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我今天要解读的这本书名为《远见》,副标题是《如何规划职业生涯三大阶段》。它提出职场生活不是一份份工作的集合,而是一整段职业生涯,需要具备职业发展的远见思维,为自己制定至少长达45年的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是马拉松,而非短跑。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短期目标上,例如明年的升职加薪或跳槽机会,而忽略了长远规划的重要性。拥有远见思维,从职业生涯的整条路径着手,制定长达45年的规划,并积攒足够的职场燃料,才能从眼前的困局中跳出来。这本书不仅提出关键性问题,点亮思维格局,还提供制定长期规划所需的工具和技巧,既打通了职场远见思维,又提供了实践工具。
作者布莱恩·费瑟斯通豪是澳美互动的全球董事长兼CEO,也是首席人才官。他拥有35年的职场生涯,并花了20多年研究职业规划,帮助数以万计的专业人士发展职业生涯。他在多所知名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讲座,撰写的文章在国外知名媒体广泛传播。书中提出的职业生涯远见思维,是他几十年经验的结晶。
这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解读:职业生涯的三大阶段、三种职场燃料和如何善用时间资产。
首先是职业生涯的三大阶段,每个阶段约15年。第一阶段(初入职场):寻找和发展职业生涯的“甜蜜区”,即热爱、擅长和社会需求的交集。这个阶段是学习、探索和建立良好工作习惯的时期,为未来两个阶段打好基础。我自己的经验是,我20多岁时,就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内容传播行业。但大多数人可能需要更长的试错期,迷茫和焦虑是正常的。即使找到了喜欢的行业,也会经历痛苦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关注学习曲线和积累职场燃料至关重要。
第二阶段:创造真正的差异,找到自己的“尖峰点”,即远远超过平均水平的技能。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从执行者到领导者的角色转换。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兼顾全局和细节,能够随时调整高度,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我认识的一位老师,24岁时就从一家被收购的出版公司空降到一家合资公司担任副总经理,面临着对出版行业整体的换位思考,以及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和人权的冲击。他迅速地将自己聚焦在新业务的建立和发展上,从零开始组建团队,建立流程和制度,培训新人,改变老人。他被迫改变了很多外企养成的严格习惯,学会在不同的生态中做好领导。初任管理者需要注意自己的仪容、态度,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员工的状态。要建立核心小团队,成员应互补而非相似,学会用耳朵去领导,而不是嘴巴,并把自己定位成一名服务者,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阶段(55-70岁或更长):优化长远发展,发挥持续影响力。这个阶段的核心目标是优化长远发展,发挥持续影响力。退休后应逐渐减速,而非突然停止工作,避免对身心健康造成冲击。可以从行动者转变为建议者,发挥余热。作者讲述了一个案例,保洁公司加拿大分公司副总裁蒂姆退休后转型到慈善事业,这得益于他多年的规划和在保洁公司积累的经验。
其次是三种职场燃料:可迁移技能、有意义的经验和持久的关系。可迁移技能是指在不同工作和行业中都适用的能力,例如解决问题、沟通、吸引人才等。有意义的经验是指多样化的工作经验,能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建议尝试创业、跨国工作、志愿者工作或留学等,提升自身多样性。持久的关系是最有效、最耐用的燃料,职场关系可构成金字塔结构,包括联系人、专家团、关键同事、支持者和自己。支持者对职业生涯至关重要,人数一般不超过五个。
最后是时间资产的分配。职业生涯规划应像投资一样,合理配置时间资产。应将时间分成大块时间和碎片时间,分别用于不同任务。时间分配应平衡工作、家庭、健身、社交、学习和休闲等方面。应定期盘点时间档案,审视时间投资的实际情况。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