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迷茫变成主体性的土壤这些存在主义的危机恰恰证明是自由的迷茫跟自由是相对应的我们会觉得说我们跟火星之间只是差一个轮椅显然不是对不对你如果有迷茫的时候的话我觉得你可以用你的空余的时间去做服务文科的价值是让你成为工具的价值文科的价值是让你成为人的价值那就看哪个执行
Hello 大家好,我是小野将孙哲老师,要不您简单地介绍一下因为刚才林老师已经介绍过这些 OK,大家好,我是孙哲我是一个社会学的学者我现在也在负责一些社会工作的项目这个其实也跟今天的主题也会有关联就是我们怎么样找到一个更有意义的出口
宋老师介绍的非常这个含蓄和模糊因为之前他介绍的时候对他那个 MSW 那个东西不是特别清楚然后我们刚刚私下聊的时候就他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如果你们还想读书的话我会建议去考一下宋老师的这个项目还挺有意思的就是一个中文叫什么应该怎么说
其实这个 MSW 它就是我就说社会工作也不用去提这个项目因为就是说我们太熟悉的是商业领域来去解决我们的很多问题
但其实社会学是一个分析力然后社会工作是一个行动力然后其实我们这样来去说就像刚才林老师说的这样一个志愿者活动它都属于社会工作的部分而其实如果我们我刚才很仔细地去听林老师这样一个从一个很热门的学科在我们看来工程学康奈尔的工程学 CS Computer Science 到教育学就相对于在国内非常冷门就是当然我们知道教育很重要但教育学在专业里面大陆的专业里面就是冷门的
但是我们怎么样去找到它的一个出口其实我们要知道另外的词
因为我自己就会发现我是主业是做金融的然后我为什么对孙子哲老师这个部分很感兴趣的原因就是我会发现所有的金融投资类的工作其实是在做人群的工作
就是比如说我们之前是家庭的环境比如说是两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对吧但现在因为城镇化的进程所以很多人到大城市来就会变成小家庭对吧然后更多的人选择不婚不育对吧它就是更单个的一个生活环境所以我后来想了想说投资到底是投人还是投什么我会发现投的是社会趋势这个社会趋势包括人口结构
对吧包括家庭的这个环境的组成所以为什么刚刚孙老师一说我就觉得我被点到了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想让他多说一点对林老师是艺者然后孙老师是这个社会工作的学者两位老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哪一个章节或者哪个部分是你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或者说您翻译的时候在哪个部分觉得印象最深刻的帮我们来可以告诉我我来看一下那个您
你忘了是吧?我的专辑,我看着专辑在哪里。OK,然后要不孙老师先说。嗯,对,我觉得这个,因为我们大概有一些主题,就比如说,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越惊越迷茫,我觉得这里面写的特别好玩,是他对于这个虎妈战歌,
虎妈战歌这本书的一个评论然后这里面其实提到这个作者他很认真地读了这个虎妈战歌然后当然不是说这种美国式的松散教育就敌不过这种东亚的教育但他就提到这个我在想他说阅读这本书就如同读一本学习
叙述角度不可靠的小说其主人公完全没有意识到发生自己身上故事的背后的意义因为它里面是充满悖论的这个虎妈她自己的成长是不断地 deny 就是她是有很多的反抗性然后其实她只是去强调她后面的这样一种顺程的有效性她忽略了每一个反抗不管对她自己的成长还是对她女儿的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就是这个作者就他说读得很认真因为他是犹太人嘛一听这个名字就什么什么司机就是犹太人他就有一种共情就是说这种犹太特别好教育的家庭然后跟这个中国的这种家庭就有一种戚戚焉啊两个民族都是把这种教育放得很重但是这里面有很多的悖论对
然后所以我觉得这点让我这种细节然后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我其实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他的很多的案例都觉得是非常的细节然后而且这个因为他是这个作者他是英文系的嘛他会 articulate 很多这种文本他对于整个的这个英文的文本不管是小说或者是非虚构他都会有互文我觉得这个对他在里面有很多的那个
欧美文学的对对对我觉得这个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特别有意思的部分是就是他不单单是从他的个体出发然后他在这个本书里面提到了很多欧美文学的部分包括刚才孙老师说的那个虎妈蔡美儿我不知道有人听过没有就他一直以他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为骄傲然后他一直要让孩子听从他的意愿但实际上他们家庭的这个呃
厉害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父母反抗了他父母的意志到了美国然后蔡美儿本人也是因为反抗了他父母的意志然后去做了一些发展然后他的孩子可能也是因为此
就是他的意思就是说蔡美儿虽然说我是如何教育出来一对优秀的子女的但是实际上他们家族的厉害的原因是因为反抗而得来的所以作者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悖论老师您来说说您印象深刻的部分好的就说起刚才说起蔡美儿的话其实我在美国是跟她吃过饭的
因为他这个耶鲁教授也是在耶鲁蔡美娜也是在耶鲁所以他那段时间其实那些人是共事的在同一个时间段然后蔡美娜她的先生其实是个犹太人就是这个是个背景那个是另外一本书是关于
亚裔非常典型的非常成功的一个妈妈亚裔在美国培养出来的自己的最精英的两个女儿出来去读哈佛然后整个故事形成了一个非常对比的跟她自己的经历形成一个非常鲜明的一个对比然后也是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这位教授其实是不同意的
不同意他的那个养育孩子的方法的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同意的所以就当时就很热闹啊所以这个这个这个在美国的这个教育界就形成了一个轰动的一个包括他自己本书优先绵羊本身也是非常有些人是抨击这本书的也是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东西我的目的更多是说其实越抨击的越具有争议性的东西我认为是不是坏事情当然对因为他能够激发起人的这种思考因为很多时候
当我们在面对美国的精英教育的时候尤其是我们非常喜欢去就是中国家庭非常喜欢去这个把自己的孩子送过去的时候他会一边一面的去认为哈佛耶鲁啊或之类的这种品牌的学校是最最好的最棒的嗯啊所以呢就是说所以声音是比较单一的所以所以这本书的这个更多的一个目的就在于就是说哦原来还有另外一面能够让啊
因为很多中国父母是没有经历过美国的本科阶段的教育的对吧比如说 70 后的父母 80 后的父母现在的父母有可能会现在 90 后的有些人已经体验过了美国的本科教育了但是那一代父母是没有的所以这本书这本书的一个意义所在是在于这个我部分是同意这本书的东西的也有些内容是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因为它的
作者的角度其实是每个人写一本书的时候他的角度是源于他自己的生活的生活的经历体验以及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如果他从底层上来的他有可能写出来的东西是很不一样的他如果是从一个精英家庭出生出来的然后他成为一个耶鲁大学的教授那他肯定写出来的东西的视角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在这个里面嗯
我能想我我当时对这本书里面很多章节都是非常有印象深刻的其中举个例子他自己其实是这样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一些短板的时候他自己会去体验到比如说一个学校的招生班去说跟踪他们一周的时间
然后去说到底你们选学校的这种录取的人是怎么选出来的因为他选出来之后就觉得
因为选出来之后他教嘛是是是他就他很好奇我教的学生怎么天天就是这个焦虑那个焦虑的对吧然后他觉得这学生这么优秀怎么到了我这里来就是发生着很多的问题嗯所以他就去他就去到招生办就看一下选拔的选拔的标准过程是怎么样的对是的是的所以他还是有一种这种这种怎么讲的去研究精神的对啊这个对我印象来讲是比较深刻的是是是哎
我觉得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我翻了两遍第一遍是大概翻一下然后第二遍详细地读了一遍我翻第一遍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是是是这就是我就会有一种自己在检查的这种感觉就是你会觉得说好像我们一直处于某种裹挟和某种压力中某种焦虑中好像我们中文有一个词叫上岸了
就好像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求一个上岸的过程但我们好像永远都不知道那个最终的岸在哪里
不管是心里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会觉得说我们怎么一直处于这种内卷中就觉得很难受然后在里面有一个词叫斯坦福狂鸭症我觉得这个翻译非常的有精髓就是一个鸭子它看起来表面非常的安静它那个脚一直在水里不停地滑我觉得当时我看到这个词就是说我说这个不就是说的仿佛说了我的一生对
就是我至今为止的一生好像都是如此的所以这个是我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另外就是关于这个教育的消费化就是他提到一个东西就是说现在的老师已经不敢批评学生也不敢给学生打低分了孙秋老师你现在是这样的吗
就还好吧就会控制这样的但也不至于因为比如说在中国大部分学校基本都是公立大学所以其实这个就包括我们的传统就是说要把教育完全转变成一个商品是还不至于但是确实是我们要跟这个系统去打交道对当就包括就我们我们跟学生都共同面对一个系统是所以面对这个系统的时候都会很谨慎
对因为我也发现就是我们中文有个词叫脆皮就是说现在大学生都很脆皮就是说说也说不得那个怎么也批评也批评不得然后就感觉好像都得保护得非常好就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对然后在这本书里面作者认为就是说美国大学在挑选
大学生的时候然后他们就会像是一个被驯服出来的绵羊嘛就是成绩很优秀然后很会考试很会按照那个标准进那个大学但是呢他们好像又很内心很空洞很虚无很焦虑然后我想问问两位老师就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就是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来 哪位老师先说
这个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就是首先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的时候的话他一定会有这种需要去独立思考的就为自己思考的一个时间点就好像你自然而然会饿了你就要去吃东西一样的只是说在 18 岁之前我们游戏规则都已经被定好了所以你只要在这个游戏规则里面胜出
你就会被外界认为是成功的对吧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你只要按照这个规则来那么你父母也会觉得你是成功的社会也是比如说你考上某个大学考上上海财经
大家觉得很好所以我们的前半生或者 18 岁之前的人生都是为了社会标准而活对就是然后突然还是这样嘛本来是有个规则在那里的就是你开车一样的这条道它是由一二三三条道或者两条道往前开对吧你只要开得最快的那个你就胜出了突然到了 18 岁的时候开到一个大操场上面去了嗯
就是已经没有什么线了也没有道了这个时候说你也可以往左也可以往右也可以停在那里你也可以说往后退你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那我怎么办我不知道怎么选择了我不知道怎么选了因为我之前没有选过给你足够多的自由的时候你发现那个自由对你来说什么都不是你就突然发现有这么一个困境就像你去泡泡马特有一百种
小玩具然后你不知道选哪一个你觉得每个都很好看都很可爱然后最在这个技术上我加一点点如果你是一直躺平的还行但如果你之前 18 年是一直往前冲的而且是还挺有能力的那种人就是你已经学比如说你的学习能力很强而且你是比如说这个大家都说你是学习很聪明的人也就是说你是一辆好车你车的性能非常好
对吧但是方向盘是被别人决定了的如果你这个车本来是个烂车你开到那里的时候的话估计你也会不会有那么的反而是不会那么慌就是因为你之前开的是一百码的车到了那个 18 岁那个道已经开完了这个时候你一百码你不能停下来你继续往前一百码但是知道你但是你的问题是你的方向盘现在给你了
你这不知道这车往哪里开了所以就会出现这种这是我对这个事情的理解来 宋老师您讲讲对 其实社会学有很多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就是说本质上我们就是一个过度的路径依赖嘛就比如说前十八就是我们的教育始终连工业化都没有走出来
就比如说 45 分钟打零这种都是车间式的这样一种方式那我们所有的现在的改革就是至少不要打零这最基本的一件事对吧可能还是有 45 分钟或者 100 分钟但不要打零不要那个对对这个部分就是说所以其实是我们为什么会迷茫就是我们以为已有的 track 它就是有用的但其实它就是一个就是巨大的一个一个刻舟求剑的一个故事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还有一点就是说迷茫本身也是它是一个很正向的情绪就是它需要有一个空间就是当我们在说这个时候恰恰是林老师刚才说我们在大学的时候迷茫总比你在工作的时候迷茫要好因为它是一个沙盒所以大学里的迷茫本质上是这样就是如果我们怎么样去处理这种迷茫它有一个客观的原因但它有一个主观的认知就是我习惯说我们要把迷茫变成主体性的土壤
就在那一刻你看起来没有这个方向盘的时候你再去思考这为什么有个方向盘为什么有一个车那前面就是路嘛这些存在主义的危机恰恰证明是自由的迷茫跟自由是相对应的而闷头向前冲恰恰是不自由的那就是一直按照工业化的教育来去做那个备用件嗯
所以这个就是说真的 Liberal Arts 就是这本书里面这本书还有一点就是他把 Liberal Arts 这个讲得很清楚包括他甚至讲到这个不是 Liberalism 这个自由主义的一个 Liberal ArtsArt 也不是艺术的那个 Art 那其实在英语经常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
但没有人去把这个东西掰开来跟你讲包括这种文理学有哪些例子这些都是其实我们每说博雅教育包括提到复旦其实说这种所谓的自由而无用它就是博雅教育的一些中文版的一些翻译但是我的意思是说这本书就把这些为什么需要博雅教育你就需要有一个很充分的自由包括纯粹的想
就是这个是这个林老师专门翻译的就是我就想他肯定是 pure thinking 就是这样的一种这样的一个一个部分帮你把那个想打了一个引号这都是迷茫的一种创造力的这个部分就是就像刚才说的迷茫它是个中性的词而我们不是先去把它变成呃这个迷茫它不一定意味着是脱轨它有可能是意味着一种呃新的成长和创新我就是刚才呃
林老师说大学的时候可以肆意的迷茫因为它的成本可能比较低但我会有一个感觉我会觉得首先迷茫是一个中性的词因为任何的负面情绪我们讲负能量它除了负以外它后面还有两个字叫能量
也就意味着说它其实蕴含着某种力量去让你完成某些事情比如说你改变现状也好或者说你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就是你以前想做但父母不让你做然后你现在有这个机会想做了就是负能量它是有能量的所以我会觉得说现在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负能量当成一个负面的东西就是我们就是我觉得有一个词在
中文就是马宝国老师他的那个三字军随是非常管用的叫接话发就是你对任何的情绪和事情就是你要让它先涌过来你要让它发生因为我们总是希望说我们要控制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会发现
我们甚至连控制自己早饭中饭晚饭吃什么都有时候都控制不了对吧有时候会忘掉或者有时候发现选择很困难所以我觉得就是我会觉得迷茫在我看来它是个中性磁性而且它蕴含着能量另外就是我觉得我至少以我过到现在的人生来说我会觉得迷茫是一个人生的常态
它甚至不是一个点状分布的它可能就是你完成了一个目标之后我就开始迷茫迷茫迷茫然后又完成了一个目标之后我又会迷茫迷茫然后又完成了一个目标之后又开始迷茫我会觉得就是迷茫的本身就刚刚老师讲它是一个土壤它代表可能性就是当你迷茫的时候你就在思考说下一个阶段我们干点什么我还能做点什么我还能尝试点什么就我觉得这个
精神想象力或者精神想象是其实可以反过来讲那可不可以想象一下我今天告诉你你一岁到八十岁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已经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你想不想要那样一个东西是就反过来嘛对吧我不给你任何弥漫的机会我就告诉你就是说你的一辈子从一岁到八十岁是这么来过的而且针对就是这么来过有个预言家也告诉你了你想不想要那样一个东西
我觉得有没有可能就是当所有人都没有选择的时候就是所有人都照着一个模板进行生活的时候我觉得我没有选择所以我不会想象说我除了这样的生活还能过什么生活当我发现有比较的时候我发现有另外的
犯事的时候我的思维开始飞起来了就比方说可能我在我 18 岁之前我的父母对我的要求是你做一个小学老师然后跟我爸妈关系好的他的同学就是从老师变成了副校长或者教导主任或者是教育局的人他觉得这就是你的路径那在我不知道我有别的选择的时候我就觉得说我 18 岁之前我就应该过这样的路径但我发现我的同学们还有做这样做那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会觉得
我还可以过这种人生我觉得那个时候当我被打开的时候我知道我可以做更多的尝试然后我在这个书里面还有一个词语让我觉得很被点燃就是精神想象为什么我对这个词特别感触的原因就是因为
我们会觉得说比如说霍金发现了比如说宇宙黑洞这样的理论我们会觉得说我们跟霍金之间只是差一个轮椅嘛显然不是对不对我们跟霍金之间差的是一个脑子对吧他坐在那个轮椅上他就有很大的精神想象力是说宇宙之外是什么宇宙可能存在什么东西他有了这个精神想象力之后老师在那个里面还有一个词语叫啊
精神勇气就是你有没有办法让你的想象变成现实所以在创投圈有一句话叫 idea is cheap 就是想法是便宜的因为你只有落地了它才会变得有价值对吧这是我的一些感触老师有没有想要补充或者想要接的东西想商量这个我也可以说一下因为我也很关注那一章因为社会学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叫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这也很著名的一本书叫赖特米尔斯写的
他就意思是说我们不要把迷惘或者是疼痛焦虑想象成个体的问题它是一个 trauma 就像在中国我们在上海经历过疫情你在这之后不管有没有再有疫情你都会有一些对于人生的这样迷惘它不是你个人的问题并不是你个人不够坚强而是在那个社会结构的转型当中包括对于 AI 我们的这种恐慌迷茫不是一个人你学习能力不足不是这样而是有一个社会结构的问题
而这个社会结构也不只是怨这个结构而是你找到你跟这个社会结构的关联那自然就它会去产生一种更加保全性的更加有创造力的应对方式这就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就不要把一切的东西归为自己的错误所以不是整个
英语里面经常有句话就是 it's not your fault 嘛它并不是单纯的安慰你它是让你看到一个更大的一个全景这个全景当中我们都是有一些客观性的转变的问题并不是把就是对于自我的过度的这样的一种责备所以这就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我们需要这种想象力我们需要迷茫来去激发这个部分而如果我其实特别担心我看到一个特别执拗的人他不迷茫
他就一条道他要去做那样的人我觉得会进而远之或者是在某一个合作阶段去去共事但我觉得那个人他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在我看来就是说他至少不好玩对我觉得好恐怖就是是但其实这样的人挺多的其实任何做生意的人我们都知道那这样的人就是另外一个是很专业对吧就是他不给你扯其他的那就他目标是什么目的性很强那就直接去做就好了对嗯
我前一阵子在南大做了两场分享我们当时就是南大的老师就跟我说现在的学生对于学校的审视是他者的审视就是比如说南大的学生称南大不叫南大叫你南
就是它是有一个距离在的它对于很多学科的选择可能就是要说比如说哪些更好过哪些更能拿高分这个高分就是为了比如说保研或者上申请更好的学校然后
老师们就说比如说一共四的四的比如说满分的学分很多人就会为了那个比如说从 3.5 是好达到的那很多学生会为了那个 3.85 甚至 3.95 去非常卷的整页整页泡在那个图书馆里面且呢他们不去谈恋爱
他们也不搞宿舍关系甚至呢我知道如果有我们班有假设十个保研名额我知道你保研了你在我一个宿舍我就要想办法举报你把你那个名额拿下来就会有很多很多这样听说的极端事件就社会上发生的然后所以老师说就会觉得说好像现在的学生就会把跟学校的关系不是像以前那种特别紧密的关系就好像他只是学校只是一个工具
然后呢学生们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刷题的耗材所以我一直就会在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就会反思说大学的功用到底是什么是生产批量的社会工具的耗材吗然后 AI 这么发达了我可能只要问他他就能给我答案了对刚才这个例子恰恰说明是大学生不迷茫
所以就是就就觉得就工具化就好嗯然后同时他会用另外一种方式 mocking 这种工具化就是突然就是先是就是又变成那个鸭子的方式就是假装一个松弛然后一种调侃底下又在疯狂的卷但又不知道卷的意义是什么就恰恰是应该有一个更有迷茫的土壤就是让这个整全性会会更明确一点然后我就突然想到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其实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一点啊我们先说呃
在大陆环境当中公立化为什么要去提到我这个学校的台独就是上财经大学它肯定不是综合性最好的大学但只有一点它没有差的专业因为在金融还可以的时候所有的人高级点无非到最后不管你是学数学学什么学物理到最后都是做金融就在华尔街也是一样的就是基点最高的它一定它很快就会在我是说在金融上行的时候
的时候他肯定会算出来这个是这个利润最大甚至都不是经济你出去做这个创业太麻烦了那金融这种 calculation 是最性价比最高的对对对对对但是其实就 so what 所以击穿这个事情那你就要去看华尔街
的人到底要在干嘛所以这里面有个例子特别有意思他讲一个摩根士坦利的人然后他包括很多 hedge fund manager 就是基金经理他们特别特别讨厌那个工作就我在做一部分金融社会学的研究就我会去访谈这些包括去查很多的案例他们很多人很讨厌这个但收入又很高就是对然后呢你就就就这样但他说这几年就是我最不喜欢的
那几年虽然这个收入很高但他可能他想当一个电器工程师他想当一个 Facebook 当一个就是有一个人就说在大摩和 Facebook 之间选择了大摩而不是早期的 Facebook 这个就是一个我今天刚看到的那这本书里面讲的是这个大摩的人他就走了他就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他就从大摩离开来到哪了呢来到了上海然后我觉得这个也特别有意思就是他把上海当成是一个 exotic 就是另类的出口
然后对神秘的东方没有到上海在某种程度上跟那个华尔街这就是后面的议题就是说包括小姐刚刚提到的这些问题比如说不婚不育这个部分不是个人的选择就是金融化金融化越高的地方风险性就越高就高收入而且你个体化就越高你无法去承担一个家庭化的责任那什么地方会家庭化呢
早期工业化的美国福特主义一个工厂不仅包你还包你的伴侣所有的 cover 的这种教育啊医疗啊那就是这种那就喜欢是养儿生就是生儿育女这样一种方式所以工业化工商业是会让人很容易建立家庭的
他也需要这个 unit 也需要这个劳动力然后金融化就是不管你这些你就是一个人你就是一个人的资产化所以这些是一整个东西但是说回这本书的意思是说它是有出口的就当你迷茫的时候你是有选择的不是说人没有选择所以甚至在这本书在他最初的时候他把这个出口也当成上海虽然上海也是个金融化的城市这个都是哥大的那个 Susie K. Sasson 他社会学系的教授他原来写了一本书 Global City 他还在上海讲过
他就说所谓全球城市不是说世界都市就是金融化的城市就是有交易所的城市然后这些城市它金融永不免它的金融化的程度要大于它市民化或者是生活的程度所以这就是金融就是这些地方就想共享着同样的生活方式就这种高收入啊然后不婚不育啊高房价啊就这样的一种情况纽约伦敦对
对他最初的只有纽约伦敦和东京这三大州的就是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一个金融中心然后他后面就说上海也是拨名就是新的金融城市这样一种方式所以这是一整套东西就我们为什么会迷茫然后这个好几点的尽头是金融金融尽头又是什么就又绕了一圈回来所以这个就是我觉得我们是共同需要探讨的
所以我为什么说是说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这个过程的明白和思考的话你进入到比如华尔街之后的话你会到三岁四岁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有可能你收入很高然后也是到处飞住星期九店感觉非常酷一样的就是你每天见不同的人还飞那个头等舱等等等等但是人的内心只有他自己知道的
别人是看着是很热闹的但他自己会知道 at the end of the day 就是说晚上关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他会说我为什么还一个人在睡在这个五星级酒店的这个房间里面就有一部美国的电影叫 up in the air 对对对就是这种过度的出差然后这五星级然后不过圣诞节也跟自己的妹妹没有什么关联然后
在午夜的时候还是需要有一个人来陪所以这种人其实我们是看不到因为我们没有他不会把内心的世界告诉我们我们只看到的是说他一年挣很多钱然后地位很高对吧但他至于每个人内心是怎么样的话有可能他的踏实度
是很难他也不会来告诉我们但是私下跟这种人接触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会有一些尤其是什么哈佛或者普林斯他们说有时候做那个做那个校友的那个比如说 20 年 30 年的时候他们私下去沟通的时候把他们现在最幸福的那些人
并不是在高盛做的职位最高的那些人而是哪种人而是儿女双全肯定是有这种有这种社会性有这种当时的这种听取这种声音的自己声音的有这种思考的这种人他有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有可能觉得是因为我现在就有学生比如在这种哈耶普斯玛这种学校读书的他有可能喜欢读的是 sociology
但是他也迷茫他说我身边的人已经大一的时候已经进高盛做实习了我还不知道自己要干嘛呢对吧他发现身边的人已经很明确了他就过来问我说怎么办所以他现在的一个方法他也是有自己的方法他说我学我的社会学但是同时我会学一个金融
就俯销或者说两个专业双专业这样的话他有个保险他等于是给自己买了个保险他不想放弃他原来喜欢的东西但他又觉得他的同学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又给他造成了干扰他就因为人怕就怕什么怕对比本来是还可以的但你对比之后的话你就会发现原来人家可以赚这么多钱
对吧还有这么多的出路我还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呢这个就会产生一种对比之后就产生一种更加的恐慌对吧就是刚才讲到的就是说这个人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尤其是在一个不在 18 岁那就是在 28 岁不是在 28 岁就是在 38 岁你一定会碰到这个思考的过程嗯
我觉得好像我绕了一圈我听明白了就是说我们要在大学的时候养成一个面对迷茫的这样一种手感就是我一直觉得说现在人获取的信息太多了每天获取太多信息了我今天就可以知道说一个股票交易所怎么运作的我明天就知道一个大的我是怎么建成的但是知道想到和做到它之间有巨大的 gap 嗯
那就好比说我知道迷茫的感觉和我如何应对迷茫的这样的一些方式它是其实是需要训练一个手感的很多人是面对迷茫就是我每天打游戏每天打游戏每天打游戏那有些人面对迷茫的方式就是我要把自己赶快拔出来那拔出来是我走出去做一些更正向的跟社会的呃
链接对吧我可以来听这个讲座它也是一个正常的链接那我去参加一些更加积极的活动让我打开的这样的活动也是一种方式对吧所以我说是一种面对迷茫的手感我是觉得如果对大学生来讲如果是迷茫的话我有个很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个迷茫并不是逃避就是说如果这是我的经验就是你如果有很有迷茫的时候的话我觉得你可以用你的空余的时间去做服务
这个我觉得是你不知道他你不知道服务他会带领你去向哪里但是服务的过程本身会给你带来快乐这是第一点因为你会帮助到别人让别人变得更好你人的这个人性里面这就是他会有孙老师的这个我觉得这个是我自己的体验一个体验之一就是你当你迷茫的时候的话你不要去纠结说那我到底是
选 A 还选 B 你继续该上课上课该记点记点去争取争取但是有一段时间你拿出来之后比如说一周两个小时你去做服务你可以比如说我当时是教中文就那小孩子八九岁的你也可以去做其他的服务在这过程当中你就一定会有快乐的产生的而且这个过程当中最后去到哪里的话它一定会出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对吧这是我一个作为比较 practical 的一个可以拿来使用的一种方法来解决或者是缓解你的这个密码嗯
所以我就补充这一点周毅君老师说过一句话就是对待迷茫的或者对待焦虑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具体你要做到具体的事情服务也是具体甚至服务是把自己的个人扔到一个群体里面可能扔到群体里面群体会给你一些答案包括这个 social service 它现在已经变成这个大学里的一门
课程包括上纽大他们都有这样的一个课程但我想说另外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发现就在顶级的这种金融家他们觉得一个月上两天班都已经极限了但他们其他的时间他们也不是说像很多人想的那种声色全满所有这些想象它都是基于一种短缺经济如果
如果你基于一种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他后面的选择就是 service 就很吃惊而且就是我会研究不同的层面的金融从业者他的 hobby 到底是什么然后最有钱的完全不差钱的甚至他投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就是为了体验的就是失败就一次失败投资在他那不会产生任何财务上的危机他甚至也不在乎那个地方的 reasoning
但他会用其他的方式就是说比如说这个社会服务的方式所以我才来去实现刚才是说那种真实的快乐所以在某些意义上志愿者他是非常重要但他也是非常奢侈的他是需要我们去想好这些事的时候你才能去真正的去做这件事如果这个账本没有去算好就当自顾不暇的时候
或者过多的那个 devote 的时候他也会想要另外的危机但总之是说其实殊途同归就是说我们其实在这样一种社会服务和志愿者当中他是找到一种出路的而这种出路其实是在已有的商业的教育当中给你的很少他不会他会提到这个重要性那始终觉得这是这是一个边角料的东西就是说你先去赚钱吧你赚了钱你闲得没事干你当然可以做志愿者
他始终是把这个东西变成一个一个消遣或者是一种一种副业但他不太明白是很多时候这个才是我们对于迷茫或者对于这种物质过剩之后的真正的一个目的地嗯我觉得可能还会从这些服务中发现一点新的东西但我不知道这些新的东西是什么因为就像很多领导就是很多
就是做中高层的人他可能对生活缺乏具体的手感因为它富于意味着空间比如说你做商务舱你住更大的房子然后你的房子之间离得很远也就意味着你离人群越来越远然后你从来不坐地铁那你只有做具象的社会工作你才发现你离人群近并且你才能在这种东西中洞察到就是更细微的一些人群的需求或者说你自己的那个情感会被满足到
所以我觉得他有很多更好的意义在里面其实做服务的话也可以有一种功利就是也有功利的一面可以实现的就是当你是做服务的时候的话其实你是可以做 networking 的对吧就是说来服务的人的话有可能你旁边的人就是那高盛的那个副总裁他也来做服务他只是说没有戴着那个帽子过来而已那这个时候你会见到这种人
哎那就是成为你这个这个这个社交的这么一个有效的这种机制了当然说你不能期待着说你碰到这种人但是但是当你不去那么功利心的去想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反而会产生一些对你非常你意想不到的一些效果对对吧嗯
所以还有就刚刚老师讲完之后我可能从第一点是对抗迷茫的最好方法是具体然后第二个我得出的一些益处是就做很多事情就当你迷茫的时候你要变得主动对
对你要主动地去跟外界产生关联对然后我们第一个问题我就差不多了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说最近复旦裁撤了很多文科然后最早是哈佛大学在一月份的时候裁撤了很多文科就是学生发现选文科选不到了很
有一些文科的专业还是很有意思的甚至就是说很有这种趣味性但是是无用之用就是他不能赚钱也不能让你进高盛也不能让你进四大什么都不能就这样的很有趣的东西都被踩掉了所以这几个月期间中国就一直在有一个甚至世界吧都有一个言论叫文科无用论然后说文科的衰退然后很多文科的学生也觉得说自己好像是一个
废物就觉得我不知道干嘛我学了一个东西好像也没什么用然后也不能赚很多钱然后现在很多招聘的时候也会说理工科优先所以大家老师们对于文科无用论有没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方便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个是特别背道而驰但是又特别好像
很说得通的东西但它其实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一个东西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 AI 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工具对但是我们又说那我们现在要把自己变成工具这是非常明显的悖论你学了任何一个技能任何一个工具化的技能从通水管到写程序都可能被第二天被取代被任何的软硬件所取代哪怕是更高阶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系统它都可以被取代
但是我们就说我们要成为那个被取代的就是让人震惊的这种完全的悖论然后又不断地来我们觉得好像挺对的呀我们现在做的不是被取代是这五年不要被取代或者是我们下个月不要被取代然后你就会发现不停歇的就像每天都有是震惊了家人们又出来一个东西对吧赶快学吧然后那个工具包那个课还没有卖完新的东西都已经出现了已经现在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那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先说一下文科无用论这也是特别特别傻的一件事我就说一点尤其在金融界里面能够记得住几个在 AI 时代的新的人名其实我说一下赫拉利和刘慈欣
就是写人类简史那个对然后刘慈欣就不用说了你看刘慈欣就十年没有写过任何的书三体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两个一个作家一个历史学家对然后其他的人 AI 圈里面 Hint 有多少人知道然后这已经算比较那个 pro 的一点了是李飞飞但是或者这些知道的很少知道的一些那你再多你也听不懂了
对不对就是对于现实当中它不会影响你它只是又把这个技术成本降下来它唯一是把这个工具降的更低一点它对于你会有影响吗不会有但是赫拉利那个会对你有影响然后刘子欣的降维这些词语然后公司是一个人类的虚幻为什么我们有没有想过世界是个草台班子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它没有明确的出处
但是公司是一种虚构人类来源遥远这都是赫拉利他其实是把一些整个的人文知识他并没有很多的创新但是他很早的很好的一个整合者然后而且他也很特别酷的一点把历史学家不只研究历史不只研究过去而是研究时间而时间跟金融是最根本的关系金融就是一个 time machine 所以这些所有的叙事件他是经过金融的放大之后
那这两个人就是 worldbuilder 新世界的建立者这恰恰就是这种有人文素兽的人你让李飞飞去降维打击他肯定说这不符合什么规律他就没有想象力但但但
但我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当然了我恨不得你吵起来就是说是这么讲但是就是文科的东西你需要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的时候就有点像说的非常普通的语言来讲就像一个人练武术或者练功夫一样你如果练的是拳击其实可以显而易见的效果非常快对吧但是
工科理科就像拳击一样的就工具嘛你能看得见他这个练肌肉打出去一拳都他能看得到效果然后文科更像什么像内功一样的对吧内功这个东西我是把它做成一个比喻啊内功这个东西的话就是你要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那你就是大师了那个拳击打过来的话他伤不到你的但是如果你内功是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文科的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的话其实你什么都不是
所以就是说因为它比较慢它需要很多的积累不像工科理科东西它很快见效所以文科效果慢的时候但是它发出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能够穿透时间的所以这个时候的话我们没有耐心因为这个成本太高然后风险太大因为它需要我练十年功你刚才讲的那些时间简史它是大师级的
他需要一辈子的积累才能达到那个然后我那对于我们比如说我们很多人百姓来讲说那我我达不到那个高度那我从一个风险可控的角度来讲对吧这个风控的角度来讲那我去练那个拳击因为这样的话明天有人过来抢我钱的时候的话我能够自卫啊我不能说我等我十年明天那个人过来抢我钱的时候还不能保护我自己所以他有这么一个
所以你说它无用吧的确没无用因为你明天不能自卫但你觉得真的无用吧到了大师级别的时候的话它能够胜过所有的拳击手所以就看你是怎么去看待这个事情吧对吧所以就觉得是说所以最后最后硬的东西会变成软的东西而且软的东西是变成硬的东西的这是我对这个事情的理解
那有一个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如果说选择大于努力的话那么体会出你要做的事情的道是比具体的数要更重要的那而且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至少我的职场经验来说我们只能用一个我们只有升维的视角才能解决降维的问题如果我们用一个平移的视角我们会发现我们永远我们没有办法有一个更高维的视角去呃
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或者视角看待我所处的问题或者困境所以我自己的感触就是你必须要有一个深微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然后你才能更好地去处理它否则你就会变成菜鸡互啄就是你会困境在里面然后你困在那个里面你就没有办法特别理性和中立地看待自己甚至你也没有办法去很好的分析和理解你现在所处的处境
所以我觉得所以每当我遇到很难的问题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触就是我要把自己扔出去然后比如跟更多的人去对话那这个更多的人可能是更遥远的人比如说我比如说听孙学老师的播客对吧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你会发现具备某种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只有有这个想象力才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按照既有的答案解决问题你会发现如果用既有答案解决问题的话
就是它不是你它没有办法带入到你自己个性化的处境就是你要带入到自己个性化的处境然后看到某种更高维的视角之后可能才能更漂亮地去解决某种问题我说的非常抽象但这就是我无数次验证过的一个感受就是你必须要深为去看待自己如果
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探讨的话其实也可以举手的来 孙老师要补充对 就正好说到这一点就是说其实这是一个战略跟战术的问题功课的价值是让你成为工具的价值文科的价值是让你成为人的价值那就看哪个职前在这个时代哪个被承认的更多那其实我刚才说的比较直接的一个矛盾在于是说我们不缺工具但我们缺人但是问题在于是文科当然也是有问题的
就是如果他只是一种八股形的人或者是跟社会没有关系的人那他就是也是有问题就像这本书一样他指出来的不只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他指出来也是整个的博雅教育自己也有很多的问题所以他这里面提出的这本书里的提出出入是这样的就一种是用新的理念去做社会革新
甚至一些在美国的这种社会运动但是说也不一定要求每个人都要参与但另外一点就是自我革命这就回到林老师说的这个部分就是我怎么样能够我不能是十年去练一个苦功来去名震天下我得去解决我现在的问题我现在的认知观而这个认知观可能就是读一本书然后去想你作为人的这个部分然后你知道威廉·詹姆斯你知道这本书就优秀的面向这本书的时候
它恰恰不是一个工程类的你可以马上就能够有用但它可能是你有这个新的认知之后你可以很快速地调用新的工具这是我们这个时代而这个调用
只要你想你能够问出来你就能够调用但在工业生化的时代可不一样你问出来是另外一个坑我想要汽车但没有但现在不是这样现在说你想要汽车马上就要有我想设计一个 logo 上面要有字的 AI 现在马上可以实现就这是最新的那个 GPT4 包括豆包现在都是原来比如说在还没有这个功能的时候我想到我设计个 logo
我上面有字我还得再用另外一个我现在还要去雇用人的设计师那不是又是另外一笔费用你想到没有做到但这个创新已经做已经变成现在可能就一两个月过去嗯你只要能够想到这一点没错而且我们会发现越是工具越发达的时候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人的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刚开始 deep seek 非常风靡全国的时候或 chat gpt 风靡全国的时候那个时候我我
我们会发现大家问出的问题非常之匮乏豆包在二三月份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快速地赚到一百万就这样的问题或者说我的 MBTI 是什么他的 MBTI 是什么我们如何得更好的谈恋爱
或者是就是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是这一类的问题就是最广泛的问题而我们会发现我们即使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工具人的主体性缺乏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问出一个很有创造性的问题的对吧嗯
所以后来因为我碰到一些这个公司的一些高管的时候他们现在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有了这点工具之后的把我们匮乏的其实是提问题的这个价值能力对对就是说那个比如说那个大模型 machine learning 的话他其实已经给你方案了但是他方案给出来你不满意你如何修正他不满意的原因并不是他的工作做的不够到位
而是说你提的问题本身的质量没有让他去做到你想要的那个答案所以反过来就是说你提出的问题的质量是不够高的或者不够精准的所以他只是在你的提问的这个前提之下去做了 AI 的工作而已所以提高他提问那些的价值的话他就会回到了人文的东西了这个就基于你的人对这个社会对自己对所有身边的事物的思考了对吧而且就是因为现在很多人
过的生活都很悬浮嘛就是一个怎么讲什么叫悬浮呢就是他怎么讲就处于孙老师讲比较合适不是因为这个书的推荐语里面有这个颜飞老师啊他现在比我更有当然是更有名的一个社会学学者他有本书叫悬浮对就是蜂鸟状态或者是一种是你要不断的就是跟鸭子很像对跟鸭子很像要高频的震动要高频的努力才能够在那这是一种悬浮
另外一点就是始终没有去扎根因为变化太快了你要么是在空间上要么在时间上你都是一个流放者比如你在这个时间上这个地方变化很快你在这儿兜了五年然后时过境迁要么在空间上背井离乡它就永远没有一个这种故乡的稳定的感觉它需要故乡吗
对这就是另外的问题了对但是问题是这个神乎就是大家是一个直觉对如果说它被当成一种现象提出来那可见就它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并且有些人是感到不舒适的
那至于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故乡那可能是每个人个体的答案对吧然后我们要不这一趴我们就过了我们来下一个问题就是刚才那位男生提到了就是说在这个社会幽济主义的包裹之下就人怎么来探索出就是自己的价值或者说我们怎么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就是我们怎么做出一个寻找呢我们怎么去在这个
考试的这种场域里面我们怎么来发现自己不一样的东西特长的东西擅长的东西然后去盖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呢你是说去怎么发现吗我觉得就是
发现可能是第一步的就如果还能更好的运用它可能就像您的人生的轨迹一样首先你发现跟小朋友在一起玩很开心然后你从事了教育工作对吧那比如说我其实学了金融之后我发现我并不开心对吧所以我还抽空去写了书因为我觉得写文字的时候我很沉静我有心流的状态所以我就去写书对
我觉得这个里面有个关键词就是你讲的心流对吧其实做决定的话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大脑做决定就是那种 logic 逻辑分析对吧还做一个 swap 这种什么 analysis 就是说什么利弊分析之类的另外一种做决定就是用心流用心它没有逻辑在里面就是说我觉得我在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很舒服很开心这不是用逻辑去分析出来的
这是感性感性的东西出来了所以我听有人这么来建议的这也是我从其他人那里学到的就是说做小决定用逻辑做大的决定用心用感觉完全认同当时做选择去当老师的时候就是完全是
我就是完全是随心的就没有用大脑去分析也不知道这个当老人家挣多少钱我没有去分析过我也没有分析过我的同学将来去做什么行业都也没有分析过就是完全听心的这个东西然后就就就就这么就走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就是我的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嗯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跟那个优秀的标准怎么去定义嘛对然后是这样就是首先这个书给了我们一个参考它是说提到领导力这个词尤其是高等教育哈佛嘛就领导力的要领这个 leadership 这个词就是哈佛来不断去提出来的是然后后来又通过工商业和金融业来去引用到我们国内但他就说其实这些所谓的领导力不就是这种生活阶层的塔尖成为合伙人就成功学的那个达成者成功者
那这种意义上的这种叫做价值是单向度的然后是有梯度的然后就是赚钱和身份就这样甚至就可能只是赚钱是就更单一的这样一种感觉但这个书的作者就是说那这个其实就特别傻然后是说这个大学与其致力于培养这种所谓的领导者不如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思想家口号毕竟这里是大学
所以这特别有趣他其实在去 mocking 就是哈佛的这个把领导力捧得很高而其实领导力你就没有给领导不能迷茫吧对不对你就没有给这种迷茫自由与土壤对吧而是说你要去把价值给单一化阶层化去往上爬这就是这个的问题
这个书里面他是想要去用博雅教育的多样性我们怎么样来去说创造价值首先我们要创造一个多样性的环境就价值首先是多元的你才能有自己的价值如果价值是单一的那你就不断地归顺这个单一的价值你就会被领导或者你就算成为一个领导者你依然是牺牲了自己成为那个领导力者对不对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就是那所谓的领导者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
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就是就关于整体上但其实还有一个社会学这是我自己的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说我们两位刚才提到心流其实有一个机制就是说我们怎么样确定我们喜欢一件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化场景所以其实林老师刚才那个叙事其实有一个很很
特别经典的就社会学的那个轨迹或者是社会学的英雄之旅就是说比如跟小孩去接触那是因为你实现了一个 first connection 就是你你是建立了一种关系然后跟你的室友你是切断了这个关系因为你知道他在兴趣和 talent 层面他跟你不是一路人就这是很麻烦的一点不是好跟误的就是好误的问题好坏的问题而是是一个就是缘分的问题就是说我们自己的就是某一个个体的社会化其实他通过那个
它不一定是 talent 并不是一种才能而是说那个场景那个场景让你觉得很舒服然后你就会形成那我们能把跟孩子这件事情变成我们待会要讲的这种事业来去做我经常举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说抓娃娃里面有一个情景就是那个小孩他为什么喜欢捡瓶子为什么呢因为他妈妈
他的父母制造了一个剪瓶子和家欢的场景所以他就很喜欢剪瓶子然后还有一点就是他为什么喜欢长跑因为他没苦硬吃装穷嘛然后他就长跑给家里赚钱后来他就说他很喜欢长跑那你可以看出来这孩子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剪瓶子一个是长跑而且在长跑的时候剪瓶子就很无厘头但是如果我们用这个社会化机制就你的兴趣是从哪来的是在于你有一个社会化最初的那个 connection 那个介质就每个人都有自己他没有标准的答案对
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个介质比如说画画或者怎么样这就是你为什么会喜欢物理喜欢语文可能就是那个老师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不是那个客观的物理或者客观的语文这是因为你通过这件事实现了你的社会化的一个成长而我们就会放大这个路径这个就我的意思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我们就可以把它说得更具体一点对
这就是说你自己的 calling 到底是从哪来的它有很多每个人成长当中的机缘而社会当中需要各种各样的社会化场景需要教育需要各种长跑各种各样的事情那其实你只要知道里面的这个机制你在这当中实现了你在社会当中存在的那种连接你把这个连接去放大然后你乐趣就会不断地增强
我觉得孙子老师的那个每次都总结得非常好那不然呢他太棒了我听了每句话都在学习非常有高度总结性的系统性我讲的更多是各个案的体验然后认知我觉得完全互补性刚刚孙子老师给我们造就了一个场景比如说有些小孩为什么
就是比如说他捡瓶子和他跑步这件事情其实他的生活环境给他造就了这样的一个正反馈所以我觉得既然我们需要某种正反馈给到我们某种暗示或者给到我们某种引导可能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去做跟外界产生链接刚才孙老师在讲的时候
我就想到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为什么后来去业余时间去写东西然后能进入到这个状态是因为我小时候语文就很好
然后我那个时候几乎经常得满分特别是作文经常被当泛文来做就就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的小时候对吧就会这样然后你就觉得你无限得到了正反馈之后我甚至什么初中啊什么高中啊就开始拿稿费所以那个时候就会但是你因为要考大学你就会把它断掉嘛然后后来你会发现写文章是可以赚钱的然后那个时候可能你就能拿个一千块钱稿费啊什么的你就觉得哦
对他可以赚钱所以你就会说当然我写他的时候完全没有说我要靠他赚钱写的时候就是完全去写所以我就觉得说好像某种契机是在某种
你没有想着说要靠他赚钱但是他可能后来莫名其妙让你赚到钱了就他本质上是一种发心或者真的就是你的 calling 或者你的爱好就是还是要多跟外界产生链接然后才会感知到这种 calling 的存在所以这个链接的最好时机还是回到这个主题就是在大学是就是因为那个时候你有很大的自由对吧就呼应一下我们之前讲的那个点嗯
然后呢下面一个问题就是说现在有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很好比如说他的学校很好嘛他又很优秀然后又很困惑他们自己在豆瓣上开了个小组叫 985 废物这些背后隐藏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呢就这些人明明就是一路
披荆斩棘走到了中国最好的高校然后他自称自己是废物对我也一直是学霸来的但是就是我的重点是说它是这样的一个情境就是我们对于一个问题的应激而不是创造所以我们对于一个问题的应激就我们知道这个制度肯定有问题但是它是一个我们是就是或者是很多时候是一个应激的状态应激就是 mocking
然后在这种不断的包括说你难就这样的一种跪笑就这种 mocking 的方式来去舒缓这个结构给你带来的焦虑但它不是创造力的它是在这个维度当中把它在一个低维度不断地来去循环而且就是讽刺的武力就在于是它是延续了这种被压制和被控制或者这种结构性问题
他只是一个舒缓口但他不是舒缓自己他只是一个吐槽方式对对对他永远改变不了就是一边受苦一边吐槽这就不是一边去拼那个忌点然后一边吐槽说我是九八五废物对对对因为他知道这个没有他这个知道这个肯定是有问题的人又不傻对吗你面对自己的智商和面对自己的情绪你都知道这个系统有问题但是当没有更多的多样性
就像林老师说的我们做 service 实际上给你这个空间你做这个 service 对吧那就像刚才肖逸江说的现在大学生光单
单向度的去卷几点他已经不谈恋爱对他甚至不迷茫所以我觉得迷茫不是问题对而是是蒙眼狂奔明知道是有一个有问题的结构当中那种隐忧那种爆发才是更可怕的而这中的一点点的争气就这种 mocking 就是说这种用各种各样的词来去似乎是释放自己但是延续了这个结构性的问题
就他们只是在一个他们就就也就是说他们其实没有创造性的解决任何问题他们只是在发明一种吐槽的方法对这确实是因为文科教育不足的原因读书太少所以我不是说读书多有用啊就是说
肯定是读书跟醒路但是说我们如果 mental 把你扔到一个工具化的工具箱里面就去读 manual 然后就各种操作手册你不用去想这些大的问题那它肯定会反噬你这些问题它并没有被解决而且它是更严重的所以其实它是通过迷茫之后就是大学创造的这个自由的环境恰恰是基于迷茫的前提你有一个主体性的土壤然后你开始上课你可能上的不是本专业的课然后你面临新的选择基于这选择有新的焦虑
谢谢
对吧所以我才是说林老师那个故事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学意义上的这样的一种英雄之旅的过程当中你才会最终的这样一成长找到自己的事业然后再过来有一种可持续性不然的话就算你做得再好你的业绩再好你都是个工具人这些工具人可不是说你业绩一般你是个工具人不是这样有那种很高阶的工具人他是不可或缺的人但他依然会有一种现在这个词也就很正常就存在着一个危机嘛
存在主义危机那像比如说这些人可能又吐槽又追忌点然后他们最后还是会按照惯常去涌到社会里面可能还是会从事比如金融啊法律啊咨询啊这一类比较赚钱的这种行业里面去那其实就是好像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个
谤骂说自己吐槽自己而改变任何东西然后好像这个优秀的标准也没有产生任何变化我说一点积极的来去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看在座有很多白领或者是可能金融从业者
一个最简单的出路就是读书会我们可以看到陆家嘴陆家嘴的生活是很少的有两个事公共活动一个是咖啡姐咖啡姐就是牛马饲料嘛另外一个是大家做一下陆家嘴读书会这个局甚至是很高端他做的越来越高端化就是大家去想到另外一种出路嘛包括湖畔大学包括他们都是你最终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说这个标准很单一价值很单一他第一个部分并不是成功而是我怎么样价值多元化嗯
而多元化的时候你要找到 alternative narrative 另类叙事而另类叙事当中就在阅读而不是已有的经验是整个通识教育没有方向的阅读你才能找到另类叙事因为这个系统本来就有问题你用之前的经验是找不到之后的出路的这个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大学的博雅教育的这样一种真谛会给你提供具体什么
就是另一类选择就是这样就是读书会比如说它就不是一个单位里的或者一个公司里的这样一种对一种组会它的知识就不是单一化所以我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说优秀的标准谁说了算首先它是多重的标准而多重的标准首先是要一种无边界的无限制的阅读其实我的意思是相比于这种起到各种各样的讽刺性的词来去说更有建设性的一种自救就是一种读书会的这种方式
这是也是我观察到的我会觉得说就当我迷茫的时候我有一种方法比如说读书会和听书是一种方法然后另外我会觉得说听一些比较有质量的对谈我也会觉得很有收获原因是我并不需要一个标准答案
我需要一个参考性答案这个参考性答案可能是一个方向或者是在某种情况下还有人这么做然后我因此去思考出很多东西所以我业余大量的时间可能就是看书然后听一些高质量的对谈因为我觉得我需要一些遥远的人去给我一些指示比如说我最近一两年我觉得参加最高质量的就是有一年中国有一个图书品牌叫理想国
他在阿纳亚办了一个理想国的几周年的一个见面会然后当时有一个澳门大学的学者叫王迪老师然后我觉得他当时给了我一个非常全新的视角就是我们总是希望成为主流那谁成为那个他者
所以我觉得当时这个因为我们总是觉得说我要去竞争那个最主流的东西然后我们就觉得说这个考学压力太大了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在拼那一条道嘛那那条道所有人都在拼那当然它是怎么讲就是名额又稀缺又很多人去弄所以你有没有可能有另批吸进去发现新的东西然后你有没有可以成为一个
就是前所未有的领域的或者什么东西的规则制定者就小时候我爸老给我灌输一个思想就是说你作为一个 follow 是不酷的事情你必须要成为一个 ruler maker 就是那个规则制定者所以这个思维也经常环绕着我当
我一直在那个主流去通知的时候比如说金融行业这些年一直都是这样的然后你发现它不好的时候你会思考说那如果大家都这么做然后大家做的结果都不好那有没有新的出路去可以做呢所以我当时坐在那个下面的时候我听到王迪老师说我们只有他者才能审视自己的主体性对吧我们通
对 然后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
刚才这个例子就正式说明了就是刚才王丽老师也是就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对我们需要一个公共空间因为她当时写茶馆对王丽老师最有名的那个就是写了四川的茶馆她是对标的是巴黎的咖啡馆对因为为什么呢因为巴黎的咖啡馆有萨特有波夫就讨论迷茫的问题
花城咖啡馆对然后因为我是在巴黎读的这个社会学的博士嘛然后我对那个城市的感觉就很深但是王迪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并不缺这样的公共空间从成都的茶馆到老舍的茶馆那都是一个我们的公共包括此时此刻所以学术酒吧对对对就是它是一个直觉性的就是我们在 shopping mall 里面去创造这个空间是非常有价值的
不然的话 shopping mall 就没有就是多样性吧那就只有消费嘛我之前做过一个关于学术酒吧的一个 research 吧就发现刚才那个孙子老师提到的所有的要素都在里面比如说最早的这个巴黎的咖啡馆因为他有很多的公共事件在里面讨论包括这个茶馆的事情延续到现在就是
当然这个事情有两面性说一面性是他把那个传传传传到比如说学术咖啡城市夜校就现在很多年轻人下班之后就去一个酒吧里面去
像这样听我们讲一些比较学术性的话题然后也有一些人去那个夜校里面花几百块钱学一个比如街舞啊花艺啊书法啊什么工笔画啊这些东西就是无用之用嘛这个事情我当时在研究的时候我觉得好处就是我们好像就是延续了那样一个公共空间的有用性然后坏处我现在想来它好像是
他一直延续了那套逻辑就是怎么讲就是学习学习学习学习不能再学习就他好像没有逃离出以前的那个范式其实他更像一个兴趣班嘛
薪水包也是有价值但最隐含的一点就是到底是假的多样性还是真的多样性因为有些这些它变成消险之后你的主业依然是到公司里上个班其实它又颠倒了人生的意义其实就像又回到林老师的例子那个 service 就是你的主业而不是说你就是如果
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林老师是通过这个 service 然后又回到高雄去花旗区上班那就反过来这是我们现在大多数的那个上班族就是这样我有一个闲暇的爱好但是我的主要依然要忍受那个这个上班的这样一个这样一个不想上的 bush job 就是狗屁工作然后那那这个消遣就变成了维系这个狗屁工作的一个机制那就又变成了这个多样性又是为这个单一性然后
服务的而且它又带动了另外一个你消险之后你没钱了嘛这些地方又很贵又不是至少没有那么便宜吧然后变成另外一种景观消费这是另外的问题其实真正的自我教育你读书它也不需要什么钱然后你找一些大学老师去聊天它也不需要什么钱它不需要变成另外一个产业我们的问题就是或者市场的问题是把它变成一种供给吧
把它变成商品然后又陷到那个 loop 里面它就不是一个社会的创新不是一个社会的公共空间它是另类的消费空间
对然后下面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人都在讲是脆皮的年轻人什么的遇到挫折然后动不动就抑郁动不动就要自残动不动就要怎么样然后我之前看到一个看了一个圆桌派然后邓雅萍就说她每次失败的时候她都兴致勃勃的去失败意味着她可能这种失败就意味着某种成功对吧然后但是我们会发现好像现在的失败自由比财富自由更难实现就是大家都觉得
失败不起吧所以一定是如果在座有父母的话本人是家长的话一定是在小学小孩子的时候小学初中高中去经历这种失败
我老觉得林老师在某种叙事里面我不同意就是我觉得人生每个阶段都可能面临失败但是这个就是说手感是吧对对对就是他的肌肉你又把肌肉锻炼起来肌肉锻炼起来的时候你在成年人时候的话不是说成年人不失败而是说他对这个事情的理解跟他的接受程度就不一样了但如果是一直上来都是说是全班第一名的全校第一名的
那他真第一次第一次失败的时候是职场的那个第一天的时候那他是很痛苦的嗯他是经受不起的对吧但小时候这种失败的话其实成本是很还是讲的就是越小时候这成本是越低的然后你对这事情的理解也会不一样那这个这个呢到了成年人的时候的你的肌肉就有了嗯你的认知也有了所以他对这个事情的比如说你找工作面试失败了他觉得没什么那就继续找呗对吧或者说创业失败了那就继续呗嗯
但是如果你从来没有失败过这个肌肉没有被他发展出来的话你真正第一次失败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痛苦我说我这个转远的怎么会今天怎么会找工作这么难呢所以很多人最痛苦的时候就是失恋的痛苦因为他们发现没有办法用做题的方法把这道题解出来因为
因为爱情它没有办法通过做题的方法解出来所以自由的时候都会多谈恋爱对吧对所以就是要对现在大学生也不敢谈恋爱然后所以我就觉得说
比如说我们周围经常会有一些人已经 30 岁了可能他还没有开启过任何一段恋情也没有任何一个男生女生交往过但他学习成绩非常好然后看起来也非常一表人才所以我跟我太太是鼓励孩子在高中期间谈恋爱的因为高中期间谈恋爱的时候你到了大学的时候你想象一下我经常跟我太太这么说你到了大学的时候你如果你是个男生那个女生谈过恋爱了你是不是她的对手的
或者是说你是女生你到了大学对方是男生他已经谈过两次恋爱了你也不是他的对手对吧你们俩是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面的所以在高中期间比如说你谈过恋爱了你是有经验值的就打游戏啊你是有经验值的你到了大学的时候你可以筛选出更好的对象出来那我觉得这是个正向反馈嘛
是是是对吧就是说是错还是是错嘛成本低嘛对吧但是在中国高中大家都在忙高考是啊是啊有客观有客观的现实在里面对啊就是你中国学生的一辈子就是什么呃
高中的时候初中的时候不准谈恋爱高中的时候不准谈恋爱对吧然后到大学时候不准谈恋爱到大学一毕业说立马给我原地结婚生小孩对吧然后发现不会然后也没有人原地给你结婚小孩就是中国老中的一生啊就是这样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依然是标准太单一但这里面有个词特别有意思我特别想问林老师就是你有没有听说过在英文里面有没有 financial freedom 这个词 financial freedomfreedom 有这个词但其实我们在金融社会学当中去强调就是说财务自由其实它有另外一个翻译叫做 financial independence 嗯
就是财务独立这是你最主要的一点因为其实我们认为的自由就是你可以想买什么买什么其实这并不是金融最根本的目的金融的目的是没有过多的贷款或者是你不能偿还的贷款
对就是你变成一个被迫的状态你的欲望什么你赚的钱比你的欲望多一块钱反正就是你不独立你在金融上不独立你要不断地去维系于一种其他人的阶级的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我的重点是说这个目标有问题就是如果你反正是 freedom 那你可能要挣很多很多的钱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嘛但是你的金融的独立你的自立这个很容易去判断它
对所以我就觉得在我们的财商教育当中把金融独立翻译成金融自由这可不是同样的标准包括那个 FARE 运动叫做 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e Early 这叫 FARE 它也不是财务自由然后它是财务独立然后我再早早地退休那 35 岁退休可不是说你赚了一两个亿小目标而是可能就是一两百万人民币然后你就可以维持某种财务独立了通过你的方式你的一些投资
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把这个标准都有些方式以额传额的去弄的就好像是说我们一辈子就 35 岁财务财务自由那种那没有几个人能够达到的而那个在这个意义上你就你就很难去接受失败了因为啊我是不是三十几了还没有财务自由那就是一个本来就不可能实现的标准对又被单向度的价值给绑架而且社交媒体是很大的元凶嗯
因为社交媒体总是说你什么多少岁赚到一百万然后多少岁赚到一千万它会有一个标题去让很多年轻人感到焦虑而且社交媒体还会说你在这个年龄段是你的这个年龄层里面的这个富裕程度涨百分之多少对对对有这样的一个表格一样的就是我看到了之后就会无形当中会产生这种焦虑感是
然后下面一个问题是在 AI 的冲击下学历和成绩是否仍然重要人类教育的核心价值将会发生哪些改变其实我觉得这个书里面它有一个让我特别启发的一个点其实这个也是个常识就是说它说事业或者职业这个词它是 calling
就是说是一个所以这个词呢他英文是 vocation 然后这个是 calling 的意思然后我后来我今天下午专门做了一个研究啊就是说 profession 是你的专业对 calling 是那个 vocation 是你的事业是然后你的专业可能是一个医生或者一个教师然后 job 这个词它是零工的意思就是一些 occupation 啊他就是一些你就
你就不喜欢做但是它占据你的时间这些事情所以这三个东西我甚至把它翻译成作业就是做事情的那个作业然后专业和事业所以真正的时代不管有没有 AI 你要去找到自己的那个事业是什么
然后我举一些例子啊比如说贩卖焦虑的人罗振宇我们都知道就是得到那个对吧但是他其实用他很朴素的这个例子他找到事业因为我特别关注他这个人他人心是好的所以我其实我对于得到这个产品我依然是那个自甘我觉得他是一个 DNA 里面是有爱的一个产品什么意思呢他自己后面最近在做一个文明嘛文明我一期都没有看就是长视频一个小时的那个但是他是说他人到 50 多岁这就是他的事业啊
他一直在说我兜兜转转找到他不一定想要去做得到或者知识付费如果从财务独立或者自由的维度他可能也都达到了那他就觉得他好没有找到这个事但后来就觉得我找到了我就很幸福所以包括雷军也是一样他能够打动其他的什么叫企业家精神
就你找到你的事业他你说他说小米苏 7ultra 这个跟其他的车有什么不同最近好多车都发现都有新的车什么蔚来什么都有但有的人他就你会觉得这个是你 ceo 他就没把这个当成自己的事业他本账在推销一个产品
那同样是做一样一件事情那有的企业家他就把这个当成事业你说不出来是哪有不同但他就有不同那个 coding 就能够传递过来你说雷军他也并不是一个口才特别好的一个人但他对于这个事情的这种 fancy 他这种痴迷是一语言表的嗯
所以其实本质上我们在 AI 也好没有 AI 也好它都是一个对于探机文明对于人来说它都是一个工具而真正的一个部分就找到你多样性当中的世界当中的你的视野就是从你的 first connection 你的爱好变成你的视野这个部分那你觉得你觉得这个 AI 会增加我们对于标准的成功的定义的个人追求的多样性呢还是说把它会载挂呢
这个其实就特别有意思就是说那我们对于 AI 有不同的想象和认知嘛只要有一就是我们原来会把 AI 想象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认知但是 AI 也可能是分块的我的意思是说那种单一化的人他会用 AI 的工具去加强他单一化的这个部分
然后那些多样性的人也可以用这种工具增加他多样性的部分所以那主体性尤为关键就是说 AI 在他的初级阶段他是一个人类社会的映射然后他会是某一种强者横强然后弱者想要去打破这个时候他会有一定的阻碍但他在更后面的时候就是我要展现一下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时候我会认为是一个我们是解放性的
因为这个基建的完成是肉眼可见的就包括其实大家现在高校里面 AI 跟查虫完全是两回事就是说查虫嘛就抄窃嫖妾那是查虫但 AI 为什么你不能禁止呢因为它是你的生产力的工具
而且本质上你如果禁止它的话就是限制了你的这样一个能力所以简单来说我们会被几大的在基础建设上面都有更多的工具的过剩然后我们其实是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原来为什么会单一化因为短缺和工具的短缺物质的短缺和工具的短缺所以你要变成一个水管工你要变成一个修飞机的这样一个维修员你一辈子就当成这个因为飞机是少的
然后技能是少的但是现在只要你想到明天就可能出现一个这个软硬件结合的这个飞机维修的机器人他就可以做这件事了对那我有一个具体场景的好奇比如说如果说我们写硕士论文假设或者博士论文的话那我如果用 AI 的话老师会觉得
是取决于哪一步就是说你不能因为现在老师是直接我今天还参加了一个澎湃他们刚出来的一个横评就是横向评测实况大模型就是说人是要做最终的那个审美权和判断权的如果你没有这个部分是很明显的还有一点就是说 AI 生成的东西它很难被检测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另外检测 AI 的那个工具
它很难是客观的这个跟查虫百分之多少重复这是客观的你用另外一个 AI 算法检测这个 AI 算法
它是无穷无尽的 challenge 学生可以不断我再找一个算法来去检测你对我的算法的算法所以它就变成无穷无尽的但是我们可以用人嘛可以用 Jewelry 说你就答辩嘛所以我们讨论特别有意思回到古典主义的答辩你可以写一个东西你可以首先你要去城市的标注这是你要如果游戏被问到的时候你要去标注你在什么样的时候去使用了它其次是说你要有一个 Aural Defense 就人对人的答辩那就会知道你到底是 AI 替你写的还是 AI 帮你写的
人是有自己的判断的我们就肉身来去面对面也不在线这个时候就完全非常非常古典主义我叫赛博古典主义就是说大家的创造肯定是用各种各样数码化工具的但它最后的审美和交付它就是人肉的面对面的这样一种方式那我们自然就会知道这是不是他的作品那比如说老师如果你
并弃掉你是一个学者的身份你作为一个创作者的话你会刻意地回避掉 AI 的就是生成吗因为如果是一个学者的话他有可能有一些资料嘛还是很快速的对吧你可能不可避免地会用到它但如果做一个创作者就是我们把它更纯粹一点对这恰恰是当然虽然这有点类似另外的话题但这个跟今天有关系嗯
我現在覺得 AI 不是單純的技術創新它的人性大於物性物質的物啊它是更加人性的東西更加靈性的東西它是一個基於語言的智能體
所以它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工具它是你一个很好的一开始是你的助手另外是你的映射你的 agent 我们处于一个 co-agent 的状态所以不管是我作为学者还是作为一个创造者我都很乐于跟 AI 去交流我不把它甚至把它当成一个工具来去交流嗯
而是把它就变成你的就是 make friends with AI 就是与 AI 为友这个是我们那个这个探机有名能够保持最后尊严的一个比较积极的一个想象因为一旦你想象是一个主客户关系你要奴役他你就势必被他所奴役换句话说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整个的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叙事我们不断把自己的工具换不是我们驾驭 AI 是我们
维系就是维持 AI 就是我们是 AI 是主体智能制造主体然后所有的我们不断在学的工科都是那个时候你是它的维修员能够维系这个主体它需要你做什么你是一个课题人类是一个课题这是另外的一个很黑暗的但是正在现实当中不要以为是 AI 是我们的辅助不是我们是 AI 的辅助这个事实很早就有了但它在大规模的结构性的形成一种新的制造业的一种方式然后它也创造岗位嘛
明白然后最后的话就是老师们用简短的话来就是跟大家说一下就是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吧
对我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对当然也可以很短也可以很大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不断的寻找的一个过程 OK 就是而且是说比如说我当时是就当老师的话其实也是个阶段性的他有可能是他大的方向我不会改变比如说我依旧会是跟青少年打交道这个大的方向不会改变但是他不同阶段的话他你所
那个承载的那个模式会改变嗯对吧所以我觉得说你人生的意义啊或者说是你的这个啊这个这个事业呀刚才讲到的那个孙老师讲到的这个我觉得还是源于
首先它不是一步到位的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就算是我当时是这么想的我到了四岁的时候的话我依旧还会在思考这个东西我接下来的后半人生会做什么事情它不是一个就是说我完成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按照这个事情来做了它是一个动态的但它不是一个静态的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个话就是说到
到了人生后半部分像我这样的话就是说是你到了一定年龄的话其实更多也是在审视自己就是说我在做这个事情但我也有一些过程当中我做的事情虽然我喜欢教育但教育有些东西我也并不是特别喜欢的很琐碎的或者也是占有我很多时间的而且年龄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原来喜欢的事情现在不一定完全都喜欢这也是在动态当中改变的更多还是在于听从内心的这种对吧
尤其是内心因为我稍微讲一点点当时我喜欢教学会教到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我能感受到我身上是在发热的就是物理的热度不是说那个概念性的热就是说我想到了要去教课或者说教课期间开心感受到对这种是兴奋热流嘛热流它
能转换成那种物理的热流在我身上是能感受到的所以像这种 moment 出现的时候的话你一定要去听这种声音因为那个东西是你是无法忽略掉的它已经出现了而且是在非常纯粹的环境下因为我们要去思考没有用大脑去分析我当了老师我这个钱挣的不多我以后怎么去养自己之类的我没有去大脑去大脑会很容易被对应进行干扰对吧我就讲这么一个例子
其实也就是说当这种 moment 在你身上发生的时候的话你一定要抓住那个瞬间去思考一下为什么我在这个瞬间我在感受这么深刻其实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来告诉你了因为平时用逻辑去分析的话是很难的因为有很多的这种因素在里面 pros and cons 利益跟弊你分析太多之后的话你会觉得我做不了决定
所以我回答你的问题怎么去找到自己的意义首先它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是动态的第二就是说有这种瞬间有这种 moment 能够感受到的话其实非常珍贵的它已经在告诉你的答案是什么了只是说你有没有把这信号进行一个捕捉然后翻译成自己能听得懂的能够付出行动我觉得好像对于中国的很多学生而言是不是太理想了
不是是难的在于捕捉因为当他长期的沉浸在一种做题的逻辑和模式里面他要做的就是每天给他的今天要做的事情打勾打勾打勾所以他没有那个空闲让更多的想法进来或者说有更多的空闲去洞察自己的这种反馈或者甚至也没有过多余的时间去明白
去发现这种可能性就像刚才那个孙老师说他们没有迷茫这才是最恐怖的他们没有让想法进来的这个时间可能对他们来说最难的而且因为缺乏这些对自我的洞察一直处于某种做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
眼耳口鼻舌身意相对来说他会有一个范式他可能也会变得顿感所以他越不能发现就越不能发现然后他就会处于某种范式里面可能比如说 35 岁被裁员了他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弄他再去发现和洞察自己的这个过程就变得极其艰难在我看来可能还是要趁早对 孙老师您来说就面对这个很大的问题我可以说一个很具体的场景啊
我觉得一种更好的生活呢就是在看展和策展之间这个互动之间去实现一种社会连接就比如说林老师翻译了这本书然后我这两天或这一周都在很认真地读这本书这就是一个我的人生的 moment 让我在这个此时此刻我觉得非常有意义那林老师翻这本书因为他知道有这个读者
作者写这本书有这个读者你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你会体现焦虑或迷茫但是你有一个作品那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讨论大家是来看展我们来去做了这个展就我们这个对谈也是一个展所以人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地就是你的作品是什么
教育也可以成为一种作品就是作品不只是艺术家所享有的它是一个词它是你的一种存在的方式一本书一个电影是最典型的一种作品但是你自己做的每一个小的事情你都可以把它变成一个作品就比如说我把我的波克也给我爸爸听然后这是我去修复我代际关系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它又实现了你的社会连接而人生的意义其实是在这样一个的 meaningful 就是我的观点就是从一个目的地到另外一个目的地
就是比如说你跟你的父母有一个很好的对谈比如说我今天在这个城市里面有一个公共的对谈就是此时此刻就是王迪所说的茶馆或者是巴黎的咖啡馆的那个场景就他使得这个 BFC 因为我在那个 SKB 也是我类似的话三连也邀请我去做过类似讨论就一个 shopping mall 只有在它有一个文化的空间的时候它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
就是因为不然的话它就被这个单一化的消费场景给让人很窒息你有一个这样的一个公共空间的场景去听这样的讨论所以它就是一个包括所有的艺术展它为什么能够使得我们为什么要到威尼斯这两天为什么要去到香港它也有一个巴塞尔艺术展
就是这种看展和策展的过程当中去塑造我们创造的节奏和旅行的目的所以这个它既很具体它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它事实上就在成为白领的生活方式很多白领就去看戏剧嘛就在那个就是亚洲大厦那地方每年大概关戏的这样的看戏剧的华北大十几万人民币有这样的这就是他人生的意义只是我们希望在一种公共空间里面把它说出来
而这个时候它其实能够使得这个社会以及它的经济在这个关于这种兴趣关于事业的创造和消费当中得以维系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我今天就是怎么样去不做这种优秀的绵羊它就是优秀它也是绵羊而你有自己的作品账本的时候你就可以自己去定义你自己而不是优秀跟绵羊这两个都不重要那我们今天就这样愉快地结束吧谢谢大家还坚持到现在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