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生活同樂會》蕭彤雯 主持 2025.06.26 工作媽媽學會的事

《生活同樂會》蕭彤雯 主持 2025.06.26 工作媽媽學會的事

2025/6/26
logo of podcast 飛碟電台

飛碟電台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探讨工作妈妈在职场与家庭之间难以兼顾的困境,以及如何平衡两者。作者分享自身经验,并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 职场与家庭的平衡问题
  • 全职妈妈与职业妇女的抉择
  • 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的挣扎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天礼拜四的男女大不同今天这个访问我期待已久因为我先说这本书我真的觉得非常的好看

刚刚作者一进来我就跟他说我跟你讲这本书真的很好看是我近期来算是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所以今天谁该听呢我觉得大家都该听虽然今天我们的主题叫做工作妈妈学会的事

但其实他在讲的呢不是只有女性他讲的是家庭他讲到父母讲到亲子讲到婚姻甚至讲到与这个这个

因亲之间的相处我都觉得非常的有趣尤其是很多的女性其实在职场跟家庭当中会有非常大的一个挣扎到底应该要当全职妈妈或是要当职业妇女我用什么东西来判断而我会不会因此失去什么这当中的平衡它是值得的吗其实

一开始可能都是以陪伴或是以妈妈这个角色出发就是我应该怎么样做但其实

最终最终你会发现这一切的经历这一切的感受到最终回来还是回到自己身上没错就是工作妈妈学会的事其实是身为自己的一段旅程对所以这本书我看完之后我觉得非常非常的有感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年纪也差不多到这种东西

中文字幕提供

美珍老师写的书都很厉害那像是之前她来上我们节目的时候那时候是时间教会我们的事嘛那时候是因为大家知道我是学姐这个高中跟大学的学妹那高中我们的我们所念的高中有三十重句这样子的一个传统所以那时候学姐他们那一届三十重句完之后呢她觉得

有很多很多的这些故事把它集结成书也就是有点像是我们去我们去回到三十不管是回到三十年前跟当时三十年前的那个女孩说或者是我们想写给现在的高中女生来看那本书我自己非常的喜欢然后上次我记得上一次

你来应该是那个吧阅读素双阅读素养对还有一次双阅读素养对那本书我也超喜欢的双阅读素养是跟陈教授一起合著的对对对那个是在讲就是以现在的这个呃

现在的这个网路啦 AI 世代啊其实孩子们都不看书了可是我们一直告诉大家纸本阅读各种科学的研究都发现纸本阅读你看真实的字跟你在网路上阅读透过 3C 阅读其实不一样对但是你没有办法去抗拒这样的一个潮流的时候你怎么样去把这两个

混搭配合搭配那本书我也觉得非常非常的棒所以大家听到现在就可以知道美睛学姐其实在教育不管因为她以前是记者她一直都是在这个方面但其实这一次的这本书是比较少见到你所书写的内容对因为我一直很害羞于要写自己的经验你掏心掏肺了你你掏心掏肺了

就是你自己第一次偷心偷肺工作妈妈学会的事其实我们记者当记者的人都有一个特质就是我们很害羞于公开自己的故事我们比较希望能够去

宣扬别人的故事或是阐述别人的故事所以这次我其实整个写的过程里面我一直有无数次的挣扎想说这个要写吗这个写出来会不会不太好就是我自己有设这个新闻检查这样但是后来能够让我自己

真的很如实的把自己过去作为女儿母亲妻子媳妇的经验写出来是因为我相信有人会需要这个经验作为他人生的反思所以我有点像是义不容辞就好吧我就把它写出来但是写出来不代表里面讲的所有东西都是

标准的答案没错我觉得所有的这一类书籍都一样就像我自己写的书也是一样的就是

我觉得没有任何不管是教养或者是关系没有任何一段关系它是有办法去被复制的没有但是你可以在别人的故事当中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或者是你可以看到原来这件事情大家都发生过我觉得那种感觉

陪伴的感觉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美珍这本书就给我非常非常就是温暖的陪伴感而且是从

你的秩序跟你的前言开始我就觉得超疗愈我就觉得非常的感动那我在这里先介绍一下崇美珍老师她曾经是经理人乐刊的总编辑是数位时代编辑总监那过去她其实是在我们其实记者行业媒体行业是非常高压跟速度非常快的对

那样子的一个事所以她以前是就是我们职场上的大家说的女强人也是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在媒体也是这样子

可是他后来在生了三个小孩之后他开始感受到在家庭跟工作之间有点难以完全难以兼顾然后调整一段时间之后他决定先当全职妈妈调不过来了调不过来那时候你是已经工作了 20 年了吗对他在做了 20 年之后

她决定先做全职妈妈可是呢全职妈妈 12 年之后孩子都大了她又重新回到职场对所以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职业妇女的挣扎你是全职妈妈的身份

再回到职场这些全部他都经历过对所以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它其实可以给所有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人你都能够有所感受而且都能够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是因为

她这段身为母亲跟职业妇女的经历实在太完整了对 有点像是我修了双主修的感觉没有 你吃了全餐我吃了全餐先来讲就是

这本书你后来就是里面有很多待会我们可以谈到很多东西但是书里面其实我觉得写非常多但我们今天可能只能挑一些部分来聊但我们先来讲就是你的挣扎我觉得有一句话我看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是你在当初担任职业妇女的时候因为你的工作是让你非常非常有成就感的工作非常喜欢嗯

对就我也是所以当时你只要看到有任何人在挣扎说我要不要就是回家去照顾家庭的时候你都会说一句话就是不用了小孩子会自己长大对小孩不用陪伴也会自己长大那时候我曾经这样想小孩不用陪伴也能自己长大可是你你后来说你现在再回去看你觉得你怎么会说出这么白目的话对啊超白目的我根本完全不理解来讲讲当时你的想法

对因为我自己就是很享受工作的成就感所以那时候我就想说要兼顾很容易反正家里一定有人帮你带所以我有个同事那时候就真的是要辞职回家陪伴小孩然后我就觉得你要牺牲自己的生涯太可惜了所以那时候我就觉得说孩子他反正就是一天一天自己就会长大就是那时候我真的是这么想

但是后来因为我自己就是种种的因素我发现说实在很难同时在家里跟在孩子的生活里面扮演主要应该说实在很难在职场上面扮演一个主要的高阶主管角色而且又回到家里要变成影响孩子价值观的母亲我很难兼顾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取舍就是我就想好那我这段时间我就在孩子的学历期间我就先陪伴他然后

真的进去陪伴之后原来想的是四年就好因为我有三个小孩我有三个小孩的意思就是说我进入全职的陪伴的过程里面我当小学家长要当十年那时候我就想说好那就从比如说小一培养到小四这样就好了

应该就功德圆满但后来发现不对就是好像孩子在慢慢成长的过程里面他有一些变数是我无法理解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发现我可能是资质比较努顿所以我必须透过足够时间的陪伴我才有办法解读我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这段我很有感对所以后来就发现说四年好像不够对

然后后来就又再增加就是后来就变八年然后最后总共就是走了十二年十二年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说我当了十年的真正当了十年的小学家长跟十年的中学家长就包括国中跟高中那的确这样走过来之后我就发现说我现在比较不会误判跟误读孩子的全貌因为其实同盟我们都知道就是孩子虽然是我们生出来的

可是我们跟他孩子的相处其实是从默学人开始相处的就是我们其实对他本来是一无所知那我们一无所知之后就会照书养对不对那照书养的时候就很可能就是你就必须要有修正然后修正是怎么修正那到时候就是要跟他从日常的互动里面去调整然后这些全部都是知识跟艺术的结合所以那个就很难就是你就很难真的是就是做出一个标准答案的这种

很有趣因为美珍老师她在前面写到就是说

因为这个东西其实我在我的书里也有写到就是因为去年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引人瞩目了就是有一对小兄妹就是这个妈妈从这个天还没亮就帮他们排好了这个 schedule 一直到晚上 11 点连吃饭都在车上的这个这对小兄妹那美娟老师她前面书里面就有写到其实她在当第一个孩子就生第一个小孩的时候

我说真的其实妈妈们很多妈妈们应该能够理解大概可以体会那个妈妈到底在想什么她不是要也不是要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只是我们怕

我们是不是做得不够好做得不够而这个忽略了可能没有办法好好培养这个孩子对就是怕他有天分没有栽培好他有天分然后我没有发现我没有栽培他对不对对所以呢美甄说她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她也是曾经给了她非常精实的一张工作课表那是几岁的时候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小学一年级但是

他身边的人都跟他说买啦不要啦但是小孩这样这样但是呢我觉得最好笑的一句话就是他说后来还好因为我本人也不是一个精实的妈妈所以蛮懒散的后来很快的就不聊了但是你说再回头看其实他长得很好对不对

没错好险所以我们要从什么我们要从一个当妈妈的焦虑开始讲没错刚刚十分钟我们没有闲置我们跟 YouTube 上面的朋友们聊天那我也欢迎所有我们的听众朋友今天不管你是全职妈妈还是你是职业妇女嗯

欢迎你来 YouTube 这边留言告诉我们比如说你有几个小孩啦然后你自己现在的状况是怎么样你曾经是职业妇女后来你变成全职妈妈或是你为什么不想当全职妈妈或是你当全职妈妈的辛苦你自己现在最卡关的地方不管你是职业妇女还是全职妈妈都有你的委屈一定都有很多

所以欢迎你来这边留言跟我们一起讨论回到美珍学姐她有三个孩子那过去在媒体界算是我们这个是媒体界的高层主管工作非常的忙碌重点是她非常 enjoy 她的工作喜欢她的工作但是

之前曾经觉得小孩子不需要陪伴也可以自己长大可是后来却决定在小孩分别三岁五岁七岁的时候毅然决然的辞掉自己的工作然后当一个全职妈妈那个时候是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让你决定做这样的转变应该是说在这个过程里面就是我有发现有我就是没有办法处理的事情

就是已经到了没有办法处理的状况那因为就像童文讲的就是我很喜欢工作嘛所以我就不论如何就是那时候就算有三个小孩然后就算我那时候其实每天睡眠可能不到四个小时之类的我都还是就是努力的就是维持自己上班的这种工作可是大概就是孩子三岁五岁七岁的时候其实那时候老大在上安亲班

就是小学再上安琴班我就发现他是一个比较容易紧张的孩子所以他呢到下午的时候因为一二年级都下午的时间比较多一点他下午的时候安琴班老师就会打电话给我说妈妈那个你们家宝贝肚子痛看起来真的很痛的样子你要不要带他去看医生然后就是这个情况一个礼拜可能有两次到三次嗯

那大家可以想象就是你如果你在公司是高阶主管你一个礼拜有两次到三次要临时请假回家处理这种状况对其实这个工作是做不下去的是没有办法的对好

那为什么大家会想说那爸爸在哪里刚刚突然就想爸爸在哪里我都不敢讲到时候又要被我们男性的听众骂说你们每次都情绪爸爸对那我们家那时候是伪单亲状况因为我们家爸爸那时候在新竹教书所以他其实就是一大早就出门而且有时候晚上也就睡在新竹那边所以我是一打三每天就是一打三那当然我有公婆帮忙白天的时间可是像这种临时要处理的状况就是我去处理没错

那老二呢老二什么状况就是如果看老二就是大概就是小时候的照片你会发现他在任何的合照里面他都没有笑容就是如果有一种病叫做心理疾病叫儿童忧郁症我觉得他应该看那个照片就会觉得这个小孩应该就是很忧郁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小孩

然后敏感小孩会很容易察觉到在三个小孩里面排行老就是中间的那一个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小孩所以他从小就意识到自己很容易被忽略那有一次他就是发烧时间稍微久一点那我去看带他去看医生然后医生那时候就是检查过之后就说他发烧的部分应该很快就可以就是缓解因为看起来就是

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但是不是那么严重的那一种那他慢慢就会好但是呢那医生话锋一转说

但是我觉得他好像有心理上面的一些状况然后我说什么状况那医生就说我觉得他有一种叫做 love frustration 就是被爱不够他觉得他自己也没有被爱够他是小儿科医生吗他是小儿科医生但是因为他后来自己他其实之前是在台大医院但后来他自己有三个小孩

所以他后来就回去接他爸爸的诊所所以他也同时有就是除了一般的小儿科之外他也做同类疗法所以我们就知道这样的医生其实他就是自己在家里面有一些挫折所以他会寻求其他的解方所以那时候他给我的建议就是同类疗法的建议就是要跟爸爸妈妈要找时间单独跟排行中间的孩子独处他非常需要跟爸妈独处的时间好 那我就记起来了

老三那时候是这样子的因为同一你看了书也知道说我们家老三是弟弟那我是在一个大家庭里面当媳妇的人就是我们全家日 12 个人然后每天要一起吃饭的那一种所以那个白天时间那个弟弟呢其实就是被阿公阿嬷带就是那个三岁那个是男生然后又是阿公阿嬷带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一种状况就是很宠溺就是非常宠小孩

加倍的宠这样所以那时候我就发现说那个孩子好像没大没小就是怎么对长辈那么没有礼貌而且就是理所当然那时候我就觉得说他这个态度要调整一下可是阿公他不会管所以后来我就发现说这件事情可能要我自己来那因为这样如果是其中就是如果只有一个小孩可能我都还可以继续工作下去可是因为是三个小孩而且他们距离就是他们年纪很近那时候

那时候我就决定我要亲自出嘛注点处理这件事情所以那时候本来是这样可是你这么喜欢你的工作你在你的工作上面是有这么高的成就感你那时候是即便我的意思是说即便这件事情确实是蛮棘手的可是你怎么样能够下定那个决心你在那个时候你不会觉得你抛弃了你的

一部分嗎?我那時候覺得我很快就會回去啊其實本來是決定休兩年而已

然后后来就变四年对然后修到第四年的时候呢没有没有可是你那个时候回去你也不是你是用刘婷吗我那时候其实我这样的公司就是一个很有弹性的公司所以那时候是比如说我到就是全职妈妈当到第四年的时候其实这四年里面大概有五个工作机会找我所以我其实那时候一点都不担心我会回不去对对对我只是觉得说让我再探索一下因为那时候有点像是进了一个全职妈妈的主题里

乐园的样子就是我发现原来这件事情是这样那件事情是那样我有很多好奇心就是得到了满足所以我想要探索更多对殊不知从第五年之后就没有什么工作机会找我了

对所以这个就是另外一个故事可是在前四年的时间我真的每天都在发现好多事情然后就是那时候其实我是以我的记者魂在应对这一切我就发现原来孩子会这样想好有趣原来公婆会想好有趣原来学校的老师会这样做好有趣就是我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在发生那个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你并还没有就是那种感觉抛弃一部分自己然后成就成就因此而低落的想法没有完全没有

完全没有耶那时候我就是觉得说我随时就可以回得去我对于就是这个回得去这件事情是非常肯定的好这本书我想跟大家讲就是他其实是脉络非常非常的清楚那美甄姐其实毕竟是一个非常资深而且非常优秀的这个媒体人所以他除了写他自己的这个

故事因为很好看我跟你讲非常好看而且你不要把它当教养书它真的不是一本教养书虽然我觉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但它不是我就讲它最终还是在谈自己在谈自己就是工作妈妈学会的事你要看到是

妈妈本人就我们到底学会了什么对那所以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你在前面的前言跟字序里面都有写到了就是关于教养你不做的几件事很容易让人家看到这个是教养书但是确实有一些部分的提醒比如说你的第一步你的第一步

你这总共四步其实这四步是你前面提醒大家当然最后有多一步叫做作为一个母亲的旅程第一步告诉大家不要恐惧第二步不要忧虑第三步不要受困于别人讲述的世界观第四步不要忘记我们最终希望孩子有幸福的人生他其实是非常有脉络的那在不要恐惧的部分其实很少

只有几页你讲到的就是我们其实身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其实就是孩子的价值观的一个传承或是开启对不对那里面其实引用了一句日本作者的话我觉得那句话真的太好笑了你要不要跟大家分享我看到那句话我笑到一个不行

你说一板心对那个作家那个作家就是讲了一句话叫做一想到成为父母竟然不用经过考试真是太可怕了我看到我也觉得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当了父母之后才开始学习怎么当父母对就是在每天的那个开心跟挫折里面所以我们当然会恐惧啊我们也当然会忧虑啊要如何不恐惧不忧虑呢

我觉得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对就是比如说我们一路成长过来其实爸妈他也不是经过考试才变成我们的爸妈但是我们会反思就是在这过程里面我们觉得有哪些事情爸妈真的做对了还有哪些事情

我们觉得如果是我的话我现在可能不会这样做所以我们其实有就是爸妈或者是比如说像我是阿公阿嬷也占了很重要的角色有这么多大人在前面已经用他们的跟你的互动去说明了好多事情那我们也可以验证现在我们是什么样的状态所以其实我们有前任的样本作为参考其实真的不需要太担心而且其实我常会讲就是说

有些时候古老的谚语真的会帮助到我比如说

大人常常会讲说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我觉得重点就是在那个福气福气这件事情那很多时候孩子的福气啊他当然也会是来自于比如说有形的资产但是有更大多时候就是孩子的福气是来自于大人的陪伴所以那时候我会觉得说如果今天我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时候其实孩子的人生啊

是由他自己负责的就不是全部揽在我身上其实你花了很多时间想陪伴这件事情但是你自己也坦诚就是说你其实是妈妈陪伴长大的孩子因为就是你小的时候你们家你是长女你也有手足那小的时候其实家里面是开店所以妈妈其实顾店也照顾你就是你每天出门回家妈妈都在这个意思对不对我其实一直到大学我都还不用带钥匙

我是不用带钥匙出门然后回家家把妈妈一定载的那种人我妈妈也是我妈妈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爸爸要求我妈妈就是辞职好好的照顾我因为我那时候身体不太好就很容易生病所以确实就是我妈妈辞掉工作开始照顾我之后我就跟吹气球一样我以前是像猴子一样那么瘦可是就跟吹气球一样然后就变成一个过胖的小孩

就是有一段时间小学一二年级说真的就像吹气球一样我看那个照片我都在想我到底发生什么事其实没有发生什么事就是我妈回家了我妈没有上班了可是你里面写到一句我很有感的你就说虽然我们是我们都是妈妈陪伴长大的小孩我妈后来就是纯子妈妈可是我们其实竟然没有我们竟然没有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

你知道我的意思吗就是我还会说出那句话对当我们就会觉得说还是可能但是其实我有很怕我们讲了这话之后会让很多妈妈非常忧虑工作的妈妈我就是没有办法当纯真妈妈那怎么办呢刚刚我们讲到就是呃

我们其实都是妈妈陪基本上是像全职妈妈在全职妈妈陪伴一下长大的孩子可是我们当我们自己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其实好像忘记了陪伴他

他的重要性所以你里面其实也谈到了就是前面你是这个职业妇女两头烧的时候跟后来真的全心去陪伴孩子的差异你说你真的发现有差别有差别的确是有差别我刚才有提到说我可能是一个天资比较鲁顿的人就是我对于了解孩子这件事情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他所以那时候我就发现说

以前我还在工作的时候因为只有假日有时间比较完整的陪伴小孩然后又因为三个小孩年纪都很小嘛那时候所以我们假日都会去逛大卖场然后在里面就是买买东西啊或者是说其实我们可能就会逛博物馆啊那样的地方所以都是带出去假日就是带出去很难得会有在能够在家里有比较完整的时间就是去经营家居的生活

那后来我就发现说我变成全职妈妈之后我甚至有机会去参与到孩子的学校生活比如说我要去当护士妈妈然后在孩子接送孩子上学跟就是接他回家的过程里面我们会聊一些他今天发生的事情所以我后来发现这个陪伴就是非常及时

然后慢慢很及时我可以及时的回应及时的回应他今天发生的各种大小事还有他的心情怎么样所以那时候我就觉得说这个的确跟那时候我就是当妈当工作妈妈的时候不太一样然后更明显一件事情就是小孩照镜突然变暴增变好多因为陪伴他时间变多随时都可以拍照所以这个是非常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讲到这边

可能有些工作妈妈会觉得说就是那如果这样我没有办法就是全职陪伴那是不是我小孩会长得比较不好其实我觉得陪伴这件事情啊它是可以刻意经营的所以我在书里面呢因为为了不受限于我自己本人的经验我在书里面其实访问了几个我工作妈妈的朋友那我就发现说他们身为工作妈妈他们的陪伴是非常有

仪式感就比如说每天下班回家之后可能在睡觉前那半小时有的就讲故事然后有的就跟孩子闲聊然后有的会玩桌游所以我发现这些妈妈们其实她们都非常刻意的去经营这个陪伴的品质然后让孩子能够因为爸妈参与到他们的生活的时候是有正面的记忆那我必须说就是孩子对你的记忆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我自己后来到三十几岁的时候我回忆起自己就是过去成长的过程里面我就发现说我其实是仰赖就是大人陪伴的记忆过活的就是我们会不时的去回想过去什么时间点爸妈曾经对我讲了什么或是他们为我做了什么所以如果今天我们的回忆我们的每个人的脑子里的回忆是可以开一个那个摄影展

脑子里面的东西如果可以拍出来的话你就会发现说有某些场景对话他是很深刻被你记住所以就是这里面可能会有正面也会有负面的那对一个孩子来说我们当然是希望说在我们陪伴他过程里面我们尽量的是让他可以有正面的记忆因为这样子在他人生的不管哪个时刻他回想起来这样的童年的正面记忆都会滋养他的一生

在不要忧虑的这一章节里面其实美珍讲到了善用教养的十大助力第一个就是陪伴所以这里其实就讲到了很多陪伴的价值全职妈妈的陪伴工作父母怎么陪伴

那就如同他刚所说的这本书里面除了他自己的经验之外其实他也发挥了非常优秀的媒体人的角色他去采访了很多人那也汇集了一些专家的建议但是都是简单的你都不要想说会很难这本书非常好读

那第一个就是陪伴然后我们来看看这个十大助力有哪十大陪伴盟友盟友这当然讲到就是家人团队那美珍刚刚前面有讲到就是你是在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面有十几个人所以其实在你之前分身乏术的时候公公婆婆甚至大姑等等其实都有帮忙很多对不对我后来算过就是

三个小孩是需要六个大人陪伴就是平均一个小孩是需要两个大人陪伴因为这样才不会太累所以我们家就很幸运我们家那时候我还在上班的时候这三个小孩是有六个大人在陪伴就分时段这样比如说阿公阿嬷是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也像是一个上班的感觉然后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是姑姑跟姑丈因为他们在学校教书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回到家了

晚上七点之后就通常我就回家了或者是我们家七点就回家了所以就是用这样的脚锤在进行那个盟友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现在常说长照 2.0 就是老人家的长照其实亲子照顾也是一种长照他花的时间他花的精力他花的钱都是跟长照是就是跟老人家长照是没有两样的所以我们有些时候会很轻忽就是把很多照顾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的时候其实那个反而会非常过劳

所以盟友一定要有所以盟友我就建议家人当然很好不过如果有那种家长团体现在其实有那种家长团体可以一起互助的那个也很好也或者比如说像嗯

荒野那种社团他会有亲子团那个也非常好就是有点一子而交所以一定要找到盟友那当然里面也有提到手足手足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有的时候手足的存在是为了支撑父母对其实看到你有写的再来我就想讲界限

你说即便我们是在一个家庭里面这么紧密我们还是必须要划界限这个界限可能是跟工作划出界限也有的时候是跟其他的关系划界限为了让自己的心情避免受伤可以讲一下这个部分吗这个我觉得很多当媳妇的人都会很有感因为我们

我们的上一代普遍来说是没有界限的所以但我自己其实在这段时间就是在这个时间里面就是有很多的重新调整认知比如说我们当初就是跟我们另外一半结婚的时候很快的我们就改口了比如说他叫爸爸的人我们也会叫爸爸对不对我们不会叫他大叔嘛他叫妈妈的人我们会跟着叫妈妈

但是我后来意识到就是称谓改了但是我们的关系其实是陌生人除非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人你可能对对方的父母亲你是你也跟他经营过很多年的关系要不然其实是陌生人开始的关系那当我们对待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会怎么样其实我们就是会有界限

什么话该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我们其实心里都有一套针对陌生人互动的原则所以我觉得这时候就是我自己的经验是这样就是因为我们家我刚才讲我们是 12 个人吃饭的所以在大家就是没有踩好界线的状况其实有些时候就是你常会觉得就是会有冷箭飞过来可能对方讲了一句话他是无心的那你听了觉得说你怎么会这样讲

你里面其实有写到就是那个时候是孩子多大的时候就是你说你那一天就是真的是难得有一次你人在外面然后孩子那时候也比较大了他们都是小学高年级跟国中的时候小学高年级跟国中然后你让他们你给他们钱让他们自己去买吃的因为你那一天有事情在外面结果没想到那一天阿公阿嬷突然来了是吗不对阿公阿嬷

就住在一起吗他们住在楼上反正阿公阿嬷看到了孩子吃这个便利商店的食物就生气了对就生气了然后他那时候我不在嘛所以他就在我们家客厅发飙说你妈妈为什么自己出去跑出去玩让他的小孩吃这种垃圾食物对

然后那时候我那天其实是有那个出去玩其实是去看一个电影其实也是办工作啦是工作因为你要写影评对但是因为孩子转述没有这么清楚他只说妈妈跑出去看电影然后这时候就是有点触犯到公婆的底线这样然后这件事情后来是孩子转述给我听的因为孩子比较天真不知道这句话对妈妈是很有杀伤力

那我平常是一个可以沟通的人可是那天突然间就神经的断线了

因为我觉得我就是迟迟回到家里面其实我煮了非常多的饭为整个大家庭就是我对于家庭的态度跟对照顾家人的这种诚意是已经透过这么多年的行为验证了然后今天竟然只是因为我出去看一个电影我就要被这样批评你看哦那个时候你儿子小的是高年级嘛那所以代表你那时候回到家因为他三岁的时候你回家当全职妈妈所以代表那个时间应该已经有大概七八年的时间了

的确竟然会出现这种事然后我就神经断线然后现在都有赖群组加州赖群组我就在赖群组上面发飙但是我发飙我还是用好好的讲说理的方式我的发飙是

我就解释了说我去出去做什么然后这是工作然后我就解释了说其实我已经安排好了等等等等然后我就跟他跟我就解释了说其实你们这样讲让我非常伤心就是我把我的感觉有分享出来那个家庭群组还有其他的什么大姑啊全部都在都在吗全部都在对所以你老公也在里面也在里面你这件事有先跟你老公讲吗没有哈哈哈哈

好然后呢然后后来那个就是那个我应该是晚上发的因为看完电影回来很晚然后隔天早上我公公就到楼下来跟我道歉亲自来亲自跟我道歉然后那我在书里面有写到说他跟我道歉是因为说他自己在青少年时间曾经因为他的妈妈非常爱玩玩到在外面就是忘记回来煮饭

所以他是下课回来之后就是家里没有任何食材也没有东西可以吃然后他那个年代并没有便利商店所以他就真的是饿得肚子写功课然后饿得肚子睡着所以这也是他的童年创伤而且看起来可能是不止一次

所以这件事情其实是表面上看起来他是生气于我为什么没有好好煮饭但心理上其实是已经触发了他的心灵的地雷就是他没有被妈妈好好照顾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上一代啊有些时候他很愤怒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他很受伤然后他是用那个愤怒来掩饰他的受伤所以后来我就觉得说原来如此那我也可以理解所以我们就好好的和解了嗯

不过你确实也有讲到就是因为就像你刚刚所讲的就是我们跟另外一半的结合其实我们真的并不了解他的家人就其实是陌生人陌生人对就完全是陌生人你里面其实有讲到说你其实花了多久的时间才真的你觉得你好像懂他

对我今年是结婚第 30 年了哇 30 周年恭喜老爷和媳妇人然后大概一直到结婚 29 年的时候我才发现说原来他讲话这么直接但是并没有恶意就是这 29 年之后才解读出来你说谁就是家里的某个阴亲哈哈哈

结婚到结婚今年 30 年到第 29 年才发现原来他其实没有恶意对对对所以其实到这个情况一直都还会发生其实就是大概前阵子吧前阵子我婆婆呢来就是因为我婆婆住楼上嘛然后她其实就是有我们家的钥匙她下来有些时候就会来寻一下这样子然后呢她就是开我们就是就开我们的冰箱然后就发现说怎么水果都没有吃然后那时候我就说小孩想吃自己就会拿去吃对但是后来她就

跟我先生讲说你们家教育失败小孩竟然自己不会去冰箱拿东西吃教育失败对然后那时候我听了就笑一笑因为我已经毕竟结婚了三十年了然后结婚三十年之后我就是对殷清我有一个方法就是我会在心里面回话 OS 对

在心里我已经回了对我已经回了所以当听到这样的话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我在心里 always 说你们家小孩也一样就是你儿子也不会自己去拿东西对那后来我就发现说你们家小孩也一样这件事情对婆婆来说真的是很好的 always 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小孩教得很好但是其实并没有哈哈哈

尤其他作为家里的伴侣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身为他的伴侣我们就会发现他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对就我们说的就是家里面别人的孩子最难交就是家里面的另外一半对不对对没错这边有人说笑死你家小孩也一样笑死真的妈妈们太太们都好勇敢很有头感对这真的需要修炼要你看你是到了第二

29 年你才终于可以不然我想你前面其实觉得不满尤其你是住在一起那当然所以你特别讲到界限这件事情我觉得很少会再讲到比如说因为你这一篇叫做不要忧虑善用教养的十大助力其实讲到界限大家比较不会想到这个里面但我觉得是要的因为妈妈会忧虑妈妈会呃

会紧张会担忧很大一部分是你会觉得你有一些责任或是别人觉得你该怎么样做才是对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要怎么样画一个界线就是我不被你们所说的话去影响到伤害到或是不因为这样而感到焦虑这件事其实很难对不对很不容易真的要修炼过很多次但是其实就像很多心理学家会强调一件事情就是

别人的问题有些时候是别人的功课那对我们的孩子其实也是一样孩子出现的问题有些时候是他的功课所以有些时候我就是会应该说现在大部分时候我都会先问问他你觉得这件事情怎么样那你有想要改善吗或者说你觉得这样子就可以这种情况特别特别会出现在

断考之后还是拿个成绩单回来对对对然后呢我记得有一次是高中的时候高中的时候我们家老大就是回来就跟我讲说妈妈我这次断考数学不及格这样然后我就听到我就想说听不应该很难然后他就说对我们全年级八百多个人只有一个人及格对然后我那时候就想说嗯

对那应该是老师出题的时候有点歪掉因为我们对于就是我觉得作为父母亲在孩子开始进入学校的时候可能就要稍微去理解一下学校的游戏规则学校游戏规则不是只有成绩好这件事情还包括了就是孩子在学习怎么样学习会是比较好的

或者是说比如说他面对考试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去看对就是他考试的成绩这些全部都是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跟重新去找到自己的结论这样有啊像上次我跟一个朋友聊天那他的女儿也是我觉得很优秀但是

他在一个比较高压的环境在国中的时候所以他上高中的时候他就非常坚持他要放飞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就是没有走这个高压的那条路那爸爸妈妈也同意可是后来他到放飞到那个环境之后的第一次月考他妈妈非常忧虑的跟我说我说我完蛋了我说怎么了他说你知道我女儿这次数学考几分吗我说几分他说 16 分我说哦

16 分哦我就上高中数学是真的常常会不及格但 16 分有点是有点少那你有没有跟他谈呢他说对啊然后他讲了很多他就说他有多忧虑啊他女儿数学有多烂到最后呢他就说他说你知道吗数理之忧班

平均也是 30 分我说那你到底在忧虑什么东西你要忧虑什么刚刚我们其实讲到焦虑妈妈很焦虑这件事情讲到数学考试成绩上了高中之后其实有一些是上国中之后你就小学到国中是一个坎小学很厉害的孩子怎么上了国中都成绩不如以前那个你要习惯一下那上了高中之后是另外一个坎尤其是数学不知道为什么上了数学上高中之后数学好容易不及格

美森姐刚刚说到你想要针对这个部分再讲因为说台湾的父母对于成绩真的太忧虑了对我们都太焦虑了我先给大家一个强心针就是在学校的要求常常跟在社会上就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大家先可以先有这个概念比如说

在学校呢如果我们只有英文好其他科都很差那老师就会以忧虑的眼神看着你然后呢爸妈就会说你要不要去补一下弱科就是大家的常识或是常会做的事情可能就是这样但是大家要知道哦当你从学校毕业之后你觉得你

英文很好的人比较容易得到工作还是全部科都还好但是就没有科特别好的人比较容易得到工作我觉得应该是后者吧没有就是看状况真的吗就看你的专业是什么如果今天的专业是需要英文你可能就是前者对这个其实也验证了我们就是亚洲父母就是我们都觉得是要博洛克

可是我有个朋友他也是记者他有次采访过那个 Pavarotti 就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声乐家然后谈到说台湾孩子会补习你知道 Pavarotti 的反应是什么的他反应是说补习那是加强自己特别强的科吗对所以其实呢就是学校游戏规则跟外面的游戏规则是不一样的可以先把这个放在心上然后第二个就是说其实哦

考试这件事情啊不是只有孩子的努力怎么样就是老师出题的鉴别力也很重要就是老师出的题目有没有办法反映

孩子的学习成果或是有办法反映这个学年这个年级孩子的学习成果像我们刚才有讲全年级就是只有一个人数学及格这件事情就是第一个要检讨的其实就是老师你的题目出的也太差了你怎么会出一个侮辱所有全年级数学老师的题目呢对不对学生考不出好的成绩那不就代表老师教不好吗对所以

考卷出的好不好这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父母亲常会忽略掉这一点我们觉得孩子考不好就是你不够努力你要更努力其实不见得是这样然后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什么就是

其实严格来说就是如果说孩子应该说如果老师出题的水准是正常的话其实严格来说孩子也不会有什么意外的成绩就他的成绩会落在三个区间第一个好他考出来的分数百分之百反映他的实力那就是呃

反映的百分百有些时候他稍微粗心一点少了一点点分数那可能就反映他实力的百分之八十有些时候呢他运气好一点就是猜的都猜对了那可能就是再多个百分之二十所以他会反映到他实力的百分之一百二十所以你每次断考其实你都知道孩子曾经就是落在这三个区间里面的一个对

对那你到底有什么好焦虑你不用焦虑啊你就知道老师的考卷如果出的正常的话那其实就是这三个嘛那这三个就是可以针对这三个来谈就是我们比如说好猜题有没有猜题的技巧呢肯定也是有的嘛对不对那之前我们就有老师有谈过猜题的技巧大家可以去找一下其实也是有然后呢初心有没有改善方法肯定也是有的

所以这时候会变成什么这时候我们不是针对成绩的结果来讨论我们是针对如何考试可以反映自己百分之百的实力这个专案来讨论对不对所以把这个成绩变成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或目标我觉得这是父母亲就是

可以有的态度那如果这样你就不会是一翻两瞪眼对吧所以这个我觉得是爸妈很重要的修炼就是我们要把焦点转移在这边然后这件事情呢对孩子是有帮助的因为未来他碰到任何他想要改善的方向的时候他都可以借用这次的经验来改善他自己的实力所以这个是会影响他人生一辈子的正面的经验嗯

所以其实我觉得美珍姐很不一样因为大家知道她现在已经儼然成为因为她后来现在投身是在教育方面的工作也蛮长一段时间可是过去就像我刚刚所讲的她其实主要的工作采访的都是企业商业人士对不对所以其实她有时候我也喜欢看她脸书她有时候写一些就是她以前比如说她以前采访哪一个企业家或什么的

其实你有时候你看事情是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对不对因为你过去的这个工作经验你看到这些商业上的成功人士这些企业界的一些优秀的领导者再来回来看你的孩子你其实比较能够结合就是把学校把教育这件事情往后延伸对对就是嗯

以前我听一个很喜欢打高尔夫球的企业家讲说打高尔夫球最重要的不是你

打出的那一刹那的球怎么样而是要看球尾就是球飞的轨道最后那段有没有偏掉因为你最后那段如果偏掉你可能就会离国龄很远你就会离你的目标很远所以我觉得采访企业家或者是知道企业家的一些故事其实对我的教养真的很有帮助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从贾博士那边学到的

就是苹果电脑的创办人贾博斯贾博斯说呢他在找他的主管开会的时候就是每一个专案都要有个最后负责的人就只有一个而不是一个团队对所以

这件事情影响到我什么呢就是我从小学一年级就让孩子就是自己去负责所有的功课跟学习但是有问题可以问我我是属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换言之我不会主动去帮他 check 是什么东西写完没那我就是只负责签名为什么呢就是从甲博士里面学到的经验每一个专案都要有一个最后的负责人如果今天我去一一的盘点它里面的所有的项目还去检查它写的对不对那这个专案负责人就变成我了

写功课是专负责任人变成我而不是他嘛对 那这就不对啦对 所以基本上我真的从小一开始大概就是跟他讲说学校学习都是你的事情哦考试也是你的事但是有问题都可以来问我但是主动权就是放在孩子身上那我三个小孩其实都是这样

所以他们在写功课的时候我知道他大体上都在忙家的事情煮饭啊或是毕竟要煮这么多人的饭对啊十几个人我真的觉得你好厉害哦对对对八菜一汤之类的这样好那所以这种脚步是学到了然后另外一个是就是我觉得有些时候我们现在在社群媒体上会很多人强调说有富爸爸真好

或是有富妈妈真好就是我们会很强调财富对于培养一个小孩的重要性比以前更就是这个说法我比以前更常听到在我们那个时代其实没有那么常强调财富父爸爸的重要但现在真的很就是很多人会强调但是我想要讲的是说当我采访过很多企业家之后呢

从他们的人生的经历或是他们实际上给我的回馈他们会告诉我说财富有些时候不是让他们选择更多而是让他们人生选择变得更少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最近有一个蛮令人难过的事情就是台湾很大的企业集团就是日月光集团他们苦心培养的一个接班人就是前程应该是最老

嗯就是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可以去查一下详细的就是新闻但是我的判断应该是那个孩子其实不想接班嗯我的判断是这样所以嗯有些时候财富带给生命的不是更多的自由而是更多的捆绑这件事情我觉得我们也要有这样的认知嗯所以嗯就是说好好地珍惜自己跟孩子相处的时间然后嗯

我们就善用我们自己有的资源因为我们也知道孩子最后的人生其实是结果是由他负责的所以我们就好好珍惜我们陪伴他的零岁到十八岁这段时间这就是我过去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所以其实刚刚讲到这个部分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本书的第三部第三部叫做主题是不要受困于别人讲述的世界观比如说考试就是在这个地方到底怎么样是优秀的怎么样是棒的生涯未来找到什么样的是一个好工作还有很重要的穷养富养

到底应该怎么样每隔一段时间你就会看到上面写重养复养的相关文章每个人说重养复养不如智养智慧的智这些在书里面其实都有很多的就是故事自我的体验或是别人的故事那第四步我觉得非常我也非常喜欢叫做不要忘记我们最终希望孩子有幸福的人生你是希望你的孩子成龙成凤

还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刹那你希望就他健康幸福平安怎么样去回到那个初衷然后所谓幸福又是什么样的定义当然最后第五步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旅程可以跟我们很简单的来分享一下你自己觉得这过去的二十多年

就是在孩子长大的过程里面我们对他的期待会有改变就是就像童文刚才讲的就是他小时候还没生出来之前只希望他平安健康然后慢慢长大之后可能我们对他就会有些自己的期待

但是我后来慢慢学到说就像我所说的就是我觉得孩子的人生要长成什么样子是由他自己的决定所以其实我们不用去定义他是成功或失败那个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我刚才讲就是 18 岁之前好好的陪伴然后在这个之后呢其实我们要就是一路以来其实我们都要关注我们作为父母的这个人生的旅程里面我们自己

如何可以得到幸福跟满足那很多时候啊就是我们对幸福会有一些自己的定义嘛

但是我觉得不论是我自己的人生或是孩子的人生我都希望是幸福的人生那幸福呢我后来有找到一个我自己很喜欢的定义就是什么是幸福的人生那个是萨提尔的一个老师就是玛利亚格莫利老师他讲的他说一个人生里面如果你可以依照自己的

期望而生活那如果你可以善用自己的资源如果你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你可以肯定并且重视自己的人生那这样就是一个幸福的人生然后我看完之后我觉得好感动因为我觉得他是那么的

真诚的真诚的去回应我们人生里面就是各式各样的人生里面可能有的挑战跟最后呢就是给了一个最终极的肯定那我觉得如果我可以做到我的孩子也可以做到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就是亲子都很能够享受幸福的人生非常感谢邱美珍工作妈妈学会的是美珍老师透过这本书想要跟大家传递的呃

作为父母经历就好大人的幸福跟小孩的幸福一样重要一样重要对所以这本书呢跟大家分享今天很谢谢美珍老师在现场跟我们聊了这么多最后你听到这首歌曲是 Rita 的那些回忆很值得看的一本书我自己非常喜欢谢谢美珍老师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