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41 如何破除我们对艺术的那些“误解”?清华大学教授告诉你

Vol.41 如何破除我们对艺术的那些“误解”?清华大学教授告诉你

2024/9/3
logo of podcast 艺术七妖妖

艺术七妖妖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李睦
Topics
李睦: 我认为艺术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思维。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艺术存在误解,他们以文艺复兴以来的标准来衡量艺术,忽视了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的艺术通识课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艺术来发现生活中未被察觉的问题,并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我坚持多年开设这门课,是因为它能够替代宗教和教育中缺失的因素,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追问自我,面对生活,并通过艺术来帮助他们所在的学科。 在教学中,我遇到的最大阻碍是学生们对艺术的固有认知,他们很难改变对艺术的局限性理解和标准。我试图通过不断的引导和探讨,帮助他们改变这种认知。 我认为艺术并非少数人的专属活动,而是关乎每个人生活、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活动。艺术应该具有创新性,‘从未发生过的事才叫艺术’,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前人未曾创造的。 艺术创作中感性思维至关重要,应该大胆尝试,而非先理性构思。艺术是感性和理性相互交融的结果,但现今理性过多地替代了感性,导致艺术失去了吸引力。 在艺术教育中,我强调感性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感性,以及每个人感性的差别和价值。艺术创作的过程就像饮酒,它能够触及我们的心理和精神思考。 我认为,没有经过感性检验验证的理性往往是绝对化的,绝对的理性就是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丑陋的。成功的理性都源于感性思维,那些被社会接纳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在被认可之前都是异端邪说。 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于接纳个体感性思考中闪现的火花。艺术创作中会经历痛苦,甚至会觉得痛苦本身是创作的源泉,但这种痛苦与苦难不同,它是艺术家自愿承受的,是艺术创作的必然结果。 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艺术思维,即使不是艺术家,因为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对生活和工作有帮助。艺术思维是所有学科领域都不可替代的独特思维方式,它能培养好奇心、热情和情感。 现今教育过分强调理性思维,忽视了灵性思维的培养。现代艺术是人类通过艺术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起点。 ‘懂艺术’并非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个人与艺术之间的交流和共鸣,是感受艺术的过程,与分析艺术无关。参观博物馆不应带有功利性目的,应注重个人体验和感受。 艺术疗愈的目的是唤醒人们麻木的状态,找到被封印的鲜活部分。艺术疗愈是主动的自我疗愈,而非被动的接受疗愈,它需要亲身参与艺术实践。 《艺术通识十六讲》这本书旨在探讨艺术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它强调艺术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供艺术通识课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艺术真的只是少数人的专属活动吗?我们普通人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艺术是否有标准?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最大障碍究竟是什么?

当你困惑如何理解艺术时,是否想过,更应该让艺术来懂你?

对于孩子的艺术启蒙教育,家长们又该如何引导?

艺术家本身或许不重要,但艺术思维却至关重要。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艺术思维?真正的艺术疗愈是什么?艺术的疗愈效果又是如何发生的?

或许,我们每个人对艺术都有一定的困惑或误解。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李睦老师,为我们解答这些关于艺术的疑问。

李睦老师长期从事绘画创作与专业教学,同时也致力于通识美育教学研究。过去十年,他在清华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一门艺术通识课《艺术的启示》,这门课还在2021年被评为清华大学的标杆课程,为很多清华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的新大门。李老师的授课风格真诚而富有启发性,听过他课的学生都深受触动。他将艺术教育视为艺术创作的延伸,荣获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乃实至名归。

在这期节目的录制中,我们在李老师的工作室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访谈,尽管最后只剪出了一个半小时,但本期节目内容信息量依然巨大,值得反复收听。

李老师的许多观点和见解都极为深刻,听完之后,相信大家会打破对艺术的许多固有认知,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什么是艺术、艺术与每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能够带来的启示。

**本期主播:**楚晴、叶子、米尼

**本期嘉宾:**李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研究生及博士生导师

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绘画创作与专业教学,持久开展通识艺术教学研究,担任《现代绘画理念与实践研究》《艺术的启示》《艺术、哲学与科学》等课程教师;著有《知道的和想到的》《看见的不重要》《我们所不知晓的绘画》《艺术的二十二个遐想》《艺术通识十六讲》等学术著作。

时间轴:

00:01:55 《艺术的启示》是一门怎样的艺术通识课?为什么坚持做这么多年?

00:05:00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碍,也是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阻碍

00:12:17  什么是艺术?为什么说“从未发生过的事才叫艺术”

00:17:34  艺术中的感性思维到底有多重要?感性和理性如何平衡?

00:30:07  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的艺术启蒙?

00:40:26  为什么李老师要将艺术教育本身作为艺术创作来实践?

00:46:02  李老师自己深受影响的老师——吴冠中,现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00:52:18  艺术创作中的痛苦与苦难的关系

01:01:16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艺术思维?

01:05:42   什么叫懂艺术?什么是让艺术懂你?

01:20:18   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疗愈?艺术的疗愈作用是如何发生的?

01:25:58  《艺术通识十六讲》是一本怎样的书?

书籍推荐:

《艺术通识十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