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52.吴慷仁,生不逢时?

52.吴慷仁,生不逢时?

2024/4/23
logo of podcast 电影巨辩5min

电影巨辩5min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阿吴
Topics
本期节目主要讨论台湾演员吴慷仁的演艺事业,主持人认为吴慷仁的表演实力很强,但由于时代因素和发展模式等问题,其成为巨星之路面临挑战。节目中分析了吴慷仁的表演特点,包括其可塑性强、社会经验丰富、角色塑造能力强等。同时,节目也对比了张颂文和罗伯特·帕丁森等演员的选片模式,并探讨了电影和电视剧在传播模式和拍摄方式上的差异。最后,主持人认为,吴慷仁若想成为巨星,需要积极参与大陆电影市场,抓住时代机遇。 吴慷仁的表演风格独特,可塑性强,能够胜任各种角色,从英柔到强悍,都能展现出丰富的感染力。他丰富的社会经验也为其表演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这与他14岁开始工作,拥有多元职业背景有关。然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港片式微的现状,限制了他的发展。他虽然积极参与港片拍摄,但多为低成本社会写实题材的艺术片,这对于成为巨星之路来说,难度较大。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落分析吴慷仁的表演风格,并将其与其他台湾演员进行比较,着重强调其丰富的社会经验、极强的可塑性和角色塑造能力。
  • 吴慷仁的表演风格与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等台湾年轻偶像演员截然不同
  • 吴慷仁的可塑性极强,既能演绎柔情似水,也能展现刚毅强悍
  • 吴慷仁丰富的社会经验使其表演更具感染力
  • 吴慷仁的表演风格与马修·麦康纳相似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阿吴今天呢,我想和大家聊一下《吴康人》原因是我最近连续看了《吴康人》的两部电影一部是《但愿人长久》,一部是《富都青年》一下子对这位演员就怎么说呢应该说是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我是基本上不看电视剧的所以《吴康人》演了那么多电视剧对我来说没有产生什么影响那这次连续看了这两部电影呃

完了我又上油管看了他的一些采访,他在香港最近做了很多很多的采访,那这些采访也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就想稍微简单谈一下,但是因为对他电视剧的那块不太了解,所以有些观点可能是有些偏颇的,

如果讲错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够谅解一下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纠正一下那么我其实想主要讲的一点是我的一个核心的一个观点是我认为吴康仁生错的时代这是我的一个核心的观点我先讲出来接着我想讲一下就是我觉得他这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最大的亮点确确实实是吴康仁我就发现他的底子非常好

这个演员他跟以前的台湾的那些年轻的偶像的演员不太一样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这些演员我发现跟他们完全不一样他的形象他的身体他的面部表情他的肢体语言我觉得他的可塑性非常强他可以非常的英柔又非常的强悍同时他本身具有很丰富的很有感染力的魅力

但是他的角色塑造能力又非常强如果给他找一个对标的演员的话以我对这两部电影的直观的感觉来说呢我觉得是马修·麦康纳我觉得他应该是这个路子的演员那么还有一点我觉得他跟这些台湾的年轻的演员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他的社会经验非常丰富我查了一下他是眷村背景的就是

就是他是 1982 年出生的就是一个 80 后是一个眷村背景的这个比较罕见吧因为眷村实际上是已经快到 90 年代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快消失了的他是一个眷村背景的 14 岁就去当汉工了是当了汉工然后又从事了各种各样的职业

这个背景跟香港的梁朝伟非常像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经验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一个社会经验这对作为演员来说是非常非常好的黄 Sir 就讲过这件事情黄 Sir 认为自己儿子不适合当演员为什么呢

一张白纸就是一张白纸你看到这个人是一张白纸这个是没有办法当演员的那为什么一张白纸呢因为没有社会经验嘛吴康仁就社会经验非常非常丰富他因为有各种不同的工种嘛然后 14 岁就开始当汉工了还有一点他完全没有接受过科班的训练一丁点都没有香港当年那些演员还是 TVB 训练班出来的是吧他完全没有就是完全在实践当中摸索的这样的一个

还有一个我发现他对演员这个职业本身是具有强烈的冲动的他不是简单的当成一个职业他有非常非常追求这个应该说是就把他当成一个个人生命的一种存在价值的或者这样一种表达就是我们了解的方法派的各种路子他都试过了语言改变自己的形体一会瘦身一会又增加体重完整性

完了把皮肤的颜色变得非常非常的黑

这一点在《但愿人长久》和《富都青年》里面也体现得比较明显《富都青年》他演一个外来的劳工那个皮肤的那个颜色还有他的面部我觉得他那个胡须留得非常好那个胡须留了之后就给我的感觉是有一种有一种粗放的特质在里面但是他的体型又有一种他的外在的气质又有一种俊秀这两个柔和得非常好

这两部电影我刚才说最大的亮点是《吴康人》因为《复读青年》吧这个电影是剧本实在是写得太差了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卖惨的这样的一个叙事有一个比较关注性的外劳的这样的一个题材像是《高潮的段落》吴康人在那里他是演一个哑巴嘛他在那里讲我想死的那个高潮的那个段落嘛你能感觉到演员的表演是脱离于剧本的

它是有一个非常结合自己生命经验的一个发挥但是你光有这个是不行的你如果光有这个你一部电影其实是不成立的你一个电影其他的元素都不太好就光你演员一个人在那里靠自己来发挥这个电影无论如何是不行的

但愿人长久呢我觉得有一点啊它这个剧本要比复读青年好很多但是我觉得还是技术条件受限制毕竟是一个低成本的一个电影它这个化妆方面我就觉得比较差因为它有一个年代的跨度

吴康仁从 20 多岁吧然后到中老年有这样的一个跨度那我发现老年装就不太行他这个我之前讲过好莱坞电影的这个化妆技术太好了库珀演的这个音乐大师啊这个电影里面他演的老年装这老年装就非常非常好我觉得他这个老年装是影响到吴康仁的演出的那么接下去我想说这个他生错时代啊因为众所周知嘛就现在是港片是不行了

很奇怪的是吴康仁有一个稿片的一个梦想他为了这次镜像奖他在香港接受了很多很多的采访而且是用粤语接受的采访他觉得到香港来拍电影好像是年幼时候的梦想得到了一个实现

以前 90 年代的时候港片的黄金时代台湾为香港市输入了大量的演员但是以女星居多林青霞、张爱佳、王祖贤、吴倩莲、林希蕾女星比较多男星基本上我印象当中都是一些中老年的演员的实力派演员去客串港片像《龙虎风云》里面的孙悦

《新少林无阻》方士玉里面的这个陈松永这种是比较典型的还有高杰偶尔会去演一些港片在里面演一些匪徒类的角色啊

吴康仁他很主动的要去演港片他粤语讲的也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其实基本上没有机会了你演港片的话你只能够演这种现在最近几年最流行的那种低成本制作的社会写实底裁的聚焦的对象都是

社会的底层人士基本上都是这类就是基本上编艺术片嘛那我觉得这个对演员来说其实这条路子在华语地区来说我现在觉得很难很难走得通你比如威廉达福于佩尔这样的演员他可以一直演艺术片那对他发展来说基本上影响是不大的但是你演员如果你主要的两块一块是演电视剧

还有一块饰演电影,然后你这个电影是这种类型的电影,那我觉得你要成长为一个巨星就是难度还是比较大。那说的简单点就是说,如果你和大陆的电影没有发生关系的话,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成为巨星呢?我觉得现在来看比较困难。吴康仁在接受访问的时候也意识到这一点的,

他觉得他为什么演这么多就是他觉得机会就在那里就是说现在这个时代是瞬息万变的这个机会如果错失了的话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另外一个机会可以提供很多的经验所以他基本上不太会拒绝

接演这些独立电影香港的这些独立电影但愿能长久他说他片酬这个问题他跟制片的部门就说不用考虑你们给多少就给多少但是我要来香港待一个月你们帮我把酒店的钱付了就可以了其他的片酬你们随便给就是这样子他说我演广告的片酬是远远超过现在演电影的片酬了他是这么一个考量在里面但是我觉得客观环境是摆在那里的

你如果一直是这样的一种模式的话我觉得是有点困难的还有一点就是我想讲一下是电视剧跟电影的演出的一个很大的一个区别

就是有一个张颂文模式就是我自己概括出来的一个张颂文模式这是张颂文自己总结的他说他挑剧本的时候是不看制作水平的不看导演是谁的他也不看这个剧本的整体水平他就看自己的戏份多少他觉得他演的这个角色有发挥空间他就去接了他不管整个电影不管这个电视剧是什么样的制作水平的

这是一个张颂文的模式当然他这个模式有他合理的地方因为他是从底层走出来的他是从一个路人甲要慢慢慢慢地成为一个主角他必须这样子他如果不这样子的话他没有机会对不对还有一个模式就是罗伯特帕丁森模式帕丁森模式就是他只看导演帕丁森是只看导演的他不看剧本的他只看这个导演是谁他就接了他不管这个导演是

是拍商业片还是艺术片的这个倒无所谓他只看导演厉害不厉害他是这个模式我觉得这个模式呢也要有客观条件就是说没有客观条件也不允许因为帕丁森他演了《目光之城》之后他说他这个片酬他这个收入他过三辈子都是无忧无虑的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可以做出这样的一个选择但是

但是呢我这里还想讲一点就是成为巨星啊成为巨星的一个要件是什么就是你要演经典的作品你不演经典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成为巨星的我们之前有一期长播课也聊过经典这个话题经典诞生的原因嘛有很多很多其中有一个我觉得还是相当重要的就是你这个作品啊要让人家反复传播反复观看但是你这个电视剧你这个模式就决定了你不可能让人家反复观看

一部电视剧很长很长你不可能让人家反复观看的对不对但是你一个电影作品的话因为什么契机就是说会隔几年放一下隔几年放一下而且你观看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嘛就最多两个小时最多三个小时你就看一下了嘛对不对我觉得从传播模式来说呢

这个电影比电视剧也更有优势还有一点就是老生常谈的就是拍摄方式嘛电影拍摄还是比较精致的它是最高级别的这个视听模式它一个镜头可以拍很久很多遍

大家虽然说现在底片是一样的都是数字了但是你这个制作流程摆在那里了就是你要有那么多场戏对不对你要把它拍完那你每一个镜头考量的时间跟电影的每个镜头考量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最后出来的效果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那我在香港的那些访问当中我看到有一个是吴康仁和大鹏两个人的对谈这次金像奖也蛮有意思他提名的主角是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三个地区的大陆是大鹏

吴康仁是台湾的,吴康仁和大鹏扮演的角色都需要讲粤语的,两个人都是 80 后,两个人有一个在香港媒体上的一个对谈,两个人有很多共性嘛,我刚才讲了,还有一个共性就是都很喜欢港片嘛,然后大鹏还主动提出了邀约,邀请吴康仁到大陆来演戏。

那我觉得其实就是这条路可能必须要走了你不走这条路的话可能就真的是你成为巨星的话真的是很困难因为你到大陆来演戏的话怎么说呢就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最顶级的华语导演如果不管大陆市场的话基本上是很难很难因为你那个制作条件没有办法保证嘛

所以吴康仁现在是他是 1982 年的现在就 42 岁嘛是一个演戏的一个黄金年龄

我觉得应该说是一个转折点如果他完全不考虑这条路子的话当然他不考虑这条路子如果以后有什么契机能够大导演合作成为巨星当然也最好了但是我觉得他如果不考虑这条路子的话真的还是比较艰难的所以我整体来说我觉得还是他生错了时代如果他是一个 60 后

它是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出来的话那我觉得它可能会真的是成为像《金城武》那样的巨星而且我觉得它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是要远远超过《金城武》的好吧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