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74. AI时代我们要把手弄脏丨对话知识星球吴鲁加

74. AI时代我们要把手弄脏丨对话知识星球吴鲁加

2025/6/24
logo of podcast 老范聊创业

老范聊创业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吴鲁加
老范
以10年投资经验和多家知名财经媒体投资为基础,老范在高樟资本和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Topics
吴鲁加: 我最初在信息安全领域工作了15年,但内心一直渴望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2014年,我下定决心卖掉所有安全业务,All in 移动互联网。当时我们团队没有任何移动端开发经验,完全是从零开始。虽然一开始做了四五个不同方向的产品,但最终知识星球成功了。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我们始终坚持解决用户痛点,并不断迭代产品。 老范: 我认为吴鲁加的创业经历很有价值,特别是在AI时代,他的方法和底层思考可以复用。我想了解知识星球从想法到实现的过程,以及如何滚雪球般发展起来。同时,我也想知道吴鲁加在知识星球运营近十年后,对做产品有哪些经验和心得。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回顾了吴鲁加从信息安全专家到知识星球创始人的创业历程。他分享了初次创业的冲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摸索尝试以及知识星球的诞生机缘。
  • 从信息安全领域转型移动互联网
  • 知识星球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 微信群的痛点和知识星球的解决方案
  • 内容创作者对知识星球发展的推动作用

Shownotes Transcript

搞钱不扯淡快来找老范作为大家的投资参谋长我寻找值得对话的投资人和企业家挖掘他们的幕后故事成功秘密大家好啊投资人老范这里呢今天来了一位老朋友啊叫知识星球的创始人他叫吴鲁嘉吴总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大家好我是吴鲁江好的我也有开知识星球我买了很多知识星球的栏目谢谢一世父母我每天打开电脑之后大家都知道我有一个开机打开套餐

其中有一个栏目呢就叫知识星球每天失效前我都会扫一遍知识星球呢本身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产品啊然后我知道呢就是那个乌鲁迦除了做知识星球之外啊他其实有很多丰富的经历今天呢也在做 AI 相关的很多事情啊也在做投资然后也在找很多 AI 里面的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思路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做了一些新的 AI 产品我也付费了我也是用户那我们就从头聊哈我相信知识星球很多人特别是对于我们播客用户来说很多人知道的但是呢这个吴总你能不能还是介绍一下哈你是怎么样走上创业特别是怎么样做的知识星球这个东西的嗯

创业这真的就很早了 今年的话公司已经有 20 刚刚过 20 周年的生日那历史很悠久啊对对对 创业其实有一点就是一直有创业的想法没有任何提前准备 机缘巧合然后就是跟合伙人一起我的合伙人当时对也是信息安全领域里头

非常有名一个老朋友就是冰河正好我们都在公司遇到了一些觉得好像在打工的时候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当时就想着说算了我们自己试一试能不能做一家

我们自己还比较喜欢的公司对所以就开始了非常鲁莽非常冲动对最开始的时候真的是两个技术人员盲目自信的就瞎折腾了

创业都是一次冲动我十年前我开始做高端资本的时候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我对投资我觉得所知道的东西少得可怜我对于这个互联网消费知识都少得可怜我如果说有今天了解这么多知识对吧我肯定不会创业所以现在其实有一些朋友在问我说对就是要不要创业什么的时候我反而

我反而会打击他一下就告诉他的更多的都是偏偏负面偏艰难的一些信息对看看能不能打消如果打不消的话那活该他得享受一下创业的快乐了好的你创业之后你知识星球这个东西

是怎么样的产生的呢这个其实真的讲起来故事很长刚创业的时候创业之前我的职业经历就是是信息安全就我做信息安全这个行当的话做了大概有十多年吧 15 年左右包括创业的前半截就基本上就从 05 年开始一直到 14 年都在做安全

那个时候 iPhone 已经出来很长时间了我自己非常喜欢玩各种手机上的应用然后也喜欢买各种各样的手机安卓的 iOS 的当时就觉得说挺想做个 APP 挺想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方向上做一点事情但是因为手里头有一摊事就是当做的安全手里有

有几个产品然后有一群用户还有一帮跟着一块干了挺长时间的一帮老哥们所以一直下不了决心其实是到了 14 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觉得说不行还是感觉再不做就来不及了那种感觉所以那个时候跟合伙人跟同事跟投资人聊了聊其实

还是下了一个比较大的决心就是说当时我们想把手里的所有安全业务都卖掉去做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这个方向上当时没有任何的没有任何积累就是说没有公司里没有任何人写过一行移动端的代码对

雖然說很喜歡折騰很喜歡把玩互聯網產品也覺得這是個方向但是那個時候確實是在 14 年底

2015 年初的时候我们是从零开始的就是说啊再感觉就是再不做来不及了但但那个时候就是投资人非常给力了就是他们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愿意帮我们嘛然后就干了然后就所以所以那个时候做了好些就是因为一起手的话就是我们做了好些个产品对那最后

四五个吧那四五个里头最后留下来了一个知识请求其他的其实做着做着就会发现说他不太对但是呢我觉得都是过程就是就是练手了就挺好的这里面有一个点很有意思啊我问一下就是你说你上来要移动互联网创业做了四五个产品它是不同方向的吗

对是不同方向的那一般人那不都是想好一个方向去做吗为什么你会做四五个不同方向的产品呢我觉得是这样就是可能一起手的话都会找尽可能找跟自己贴的比较近的东西我觉得我们懂信息安全但是不懂移动互联网那我就做一个跟安全沾一点边的东西我还记得当时那个第一个小产品叫 72 小时其实是一个月后祭坟的一个小工具

就是说我可以给你分享一个文档这个文档是我可以设置你不能截屏你能看多久比如说你能看 20 分钟或者你能看半个小时看或者没看我这边都会得到通知对甚至可能你只能看三秒然后就自动销毁了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工具最早的时候

当时想的就是说我好歹懂点安全嘛那这个东西好像跟安全沾点边我先做一个这个东西试试看那做着做着就会发现说好像不对然后懂得更多了一点其实就跟你刚才说的很像就是你一开始做的时候完全不懂嘛然后就开始尝试着做做的过程中懂得更多了一点现实也教育了我吧

就把学到的东西往上叠加再换一个东西所以最多的时候应该是同时有三四个东西在做但是都是不断的这三四个东西都在不断的叠代都在不断的尝试着寻找可能站得住脚的地方最后就是当然很幸运就是支持星球赞助了经常听我们的节目的人都知道我们很强调一个东西叫机缘

那你这个坐姿星球这个东西最开始怎么样的一个机缘呢就是你肯定会有个想法说这个我们该做这个玩意儿了后面又是怎么样做起来的呢就是你是怎么样把这个东西你知道你这个东西是要有人来发内容要有人来买内容是吧还得让别人知道你这个地方有这个东西存在

然后你是怎么样把它这个滚雪球滚起来的从你想到到做起来这个过程能给我们复盘讲一下吗因为虽然知识星球一样的项目在于和有人去做我觉得很难了但是呢在每一个一波一波新浪潮里面包括我们接下来会问到 AI 的很多话题方法和底层的思考我觉得很多还是可以附用的可以

可以参考的至少是啊所以呢我还是很想问一问整个的过程啊呃

其实还说过我觉得在不同场合可能跟不同朋友交谈交流过好些次了嗯那我我我现在在尝试着再再复盘一下不同的时间我跟你讲我的体会是同样的一个故事自己的亲身经历你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讲这个故事和想这个事情答案都有区别的 OK 我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有区别

我直觉是没有对那个就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起点起点还永远是问题就是遇到什么问题了所以当时我觉得会做知识星球当时这个名字是叫小蜜圈我们当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或者说我自己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我肯定我们肯定都是微信的重度用户然后我是一个

我是一个蛮工作狂的一个人就是我要干起活来好像就是把微信群当做工作来使用是比较多的那个时候在微信群里当年的微信群 14 年 15 年的时候它是有一个我觉得很难受的问题就是说我那个时候我把一个朋友拉进来或者把一个同事拉进一个新的项目群里头我就得前因后果给他再重新说一遍

没有办法把上下文完整的带给他当时会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群这玩意儿太容易分散精力了我在这聊项目聊得好好的突然有个人说发个红包

就会满屏的谢谢老板对吧然后就有一点无语有点无奈还有举个例子来说我换手机了我换个手机我还挺懒的换个手机我永远都想着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不愿意备份

也就是说我不愿意把老数据老设备上的数据同步到新的设备上所以就经常会发现说换个手机我东西就全丢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我我刻意要这样的就是我要刻意的减少一些这种信息或者说数据的堆积但是在有时候又会很郁闷群聊的上下文又还是全没了已经说有一些朋友有些朋友用微信群来跟他的

跟他的客户聊的时候就比如说经常拉一个 500 人大群跟他的用户来跟他的客户来沟通就是做客服什么的他们当时有一些朋友跟我反馈的就是说太烦了时不时的有竞争对手的销售混进来

然后一把就把所有的用户全都给薅走就他的客户全都薅走这些都是当年现在其实还部分存在但是当年微信群在用于工作的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我当时我的考虑就是最早我们做小命圈的时候我的考虑是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的

我想解决到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当年叫老网虫总是泡在网上这个词我已经好多年没听过了对我也好多年没说过了当年主要泡论坛

我就觉得说论坛实际上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那不就是做一个手机上的论坛然后尽量简洁一点尽量砍掉不需要的那些复杂的功能就行了对所以最初其实就蹦着解决这些问题然后解法就是手机上的论坛这么开始做的扯回来啊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就有人用了

开始做了很久之后都没有可能大半年之后都没有人愿意长期使用它其实可能是用户群体不对就是我想解决工作群体的问题就是我自己这类人但其实我自己这类人可能没有那么多而且号召力也不够大就是我能影响的就是我们公司当时创业公司里头那么一二十号人对吧我最多就把这一二十号人拉进来嘛

其实另外的机缘巧合就是有有两个我觉得我觉得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其实是有两两个东西对我有比较大的触动的一个是当时这个支付宝有过一次呃他的社交尝试就是支付宝曾经做过一一段时间的付费群呃就相当于说只要这个呃

我创建了在支付宝里创建一个群然后这个群就可以有一个二维码我把这个二维码分享出去

用户就可以扫码加进群聊里刚才我说了我们要解决的就是群聊的问题对吧然后发现用户不太愿意用但是支付宝的付费群挺多人愿意用的我观察到的当时的一些内容创作者一些大 V 他们都尝试着在用支付宝的付费群来把他们的粉丝他们的用户拉进去当时我就好奇了我就会觉得说他解决了什么问题

就是他为什么能让这些人愿意用我看到的微信群的问题是不是支付宝的付费群解决了所以我就加了一堆这种群发现没有就是那个付费群唯一解决的问题就是付费其实就是告诉我说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可以去尝试解决的其实还有一个就是我很好的朋友就是冯大辉

他当时做了一个邮件列表邮件列表我们就

现在应该又熟悉起来了就是国外那个叫 substake 对吧这个产品它其实用邮件列表的形式来来分发内容可能在海外会大家会更熟悉一些当时其实就是在 14 年的时候大辉用用邮件列表这种形式来给他的粉丝们分发一些他觉得

他觉得更有价值的内容就是他不愿意免费分发那他收费他要收费但是那个时候的邮件列表呢没有收费功能所以我当时能够看到的就是说他在朋友圈里头贴一张这个微信的二维码贴一张支付宝的二维码

来收钱然后说你支付多少钱我就把你然后留下你的邮箱我就把你加进这个邮件列表但是其实问题很多时不时的又会发现说

他发完这个以后呢过一会儿他可能又会发一条说哪位大哥给我转了钱但是不发邮箱的呀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就是说他在用邮件列表的时候的问题但是其实我现在扯回来跳出去说一下当年大辉做的这个事情其实就是 substack 的第一步对吧邮件列表加上收费对对对这个是我看到的大辉他遇到的问题然后我就把

我结合着支付宝的东西就是他原来的那个那个付费群再结合着我原来要解决的就是群聊的问题就是个社区嗯我就把支付做进去好了那当时其实非常好的就是微信支付其实也已经做得非常非常流畅了嗯

然后微信红包也已经有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红包的定义红包的上限是 200 块钱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可能跟时间也很有关系那个时候大家可能心里会有一个锚定的金额就是 200 以内在微信上都是零钱

对那我们把这个付费功能加上以后对慢慢的就开始滚起雪球了但也不是马上就滚起来了就是付费功能上线以后也是过了两三个月才再一次

也是大徽发了一个微博他的星球里头已经有了多少多少人了好像我记得可能是 8000 人还是多少人就是那一波的话呢带来了一批新的 KOL 他们对这个产品的实验也就是说其实这个雪球那个时候滚起来了就是有一批内容创作者看见了大徽的那一条微博发现了说内容创作可以用这种方式

来挣到钱来解决他的内容变现的问题雪球就一波一波的滚起来了就是大灰的粉丝也有内容创作者这些内容创作者也来开了一个星球同时把他们的星球信息发到了他们的内容产品里这些人的粉丝们也有内容创作者

那些内容创作者也把他们的星球再次往外发对雪球就其实就从那个时候雪球就开始一点一点滚起来了才隐隐约约的觉得说哎能活下来就是说你的雪球的滚起来的第一步是从供给端入手就是从这些 KOL 啊现在叫网红啊从这些人来入手对吧

那你到了今天比如说你这个产品多少年了快十年了吧 15 年到现在真的十年了快十年了那么这十年过来知识星球这个产品因为你一直在做这个产品你对做产品这件事情你在十年之后你今天来看有哪一些主要的一些我们说方法也好心得也好经验教训也好这个你分享分享吧

我去年前年还曾经立了个 flag 说我要写本书把这些东西写下来如果真的要说的话比如说我脑子里头现在浮起来几个点其实也是我经常跟做产品的朋友或者说想要创业的朋友他们在选第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会跟他们说的提的一些建议就是

我想想第一个是可能会是说我会建议他找的切入点尽可能小不要一开始就是说我做一个平台我要搞一个生态我其实特别害怕平台或者生态这样的词我聊过蛮多想创业的朋友他们真的一起手就是说我打算做一个平台或者说我要搭一个生态这个生态里头有

ABCD 什么不同的角色然后非常非常复杂的东西那这好像是一个常态我的点就是说不妨找一个垂直一点小一点然后呢是自己真心的热爱真心的喜欢自己天天要用的一个东西和

每天都很难受的一个东西来入手这种建议更多的取决于我觉得有一个前提啊就是我或者说我的很多朋友创业的朋友都不见得有好的资源啊背景啊没有说什么起手就能拿到巨额资金或者能高举高打我觉得因为我们的玩法都还是至少我的玩法吧都还是说

找尽可能小的落点找尽可能垂直的尽可能真的就是那种针尖大的地方然后扎下去很痛的东西我从它找手这个是第一个然后如果选了这个以后我会挑战说那你究竟能做出什么不一样来我同样看到就是很多人觉得某某东西很好所以我也想做一个对然后就做了一个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你说不一样的因为我也问过无数的人这个问题然后呢大家都会说我有这个不一样我有这个不一样那一定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一定会有对吧然后呢你怎么去判断或者说他

什么样的不一样是有价值的然后什么样的不一样又没啥价值这个其实还蛮微妙的因为现在的不一样很容易被抄我多年以前在做信息安全以前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做过一个产品叫超级巡警是一个杀毒软件然后当时对超级巡警然后在那个年代也有

千万级的安装吧其实挺大的在 PC 上的一个杀毒产品但是仍然是一个因为我们当时是一个非常小的创业团队了我们当时迭代很快就是一旦有什么新的可能性我们就会去尝试我们会做一个小小的功能然后我们尽力的宣传然后就会被当时大德

安全产品抄走名字我就不说了你也知道那个年代对吧就马上就抄走了但是因为他们的量级是我们的可能几十倍对所以他抄走以后这个东西就是他的原创了就相当于是他的原创了因为有几十倍的人知道这个东西是他先做的对所以你变成巨头大公司的研发部了嗯

对我还是自带干粮这个里头的不一样非常微妙我更愿意找的这种不一样是是别人做不了的不一样怎么样让别人超不了呢我感觉也挺难的

对如果同样是创业公司可能真没有什么超不了的比如说我也在创业你也在创业我们公司三个人你们公司也是三个人然后我做了一个功能你也做你就照抄一个功能对这个时候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在拼的是可能是执行力

可能是产品的细节可能是你的营销可能是你对核心客户的把握你的社区的运营等等等等硬拼的是这些我现在想聊的别人操不走其实是面向大公司的举个例子其实这个例子我之前也跟挺多朋友聊过比如说我在做知识星球的时候是有朋友

有的投资人来挑战我们说你看微博它只要花一丁点力气来做你们这一类产品你怎么办你怎么防守你防不住的它的用户量级是你的对吧又是一个 100 倍它的大 V 它的 KIL 的量级它的用户量级它的用户付费能力它的传播能力

都如此之大你怎么防防不住的呀就是说我们的这个形态拿微博来说它就必须自断一臂才能做的事微博的我们刚才说了它如此之大那它的最根本的优势最根本的价值是什么就是它的任何一个人发的一个内容都有机会被全世界看见

它是免费的它是开放的它是可以向全世界传播的这个本质让它有了那样的市值有了那样的用户激素如果这个时候它要来跟我抢着 1%的小市场

就他说这 1%我也要那他其实得自断一臂而且可能是他的大动脉就是你得努力的找到这种大公司因为其实这里头真的大公司如果是大公司里的小团队他不一定有你的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甚至不一定有你的资源

就是大公司里的小团队往往会被老板砍掉老板看不见老板也不会给你高的奖金那大公司里面的大产品就会面临着很大的

很大的包袱哎这又是第二个点了啊就是第一这个有什么是不一样的啊第一个是找晓的切口还有呢还有什么然后我会问朋友的一个点是说你能不能长期做那他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能长期做呀比如说你说你能长期做那我现在就问你说你长期做以后

你有哪些东西想做你的迭代方向就是其实因为有很多东西迭代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这个人不是真的热爱这个方向不是真的热爱这个产品很可能他是找不着迭代的方向的这个也是我在很大程度上我不怕别人抄的原因就是你如果不喜欢这个东西你只能抄我的话对就是有点玄学啊

但是热爱真的很重要我只有足够热爱它我才会真的深度使用它我只有真的深度使用它我才能找到不满意我解决了这么一个两个三个不满意之后我就跟你不一样解决三个不够可能我解决了 30 个 50 个不满意之后从产品的 UI 上看好像一模一样但是用起来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它就是不一样

如果真的热爱的话其实我见过很多人他做一些小东西他也不需要挣钱哪怕是做一个免费软件或者开源软件他也可以长期发布甚至做了十几二十年对吧这种就是真的热爱一是真的热爱了二是如果真的热爱且你每假设每天都要花三个小时在上面假设你还有没有迭代空间

就是这个产品的方向它是有迭代空间的还是没有迭代空间的因为如果没有迭代空间的话其实你仍然可以维护 20 年但是对你可能没有太多变化那这个是能不能长期做里头的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会和朋友讨论的点了当然讨论起来就会拿着它的具体的产品来聊了你比如说你在知识星球这个产品上面

你的几次迭代你最大的一两次迭代能讲一讲吗因为每次迭代我觉得当时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吧是吧因为你肯定是有舍有得当然关键是舍了也不一定能得经常是对吧

其实很难说最大的从有知星球以来到现在十年我们基本上保持了两周一个版本的迭代就是你如果看 App Store 上的发布的这个记录的话基本上就是两周到三周吧我们通常是三周一个迭代那这三周里头呢头两周是产品的功能然后第三周可能会有一些

bug 修复等等这样的基本上这十年都保持了这样的迭代进度这里有个点我很好奇因为我用资金星球也比较多我又是一个卖资金星球的人我又是一个买资金星球的人我每天都用

但我就没发现他迭代呀我就没感觉到他在迭代呀对你会觉得微信在迭代吗它还是有一些功能嘛比如说原来不能干这个现在能干这个你的迭代是至少我在我的功能上我没感觉到好像没有出那么大的变化就这个是我任务细无声嘛

我内心会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有意思的迭代方式其实并不是说我每次迭代一定要让你眼前一亮如果一件事情能让你眼前一亮我当然也不反对但是千万不要为了眼前一亮而眼前一亮对

好像不怎么动板式你们对吧形式板式我感觉你们不怎么动对所以我们团队里头比如说我们在做那个这一期的项目我们这一期要做哪些事情的时候针对每一个需求每一个想做的功能点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的问题是什么谁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需要我们帮助他解决我觉得就像亚马逊那样就是说他要痴迷于用户对吧我们也说我们的价值观里头有一条是客户第一我觉得是我们把用户想解决的问题认真的持续的稳定的不断的解决掉好像就可以让这个产品不断的有

有新的能量在注入对所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因为我们价值观里还有一条是简单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把 UI 再往简单里改就比如说对你可能会看到我们只有三个 type 对吧就我们原来是还有一个发现的

后来把那个 type 都砍掉了就觉得对我们的帮助或者说对用户的帮助可能没有很大三个 type 更干净一点所以我们是往简单里做而不是往

大而全力做咱们接下来聊你比如说你曾经讲过叫创业像徒手攀岩你看你攀岩攀了 20 年了那回头来看就特别是做知识星球以来如果说我们你有今天的认知智慧对吧你回头来看在过去这 10 年

就是说你会做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吧我其实是前几天才第一次体验去攀岩啊那个对在下面看很简单但是真的开始爬的时候发现这个要么抓不到下一个点要么体力不支就掉下来了后来想了一下就是说就在做这个类比的时候想了一下就是说现金流可能就是我们的体力啊

然后产品的 PMF 可能就是我们的一个手点或者落脚点你如果干着说没钱了对体力不支你只能往下掉然后如果你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新功能但是每个功能你都站不住其实就相当于说你抓你试图抓的每一个点不管是手要去抓还是脚要去踩这些点

不够扎实你踩不住对我还真打算过段时间去认认真真的找教练好好练习一下挺好玩的我有很多朋友也是连续创业连续创业者然后包括我自己也在不断的在做新东西我隐约的觉得首先第一个点是我隐约的觉得每一次创业或者每一次做新产品都是一次新的开始

都是做上一个新的赌桌你在面临的问题都会不一样固然因为有了这些经验好像好像提高了一些成功率但是并不是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会改哪些东西的话说不定我会有几个东西可能会变化一些一个是可能会把标准提的再高一些

因为当时其实有同事提出来说感觉我们好像有一点点不够追求极致有一点点觉得我们有点满足于现状所以那个时候把黑客精神加进去就希望说就是提高标准就是说

我们可能对产品也好对方案也好对人才也好我们都希望用更高的标准来看待我们希望我们做的是在这个领域里头能做的最好的这个标准的提高有可能可以帮我们走得更高和走得更远但此前我觉得我自己确实在蛮长的一段时间里头我自己可能有一点点松懈

会觉得说哎反正反正反正好像看起来一时也做不大呃那就先这么着吧我前年在你办公室跟你聊的那一次你是不是就类似于表达过这样的一个情绪心态就是这个你这个地位是比较稳的好像也不是特别能做大这个小论治过得还挺舒服的呵呵呵

就是当时有这个心态或者说当时其实可能已经在做各种变化了在尝试各种变化了在那之前可能有几年会更加的松弛一些就是这个松弛不见得是坏事很可能这里头会有几个东西的矛盾我觉得展开来说的话其实很可能会是说我需要探索聚焦和发散

我需要探索快节奏和松弛之间的这种拉扯提高标准可能是或者说这个黑客精神我现在我现在把它放到了看一下我这个手机的屏幕就是我们的这个价值观第一条就是黑客精神对吧好的那知识星球这一 part 我们主体的讨论差不多了哈就大家听起来应该能了解大概能了解乌鲁迦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什么样的一个风格今天也到了一个这样一个年龄是吧四十大级这样的年龄那么又看到了这个 AI 这么大的一轮变化对吧我们先泛的来讲一讲就是你觉得对于一个做产品的人来说或者说你面对那么多做产品的人我们看到 AI 这么一个叫扑面而来的这种珊瑚海啸的这样的大的浪潮

然后这个浪潮里面大家都会觉得说应该有很多的变化有很多的机会但是目前除了一部分比如说搞大模型的人还有一部分是做算力的人对吧卖卡的人做算力的人

还有一些当然是做知识付费的人有很多很多人有一些人是已经现实的来在这个里面参与并且赚钱的人具体的我们用 AI 改变做的产品我觉得目前我们还是主体影响我们的还是 DeepSeek 元宝 GPT 像这样的一些东西那么在应用端上面我觉得在特别在 C 端的应用端上面应该还是刚刚刚刚开始我觉得都没有看到这种

应该是除了那几个大模型公司之外的产品之外没有看到什么杀手级的改变我们生活的东西目前还没有但我们又积累一种信仰说相信它一定会有你站在这个历史的节点我觉得我们这期播客可以做一个存档五年之后回头来看看看我们的乌鲁加老师有多么的有历史的前瞻性站在这个历史的节点来看

怎么样看说在这个 AI 时代会有哪一些的机会呢对这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会有什么机会我只能说它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前段时间我跟我们同事都在聊这个话题就是聊了很多这个话题对分享一下话题是什么呢照理说呢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记忆力我的体力在下降对但是

这两年我发现第一我变聪明了第二我效率变高了你这个有什么证据吗用户听到这里可能会说因为你是老板你这么说的时候员工只能说是啊有没有什么这个表象的证据你不是懂王说啊那个我最近这两年我这个记忆力越来越好啊

首先我肯定没有真的变聪明就是因为我的记忆力没有变好比如说我背单词的时候我肯定比原来这个记忆力弱得多但是为什么我会说我变聪明了是因为我在想一个问题因为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想事和做决定对吧想事情做决定原来我靠什么呢靠我自己的脑子

和靠一定程度上靠搜索引擎自己的脑子就是琢磨搜索引擎就是我琢磨到几个关键词我去搜搜完以后我一个一个看看完以后把琢磨的这些东西呢我再汇总回来到我的一个文档里盯着这个文档再琢磨但是像最近这一段时间我的做法变成是不管是 chapgpt 还是 germinai 都有 deep search 嘛

当我在某一个地方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我可以让 AI 帮我去做一个深度的研究就是他去做一个 deep research

他做完 Deep Dive Search 之后往往会丢出来一份很大的报告这个报告里头会有非常多的链接等等这些有关信息那些报告如果我原来要看完的话是很长的现在他帮我汇总了我可以基于他的 Deep Dive Search 我继续来深挖其实就相当于我身边我把我们的

财务人力资源研发研究这个市场产品营销增长数据所有团队的同事都在我身边

而且他们效率很高我丢出任何一个问题他们都能旁征博引然后去检索好几百个网页然后回头给我汇总回来当然汇总回来废话很多现在废话还是很多我还是得看其实这个变聪明的背后的本质是相当于我身边有了这么多专家他们是

他们是随叫随到的我在任何时候思考卡壳了我可以把他们召唤出来一番脑力激荡然后记下关键词再去就是一轮一轮的深化我被 AI 激发出了很多以前我觉得我探索不到的边界因为我很多东西我不懂对吧我不懂我就不会想到它我脑子里头没有这个关键词

然后我原来做的搜索只不过是看了 20 个网页而已我也触及不到这个关键词但现在边界被拓展了我帮助我们的用户问一个具体的落地的问题你比如说你能不能举一个案例比如说你是碰到一个典型的问题假设你比如最近你研究过的一个新的典型的问题然后你具体是使用哪一些的工具做什么操作的

我先说一个不可能就是不可能通过一个我们现在简单的对话我丢一个案例就让大家能够改变我在我们公司内部前段时间其实跟我们同事们在聊天就会提到其实我在跟同事们提说我变聪明了以后逼着大家

必须往变聪明的方向去发展也拉了一些群来跟大家聊说你向 AI 提问对吧我变聪明了是因为我向 AI 提问给我像刚才我说的能够拓展我边界的回应我拉那些在我们公司内部拉那些群和我们同事聊的时候我最早是说你们把你上周

跟 AI 聊过的东西全都展示出来这是个好方法我来点评不 这是一个很糟糕的方法我待会告诉你为什么

对这是我最初试图使用的方法嘛于是那一周大家就把他们使用的案例都丢进来我当时就懵了既然我说了我就得做我就点评呗他们想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他们往往丢了一句话我得看很久对吧首先我得花非常非常多的时间然后他们的问题其实是其实有共性的但我得给每个人点评

第一趟的话我看了好多东西然后努力的给大家点评而且我隐约觉得大家没有 get 到我想说的点你说张三他去问了 AI 六个问题然后他都是一句话的问法那这个时候我就得给他这六个问题我来

帮他找到好问法对我这个仕途当教练的人来说是非常非常不亲和的后来我的合伙人换了一个方法我后来把他拉进群里头他换了一个方法他提问他说我现在遇到了这个问题请你们帮我解决所有的同事来帮他尝试着解决这一个问题这这个时候就明确的

带着问题来然后每个人就有每个人不同的方法而最后我只要优化这个问题的我们的处理方式所有人都在同一个问题上

同一个项目上他们知道这个项目用这种方式来解决才是对的我原来那么折腾是不对的或者说不够好的显然后面的方法比你刚才夸赞的方法好吧反正就是说因为先用的方法其实是马上可以观察到很多同事哪怕是像我觉得我们公司的同事其实已经蛮优秀的了

但是很多同事是拿着手雷当钻头使明明 AI 能干很牛逼的事但是他们往往就是丢一句话 AI 给个回答完事举个例子来说我最近尝试解决的或者说我最近比较在意的是一个知识星球里面的

用户留存的问题嗯我在意它是因为我看到了多邻国嗯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使用了很多很多的让我觉得说然后他们也分享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很多地方我们可以向他学习那那那于是比如说我我定了一个我定了一个我们要我们要提升当前用户留存率

从百分几提升到百分几我们定了这么一个目标这个当前用户留存率应该怎么提升我把这个目标丢给我们的产品同事产品同事马上就会懵了说怎么办然后他们可能就会去探索最后可能会了解到说首先老板可能是从多林国那看到的多林国的解法里有这么几个一个是他的排行榜一个是他的连胜一个是他的通知

多林国认为他们在这三个方向上改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好了那我的问题就从一个问题拆成三个问题了你怎么改排行榜能提升你的当前用户留存率你怎么改你的联盛能提升当前用户留存率那我再继续深化比如说联盛多林国好办呀多林国里你进去学一个课程

就胜了对吧你今天学了明天又学了就是连胜了就是连续打卡了知识星球里头没有课程的概念应该怎么在知识星球里定义连胜知识星球能不能操这个连胜机制那我们就沿着这些问题要一个一个的挖那连胜比如说再拿连胜来说

多林国用了多少种方法来推进它的联盛然后比如说像 speak 就是 AI 领域另一个做英语教育的一个产品

他们为什么那么操多林国为什么他和多林国的实现不一样仅仅是因为他资源不够吗你会发现只有你思考了只有你比较了只有你深度的提问了以及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你给 AI 为了足够的语料你告诉他说你看 Speak 是这个样子的

多林国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不一样比如说你能不能找到多林国历次改版的样子大概这样啊就是说我的那个点就是说对就是我们能变聪明变聪明的前提是有前提的我自己的一个体会啊

我发现我用 AI 包括我跟 AI 的各种交流对话如果说要总结一条使用的方法的话我自己是就把它完全当真人就把它当成一个好朋友对吧我说吴鲁嘉或者说比如说小马颂对吧假设我和小马颂聊一个产品的品牌策划的问题那我和他会怎么聊那我也和 AI 怎么聊

大概我觉得是使用 AI 我目前感觉到的最好有效的方式当然了就是这个里面涉及到说还是要有一点点自己的思想的否则你不知道问啥对我这里头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坑啊就是可能可以提示一下我前段时间跟我们也是有些同事我在 PK 的时候我其实挺不客气的

告诉跟他们说说他的因为可能是因为有了 AI 他给了我很多选择但是他没有给我决定且每个选择他都潜藏则止

这个可能会是刚接触 AI 刚刚被 AI 就是刚觉得 AI 牛逼的一些朋友可能会陷进去的一个地方就是说你看我原来不知道有这么多选择现在我知道了我把它全丢给你老板你看我牛逼吧对就我会跟他们建议或者说我会要求我的要求其实是说你不要给我六个方案你告诉我你要做哪个方案

为什么为什么剩下五个方案不如你要做的那一个这个是刚才我们聊的是怎么用目前的 AI 工具啊主要还是大模型这块啊那据我所知呢据我所知呢你也做了很多尝试包括也自己做了很多小产品啊有的产品呢其实我还用了啊当然了各位啊我澄清一下啊这个这期节目绝对不是要推广他的产品啊我也没有收到一分钱哈哈

我是说你能不能分享一下因为你会去做这些产品你肯定有很多就像当年十几年前一样你肯定有很多很多可以做的可以尝试的你今天为什么去做这些产品然后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思路然后你也看到周围哪些人做的尝试是有意思的这个话题我们重点讲一下好吗先说我自己我的思路其实还是跟前面

聊的比较像啊就是我觉得反正我至少那个特点就是我比较可能起点比较低啊就不把自己当回事不把失败当回事反正俗惯了

所以我的习惯其实往往是说我觉得这个领域值得投入的话我就多试一试我们说 AI 牛逼 AI 好然后我们一直到了 6 年以后还在喊 AI 牛逼 AI 好这个我觉得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我还不如跳下水去才能学会游泳

对吧你再按上看 1000 个视频看 1 万个视频也学不会的对你只有下去游了才有机会嗯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东西其实都有一点点是是跟我刚才就是你刚才问我说说说小落点啊有点不一样啊能长期做啊

我都有一点这个味道就是说它都是小弱点都是我自己喜欢的我想要用的然后我都隐约的找到了一点可能的不一样然后我也都愿意长期做有些就是

甚至是说比如说他哪怕商业上站不住我后续开源也好或者免费也好我觉得长期做没问题我自己花钱那你做了哪些尝试的能够分享的可以说说吗你知道的你也有用的就是那个 slacks note 这是一个语音笔记还有一个叫做 slacks reader 就是我们在海外用的这个

品牌就是 slacks 现在有这么两个东西 slacks reader 严格来说还没有正式发布我估计五一后才会发布是一个稍后阅读的产品

另外有一个跟 AI 没关系的我还做了一个组队打卡我们有团队做了一个组队打卡帮助习惯养成的一个工具叫敲敲敲敲打打的敲敲比如说我要背单词我要写作我要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等等的都用它来记一记跟 AI 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然后另外有同事在做一个知识库的产品还是一个很早期的 MVP 内部测试的版本可以理解成是一个 Notebook LM 加上 Slack 你这句话大部分人都听不懂了我也是懂非懂能不能口语化解释一下 OK

首先它是一个知识库就是很像是你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文档丢进去然后跟你的知识库对话嘛就是比如说我丢两本书进去然后我跟着两本书来提问这样减少他的幻觉

加上 Slack 它又有了人的元素我当时想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比如说就像知识星球知识星球我们有客服的需求然后我们整理了很多知识星球相关的知识库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工具我可以把这些知识库丢进去然后

向这个知识库提问的时候能够给出很准确的回答那我就可以把这个知识库对外发布了发布出去以后这个知识库就能代替我的客服来回答问题对吧如果他回答的不够好

我们的客服可以直接在这个群里面它里头还有群聊所以是一个知识库加群聊吧对这这这这么说才是人话然后当然也还有同事在做桌面的小机器人对就是机器狗啊什么的这种小玩意儿那对背后也可以接模型大模型明白我我以这个 snacksnacknote 这个举例啊因为它就是一个嗯就是你说两段我口语说两段话然后

然后他帮我形成文字那么我自己的体会呢他除了一般的说形成文字之外呢他好像还会给我润色一下稍微的稍微给我润色一下对我来说就一个作用节约我发朋友圈的时间当然了因为我今天也看到包括前两天还有个项目过来也跟我聊对吧他们现在凡是做所谓的思域流量的人发朋友圈几乎全部是 AS 形成的朋友圈啊那就是每天生产无数的朋友圈

但对我来说呢那么批量化的朋友圈又不是我所需要的我真的是自己有一个想法然后呢要形成文字但是呢我又懒得去打那么多字坦白说打字真的你打几百字还是很烦的嘛那这样的一个产品啊你当时想到这个东西是什么思路呢特别简单就是我觉得我觉得像你会想用很可能就是跟我一样懒得写嗯

就有时候脑子里头想到一个想到一个什么问题我以前是经常是要掏出手机来把它啊用手敲下来对因为我还是不喜欢我我的

我还是不喜欢用这个录音来记录因为我回头要重听很麻烦不方便我自己的体感就是我经常因为记的时候太懒所以等到两礼拜以后我再看这段话的时候我已经忘了这段话究竟是什么了对

对所以这个对我当时对我就是一个蛮痛的痛点嗯就是说我对吧我有灵感然后我记不下来或者我记下来回头又忘了嗯太亏了对所以我我当时的第一个想法其实就是说我简单的用它来就是要解决我这么个问题嗯我希望把我的灵感记下来记下来之后呢

我口语里头的这种这个那个嗯啊都帮我去掉然后帮我用尽可能用我喜欢的方式来输出成一段优雅的合适的我喜欢的内容就 OK 了以你自己周围的观察因为你在看很多很多这样的类似的在 AI 上用的小产品吧软件的硬件的很多很多啊

这个真的太多了五花八门对从做模型做平台的现在还敢做模型做平台都是真的有几把刷子不管是要么是真的能融到钱真的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科研能力对

对这是一类啊但是这类并没有特别多我感受里头其实几类都很多就是做各种文本图像音频视频

代码生成的其实都有从垂直行业来说的话就是尝试着做什么财务方向的做医疗方向的做销售和 marketing 方向的做风控方向的也都有然后尝试解决一些现实场景里头的问题比如说从视频监控等等这里头来

对就是视频监控的深度应用吧然后或者是把 OCR 或者语音电话这种做的结合的更深来去做客服做问答这种做对做电话外呼也有有一类可能是挣到钱的我觉得现在好像跟图像和视频相关的

对有几位朋友在这个方向上是能挣到钱的那以你自己来说你面对这个时代你切入的方法是什么呀就你想干啥事你是一个个这样做产品吗还有说让你的知识星球在这个时代开启第二春呢我觉得有一点

惭愧就是知识星球会反而面临着我刚才说的就是我们我们反而有了包袱虽然我们公司很小团队很小但是反而有了个包袱知识星球里我认为最珍贵最珍贵的或者说你认为最珍贵的是什么我觉得是大家有这么一个生意场嘛买方卖方在那个地方成交嘛是吧就类似我们海鲜市场大家就有一个习惯在那个地方成交嘛

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和人气对这个是我认为在知识星球里面最珍贵的就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在一定程度上比如说我们其实是会尝试着做过一些小 demo 就是比如我用 AI 帮你消费内容嗯

想过去第一直觉是好的就是说我其实用 AI 做推荐是好的但是如果用 AI 来帮你做总结可能就会带来风险了而你有可能就不看原文了不看原文的时候你就会丧失了和人的连接就是我们要让 AI 作为真正是一个助手但是它不要去干涉我的内容不要去干涉我的互动

那很难其实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包袱就是你没有办法在这个产品里头放开手脚的干对吧我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有一个朋友他说他要新做一个知识社区很有可能他上来就说哥们这里头可以有 AI 对他可以从零开始而我们呢必须在现有的这些用户的基础上非常

谨慎的非常微妙的来做产品上的调整很合理嘛当年感恩开放也是先改深圳对吧

反正就一个小鱼对啥也没有对那你可能不能把北京上海这个拉出来门盖啊对但我我还是还是那个那个认知就是说我还是觉得 AIAI 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的可能性就是团队里头能不能有合适的创新机制让大家可以自己去折腾嗯

通过折腾的过程提升大家的战斗力然后真的看到机会的时候我们还能扑的上去再说回来还是很难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我又隐约的觉得现在所有的这些应用可能都很危险不能说所有绝大多数的应用又都很危险所以我本来说其实没法预测我完全不认为

我完全不认为我有预测能力我的感受其实是这样就是说真的比如说我现在看到的这种眼前一亮的小东西是挺多的但如果认真来想一想又会发现说为什么我日常用的不多呢看到的时候会觉得说他有很多巧思做得很好

对但是你不会长期用它我觉得场景很重要就是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工作比如说我每天花很多时间在看书这个时候我看书用的这个 APP

我就已经在它上面每天已经花两小时在它上面了我每天花一些花可能也会花很多时间在写东西这个时候我可能就天天就用 VS Code 了我要搜东西原来可能是到搜索引擎现在可能会跑到直接就跑到 ChoppGPT 或者 Genymite 了然后我在做深度阅读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比如说一个 PDF 反正一个阅读器 PDF 阅读器或者什么阅读器然后再配合上一个

Notebook LN 就帮我来基于我要读的文档来给我反馈我针对这个文档我看不懂的东西我问他当有了这些就我日常在干这些事除了这些事之外我没多少时间或者没有多少精力留给我手机或者电脑里头的其他应用了就当我不打开它的时候我怎么会用它呢

这个真的是我觉得场景很重要的原因很难的是这样就是会隐隐观察到大产品它随着模型不断的在强化它的边界就在不断的拓展当它边界拓展一下的话小产品就会被吃掉就是以前可能有号称说有一个说法就是我觉得有一个说法是说你是不是觉得说你在做的事情

你会很期待很期待大模型变得更聪明能力更强如果你期待那说明你做的东西可能方向是对的如果你害怕或者你恐惧说明你做的方向是不对的就至少是有这个说法这个好像就是 Sam Altman 的说法对吧当我现在隐隐约约会有一点点感觉说模型能吃掉的东西越来越多

就包括他现在比如说 agent 他也能吃掉也慢慢的好像在尝试着在吃那你究竟什么东西留下来给这些应用坦率地说我是不知道的就如果就我自己来说的话我会找这种小的落点小的场景他就是比如说就是 slacks note 就是我在记一个东西的时候

这么一个非常小的场景这个小的场景我不断的深化下去我相信我能找到一些深化的优化点这个市场很小大厂不会关注它但是我对这种网页 URL 的阅读我自己还是用的蛮多的我也有很多想要优化的东西明白这个东西还有种可能性就是你的我看你的生活习惯跟我还有点像

就是我们呢因为也没有太多的这个生活乐趣啊主要就是在这里这个工作我有很多生活乐趣啊比如说呢阅读啊出去跑跑步啊攀攀岩啊什么的对吧就是这些都是乐趣你这些的生活乐趣呢

我的理解啊它都不是特别特别的烟火气的那种所以不能用生活乐趣不能说它没有生活乐趣对对对你只能说它不喧闹对那么所以呢我们就本能的对于有很多的场景的理解就就没有直接的感受

所以你比如说你特别强的点可能在于比如说效率工具我感觉我看你那个号我经常能收获到很多对于效率工具的这个信息和启发还有比如说你大概你做的事情我发现都跟创作阅读

学习工作效率整体这些主题词有关系因为你在那个里边能够找到这个非常微妙的非常精微的就是那种只有深度在里面的人才能 get 到的那个那个微妙的那个点我觉得你这里面 get 的都挺好但你比如说

一些这种就我觉得每个人他能够真的有感觉有手感的有那种直觉的东西他就是那一块跟他本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累积了对对对这个我非常同意这个我非常同意是这样的嗯

然后我们再都会来回答一个泛泛的问题哈就今天非常非常多的人想着在 AI 时代做些事包括呢我认识的每一个人包括在上一个

创业初期中也没有太成功的人吧那么你对于他们呢有什么样的一个面向的一个建议呢我不是说具体的具体的肯定是这个因而异样那我觉得其实就是我刚才说的那几个啊找小落点想清楚不一样是什么愿不愿意长期做

我觉得把这几个想清楚了对好像就 ok 想清楚他这个产品究竟市场上竞争有多少能不能有点不一样然后是不是真的半年到一年没

没什么动静我觉得这个是常态啊就是是如果说投入非常大然后半年一年都没有特别好的收入他自己能不能长期做首先是他的资金他的体力他的家庭能不能撑得上其次是他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件事不给钱也愿意干想清楚了就干呗

现在很多人来找我聊我一般会问一个问题就是你最初最初最初有这个想法念头以来然后呢到你今天咱们见面为止你的想法发生了一些变化然后这个那如果他已经花了一些时间这个事情上面然后呢我会去

看一看就是这个你想问题的这个颗粒度到什么程度了我有时候我会发现说因为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毛病我们有时候对吧特别是一个人在随着年龄上来地位上来或者财富上来这个几个之后啊你就你就失去了对事情的

这种颗粒度的把握了你的颗粒度很粗为什么呢因为你想的事太多了你有团队你有外部资源我看到一个段子上一句话我觉得是非常真实的就是说很多人愿意花 100 个小时去探讨一个产品的方向哲学逻辑底层各种玩意儿但是他不愿意花半小时去认真的深度的体验一下这个产品

我觉得你说的这个特别有道理啊我前两天我想想就是周五的时候还跟几个朋友在吃饭那个一个上市公司的 CEO 董事长用科色就是编程的那个编辑器成为了科色的重度用户然后几个这种

上市公司的老板在聊他们用这些 AI 工具怎样做出了哪些小东西他们在用 AI 在做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就跟你刚才说的很像我觉得是很珍贵的对我提的一点就是什么呢就是叫工生录取

这个局不是说我们去参与这个社交公司的路局是你真的得上手做很多事情我前两天有一个事情我还挺有触动的就是我的一个投资人也是十亿美金左右的他到现在然后他前两天跟我说他在访谈一个新的一个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他认为他这公司可能会有些大的变化然后呢让我介绍几个人给他认识去做一些访谈调研什么的那

然后我就问他一个问题我说我这个找到的人很精准的没问题我说拉群拉给谁啊他说拉给我呀我说到时候你随跟他去聊嘛或者跟他说一下他说我去聊啊我说你妈你你现在还亲自去调调研啊就对啊他要不然我干啥呢我就亲自调研啊我说要不为什么他这两年业绩一直很好

我觉得是很重要因为我观察过一个所有的人业绩下滑的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你开始不直接的做那个一手信息的来源了然后呢人的信息的交互其实是很多微妙的点很多人说啊我一些信息我让 AI 给我总结啊我觉得这个东西是

至少你如果说完成老板任务是没问题的但你真的找到有用的其实它是没用的因为你比如说你跟人聊天最有价值的那句话它是一个非常非常随机的一句话有时候就在于说一种甚至在于某一些肢体语言某一些表情某一个它无意之间说出来的那个点因为每一个人你需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对

对就不要脱离一线吧要真的要有手感的话还是得上手不停的去干机会很多无法预测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得站在现场不停的折腾好的那今天非常感谢吴老师吴鲁嘉老师来给我们做一个分享关于知识星球的创业的过程的一些心得还有关于他 AI 市场里面自己的一些体验

体会自己的一些尝试等等的我们也在不断地看这些领域的创业者不管是做 AI 方面的一些小应用的还是说用 AI 用于落地的当然了我们会喜欢两种东西一种是能够用 AI 来颠覆和改变的东西还有一种你确定 AI 永远改变不了你那你这个东西也非常有价值这些都是我们重点在看的东西

我们在市场上也会去投资这样的项目还会不断地去做一些投资然后呢也会经常组一组局啊聊一聊这些东西做一做产品人的交流的这样的局啊那么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呢也可以加我们的粉丝群然后和我们做交流也希望有这样的机缘吧我平时聊的最多的呀主要是做投资的朋友包括很多私募基金的老板还有很多牛散啊

我们觉得这年头最珍贵的不是钱而是那些可以说真话的真正有干货能深度交流的同频的同路人那么基于这一点我组建了老范投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里面我们主要提供五件事情

第一件每个工作日我会有一份老范投资家书包括我平时的研究笔记学习笔记调研心得和大佬打卡的聊天精华等等第二个每周我会有一次内部的直播那么有时候是我的分享交流有时候是我请一些真正的行家来做一些内部的分享第三点我在

在我出差的时候比如说深圳、杭州、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城市为主还有香港那么这些地方我会时不时组一些线下的交流会聊一聊一些公开场合不方便聊的东西第四个我们的社群成员之间大家当然也可以相互的链接交流自己去聊还有

还有一点有时候我们会带大家去一些国内外的上市公司或者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创业公司去跟创始人去跟高管去聊天当然了这部分有时候是要另外付费的整体就是希望和少数的人聊真价值所以这个费用目前暂定是两万块钱一年

但以后人多的时候可能还会涨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节目详情页或者联系一下老范大管家咨询一下具体的情况欢迎大家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