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在塑造精神方面有着强大的能力,能够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不仅受心灵驱使,还参与塑造我们的心智。
这可能表明身体不舒服和心情不好之间存在某种相通之处,反映了身体和心智之间的密切联系。
身体不仅强烈影响心智,还参与塑造我们的心智。身体和心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大脑无法清晰区分生理和心理。
肉毒杆菌通过消除表示忧愁的眉间皱纹,阻止了负面情绪的身体反馈,从而减少了大脑中负责处理负面感受的脑区活动,进而缓解抑郁症状。
扩张性身体姿势向大脑传递“我挺厉害”的信号,研究表明,这种姿势可以让人体验到类似比赛胜利的兴奋和自信感。
身体感受到的温度与心理感受密切相关。温暖的身体感觉会让人产生被爱护的心理安慰,而寒冷则可能让人感到孤独和空虚。
手指和数字在大脑中拥有相同的神经实体,手指灵活可能让人们在思考数学问题时更加敏锐。此外,小时候使用手指的方式也会影响成人后大脑处理数字的方式。
当身体动作与词语表达的意思一致时,理解能力会提高。例如,顺时针转动手腕有助于理解“调高音量”,而拉向胸前的动作有助于理解“接收信息”。
运动的身体更容易产生灵感,因为动起来的身体可能正好捕捉到解决方案。实验表明,通过移动身体模拟解决方案,人们更容易想出创新的方法。
镜像神经元让我们在看到他人动作时,大脑会重放相似的体验,无需逻辑推理就能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这种神经元在理解他人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你好本期我来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做《聚神认知》这本书还有一个副书名叫做《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现在虚拟现实技术非常的热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
大脑是身体的控制中枢我们的各种情绪感觉都可通过触控大脑神经元来实现但身体真是只是大脑的傀儡吗当然不是据深认知这本书就指出我们并不总是指而后行很多时候也会先行而后知我们的身体在塑造精神方面也有着强大的能力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很多脱敏的科学家都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隐藏的真相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他去幼儿园接两岁大的女儿发现他很不开心而且要求吃感冒药这是生病了吗作者又是询问又是摸额头也没什么异常后来打电话问老师才知道了女儿不开心的原因
原来有个小男孩把他喜欢的玩具拿走了这个日常的生活事件有什么特别的吗身为脑科学家的作者的确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那就是为什么女儿会向他要感冒药吃呢本来是玩具被抢了心情不好为什么他想到的是吃感冒药呢这个问题是否意味着身体不舒服和心情不好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或者更一般的说身体和心智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吗这实际上啊就是本书的核心观点作者认为我们的身体并非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只是受心灵驱使的工具相反呢身体不仅强烈的影响了心智而且会参与塑造我们的心智这也是本书书名《举身认知》的含义
据深认知顾名思义,就是说我们的心智活动与身体密切相关,这个观点背后的理论依据就是,我们的大脑并不能清晰的区分生理和心理,管理生理的大脑区域通常也是管理心理的大脑区域,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身体来影响甚至创造心智。
怎么来理解呢本书每一章的标题都是最好的解释比如说皱纹没了忧愁也没了手指灵活数学也强和跳跳舞学数学
这些听起来好像违背了我们的常识我们的日常经验就是情绪不好才会愁眉苦脸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怎么可能反过来呢还有啊数学能力和手指头灵不灵活有什么关系呢确实啊这些都是我们的常识但常识虽然给了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有时候也确实会掩盖了真相在身体和心智这个问题上情况正是如此
这本书的作者是西恩·贝洛克,他是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的教授,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和脑科学。在这本书里,他就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有趣的生活现象,向我们展示了身体对精神活动的强大影响力。
接下来呢我就来为您详细讲述这本书的重点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身体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思维和对他人的理解的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要点身体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身体会影响情绪吗答案是会而且啊影响巨大
我们先来看看面部表情与抑郁症治疗,现有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能帮助大部分抑郁症患者脱离疾病的苦海,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患者无法从这两种治疗方法当中获得帮助。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无论药物还是心理治疗,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患者的大脑进行医治。
这种疗法背后的假设是大脑是疾病的根源因此只有针对根源才能有效的治疗疾病这种思路乍看之下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通常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但是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是两码事儿
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设想,是否可以不通过大脑,而是通过身体来缓解抑郁呢?这当然是可以的,德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研究证实了,肉毒杆菌可以有效的缓解抑郁症状。你没有听错,就是爱美人士为了延缓衰老用来消除皱纹的肉毒杆菌。
科学家们从当地的心理诊所招募了患有重度抑郁症的男性和女性对他们的脸部注射了肉毒杆菌或者是安慰剂这是一项双盲实验也就是说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和患者都不知道注射的是哪一种结果呢接受肉毒杆菌注射的患者的抑郁症状比如说悲伤绝望负罪感严重程度平均减少了 47%
与此相对照的就是那些接受安慰剂注射的患者就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改善在整个的研究过程当中他们的抑郁程度都没有什么变化另外英国心理学家对做过整形治疗的人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那些使用肉毒杆菌消除眉间皱纹的人比使用肉毒杆菌消除鱼尾纹化学患夫以及使用玻尿酸蜂唇的人在情绪上的改善更为明显
当然了,这里的重点不是肉毒杆菌,而是面部表情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当表示忧愁的眉间皱纹消失了之后,人们的情绪似乎也变好了。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种解释就是,当我们体验到某种情绪,比如说不高兴,这种不高兴的情绪不仅仅出现在大脑当中,而且还会延伸到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
比如说皱眉头而这些身体表现又反过来向大脑发送信号确认我们真的不高兴了那么现在呢肉毒感觉让我们无法皱眉头也就是无法反馈确认不高兴的信号大脑可能就会解读成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
大脑扫描也的确是发现,当人们无法做出负面表情的时候,负责处理负面感受的脑区就没有以前那么活跃了,这样啊,如果连续几周大脑都没有接收到确认不高兴的信号,那些不高兴的情绪体验也就不再那么明显了。
可以看到啊单单是面部表情的改变就会对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不难想象身体的其他方面也会对情绪造成影响比如说抬头挺胸走路带风这样的身体姿势会向大脑传递一个信号我挺厉害的
这可不是吹牛加利福尼亚大学哈斯商学院的卡尼教授研究就发现一分钟的扩张性身体姿势就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比赛赢了的那种兴奋而自信的感觉不过兴奋和自信的另一面就是冒险所以采取扩张性身体姿势坐着的人如果是学生可能更容易作弊如果是司机可能更容易飙车
除了从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方面来理解身体对情绪的影响之外我们再来看看身体感觉到的温度对情绪的影响网上有一句话叫做寂寞空虚冷其实这几个词摆在一起还真的有几分道理寂寞空虚是一种心理感受冷是一种身体感受这句话无意当中印证了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之间相通的关系
冷让人感到孤独温暖则让人感到被人接纳的安慰这方面最著名的实验是心理学家哈洛的接触安慰实验以前人们认为母亲对于婴儿来说就是行走的奶瓶而已但是哈洛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有力的就驳斥了这一个观点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它落给小猴子们分别放了两个假的妈妈,一个假妈妈由铁丝做成,胸前挂着个奶瓶,另一个假妈妈由内部放置 100 瓦灯泡外面包裹柔软布料的木头来做成。
如果有奶就是娘的话,猴子们会跟有奶瓶的铁丝妈妈更亲近,但结果却是,猴子们喝完铁丝妈妈的奶之后呢,就毫不犹豫地奔向了木头妈妈。在受到惊讶的时候,猴子们也总是跑去依偎在木头妈妈的怀里,及时撤走木头妈妈,猴子们在喝完铁丝妈妈的奶之后呢,就会四处散开各玩各的了。
实验说明有奶不见的是娘有温度的才是娘比起奶水小猴子更需要的就是温暖因为温暖的身体感觉让他们在心理上获得了安慰我们日常使用的很多说法都体现了身体温度和心理感受之间的关联比如说称赞朋友的时候我们会说你的热情就像是一把火但是面对敌人的时候就是会令人瑟瑟发抖的秋风扫落叶
那么同样的,我们可能就会问了,为什么身体温度和心理感受有这样的相通关系呢?这里就得提一下,脑导了,脑导的作用是记录身体的感受,但同时也记录心理感受,也就是说,如果身体感觉到冷,心里就很可能感觉到空虚寂寞,身体感觉到温暖,心里也会感觉到被人接纳了。
我们什么启示呢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身体感受来影响心理感受比如说感觉孤独了就去晒晒太阳穿上舒适温暖的衣服或者喝一杯热茶等等
温暖的身体会让我们产生被人爱护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要点我们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身体温度来说明身体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那么我们的理性活动比如说至关重要的数学语文甚至创造力也会受身体的影响吗如果会又是如何被影响的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要点身体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从身体对数学能力词语理解能力创造力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来说首先我们来看身体与数学能力之间的关系根据统计全美数学竞赛的冠军通常都擅长音乐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就是听音乐会提高孩子的智商特别是听莫扎特的音乐
那么这些数学天才们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还真不是,实际上超长的数学能力与他们弹奏乐器的手指是有关系的,我们知道弹奏乐器需要协调的手指动作,科学家们就发现手指越灵活,数学也就越好。
这又是为什么呢现有研究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手指和数字在大脑当中拥有相同的神经实体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记录生理感受的脑区同时也是记录心理感受的脑区一样身体温暖会让我们同时感受到心理温暖类似的既然手指和数字在大脑当中对应同样的神经细胞那么手指灵活很可能让我们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也更加敏锐
第二个原因是,小时候使用手指的方式会对我们成人之后大脑处理数字的方式造成影响。我们来回想一下,小时候学习数数,是不是掰手指头呢?当别人问小时候的我们几岁时,我们也通常举起手指头来回答,四岁了。还有,我们在清点物品数量的时候,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指头点来点去。
有一个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手指动作与数字理解之间的密切关系。请想象一下,现在要你用右手的一根手指头在键盘上按下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数字,如果小时候你是习惯用右手学习从 1 到 5 数数的话,那么可以预测,你在认出小于 5 的数字时,比使用左手手指按键盘用的时间更短。
这就说明手指动作增进了我们对数字的理解手指灵活度与数学能力密切相关原因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身体又是如何影响我们对词语的理解呢我们来看两个现象首先当我们在理解小明把电视机的音量调高了这句话的时候如果同时顺时针转动手腕的话那么我们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会更快
第二个现象就是,在理解李蕾打电话给我和我给韩梅梅讲故事这两个句子的时候,如果同时伴有一个类似把东西拉向胸前的动作,那么在理解李蕾打电话给我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时间就会更短。反过来,如果同时伴有一个类似把东西推出去的动作,那么在理解我给韩梅梅讲故事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时间也会更短。
这两个现象分别说明了无论我们是在理解具体的概念比如说把音量调高还是在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说接收和传送信息身体动作都会影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当身体动作与概念表达的意思一致的时候我们的理解能力就会提高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用商务学家唐纳德·赫布在 1949 年的《重大发现》来解释
唐纳德发现,多次在同一时间活跃的脑细胞更容易连接在一起。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神经元的活动激起了另一个神经元的活动,由于它们彼此多次的刺激,于是就产生了一些生长或者是代谢的变化,这些变化贯穿细胞间的连接,让细胞能更高效的激活彼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是"鹤步型学习"。
而在词语理解这个具体的问题上科学家们就发现当人做出了一些微小的动作时比如说挪动腿脚手指头或者是舌头的时候大脑负责移动身体的运动皮质就会被激活重点是后面当人们读到了与腿手臂嘴有关的动作词汇时比如说踢呀捡起舔的时候前面那片负责运动的区域也就会被激活换句话说控制
腿的脑区同时参与了对 T 这个词的理解身体与词语理解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实际上啊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多的启示现在教育无论是东方西方都是静止的教育什么意思呢孩子要安静的坐在凳子上学习的时候啊也只是通过头脑去理解但是啊当我们了解到身体在理解数学和词语概念上的重要作用之后呢或许啊应该改善教学方式
心理学家阿特·格伦伯格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人是怎样学习的,他通过实验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他让孩子们阅读一些句子,其中一些孩子在大声阅读句子的时候,同时被要求用道具把句子所说的内容表演出来,比如说山羊吃甘草这样的句子,另一些孩子只大声重复阅读句子就可以了。
结果表演句子内容的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提高了 50%这就说明身体参与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我们再来说身体和创造理智间的关系如果我们遇到了难题坐在桌子前面抓耳挠腮一直想不出来的话本书的作者会建议我们站起来活动活动哪怕在屋子里走几步都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运动的身体更容易产生灵感,当然了,没有实验就没有说服力,我们来看一个与此有关的实验。假设你是一个医生,现在你有一个胃肿瘤不能开头手术,而不消除肿瘤就会死去的病人,好消息是高强度的激光照射可以消除肿瘤,坏消息是高强度的激光照射会破坏包裹在肿瘤外边的健康组织。
怎样做才能既消除肿瘤又不破坏健康组织呢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必须要有创新思维面对这个难题的还有两组大学生他们的电脑屏幕上都显示相同的肿瘤图片不过其中一组学生还被要求跟踪电脑屏幕上的小圆点这个小圆点在为肿瘤健康组织边缘不规则的运动
结果被要求跟踪小圆点的这组学生想到解决方法的概率会更大这个解决方法就是在病人周围放置一些单独的激光每个都瞄准了未肿瘤如果每个激光都传递少量的辐射最后就能积累足够的辐射破坏肿瘤又不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伤害
这样听起来我们可能会觉得是小圆点提醒了那些学生但实际上那些跟踪小圆点的学生认为小圆点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干扰了思考那么怎么解释这组学生更高的创新能力呢那就是通过移动身体模拟解决方案人们就容易想出别处心裁的方法
在这个例子当中,转动的眼球就模拟了周围放置的激光。所以,这个实验就说明,活动活动身体比坐在桌子前面冥思苦想更容易得到灵感的眷顾,因为动起来的身体说不定正好捕捉到了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像谷歌和苹果这样的创新公司会为他们的员工专门准备运动区,就是要让他们动起来。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第二个重点,我们通过数学能力,词语理解能力,创造力三个方面,解释了身体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现在我们把关注点从自身转移开,看看周围的人,有时候我们会抱怨说我讲了这么久,他怎么还是不明白呢?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有时候我们又欣喜若狂,我什么都还没说呢,他就什么都知道了,简直就是知音。
对于理解他人这件事我们的身体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身体如何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理解
我们能理解别人的动作意图甚至是情绪仔细想想啊这实际上啊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李雷打开书我们就知道是英语书当李雷张开嘴我们就知道他要说 how are you 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当然了很可能你已经忍不住就要说了这是经验啊且慢啊本书的作者要从科学新发现的角度来重新解释这个现象
让我们退回到 1996 年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贾科默李佐拉蒂和他的研究团队马上就要在观察猴子吃花生米的行为当中有一个重大的发现了研究者们监测到猴子伸手抓住花生米并放入口中的时候猴子大脑运动前驱皮质的神经元被激活了这没什么好意外的因为这个区域啊一直就被认为是负责编排动作的
再次通过观察验证了理论研究者们就心满意足的去吃午饭了刘夏身上缠满了铁丝无法动弹的猴子在实验室里
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但谁知道呢,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有个研究者提早回来,当着猴子的面吃冰淇淋,这个研究者惊讶的就发现,猴子前运动神经元很活跃,也就是说猴子虽然没有吃的动作,但是看到别人吃,于是在大脑深处就有了吃的反应。
这个了不起的发现被称为是镜像神经元镜子的镜图像的像顾名思义啊这类神经元会像照镜子一样把我们看到的动作反射过来就跟自己在做动作一样看别人打哈气自己也跟着打哈气就是这个道理目前呢科学家在人类大脑若干区域都发现了这类神经元
它被誉为是当代最重要的神经科学发现有人甚至认为这个可以媲美科学史上 DNA 的发现那么这个发现重要在哪里呢又跟我们理解他人有什么关系呢
在镜像神经元没有被发现之前,科学家倾向于用经验逻辑来解释我们对他人行为的理解,比如说,为什么我们知道李雷张嘴就会来一句好阿佑呢?是因为以往我们多次见过,根据经验进行推理,这次很可能也会是一样。在镜像神经元被发现之后,科学家们就倾向于认为,我们之所以能理解李雷的行为,是因为我们曾经以相似的动作读过好阿佑。
现在看到李雷的动作大脑镜像神经元立马就重放了当初的相关体验无需逻辑推理我们瞬间就懂了这里有个关键就是要理解别人最好之前我们有过类似的身体体验
比如说科学家们发现同样是看球赛那些曾经是运动员或者是有过类似运动经验的人与那些键盘球迷相比大脑反应是不同的与其说他们在用眼睛看球赛不如说他们在大脑当中重演了一遍
镜像理论不仅用来解释我们如何理解他人的动作,而且被用来解释我们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为了更清晰的看到身体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离开镜像概念,用一个实验来说一下身体对理解他人情绪的影响。
实验是这样的,A、B 两组大学生被要求观看视频当中人脸的表情,当发现表情变化的时候就按下按钮,在这个过程当中,A 组学生要模仿他们看到的表情,B 组学生嘴里显着一支铅笔,无法模仿表情。结果就发现,能模仿表情的 A 组学生识别表情的时间比 B 组短得多。
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当我们通过一些身体动作来模仿别人时我们会更加了解别人的情绪这可以用来解释共同生活多年的夫妻为什么外表会越来越像因为他们为了了解对方的情绪会不由自主的模仿对方的面部表情久而久之就越来越像了而且据调查越像的夫妻对自己的婚姻也是越满意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相反的情况,既然镜像他人的动作对于理解他人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要是这面镜子模糊不清会怎么样呢?也就是说身体无法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表情会怎么样,后果可能非常的严重。一些科学家认为镜像反应缺失正是自闭症的元凶。
与正常发育的孩子不同,自闭症的患儿在模仿他人动作和表情时比较困难,相应的,他们也更可能无法准确理解他人的动作和表情。当然了,必须说明的就是,还有一些科学家并不认可镜像缺失是自闭症的根源,因为并非所有的自闭症患者都无法模仿他人的动作和表情。
和镜像神经元理论是一样的,这些争议都有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无论是否采用镜像神经元理解来解释对他人的理解,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就是,身体是我们理解他人的基础,就像无论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地球和太阳都在照样运动一样。
总结到这儿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就为您说的差不多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总结一下第一身体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比如说面部如果长时间无法做出皱眉头的动作会有利于减少负面情绪扩张性身体姿势会让我们更自信和更愿意冒险而温暖的身体感觉会让我们产生安慰的心理感觉反之啊则会是空虚寂寞冷
第二呢身体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比如说灵活的手指和敏捷的数学能力相关配合身体动作会提高我们的词语理解能力自由活动的身体更可能获得创新的思维第三身体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理解比如说看到别人打哈气我们也会打哈气的动作同步会让我们对他人的行为和情绪更加感同身受
以上就是《聚神认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聚神认知》被称为是认知科学的第二浪潮,与之相对的第一浪潮,可以被恰当的称为《离神认知》,就是说我们的认知活动跟身体没什么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才会一会儿把心智活动比喻为计算机软件,一会儿又比喻为神经网络的连接方式。
无论是软件还是连接方式都在说明心智活动与身体硬件没什么关联我们对未来想象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只要软件或者是连接方式还在即使我们的肉体损毁了我们的心智还可以复制上传到肉体上这实际上就是科学版的灵魂不灭套用笛卡尔的话来说就是我思我在
但是啊,随着具深认知的兴起,科学家们越来越意识到身体在心智活动当中重要作用,我思故我在,正渐渐的转向为我做故我在。
这个转向可能会对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语言学、伦理学等等学科造成全面影响不过,巨深认知的研究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身体和心智之间到底如何相互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而本书对巨深认知的介绍也偏重于现象描述没有进行系统分析所以如果你想要进一步的了解巨深相关的理论则需要更系统的书籍
推荐你去阅读马西奥的三部曲,迪卡尔的错误,感受发生的一切,寻找斯宾诺沙。对于我们来说,聚身认知这个话题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既然身体对情绪,思维,以及对他人的理解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是不是应该让身体立即动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