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人在征途】(5)寻找彭加木

【人在征途】(5)寻找彭加木

2025/2/14
logo of podcast 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馒头大师
Topics
馒头大师:作为本次节目的讲述者,我回顾了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事件的始末。首先,我介绍了彭加木失踪后,新华社的内参报道以及中央领导的重视,引发了全国的关注。然后,我讲述了彭加木的生平,包括他早年的求学经历、放弃留学机会选择到新疆科考的决定,以及他在文革期间遭受的迫害。我强调了他对罗布泊科考的执着,以及最后一次科考的准备和意外。在彭加木失踪后,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关于他失踪原因的说法,包括科学推断、玄学猜测和政治阴谋论。我逐一驳斥了这些不实传言,特别是关于他叛逃美国的谣言,并强调了彭加木的贡献和牺牲。最后,我引用了叶永烈的观点,认为彭加木的失踪他本人也有一定的责任,但这些失误不应成为抹黑他的理由。总而言之,我希望通过这次讲述,能够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彭加木,记住他的名字和精神。 馒头大师:我始终认为,彭加木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为了国家的科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虽然他在罗布泊失踪,留下了许多遗憾和疑问,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应该记住他的名字,学习他的精神,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关于彭加木失踪的各种说法,不要轻信谣言,更不要传播谣言。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还原彭加木事件的真相。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历史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年份历史也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历史不仅有深度有厚度其实也有温度行事有态度做人有温度我是馒头大师欢迎来到历史的温度让我们读懂过去活好当下看面未来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新年好农历蛇年馒头说历史的温度又回来了

那大家这个年过得怎么样呢?有没有吃好,喝好,玩好呢?今天我们回到一个老的传记人在征途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他的名字其实我们这代人很多从小就听说过往往会和几个关键词挂钩罗布泊失踪神秘在过去的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又会多了几个关键词穿越外星人未解之谜

如今在他失踪了 40 多年后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理性地看看他的故事 1980 年 6 月 21 日穆青看到了一份内参穆青时任新华社总社社长他看到的内参是新华社新疆分社的记者赵全章刚刚发来的所谓内参就是供攸关领导内部参阅的看完内参穆青立刻做了一个批示发公开稿

但这个批示却遭遇了一些阻力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不同意公开报道这篇新闻要求先征得上海分院的同意与此同时这篇内参迅速被一路上报出现在了主管科技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案头在方毅做了批示之后没多久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也在内参上做了批示

党中央国务院如此重视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立刻同意刊发那篇内参报道 6 月 23 日晚新华社新疆分社公开发表了那份内参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都刊载了新华社的这条新闻新闻的标题是彭家牧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

证文是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家牧在新疆的一次科学考察中失踪已经第七天没有应许一时之间全国震动科学家失踪他去哪里了为什么会找不到当然也有很多人在问彭家牧是谁彭家牧 1925 年 5 月 19 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潘禹县

彭家木是家里的老妖是个早产儿七个月生下来的时候就被放进了温箱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家木家庭的家和睦的木期盼他的到来能够让家庭和睦彭家木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生涯颇为波折先是跟着经商的父亲来到了佛山一所私立小学读书之后日军侵华全家迁至香港在香港沦陷后又迁回广东读中学

好在彭家木天资聪慧学习又用功在 1943 年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新中国成立后此前以转行做生物化学研究的彭家木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之后一路身为研究员彭家木人生命运的改变发生在 1956 年

那一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彭家牧得到了一个让人羡慕的机会公派到苏联莫斯科留学学习当时的一项新技术和词共振无论从留学环境还是从技术方向还是回国后的发展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彭家牧也非常珍惜但与此同时另一个消息传来

中国科学院为了开发新疆的资源组织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组成各路小分队准备奔赴边疆各地进行科学实地考察一个是去莫斯科留学一个是去新疆科考在当时很多人眼里这两个选项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去莫斯科留学从各方面来说都比去新疆科考的条件优越太多了但是彭加木却经过再三考虑选择了后者

他当时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必须在出国和到边疆两者之间立即做出抉择我考虑的结果认为出国学习的任务虽然需要但是可以由别的同志来完成别的同志也乐于去为了让科学在祖国遍地开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当选择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那一年彭加木 31 岁他在 28 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加快审批流程他还给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写了一封信信里面提到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我的夙愿我的科学知识比较广泛提格强健面对困难我能挺直身子倔强地抬起头来往前看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在这封信的落款彭家牧第一次用了彭家牧这个名字

家木两个字变成家法的家木头的木而不是原来的家庭的家和睦的木他自己的解释是原来的家木只希望家庭和睦着眼于小家庭太狭隘了我要跳出小家庭到边疆去为边疆添草加木他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家木合起来就是一个架子我要在上海与边疆之间架设桥梁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第一个实验室就是彭家牧帮助建立的事实上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从无到有的筹建工作彭家牧参与了很多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没有实验桌就把运装仪器的木箱竖起来充当没有自来水就把盛水的桶架高用橡皮管把水引下来称之为土自来水

戈壁滩荒无人烟科学考察异常艰辛每次汽车陷入沙子彭家牧总是第一个跳下车帮助推车汽车后轮胎扬起的沙子往往会把他打成一个杀人而他说的最多的三个字就是不要紧在这个期间彭家牧遭遇了两次重大打击一次是他在 1957 年被确诊为纵格障恶性肿瘤被认为最多只能活半年

但彭家牧凭借自己的顽强精神意志和及时的治疗居然奇迹般的挺了过来病情一康复他就立刻申请重新回到边疆参与工作另一次就是文革彭家牧曾因为说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这句话有逻辑缺陷

因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不能提顶峰以及他曾经说过一个支持燃素说的一个叫卡尔的德国化学家该死结果就被人举报说是他在影射卡尔马克思该死于是他就被列入了反党集团名单

此后他还被定性为老特务称他是特务组织安插进新疆的间谍遭受了包括隔离审查在内的很多不公正待遇家属也受到牵连被关进了牛棚粉碎私人帮后彭家牧再度精神百倍地回到了工作中再一次回到了他最心心念的地方新疆而在整个新疆的科考范围中彭家牧又对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在彭家牧看来中国人自己对罗布泊的科考数据长期以来是一片空白而罗布泊其实蕴藏着大量珍贵的矿藏包括每年至少可以聚集数十万吨的甲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从 1964 年到 1979 年彭家牧先后参与和牵头了两次对罗布泊的考察

1964 年 3 月 5 日到 30 日彭家牧第一次到罗布泊外围考察和科考队员一起采集了大量珍贵的水和矿物标本对流入罗布泊的三条河流进行了假含量的初步研究 1979 年 11 月 15 日到 12 月 20 日彭家牧第二次带队前往罗布泊考察并且担任了中日两国电视台组成的丝绸之路设置组顾问然后就到了 1980 年 5 月

此时已经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的彭家牧坚持要亲自带队第三次前往罗布泊这一次全队的目标是要彻底贯穿罗布泊揭开这个死亡之海的奥秘这一年彭家牧 54 岁他觉得这可能是自己职业生涯最后一次带队进入罗布泊了而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其实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次告别

1980 年 5 月 3 日由彭江木领军一支 11 人的科考大队从乌鲁木齐出发了 5 月 8 日这支由一辆大卡车和两辆吉普车运载的科考队从马兰基地出发行车 290 多公里抵达 720 基地在简单休整后于次日进入亚丹并在 30 日清晨开始进入罗布泊湖区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科考活动异常顺利前后历经七天科考队员成功地从北到南穿越了罗布泊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纵向穿越罗布泊 6 月 5 日科考队抵达罗布泊南岸的小镇米兰全队休整按照原计划这支科考队的任务已经到此结束全队将沿着南江公路北上返回乌鲁木齐但此时彭家牧却提出了一个想法

因为提前完成了任务时间还有宽裕所以返程可以探索一条新路由米兰东进经库木库都克一线向东绕一圈然后再返回乌鲁木齐虽然这条路比沿着南疆公路直接北上要远很多也艰苦很多但这是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有不小的考察价值彭家木的这个建议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大家的一致符合

原意很简单很多队员都已经很疲劳了而且迫切希望回家和家人团聚彭家木为此给出了另一个选择一部分队员可以沿南江公路先回另一部分跟他走新线路但彭家木毕竟是领导而且大家出来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科考数据和资料所以最终大家一致同意一起去探索新的线路

于是大家又分头出去采购面粉大米汽油等必需物资彭家牧还专门买了一斤青岛食品厂生产的椰子奶油糖那是他最爱吃的糖果途中也喜欢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1980 年 6 月 11 日早上 7 点半 11 名科考队员搭乘三辆汽车踏上了真城但是原定计划很快出现了意外

按照彭家牧制定的原计划车队每天行进的里程是 80 至 100 公里左右但头一天就遭遇了追屁股风什么是追屁股风就是指和汽车前进方向一致的顺风在沙漠中因为温度太高位于汽车车头的水箱温度很容易升高那如果逆风的话那么吹进车头的风可以明显促进水箱散热

但如果是吹屁股风那么水箱散热就成了问题由于水箱温度提升过快车队只能开一段停一段打开车头盖等水箱降温后才能继续前进最终第一天只前行了 46 公里祸不单行当天晚上科考队刚搭建好帐篷准备睡觉忽然刮起大风把帐篷全部吹掉队员们最终只能躲在汽车底下挨过了一夜

第二天依然是吹屁股风车队只行进了 40 公里晚上依旧是大风队员根本无法搭帐篷睡觉 6 月 16 日科考队终于来到了舒勒河故道此时科考队的队员们都已经是精疲力竭睡眠严重不足而更关键的是水和汽油都不够了

按照原定计划所有的补给都是充足的但是由于遭遇吹屁股风科考队在原定的天数里只走了预想中的一半的距离水的供应量自然是不足了而由于是前所未知的新路线一路颠簸崎岖汽油的消耗量也达到了往日的一倍以上面临这样的困境经过全队讨论大家决定向附近的驻军求援请求解放军空运水和补给过来

6 月 16 日晚上 10 点时分科考队向 720 基地的驻军发出了求援电报求援电报是彭家牧拟定的但他却还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说直升飞机飞行一小时要花 2000 多元人民币部队给我们送一次水来回要花费国家上万元资金我们还是要尽量自力更生自己找到水源按照彭家牧的想法他知道东面应该有一个叫八一泉的井

他建议开车去寻找水源但事实上副队长汪文仙曾带队员去东面方向找过并没有找到那天发生了一个小意外科考队遭遇了一对野骆驼经过一番捕猎队员们活捉了一只小野骆驼射杀了一头母野骆驼这个收获让队员们感到很惊喜因为之前国内还从来没有过野骆驼的活体标本而这也更加坚定了彭家牧的信念

既然野骆驼能够生存那说明附近肯定有水源那天夜里或许因为自己是这次额外探索任务的发起人彭家木可能觉得有点愧对大家所以在大家入睡后一个人在处理野骆驼的一条腿想给队员们第二天加个餐一位队员回忆 17 日凌晨 2 点他起来小便看到彭家木还在灶头里添加红柳根煮烧骆驼肉

6 月 17 日早上 9 点大家在吃早饭的时候彭家牧再次提出开车往东去寻找水井但大家一计算单程就要 120 公里要用掉半桶汽油就都劝彭家牧等部队回电来了之后再做决定而彭家牧的意见是一边与部队联系一边往东去找水如果找到水就让部队不要再空运水过来了

在表达完自己的意见之后彭家牧就离开了帐篷坐进了自己平时乘坐的机库车里开始研究地图中午 11 点 30 分部队的回电来了回电写着是飞机 18 日到达库姆库多克你们不要动待命副队长王文仙看了电文之后想立刻拿去给彭家牧看却发现找不到人了

在里里外外找了一遍之后开始有些紧张的汪文仙发动队员们一起寻找却始终找不到彭家牧的踪影 12 点 30 分司机王万轩去彭家牧的吉普车里拿衣服看到了驾驶室里彭家牧的那本地图册中夹着一张纸条纸条上用铅笔写着一句话我往东去找水井

这张著名的纸条也曾经引起过很多猜测比如落款的 6 月 16 日被改成了 6 月 17 日但后来多数人还是相信那是彭家木的比物他是真的去找水警了彭家木独自一个人走了根据当时队员的记录彭家木走的时候当地的地表温度是 64 摄氏度气温是 52 摄氏度在等了一会儿不见彭家木回来之后队员们开始烧开水

沙漠里外出前必须先把水壶灌满水下午三点库姆库多克忽然刮起了大风漫天黄沙下午四点彭家木依旧没有回来考察队员们开始坐车外出寻找车开出去一公里多队员们发现了一行脚印沿着脚印继续寻找在六公里左右的沙包上又发现了彭家木的清晰脚印

科考队在继续往前开了十几公里没有任何发现天色渐暗只能无功而返当晚 9 点 30 分科考队给部队发去紧急电报称有重要情况报告之所以没有说是彭家牧失踪是因为当时队员们觉得还是有希望找到人的当夜队员们在附近的沙丘上燃起了两堆篝火每隔一小时打三发信号弹信号弹腾空 100 米方圆 15 公里都可以看到

此外有队员把车开到沙丘上朝东北方向大亮大灯但是夜过后彭家牧依然妙无音讯 6 月 18 日全体队员早上 6 点就出发寻找彭家牧依然是一无所获中午 12 点 05 分部队方面派来的 4651 号直五型直升机载着 250 公斤水抵达了科考队营地

在详细了解到彭家木失踪情况之后直升机往东飞行大约三公里盘旋搜索了四十分钟后乌攻而返下午科考队兵分两路再次出发去地面搜寻依然没有发现 6 月 19 日一个突破忽然出现了下午一点六名科考队队员驱车在舒洛河故道中发现了一行向东的脚印金笔队正是彭家木的皮鞋留下的

欣喜万分的队员们于是徒步追踪在一处芦苇根部找到了一张被撕成两半的米黄色糖纸上面印着椰子奶糖青岛食品厂的字样那正是彭家母当初卖的奶糖此处离营地大概十公里左右东北方向队员们此后沿着脚印一路追踪大概在五公里处脚印消失了此时彭家母失踪的消息已经在内部传开了

除了科考队的搜寻外军方也出动了从 6 月 19 日至 21 日军方出动了数十辆军车 100 多人以及两架直升飞机和一架运五型飞机进行了大面积搜寻飞机以离地 20 至 50 米的高度如同离地一般来回巡航参与搜救的人员表示我们连有几只野兔都数得清了但依旧还是没有发现彭家牧

在此之后有关方面还组织过两次大规模的搜救一次是 7 月 17 日各方面共出动 181 人 48 辆汽车飞机出动 69 架次上海市公安局的干警还带去了 6 条警犬协助搜索但是在超过 50 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警犬的嗅觉完全丧失甚至无法行动另一次是在 11 月 10 日一直持续到 12 月 20 日

这次搜寻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但依旧没有任何收获茫茫戈壁滩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莫名失踪各方面多次大规模搜寻都没有得到结果各种说法很快就开始出现关于彭加木失踪的所谓真相近四十多年来可谓是层出不穷

归纳总结无非几类第一类是基于逻辑和科学的推断比如彭加木是在外出找水过程中迷失方向饥渴而死或者在途中陷入沼泽被吞没或者被忽然塌陷的亚丹覆盖或者被狼群吃掉也有可能在芦苇丛中中暑晕倒随即被风沙掩埋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在可以探讨的范围内

第二类是吸引眼球的玄学就基本上没有讨论价值了比如彭家牧是被外星人接走了又比如他穿越回了汉朝成为了王马还有他因为发现了重大的外星文明或者生物病毒而被政府秘密接回对外宣称失踪这种基本上都属于博人眼球的说书那第三类说法牵扯到了政治比如说彭家牧是被苏联人接走了他其实叛逃去了美国

尤其是所谓的叛逃美国这种说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980 年 10 月 11 日香港中报刊登了一则消息一名自称周光磊的人说自己和中国驻美大使馆的一个工作人员以及彭家牧曾经的一名学生在美国一家餐厅吃饭时看到了曾经的好友彭家牧和两个美国人在一起周光磊连忙上前打招呼但彭家牧一言不发随即离开了餐厅

周光磊说后来自己也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彭家牧的妻子夏淑芳这则消息在境外华人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来彭家牧不是失踪是叛逃去了美国但不久之后人民日报就公开辟谣这则所谓的爆料漏洞实在是太多了那位周光磊提到的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和那名学生当天那个时间都不在餐厅有在其他场合的在场证明

彭家牧的妻子夏淑芳成从来不认识什么周光磊而且他把自己名字写成了夏淑芳淑女的淑而他的名字其实是叔叔的淑周光磊自己留下的联系方式查无此人而且此后再也没有露面更重要的是彭家牧失踪的地方离中蒙边境直线距离大概是 470 公里离中苏边境大概是 700 公里离中印边境距离大概是 1100 公里

哪怕连美国的间谍飞机也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如此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接走彭加木此外从逻辑上也说不通如果说彭加木叛逃美国是高度机密的那么他没有理由在人多眼杂的餐厅去露面但由于这个假新闻在境外影响颇大所以 1980 年 11 月 10 日开始的那次大搜寻其实也和这则新闻有关有关方面想再一次打消公众的疑虑

而在互联网发达后还有一则流传的说法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个说法出现在了 2012 年左右的互联网各大论坛上一位自称朱明川的广西某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得到了一位邓姓老法医遗留的日记

这本日记里称 2005 年 4 月 11 日敦煌市七里镇派出的一支考察队在库姆库多克沙漠中发现了两具干尸其中一具被送往博物馆另一具没有被公布

而那具被隐藏的干尸请老法医鉴定就是彭家牧本人而根据尸骸上的各种受伤痕迹老法医断定彭家牧当年是被科考队的其他队友合谋杀害的他们串供说彭家牧是自己去找水后失踪的但是这个说法也完全经不起推敲

且不说没有任何证据经查时广西当地并没有一个叫这个名字的副大队长倒是有人以朱明川为笔名出版了一本侦探小说这个说法被作为番外篇被附在了小说后面不过这些年来确实有一些干尸在库姆库都克沙漠被发现但经过专家以及彭家木好友的鉴定都被确定并非彭家木本人

自从 1980 年 11 月的那场大规模搜救之后由官方发起的搜救行动就再也没有了因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彭家牧已经是没有生还可能了

1982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彭家木同志为革命烈士同一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在他遇难的地方树立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 1980 年 6 月 17 日彭家木同志在此考察时不幸遇难在纪念碑下埋着一个铁盒铁盒里放的是彭家木的夫人夏淑芳和儿子留下的照片以及书信

2003 年同为生物化学专家的彭家木的夫人夏淑芳去世享年 79 岁在那个已经生锈的铁盒中有夏淑芳在 1990 年 9 月 21 日留给彭家木的一首诗葡萄美酒夜光杯玉印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会后面还有两句话

家牧你带回的夜光杯已经破碎我今天又买了一对流念十年前曾来此找寻过你书方 1990 年 9 月 21 日铁盒里另外还有一封信是彭家牧的儿子彭海写的上面有一句话如果您走到这里请帮忙找找我爸爸他叫彭家牧好下面进入馒头说时间

著名作家叶永烈是当初被允许进入现场采访寻找彭家木全程的两名记者之一在亲身参与并采访了数十位当事人和彭家木身边人之后他写出了一本长达 30 万字的书《追寻彭家木》在这本书里面有一个篇章叶永烈回忆了当初的一些细节认为彭家木的失踪他本人也并非没有责任一个是在准备工作上

彭加木把第三次穿越罗布泊考察的出发时间定在了 1980 年 5 月 3 日但那天是星期六很多有家人的队员希望改在 5 月 5 日星期一出发这样周末还可以和家人团聚一下彭加木的家不在乌鲁木齐他坚持要在 5 月 3 日出发那彭加木是队长也是中科院新疆分院的副院长大家也就服从决定了在完成穿越罗布泊之后彭加木提出要往东探索一条新的路线

出发点当然是很好的但当时队员们已经一个多月生活在野外和家人也没有打过招呼都归心似箭有些队员其实后面安排了其他工作但大家最终还是服从了彭家牧另一个就是在外出找水井这件事上尽管彭家牧的出发点是想给国家节约资金但他其实严重违反了规定作为一个老科考工作者他完全清楚纪律探险时外出必须两个人以上

事实上彭家牧作为那次科考队的队长自己还多次明确宣布过这条纪律此外他还强调过在陌生的容易迷失方向的地方考察应该沿路插上路标而他自己也没有执行这一条而从技术上说彭家牧也没有按规定穿上野外工作必须穿的特殊颜色的工作服这导致后来的搜救工作难度大大增加

所以事后也确实有人怀疑因为外出找谁这件事彭家牧和队友们的意见不统一所以彭家牧当时独自外出可能是带着一些情绪的但这些失误或过错都可以就事论事讨论而不应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成为编排小说的素材说队友们是合力谋杀了他

这无论对彭家牧个人的心血和付出还是对之后费尽心力寻找他的队友们都是极大的不尊重甚至是侮辱更不要提叛逃美国这样的段子了如果说周光磊确有其人那么还可能存在认错人的情况的话那么多的证据已经证明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带有政治目的的谣言

彭家牧一生三次考察罗布泊发表 40 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在中国最早建立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界面电涌用于生化研究的技术在病原鉴定病毒分离提纯方面都取得过突破性的成就他还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工作者 2009 年彭家牧被选为 100 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0 年 10 月 9 日广州白云区 63 中正式更名为彭家木纪念中学 2019 年彭家木入选中国最美奋斗者行者远去确实留下了不少遗憾乃至是疑问但无论如何我们会永远记得他的名字好这期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