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普通人用 AI,像在深夜里看 AI 拧螺帽,每个都不一样

普通人用 AI,像在深夜里看 AI 拧螺帽,每个都不一样

2025/2/12
logo of podcast 编码人声

编码人声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半只土豆
朱峰
创立并运营「津津乐道播客网络」,专注于科技和技术领域的播客内容创作和分享。
某高老师
资深运维专家和互联网安全公司高管,长期从事互联网和IT行业,通过播客和博客分享行业见解。
残月
Topics
半只土豆:我发现 AI 在科普创作中能提供意想不到的创意,打破我原有的写作框架。虽然 AI 在理解和核实事实方面存在偏差,经常张冠李戴,但我更看重它激发创意的能力。我希望未来的科普创作能基于严谨的知识库,由 AI 辅助生成内容,但最终仍需人工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我一直认为,AI 应该擅长基于事实的写作,但实际使用中发现,AI 对事实的理解经常出现扭曲,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某高老师:我的孩子现在更喜欢通过视频获取知识,而不是阅读科普书籍。虽然视频具有声光电一体化的优势,但文字创作在严谨性方面仍有其价值。我认为,未来的科普创作方向是由知识库驱动,根据用户需求生成相应的短视频内容。我观察到,孩子们更喜欢 B 站上制作精良的科普视频,这些视频内容丰富,表达形式多样。 残月:目前 AI 在小说创作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作者通常先构思题材,然后由 AI 生成大纲和内容,再进行修改。GPT-4O 的 covers 功能在 PUAAI 方面表现出色,可以通过对话逐步完善文章,解决事实性问题。我认为,将土豆老师整理的 13 万多篇知识库切块放入向量数据库是可行的,这可以完全代替本地搜索,并实现语音识别功能。AI 在理解用户需求后,再进行搜索,可以提高搜索的准确性。 朱峰:在 AI 出现之前,创作长篇小说需要先详细设计人物、关系、时代背景和情节,然后才能开始写作。现在,AI 可以帮助作者填充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创作效率。我用大语言模型帮土豆老师整理知识库,效果非常好,不仅能完美拼合 PDF 转 TXT 后的乱码,还能识别广告和文章发表时间。我认为,AI 校对可以推理人物关系,避免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人物关系混乱的问题。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节目由津津乐道制作播出各位听众大家好这里是 RTE 开发者社区和津津乐道博客网络联合制作的博客节目编码人生今天我们是在 RTE 开发者大会的现场来做开放麦那今天呢这一期节目呢是一个翻场节目今天我们请到了我们两年前来到我们节目这个分享他怎么用技术手段来写书的科普作家

半只土豆老师大家好我是半只土豆为什么返场呢是因为这两年大家都知道 AI 来了土豆老师又打算拿 AI 搞搞事情了介绍第二位嘉宾某高老师科技乱盾的某高老师大家好我是某高老师某高老师今天的任务是给半只土豆老师出出主意是吧对我先说一下我是来自生活漫游指南的半只土豆你还必须把自己节目带好得先做出来然后

我们的还有一位嘉宾是我们今天要到播客网络旗下的技术服务品牌生态的技术小伙伴 残月哈喽 大家好 我是残月今天有第五位嘉宾没看见吧 来 第五位嘉宾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大家好 我是半只土豆的 AI 提升

想以后那找你们借钱你们都别信对这个是我们用半只土豆老师的声音训练出来的一个他的语言克隆体这个一会儿也要参加我们节目的录制跟半只土豆老师掰扣一下这集那个一切言行我负不了责啊

那咱可以先让胡德老师分享一下他现在从事的工作以及我觉得你现在做的工作其实还挺 fashion 的就是我们都觉得写书是一个挺古老的工作趴在那拿笔写

你们对这还有啥误解吗不是用笔了现在现在连画家都是在 iPad 上画的哪有什么作家是用笔写的那是什么钢笔电脑不用毛笔我们用电脑写的当然我可能是新一代的作家用的是拼音输入法老作家是用什么无笔输入法当年只有无笔输入法呢

所以你是新派的是用拼音叔叔发的那个写书的别闹了啊这个之前节目听了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我作为一个非著名作家写本书可能用到的工具可能工具清单就畅达十个所以就是差声文具多对对对你没看我也不是很知名在场你看他们迷茫的眼神一个都不认识我就非著名吧就是差声就是用的东西多啊

真正那个厉害的作家呢用止可笔确实也能写出来因为我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里面见到了就是很多知名作家当年的手稿以前当个作家确实你想好再写要不后期修改工作量太大了是因为真是用笔写的是看到他们手稿了现在我们那个句子都是胡乱写完之后再改的以前那作家你可得想好了要不

你写完之后再改那光符号都画的自己也不认识了我记得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还专门学怎么写那个改写符号现在二三年级也学这个也学是吗必须得学因为最后这个作为一个传统这个作为一个传统工业流程他这个稿迟早要打印出来看那还学发电报吗

作为一个传统行业无论大家看到这个书大家以为它是什么电脑又是什么各种折腾其实到最后我们人眼在屏幕上是看不清楚那么多东西的还是要在纸上进行所以它最后依然会出现一大堆纸你要去出版社还会有编辑从一摞纸里面抬起头来跟你打个招呼这还是一个比较废纸的行业还是挺废纸的翻来覆去的打

但是土豆老师跟大家不一样除了拿拼音输入法写书以外其实刚才他也说插上文具头我觉得这是他的一个调侃他其实特别善于用这个技术手段帮他写书对我举个例子就是为什么说这个

工具多也不是说你完全你是靠这个工具来帮你写书这是不现实的就是句子还是在你脑子中不是在那个电脑里这个就像以前我们觉得这个大片再看 20 年的大片其实以现在的目光看它这个剧情已经没有那么紧张刺激了而现在的那个电影就算是个动画片你会发现它的镜头也是一秒之内肯定会切换一次的大家已经习惯越来越

就是密集的这个轰炸那对于写作也是大家对于它这个爽点的设置对于它这个内容情节哪怕我是一个写儿童科普的那儿童科普也要几乎每一句里面都有知识点那个三五句话里面你再讲笑话里面也是带有知识含量的笑话所以它就对我们这个从业者要求就是

当然有一派就会越写越水了但是对于低诱什么的当然不是说低诱就水啊嗯就是他必须控制好你这里面你要传递的知识点就是那个信息密度你必须要控制好信息密度但是你像我专门主攻的是那个其实少儿科普最黄金的这一段时间就是三年级到六年级的这部分的用户呢他可能就对他的阅读这种体验就要求又要有趣又要知识点特别多这就提出的就是要求在于你短短这一千来字的里面你要塞进去的东西很多嗯

那就如果我还用以前的老方法就是写一篇水文那就不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了所以我会要求你一边把这个笑话乐字讲好一边要塞入更多的这个知识点进来当然可能不同的作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是这一派的就是通过工具的加持我可以让就是在有限的篇幅之内

写的既轻巧又有很多知识点这就是我追求的目标所以这些工具全部辅助我来完成这个目标了这是你从这个创作者的主持角去看那必须问一下家里孩子正在三到六年级的孟高老师你有没有观察过他们现在小朋友们看的科普书有什么观感从用户角度

我们家老二是确实五年级啊像三到六年级这个范围对他们看科普书的主要的特点就是不看科普书嗯所以他们现在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获取视频嗯你看涂老师涂老师现在也在做视频啊那这个其实是没有冲突的就是视频作为一个就是他其实他是一个娱乐 discord 嘛他是一个娱乐就算你看

国家地理 discovery 它依然是娱乐它不是一个科普的但我们这个方向它就是要进行严谨的撰写这个还是不同的产品根据我的观察因为我自己的体验是肯定看书因为你可以控制速度你没有被它的设计好的节奏拽着走当然它节奏可能不错但是也有可能不行或者是说它自己的理解可能和它的节奏速度不一样这些都是看视频的坏处

但是没办法这个视频就是声光电一体化我尝试着让我们家小孩去我也买过很多各种各样的科普书有的是画多的有的是字多的后来发现他还是更接受视频就是

但是他也不是刷抖音那种浪迹巴道的就是我们经常在一起看 B 站上面的视频 B 站上有好多做的还不错的科普视频也比较长比如说什么化学实验的有演示有真的这两个对在一起那这个必须用视频表达它才丰富当然有一些是视频表达更好但是莫高老师说的这个是我认为他的一个终极的方向也就是说我们处在了科普创作的

一个就是前面这一部分就是我们还在进行严谨的文字创作我相信在最后 AI 的加持下就是我的创作意图是可以用图像以及通过我的知识库由用户来提出他想学什么然后由我来提供给他无论是动画演示还是有找个视频生成线给他演一段我觉得那是学习的终极现在还属于就是短视频仍然被

那个低信息密度和高娱乐化的这些人攻占他现在属于这个形式大家更喜欢我们呢是严守最严苛的目标去撰写属于我们可能是这个行业底线这两者呢没弄一块因为我们这个形式就是不讨人喜欢

所以我觉得这两者呢它应该是在 AI 的加持下它最终能成为这个我觉得最终啊它应该是这样由知识库来驱动然后某个老师的这个他家五年级的娃他想看啥一说献给他来一段短视频而且这些视频呢内容呢

是由严格监督来产生的它至少达到了我们的这个水平这是我觉得一个比较理想化的驱动因为短视频就是喜欢我们这个东西就是严谨这两者现在它就是不能弄在一起或者说应该这么讲就是视频是个形式对

科普这个是内容这两个本来不应该矛盾或者说本来不应该互持只是说要把它结合起来实际上是有很大难度的对但是现在这里面有一个曙光是在于什么呢其实我现在用 AI 辅助创作更多的地方是帮助我做创意

相当于我给他资料他帮我写一遍初稿而这个初稿我认为这个 AI 在很多地方都是有它的闪光点的因为作为一个科普作家来说咱不说那个文学类的我不懂啊就是科普创作这个作家这一生他最后就会变成他讨厌的那个样子就是他本来应该把每一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但是最终呢如果他从业超过了五年十年二十年像我都马上到二十年了你就不可避免的你写每一篇文章就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

就是千篇一律我写了一百件事一百件事遵循了一个结构这个现象是什么勾起用户的兴趣先说一个骇人听闻或者反正就是这个事里面最抓人眼球但是我们其实也很抖音化我们的开头依然是

要找到最吸引人的部分是吧我们的结构是什么先说现象再说背后的原理然后再拓展一下话题永远这三段就可以搞定了我现在用到的所有技法小学毕业的时候老师教的就都可以了就

我教会很多我现在脑补的就是走进科学对我们管那个对我们叫走进对是那个腾跃老师马上就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文造这个其实是这样的其实大家不要对作家有一些不好的联想他什么不好的联想很多人认为你们是不是每天在屋子里面憋好子好剧我说你给我去买一本世界名著看看

哪句是好词好句都是人话好吗作家不是在家里编那个好词好句去的那玩意没法看对不对你去买一本那个好词好句集那是人话吗你写到你座位里那能有人看吗那考试用的对不对没准还会念错对那都胡来没有作家是在家里编好词好句的但是现在我用 AI 就是给我最大的一个启发就是它大

破了我原有的那个怎么挪出来这一堆创意点就是他总会有一些很神奇的思路我虽然告诉他大框架了我说你也要遵循先摆现象再讲原理最后再拓展我也给他大框架了但是最后他给我写出稿我就觉得你这个创意不错所以我现在那个出稿其实确实也用不了因为我的目标是希望他能替我写但是目前这个阶段就是

他还达不到因为我过去一直认为基于事实的写作其实机器应该很擅长对吧最早的传感器新闻里是 3.5 级地震现在地震不叫里是了吧反正就是什么三级地震四级地震从传感器收来马上就可以撰写一条就可以推出来的嘛我一直认为人工智能最擅长的是事实的撰写

结果发现人工智能对事实的理解极其的扭曲是吧朱峰老师爱吃西瓜某高老师爱吃橘子他写一会儿就是某高老师爱吃西瓜他过一会儿就把这俩人这个事给弄混了他就是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扰你说用的模型有问题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我最喜欢用那个 Cloud 3.5 Sonnet 这个系列的从一开始我就喜欢这个模型啊

拆 GPT 是个偷懒的学生你让他读一些文章他根本就没看最后写出来的东西我们科普要讲究细节的一写到细节呢这哥们就一笔带过了所以我都从来不用拆了 GPT 早期我是不懂

老被他整的我说这玩意干嘛呀到重点就不写那个 Cloud 3.5 那个 Sonnet 它就可以你给他这些他都赌了而且他帮你捋出来这个创意我觉得都还是品质很高的目前我个人觉得最佳的就是这个我觉得土豆老师正好说到了这个弹幕型的问题弹幕型它是个大语言模型所以逻辑就差一点

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这都是一个正常稀里糊涂的说话的人能会犯的毛病其实毛老师说这个我就想顺着说一下其实这个写作的过程更像是

胡言乱语之后的成组织我们不怕这个句子有语病错别字就怕你这个句子写的太空洞大家都读过那种就是非常公式化的文章洋洋洒洒四千字里面任何有用的东西都没有就是科普不行科普你每句话里都得有用而我们最重视的就是你哪怕是前言不搭后语我们也认为这个创意是好的我们可以想办法

让它可读性提高我更喜欢这个创意它这个胡言乱语对我来说特别宝贵

因为我不是去写那个格式化的东西对我刚才讲的胡言乱语呢是讲的他自己比如说出一段文字啊他中间内在的逻辑可能会乱我还蛮喜欢这个的就是我发现他打开了我的新思路就是我过去总是那么写然后他给我整这一出我就觉得我顺着他那个再弄一弄其实还蛮有意思的我其实就是喜欢他创意的部分他的那个事实的那一部分总是出错嗯

你们俩脑补完了那就得问技术专家了这个技术专家给我们判断判断科普作家拿 AI 写书这个事儿

到底靠不靠谱能不能写出来现在其实我去了解的话其实有很多我们说可能不能提那个 APP 名字就一些小说平台有很多人会去写一些超短片短片要说他们基本上就是完全用言先去构思一个题材然后我可能他还记得不是单次因为单次你直接生成是没法用的这个大家都知道然后他可能会通过先生成一个大纲

然后分大纲再去进行一个生成然后再去进行一个改写然后可能改的效果不好他可能还让他再继续改

它会有一个链式的过程而不是说单次直接一次性生成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有点像 GP 新出的 4O 的 covers 现在其实我非常推荐图导师去试一下其实挺好的那个是 OE 那个吗 4O 的一个 covers 应该是最近推出的它可以比如说你先提出一个需求它有一个文本编译器然后弹出来一个文本编译器它可以你先写一遍或者说你给它一些参考的内容

然后他也会直接他会原模原样给你你说我要基于这篇文章去改一些点然后他会在编辑器里面把这些文字全部列出来然后你可以说你这个其中一个主题我需要让你帮我改一改或者是

或者说比如说你他您刚才说事实的一些问题他可能乱说你也可以说你这个观点这些事实的问题可能有问题应该是怎样的然后你通过一些对话的方式然后他就能直接在那部分直接给你改掉是一个 PUAAI 的过程对对对对对然后在你跟他去聊天的过程中可能就逐步完善了这篇文章我突然受到了一个启发嗯

然后土豆老师写这个科普文章的我们作为文学家是写虚构型的比较多虚构型的我其实也爱写点东西你知道写一个长篇小说是怎么写吗就是在 AI 出来之前是这么做的先设计人物叫做人设这个人就像写这个人物小传一样这人大概是个什么背景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小帅小美钱都设计好了对小帅多大岁数小美多大岁数然后再找时代背景拉长 30 年设计几个高潮和低谷

就是你这个一定要聚首型的波动就是你的情节否则不抓人嘛这几个高超低谷大概是什么事然后这个几个小赚小美在开始谁会中间死掉谁会有成长谁会有进步然后就往里放你知道这些东西弄完了以后你的情节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就是你不用想情节你把这些东西设计好之后它的情节就在几个逻辑中推着走了

这个好像很适合 AI 干的对过去呢是这个事都设计完了以后用手去码

脑子就不太动了对你把这个设计完了就叫给 AI 填字就行了对你设计这个脉络的过程把脑子基本上大多数都动完了但是你还发现你设计完了 AI 就可以给你填字了现在一些就是我们说是陪伴类的 APP 就是一些其实就跟我高老师说的它就会有一些点它会设置一个场景然后它让你填这些内容然后

然后你就去跟他聊他就会在一个场景里直接陪你一起跟真人一样去进一个聊天现在有很多这种类似的 APP 我感觉还挺好的我试了一下王老师说的这个其实我也很受启发因为我浅浅的试了一下没有深入我确实是把一些人物设定还挺长一段的提示词变成了系统内置提示词

然后我把一篇资料给他确实的帮我几个人物之间开始对话聊天把整个这个情节写出来只不过暂时不太满意我也没有后来没深研究这个但是你既然说既然确实就这么干的我觉得回头可以深入这么干一下我当时只是随手试着一下我没有想过这个别人是这么做的对你还得把这个发生的事嗯

包括这个人比方说开始他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性格经过了多少年他会变成一个什么性格你看今天这节目很合适今天又学习到了又 get 到了对吧我觉得用 AI 大量的时间你都是一个很寂寞的过程试了很多你也不知道因为

因为它不像程序的执行结果它是相对固定和唯一的对不对它这个就是同样提示词你给它试十遍它都不一样你不知道我刚才修改提示词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就很难评估嘛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很寂寞的过程就是你折腾了一晚上也不知道我到底哪个地方起作用了然后你只是很模糊的觉得我这么干就行了它是一个完全的经验积累它甚至

相当于它是工厂拧螺帽拧得非常的每个螺帽跟螺母好像都不一样你天天在那折腾看它怎么能拧上对然后我身边也有一些写小说的朋友然后他们是怎么用的呢他就是比如说一些人物的大纲也好转记吧小转然后他就生成跟 AI 把这个小转给他之后我就直接跟这个小说里面人物直接聊

说您碰到的这个事件之后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再基于比如说有些时候一些场景对话你没法想因为你没法带路然后他就基于这个 AI 的这种聊天的方式可能就把一些场景里面的对话就直接完成了就完全由 AI 生成说到这个我也希望最后科普也是这样的他由那个靠谱知识库来驱动

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大家不想知道什么事的时候你强行给他讲他是不感兴趣的就是咱俩今天突然我想跟你聊聊台风的事你不感兴趣因为现在台风季虽然还在但是其实那个主题

主要登录时间都过去了所以当你这个对某个事不感兴趣的时候我科普就是没有效果但是它今天一个台风明天一个台风的时候你这会儿你就想知道为什么所以但是科普我很难跟用户达到这种就是他想知道的时候我恰好给他讲这个事就很难追热点但我们这个传统的追完了都不热了都别

别说热都已经进那个冷冻了其实像曹云老师说这个其实是我非常理想的一个方式就是用户想知道的时候我马上就能回答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但这个我觉得肯定得有人类来就是实现这个过程对吧

就得有人知道这个科普应该是怎么做我就是希望我能成为这样的人也许这个产品最后我也不见得说像书一样说上我的名字或者怎么样但是我希望会有这种产品它是由我来监督产生然后用户可以随时指导他想了解的事我觉得这才是科普

对这我想到一个场景还真的是我现在经常吃早饭的时候给我们家小孩一起吃饭放那个早间新闻新闻就会聊个比如说昨天发生的什么什么事我可能就顺着某一个事就开始展开给他讲讲这个背后比如说这个新闻里提到了某些科技的事件或者是背后的原理什么事当然这仅限于我了解的东西但这时候他们就挺爱听的是啊

因为他刚听到这么个事正有兴趣的时候对他这个不光是科普哪怕你这个小朋友知道这个俄乌战争啊现在这个以色列为什么跟黎巴嫩打起来的其实他对这个世界还是你不能无缘无故的跟他讲他必须得先知道这么个事他又模糊

所以其实这不就是新闻的本质吗只是大人这个感兴趣现在大人不感兴趣了只有小朋友现在还有点好奇心大人已经对新闻我看到麻木了反正一天短视频看看那些是吧有的没的就挺开心的已经不需要看新闻了因为新闻过去给我们一种离谱世界的体验嘛

就是我说那种美国那种狗仔式的那种新闻的天天播的都是那种其实是比较有冲击力的是吧一会儿这个飓风给这儿高涨商业性的那种商业性的不是说我们国家这种就是我们可能更多是政策宣传什么的我就说像美国的那些就是比较美式的那种新闻其实主要是给大家知道一种离谱的体验嘛是吧现在这种离谱的体验被我们的这个短视频所代替了

当然可能不一定离谱但是反正已经很愉快的就行但是有时候里边会有一些比如说咱们就把它收窄到科普的上面嗯有时候是有点的举例来说前两天不是有一个新闻说咱们在沙特弄一个无人机啊对对对一家沙特王储弄了一个法向天地啊对对对对那太厉害了那个对那个时候我们家小孩就直接问说这个几千个无人机怎么控制的嗯

我如果当时很清楚或者大概知道了我可以马上就给他解释一下比如说

比如说六千个无人机你怎么能控制一起来控制不是六千个人在捡那遥控器这个就马上就可以启发他了但是我也不知道所以这事就糊弄过去了其实我也很苦恼就是如果我是一个传统爸爸应该小朋友问我啥我都应该第一时间去回应对吧可是我不是一个正常的爸爸所以小孩问任何问题我当场都答不上来这令我很苦恼因为变得不敢答了

就是你天天就做这个你就必须这个事实我核查完我才能告诉他等我查完他也不想知道如果这个手边的有一个有我自己就是设计的这个内容这个知识库对但是你不是积累了一个知识库吗对啊积累知识库据说给朱鹏老师那个想他整帽烟了对两百 G 的知识库对他是储备了很多很多的内容然后呢这些内容是有各种各样格式

有 HTML PDF 的文本的反正他就存在乱七八糟以前呢他就随便一存然后随便一搜我说我给你整理一遍怎么整理呢这就用到了这个大语言模型我会把他的这个所有东西都扔给大语言模型说你先把这一堆

文本理解了然后帮我把里面的内容提取出来并且排号版啊他这个很厉害啊你像那个 pdf 他转成文字肯定是断行对吧里面乱七八糟的甚至可能跟我这个阅读器这个里面的那个文字编码什么的一重涂满篇乱码对这个给他完之后呢就是我给他的全是 pdf 转 tst 那种各种乱就是一行一个字那种哎

他最后愣拼完之后觉得拼的很完美这个过去咱写那个包括那叫什么要正则表达是啥的其实效果也没有那么好最后还是得有人那个去对一下就是反正如果自己用反正格式也不重要那断行嘛就忍着看就行了这个他拼完之后就特别好我第一次见到这个知识库可以从那个就是 pdf 还能转成正常的文字

我觉得那个效果不错而且广告那些没有用的也都去掉了广告它能自动识别出来而且最有意思的是把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也给它识别出来了然后我看了一下我是这知识库突然出了一个 1877 年的文章

我说是哪个科普作家你还认识 18 几几年的这个科普作家一看作者爱因斯坦对我之前我节目也提到了我自己有一个那个知识当然这个叫算知识户管理吧因为可能这个太冷门了我其实用了一个全人搜索软件叫 FoxtrotFoxtrot 是一个德国的软件当时买可能 100 多欧元吧它相当于就把我的那些就是 word pdftxt

就是一股脑反正我指定他几个目录他就可以就是他自己生成一个缩影比如说我要在家连着我的 NAS 呢他就把那个 PDF 这个给我打开了就是我搜索到关键字他就打开之后呢他同时可以在 PDF 的侧边他给我高亮对他然后顺带移动到第一个高亮处其实他就是就这个特性他节省了很多时间因为很多搜索软件他只是告诉你这里面有

然后你打开之后其实你不知道这个词在哪你还要在 comment f 什么你还要在搜其实这个就节省很多时间但是你会发现如果你日复一日的积累你的知识库你搜一个这个关键词它给出的结果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呢有两篇一模一样你不知道为什么它就混进去了因为毕竟有时候我存的是公众号它可能今年推送了明年又推送了

然后有时候那个网站也是你看那科普网站去年写的事这今年又写了所以就经常会收到那个搜索到好像一样好像也不太一样的文章就浪费大量时间我觉得他那个朱文老师刚给我整那个知识库我觉得就肯定如果装在我自己本地的话就是我就搜他那个版本一定会就是大大提升了我这个他至少他都去重了那问陈悦吧

基于这个知识库你觉得还能给他干点啥他既然这个知识库有了能不能基于这些知识库让他输入一个书的选题就从知识库里找出一些事实性的东西把他这本书写了呢或者一篇科普文章把这本书有点大这是有可能但可能每个人在输入的时候他可能

对于一些主体就他需要用 AI 对他的心理经浩喜就把它填充起来不然他整个主题可能会匹配不上所以现在的一些通常的比如说我们说 RAG 的这种搜索的话就是基本上第一步由人进行输入

然后再让 AI 理解一遍你这句话到底要找什么你到底要干嘛对你到底要干嘛然后再去从我们的限量数据库里面再去搜索这样会相对来说从现在整个经验来说是相对比较靠谱的因为有时候大家去搜不管是用搜索引擎也好他可能就是一句话我可能

为什么是变成这样了或者说怎么这么着然后现在我们情况就是说让 AI 先理解一下你输入的一个需求到底是什么然后再进行一个搜索能然后返回一些相关的内容嗯是这样所以

比如说把它的这个支持库现在我给你整理了 13 万多片对吧好有这么多 13 万多片然后这 13 万多片如果我们都把它切成块放到向量数据库里你觉得这事其实是可行的是吧目前看是可以的做的最基础就完全能把您刚才说的刚才本地的那个直接代替掉

而且还是一个语音识别的这个版本对而不是关键字的版本看来图老二又要加钱了一个是这个当然另外我还会提出这个需求其实你那个库之所以没有要过来直接装在本地它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要求你必须看到它才行

就是我们不接受加工一遍的资料也就是说我用中间的东西做参考可以但最后我一定要溯源到就是最早那个版本就是说我如果去网上搜索到一个靠谱信源存在我本地了那我下次去引用它是没有问题了因为它就是原始你像我存网页是绝对不会给它存成 tst 的因为它可能轻易就被修改了

他原始网页这叫证据我们到最后出书的时候要把这些证据一块打包提交这样的话审稿人才能确定说你没有乱说所以呢像你就是虽然你可以降低我的工作量但最后还是要有一遍时间要找到原来那个版本但是你给我的就是你给我的原来的版本啊

我只需要把原来的版本给你标出来就行了因为你说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叫做用大圆模型跑了一遍我们就不再相信了但是他跑之前你给我的原始文件的那个他没有扔掉还在那听我说啊我是这样的流程比如说你帮我把这个写完之后我给他一个链接对不对你帮我总结这个链接然后呢你帮我总结成三个要点并且你把链接呢还放在要点的最后他

它不是相当于理论上就是照抄一遍这个链接吗我这个链接我都不信的我必须还要两遍核实一遍我觉得 AI 再怎么样你最后还是要有人去核实你不能 AI 出来之后就那什么了就是那个 Publicity 的使用体验你让它看起来是个搜索引擎

但你可以让他输出一个正式的文章结果对但他后面全都是脚标他的脚标是那些网站上互联网上的各种 pdf 现在就是这样我现在只用带脚标的这些搜索引擎因为我至少知道他这句话从哪来就是我需要的这个就是我需要这个知识库以下引用的时候必须是每句话都告诉我出处

现在如果有一个东西说帮我总结完之后我点完这脚标就去到那个就是具体的那个文字的位置我相信啊这整个出版业都会感谢你们的就是我们那个书啊每句话他必须得就是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个出书是一个严谨的流程你任何一句话你觉得你写完了那后面一大堆流程每个人都要盯你这句话哪来的后面还要问你这句话哪来的

漏了好几遍到最后还有一个人会问就包括连交对的时候你这句话哪来就是每个环节都问这句话你哪来的所以这个科普头疼就在这他不是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小明见了小红两人那个萌生爱意这句话不用核实对不对

只是后面确定你小红哥小李别一会写上了小李跟小张就行了他可能有一个当然这也是目前交队软件的难点啊就是这两个人的名字在后面有没有用错这也是交队他现在有那个推理服务了就是这俩人在前面搞对象的名字在后面他俩不能把名字写错因为有作家写着写着写糊涂了

就相当于你这个是吧这个水浒传里面一会他干了这个写着写着就把俩人给写错了以前校对软件是叫不出来的现在有 AI 的加持有一个最新的应用就是他能推理就这人干了这个事他后面他还得是他干你要作家写错他能发现现在 AI 加持的连校对都在升级了这算是 AI 的写作辅助了

对对对但是我们就是对这个事实核查这件事是永无止境的就是我们必须回到最初那句话因为你不是虚构写作吗对所以可能我觉得我们这个难点就在这因为我特别羡慕搞那个当然我可能对文学创造不太懂我就觉得我自己其实是试过的就是写那些小说啥的

我说这玩意也太好用了吧因为它不用核查对不对我只要保证前后这些人这个事他不弄错就行了当然可能是不是会遇到跟我一样的问题小说一样现在小说其实如果比如说硬科幻小说你就是得有事实依据不然读者不认账对 科幻确实是这样然后现在很多其他小说也在借鉴这个就是他写一本书我得可能买

好几罗的参考书然后再来写这个小说虽然说它是个虚构但是它得有一个事实基础的

基底在上不然你没法去堆你上面的一些内容对曹云老师说这个事是怎么就跟我一开始就是节目前头我说的那个就是那个电影节奏越来越快的问题就是大家手里有更好的非线编的机器了大家有了更新式的数据的这就不再捣脚卷了就是说其实你中间的流程都在简化了对不对但是电影工业并没有轻松起来因为你手上有一旦你有了更好的工具

就是可能一般的人开始拿它摸鱼了但是呢顶尖的人拿它来提升自我了就相当于我手里有一个玩意儿我并不可能拿它去摸鱼了就是并不是说它解放你生产力好做家以后你在那跟它在 POA 它就可以写出来的反而是大家手里有这个东西之后会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说我既然有这东西了我就必须跑死同行

就是他一定不是墨语用了所以可能各行各业最后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前面大家觉得这玩意生成起来太爽了到后来说我肯定要用这个东西卷死同行才行我一开始我应该去年有一个小 demo 就是基于限量的然后我当时跑的可能会有比较争议的就是说您问一个

你说我有一个症状是基于医疗医疗的对对对我有我可能身上拿出了红点了然后我是后面有一个数据库是基于墨沙东的因为墨沙东还是非常权威的一个医疗的开源的一些信息然后我我把他的数据拿摘下来之后然后你去问的时候我会从他那里面匹配限量匹配之后拿出来然后

在用 AI 去进行总结到底可能是什么情况然后我在下面我其实有一堆脚标就是他这个怎么推断出来的他到底继续哪些哪些病症去进行一个推断就您所说的一种来源其实这个是现在很多内部的一些文档库都是有都是就这算是标准做法因为大家都需要去做试试的一些追踪对最近我特别那个推荐那个谷歌那个 notebook lm 那个

我上传了一个大几百页的一本书这本书呢是个 PDF 格式大家也知道 PDF 有很多种嘛它里面就是全图片呢就是这本书啊是扫描版

PDF 挺大的一百多兆吧大几百页我扔进去我想考验一下他的能力结果哥们好像轻而易举的就搞定了然后我就问他一些问题就是这么回答而且都在脚标然后一点他还能给我导到那个页面上我觉得我们以后像这样的工具越来越多之后呢就一定也是可以让这个小行业大片化的就是他明明也不需要那么卷最后大家都一定会卷出高度因为手里的工具就是变强了嘛

大家说半天都没说啥现在是句句都要有料像这样的工具我觉得连这种玩意都开发出来了我觉得后面可能它只需要往前迈一步特别是像那种我的问题相对集中在几本书上我可能我写一本书我可能就看十本就够了然后把这十本扔进去就 OK 了它一次能上传 50 个文件

对大小也没有太大限制这样的话其实我给他扔十本书然后帮我写一本出来然后按照我的风格是不是我觉得这事就有戏了有戏吗很大说说就给自己说失业了我觉得还是那个就是早期是摸鱼后面肯定是要绝死同行的嘛谁不用 AI 谁肯定会倒下的我只不过就我这个行业来说大家好像只是觉得都挺留在这个东西能不能加速

而我想的是能不能提高质量我觉得就是出版最后一定会拿它加持了可能前面出过一些可能更多像是样板工程的玩意儿到后面我觉得这个流程不加入你在做那不就变成了我是当年的科普作家拿稿纸在那刚笔在那上面写的人了吗是吧反正我是觉得跟土豆老师今天得就是聊聊他作为一个用拼音输入法的

客服作家对到底在今天这个时代是不是我们继续用平时术法还是说要用其他的一些工具来辅助自己的创作而且这里最主要的是上一期你聊的是怎么弄知识库这一期你看这个知识库又用上了这个积累我觉得永远是有效的这个知识库又用上了那我们今天就在琢磨怎么去用

AI 去把这些知识库更加充分的利用出来以前你可能搜关键词现在财源给你写个东西加钱做个限量库你就可以根据你的语义把它搜出来甚至说它直接有相应的提示词可能这篇文章就差不多给你一个出稿你先研究去该从哪儿引入的给你标出来你自己再去标我觉得就可以了

是那个大圆模型现在就是我的探究工具我通常会把几个来源链接或者资料我就扔给他让他先帮我先捋一遍这样的话能节省我的时间另外呢其实还是提升创意嘛对反正

反正后面跟涂老师也有关于创意方面更多的讨论是吧今天我们录音时间不多了中午大家可能都要忙着去吃午饭了是吧那今天呢这期节目呢就先跟大家聊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也期待我们下午继续的开放麦好吧好我们这期节目就聊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下期节目再见拜拜再见拜拜

感谢您收听本期节目本期播客节目由金金乐道制作播出您也可以在我们的官网 dao.fm 找到我们的更多内容作品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微信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转发分享您的分享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如果您希望与我们互动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金金乐道播客天津的金欢乐的乐道路的道在关注后按提示操作即可加入我们的听友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