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64 拥抱多样性:说到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殊儿童”

Vol.64 拥抱多样性:说到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殊儿童”

2025/5/31
logo of podcast 非显著差异Nonsignificance

非显著差异Nonsignificance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古铜
米粒
Topics
苏雪云: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生率很高,个体差异巨大,病因不明,诊断困难,存在误诊和漏诊。诊断的意义在于获得更科学的干预服务,但家长不应过度关注诊断结果,而应关注孩子的具体需求,通过环境改善和自身学习来支持孩子。早期干预很重要,但任何时候的介入都有可能带来变化,关键在于方向和方法是否系统。家庭是一个生态系统,家庭系统的压力与家庭成员和社会环境、社会支持都有关系。家长应接纳孩子,调整自身心态,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和优势领域,创造积极温暖的亲子互动氛围。 古铜:许多家庭都面临孩子出现特殊需求的问题,特殊教育是一个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领域。家长应将与孩子的互动视为正常的人际互动,而非任务,并根据孩子喜好调整方案。 米粒:家长对障碍的认知和态度比诊断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更大。诊断能帮助家长理解孩子,但很多家长难以接受诊断,并因此陷入焦虑。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特殊需求儿童,特别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复杂性。专家指出,自闭症的诊断困难,个体差异很大,病因不明,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诊断的意义在于获得更科学的干预服务,而非贴标签。
  •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困难,个体差异大,病因不明,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
  • 诊断的意义在于获得更科学的干预服务,而非贴标签
  • 干预方法并非针对特定疾病,而是关注儿童的特定需求

Shownotes Transcript

作为一个教育类泛文化播客,非显著差异一直关注儿童的成长、生活和处境。今年的儿童节,我们想聊聊被称为“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这个群体。 我们试图呈现童年和发展的多样性,再次审视儿童形象的建构以及我们对差异的理解。近年来,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似乎越来越多,家庭面临着更复杂的养育挑战,我们从未比现在更需要建立一个养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了特殊教育研究者苏雪云教授,一起探讨了具有特殊需求的儿童群体,特别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复杂性,如何理解儿童的“特殊之处”以及如何回应他们的真正需求。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64期《拥抱多样性:说到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殊儿童”》 【本期主播】 古铜,米粒 【嘉宾介绍】 苏雪云,特殊教育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干预(自闭症与发展迟缓儿童等)、辅助沟通、学前融合教育、0-6岁婴幼儿评估与发展等。负责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等课题16项,AEPS-3(0-6岁儿童课程本位的综合评估工具)中文版负责人等。主要著作有《超常儿童心理学》(第二版)2016,北京大学出版社;《婴幼儿早期干预》201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自闭谱系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系列丛书2016,北京大学出版社等。 【收听指南】 00:02:04 谁有特殊需求?了解各类不同的"儿童发展迟缓" 00:14:20 诊断"特殊需求"的意义:理解孩子, 重塑期待 00:28:46 在家庭内部支持特殊儿童发展 00:50:21 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社会支持 01:04:43 理解差异,拥抱多样,接纳自我 【背景音乐】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了这首《大提琴组曲》 1G大调,BWV 1007,大约创作于1720年,尽管这部作品直到1825年才出版。 ️ 联系我们 小红书�:非显著差异 音频剪辑�: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