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从家乡到美国:赵元任早年回忆

从家乡到美国:赵元任早年回忆

2025/2/20
logo of podcast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赵元任的思维方式独特,如同智能计算机一般,能够将细微的细节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从中发现规律。他从小就展现出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观察能力,尤其对语言和声音充满兴趣,例如他能够发现衙役独特的报数方法和牙医打板子的猫腻。 赵元任在学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与他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跨学科学习密不可分。他不但精通数学、物理等理科,还在哲学、音乐、文学等领域展现出极高的天赋。他认为学科的界限不应该限制思想,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值得追求。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也成就了他独特的语言学研究,他将数学、物理等理科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语言学研究中,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赵元任在语言学方面的天赋异禀,体现在他超强的辨音能力、记忆力和极快的方言学习速度。他能够快速掌握多种方言,甚至能够用当地方言进行翻译。他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对中国传统语言观念进行了去魅,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他积极倡导科学整理国故,推动了语言学学科的现代化。 赵元任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更是一位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他和妻子杨武威的婚姻是民国时期的一段佳话,他们彼此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杨武威在生活上对赵元任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她自己也才华横溢,事业有成。他们的爱情故事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新潮和个性。 赵元任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不仅是语言学大师,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关键人物,他的跨学科学习和思维方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介绍了赵元任早年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从小就展现出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观察方法,尤其对语言和声音感兴趣。他的思考方式独特,善于将细节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统计对比,找出规律。他横跨文理,在数学、物理、哲学、语言学和音乐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成就,体现了他超强的学习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 赵元任独特的思维方式:将细节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统计对比,找出规律
  • 赵元任横跨文理,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成就
  • 赵元任的跨界成就源于他对知识的广泛兴趣和追求

Shownotes Transcript

* 放入鸡蛋

你好,今天我来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做《从家乡到美国,赵元润早年回忆》。我来为您解读的民国文化名人的老先生列专项目有两个目标,一是和你一块体验时代和社会变迁,二是通过学者艺术家的传记来了解不同文化艺术和学术领域。要了解中国现代语言学的话,那就得从赵元润说起了。

他是汉语语言学之父也就是这一行的祖师爷他在哈佛耶鲁任教时校园里有一句话叫赵先生说的永远不会错作为

作为中国来的学者,他甚至当过美国语言学会的会长,我估计你早就听说过赵元仁的大名了,他不只是学者还是音乐家,谱写过从民国时代传唱至今的歌曲《叫我如何不想她》。

赵元任真是一个神人横跨文理 监通科学艺术留学时主修数学 物理却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他在美国当过物理教授又在清华教过数学 线理学我之前为您解读过的吴密和陈岩确实还说过他是赫赫有名的清华国家学生

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另外三位分别是王国维、梁启超、陈延鹊。我在本期的音频里具体的就为您讲讲赵元润有多神,他为什么这么神。从时间上来说,这本《从家乡到美国》是赵元润对前半生的回忆录,

我用的后半部分的材料来自他的夫人杨不韦的杂技赵家这本书赵元润也提供了大量材料可以说是他们夫妇和写的除了讲赵元润的这个人我还尝试过来为您介绍一些他在语言学方面的学术观点找了他的好几本论文来看这些书全是数字和音标符号更像是理科书实在是很难转述

神人一是有神逻辑,我读赵元润自传就有这个印象,他的性格幽默随和,感情丰富,很受朋友和学生的爱戴,但他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却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我们就先来从他早年的成长经历里看看他的思维特点,这本书一开始他是这么自保家门的,

我名叫袁任,袁是排行,任是本名,汉语当中的姓氏相对不算多,所以如果用英文字母缩写姓名首字的规矩将极为混淆,在当前的 8 亿中国人口里,我的姓名缩写会和 70 万人一样。

要是把原、认两个字分开缩写,混淆程度就会减少 26 倍,只和 27000 人一样。所以,美国华人的英文签名,普遍把两个字的名字拆开缩写,

从这段话里咱们注意什么呢?就是任何不起眼的小细节一进到他的大脑里,就会拆分成明确的数字信息,做大范围的统计对比,随后规律性的东西就浮现出来了。我觉得他的这种思考方式,很像那时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智能计算机。

赵元任生于 1892 年,也就是清光绪 18 年,他祖籍江苏常州,生在天津,因为全家都跟着他的祖父在河北做官。他在童年时代已经有了一套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观察方法,尤其对语言和声音感兴趣。他童年时在祖父的衙门里玩,看见差役打犯人板子,发现他们包数的方法非常奇怪,是这么念的:

1234567892122 估计你也听不懂是吧这种计数法在语言学里称为是密语

目的就是让外人听不懂,但五六岁的赵元润没听几遍就懂了。他发现这种报数法是从十一开始,每个一个数省掉一个十字,因为连着数数人会喘不过气来,到二十三十以后,十倍数被念成了半拍子。赵元润还有做观测的耐心,他听大人们说,犯人只要肯花钱,牙医就可以少打板子。

他就每次都悄悄的跟着数,发现牙医们并没有少报过数,他把自己的统计结果告诉大人,他们总是说,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呢?

赵元任从四岁开蒙读私塾,13 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他在少年时代到南京江南高等学堂读书,学英文和数理化。1908 年,也就是他 16 岁这年,光绪和慈禧先后就去世,学校也设了灵堂,组织学生们磕头,他说我们全都低着头,齐声大笑,反正也没人能分出来我们是哭还是笑。

1910 年,赵元润考取了赴美留学生,这批同学里还有胡适,他俩是一辈子的好友。胡适有 30 多个博士头衔,有人问他,你是不是同辈学者里最聪明的?胡适回答:"不是,赵元润先生比我聪明。"

这也不是科技化,赵元润在 72 个录取名额里考第二,胡适考了第 55。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以后,赵元润也一直在全校学生里保持着最佳成绩。他的这个记录还不只是在一个学科里创造的,他入校时主修的数学,辅修物理学,很快他的兴趣就扩展到了语言学、哲学、音乐。

他学音乐也是既学中国民乐、作曲,又学男高音、钢琴。他上大学时花 220 美元买了一架钢琴,这在当年是一个大数目,那时他每月的伙食费 3.5 美元,早餐就已经有牛排了。有意思的就是,他的钢琴老师是他数学教授的夫人,他那个学期又刚刚在数学考试里拿了两个满分。

看起来赵元润好像在随意的使用自己的天才,其实这也是神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科的边界有时候也是对思想的限制,让人只能看到眼下的局部的目标。

是说新语里有个典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吉说,礼法岂是为我被设置的,对神人来说,学术界限也不是为他们设置的,在他们的眼里,凡是有价值的,让他们感兴趣的知识都值得追求,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都会成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乔布斯在一次的演讲里说过,他大学退学以后报了个英文书法班,学习怎么设计字体,怎么通过改编字体组合和间距,排出漂亮的版式来。他当时也不知道这将来会有什么用,只是觉得这门课有一种美感。

十年以后他开发 Mac 电脑系统时这些知识就全用上了乔布斯说要去做那些好像无用的事情因为人不可能充满预见性的把生命里的点点滴滴串起来只有多年之后回头看人生轨迹才能变得清楚

我们今天再看赵元任的跨界后来都成就了他语言学研究他的学术成绩后人很难超越就是因为他同时具有哲学家的头脑音乐家的耳朵文学家的才气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思维

语言学的本身就是文理结合的学科,要用到数学、物理等知识工具。赵元润在语言学上最有开创性的成果,集中在语音学、汉语字调、语调以及方言研究等方面。

也和他受到的音乐训练有关系。赵元任留学的第五年,从康奈尔大学的数学系转到了哈佛的哲学系,拿到了哲学研究奖学金和博士学位。赵元任的方法论意识也是从小就有的,他有喜欢给事物分类的爱好,学哲学时他也是对认识论、方法论最感兴趣,他做的论文是关于科学分类法的,

这种思考方式用于研究复杂多变的语音现象可是再合适也不过了赵元任动手能力还非常的强他童年时常常搬家最爱看家里人捆箱子打铺盖不光锻炼了分类思维

他的打包技术也比专业包装工人都好。1918 年,他 26 岁博士毕业后,回康奈尔大学教了一年物理,讲的就是电磁学,因为他最早是学电机工程的,他领导中国语言研究所时,对录音和声学器材不满意,就自己画图设计了器材,找国内的厂家生产,效果比美国进口设备还要好。

1920 年赵元润接受了清华大学的邀请担任数学教授他这次回国顺便完成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大哲学家罗素到中国讲学请他做陪同和翻译工作赵元润也真是合适人选

他很熟悉和推崇罗素的思想这时世界著名的哲学家杜威也在中国访问杜威的翻译是他的学生胡适这中间还出了个插曲罗素在中国染上了严重的肺炎一度啊生命垂危曾经托付杜威为他处理后事

赵元润完成的另一件大事,是认识了未来的妻子杨不韦。杨不韦比赵元润大三岁,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是国内最早的医学博士,当时在北京有自己的私营医院。赵元润追了杨不韦很长时间,有一回,他俩赶到了杜薇的演讲现场,迟到了,杜薇正无助地站在讲台上发呆。

兼赵元润是去约会了,低声对她说:"坏人,你这个坏人。"赵元润和杨不韦的婚礼,在当年绝对惊世骇俗,他们在公园照了张相,给双方亲友发了通知,声明两人已经结婚,只接受书信、诗文或者乐谱作为贺礼。

不光事先和谁都没打招呼,连记都不打算登。最后,证婚人胡适看不下去了,催他们办了一张结婚证。且不说这是在民国初年,而且杨家还是闻名难经的名门望族,这件事当年被报纸炒作过,

报道的题目就叫做新潮人物的新潮婚礼。这个新潮更多的是指杨不韦,她个性刚强,快人快语,从结婚后一直是赵元任的主心骨。杨家的世交做过两次民国大总统的李元洪特别的疼爱杨不韦,谈到婚姻时,杨不韦直接的对她说,李叔叔,你怎么知道我们以后不会离婚呢?

那个年代也是一个惊人言论说归说杨不韦为了支持赵元任婚后放弃了自己的医生事业陪他去了美国哈佛任教导

接下来咱们再来说赵元润的那科像超级大脑,他的思维方式里不仅同时装着好几个学科的运行系统,按照科学法则来运算,而且采集信息也极其的灵敏。关于他的语音学天才,我请教了李倩老师。

他说中国传统的语言学清代以前叫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孤学这些对文字的正音示意考证等等但中国的语音学研究一度很薄弱原因你也得理解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吗到了 19 世纪最早来中国的那批外国传教士开始用拉丁字母给汉语寄音编写词典

中国现代语音学这扇学科大门则是赵老先生打开的,如今后辈的语言学者都是在他当年建立的学术范式里做实地的语言调查,用国际音标记音描写方言的语音系统。一般的方言学研究只要求学者能够熟练地运用国际音标听音记音,

整理语言材料并不要求学会所研究的方言但赵元润啊绝对是一个语言天才首先他辨别声音的能力特别强记忆力啊又像是录音机一样有一年他在西湖边上啊一个店铺买木鱼只见他在这个木鱼上敲了一敲在那个木鱼上

打一打,没几分钟,选出来十几个小木鱼,凑成了一套音阶和谐的乐器,看得店主目瞪口呆。而且赵元润的发音技巧也高,学说一门方言的速度极快,到底有多快呢?著名的作家吴祖湘是赵元润在清华的学生,赵元润从点名册上看到吴祖湘是安徽晋县人,

就请他每天下课到自己家来吃饭,跟着他学近间话,一星期左右就完全掌握了。他那次给罗素做翻译,趁着到南京、杭州等地演讲的机会,走到哪里就用哪里的方言翻译。在湖南长沙,当地人问,他是湖南哪个县的人呢?其实他才学了几天的湖南话。

根据统计,赵元润精通欧洲所有的主要语言和许多方言,能熟练使用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和日语。中国有七大方言区:官话、吴语、湘语、粤语、闽语、干语、客家话。大片区的方言,他至少会一种。他在论文里提到过,自己会说 33 种方言,唯一感觉不理想的是闽南话。

我们今天来看赵元润以及他和杨不韦的婚姻有一种之前的中国历史里从没出现过的个性神采胡适说新文化运动应该叫中国的文艺复兴确实赵元润的人生和学术都有一种文艺复兴时代的活力和元气他神奇的跨界方式也是达芬奇式的说完了他神在哪里咱们再从他

后半生的故事里看看他用那颗超级大脑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和中国语言学做出了哪些贡献五四新思想新价值体系的创造和发展也可以说是一种新语言的创造过程

早在留学时期,赵元任就介入了新文化运动的语言学改造,从国外不断的发挥文章,参与学术讨论,他的目标是把西方的科学方法和现代语言学理论运用到中国传统语言的改造上。

赵元润说,我后来的主要职业是语言学,与其说是改变初衷,不如说是回到了老爱好。1925 年,清华以培养国学通才为目标,筹办国学研究院,请赵元润担任主讲语言学的导师,请年轻的赵元润来当导师。

这就是学校方面和院长吴密有眼光了他拥有超前的科学大脑能把物理学生物学这些自然科学的成果带进预言学研究实现学科的现代化

趙元任一直是用科學整理國故的積極推動者他是中國第一個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社學課的主要創建人他說過去研究語言學的學者不覺得自己該和物理學家溝通也是因為現代學術分科太細這是很大的遺憾在文化啟蒙運動當中趙元任的學術研究有特殊的意義

中国文化里是有文字崇拜传统的,认为文字极其神圣,是不能变动的。赵元润清理出来的语言学常识,等于是对传统的语言观念进行去昧,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之一。早在 1916 年,赵元润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提出了简化汉字的方案,他说:"我们有自己的语言,现在要做的是造新的书面文字。

我为您解读过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传记《世年如水》。

在周有光主持设计汉语拼音之前,民国政府发布过一套注音字母,它是借用了汉字的偏旁部首来注音的,台湾地区今天还在用,而赵元润设计的国语罗马字,可以说是汉语拼音拉丁化的先行者,他开发的罗马字在 1925 年获得了民国国语推行委员会的支持,被称为赵元润式国语罗马字。

而他推辞说,这么命名啊,自己当然荣幸,但不符合语言学规律,汉语改革是全社会的运动,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权利和义务,一起合作的人越多,推广和使用效果才越好。他做语言改革工作的愿景是,努力下去,让全国人都能读、写识字。

几十年里我们可以把世界上的文学科学精华翻译成中文不到一百年里我们的学术思想可以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丰富高深

赵元润还是国语标准发音的最早倡导者,1919 年中国第一次制定的官方标准国语,就是由他朗读《广场篇》,拿到了全国各地学校去推广。赵元润学遍全国所有的方言,也是为了设计语音时做到尽可能的均衡,建立简便一致的系统发音。

今天我们在网上可以找到他当年留下的录音在这段录音里赵元任分别用当时的国语江苏话上海话湖南话做情景示范

李倩老师的专业点评就是,她的发音之标准就像 EI 做出来的,方言的字正腔圆程度可不是相声评书里学方言的导口能比的。在语言科学这门相当严肃理性的学科里,赵元润还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幽默感。你一定知道,她写过一篇奇怪的文章,叫《诗诗,识诗识》。

意思就是一个姓施的人吃狮子的历史,这是一百多个同音字组成的。对这篇文章还有两点你不知道的,第一,赵元润不止写了一篇,还有另外的两篇,读肯定是没法读了。第二,很多人误以为这几篇短文是他的文字游戏,当绕口令来看。赵元润不是为了好玩,他是为了说明中国语言的独特历史现象,

古汉语里大多是单字组成的单音词,同音词就比双音词组成的现代白话文多得多,所以古文当中会出现书面上看没毛病,但读起来听不懂的情况。

他写《诗事》、《诗》、《诗史》这几篇小文就是为了展示其中的极端情况,因为光讲学术现象,感兴趣的人肯定不多,写成这种抓人眼球的文字,效果就不一样了。放在今天,赵元任要是做传播搞运营,也会是一把好手。

遗憾的就是趙元任為中國語言學界奠定的基礎受到了日軍侵華的嚴重影響 30 年代他們夫婦是打算在南京定居的還建了一所有好幾間書房的大房子

抗战爆发以后,幸亏杨不韦当机立断,赶在南京陷落前,先把卧病在床的赵元润给转移了出去,之后自己带着几个女儿赶在日寇大屠杀前逃了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民国学者里赵元润怕老婆是有名的,赵元润说自己爱有多深怕有多深,据说 30 年代清华大学曾打算请赵元润担任校长,有人说那还不如请杨不韦当校长呢,反正以后也是归他管,被蒋介石听到才换了人选。

赵元润说,自己生性散漫,只喜欢搞学术,最怕当官,不喜欢行政,也不会行政。有一次政府要委任他当校长,他干脆躲到了美国加州去当大学教授了。中国在新文化运动的大变局里,拥有天才赵元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大幸运。赵元润能以杨不韦为依靠,也是一大幸运。

1938 年后,赵元润一家从昆明搬去了美国,此后赵元润长期在美国从事教学和研究,期间曾经到大陆、台湾访问讲学。就像这本书的名字,它的译声是《从家乡到美国》。杨不韦在《杂技赵家》里说,我们当初到美国来,是因为元润在中央研究院受到迫害,

在待下去精神就会出问题这几十年来我们虽然在国外但是对国家不是没有建议物赵元任在哈佛编写过国语讲义和粤语讲语是很多美国大学一直在用的汉语教材有人说那是一套天才教授写给天才学生的教科书因为授课的难度相当大在赵元任的粤语课上学生们要掌握广州话的

他教的一个美国生美国长的华裔学生到中餐馆用餐时服务生用粤语来问他先生你离开我们老家多久了这个问题啊正是他的老师赵元任走到世界各地都会被当地的人问到的

有人就总结说,赵元润是到西方取真经回国的玄奘法师,而杨不韦是一路保佑他的观音菩萨。他们刚到美国的时候,国内大学拖欠的款项和津贴迟迟未到,赵元润苦恼不已,想不出办法。杨不韦自己挺着大肚子,用分期付款买来的缝纫机,学做衣服补贴家用。他是学医的博士,动手能力也不下于赵元润。

两个小时就能做成一件成衣杨不韦还做的一手好菜开过餐馆出版过一本中华食谱是风靡欧美几十年的中餐的长销书赵元润夫妇有四个女儿护士说他们一家父亲是天才母亲是能人女儿们则个个聪明的不得了

赵家的女儿个个如花似玉都是美国名校的教授和科学家长女赵如兰是哈佛第一位华裔女教授赵元润说自己一家三代里包括女婿在内拿过 18 个美国大学的最高学院奖项金钥匙奖赵元润这位神人还拥有世人羡慕的神仙婚姻他们夫妇在 80 岁时还在欧洲自驾游

1981 年 3 月,杨不韦去世,享年 92 岁,赵元润悲痛的无法自寂。

坚决不回自己的住处,暂住在了女儿家,说我再没有家可以回了。不到一年,她也离开了人世,中年 90 岁。按照他们的遗愿,骨灰被洒进了太平洋,让海水把他们带回了祖国。当年,杨不韦在两个人庆祝 50 周年金婚时写下了一首诗,吵吵争争 50 年,人人反说好姻缘,缘认欠我今生夜。

颠倒阴阳再团圆意思就是说他们夫妇都是个性强烈的人能共同生活半个多世纪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这辈子为了赵元任放弃了事业下辈子两个人再续前缘时该调换调换性别轮到赵元任牺牲了

总结关于中国汉语言学之父拥有超级大脑的神人赵元润我就为您介绍到这儿最后我们简单的总结一下赵元润生于 1892 年天赋异禀横跨文理、监通科学和文艺的学术经历让他成了具有哲学家的头脑音乐家的耳朵文学家的才气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思维语言学的大师在新文化运动的关键时期

赵元任奠定了中国语音学方言研究的基础他把西方的科学方法与现代语言学理论运用到了中国传统语言的改造上为中国语言学的建立建设了新的边界在普通话的推广汉语拼音和简化文字等等文字改革方面他都是先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