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收听尼海课我是 Sato 我是一笑我是龟龟当顶级的 AI 工具已经唾手可得时真正限制我们创作甚至赚钱的或许只剩下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了从克隆任何人的声音来制作爆款短视频到一键将你的播客翻译成任何语言 AI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颠覆着内容的创作与传播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我们能抓住哪些新机会
刚才大家听到的声音全部都不是我自己的发音而是用 AI 语音生成的用的是 minimax 最近评分超过 openai 和 11lives 问鼎全球榜首的 minimax speech02 语音模型有人可能要问了口气这么大凭啥拿第一我给你放两段配音你一听你可能就知道了这段是一般工具做的配音这是用 minimax audio 做的配音普通话跟粤语的切换也是毫无压力
除了声音的克隆之外 Midimax AI 音频工具还支持 40 多种语言和 300 多种预设的音色如果你想制作 Notebook LM 类似的产品完全可以使用预设的音色而且还可以自定义调节情绪开心伤心害怕等等还有声音风格非常实用让我来画师秀一段不同情绪的克隆音啊
首先是平静的我没想到 minimax 这么厉害开心的我没想到 minimax 这么厉害生气的我没想到啊 minimax 这么厉害意外的我没想到 minimax 这么厉害和说英语的我 minimax audio is a game changer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包括小宇宙最近推出的英文播客语音翻译还有高图包括香港电视台背后都是 minimax 语音模型在提供支撑产品的能力已经在商业化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验证无需多说了当然如果你想先试用 minimax 也比较友好首次登录送 1 万点免费点数和三个声音克隆的额度
不过他们的国内网站目前只是文字生成配音客龙需要到墙外版体验如果大家有项目需要集成高质量的 TTS 和声音客龙功能可以花几分钟访问墙外官网 MiniMax Audio 研试一下 AI 语音的实际效果地址传送门我们放在 show notes 里边了好的那开始我们本期的节目吧
最近我发现内容平台有一些新的 AI 内容创作旗号好像效果特别好比如说用克隆的新三国语音教别人英语或者说动漫人物比如说什么蜡笔小新啊名人啊左柱啊卡卡西啊啥的唱 rap 还有一些什么说唱科普这种有点反差效果的内容好像特别受大家的欢迎所以我最近也在反思说是不是还是自己的想象力被限制了就你觉得不行
不代表人家真的不行因为很多人可能已经在用 AI 赚钱了对内容这部分其实现在 AI 起码从形式上已经全覆盖了音频图像视频文字就都起火了可能半年前视频还不太行现在的话感觉就是只要你愿意抽卡就一直从事的话其实还是能找到好的这个尽头的
我是不太刷短视频但我会刷 B 站相对于短视频来说啊其实这种长视频的这个 AI 内容还是会少一点但其实也很多了啊
那 AI 配音呢当然就不用讲了对吧现在早就泛滥了 AI 做画面的也事实上能刷到一些一些典型的比如说像 AI 配图配视频去讲小说或者也有说 AI 配图配视频去讲一些以前反正就讲不了的东西比如说山海经这种就挺有意思的他就做一些什么昆蓬之类的那种上古神兽之类的他现在就拿 AI 做出来
然后举个例子的话比如说像那个凡人修仙传我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它就有很多做 AI 内容的凡人修仙传本来就有官方动画是在 B 站更新的但是呢这些 AI 视频还是几乎每个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播放量而且其实很多视频里面那个 AI 产出的画面或者说那个视频本身在我看来质量是不高的 AI 味是非常重的在下面的评论里面也还是很多人称赞说这个插图啊这个视频啊很精致啊什么的
然后最近我其实也在推特上看到有一个最新的案例最近拉布布不是特别火吗对吧全球都在抢然后有一个人他应该也是个独立开发者就做了一个卖拉布布的这个动态壁纸的这么一个活战对我看他晒出来好像每天的收入也有三四百美金了那你换成人民币一个月就很多钱了对吧
这个就是看行动力了嗯没错我觉得赚钱的应该还是挺多的吧现在上周其实 36 克嘛在应该是在杭州两组那边做了一个直播的一个现场的一个活动嘛暗涌 vaves 那个活动搞得也还挺好的
然后我随便看了一场直播的对话它是属于那种圆桌对话形式的那场对话里面刚好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因为 36 克本身其实它是一个新媒体公司但是这个主持人他是从传统媒体过来的觉得说传统媒体不行了所以说加入了可能 36 克这种新媒体公司但是今天他明显在主持这一场节目的时候他又表达出一种新的观点感觉 36 克又老了
就是觉得 36 克这种新媒体公司感觉又老了对所以说他那场对话节目里面邀请的几个对话嘉宾又是属于新一代 AI 时代背景下的自媒体不管是个人自媒体还是团队啊媒体公司这种对那其中就包括了哎
我觉得还不错的一家也是这两年应该和我们去做 IndieHack 的号差不多的时间就是特工宇宙因为特工宇宙这个号起号起得也挺快的感觉它们背后本身也是一个团队化的运作的方式对外这一边大家都知道肯定是以一种自媒体媒体的方式用 AI 创作了很多的
文字内容图文内容我们差不多吧只是我们录了播客对但是他们背后本身也是一个产品团队对也有自己的一些产品开发这样的情况对我觉得上次刘柯的主持其中
问题还是非常尖锐的问题其中就是不断地问到像你们这种团队投入的人力这么少比如和 36 克比起来的话就少非常非常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就几个人加一些可能实习生那你们每个月的商单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其实像特工一这些说我们每个月还要拘掉一半的商单根本做不过来我觉得这个东西对 36 克拉或者等等其他的一些老一点的这些媒体的公司可能也确实是一个冲击反之对我们来说我觉得确实都是一个很启发只要你真的在行动有很多很多的赚钱方式
可能还是那句话真的我们可能自己的思路包括很多人可能拿到 AI 觉得 AI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能还是我们的思路和格局没有打开
所以说没赚赚不到该赚的钱对确实最近还有关注到一个 AI 创作者叫汉青他发布了一首原生的 AI MV 的歌曲叫 Surreal 他是用了业界现在几乎头部的这些音视频模型对各家是各取所长然后最后他拍出那个成品我觉得效果非常好昨天我看的时候他的 MV 在 B 站的播放量已经有 80 万左右了 YouTube 的播放量也超过 10 万了
对,它的 MV 的运镜就是属于那种传统乐队的那种 MV 的那种拍摄方式,比如说一个人拿个吉他在那里唱啊,切几个画面啊等等的,因为我觉得它是属于那种风格很成熟的那种 MV 的拍摄方式。对,我不知道你们俩有没有关注到,或者说你们有没有什么最近看到的一些 AI 创作的一些精品内容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对你提的这个 Sariel 我也看了它比较有意思的当然一个是它这个数字人这个偶像的形象嘛还挺稳定的对然后它里面有一些镜头也是蛮有意思的比如说它弹击它的是两只挂在天花板上的机械手对吧弹键盘的是单独的一只机械手还是有点意思的我举另外几个例子啊一个是最近看到过一个很新鲜的 AI 视频的那种形式它的视频形式就是做成有一个现代记者
然后呢身处各种历史事件之中拿个自拍杆然后比如说举个例子可能是赤壁之战是吧然后他就拿个自拍杆在那个赤壁之战那个打仗的那个场景里面带来这个现场报道这种形式就是一个战地记者就很有意思说实话用 AI 来做 MV 我觉得这种形态我是能想到
但是拿来做这么一个古代战地记者现场报道的这个形态确实有点超出我的预料我没想到还可以这么玩然后还有一个例子也是我最近看到的这哥们在我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反正在 B 站在抖音在 TikTok 都有他做什么他就是做 ASMR 视频然后他这个 ASMR 的这个视频是一个什么形态是用刀去丝滑的切各种东西比如说去切金属切玉切玻璃
然后切石头切一个灯泡灯泡里面装着那种熔岩灯的那种东西然后去切一个有点像果冻质感的水果之类的反正就切各种东西特别丝滑正常情况下拿普通的刀是切不动的或者说不会存在这样的东西的这么一个你其实一眼就知道这东西肯定是 AI 做的嘛
但是不妨碍你看着觉得挺爽的你就能一直看着看他切各种各样的东西我觉得确实是很重要的是这个创作者的想象力你自己都不一定能想到时候我可以去做一个这样的东西但是人家都做了我这个还挺好奇的就是你说他用刀切各种东西
你怎么知道他切金属切灯泡切玻璃因为我们普通情况下其实你去切玉石啊干嘛的时候那个是噪音嘛其实声音挺大的就他怎么做出来让你觉得说他是真实的因为他不光是有那个画面嘛他还有声音嘛他那个声音是怎么怎么模拟让你觉得是真实的
从我的角度我其实知道它是不真实的我并不觉得它是不真实你知道吧对因为它切石头它可能给出的声音也就跟切黄油似的就切下去了但是你就觉得挺爽的你就觉得说如果我有一把世界上最快最快的刀特别特别快的刀它切石头可能确实是这种感觉它这种 ASMR 的声音就是让人听着挺爽的
对
我自己之前也分享过一个就是说那个之前那种偏向教育的现在做的也挺多的就是之前在某一期节目里面我不是分享过有人说用 AI 去还原了桃花源记
整个场景对对对就那一类我到今天还是觉得说它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我相信那一类视频应该也会有很多的家长之类的会为它买单吧因为它真的很有教育意义我觉得但是我最近刷抖音居然发现了一个新的这个胖菊的猫有人做了一个但它的名字叫胖菊但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我们的
听众朋友肯定是也喜欢看这只猫的就是有人做了这样的一只猫这个猫长得挺肥的就像加肥猫一样他发了很多很多的视频他是有故事情节的从第一集到第二集但中间可能有些时候也没有故事情节了但是他上每一个视频都是带了故事的比如说这个猫就是写他想吃肉了那怎么搞然后他要去搞点肉吃然后就去骗一个其他的动物然后把那个动物骗到家里来然后把他宰了不要骗一只鸡过来把他宰了杀了然后下锅
做出小鸡端蘑菇然后他就拔了他的皮毛之类的把他的皮毛拿来做一件自己的衣服然后这个猫就变得很嚣张的那种对
他每一个内容大概就是会朝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情节就是杀其他的小动物然后吃他的肉扒他的皮和毛做自己喜欢的衣服可以通过评论通过留言可以看出大家都很喜欢这只猫我觉得这里面的很大原因就是首先它里面始终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只是给你展示效果的一个视频
对它是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在里面的这些故事又是一个很腹黑的那种很黑暗的一个故事但是这个猫它又长得很漂亮很可爱所以它就形成了一个很巨大的反差的这样的一个审美它做出来的那些衣服给大家说这些衣服简直都可以到那种时装秀去走秀了就是做得非常非常的漂亮很好就像很多的女生都评论说的是哇这件衣服我也想买了
对就是包括还有很多人就去收藏他的每一集里面做的那个衣服对所以我觉得说这些视频它确实都是有好的故事然后里面也有很多元素有非常好的审美比如说就颠颠的有很多人确实就很喜欢这样的一个视频对
最近其实我自己看了这样的一些短视频过后就发现特别是现在做 AI 视频的其实每个人都是在创新其实最后发现做短视频的这个赛道我的感受好像感觉和其实我们去做软件产品的这些本质真的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说我们是通过写代码的方式去打造了一个东西它是通过拍摄通过手机或者什么的通过 AI 这样的一些工具去做了一个玩意儿
就你要想能够在现在短视频这么红海的里面去脱颖而出的话其实你也是要去找赛道的也要去找戏份的赛道或者说还是去找一个大众的赛道然后去做创新做差异其实这些套路其实是一模一样的对我们是在用代码的形式打造产品别人是在用拍摄的短视频作为产品其实大家都在竞争一个我们这个赛道也挺红海的对
我们刚才聊了很多用 AI 的创作就这里我还想提一嘴就是关于成本的问题我也查了一下就按照现在业界比较领先的模型的 API 价格大概 10 秒的话是 20 块人民币折合下来的话就大概一秒两块钱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个汉青的 MV 一个 MV 一般就是三到四分钟如果我们按 240 秒算的话就是 480 块人民币就可以生成那当然不能这么简单的计算因为视频生成其实需要抽卡的嘛
那假如我们按照每个镜头抽 30 次卡来算那么一个 MV 制作成本可能就接近 15000 人民币了就现阶段我估计一些刚出道的 rapper 他的 MV 可能还不到这个预算他们可能就用一个手机对吧然后那个 rapper 旁边站几个人然后蹦蹦跳跳可能一下就录完了但是稍微有点名气的肯定大于这个成本了你就算一下他的浮华道导演演员然后还有后期就这个里面其实就很多钱了
所以我在想说汉青他们去选择 MV 还是一个蛮好的赛道因为 MV 它有个什么特点呢就是 MV 其实它没有长镜头它镜头切换的频率其实挺高的比较适合现在 AI 因为 AI 现在如果制作长的话可能稳定性还是有点问题现在业界比较成熟的也都是说稳定在 10 秒 8 秒类似这样子对所以说我就在想说就未来 MV 这个事是不是还真的可能会被颠覆啊
对我觉得未来可能确实是有可能但现阶段其实怎么说呢就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话确实是可以但要求高然后设计复杂的话可能现在就算预算无上限的去抽卡也不一定能搞得定嗯就是
怎么说像你刚才提到的这个 Surreal 它效果确实已经很好了但说实话转场也好啊然后包括场景里面的这个细节啊之类的其实还是偏简单的就是细节并不多然后部分细节也会出现对不上的情况比如说他弹吉他和弹钢琴的这个手势和他的背景音乐是对不上的我仔细看了一下反而和那个人声的节奏反而对的是啊就是有可能他就只能识别到那个节奏他识别不到里面那个背景的节奏
你可能觉得这点有点吹毛求疵但是实际上你用传统方式去拍 MV 的时候它一定是对上的对吧它本来就是照着这个演奏力来剪出来的嘛而且很多时候我觉得导演心中它是有一个确定的画面的因为整个 MV 虽然它是有很多碎的镜头剪在一起的但是其实从开始到最后它是有一个非常一致的画面的感觉的一个 vibe 对吧那
那导演心中他从色彩到光影啊然后到这个演员的姿势啊然后到背景里面的各种东西啊然后到你这个摄像头的视角啊然后演员的表情啊浮华到啊所有可能导演心中都是有一个画面的啊这些都完美的配合起来的时候观众才能感受到一个一个很完美的一个一个氛围一个 vibe 啊
然后整个 MV 从头到尾每个镜头都需要这么精细这种就是属于说我要求高的我也希望我拍的 MV 很完美的我觉得这个目前可能还是做不到的我最近看到过一个氛围感比较强的 MV 我说出来你们可能还想不到是蔡徐坤的 Dead Man
我觉得我这个年纪不应该去听蔡徐坤但是这首歌很火对这首歌非常火对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听一下就是不管是从歌也好从 MV 也好质量都非常高我前面看大家开玩笑说蔡徐坤出道多久了十年了对吧说练习了四个坤年居然练出来了哈哈哈哈
真的特别好我感觉 AI 是做不到这个 MV 这种质量的当然其实还有一个场景就是你拿 AI 故意来做一些本来就是追求魔幻风格的 MV 的话可能随机抽卡得到的结果比你精心设计的这个特效场景效果更好有可能我自己的话肯定我是认定 MV 这样的场景
未来至少 AI 不说百分百替代但肯定会成为使用的比较主流的场景我觉得但是我觉得做 MV 从这个生意来说我觉得肯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怎么随便的用 AI 可能一生产最后就出来了一个可以交付的东西比如说给那些
就是音乐自骗的相关的厂商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我觉得这个东西肯定是显然是一个可能要和客户进行深度定制要打磨非常非常的时间就像刚才贵贵在这里不断的吹毛球吃的这些东西我相信
客户对你可能会有更高的吹毛求疵对他不会像我们今天说拿 TTS 去自己制作了一个播客的节目然后就发掉了肯定没有这么简单就是这个生意来说的话对还是那句话不管你是自己做了一个这样的制作 MV 的 AI 的工具还是说
你是拿着这样的 AI 工具去帮别人去做这样的 MV 的创作这里面你首先肯定还是要在 MV 的行业里面你就是要能够成为这样的行业的专家你还是得要对音乐对这些电影这些东西有一些独特的审美和品位你可能才能够服务好你的客户它并不是说有这样的一个工具然后我们人人都可以制作 MV 这个我是一点都不相信的我现在发现
之前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过去的两年里面大家把 AI 经常拿来说成一个事就是说 AI 会导致技术平权会导致人人都可以写代码人人都可以做短视频人人都可以干嘛反正就是有了 AI 好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都可以做什么其实这件事情到今天我是完全不相信的我不相信 AI 能平权
很多很多的這些領域我覺得他還是需要那個領域的專家即使有了 AI 他才能夠
做出真正能够被交付的那个作品对我觉得一下提到这个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啊就比如说你可能看过很多 MV 但是让你去拍你还是不会拍就是你欣赏的跟你上手的你知道怎么去解构的就是这个完全是不一样的然后我还在想一个事啊就是如果假如未来 MV 的制作方式成为这种视频创作的主流的话
那是不是我们只需要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一个剪辑软件就行了就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用 AI 来做口播播客对吧那我只需要说给个背景音乐然后片头片尾做一个 template 对吧以后每次就把那个口播只要丢进来口播的音频嵌到这个 template 里面去就起火了以前很多人会在小红书去求一些 PS 的图片对吧说什么帮我把这个路人去掉就现在你会发现在小红书里面好像
直接这样子求的人就很少了因为大家都可以把这个图片丢给 AI 对吧 AI 其实可以很大程度的帮你把后面的人清掉甚至给你重新摆个新的姿势对吧都可以我感觉这个可能是一个挺大的一个范式切换就像刚刚提到的 minimax 的这个 AI 配音啊就他技术会员才五美金然后人民币三十块钱左右
相当于能做 2.2 个小时的声音时长 48000 个字符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 100 字才 7 毛钱我觉得对于创意工作来说是非常节省成本的对确实这个成本目前对生产端是相当低廉了我之前其实好奇去查过这个人工配音的价格有些公众号和网站是有提供这种配音的接单撮合的我看到过几种计价方式有按时薪算的
80 到 300 一小时然后有按字数算的 5 块钱到 30 块每百字然后也有比较专业的配音演员是按制作完成的那个内容的时长去计费的 90 到 300 分钟
但这种其实不是特别特别顶级的那种专业的那种配音演员了对吧都是说很多人都可以参与的那种这个就已经反正不管哪个都是比这个 minimax 这个要贵很多倍的然后我们以前节目可能聊过比如说播客节目那对某些节目来说大家可能会想要一些就更想要一些活人感
那可能不太能接受这种 AI 配音的但是像别的一些领域比如说有声书制作这种就不是那么有所谓那可能有声剧之类的不太行但是有声书无所谓有声剧也算是个饭圈我觉得很多人他追的就是那个人那个 CV 对但这个价格对于 C 端来说也就是制作一些个人自用的内容或者说一些一次性内容的时候感觉还是略微有点贵比如说你再看一个网上
网文的小说但这个网文的小说没有人制作有神书你又想用听的对吧你看不过来你想用听的那如果你想获得今天大模型 AI 语音生成的那种带感情的这种听感而不是以前的那种语音合成的那种机械的听感那你想吧网文小说哪怕是短篇也都得有个二三十万字吧但就是网文小说短篇跟一般意义上的短篇不是一个意思这成本就是你算一算直接就冲大几百去吧
我为了听一个这么一本小说一次性的听花大几百对于很多个人来说这个还是有点太高了这种一次性的试用场景但是呢以后说实话你的模型能力是会慢慢变强的那到有一天你用端测的硬件就能搞定的时候这个成本其实是断崖式的下降那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嗯对说到听这个特别是听书啊听播客这个最近我觉得有一个场景挺好啊最近不是那个 Pocket
之前那个 Reader Letter 的那个软件嘛对吧嗯那个挂了那个挂了嘛对吧嗯这种因为大家都知道 Reader Letter 就变成了
就是 Read it never 对吧对对对这个挂了嘛最近有一个场景很好就是因为播客现在兴起了嘛对很多人就把那种收藏的所有的文章啊这些在自己的收藏里面它就自动被变成了播客节目最后就变成了 Listen it later 这就很难就变成了
对,结果发现这些略的都变成了第二天上班或者说做家务的时候去 listen 了,对,他也不是说要做发布,他变成了这些播客,他不是为了去做发布,对,他不需要发布,他就是为自己打造的,对,他就是收藏了文章,
可能在某个时候就变成了播客的节目然后第二天在车上就听一听对对对我看也有人在做这种场感觉他们还挺有当然他们瞄准的就是刚才说的这种 Leaded Letter 这种场景也是 Pocket 的故事然后刚才 Sight 不是前面在提到 MV 和小红书 P 图我自己其实思考了一下我觉得这两个东西还是非常不一样的它们之间就你要想去做软件产品的话
还是要去区分这两个东西才能够很精准的去定位比如 MV 它可能往往是创作性的就是你把 MV 制作出来过后其实你最终还是需要发布给
其他的很多的人去消费的对吧就像我们做播客一样的我们其实不是播客的消费者我们是创作者对吧就像制作 MV 的人也是一样的小红书 P 图这个东西来说那一般来说其实要求 P 图的那个人他其实就是最终的消费者对就是他的
需求我称这些人为最终消费者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细节因为最近在 AI 圈又有新的词出现 Human in the loop 和 Human on the loopIn the loop 还是 On the loop 不断地有人最近也在去解释这两个究竟有什么区别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它这个 loop 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强调的是你在打造一个 AI 产品的时候
在你的内部一般来说都会有一个类似于 loop 这样的反正一个循环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可能要去做任务的规划然后去执行生成然后最终做一个反馈循环回来又重新去生成等等所以说在所有的 AI 产品里面都有这样的 AI 的 loop 存在那人在这个 loop 里面扮演
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觉得今天提出这样的新词的区别确实是有道理的从我的理解的话就是要因日落谱的话其实说把这个人加入到这样的一个循环里面去加入的意思就是说我可能要为最终的结果去加入人的审美和品味就是说那我作为一个人要把我的独特的东西要加入到这个 AI 的生存
内容里面去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对于 professional 的 consumer 对吧一些专业的消费者也就是像 creator 这一类消费者他们其实是肯定需要的是那种 in the loop 的产品的模式对我们去创作的东西一定要有我的独特性有我的审美和品味对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总觉得说用 AI 去做播客
感觉差点意识本质就是那个人他觉得说这里面没有我的独特性他这继续推导沿着这个速度继续推导我就发现我们最近做的像 Customize 这个产品模式他也用了 Podwise 的这种产品模式他其实是不太对的对因为他是 Not in the loop 了他不在这个循环里面我没办法去加入
我作为创作者的独特性所以说 on the loop 其实我理解成人就是直接去享受 AI 的生成的成果我人不需要去干预 loop 的循环
我只需要站在这个循环之上最后去 enjoy 就完事了所以说这种东西那往往这种产品模式其实它可能就是服务普通的最终的消费者的就像我们 portalize 这种模式其实人他可能感受不到 AI 的存在可能底层有时候是不是 AI 或者说你是人工在做它也行它也能 work
哪怕我们三个人动作很快每天把它人工翻译过来拥护它也感知不到这两种产品模式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就是沿着这两种的产品模式其实我最近也看到有一个观点现在所谓的 AI 的创业的团队包括像独立开发这样的团队因为这些都可以称为小团队
那你们要选拥护群其实刚才那两种 in-the-loop 和 on-the-loop 它其实本身强调的是你面对的那个产品的拥护群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他们可能希望的产品模式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那最近的这个观点刚刚有说的是说对于小团队创业来说你可能要去找的那个用户群体就是要去找那些对 AI 很懵懂但是又很向往就是不是 professional 的 consumer 就是不是专业的消费者的用户要去赚他们的钱我觉得他讲的也是挺有道理的他去讲这个东西他说比如就像现在大家都觉得说欧美啊付费意愿很强特别是像北美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那些用户真的都很挑剔很刁钻他们都是货比三加过后可以付出很多很多的钱对你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去竞争所以说其实你要思考就是觉得说大家要思考清楚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观点和思路我觉得也是对的特别是对很多小伙伴来说你可能去挑我刚才说的那种普通的最终的消费者服务他们可能是
比较服务专业的消费者可能要好赚钱一点点相对来说反正我是觉得这个观点还是有点道理的大家都可以自己去思考一下实践一下对我觉得这个还是挺有意思的就说在 AI 的产品里边人到底要不要参与其中吗如果我服务的对象其实他是一个创作者
创作者其实还有他自己的 consumer 来消费他们创作的内容对吧那这个里边你要加入人的 tist 进去要不然这个人体会不到自己在创作对吗然后如果你是直面消费者的对吧你是直面最终消费者的对吧那人其实就不需要在里边对吧其实也不需要有人真的在里边去操作啊干嘛的
我觉得这个还挺有意思的那刚才也聊了一些成本啊口播播客呀然后还有一些有声书啊等等的一些制作问题了那我们再聊回到我们音频这件事聊回到播客啊就是前两天我刚好看到一份 similar vibe 的一个数据 notebook iom 的 iOS 跟安卓双端的日活大概在 60 万左右他的安卓的日活大概在 50 万 iOS 的日活大概在 10 万左右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解读这个数字你们觉得说符合预期吗怎么解读啊可能说很羡慕他说我们也能做个 DAU60 万的产品其实他这个还不止 60 万因为他这个只是 iOS 和安卓双端还没算 PC 的我突然想起来我们小时候的科普读物大家可能都看过十万个为什么其实这个系列的规模最大的第六版全系列一共也就 4500 个问题根本没有十万个
连一万也不大它为什么叫十万个为什么有个故事是因为这个标题是从好像是从俄语翻译过来的然后俄语里面有一个虚数就叫一百个千意思就是说非常非常多然后它就直译成了十万对
这个扯远了但今天其实你看 DAU60 万就意味着每天有 60 万人在这个 notebook LLM 上提问还没算桌面端的数据而且提问它是获得的这个答案都是很详细且有深度的因为是 deep research 嘛
这一天产生的问答其实就远超 10 万个我觉得都不止 60 万对吧每天都可以出几十套 10 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系列丛书想想真的是挺神奇的科技的力量那当然说播客场景的话我们也不知道这个 60 万日活里面它用了转播客的这个功能的日活数据是多少毕竟它这个 Audio Overview
只是 Notebook LM 的一个功能而已实际上你去看很多教别人 Notebook LM 的一些 Use Case 的这种教程视频都不一定会提到或者说用到这个转播客的功能就比如说他可能会教你说我怎么用 Notebook LM 去分析数据对吧去获取这个信息总结之类的其实都不会提到这个 Audio Overview 的
包括我自己去用 loadable.am 的时候其实是不太去用这个功能的因为我是在桌面端在 web 里面用的比较多那桌面端其实就是生产力场景在这种生产力场景下我还是倾向于用更高效并且带目的性的阅读的方式去消费它产生的内容
当然移动端的场景可能就不一样你开车的时候你运动的时候你做家务的时候通过听的这种不占用的异步的方式去获取一个 overview 的信息确实是一个比较方便的场景只是我们确实也不知道它这个 60 万的这个 DAO
放到博客生成的功能上它会有多少对 说回日火月火包括 AR MR 这些确实今天争议也挺大的有很多人也在聊这件事对 AI 产品来说还实不实用当然了不管它实不实用只要你有一个很高的 AR MR 我觉得也还是有意义的当然不能是虚算就是你实际真的有那么高的 MR 我觉得不管这个算法虽然它是 SaaS 时代的
产物但是它还是有意义的嘛只要有钱都是有意义的对吧针对 Notebook ALM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可能不能单纯用日火这种指标去定义它因为它其实本身也是做知识库知识库这种东西我觉得随便作为一个人没事真的天天都是会在知识库里面去做内容分析之类的可能也不见得它毕竟也不是什么社交娱乐性的产品对吧
所以说我觉得说对它来说其实强调日活可能一一也没有那么大借着 Notebook ARM 自己也觉得说今天对一个 AI 产品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非常 AIAI-lative 的一个这样的一个产品特别是工具型的特别是工具型的真的什么是真正的使用我觉得还是要去看用户在使用它的那个深度对大家是不是说
所以 LoboCard ERM 只是潜藏者子还是 LoboCard 已经成为了我每天管理我的知识的这样的一个平台一个工具对
我觉得这件事情可能比日活要有意义的多所以说还就是那句话总结一下对于大多数的 AI 产品来说我们就是要关注用户在这个产品上使用的深度深度有多少我每天究竟在上面去是不是创造出了我的价值这件事我觉得说是更重要的
因为 AI 作为一个生产力工具如果我真的使用它在创造价值的话意味着说其实我平常使用它的深度其实是蛮深的对我觉得这个确实是一个挺好的一个指标对用 AI 用户使用的深度来重新定义这个 AI 产品的好坏而不是用 AI 产品的日活等等这些数据对我觉得这个蛮好的
我还想提一点就是说小宇宙前段时间不是推出了一个音频翻译功能给他的 pro 用户就是可以把海外的英文播客沉浸式的翻译成中文语音然后输出给用户
其实在小宇宙做之前有一个播客叫跨国串门计划已经在做这种精选播客的中文化了订阅还挺多的但是我看了每期的收听其实不是太多就平均也就几百我也不知道他后台的玩播率数据到底怎么样业界最早我们看到的应该是 Spotify 在开始做因为 Spotify 应该是签约了 Lex Fredman 然后
做了一些包括德语西班牙语等等版本的 Lex Friedman 对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好小宇宙做这块业务因为毕竟它是给 Pro 用户做的嘛之前大家不是也都在吐槽说小宇宙的 Pro 没啥用吗对感觉小宇宙在商业化这块就一直走得很缓慢然后呢也感觉没什么方向你说的这个小宇宙这个直接语音翻译的功能我去搜了一下其实
就都没有搜到什么公开的宣传内容包括在小宇宙这个 plus 的这个付费页面他甚至都没有提这个功能就他那个 paywall 的那个页面是没有这个功能的不知道为什么头感这么重啊可能是
感觉有版权风险还是说它在很早期的测试阶段没有公开宣传不知道但它这个确实有点版权风险当然也可能背后小宇宙和人家谈好了版权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没有谈好版权的话它这个是属于完全的重新制作我觉得相比于你拿 AI 去做 Samurai 什么的版权风险要高一些当然这个是题外话
但说回这个功能的话其实我觉得本身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在我看来小宇宙不只是一个播客客户端不只是一个播客的播放器它其实主要是一个播客托管分发的平台要知道小宇宙是不允许用户自带 RSS 的那正常来讲没有这个功能它都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播客客户端纯粹的播客客户端一定是可以允许用户自带 RSS 的但这个和我们的国情是有关系的但反正事实就是这样
事实是小宇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平台它必须由主播自己来上架节目才行然后很多主播的创作起点也是小宇宙包括我们也是对吧我们最开始就是在小宇宙上发然后从小宇宙分发到别的平台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小宇宙的基本盘是在播客创作者这边
而不是听众那边所以怎么服务好播客创作者让他们能赚到钱持续的做下去从赚到钱的主播那边再赚到钱我觉得才是小宇宙更长期更健康的盈利方式像我们这样的频道虽然偶尔也会接商单口播对吧也有听众朋友的打赏或者说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来支持我们但其实远远养活不了我们自己
那短期大家可以用爱发电去坚持但长期一旦主播坚持不下去说我弃坑了断坑了其实对主播对听众对平台来说是三输的没有赢家没错对那像小宇宙这样的平台它就是要靠主播持续地在上面铲除内容才可以它没办法去从别的地方去拿内容过来
所以我觉得他确实要好好想一想怎么在主播端去更多的创造利益并且分享给主播才是更重要的对我觉得贵贵讲的这一点就是小野洲在主播端的发力确实不够我们最近能看到
小宇宙在不断地接很多商业的播客比如说各种大牌奢侈品他们做品牌播客然后小宇宙现在自己也有了开屏广告小宇宙甚至推出了会员的服务
但是这些东西其实对于主播来讲其实主播是没有分享到任何利益的而且主播端在后台的那个追光平台就是几乎是接不到任何广告的对所以说我觉得在这块确实我觉得小宇宙的整个发力的方向其实是不太对的它没有打造这个繁荣的生态对而是现在有点劫责而渝的就在收会员的钱了因为其实会员的钱理论上应该通过会员支付给主播然后
被小宇宙间接抽拥的方式来做应该是最好的而不是小宇宙直接去收会员的钱因为这里主播其实是拿不到任何分成的所以我觉得这块小宇宙确实是要仔细好好想想的对就是到底是什么在支撑小宇宙这个繁荣的生态
我们谈完这个小宇宙这件事我最近还在想一个问题最近的这个 AI 的发展就甚至让我在设想一种新的社交平台所有人消费的内容可以完全都是由 AI 生成的就甚至不需要人去 prompt 就是只需要创建若干个 agent 然后给他们建立 persona 让他们每一个人
都有一个自己的独立人格整个系统就对外开放这样的话 agent 可以获取一些外部信息让整个系统来管理整个的产出然后确定这个产出的标准用来对抗上增是不是感觉就可以了你们觉得说这天真的会到来吗就我们把自己从创作者的位置上也提下来了
我们自己也不创作了所有的创作也都是 AI 在创作我们在消费的所有内容也都是 AI 创作出来的就跟我们今天在抖音上面已经看到了很多 AI 创作内容了只不过现在的 AI 创作内容背后还是人用 AI 工具去创作的内容我不知道你们觉得说这天会到来吗确实今天很多内容都是 AI 来产生的了但是人还是做这个你可以说导演或者说监制的一个角色对吧但是你说如果到时候人都不做这个角色了
完全全自动的让 AI 来做我不知道我感觉有点可怕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最初的原创内容从何而来因为本身在还没有 AI 介入的这个时代社交平台上绝大部分的内容就都不是最初的原创对吧它都是什么二创或者转发干脆恶心一点的洗稿或者直接抄袭的对吧还有很多就是纯粹的宣泄情绪的
都是这些内容我觉得 AI 其实可以完美地做到这些事情转发也好洗稿也好模仿也好二创也好包括 AI 去假装宣泄情绪其实都是可以做到的但真正起点的那些高价值的原创内容如果也来自 AI 的话反正首先我就是一个不信任就这样的一个社交平台对于我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就是它里面的所有内容都在我看来就都是虚假的
因为反正我自己的认知我仍然觉得说今天 AI 产出的所有内容它都并不是真正创造力的体现它都是模式匹配对它都是一种模仿它都来自于所有已有的知识这个是我自己的看法那
考虑到真的说变成让刚开始说的让 AI 去全自动创作内容都没有人类的监管导演因为这种时候产量肯定是爆发式的增加的所以你说去对抗商增我觉得不如说是在制造商增就是产生大量的过载信息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怎么去对抗呢对抗的方式是不是说我再有一个私人的 AI 把这些过载的信息过滤整合总结再输出然后就闭关了
其实如果这么说来的话我觉得可能对我来说这个私人的 AI agent 才是我真正想要的那一个我的个人的信息助理
其实你不需要上那个平台你只需要让这个私人 agent 告诉你说你今天需要关注什么东西就可以了对吧你不需要一个那个平台然后每天自己去刷已经不需要你刷了 AI agent 已经帮你刷完了对其实你刚才讲的这个事我有在想一个问题你说这个 AI 的这个全自动创作内容然后产量爆发增加然后我需要去过滤但是我其实发现了一个我自己爱看的内容的一个特点我估计所有人的行为可能跟我是类似的
就比如说有时候你在抖音或者在哪里刷到刃牙的时候你总想去看一点就是即使那个场景已经被你看过无数遍了你总忍不住还想去看一下就这个内容可能一开始被创作出来之后在无限循环的过程里面你其实就是爱看这种内容你就不断的在刷
对所以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是吧对我觉得人类本质可能就是重复只要我找到了一些用户爱看的内容然后不断播放给他换花样的方式播放给他就可以了哈哈哈哈
对你们说的现在已经有人在做了我觉得他们可能做得还挺好的当然可能没有这么完整前面我不是刚提到了特工宇宙这里又要介绍一下他们对特工宇宙之前反正也无偿的还宣传过几次 Polarize 说今天咱们也在播客里面
提一提他们回敬一下对说回特工宇宙对上次那个看了特工宇宙的那个在直播里面他们的那个分享我觉得他们已经在尝试刚才 Saito 构想的这件事只说他可能不是一个社交平台对那他们现在是怎么做的他们在背后做了很多的养了很多其他的号啊
对就我们今天可能知道的是特工宇宙这个号但是他们背后还有一大批应该其他的各种奇奇怪怪的号但他们没有去说这些号的名字因为他们现在肯定处于保密当中他不想告诉别人这些号都是 AI 对所以因为你现在公布了这些号都是 AI 那还得了大家都不看了可能对他们现在是处于一个保密的当中对反正养了这样的一批 AI 的身份的号对
然后他们在分享中也说了这些 AI 的 agent 的身份就是像刚才 SID 提到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一个人格比如这个是负责写段子手的然后他有一些什么东西那个是负责写鸡汤的他有他的知识库你要去产生什么样的鸡汤文然后你的性格是怎么怎么样的对他们其实把这些 agent 已经给他的角色身份给他设定好了这些 agent 每天 24 小时的不断的去收集资料然后完善知识库然后去
去写这样的一些文章最终就把这些号做起来然后他们自己我们也看不见那些号究竟是哪些号但是反正通过他们的分享他们觉得说这条路还不错至少在有一些领域还不错当他们觉得说去做这样的一些 AI Agent 的身份的号的时候一定要去研究一下这些号
就是把它放到一个什么样的领域就是今天可能 AI 还没办法在全领域去做这样的生成和创作因为可能有些领域确实创作出来比较肤浅了或者之类的但是就像他们说的像是写什么鸡汤文写段子做梗等等就是这些日常生活里面还是有很多的消费者喜欢消费的一些可能
用我们的话说可能显得有点 low 或者低级的一些内容怎么怎么样的其实还是有大批的人愿意去消费这样的一些内容的所以在这些领域里面他们觉得说今天
AI 可以做得很好所以说我想说的是可能今天这样的平台其实已经有人在做了当然我相信特根宇宙他们可能自己也会往前面去不断地迭代随着 AI 的能力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不只是服务什么鸡汤文或者之类的可能还会去做一些
其他的认知圈层的一些事情的一些内容的创作我觉得都是有可能去完成的只是说它最终出现的是不是完全像刚才赛特说的是一个什么社交平台然后人在里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 AI 在里面扮演可能不一定是这样的一个形态或者说是怎么样的但是
但总之来说完全 AI 去创造内容人去消费这个场景也不是不可能出现可能有很大的概率对你提到这个生成质量的这个问题其实我有好几次在小红书上面有尝试发过纯 AI 生成的内容
其实它的效果跟我发的没有区别 AB test 出来之后我发现跟我自己发的没有本质区别或者说我看不出来它有什么区别即使有一篇文章的内文全部都是用 AI 生成的大家的点赞数还是会很多它可能更多的跟这个主题内容讲的是什么大家有没有共鸣其实
其实具体的内容可能大家不是会太 care 所以说你说特工宇宙有 AI 专门负责写鸡汤文那鸡汤文就是有很多人愿意看特别是在这个时代里面大家打打气加油的事情我觉得就这种事很多人确实现在也有些可能敏感的人他能发现说这个东西是 AI 写的但是其实大部分人其实根本发现不了这个事是 AI 写的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是他们做的我觉得挺好挺高明的一个事
对但今天整体聊下来我只有一个感觉我自己的想象力正在限制我用 AI 搞钱其实我觉得在投入传输比就是能打正的情况下那我们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就是你就全力搞就对了对吧因为你投入传输比已经打正了不知道听友们有没有已经在实践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下方留言让我们也学习一下那我们本期节目就先聊到这儿吧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 AI 内容创作的深度内容
欢迎扫描 Shownose 二维码加入我们知识星球和微信群与我们的往期嘉宾一起上聊好 那我们本期节目就先到这里吧大家再见 拜拜拜拜
以上就是我们本期播客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收听也欢迎大家踊跃留言如果你喜欢我们欢迎点赞并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如果你在用苹果播客收听也希望你花几秒钟给我们一个好评这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要是能再点击一下订阅那就再好不过了我们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