的你在路上如果你开空调跟不开空调你开很大的空调和你开很小的空调最后对里程的变化都是不可估计的
就我心里很慌焦虑产生自这个地方对啊电池技术都是这样我们手机电池也是估算的所以最后 1%永远可以用很久最后 1%能用很久是吗
对啊但那个油其实本身也是估算它也是根据你百公里油耗去算的那个也不太准但是油你好歹油表一定是准的对就油浮它剩百分之多少这个一定是准的这好歹是明确的另外就是充电时间太长了你怎么都不可能是比加油更短的所以这是一个问题吧
我那天看一个新闻就有人说我们油车好我们在路上如果没有了我们可以在别墅找一桶油来然后就有一个国外的一个老铁就发明了一个电车跟电车充电的那个枪我们也可以在半路上给特斯拉充电对发电机烧油然后给特斯拉充电真的是道访天高移动电站且不说这个效率低的离谱你有这么多油你不如开一辆油车算了
毕竟没点好然后小米发布会还发布了另一个东西自研芯片玄界 O1 这个就是非常期待的号称要对标苹果这种对标 M1 对然后看看就好 OK 不是 M1 是手机上的 CPUA18 对标的是 A18 说错了但这个
如果仅从实际产出的那颗芯片来说确实全球想要对标苹果的厂商还挺多的但是苹果当前还是遥遥领先其他的厂商想要达到这个水平确实还是难度比较大这让我想到了苹果当时的一个 timeline 的这样一个流程他先是手机上自己开始做芯片然后慢慢的 ME 也出来了把他的全系列的 Mac 也都换上自家芯片小米这边其实也有在做自己的
笔记本台式机平板等等它后面是不是也有可能把这些以前在用别的厂商的这种 CPU 也都换成自家的这个其实还蛮多期待的是可以有但是两家的产量还有反正就各种差距还是在的所以直接 copy 我觉得它出来的效果也会差挺多
至于说设计一颗特别优秀的芯片就光是设计估计应该也还好但是你要能够掌握整个上下游然后产出这颗芯片且最后卖出去能回本
这个其实很不容易的有一点像小米也开源了它的大模型叫 MIMO 然后就说它的数学推理能力是变越超越对这种就是我们要小心的是前面定语加的越多成为世界第一就越容易包括苹果它自己在自己的发布会也经常会说我比某些竞品高百分之多少或高多少倍你只要前面的定语加的足够多你永远是世界第一高端手机市场啊
5000 元以上手机市场微软也会说它的东西是世界第一一样的所以看看就好最后还是要拿到成品然后在自己亲自使用在自己试用的业务场景里面它是不是最好的这个要看用户了看最后买不买单
好下一个是 YouTube 将在视频的 pick moment 后面去插入广告 pick moment 我们知道 YouTube 有一些视频它底下是有观看的波浪的对吧比如说 The Verge 报道的时候指出的是一个求婚的一个视频往往最多人观看的就是求婚那一刻就 say yes 那一刻它现在要试行在 pick moment 后面去插入广告这个时候当然是用户
不会离开的时候但是看着这时候应该也是用户会很反感的时候吧但这个比国内的一些综艺啊或者是国内的一些节目在最有悬念之前插广告来的广告之后立刻揭晓我没有体验过这种比如说我们歌手的排名现在即将揭晓啊第一名嗯
陈楚生好然后直接给你看广告就你说我已经看到结果了那个东西是官方故意做的那个可能国内的比如说我小时候看这些我其实慢慢的也训练到我能够忍受它了你知道这种被训练其实是从传统电视机那种节目过来的
它不是互联网过来的你还记得吧小时候看电视你是没有办法选择跳过广告的不存在会员解锁但现在 YouTube 有当然我一直用它的 YouTube Premium 所以我也不会看到这些广告但我就在想它试验这个广告它的负向会不会把它那个收入给抵掉这个不一定这个让我想到现在短视频上的一个广告形式好像真的就如这个所说是在高峰时刻后面插的比如说我们看到真爽的时候他说对了我这部手机在转转上买的哈哈
那个是那些博主自己做的代货广告他们确实会把它放到一些很高光的地方然后突然就强行恰饭是的但是这个东西不太一样的是你看了那个博主然后你知道这是博主自己的恰饭行为对可能还稍微好忍受一点现在你是被官方强插那种感觉应该会特别糟糕官方可能发现这里的数据就是挺好的就可以来插一嘴好
他们肯定也是在实验了我觉得数据应该不会太好这个负向应该还挺严重我感觉这个黑镜里面的场景越来越接近了对啊好下一个下一个是 OpenAI 深夜官宣大调整奥特曼全员说放弃盈利转型开源强大模型
我们之前聊 OpenAI 宫斗那一次就是那台大戏一群高管全部走了只剩 Sand Altman 一个人那一次就提到他们那个公司的架构很奇怪是盈利公司持有了一个非盈利公司还是说非盈利公司持有了一个盈利公司我不太记得但是现在他准备把那个盈利公司的那一部分也转成非盈利了全面转型这样的话他就真的彻底是一个非盈利的组织
而且还开源了但是它特别烧钱对啊但它特别烧钱这个我觉得
就有点难顶了真这么做的话但它毕竟还是有会费在卖这个就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产品就是 TelegramTelegram 它本身其实挺 open 的我理解然后它同时也在盈利对吧然后它非常少钱它的存储也好它的贷款非常少钱但它烧投资人的钱好像是这样的先把投资人钱用上但 Telegram 现在也很赚钱而且就相比之下它的员工数其实特别少它人效比很高然后 OpenAI 的话呢
其实也有人质疑你说你不盈利你就不盈利了但实际上不盈利的那个组织他是真的能够获得更多的控制权吗这个也是打个问号因为目前来看应该 Sam 一个人的个人一支好像就能够控制完整个公司了没得公斗了只剩 Sam 一个人了
所以后续它会怎么样那就再看吧好下一个是 OpenAI 前阵子推出了这个 GBT 4.1 和 GBT 4.1 mini 不过只有 API 能够使用我现在在网页上确实也没有用得上你有在 API 里面去使用这个 4.1 吗有没有感觉有什么新的变化我并没有我现在 API 还没有去升到这个 4.1 还在用之前的 SO 因为 SO 的价格实在是太香了包括 SO 和 SO mini 没错没错
当然现在这个 4.1 盲猜应该也不会说突飞猛进的区别了我估计应该是的对就跟 Cloud 3.7 和到 4.0 的感受一样的就是现在卷模型的这些厂商给我们普通人做一些这种小的 task 小的这种脚本的时候的使用感受已经够够的了不大
我现在有的时候都懒得去选什么 OE 什么的推理模型 Sync 那我就直接 4O 一把缩我觉得他给我的答案往往就是又快又好而且够了对对对而且 4O 前阵子还上了一个更新是让他不停的拍马屁其实那个拍马屁我好烦特别惨妹就是他总是会夸我你这个问题问的真好什么说你现在的解决方案是我觉得特别
对很离谱我觉得他都不知道为什么改成这样然后在上个月底的时候他们出来道歉了然后在官网回馆了是的我现在还是感觉他偶尔会有还是会回官访上来拍两句马屁但是你第一次听见你还会觉得说我被人夸了他们第二次第四次他关键是他也不这种对吧你会
你会觉得这个 GPT 好虚伪所以 Siri 有没有可能这样就是让他迭代一下就拍马屁你得拍到马屁上不要拍马腿上好吗拍准一点我感觉还是有点难的 OK 好下一个下一个是 GPT 深度研究功能新增了 GitHub 的连接器这个其实那个 Cloud 本身也支持的就是我们可以上那个 GitHub 去选一个 Report 但我记得是有上线的
你一个代码库可能很大你只能选前面 100 还是 200 个文件差不多是这样的这个其实也是一种创建知识库的便捷方式如果你是在 Cursor 里面去写代码这个帮助不是很大但如果你是想让 GPT 帮你去分析整个代码库的一些结构这个还是挺有用的然后我之前其实也有在用类似的功能就 Cursor 它可以在本地把 Git 的库包括历史记录你的一些 comment 全部跑掉只是他们现在又连到了 GitHub 上面了
在 Curse 里面我觉得用的最爽的就是把文档的链接塞给它它就立马把它整理成一个官方文档的知识库我可以去引用它说你帮我看一下这个像天气的这个 Weather Kit 它里面是怎么怎么样就非常好用对对对这个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而且随着这个成本的越来越降低我们应该是能够塞越来越多东西进去的
对好下一个下一个是 Meta AI 推出了 iOS 的应用蛮神奇的为什么到现在才推出 DVC 那么快就上了是吗对但 Meta 我不知道现在 Zackberg 会不会
有点后悔啊当年 all in metaverse 元宇宙这一波也有点亏对当然那个之前有 rumors 说今年 WWDC 或者今年内苹果会放出一个 Vision Pro 的一个 Lite 版我们之前聊过这个如果真聊这个的话那还能够去把它给捞回来一波因为现在那个确实不管是佩戴舒适度还是它的整个生态包括硬件软件其实还是一个
比较初级的阶段我觉得是但今年我的感受是我看到很多创新项目我感觉 AR 项目比 VR 项目多我今天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样就是更多的创业者更愿意在 AR 上去做一些通过 AI 去增强现实的东西但我还是之前的那个观点就是像 Vision Pro 这种特别笨重的
它不太可能在你的头上待很长时间现在我知道的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确实有重度使用的包括之前来跟我们聊的那个 Steven 但他们都对这台设备做了一定的轻量化改造不轻量化改造你不可能戴着这个鬼东西几个小时如果你戴一个礼拜你的脖子就废了
对所以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所以我还是觉得他如果能出一个轻量版是能够救一波的那至于你说现在开发者往 AI 方向去或怎么样的那个我觉得还是少数要跟整个主流的开发者来比这个方向上去投入去做的人还是很少的对吧对所以市场的反应也说明了这个方向现在是怎么一回事是啊
下一个是 Sam 和 Johnny Iveintroduced I.O.OpenAI 就是 Johnny 不是之前离开苹果之后创建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叫 LoveformLoveform 还是 Lovefrontanyways 然后现在 OpenAI 宣布是收购了 Johnny Ive 会加入 OpenAI 我不确定加入这么一位设计大师对 OpenAI 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要推出特别厉害的硬件吗
还是他们要推出特别厉害的软件呢我觉得应该是硬件猛猜一个硬件对吧 AIP 就那么失败了如果 OpenAI 自己亲自下场做一款这种可穿戴的硬件然后又是一个 AI agent 的一个角色我都想买 I don't know 但如果真做那想象空间确实还挺大的对啊那就是苹果的工业水准加上 OpenAI 的这个模型水准
强强联手但是我在想 AI 硬件的话我拍脑袋想的是有两个方向一种是那个硬件无论有没有 AI 你都可以戴很久比如说 Apple Watch 比如说现在有蛮多人戴戒指的其实已经挺多人戴了但它还不是主流嘛
还眼镜我见到两个人戴眼镜了我都会第一时间问他你在录吗对但大部分都不会在录了然后我想说的是这种东西它不管有没有 AI 其实都可以用而且可佩戴的时间会比较长这是这类产品的特点 AI 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锦上添花或者说是一个主要功能以外的一个辅助功能对算是一个附加功能对吧它不是一个
最主要的那个点不是最主要的切入点但另外一种就是我觉得可能现在大家还没找到的一种形式就是以 AI 为主然后在身体上找一个落脚点装一只你
像那个什么赛博龐克是吧对他不是在身上插入了一个能够提升你神经反应的一个芯片吗那这种确实也可以如果收得到的话或者把你眼球换掉对但我认为是现在可能还没有这么一款硬件面世就是它是 AI 为主的然后它
出现在你身上只不过是刚刚好就现在大家都是先找到我们在身上已经用了很多年的包括眼镜戒指还有手表对吧这些大家已经很熟悉的东西然后往里面去加 AI 包括耳机也是但我觉得这种往里面加 AI 的它往往有一点像好的话是锦上添花不好的话是化蛇添足对它会搞得四不像
像那个耳机如果你做 AI 耳机那是不是说明你音质不太好对吧如果你做 AI 手表那是不是你手表做的不太好如果你做 AI 戒指那你的佩戴是不是不够舒适是不是你的那个价值比较不好对吧就它那个本末倒置了我觉得是这样的就我有点担心啊
那期待一下吧看他们两个的结合能出来什么东西 OK 下一条 OpenAI 收购了这个 WindsurfOK 他没有收购 Cursor 但他收购了 Windsurf 然后 CursorWindsurf 的那个估值是 3 million dollars 然后 Cursor 是 90 million dollars33 倍啊假的吗 30 倍的估值差太远了
但对于 OpenAI 来说确实他们有这样一款 IDE 的加入能够弥补他们很多时候再去跟 Astropic 的 code 这方面的竞争的一个劣势他们一直没有我不知道
但是之前我们不也说过吗大家对于这个模型的忠诚度其实特别低是的谁好用谁便宜我就去用谁对所以你收购一个 WinServe 就能够让你的 model 在这个市场有更高的发展吗不可能的所以他真的要做的应该还是说凭借自家模型的实力看能不能够在
VS Code 魔改的这条路上做出与众不同的区别那你看像 Cursor 它现在走的是兼容路线兼容路线它就必然会舍弃很多东西因为你要考虑到我得所有的 model 都能用对吧但是如果 OpenAI 它 quire 了那个 WinServe 之后它就有一些只有 OpenAI 能做的但它就完全没有 Cursor 那种它就可以放飞了有些结构或者有些交互方式它就可以根据 OpenAI 自己的模型特点来定了是的
所以我们往这个方向去想的话它其实 Windows 也能做出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出来这有点像 Mac 早期的硬件它就是一个偏封闭的一个方向去做它不搞兼容但 Windows 它是走兼容路线所以 Windows 它整个系统的设计就是会要不断的去兼容各种各样的硬件它就不能够做的优化那么好但是 Mac 它只需要针对有限的几款硬件去做优化就好了它整个体验就会更好
所以期待一下吧看这两个一个 Johnny Ive 一个 Winsor 可能鼓捣出什么东西来好
下一条 Apple AI tells judgeit will buy Chrome from Google 就是 Google 前阵子有点倒霉他上了法庭跟法官对质然后在质疑说他反垄断调查说你 Chrome 反垄断你是个垄断的浏览器你应该要被 Google 卖掉好奇怪的逻辑哦
那这个时候呢好朋友们就出来背刺了比如说像这个 OpenAI 对吧背刺一下说我愿意把 QoROM 买下来如果他被迫卖掉的话对再这样下去马斯克也要来了对吧还有一个也背刺他就是那个 Apple 因为 Apple 之前其实有大量的那个 Safari 的那个默认搜索者求生给了 Google 的嘛对啊然后呢苹果就在那个法庭上说
我们愿意考虑 Safari 的默认请求不再走 Google 真的是雪中送炭雪中送死简直就是然后 Google 就很无语了当然苹果这个事情有另外一回事就是我们刚才说 Google 的搜索流量其实受到 AI 的冲击特别大对吧已经掉了不少然后苹果它肯定未来是想要发展它自己的 AI 搜索的
他更愿意往 Apple Intelligent 那个方向去做全局搜索而不是说大家都来 Safari 里面去做搜索了以后你就调用我的 Siri 然后我的 Siri 会告诉你一切这个是最好的所以哪怕 Google 现在每年给他有二十几亿刀的这个搜索默认的这个费用那未来可能随着这个流量的流失转向 AI 那苹果应该要自己把这一块拿下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其他的新闻哈
快乐的新闻首先是丹麦北欧高福利国家宣布将退休年龄提高至全球最高的 70 岁更多国家或将逐步跟进
这样下去还能不能退休了当然退休这个事情你知道当时最早提出来是德国就是战后很多国家使用高税收的方式来支持高福利然后就把这些老人家给养起来那么在他提出这一些退休政策之前其实是不存在所谓的退休这件事情的活到了学到了对那现在我们
所说的这个退休呢正儿八经的退休就是你不上班然后由政府来给你发钱退休金对然后这个退休金最好是丰厚到你可以很舒服的全球旅行但是呢各个国家的这个税收和用于这个退休基金的这个支出也不太一样目前来说呢我们亚洲的这个
发达国家日本已经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买那个养老保险了因为发不出来就是等到你老的时候你一定发不出来所以呢这个政策实行我不知道有没有 100 年啊可能有 100 年或者可能有 200 年不知道啊应该不到 100 年吧就是这个政策实行到现在呢其实它还是暴露了出了很多问题所以丹麦把这个年龄提高到 70 岁应该还是想补那个窟窿呵呵
我觉得大家可以去听听园长那期节目对吧我们讲到了这个随时可以开始退休生活是的所以我觉得退休这个概念也是现在大家有一些误导了就是好像说我必须要等到退休我才能够去做什么事情但完全是不需要的另外就是退休这件事情其实就涉及一个养老就是说万一哪天我老到不能工作也不想工作了
我应该靠什么活下去就大概这个意思在古代的话其实有一句话叫养儿防老因为在父权社会或者说男权社会很多时候是子承父业对吧你父亲是个铁匠可能就小孩来继承铁匠的位置然后要靠他来养老但现在其实越来越多的人会想要靠自己去养老所以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就去做一些投资和原始资本的积累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条件但是如果说听我们有这个条件的话我觉得还是蛮推荐大家去做件事情然后像美国的话他们对美国的话他们是有一些这种养老的政策的国家会推出一些这种养老的基金然后普通的这个职工可以去购买
企业也会推出一些养老的基金但是你如果只买企业的的话万一企业倒了那就没有保障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美国的居民可能会去买美国的政府保障的退休基金会更合理一点对跟我们的养老保险有一点像就是你不断的买然后买到你退休的时候你就可以去支取
所以其实说我们不一定养老要靠国家的这个养老保险我们也可以靠我们自己的理财对吧只要你保持每个月有足够的储蓄率其实你长到一定年纪之后呢其实是花不完的
对除非你说突然之间一夜之间把它堵没了但是基本上正常的保持一定的储蓄率然后收入还 OK 的一线城市的员工不要说一下子比如说拿去买个几千万的房子然后背了一屁股防范就是要谨防消费主义陷阱对问题不大下一条下一条是这个某基拉宣布即将关闭 PocketPocket 就是以前的那个 Redelator 后来改名的的地柱对
然后他已经是退休了这个东西我记得 Readilator 当年是跟 Google Reader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火起来的 SSF 的退出那个时间对大家都有好多好多想要去获得的互联网上的资讯然后又读不完于是大家就选择了把它给存起来于是就有了 Readilator
还有 Instapaper 这两家然后 Redulator 后来是被某些人收购了改名成了 Pocket 然后现在你会发现 Redulator 这个市场它是萎缩的有点厉害跟 RSS 的市场我不确定能不能叫萎缩还是说从一开始当年崇尚自主主动摄取筛选知识的这一群人也许本来就是不多的
我觉得是有这种可能的我的感受是这样的就是他其实是被现在的各种自媒体有很多自己做自媒体的把新闻就怼到你脸上就直接念出来的这种方式只给的方式去吸食了他的这个量价值对对
但人们对于信息获取的这个诉求其实一直都挺旺盛的就是这种 FOMO 的情绪啊生怕自己不知道某件事情这个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现在获取信息太容易了哪都在推这个渠道太多了所以就整个的这个 RSS 的市场确实也就没有以前那么的热闹尤其是后来这些 Blogger 也变少了早期的那些优秀的 Blogger 还是有点看头的
微博现在变得越来越少了对而且还有这个早期其实大家还是比较依赖于文字图片这样的形式去获取信息的后来就视频这个 3G 时代 4G 时代 5G 时代对吧带宽越来越大视频越来越高清大家看视频就好了然后有了长视频还会有短视频视频还越来越短对所以各种各样的这种信息媒介形式使得整个的这个 regulator 的用户量应该是
特别特别的少了然后 pocket 会被关闭确实也是意料之中意料吧对还是挺可惜的感觉一个时代的一个时代的结束画上了一个句号那过去几十年这个时代结束的多了去了没错黑莓不就没了吗那个泡沫 OS 不就没了吗没了的东西太多了对 OK
下一条是微软微软宣布微软的 App Store 将免除个人开发者应用发布费用以前微软的注册费用大概 19 刀 Google 的话它是会收你 25 刀苹果是会收你一年 99 刀相比之下苹果最近感觉风声不太好但号称苹果每年会有两次这种直接的代码级别的服务帮助对
我们一直没有用过我一次都没用过那个意义不大 OK 但它免除发布费用这个挺好的虽然说微软商店其实不太火但是能免除这个注册费用可能会有更多人进来比如说学生对吧对学生打这个 19 刀它确实也有可能给不出来然后学生就可以进来试一试了这也挺好的可以看得出来微软其实有在刻意的去发展它这个 App Store 的生态
就我目前的几次使用来看因为最近我有几个项目是需要用 Windows 的我的 Python 是直接在这个微软的 store 里面装好的装完之后这个环境变量都配好了很爽很好用而且是最新版本那是微软之前是有一段子把它那个尾的那个 Linux 内核放到了微软里面去然后本来你打开那个微软中端不是要用它那个 DOS 的那些东西吗 CMD 的和那个 PowerShell 包括你说的
对包括你说的那个什么环境变量什么这些东西都是微软这个奇葩的开发环境导致的真的太难配了对所以后面他搞了那个伪 Linux 内核之后呢一切开发环境就好了很多很多至于你说从 store 上面去下载我觉得应该也我已经很久不用 Windows 了但是我还记得就是用了那个新的 Linux 的伪内核之后
比我当年在 Windows 上面做开发那也要束缚太多了终于可以用 CD 这个命令了不要再 DIR 了真的是难用至极下一条还是微软微软的新账户默认启用无密码登录无密码登录就是他们现在都推 passkey 了
我发现推 PassKey 的像 Google 然后微软 GitHub 也是属于微软然后苹果也在推这个是挺好的只不过 PassKey 如何管理我觉得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它理论上它可以存在你的每台设备上面但是事实上 PassKey 其实也是可以被泄露的只不过它不是一串可以被你记在脑子里的东西而已它可能不那么容易被你设攻但是它毕竟还是一个
一串字不串对吧但是我觉得它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刚刚说的就是使用便捷性上一旦你忘记了密码这个过程真的非常痛苦我的一次经历是我 Pixel 激活 Google Play 我激活之后去 Google Play 下东西的时候我忘了我这台的通行密钥它既不是我的 Gmail 的密码又不是我开机密码它是我另一台机器上的通行密钥
这通了我好久然后你忘了那一个对非常难搞它其实强偶合这台设备对所以 PassKey 的话它必须要搭配一个能够 Sync 到云端的一个 PassKey 管理工具才行否则的话它用起来特别难受所以你看像苹果推 PassKey 它就用 iCloud 帮你存然后 OnePassword 可以帮你存 Google 的 Google Chrome 也可以帮你存就反正你得搭配这些东西否则的话你有多台设备直接 GG 对
好下一个下一个是那个 YouTubeYouTube 在试点双人 Premium 订阅服务这个挺有意思的因为 YouTube 的那个 Premium 已经有很多新的服务了像那个本来的 Premium 然后后来出了个 Lite 然后现在又出了个双人 Premium 之前还有个 FamilyFamily 是五个人然后这个双人 Premium 就是两个人
OK 我只能说他在尝试一种很新的家庭计划也可以因为现在很多人单牌双牌五牌这什么王者荣耀吗笑死
然后他现在很多的那些 family share 他其实不是真正的 family 然后现在如果是允许两个人 share 的话门槛会低一点因为五个人你得凑五个人才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现在你只要两个人就可以了我猜测有可能两个人他会更接近于真实这两个人就是要共享的比如说情侣或者说夫妻固定的用情侣或者说这种就比较适合
一个家长和一个小孩对我觉得也挺好的他在试验这种方式然后看他能不能成功如果成功也许未来很多的这种订阅服务他也会跟自己这样的套餐对
下一个是这个 Bill GatesBill Gates 是计划在 20 年内要捐出他的 99%的财产这个新闻是在前段时间出的这好久了然后在 Bill Gates 的官网还有他那个基金的那个官网上面都写了他是说过去的 25 years of Gates Foundation 就是盖茨的这个基金已经捐出了
超过 100 个 billion dollars 然后在接下来的 20 年还会 double 也就是接下来 20 年还会再捐出 200 个 billion
Gates 还是很厉害的我记得他们那个基金会以前选项目都选的是非洲的一些什么水啊还有疾病啊就想办法去改变这个世界对那你看像 Elon Musk 改变世界是说我要上火星比尔·格斯改变世界则是他要去捐钱对吧对我记得好像之前 Zack Berg 好像也是有提到说要承诺捐出一生 99%的财富
对 Facebook 的创始人 OK 但我不知道他做了没但 Bill Gates 他是做了好久了这个 Gates Foundation 非常的厉害他跟他的妻子两个人一直在管这个基金然后每年都要看很多项目好像每年是挑 10 个项目还是怎样的去做包括在非洲做一个什么很特别的马桶我印象有记得我是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净水的设备就是让非洲的人民可以喝上更纯净的水就是那个是吧马桶那个
我不记得是不是马桶他每年都要搞好多项目然后你看像 Bill Gates 这种世界首富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然后他该建过的那些繁华或者该体验的那些金钱能带来的体验他全都体验过了他决定把他的财产用于做公益这个事情其实也挺不容易的你想一想现在
世界财富排行榜前 100 个人有多少人会像 Bill Gates 一样这么有决心其实很难想得到的对吧一下要给出 99%的财产虽然说最后剩下还能剩个几亿美金这个已经远超普通人了但你从一个世界顶峰跌到几亿美金这个差距其实也并不小的还是很大的对吧而且往往那些特别特别富有的人他此时此刻正在管理一家或多家企业包括 Elon Musk
他需要钱其实他并没有说他不需要钱他其实很需要钱
如果没有钱的话他很多事情做不了对都烧钱的项目是的然后包括像那个什么伯克希尔哈萨维就巴菲特还有查理王格他们都是跟钱打交道的嘛大家都想要更多的钱虽然说他们这些钱的数字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已经不是特别重要了这个事情已经变成了一个 game 就是在这个游戏里面对获得更多的收益就是赢得这个游戏的规则
但是你看像 Bill Gates 好像已经是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是的这个其实还蛮让人佩服的而且你要知道他的现实条件允许他做出这个决定很多人是不允许的像我说马一龙他是脱不开身的像 Tim Cook 虽然他也很富有但他肯定也脱不开身的
像马克·扎克伯格他就更脱不开线他就是一个特别喜欢折腾的人他不可能做了类似的事情还是挺有的对对对但我意思是他的重心就不在这里但只有 Bill Gates 现在有点像半退休的那个意思只有他是做这件事情还挺不错的挺厉害的值得学习点个赞 OK 聊了挺久了一个多小时然后科技快乐星球
后面的话就应该下个月就来到 WWDC 了然后今年其实也约了不少的嘉宾还有好几位嘉宾之前约了但是一直没时间去录这个恐怕就要等到 6 月从美国回来之后了以及希望到时候在现场看能不能也录一些如果能录到当然最好录不到也就算了这个不强求期待期待好那么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了给我们点赞转发收藏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