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8 “复活”亲人的哀伤科技,你真的要用吗?| 聊聊哀伤的意义

Vol.18 “复活”亲人的哀伤科技,你真的要用吗?| 聊聊哀伤的意义

2024/11/26
logo of podcast 老派90

老派90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嘉心
大吉
Topics
大吉:我认同AI技术让逝者'复活'的科技,让人既感动又毛骨悚然。它能模拟逝者的状态,帮助人们走出丧亲之痛,但其伦理和情感层面值得深思。利用高科技'留住'逝者,是缓解还是延长哀伤,值得商榷。哀伤是一种因重要事物丧失而产生的情绪,其感受如同截肢,会让人感到一部分自我缺失。我们哀伤的出发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哀伤的对象是自己,而非逝者。哀伤的本质是对自己的同情和怜悯。对逝者哀伤程度的谴责是不合理的,每个人表达哀伤的方式不同。哀伤的意义在于打破与重建与逝者的关系,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让我们更深入地审视自己。长期的哀伤需要寻求专业帮助,但短期哀伤是正常的。主动讨论死亡,可以帮助家属在亲人去世前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对普通人而言,AI'复活'亲人的技术弊大于利,它可能让人逃避真实的感受和情感,甚至让人上瘾。反对将哀伤商业化和医疗化,但对利用科技和医疗手段治疗病理性哀伤持肯定态度。 嘉心:VR技术让逝者'复活'的案例,既令人感动,也引发了对科技伦理的思考。利用高科技'留住'逝者,是缓解还是延长哀伤,值得商榷。哀伤指的是丧亲之痛,而非一般的负面情绪。哀伤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即使没有眼泪,也会持续很长时间。亲人的离去如同漫长的潮湿,无法填补。哀伤会真实地改变人的身体,例如心脏形状,并带来多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我们哀伤的是失去与逝者共同经历的可能性,以及两人关系的终结。对偶像的哀伤,实质上是对自己童年经历的哀悼,是因未来不再有新的体验而产生的。重新建立与逝者的联系,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物件来实现。不要试图劝慰哀伤者“节哀顺变”,应允许他们自然地经历哀伤过程。“节哀顺变”是错误的劝慰方式,应允许哀伤自然发生。哀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时间来疗愈。长期的哀伤需要寻求专业帮助,但短期哀伤是正常的。哀伤也可能发生在死亡之前,例如预期性哀伤,它可能导致家属做出错误的判断。主动讨论死亡,可以帮助家属在亲人去世前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哀伤的定义、症状以及我们哀伤的对象。哀伤并非简单的悲伤,而是对重要关系失去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而非对逝者的怜悯。
  • 哀伤是丧亲之痛,对重要关系失去的感受
  • 哀伤对象是自我,对失去关系的怜悯与同情
  • 哀伤会改变心脏形状,带来真实生理影响

Shownotes Transcript

科技已经实现了让逝者“复活”,打开手机ta能24小时跟你通话聊天,带上VR眼就能再次感受ta回到你的身边,仿佛从来没有离去。这些“哀伤科技”真的能帮人走出丧亲之痛吗?你希望使用它吗?

死亡与哀伤,这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却从不愿谈论的话题。像迎光而跑躲在身后的黑影,熟悉又陌生。什么是哀伤(Grief)?我们究竟在哀伤什么?哀伤在我们的生命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它需要被干预或治疗吗?今天,一起来聊聊让人又爱又恨的哀伤。 ## 📝 Show Notes:

3:16 哀伤,是丧亲之痛

8:32 原来伤心是真的会伤心!“伤心综合征” 从左至右:正常心脏,章鱼壶心肌病(伤心综合症)的心脏,章鱼壶 10:00 经历哀伤,会有哪些症状?

11:46 我们到底在哀伤什么?其实是自己

18:23 不够哀伤=不够爱?所以就该被谴责吗?

20:19 哀伤的意义:打破与重建

22:49 迈克尔·杰克逊去世,我的童年也不在了 Michael Jackson's Ghosts (迈克尔·杰克逊 《鬼怪》) 28:01 那些遗物,是我与ta重新建立的链接

30:33 不再“节哀顺变”

32:55 哀伤需要被治疗或干预吗?不,哀伤不是病!

36:55 发生在“生前”的哀伤——预期性哀伤

41:53 抓住一切机会,讨论死亡

45:12 让亲人“复活”的哀伤科技,你会用吗? Black Mirror: Be Right Back(《黑镜》第二季第一集,《马上回来》)## 【阅读参考】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

《纪录片:母亲通过VR技术与已故女儿重逢》)

【关于节目】

“老派 90”是由「加薪」「大吉」两个 90 后媒体人,创建的一档关于“养老”的播客。主播加薪,ESFJ,资深数据新闻人,曾供职于财新等多家媒体。主播大吉,INTP,前资深媒体人,重返校园,南洋理工“老年学”在读。

所谓“老派”,不是刻板守旧,而是想理解老年一派,想提前站在 80 岁自己的面前,说些或做些什么。有一天,我们会不畏惧老去。

【听友交流】

⭐️听友微信群:plcz2023

欢迎加入“老派 90”听友群,日常会分享养老相关信息,如书籍电影、政策发布、行业信息等。

   

背景音乐:

Memories - Maroon 5

封面图:

《纪录片:母亲通过VR技术与已故女儿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