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57 前浪后浪:两代知识分子的爱与怨

57 前浪后浪:两代知识分子的爱与怨

2025/1/21
logo of podcast 许纪霖的播客

许纪霖的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许纪霖
马国川
Topics
许纪霖:我从事知识分子研究近40年,我的新书《前浪后浪》探讨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不同世代之间的关系。书中,我将晚清知识分子分为官僚时代、文人时代和革命时代三代,分析了他们之间的传承与断裂。五四时期,新一代知识分子取代了梁启超、杜亚泉等旧一代,但他们身上也继承了文人气质。不同代际知识分子之间既有断裂,也有连续,既有爱恨交织,也有传承与继承。我试图在书中构建一个大的历史框架,为青年学者提供研究基础,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历史,认识自我以及与上一代和下一代的关系。我个人认为,20世纪中国的问题在于‘太激进’,而非‘太保守’;晚清研究对于理解五四和革命至关重要;晚清革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值得深入研究。对民国知识分子的评价应避免简单化和神化,要看到他们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他们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的光辉。当代青年面临的焦虑和虚无主义,在五四时期也存在,需要通过行动来克服。知识分子应该有所不为,守住自己的知识立场,在公共问题上运用专业知识发言。我们不应是燃灯者,而应是萤火虫,发出微光,照亮一小片夜色。 马国川: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应该关注世代更替问题;伟大的事物往往无法被计划;中国近代史的变革速度极快,晚清时期尤为显著;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实,认识自我以及与上一代和下一代的关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存在时间差异,但同一代人之间存在强烈的共性;不同代际知识分子之间既有断裂,也有传承;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评价应避免非此即彼的简单化;对旧派中的新派和新派中的旧派知识分子的评价在近年来发生了转变;理解中国现状需要追溯历史思想渊源;晚清革命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影响深远;对民国知识分子的评价应避免简单化和神化;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之交,知识界进行了反思;20世纪中国的问题在于‘太激进’,而非‘太保守’;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存在思想传承;晚清研究对于理解五四和革命至关重要;知识界对时代变化表现出恐慌,需要更新知识结构和认知框架;知识分子应该有所不为,守住自己的知识立场,在公共问题上运用专业知识发言;我们不应是燃灯者,而应是萤火虫,发出微光,照亮一小片夜色。

Deep Dive

Chapters
晚清时期,知识分子经历了三次迭代:官僚时代、文人时代和革命时代。不同代际的知识分子之间既有继承,又有断裂,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脉络相互交织,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
  • 晚清知识分子迭代:官僚时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文人时代(康有为、梁启超)、革命时代(同盟会)。
  • 不同代际知识分子之间既有精神传承,也有思想断裂。
  • 知识分子研究需要超越立场,以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历史。

Shownotes Transcript

1月15日晚,许纪霖教授在马国川的《文化客厅》第1期直播间,从他的新书《前浪后浪》谈起,讨论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1,晚晴和民国几代知识人的世代更替

2,同代知识分子的分化

3,不同代知识分子的隔代遗传

4,如何超越除意识形态史学和粉丝史学

5,什么是真知识分子,什么是伪知识分子

6,知识分子不再是燃灯者,做萤火虫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