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这个自然灾害跟我们会挨饿这个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了在人的脑子里是这样的吗其实对吗这样想这不不然是如果说极端的天气变化确实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还是存在的是啊
我还听说过一个说法啊叫如果有一天你呢只能吃一种食品度日那这个土豆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的营养最均衡靠谱吗这说法这我体验过我真体验过有一年啊出野外啊做野生兰花的考察那是去甘肃南部甘南河谷啊有一个星期我真的是扎扎实实吃了一星期土豆嗯
大家有没有想过就是我们如果是剥离了我们这个现代的这些工业和信息化的基础你还能不能活下去而且这种事情不是说完全不可能发生的就是在这种时候我们是不是到了未来在某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点我们如果人类因为
不会种地没有活下去这就是太可悲的历史了是吧各位好欢迎收听天真与经验今天来的是科普作家史军大家好我是史军
石老师有个外号叫植物人对这特别亲切是吧我老早以前看过一本拉美的小说那题目也挺好玩叫玉米人这人跟玉米
玉米是南美一个很重要的品种毫不夸张的说玉米应该是美洲文化的基础它绝对是滋养了整个的美洲文化的发展如果没有这种农作物的话
很难想象美洲的这个原生文化会发展起来不管是印加 阿兹特克 玛雅他们没吃的他怎么发展我们去看世界上的所有的文明起源的地方他一定有一些扎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粮食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基础的话
那根本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对特别是你看我们讲两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讲尼罗河流域啊包括说在中美洲区域的啊这些文明起源的地方它都有一些特殊的古物在支撑人类文化的发展嗯
可是我几年前啊看过一本书叫杂食者的困惑我看的也很粗糙啊然后他就说说如果有一天啊你进了一个麦当劳或者类似的快餐店你打包了一堆食物出来比如什么汽水啊薯条啊汉堡啊这些啊说这些如果从工业化的食物链的来追溯的话嗯
可能源头都是玉米所以那汽水除了水之外可能百分之百是玉米糖浆啊这些东西然后我没想到的是说你那个牛肉汉堡的牛肉他说也一半以上的来源可能是玉米动物都是吃玉米饲料长大的是因为现在的我们的整个食品工业其实都基于有限的几种作物身上
您刚才说的玉米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我们讲
牛其实它最初吃的仍然是草它的所有的消化系统最初还是为了消化这草里面的纤维素而存在的这是一个完善的一个营养获取的系统当然我们不是动物本身包括说牛包括说人自身是很难消化纤维素的这种特殊的成分是植物的一个比较
比较有意思的一种自我建成的一种化学成分我们人类也有一些些许的共生的微生物能够处理纤维素但是很少很少所以我们不能吃棉花活着
但是牛呢他可以当然他也不能靠纯吃棉花他是吃其他的草的啊特别是荷草类作物的这些纤维素依靠公生的微生物把里面的这些纤维素转化成糖然后呢变成身体的营养啊能量所需那大概是这么样的一个过程啊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仅仅是让牛去吃草的话嗯
没那么大的牧场来养活那么多的牛而我们对于牛肉对于奶制品的这个需求
又是日益增长的那怎么办那得给它一些新的食物啊这新的食物里面就包括一些我们现在能够碰到的青楚玉米所谓的青楚玉米就是在这玉米还将结果未结果的时候其实长足够高大的时候就把这个玉米整个就收割掉了然后
堆积起来进行适度的发酵适度发酵以后其实这牛吃这个青薯玉米
它更容易消化吸收这是一种做法另外一个做法就是我们今天在很多的牛排标签上经常能看到的就是所谓的蛊丝蛊丝所谓的蛊丝那就是直接让他们去吃这个蛊粒就是玉米粒就是玉米加工真正的玉米加工成的这个饲料这是所谓的蛊丝玉米那当然了
这种做法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这不叫反人性这叫反牛性那至于说玉米的更延伸的一个用途除了说我们玉米面粉的这样的一个食物以外或者说直接食用玉米以外就是刚才苗儿提到的这个玉米糖浆其实玉米糖浆确实是一个
怎么说呢化石袋的一种食品工业的做法吧就产生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一系列的产品因为这个东西在最初的时候很早之前在德国就被发明出来了就是用玉米里面淀粉进行水解产生果汤和葡萄糖
到了 20 世纪以后大家才忽然发现那个时候玉米比较多便宜但是蔗糖比较贵那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公司算成本了什么公司就是做可乐的公司是吧他会算这个成本于是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可乐厂推动了
玉米变糖浆这个事于是我们今天喝的这个可乐里面基本上就只有这玉米糖浆了是这么来的我听新闻还有一地儿我老糊涂就是中美贸易的时候经常会说到
进口大豆我也不知道要那么多大豆干嘛整天吃炸酱面这大豆都干嘛使那大豆跟我们中国人的餐桌那可是紧密相连的从远一点来说大豆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
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啊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这戴孟德在他的《枪炮兵军与钢铁》里面其实就提到这个观点嘛就是我们讲人类文明起源的地方都会有一些重要的物质支撑其中蛋白质供给的支撑就是非常重要的啊您看两河流域啊他们在很早之前就驯化了牛啊
在尼都河这个区域北非这个区域有骆驼在美洲有羊驼反正都有吃的但是一轮到东亚这个地儿它就没有一个特别合适的原生的动物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们这儿有猪有鸡但是请大家注意的是就是猪和鸡这样的动物它们要想产生蛋白质在很大程度上
是需要跟我们人类争抢粮食的你现在得喂它对你只给这个鸡喂草行吗不太行你得给它喂粮食那猪也是这样你不给它喂粮食它不上标你只给它打猪草的话它能长但是呢
肯定长得不是很好是我们今天的需求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现代人觉得那个喂猪草那个猪比较香是吧肥胶没有那么厚这是我们今天的需求是我们食物极大丰富以后的需求但是对我们祖先来说这就不靠谱了你的猪老是
瘦干巴的你吃啥呀所以它不是一个稳定的蛋白质来源但是还好在我们这个区域有大豆不用寻找牧场你把这东西种田里就行了甚至说你只用依靠轮作间隙的那段时间来利用这个耕地你就能获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啊
这大豆支撑了我们华夏文明的发展这很重要啊那既然是我们在很早之前就选择了这种食物选择它作为我们重要的蛋白质的供给啊那这种做法其实对我们后来的这种不管是厨艺啊还是我们的口味的偏好呀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啊所以所以您您看我们今天
我们餐桌上哪没有豆制品呢豆腐就是很难脱离这个豆制品的掌控这跟西方的饮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我们去欧美想吃个豆腐那估计得去中餐馆所以您说豆子这东西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
有多大实际上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餐桌的方方面面甚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我们今天
要进口大量的大豆实际上就是满足这样的一个需求就是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说我们进口是因为我们吃不饱吗也不一定也不是全是因为这个东西因为粮食的总产量跟我们进不进口这事有关系但是有些时候的我们进口实际上是
一些结构性的调整因为我们有一些是需要补充一些我们本身没有生产够的就比如说您提到的大豆的事情当然了也有一些可能性是我们还出口一些大米再还回一些小麦也有这种情况我还听说过一个说法叫如果有一天你只能吃一种食品度日
那这个土豆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的营养最均衡靠谱吗这说的这我体验过我真体验过有一年啊出野外做野生兰花的考察那是去甘肃南部甘南河谷有一个星期我真的是扎扎实实吃了一星期土豆
挺好的没问题这人是活蹦乱跳的这是我没问题体验过真体验过就是土豆是一个很好的食物除了缺乏一点脂肪以外没大毛病您看它里面淀粉不用说了这肯定有我们都吃土豆粉条淀粉不用说蛋白质也是有的这就是为什么土豆坏了以后特别臭
就是如果家里面就这两天炸暖还寒的时候这个不小心把这个土豆放在暖气边上什么的忘了然后臭了都不是发炎了是臭了
臭了那个味实在是太上头了蛋白质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于说其他的一些矿物质也不少维生素 C 这土豆里面也有像胡萝卜素也有唯独不足的可能就是缺点维生素 D 植物性食物里面其实基本上没有这东西那补充点这些东西其实
土豆激进完美了那就是激进完美了它能够满足我们几乎所有吧对于粮食的一个基本需求当然它还有一些更特殊的能力就是一是
产量特别大就是单位产量上面能够产生的热量大概是小麦产生热量的三倍吧就可利用热量大概是这个样子又能当主食又能炒菜对所以在咱们的餐桌上这也是常客这就又有一个说法就是说如果中国能够早那么十来年种上土豆种上番薯
那李自成就不起意了因为李自成当年在陕西邮局里面工作下岗了带着这鸡民的起义把明朝给结束了满清进来了当时好像明末正好也是番薯土豆进入中国的时间但是一个植物从南美或者是甭管是从哪儿从外面的渠道到了中国跟它这个大面积种植起来是不是需要很长时间呢
在咱们国家实际上啊推广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很快的哦很快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快的多嗯啊
大概用了不到 100 年的时间其实就是讲 100 年就是今天觉得很对我们觉得很长但是如果放在人类历史甚至说我们放在生物演化历史的这种视角来讲 100 年这太短了这简直就无法想象是吧就是
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包括说我们发展出各种的这个农业工业大的这个贸易之前那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对于自然物种的重新分布这件事情
它都是以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为单位来计算的那这是自然界的正常的状况那我们实际上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极大的缩短了这个时间这就说到一个中国人的一个特质
就是我们真的是跟植物有着更紧密的连接我们知道怎么样跟这类生物打交道就是把所有能利用的营养和热量全都利用了那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看似有毒的一种作物进入到我们国家的传播速度相对来说还是很快的
照您这么说因为我们老说中国人有种菜的天赋种粮食的天赋只要家里边有块空地都想种点菜这个实际上是的确如此比如我们曾经在宋的时候就养育上亿人这肯定是跟这个种粮食的技术种菜的技术是紧密相关的是吗是是是这是必须的因为我们
要活着那就得摄入足够的热量足够的营养这是必须的那怎么样获取这样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呢那各个地方用的这个方法都不一样是吧我们的生存的这个区域特别是中华文明起始这些区域
都会有一些比较大的一些挑战啊就比如说在北方黄河流域那四季是非常分明的你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怎么度过冬天度过去啊你说在长江流域呢好像气候温和一点但是它会有比较明显的这个洪涝灾害啊是
那你也得为了应对这个事情你也得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所以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个勤俭储蓄的这样的一个习惯其实跟自然地环境是有直接相关的那至于说如何产生这个储蓄的东西那只能是依靠我们身边的这些有限的耕地就是我们的这个区域啊
相对来说如果按打游戏来说我们这
不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的区域虽然说我们有长江黄河的滋养但是能够天然供给这耕种的土地确实还是有限跟美国那个太平原一比就知道了那叫适合耕种一望无际的大的平原而且还有降水还有河流各方面都好
这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一直都发展的是这种精细化的耕作的农业首先要保证吃饱肚子于是很早之前我们就有了用肥料的这样的一个做法当然了至于说种菜这件事为什么要种菜呢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基于说我们正常的耕地你都得满足粮食的生产嗯
那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一些区域哦你可以去种点菜满足一下对于维生素呀矿物质啊膳食纤维这样的需求那这就不是一个大规模的生产事情当然这也跟中国古代的一些基本的经济模式有关系嗯小农经济嘛就没有做过多的这样的一个大规模的商业交换嗯
各家各户你想获取的这些营养都得自己来解决那自己解决种菜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解决途径和方案就像我在最初写水果史话的时候其实讨论过这个问题就是
那为什么不种水果啊因为很多水果也是很好的维生素补充剂是吧就比较代表性的大家都知道橙子补维 C 那我们不多种点橙子不就完了吗但是你在古代啊要考虑他们的实际的环境橙子那在古代你能保留多长时间你保存不下来它就意味着没有意义现在我这个桌上呢摆着三本书啊都是师老写的这三本书呢
叫水果史话蔬菜史话粮食史话我看这三本书的时候啊我觉得粮食这词啊好像比水果和蔬菜呢更能调动起人的感情来我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感觉啊对对粮食对我觉得啊有这个情节的人呢都爱国家了我有啊我有啊但是换句话说
这暴露年龄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今天的年轻的朋友特别是一些孩子们他们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没见过良票没有
没有经历过这个粮食还相对不足的时代当然我们也没有经历过就是说那种特别激进的年代没有没有但是也没经历过那种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的时候它也是有限供应的现在的孩子对粮食是没有太多的情感在里面了因为他们就会觉得这东西哪都有所以
所以现在的孩子他们可能真的是对水果蔬菜他们更感兴趣因为这个东西成了他们今天的生活里面的变化性比较大的一个东西存在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也可以跟我们的听友们分享一下我们家在晋南也是山西的一个粮食的主产区有一年我印象特别深大概也就是五六月份期间连阴雨
下了整整一个月啊那雨就没停过太吓人了啊我们家那个房子啊到处漏雨啊那个睡觉的时候那个被子上得铺一层塑料布这个要不然水全滴到床上了啊嗯这还不是最麻烦的事最麻烦的事是那一年的麦子全都发芽了在地里面就发芽了你收回来以后那弄着发芽的麦子印象特别深就是那一年啊
吃到的那个面粉都是像橡皮泥一样那种粘牙的因为它发芽了发芽了以后你再去摸这个面的话它就没有那个筋道了因为它在发芽的过程中实际上里面的很多的这种蛋白质就被破坏掉了就是它供给它的生长去了嘛那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面粉那是真难吃啊
那一年印象很深就吃了这么一年直到次年这新麦子上市了哇开始吃那个新的面粉了开心的不得了那大概是我在小学三年级时候的事情吧嗯还印象非常深嗯
是但是如果我们看点历史书啊就会想起来啊 1875 年光绪元年到光绪孙年的那段时间山西还发生过一个丁物奇轰啊
那块饿死过上千万人保守说肯定是上千万人是旱灾当年啊就是公序元年的时候大家一直看这天没怎么下雨就开始担心了没想到这个旱情持续了这么长时间那现在比如我们在北京啊今年冬天几乎就没见过雨水但是不会再有这种担心啊说哎
是不是要有汉情会不会吃饱饭就是好像会不会挨饿啊就是这个人的这根弦已经没有了不再为此担心了虽然我们也曾听说
好像两年前在河南还是一年前在河南曾经有过旱灾或者是长江流域有过烙但是好像这个自然灾害跟我们会挨饿这个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了在人的脑子里是这样的吗其实对吗这样想这这这
不外乎是啊如果说极端的天气变化确实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还是存在的那我们到今天为止其实说我们是尽可能的把它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我们今天
这个对旱灾的这种恐惧下降了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水利工程设施发展了呀你想南水北调是吧这多大的一个工程更不用说各地的这个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种的这个中小型水库的这种建设实际上都是为了防御这种旱灾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个事儿这在古代是完全不可能
实现甚至不可能想象的事那就是靠天吃饭对啊你想南水比调掉水的还要穿越黄河呢嗯你想在古代的话这怎么玩没有炖构机之前这个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一个工程啊
所以在古代呢也不是说完全的靠田吃饭啊也做努力就是每年都会去修筑和滴啊甚至说在战国时代那杜江燕就筑起来了那那个时候其实就开始去探索一些能够尽可能让水资源来重新分配的一些办法啊但是呢你在古代的话没有先进的这个嗯
大型的机械设备的时候您静靠人力对于自然界的这种掌控还是极其有限的非常非常有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古代大部分时候确实还是靠天吃饭另外一个就是古代的这种作物的品种显然的它的应对极端天气的这种能力那
那比现在是要差多了就是大家有一种错觉就是我们现在种的这个粮食跟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种的差不多不是的甚至说我们种的粮食跟几十年前都有巨大的差异
当然还有一个更大尺度的概念就是我们今天的地理界限被打破了就是我们可以在很大的空间范围内来重新的调动和分配资源那这件事其实
是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就别的不说我们今天在北京吃到的很多的水果都是海南来的你就想想这事儿
别说远了就真的是就隔 20 年前这都不多见但是现在我们成了一个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对是吧那可不可以这么说就是大家不会再担心挨饿了就是这粮食安全这个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不能这样说不能这样说不能因为我们今天面对的挑战仍然非常大
刚才我们说应对极端天气的一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去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不能解决一些更为极端的就比如说如果真的是有那么一年的粮食灌浆的时间它完全没有水
怎么办或者说在将要有收成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一个干热风的现象那怎么办那这种极端的事件
是很可能会出现的更不用说这种大规模的植物的病虫害的发生这都是跟我们今天全球气候变化是直接相关的那这些事情最终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粮食的总产量上面那这些事情不是说没发生过我们知道历史上最
有名的就是马铃薯晚移病导致的爱尔兰大饥荒那也过去 200 年了对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重演那如果说我们放松警惕的话那这样的事再出现它也未尝不可能
我大概十年前写过一个小说叫面包会友的那就是应对自己长年的怕挨饿的担心写了这么个小说当时看了好多跟食物有关的书比如说有一本我印象比较深叫战争的滋味简单来说这书讲的就是二战时期各国家的粮食供应
就是每天吃 4000 卡的美国兵打败了每天只能吃 2000 卡的日本兵到最后太平洋战争的时候那些日本人被扣手在小枣上竟吃耗子什么的连 1000 卡几百卡都打不倒啊这个我能看出来当时很多人参军是因为军队里吃的好咖啡啊巧克力啊牛肉羊肉啊都有同时呢
因为牛肉羊肉供给了这些当兵的在美国呢就后方老百姓没得吃养鸡也发展起来了几十天就能让你吃到巨大的鸡腿诞生了一个伟大的企业叫泰森这就是我们现在从超市里边经常能买到的巨大的鸡腿上面写着泰森鸡腿我看了这些东西之后呢我就有点含糊我就说这玩意儿
就是我们老觉得原来养活我们的是靠农业靠这个袁隆平爷爷发明这个杂交水稻种在地里的养活我们了但是说我们到现在到底说能不挨饿了能吃得好点了跟这个养鸡或者跟这个食品加工啊
到底是什么东西养活了我们是我的这个脑子里面这个植物啊什么食品啊还有农业啊这些乱七八糟的都混在一起也没个概念您能给我讲讲吗到底是什么东西养活我们让我们不挨饿让我们能吃的稍微好点对最核心的一个基础仍然是热量的供给啊
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这个热量的供给它又可以分解成一些不同维度的事情就比如说有一些基础的热量能够维持我们生活的基本的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然也有一些比较高级一点的满足于可以说是精神层面追求的你觉得食物更好吃美味那
那不管是哪个层面的东西它都会基于一个有效的热量供给什么叫有效热量供给呢就是
我们人类把它吃下去或者说我们四位的动物把它吃下去能够有效的转化成食品或者说有效的转化成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基本的营养和热量你怎么理解这事呢就是如果说我们种的地里面长的全是草都是木草都是木屑那牛的感情是爱吃了那人能吃吗你种木屑可能这个产量确实挺大的然后
然后我不停的种啊他也不能收割但是问题来了这人吃下去也没用啊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野菜来调剂一下口味但是吃不饱肚子啊
那真正有效的仍然是能够提供热量的像淀粉是吧淀粉类的食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种小麦玉米水稻包括土豆的根本的动因那得需要这样的一些东西那这些东西就成为了我们整个食品工业的基础就不管是它要转化成
肉制品也好还是转化成其他的更多的糖类各种各样的糖类也好它至少得有这个基础的产出就是地里头还得种着东西才行对你得有这东西没有的话你说只长木草只长木草只吃肉吗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选择但是我们知道在自然界的话就是通常的在营养级之间如果能量发生流动的话大概只有 10%的营养会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这个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所以你看如果说
我们要吃同样的热量的话那你吃同样热量的牛肉和小麦那数量就差多了是吧就相当于 90%的小麦的热量全都丧失掉了就没有了那这种情况是需要以极大的粮食生产的收获为基础的那也就是说为什么到今天
我们吃的肉越来越多了它的所有的基础
还是建立在我们粮食产量极大提升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这个提升的话那其实没有用啊就是提升了多少呢其实如果大家去翻我们的古代的这个粮食产量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其实从汉代一直到清这么 2000 年的时间里面粮食产量基本上没大的变化哇
就是粮食亩产大概从 200 多斤变成了 300 多斤你看这 2000 年的时间大家做了各种努力是吧我们中国古代也有很多璀璨的这个农业技术是吧像齐明药书里面写的各种的技术我努力了你说没努力吗那肯定不是肯定的都努力了但是变化就这么大但是我们今天亩产是多少啊
我还真不知道母产对随便拎一水稻田出来都是母产千斤的千斤甚至说有些水稻田的母产是上吨的它可以一亩地产一吨水稻就是两千斤水稻一千公斤对对对您可以想象一下就是这个的变化有多大所以为什么我们今天说
我们也不把吃肉当回事了早 40 年可不这样那是早 40 年那个时候我又说到我们小时候是吧那个时候的那个肉那个时候还挺金贵的就是买回来一点肉都不能一顿吃完都是会两毛钱买两毛钱肉有时候买多的话得用很多的盐和酱油给它
炒干炒的偏干了然后封在一个大缸子里面啊一次炒菜碗一小勺放这菜里面
基本上属于调味品的系列是吧那今天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可能吃肉的时候这肉稍微不好吃一点他们都不吃了这哥以前真的无法想象就是一口吃甜的对那说点轻松的前两天正好看见一个有人说这个金庸啊小时候不懂农业说这个金庸呢写这个秋千纸还是谁啊
被困在这个谷里面就靠枣为生他就算说这个如果靠枣为生的话秋千至少需要山谷里面有两亩地但他居住的环境很狭窄不可能有两亩地那就算这个枣的眉目能产多少枣他说的一个数字好像是 300 多公斤这个枣
那这样来说是不是种水果比种粮食要更金贵一些呢还是怎么这个水果的产量产量要小吗是的是的是这样的那我们讲啊在在人界啊就不同的植物他选择的生存策略是不一样的
有一些植物呢它选择的生存策略就是质量性的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每一个果子都把它弄得好一点每一个种子都弄得大一点给种子的保护也弄得完善一点你看枣就是一个非常代表性的一个存在是吧当然了如果在人类驯化之前我们应该导到
枣的祖先就是酸枣酸枣的可食用部位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少
这个酸枣它那个可食用的那层果皮非常非常薄嘛只是说我们在后来的驯化过程中才让这层皮变得足够的厚成为这样的一个食物注定了它不可能向着更高的产量去攀升但是呢像小麦水稻这样的作物它又走了另外一条路线就是反正吃就吃吧我反正就结这么多种子啊
总有那么几粒种子能够顺利的通过动物的胃肠道因为你去嚼的时候总有嚼不细的地方是吧这代表性的大家自己也都有体验啃那个玉米碎的时候啃完了第二天去上洗手间一定能够看到完整的玉米粒在马桶里面
这一定有的多多少少有那么几粒这就够了当然了我们是煮熟的在吃的这个对植物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灾难但是野生动物它可不会煮熟所以它吃下去以后总有一些幸运的种子会通过的所以你看河本科作物它走了另外的一条生存的路线反正我把你使劲填饱嗯
你填饱了以后你总能给我剩下来一点是吧他就走了数量型的对策的这条道路所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一个路径和方向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这些子粒多的这种我们叫粮食作物粮食把他们驯化成我们主要的农作物这绝非偶然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他们都有
类似特征当然也不见得非要是荷草其他种子多的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粮食就比如说现在比较时兴的这个藜麦特别这个时兴是吧狮猫高级食物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这藜麦就是我们平常在路边看到的灰灰菜的一个非常亲的兄弟
如果我们的祖先选择去驯化灰灰菜的话我们也能有李脉但是我们当时不是有更好的选择吗我们不就选择狗尾巴草去了吗狗尾巴草比李脉还要更好用一点我看这个梁氏史话里面有一个地方我也是我一直没明白的事啊嗯
都是用小麦西方人就烤面包然后摆面包做出种种花样来咱们一般来说就是馒头和面条当然也是花样百出
看您这本书你说这跟这个烹饪方式有关您能展开来说说这个吗对我们讲烹饪呢这件事啊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两方面的用处一解除食物里面的毒素嗯
最代表性的就是我们把这个土豆要弄熟了吃没人吃生的不烹饪的话吃生的会中毒的二是要提高它的营养的利用效率因为通常来说淀粉在生的没有加热的时候它是不容易被我们消化吸收的因为它状态有点像水结成的冰就是你舔一个冰块不解渴嗯
只有在它还原到这个水的状态的时候那才能解渴同样的在结晶状态的淀粉分子是我们没有办法消化吸收的我们只能把它给舒展开来我们才能获取里面的营养那不管是东方和西方的烹饪方法实际上都在做这一同一件事就是让他们更好消化吸收那为什么西方人愿意考我们
愿意去蒸和煮呢也不是说我们没烤过我们也烤过面粉呢在唐朝的时候一个主要用途不就是做糊饼吗糊饼所谓的糊饼就是今天可以大概可以认为是能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就烤的嘛还是烤的但后来这个条路线怎么就放弃掉了就变成这个蒸和煮了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农业的发展农田的扩张就减少了森林的分布那森林没有了你就缺乏有用的木材这木材不仅仅是为了盖房子还要烧火呢如果说我们去看一些老照片就不用很久很久老照片就建国之前吧看那个北京的老照片很多的北京的周边的山上都是秃的
是吧那树去哪了除了盖房子以外基本上都烧了就做这个柴火嘛如果没有足量的优质的柴火的话烤这件事是没办法执行的烤比那个蒸煮更费火力吗不是说它更费火力而是说它对于这个燃料的质量有要求
你就想你烤一肉的时候你不能温度得上去对一个是温度得上去一个是它火力的持续性得好你不能说在这烤一个烤一个羊不停的在那塞玉米结杆这太费劲了是吧而且效果也不见得好就是持续性的稳定性的火力不够
但是相对来说西方一直就没有说这个极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包括人口的数量就在那所以他们还是有机会去获取相对比较充足的这些木材来进行烤这件事而我们呢就转向了利用一些质量比较低的但是能够大量获取的一些燃料就比如说各种结杆
是吧这结杆虽然不能烤但是它能煮它还能炒你看这事就是往另外一个方向去发展至于说蒸呢那应该是脱胎与煮这件事因为在很多时候你这个生活区域里面的水不太好嗯
或者盐碱比较重或者泥沙比较重在古代缺乏水处理设备的时候那怎么克服这个困难那就隔着水来加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云南的汽锅机汽锅机那个机在上蒸笼之前那机块里面是不加水的所有的水都是来自于下面的这个
蒸锅里面的这个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到气锅里面去是这么来的那至于说其他的蒸馒头那更不用说了是吧它都是利用这个水蒸气来排除里面不必要杂质这水果石化里面呢有一段也是解决了一个长久以来的一个困惑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喝这个婆子酒喝水果酒比较多咱们传统上是
粮食酒这个你也讲讲这到底是为啥西方人玩微生物的这个手段不够溜呗或者说他们的发酵技术不是那么的厉害怎么来说呢其实我们人类对酒精来说都有共同的爱好我经常跟很多朋友说我说
酒精应该是为数不多的合法的且能够大量刺激大脑多巴胺分泌的手段你看这个人抗拒不了说能吃就得能喝对这是我们这个物种它本身的一个属性好那怎么样获取一个酒精呢其实自然界有的是准备好的一个酒精的获取手段就比如说典型的葡萄
葡萄里面有几个产生酒精的必须的要素一个是
糖葡萄里面肯定是含有大量葡萄糖的二是酵母酿酒酵母它是把糖转化成酒精的关键三呢就是水在水环境中完成所以葡萄是一个天生为产生酒精而生的植物因为你不需要做太多的事因为它们葡萄皮上就有天然酵母然后里面有糖有水你只要把它踩碎了嗯
把葡萄皮在葡萄汁里面稍微泡泡然后滤过了然后把葡萄汁收集起来放桶里自然就变酒了你看它就是天生为产酒而生的几乎是这样子但是我们走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线不是
不是刚才说需要糖吗但是我们说的糖不仅仅是指那种有甜味像葡萄糖啊蔗糖啊这种简单的糖不是这种只有单糖和双糖叫糖淀粉也是糖就理论上它也能够变成酒精但是它有一个前置的处理的步骤是要把它变成麦芽糖蔗糖或者葡萄糖这样的话
酿酒酵母才能去利用嗯啊否则的话利用不了啊你让酿酒酿酒酵母啊直接去啃这个淀粉这基本上是搞不定的嗯
那西方人就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做了一个初步的一个尝试就是在酿这个啤酒和威士忌的这件事情上让麦子发芽大麦发芽以后实际上就是把淀粉转化成了刚才说的那些简单的单糖或者双糖然后进入到酿造环节
但是我们呢不仅仅做了这事产生了像麦芽糖这种东西更进一步的是用很多的煤进行了一个微生物干预的一个糖化的过程在这个糖化技术应用之前还有一种今天听起来就比较让人觉得奇异的这种技术也存在就是特别是在日本还存在这样的一些酒叫口角酒
所谓的口嚼酒什么意思呢因为你没有这些取霉跟霉干预的时候你还可以用你的唾液因为唾液里面有唾液淀粉霉也可以把淀粉变成可溶性糖就是把煮熟的米饭多搅会儿然后把那个米饭收集起来去发酵也能发酵成酒
所以有人说那个红高粱里面那我爷爷往那酒缸里撒了泡尿然后让那个酒的味道变好也有这个生物学原理
有吗这个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有可能跟尿素有关系因为尿素有可能跟其中的一些就是当时的酒里面的有一些杂质会结合然后形成一些沉淀然后让这个酒变得更好那是另外一回事这跟这个
不太一样我跟这个嘴里面交出来的不一样对对对处理的目标不太一样这水果史话里面有一个地方你没展开聊啊
就是这个跟炼丹的关系这你能给我讲讲吗这水果和炼丹什么叫炼丹水果和炼丹很有一种奇妙的联系就是我们中国人炼丹那西方人炼金这两件事好像是一回事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西方人他们其实不追求肉体的永存的我们的文化里面是追求长生的从这个秦始皇就开始派徐福出去找长生不老药是找这仙丹结果反正没找回来但是没找回来得有新的办法来获取这东西啊
那怎么办呢炼丹呗就是炼这各种的东西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长生不老就是一直活着呗能够长命百岁这事就是炼丹这件事就是黄老之术的盛行一直从秦汉一直延续到唐代就是大家都特别信都信的话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贵族就是王公贵族有条件去练咱就不说别的材料怎么样都不说你这个炼丹得有一个空间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哪有这机会于是乎就有一些隐身变化了这个诉求我炼不了丹我是不是能够
吃点类似的替代品这个时候就有一些类似的可能具有一些象征意义的植物就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里面比如说桃子哦啊
吃桃是这么来的对对对这些桃子当时有很多的说法是吧包括说东方硕的神异经里面就是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说这个桃子如何如何长得年头长如何如何大然后时之令人知寿什么之类的当然
我觉得食之令人知受这个说法本身就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的就是知受什么叫知受吃了以后知道自己寿命有多长这也叫知受啊那当然大部分的解读就会把它解读成你吃了以后你就会长寿那长寿就长寿吧反正大家都有这种美好朴素的愿望是吧就把这种需求就投射到了这个上面去嗯
当然了不仅仅投射在水果上就是菜上面也有就比如说现在我们在春天能够看到一种野花叫地黄也是特殊的药物里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六味地黄丸嘛六味地黄丸就是那个地黄地黄这种植物在唐朝以前也非常盛行为什么呢因为大家也觉得吃这东西
也可以久服轻身奄奄一授吃多了也可以飞升所以对他也特别看重但是到了唐以后整个的黄老之术就不是那么的盛行了嗯
大家也基本上也认识到飞升成仙不太靠谱那这些东西就逐渐逐渐这个色彩就淡化了但是一些符号还流传下来是头 兽头嘛对对对就是一些符号还流传下来但是这个东西的实际的用途就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当这个长生不老的仙丹来用
我最后问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代人从小就有一句仿塑我们的话叫四体不勤五股不分就是说你必须得勤快起来而且五股不分就是你必须对他那时候叫不是认识植物就是你必须得对这个食物有所认识食物的来源有所认识
那现在其实很多人都会认为要食物就是超市里的嘛就是冰箱里长出来的那这个跟自然的隔绝就会更加深那你怎么来认识这句话呢就是四体不勤五股不分这还是个缺点吗是
应该对小孩进行这个博物教育让他们了解水果蔬菜粮食吗我觉得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博物教育的事情这是一个生存技能教育的事情就是我们人类虽然发展到今天啊高度分工真的是高度分工大家做的事情真的是这极端的专业化了其实这件事情发生的这个时间
真的是比我们想象的要晚近的多啊如果真的是到推回三四十年前你会发现农村里面的很多的这些朋友他们的记忆非常的强大啊鸡会耕田又会植物啊甚至还会打铁啊你看那个时候你的基本的生存技能是非常全面的是吧啊但是我们今天因为商业化的极大的发展啊
包括说技术的极大的发展让大家的职业的专一程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就是我们似乎只干眼前的一点点事情就可以满足我们的生存所需就会用我们的工作的产出来交换我们其他的需求但是大家没有想过就是我们如果是剥离了我们这个现代的这些工业和信息化的基础你还能不能活下去而且这种事情
不是说完全不可能发生的就是在这种时候我们是不是到了未来在某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点我们如果人类因为
不会种地没有活下去这就是太可悲的历史了是吧所以我们今天反过来说就是我们还是要注重我们的这个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传统更重要的真的是它是一个生存的基本技能就跟我们在家里做饭这件事一样这就属于基本的生活技能再
摆脱了所有的食物供应链以后你还能自己把自己一个肚子填饱这就是生存的手段这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层面的人的需求是吧那你先告诉我五谷是乃五谷五谷啊稻鼠寄卖书稻子我知道鼠大黄米寄小米寄小米卖小麦书就是大豆是
十五大豆这五股是应该说是我们中国人的怎么说呢就是本源和基础吧好多年前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个印度农民他针对印度 IT 业的发展说我就搞不明白以后大家敲敲键盘就能吃饱饭了吗难道不用种地了吗我当时看到觉得这个老农民说的话很有意思的
也希望大家特别是家里边有孩子的可以给小孩看一看史军老师的水果史话粮食史话和蔬菜史话谢谢史老师谢谢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