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前世今生】(2)流血的分割线:当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怎么分家的?

【前世今生】(2)流血的分割线:当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怎么分家的?

2025/6/27
logo of podcast 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馒头大师
Topics
馒头大师:我讲述了印巴分治的历史背景,英国的衰落和印度独立运动的兴起是分治的直接原因。宗教矛盾是引爆分治的内在因素,英国的分而治之政策加剧了宗教对立。蒙巴顿方案虽然试图解决问题,但最终留下了克什米尔等诸多隐患,导致印巴冲突不断。雷德克里夫线仓促划定,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血冲突。印巴分治不仅是政治事件,也是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对两国乃至整个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希望通过回顾这段历史,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印巴关系的复杂性,并从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 1947 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节目从蒙巴顿被任命为印度总督开始,讲述了英国在二战后无力继续统治印度,以及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日益加剧的宗教冲突,最终导致了印巴分治。
  • 蒙巴顿被任命为印度总督
  • 二战后英国无力继续统治印度
  •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日益加剧的宗教冲突
  • 印巴分治

Shownotes Transcript

历史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年份历史也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历史不仅有深度有厚度其实也有温度形式有态度做人有温度我是馒头大师欢迎来到历史的温度让我们读懂过去活好当下谈面未来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馒头说历史的温度今天我们再把前世今生这个专辑延续一期

上一次说了伊朗这个国家的一些历史渊源那这一次我们来说说两个冤家对头的国家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究竟是怎么来的 1946 年 12 月的某一天英国伦敦寒风萧瑟

刚当上首相一年多的爱德里在唐宁街 10 号的首相官邸召见了路易斯·蒙巴顿子爵他是英王乔治六世的表弟 46 岁的蒙巴顿因为在二战中的表现刚刚升任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第一巡洋舰队司令意气风发 愁愁满志但是他在和爱德里谈话后不久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因为爱德里给了他一个所谓的光荣的任务

前往印度接任这个英国最大海外殖民地的一把手印度总督兼印度父王这是一个曾经令万人垂涎的职位但蒙巴顿却完全兴奋不起来

因为谁都知道 1946 年的英国早已不是以前的英国而 1946 年的印度也早已不是以前的印度了这块曾经被英国人自豪称为王冠上的明珠的殖民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甚至可以说是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印度这颗定时炸弹之所以进入了引爆程序和英国的衰落息息相关

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本来还能勉强打扮门面的大英帝国迅速跌下神坛对外英国损失了一半以上的海外投资和黄金储备 50%的商船吨位 40%的出口值对内需要重建战争期间被炸毁的 400 万栋房屋安置每年 150 万的复原军人

1947 年 1 月 20 日英国工党政府发表白皮书公开承认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布列颠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早已雄风不再而他的诸多海外殖民地和自治领则温风而动其中最触动英国神经的自然就是印度作为一个人口是英国 6 倍领土为英国 15 倍的海外殖民地印度早就从英国的诸多海外殖民地中脱颖而出一家独大

长期以来英国从印度获得的绝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有一句话叫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进泰晤士河中英国更是把印度当做了一台战争机器二次大战期间英国所需的大量战争物资都是从印度生产的印度更是提供了 200 万以上的士兵为英国作战

早在 1885 年就成立的印度国大党也就是国民大会党就开始把民族主义作为本党的宗旨之一进入 20 世纪后在圣雄甘地的领导下更是掀起了更大规模的谋求独立的浪潮

虽然甘地选择的是非暴力不合作但是在印度的影响范围极广这里解释一下非暴力不合作这个名词这个运动是甘地领导的你说它的中文意思非暴力不合作可能从字面上会产生歧义因为双手否定就是肯定好像就是只能暴力合作其实这是两个并列的关键要素就是第一非暴力第二不合作这是必须共同存在的

甘地是倡导以和平的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霸业总霸公抵制因祸抗税等非暴力手段来进行独立斗争那更让英国神经紧张的是二战之后印度人似乎开始有从非暴力转向暴力的倾向了

1946 年 2 月孟买的两万多名印度皇家海军官兵起义随后浪潮迅速扩散到了卡拉奇加尔哥达等地全印度一共有 78 艘建制 20 个基地的水兵参与了罢工在孟买 20 万群众上街示威游行与赶来镇压的军警展开了巷战

到了这一刻尽管已经下台的强硬派丘吉尔一再强调印度对大英帝国的意义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英国都不可能再维持原先对印度的统治了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打个巴掌长大一些必须打个巴掌还要给颗糖再大一些给糖没用了最后打巴掌也没用了你打不过他了

但按照英国人原先打的算盘他们退而求其次的诉求是把主权交给一个统一的印度然后让它成为英联邦国家这么做虽然无奈但从长远看已经是能够符合英国利益的最佳选择了然而英国人发现连这个愿望也实现不了因为当时一直对外的印度其实早已内部分裂也在酝酿着一个超级大炸弹内部可能引爆印度的大炸弹就是宗教信仰的割裂

1945 年二战结束的时候印度的总人口大约是 4 亿但是却分裂成了两个主要宗教阵营 3 亿的印度教徒阵营和 1 亿的伊斯兰教徒阵营伊斯兰教进入印度要追溯到公元 1526 年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后裔巴布尔攻入印度建立了莫沃尔帝国在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穆斯林垄断了帝国的政府高级职位印度教徒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处于社会中下层

与此同时由于印度教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而在印度的穆斯林虽然也发展出了种姓制度但毕竟还有一句话叫穆斯林皆兄弟这吸引了大批在印度教中完全没有地位的贱民改变了宗教信仰 17 世纪的英国人通过东印度公司的入侵改变了这一状况

到了 1857 年他们索性直接终结了莫沃尔帝国的统治由于伊斯兰教徒憎恨英国人夺走了他们的统治地位大多数是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而原本就没有什么包袱的印度教徒反而更愿意学习英国文化和知识进而涌现出一批受过教育的人进入政府、银行等重要机构

英国人当然也乐意拉拢印度教徒 1843 年英国的一位叫艾伦巴勒的勋爵在给威灵顿公爵的信中写道我毫不怀疑这个民族也就是穆斯林是同我们是根本敌对的我们正确的政策应该是安抚那些印度教徒不过英国人也为自己的这一行为付出了代价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教徒受到西方思想的熏陶

他们的自由平等不爱这些思想也开始萌芽和成熟逐渐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感到了不满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教徒开始投身到印度的民族主义独立运动中去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又调转枪口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开始扶植伊斯兰教徒对抗印度教徒

他们不仅给了印度穆斯林单独的选举权甚至不惜将印度的孟加拉邦一拆为二弄出了一个穆斯林占大多数的东孟加拉来对抗印度教徒占多数的西孟加拉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教无可避免的陷入了分裂印度的伊斯兰教成立了全印度穆斯林联盟这个理念开始在印度穆斯林中蔓延并且得到了普遍认可那就是两个民族

这个理念在 1883 年由印度穆斯林领袖塞伊德·阿赫德汉首次提出这让印度的伊斯兰教徒首次认识到由于在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上与印度教徒的巨大差异印度的穆斯林已经不是一个宗教派别了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这个理念在之后的印度穆斯林领袖珍娜的嘴里得到了更通俗的解释珍娜是这么说的

印度从来没有成为过一个真正的民族它只是地图上画着的国家我要吃牛肉印度教徒不让我杀牛一个印度教徒每次和我握完手后就要去洗手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英国的奴仆在两个民族的理念影响下印度的穆斯林开始和印度教徒不断的产生摩擦和冲突最终导致了大骚乱

1946 年 8 月 16 日由于印度穆斯林认为在议会议席数额分配上遭遇了不公穆斯林联盟宣布这一天为直接行动日从早上 7 点开始加尔哥达的穆斯林开始无差别的追杀城中的印度教徒妇孺老幼都不能幸免印度教徒随后进行了反击双方陷入了血腥的杀戮

这场骚乱一共持续了两天清理出来的尸体接近 4000 具但还有大约 2 万具尸体被直接扔进了河里或者扔进了大海这场骚乱只是一根导火索更多或大或小的骚乱开始在印度的各地爆发或者酝酿整个印度就像坐在一个火药桶上随时都可能爆炸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当局决定撤掉原先优柔寡断的印度总督韦维尔自决换上一个他们能信任的人可以维持大局的人那谁来背这个锅呢这个背锅侠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蒙巴顿蒙巴顿是 1947 年 3 月 22 日抵达印度的两天后就宣布就职印度总督

这位曾在印度举行婚礼的英王表弟面临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尽最后一次努力尝试说和印度的两大宗教势力避免印度的分裂为此蒙巴顿找到了印度国大党的领袖甘地甘地的态度是坚决不同意分裂印度他甚至不惜用上夸张的修辞甘地说只要我一息尚存我绝不同意分治印度您可以把整个印度送给穆斯林但千万不能分割印度

但甘地的话可能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或者说他一个人无法代表所有的印度教徒也无法代表国大党

国大党的另一重要人物尼赫鲁以及大部分国大党的成员虽然也不同意分裂印度但更不同意把政权交给穆斯林甚至不能允许穆斯林在议会中占到多数而印度穆斯林的领袖珍娜的态度也非常坚决她连形式意义上的印度联邦也无法接受她只要一个独立的国家那就是叫巴基斯坦如果不能要一个大的巴基斯坦她就表示要一个重筑的巴基斯坦也可以

珍娜毫不犹豫的甩出了最后通牒说如果不能满足巴基斯坦独立建国的要求那么印度的全体穆斯林将诉诸武力面对强硬的穆斯林联盟印度国大党也改变了最初的主意好吧那就分家吧

印巴分治已经无法避免但是蒙巴顿还有烦心的事没有解决印度还有 565 个大大小小的土邦一旦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家这些从法理上是可以独立的土邦将何去何从呢在这些土邦中一些中等或者偏小的土邦或许还不足以制造麻烦分别根据宗教信仰选择依附印度或者依附巴基斯坦就可以了但其中有两个巨无霸的土邦却让人头疼不已

一个是海德拉巴土邦这个土邦的面积只比英国的国土面积小那么一点点人口比加拿大还多而且物产丰富还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但这不是最糟糕的问题最糟糕的问题是海德拉巴的王公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他非常渴望加入巴切斯坦但是他治下的 70%的民众却是印度教徒

而另一个是科舍米尔土邦科舍米尔土邦的面积也有 17 万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这个土邦和海德拉巴土邦相反科舍米尔 77%的民众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他们的王公却是一位虔诚的印度教徒他是愿意加入印度的

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都在困扰着蒙巴顿还有一处在印度腹地的土棒他是坚决要加入巴基斯坦然而留给蒙巴顿的时间也不多了 1947 年 6 月 4 日蒙巴顿发表声明今年的 8 月 15 日英属印度将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各自独立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蒙巴顿必须要拿出一套可以确保不造成混乱的分家方案

这项方案的官方名称叫印度独立法案但后人更喜欢称它为蒙巴顿方案毕竟总得有人要来背这个锅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仓促的方案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要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拿出一套分割方案实在是天方夜谭要分割的这个地方疆域是如此辽阔人口是如此众多各种阶层关系利益又是如此的攀根错节

大概也只有蒙巴顿这样的人敢硬着头皮做这件事这是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而且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限制

希里尔雷德克里夫爵士这位来自伦敦的皇家律师被火速请到了印度负责未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界划分这位律师从来没有到过印度也不了解印度甚至他手里的地图也只是张英国皇家工兵用的军用地图他只能每天把自己关在总督府里抓耳挠腮对着一张地图和一些人口普查资料开始划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他得到的指示是印度教徒多的地方划给印度伊斯兰教徒多的地方划给巴基斯坦但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到好了雷德克里夫在画边界线时胆战心惊因为他知道有不少地方是两个宗教信徒混杂居住的领地圈压交错完全无法分割这一笔画下去今后可能就是腥风血雨

当然了历史也不会放过这位律师他划的这条线后来就是被称为雷德克里夫线除了领土还有领土上的财产这也是一件牵扯到万千细节的事

两位律师一位印度教律师和一位穆斯林律师专门来负责财产的分割他们要决定 4 亿同胞的财产归属这个任务显然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而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也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二战结束后英国欠印度 11.8 亿英镑印度中央银行的存款是 3 亿英镑巴基斯坦要求按人口分割比例拿 25%但是印度只愿意给 5%

后来巴基斯坦争取到了 17.5%但要承担等比例的国债军队也是个大问题印度当时拥有 120 万军队印度教徒 伊斯兰教徒 希克教徒混杂其中最终经过激烈争吵印度的海陆空军实施了不同的分家方式但总体来说印度保留了 70%的军队

如果说这是宏观上的财产分割那么微观上的一些分价则吸到了一本书一把椅子整个过程有不少情节是让人瞠目结舌甚至会任君不敬

在原本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混杂的政府办公室分家往往伴随着争吵乃至打架一些兑换比例也随之出台比如一个墨水瓶可以换一把水壶一把伞可以换一个衣架 125 个大头针折合一个痰玉小号和长笛对等大鼓和脑脖等价至于大英百科全书单号册和双号册大家各取一半那这些还是能分的那些不能分的呢

巴基斯坦提出要求必须要将太极林拆除把陵墓的砖石运到巴基斯坦因为这座举世文明的建筑是莫沃尔帝国的皇帝建造的而印度的印度教徒提出未来巴基斯坦腹地的印度河应该是属于印度因为那是神圣的吠陀经的诞生地

无论经历过多少辩论和争执时间总是毫不留情的在流逝两个月的时间过得非常快尽管埋下了大量地雷但蒙巴顿方案还是在最后一刻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毕竟时间不等人 1947 年 8 月 14 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 1947 年 8 月 15 日印度宣布独立随后而来的是两方人民的普天同庆以及一场巨大的血雨腥风

导火索就是那条雷德克里夫线雷德克里夫爵士在划分完边界线后赶紧返回了英国并且宣称终身不会再踏上印度一步但是以他名字命名的雷德克里夫线注定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1947 年 8 月 17 日就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先后宣布独立之后雷德克里夫线立刻公布不给任何思想准备这本来就显得有些做贼心虚

以原应属印度的庞哲普邦为代表那里的一千万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信徒们刚刚各自欢庆独立却立刻发现了一个悲哀的现实五百万印度教和希克教徒被划入了巴基斯坦而另外有五百万穆斯林被划入了印度可以想象的仇视械斗和大规模的互相残杀随即爆发

一时之间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爆发了大大小小的骚乱在短短两个月里至少有 50 万人在冲突中丧命这个数字轻松超过了英国在二战中死亡人数的总和而不愿意参与流血冲突的人卷起铺盖携妻带子离开故乡望能够容留自己宗教信仰的国度迁徙但是在异国他乡哪里又是他们的容身之所

于是在德里 孟买 卡拉奇等两国的大城市出现了大量的贫民窟在两个月内两国大概有 1200 万人成为了难民这个数字是二战造成难民数字的整整四倍地图上的一刀切还带来了经济问题原先印度殖民地的 90%工业地区都归属了印度而巴基斯坦分道的大多数农业地区

这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比如,划回巴基斯坦的东孟加拉是著名的黄麻产地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 75%但是,东孟加拉却没有一家黄麻加工厂而在划给印度的加尔哥达有大量黄麻加工能力很强的工厂却得不到任何黄麻原料当然,这些问题都比不上直接爆发战争蒙巴顿当初没能解决的克什米奥土邦归属问题成为了两个新独立国家的导火索

8 月各自独立 10 月就相互开战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出动了约 5 万人的正规军熬战一年多双方都伤亡惨重这场战争导致克什米尔地区被一分为二印度控制三分之二的领土和四分之三的人口而巴基斯坦控制剩余部分然而两个国家的战争并没有划上句号在 1965 年和 1971 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又爆发了两次战争

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吃了大亏直接丢掉了东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推动下拥有近 15 万平方公里和 1.6 亿人口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那就是现在的孟加拉由此英国人眼中昔日王冠上的明珠分裂成了三个独立主权国家国家划分尘埃落定参与划分的四个重要人物的命运也值得关注

1948 年 1 月 30 日就在印度独立半年之后甘地在一场公开场合的晚上祈祷活动中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信众用枪击中胸膛遇刺身亡终年 77 岁很多人后来都感叹凶手幸亏不是穆斯林不然在全国将引发一场大骚乱和大杀戮 1948 年 9 月 11 日就在巴基斯坦独立 13 个月后珍娜因为肺结核去世终年 72 岁

他其实早就知道自己的病症不可挽回所以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巴基斯坦建国 1964 年 5 月 24 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早上起床后腹内出血之后心脏病发作实施中年 75 岁就在两年前印度在对中国的边境战争中惨败给了他重大打击从此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1979 年 8 月 27 日蒙巴顿在一次带家人出海捕捉虾的时候自家的游艇被人安放了定时炸弹炸弹爆炸后对他造成了重伤随即不知身亡终年 79 岁炸死他的不是印度人而是爱尔兰共和军成员那又是另外一个困扰英国的要求独立的问题了好下面进入馒头说时间

曾经有位读者给我留言印度真的是我们现在一些人以为的那样吗我们现在对印度的一些看法是不是也是和一些外国人看中国一样是有偏见的呢这条留言我没有放出来不是我不认同的说法而是我觉得回答起来不是几句话能说完的

一方面种姓制度也好强奸案频发也好男尊女卑也好包括一些生活习俗这些都是真的因为不光是我们说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报道包括这次印巴战争之后印度满世界的去宣扬是他们赢了我之前还看到过个印度妻子为丈夫洗脚然后把他浑浊的洗脚水喝下去的视频当然我也不至于会相信印度人都是这样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诚如这位读者所言我也深深感到其实我们很多人包括有时候我自己都不了解真实的印度我曾经看过云南先生的一篇文章他曾经担任过中国驻印度孟买的总领事所以他眼中的印度可能比我们看到的方面更多一些其中一些细节也挺出乎我意料的

比如他说了一次经历说他陪国内来的领导去参观印度贾姆纳加尔的一个石油冶炼基地那个基地一共只有 500 个人但当时他的产量相当于中国一个几万人的油田已经高度电子化当时那位来访的中国领导还说不看不知道我很感慨

那云南领事也说起过 1960 年代中印战争对两国关系的影响一方面这场战争让印度人感到耻辱和恐惧但另一方面又让印度人感到不甘心以及要发愤图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印度对中国的心态变得很复杂在和中国合作的态度上也是模棱两可有失落有羡慕有怀疑有犹豫

元旦先生回忆当初中国外交部长唐嘉璇访问印度印度的外交部长辛格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否认中国和印度是所谓的龙象之争也就是我们是龙对方是大象辛格部长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说中印两国是鬼土赛跑中国是兔子印度是乌龟一赛跑兔子就跑到前面去了但是他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十年的兔子千年的龟谁跑得更远走着瞧

眼下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比较敏感和微妙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这也很正常但是多了解一下这个国家总是没错的印度是我们的老邻居了但它是一个神秘的邻居它的很多历史和现状是值得我们去多了解一些的

所以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要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一个国家最好是能够去几次当然了肯定有条件不允许的时候那如果确实感兴趣的话就多看一些各方面的报道和资料听一听各方的声音然后有自己的判断中印两国都是千年的文明古国又是邻居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去选择一条两败俱伤的道路这个选择键其实是在印度人手里的

当然我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用一种外交部发言人的口吻来说这句话对吧还是那句话吧多了解一些总是没错的这也是读历史的一种乐趣吧好这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