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91: 二十一世纪初叶文明之一面或在兹

Episode 91: 二十一世纪初叶文明之一面或在兹

2018/6/17
logo of podcast  迟早更新

迟早更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任宁
主持《迟早更新》播客,探讨科技、商业、设计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Topics
任宁:本期节目从鲁迅1907年的《文化偏至论》出发,探讨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叶以及21世纪所面临的文化问题。在20世纪初,鲁迅批判了盲目崇尚西方文明的现象,强调了精神和个人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对历史和社会潮流进行独立思考的必要性。他认为文明发展并非直线式前进,偏执是必然现象,需要权衡中西文化,结合时代潮流,发展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在21世纪,任宁观察到社会幼稚化现象,这与20世纪中国漫长的儿童成人化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独生子女政策有关。这种幼稚化体现在流行文化、消费主义、对科技产品依赖等方面。他认为,互联网技术和科技公司加速了这种幼稚化文化的传播,人们沉迷于虚拟的童话世界,缺乏独立思考和精神磨砺。 任宁还分析了后现代语境下唯美主义的回潮,以及流行文学对社会的影响。他认为,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和混不吝的态度,使得一些缺乏深度和内涵的文化现象得以流行。 最后,任宁提到牛津词典将“youthquake”选为年度词汇,以及全球范围内年轻人参与政治和社会事件的积极性提升,这预示着一种反幼稚化思潮的萌芽。他认为,需要更多看似激进的努力,才能扭转当前文化偏至的趋势。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从鲁迅1907年创作的《文化偏至论》出发,探讨了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及其在21世纪的时代意义。节目解读了文章中关于文明偏执、个人主义、物质与精神的论述,并结合现代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引发对现代文明发展方向的思考。
  •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批判了盲目崇尚西方文明的偏执,以及中国社会存在的自卑、软弱等问题。
  • 节目结合现代社会现象,探讨了鲁迅观点的时代意义,并分析了21世纪初叶文明的某些侧面。
  • 节目主持人认为,在现代社会,需要警惕文化偏执,并呼吁人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和文化自信。

Shownotes Transcript

1907 年,青年鲁迅写了《文化偏至论》。2018 年,新的「文化偏至」似乎正在悄然萌芽。全球化和互联网科技带来更多可咀嚼的信息,但同时也在我们脑后插上了连向虚无的导管。如果你不喜欢幼稚化的自己,那或许要首先试着对尽可能多的事物负起责任来。延伸阅读:- 鲁迅的文章《文化偏至论》- 任宁的文章《改造这个幼稚化的社会》-《新京报》的文章《柳传志的「至暗时刻」》- Bret Victor 的博客 Worry Dream- 鲁迅的文章《外国也有》- 三岛由纪夫的文章《艺术需要性爱吗?》- 腾讯科技的文章《马化腾谈开放生态:腾讯只做去中心化赋能者》-《牛津词典》2017 年年度词汇「youthquake」-《纽约时报》的新闻《What Turned the British Election? Maybe the Youth Vote》- 任宁为《单读》「书信共和国」所作的《手头所忙之事究竟是什么?》- 俄罗斯反腐律师和社会活动家 Alexei Navalny-《华尔街日报》的文章《Australians Say ‘Yes’ to Same-Sex Marriage in Nonbinding Vote》- 曾任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的 Geoff Raby(芮捷锐)- Jennifer Holley 在康泰纳仕博客上的文章《Youthquake 1965》(相关链接请参见知乎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chizaogengxin))本期主播:任宁「迟早更新」是一档探讨科技、商业、设计和生活之间混沌关系的播客节目,也是风险基金 ONES Ventures 关于热情、趣味和好奇心的音频记录。我们希望通过这档播客,能让熟悉的事物变得新鲜,让新鲜的事物变得熟悉。官网:http://www.weareones.com/podcast)微博:http://weibo.com/chizaogengxin)知乎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chizaogengxin)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反馈,欢迎发电子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