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真能拉动经济吗?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真能拉动经济吗?

2025/3/23
logo of podcast 马桶时间

马桶时间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戴老师
Topics
戴老师:财政政策的核心在于政府如何调整收支以影响经济,主要手段包括政府支出、税收和社会保障等。货币政策则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来调控经济,例如降息、加息、放水和紧缩等。两者协同的关键在于平衡刺激经济和控制风险,但存在‘不可能三角’的挑战,难以同时实现所有目标。例如,财政刺激可能导致政府债务增加,而高债务又会推高利率,增加政府的借贷成本,甚至引发信用危机。 货币政策方面,降息虽然能降低借贷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但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因此,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需要精妙的平衡,如同放风筝,需要风力(货币政策)和风筝线(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才能有效拉动经济,避免经济波动。 托马斯:历史案例表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策效果差异巨大。大萧条时期,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通过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取得了成功,但70年代的滞胀则证明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性。日本90年代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后,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阻止经济衰退,反而加剧了通缩。这些案例说明,政策制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 此外,近年来美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所下降,这与制造业外流、服务业占比提升以及私人部门对利率敏感度降低等因素有关。中国则面临地方债压力和流动性陷阱等问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障碍,资金未能有效流向居民投资和消费领域。 家明:中国与日本经济的相似之处在于,都经历了较高的资产价格(房地产)和较高的债务水平,随后出现经济增速放缓和消费降级。然而,两者也存在差异,例如中国出口仍在增长,而日本出口持续下降。 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包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消费需求不足以及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问题。政府需要在刺激经济和控制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并关注长期规划。美国则面临着资本市场压力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政策制定面临更多挑战。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关注M2增速、国债增速、利率倒挂等指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形势,指导投资决策。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一期的马总时间这一期跟嘉明还有戴老师来聊一聊货币政策跟财政政策相关的一些话题

因为其实这个我们其实自己聊要录已经聊了很久了可能从上次我们做的哪个专题的节目我们节目就是我们节目不是有个常规的每月一个更新吗对很久没更新了应该是去年七八月份我们上次做的那种专题节目

对对对就是因为本来这个节目的定位就是我们自己投资的心得和学习的一些汇报然后发现我们有大半年没有好好学习那确实很久没有来水了就这期还是来水一水那这一期呢主要的功课还都是戴老师做戴老师经过了这个半年的这个学习我感觉是一种甩锅的前一镜

就学的差就是我的问题对然后呢我我们主要是分享了一下戴老师的这个学习成果然后可能就跟戴老师来随便聊一聊因为确实最近

不是最近了吧可能从前几年就开始其实我们在这个放水啊这个加息降息啊或者说财政发力啊都已经开始逐步有看到一些很多的新闻啊或者是举错那确实这个货币的这个政策和财政政策跟我们这个关系到底是什么它对整个宏观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传导那对于我们这个

对对对

所以就是这个时隔快一年或者是至少半天以上的这个交作业时间就是因为像托马斯刚刚说到的我们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每期的这个观点速递都会跟大家聊宏观然后聊宏观的时候日常大家也会看到一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最后直接体现的就是经济的结果以及我们投资应该要怎么去解读包括比如说去年二四年的时候

9 月份的行情应该就是一些连贯的政府的通知也好新闻发挥也好或者是举措让我们觉得经济好像又回来了所以其实回到我们最核心的大家想要赚钱我们还是要去补一补基础知识回到刚才这个题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到底跟经济活动有什么关系之所以这个节目我们也准备了这么久真的是一个复杂问题但是首先

感谢 DeepSync 的存在我觉得有了 AI 之后学习还是有提高效率的对那我们还是从最基础来聊聊吧就什么是财能政策或者是什么是货币政策大家其实平时听了挺多的但是如果这个问题突然

直接摆在你面前让你回答可能还是要思考一下的对吧比如说大家耳熟能详的财政政策应该我印象中就是财政要在哪里做支出对吧然后就是税收怎么调整

那这个其实是比较大的两头一个是政府怎么花钱政府怎么收钱然后这些包括我们日常的这些什么社保啊然后保障金其实这个是最简单的一个财政政策大家能看

换个角度讲它的定义就是政府怎么样通过调整收入和支出来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货币政策其实我们应该也聊的比较多包括之前去年我们做过几次的讨论一个是利率这个是非常跟每个人关系最大的比如说我们之前聊到的你的贷款

是不是降息了对吧然后大家经常听到的美国又加息了这是每一期的我们的关键速递都要聊的话题那利率也是利率其实是一个货币政策对吧然后还有之前可能前几年听到比较多的就是存款准备金率这些对然后还有一些公开市场操作就是可能什么说央妈买过债了然后而且跟货币政策比较相关我们日常能听到的其实就是放水

或者是紧缩就先说降人降息对有一些大家听到的词但是实际上我们很容易把这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都是国家公布的政策但它到底是什么而且它到底是怎么影响经济的比如说货币政策他刚说的降人降息核心就是传导路径到经济上的传导路径应该就是放水之后整个

企业也好居民也好他消费的成本或者是投资成本降低那他就更有意愿去消费也好或者投资那个其实就产生了需求回到我们之前看到那个什么国家机器或者经济是怎么赚起来那个故事里头就是当你的需求旺盛了那经济活动就起来了这个其实是

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而财政政策刚才聊到的不管是政府的支出还是收入很核心就是我们其实经常以前聊到的就是政府在这个地方加大投入政府开始花钱基建早年的对吧

包括我们前面一直聊房地产政府是不是就是国家是可以出钱来把一些房地产项目买回去然后再做怎么样的一些整改所以其实这两个政策听下来对经济在财政政策就是我政府直接花钱然后让企业有需求然后企业有了需求他就会去雇人那大家有了工作就会拿这个东西去消费所以这个就赚起来了但是

这两个政策实际上在实际我们遇到的现实生活中一般来说它应该是组合出现的就不太会说我靠单一的政策可以拉起来经济毕竟现在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我们面临的这些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我说我放个水或者是我增加一个财政支出

实际上经济就被拉起来了这个好像我们从以前到现在最难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对因为其实我们刚刚也提到去年九月份的那个发布会嘛那个发布会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它是三个三个部门的一把手都出席了现在其实我觉得我们之前节目里聊到很多的就是我们这个沟通机制的问题嘛对

你看现在国新发布会的它的频率其实也提高了而且每次国新发布会的人员他基本上都是不同部门主管不同业务的人一起参加的刚刚我们提到两个政策其实财政政策主要是由财政部来主导的另外一个后面政策就主要是央行来指导了因为我们平时关注的比较多的是金融市场

所以其实关注的会央行的政策是比较多的而且在我们的整个结构体系里其实央行的权利也可以说是最大的交干性的对而且如果你放到这个美国去看的话就美联储其实是独立于美国政府的一个

部门他要经常要强调自己的独立性我是不受谁谁谁谁的干扰当然其实现实情况可能也也不一定是吧但是总体上来说他其实是一个因为现在现在的这个经济体系底下这个央行的作用是非常大但是要把这个要把一件事做成那各个部门之间其实是要有协同其实是要有更大的领导或者说有宏观的这个共识然后来一起做这个事情的

对而且刚刚讲到的就是独立性也好和财政和货币的同时发力它实际上在传导到经济的时候是有一些互相制约的就是我们经常

不管在哪一个场景下都会聊到这个协同和发展的时候有一些不可能的三角比如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法理组合的时候就会有首先我们刚刚讲财政政策它是一个政府的支出和收入的问题那我想要去刺激经济我政府必然会去增加我的支出

但增加支出的时候它同时它的收入也是会受到影响是因为政府需要去减税让居民部门也好企业这些它可以有更多的钱去投资了或者花费那么它一旦

支出增加收入减少那他必然要举债所以政府发债就是下一步他这个财政政策带来的结果但是如果发债发的多了就我们之前聊美国不是那个天花板一直在被突破吗包括发债他其实政府借债也是需要有利息的那这个利息就直接其实来自于货币政策或者是货币金融市场他的利息如果政府持续发展而利息变高了

那其实直接会带来的影响是政府的信用问题对而且政府这个借钱也是要还的就是我觉得可能我觉得很多老百姓可能会觉得政府借钱跟我有什么关系是吧但理论上来说政府借钱就政府也是有信用破产这个事就是我们之前聊过一期节目是讲到那个长期资本他就是压住俄罗斯国债然后当时俄罗斯就信用违约了

包括其实欧莱维基的时候也有一些国家就是国家是可以信用破产但是国家信用破产这个事对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也是有影响的对所以在这个政策协同的不可能三角的时候当

政府在举债的时候虽然我们都说不是有什么永续债政府可以只还利息就是我已经端了一个新债去来抵抗旧债但问题是你利息太高你的收入又不能支持的时候总有一天它会有国家信用的问题而且从政府发债来说也不是都是国家债它叫地方债其实我们早年在聊前几年可能什么互联网金融比较火的时候大家更愿意做的什么 PPP

其实就是地方政府发债然后再去拿来大家都觉得政府总不能破产政府总不能说不还钱这种确实可以破产包括我们现在经济上面临很大的问题大家就说的是地方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隐性的累积对对对之前不是也有什么贵州哪里然后暴雷之类的事情所以其实在这个角度来讲为什么我们今天也要去聊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些关系包括如果利息在债务的角度要去控制那它利率其实不能很高那不高的情况下反过来就会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降息或者是利息低的时候是不是会出现货币量很大然后这个货币超发其实这也是我们近几年很常听到的如果放水放得太猛

那它带来的效果是什么因为我们利率低其实解决了前面政府借债的违约的问题但是我也不可能一直利率低利率低它的负面其实是有影响的所以在这个政策的时候他们有一个模型就感谢 GipSick 有一种像贴片广告的感觉就是

他在那个政策上面说了有个风筝的结构就是风筝线是财政政策通过发债的长度发债的规模去拉动经济升高的这样的一个体量而风力是什么就是这个利息因为你其实我不知道大家放不放风筝如果风力太猛其实就你放水放的太大

那这个线如果很短的话那个风筝就非常非常摇摆其实最后就会产生爆雷而如果你的线太长就是你的债务过多那你其实就得加大风力不然那个风筝就掉下来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怎么样放好这个风筝真的肯考验我们每一个政府机构和每一个当家人嗯

因为因为特别是宏观政策就是你用这个宏观政策的目的其实是有你特定的目目标的但是呢市场行为呢不完全会按照你你的预期去发展的就是就刚刚说的那个锋利的这个问题嘛这个市场的这个扰动可能会

跟着你原来的这个目标背道而驰的那这个时候可能就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对对对而且我们去年的时候有聊过一期例行就加息但没有想到事隔一年我们就要聊降息就刚刚说到说我为了保持这些债务不会违约那我其实是要维持一个低利率的那低利率之后就会有超发超发就会有通胀那通胀如果变得很高它的危险在哪里

就会信用风险然后老百姓生活不稳定社会不稳定会造成罗通常太懵了主要还是怕信用风险就像 VC127 这种信用风险崩了之后然后他外资就逃了外资逃了之后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而且通胀过高实际上直接对于我们每一个老百姓而说核心点就是生活成本就变高了物价肯定就上去了包括我们之前聊的美国朋友们都觉得这几年他们的整个生活成本非常高其实我们现在反而觉得在中国好像生活成本没那么还可以

对因为之前我看到也有一张美国的美联储好像每隔一段时间会公布一个他财富分布的图我看了一下他那个图也是很我之前没看到过也是非常的震惊说美国的超富豪就是美国的百分之零就是他把社会的蛋糕可以分成三块然后这个百分之零点一的人就占了三分之一

然后呢前 10%的人又占了三分之一是然后呢前 40%的前 50%的人就去掉那其他那两个就 10%嘛那还有 40%的人又占了一块那

那我刚刚只说了 50%的人还有 50%的人就剩了一个就是三个人分饼干然后他们吃分饼干渣就是非常的夸张所以你就想说那个就一个国家的这个蛋糕其实分成了三块但是剩下的 50%的人根本没有分到蛋糕他们分到了一点蛋糕渣那如果通胀的话对于这 50%的人可能就没有办法生活了但是其实对于另外 50%的人

比如说那 40%其实就中产嘛他们可能就觉得生活过得有点艰难对对对

对于 10%顶豪和负豪来说其实无所谓的就是可能贵了点但其实这些钱对他来说算什么呢而且因为有钱人更会投资嘛因为一通胀之后他财富增长更快对因为我们之前也看过一些国家比如像阿根廷像土耳其他们在通胀很严重其实他们股市涨得也很厉害对

但是问题是可能下面的 50%他没有什么金融资产的所以对他来说他其实资产没有去跑过这个数那对他来说他就很痛苦因为他可能就是靠一些收入去应付生活但他的这个收入可能就变得不值钱了

而且我们刚才还聊到说现在其实都是在一个降息周期里其实美国的降息可能是我觉得可能要管就是科技股的估值或者是说预期国内降息可能是

要考虑到我们这个发展的问题包括一些地方债的置换然后这个永续债国债还要接着发那这个这个发债的成本的问题那如果大家都在降息又在放水的话所以最近的金价的预期一直是很高因为两个我觉得现在世界我觉得格局的中美嘛那日本跟欧洲都挺弱的然后那大家都要降息那又货币超发那其实黄金又会涨我们其实节目里也提到过很多次对对对对对

包括我们刚刚虽然说直接的 50%甚至更高的居民他的消费能力生活成本会受限反过来企业的成本也会受到影响就虽然我们看到说好像按那个通胀之后价格不是高了吗价格高感觉你卖出去的收入应该高

但是有没有想过每个企业他还要买原材料对他买原材料同时他还有人力的成本所以其实最后转接下来之后企业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主要是因为传导有过程了企业和知名是最后传导到的对所以说先前的部分已经

传道到了然后最后传道到他们所以说很吃亏对就像而且我们刚刚在聊这个风筝线的时候其实顺着这个线可以去看欧债就是希腊当年那个 09 年的欧债危机希腊其实也不能交凭一己之力靠翻整个欧元区但是那个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政策

协同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当时希腊那边应该是财政支出债务非常高都已经超过了欧盟要求的 60%以下的这样的一个比例他那时候债务的

和 GDP 的比例大概是 127 的这样的一个比例而同时最核心的问题是在这样的债务情况下欧元地区因为是统一的利率所以它是不可能为了希腊的债务去降息的对这样反过来希腊直接就拉崩了自己的主体信用对吧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欧盟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虽然大家是一个联盟但是呢他这个政策很难传导

对很难协同大家的这个有各自的利益其实就是因为本来欧盟就是以那个德国跟法国主导的嘛他们还是以自己的利益出发的对其实跟现在的美国这个体系一样他也有很多盟友然后但是呢真的自己出问题的时候就是先照着自己其实我觉得德国跟法国也是一样然后虽然就是说作为那个成员国他们会去帮忙但是他们帮忙的顾虑非常非常多

对而且这两个我们聊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协同使用的时候也有非常重要的这个时间线就是如果你放早了或者是紧缩的时间短了其实都会造成最后的结果不如预期但实际上

当我们今天在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实历史上最成功的应该是大萧条之后的这样的一个财政应该说经济学的燃起吧就是当时大家都知道的凯恩斯主义对吧一提到大萧条就可以冠以一个凯恩斯主义的胜利这样的名字就是那个时候整个美国股市崩盘企业倒闭失业率升高然后大家都不敢消费恶性循环

那个时候罗斯福的新政实际上就是有非常明显的凯恩斯主义的影子就是我即使无意义的工作只要发工资我其实是可以重启这个经济活动的循环的所以在那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是人类不能叫人类历史上但是是奠定了今天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活动之间的一个关系的一个基调确实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因为大萧条太出名了

因为大小条都是经济学家的圣杯大家都喜欢写大小条然后罗斯乌星就是把这个就美国从大小条的这个这个危机中解救出来的一个所以它成为这个一个对应就我感觉都很难超越了对对对而且大家一定就会说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什么大政府的这样的一些概念嘛就是其实原本我们之前聊就是呃

不能叫资本主义吧其实西方的整个学派就强调市场经济那如果是市场经济的情况下

像股市崩盘然后这个失业率增加企业倒闭它其实应该是个市场行为因为前期像我们之前聊我们应该有期节目也是在聊大萧条的这个故事其实就前期跑得太快了然后整个泡沫冲到一个顶峰在破裂的时候如果我们回归所谓的经济学原理你就应该让那些企业倒掉然后倒掉之后让市场进入它修复期的这种自救然后重新回来

但其实凯恩斯相当于是重新创造了一个需求就是说政府应该承担这样的一个责任去支撑经济然后去增大需求然后从而带动私人部门的这样的一个恢复那

但是也挺有意思的好像我们通过比如说大萧桥和坎斯主义了解到说经济活动可以通过人为的政策去调节但是似乎我们找到了一个成功路线如果说经济不行那政府来花钱如果大家居民不愿意花钱企业不愿意花钱那政府来做兜底的人但是这件事情不见得就一定有效其实美国后来的历史就证明我即使是财政政策去刺激

最后还是会翻盘就是 70 年代的时候他们就出现了这个通胀很高然后失业率也很高就传统理论就失效了那个时候其实就是因为美国经济刺激的过度而产生了一个负面的影响 1975 年的时候美国的财政赤字占到 GDP 的 4.2%而那个时候

通胀大概达到 9.1%然后同时我记得那个时候应该是伴随着石油危机导致整个就是美国经济出现了 70 年代的滞胀的这样的一个风险这个时候凯恩斯的这个什么我政府可以不停的花钱去刺激经济就无效了因为这个时候实际上货币政策起到了一个反向的作用对吧应该我觉得应该是通胀那时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吧应该是

所以说解决通胀是第一目标所以说可能财政政策用处不大应该就是所以那个时候就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在经济活动里头的体现而且那时候的美联储主席也很暴力也是为人这是一个历史上享有名气的人直接暴力加息 20%现在美联储过去

过去一段时间加息和降息的这个比例有能跟这个比吗好像前几年都是 25 个基点 50 个基点一开始是 50 个基点就加了几次 50 个基点之后就开始 25 个基点慢慢下对就没有这么猛的一下直接拉起来而且但是它带来的结果就企业也破产但是反过来是压住了通胀所以其实在为什么我们一直觉得就是经济活动和政策之间的协调关系很难

是你总有一个人要为此付出代价很难说我既要又要就像我们每次聊到美国政府的这个通胀的情况他同时就会去聊那个失业因为这两头有点相相反对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还是政策面的一个选择是很重要的因为我感觉就是像不管是凯恩斯也好海克也好他们之所以能够

出名了当然我觉得很一个很重要但是他们这个学术研究肯定是很重要的但还有一个很重要是说他们的这个经济政策被被当局某一个政府特别是美国政府所使用这个其实是很重要其实我觉得厉害的是罗斯福而不是凯恩斯因为你只有这个政策制定者你使用了某一个经济学理论且解决了当时的问题

才厉害经济学理论其实我觉得我本身我觉得并不厉害因为就算没有凯恩斯可能也有别的什么人没有海克也有别的什么人因为他总能去通过一些研究提炼出一些理论知识对就是谁就不管是张三还是李斯总会会有人能够提炼出来的但是这个提炼呢你只是在当时的某一个场景下是有用的但是呢你能不能在未来的某个场景下你你用正确的方式去

去解决这个其实我觉得所以我觉得最牛逼的还是那个政策制定者或者压力最大的是政治制定因为他就像我们看到的其实他用不同的用同一个政策在不同的环境里就可能会一个成功一个就可能会失败所以我觉得还是考验的是当局吗因为就我们正好聊到就是沃尔克包括就里根大群伙他这个人也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一个人吗因为 1980 年开始里根上台之后就是整个

美股起飞的那个时间点嘛那但是其实我也看过听过些别的节目也讲的是说里根之前是卡特嘛对就说这个人就是生不逢时说说他其实在任上做了很多呃其实就相当于他就做了好事对他就做对相当于就是里根的电脑但他就没有连任嘛因为就是

我觉得他的这个事情也一部分也反映了这个哈耶克的这种说法就是市场的复苏市场的调节机制不是说你吃完药之后你就马上就有效的那如果你在你任上有效那大家觉得你这是挺牛逼的那就相信你了但是如果在你任上正好还没有起效

那就会被怀疑对对所以我觉得真的也是再次让我更加感觉到就是时代塑造人你得有天使才可以对我们所有讲的是天使地利人和不是说人和地利天使对对因为你没有天使的话你就算有地利人和其实也不行的对所以最后中年人的结局就是相信选举了对对太运势还是运势

但但你想我就再说回来就是我觉得也不能完全这么理解我们不就是说大家不要什么弟弟因为我觉得人和是个基础嘛你就像美国这个社会他其实一直都是创新很强的一个社会他其实只有这样的一个社会当有天使来的时候他就能起来嘛就如果他人和一直没有

这人和时有时无吧那他可能也很难去配合这个天使对对对其实所有就包括稍微扯远点是大家不是很喜欢聊什么选择大于努力或者是努力和选择到底哪个更重要就可能世上的事情没有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个二级管只要我单独获得一项我就可以其实都有都有

突然理解老板们的需要越来越多老板们让员工们拧就行了对说回来就是所以其实我们看到就是在那个大萧条的时候那个大政府或凯恩斯主义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和

论众吧但其实最后 70 年代的那个情况又相当于某种程度上的打脸所以说说明整个在经济的活动中其实我们在想办法去解决经济问题的时候这个认知在不断的刷新包括到了后面其实我们聊过很多次的这个日本的 30 年它其实也是一个好像我们从历史上学会了一些

经济活动和财政政策也好货币政策也好的关系好像大家知道遇到什么样的经济问题应该怎么样解决了但是当新的问题来了的时候所有好像过去的经验又不那么完全的好用对对吧就像日本当时我们之前的节目也聊到过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崩了这个时候

日本政府是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但其实这个宽松的货币政策反而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就其实让我们会觉得之前历史上成功的案例在日本当下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对日本我觉得

怎么说呢我前两天也听了一个节目因为现在节目最近几年你讲日本跟中国对比的很多因为很多人喜欢拿这个来去做比较但其实我感觉

我感觉其实是已经我觉得现在来看数据的话其实已经不成立了为什么呢因为从日本的 90 年代那个顶峰之后日本的出口其实是在一直在下降的然后它的 GDP 其实再也没有回到过之前的那个高峰但是中国不一样在那个 18 年贸易战的时候大家就在说这个事了

但其实我们现在的出口包括我们其实一直在做的这个每个月的这个回顾的节目其实我们的出口一直在保持增长的所以就是并没有那么类似对而且其实你想在 18 年的时候其实我们那时候电动车还没有那么强

现在电动车基本上可以说是主导了对基本上就是把原来德国传统的这个汽车业虽然德国原来的汽车业还是很强但是现在大家如果转到电动车的话就已经不是一码事了因为德国强还是那个内燃机的技术嘛但现在其实已经被有点像万道超车吧就是当然他也可以还是用燃油车是吧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但确实从汽车工业上来说其实已经被我们

我觉得已经被我们取代了所以包括日本的以前的那种家电制造业以前我们小时候家里应该都是买日本电视然后家电都是东芝松下索尼之类的但现在其实大家现在买家一天基本上都是买国产的方太老板之类又是没了还有小米对小米也很厉害

所以我觉得其实这方面也是被我们取代了所以我感觉就是这个类比就不是很确切另外我觉得日本真的它的那个 30 年的这个周期我觉得很大的一个影响其实就是中国的崛起

就是他的那个部分蛋糕被抢走了而不是说他自己做的这个多多不好是因为他原来的那个出口制造这一块的蛋糕被中国拿走了其实像欧洲我觉得也是德国也是嘛就是他的汽车的订单呢很大一部分比如现在像像现在奔驰宝马他压力也很大嘛因为本来奔驰宝马在国内的一个销量是很高的但现在有很多不管你是奢侈品品吧现在大家

愿意买这种国产的电动车的这种高价车自然就会影响它的奔驰宝马的销量所以我感觉他们的衰落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被中国抢走了蛋糕对就是有一些经济结构上的问题而不完全回到我们今天想聊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因为

我们其实看历史上的这些几次大的事件它背后有一些时候财政政策或经济政策成功它并不完全是应该说它的原因可能不是单一的所以它成功了而到了日本它可能更核心的是经济结构包括中国我们再过去看每一次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什么供给侧的改革或者是

内核的这个经济结构要发生什么变化包括你刚刚说的日本当时从 90 年代起来的那个高点它的制造业往后的确也就是开始在进缩对另外一方面其实我想补充一点就是日本那个问题其实主要还是它那个财政政策介入太晚就时间点的问题它主要是货币政策就单一的货币政策其实还是比较

不太行这个就是他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 20 世纪 80 年代他地产价格疯狂上涨了然后大家企业和家庭过度接待然后泡沫破裂之后他资产负债表的问题资产负债表导致衰退然后他资产负债表衰退之后然后大家都不要花钱了其实和现在中国其实差不多的问题差不多其实

对这个刚好就说到这点我其实本来也想说除了为什么大家的体感说中日很像的原因虽然刚才托马斯说了经济结构产业其实发生变化了而出口这些数据在中国现在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从居民部门的体感非常类似的点就是之前大家也是房价非常高然后你觉得你的资产非常高但是现在房价直接

不能说跳崖吧但是反正也砍得很厉害中国的问题就是房价跳崖的没有那么像日本那么快而且现在中国现在财政政策也在逐步

调整对对对但另外一个感觉就是你刚刚说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是中国居民也有一种消费降级也好和我不想花钱了这个其实是大家觉得跟日本很像的点然后再加上老龄化老龄化的话你还是一个虚拟端的主要是还是因为货币政策因为失效了嘛失效就是因为就是你那个

即使降利率但是你整个环境是通缩的整个环境通缩实际上假设我们通缩降 2%然后你利率降下来但是实际上你的实际利率还是没怎么降下来对吧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刚刚也提到过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问题为什么企业跟个人都不愿意花钱了我感觉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还是其他的行政手段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要刺激个人跟企业的动物精神

如果整个但是动物精神怎么刺激呢我觉得又不完全一样因为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实我们整个刺激大家动物精神的手段就是物质激励

就是多劳多得让大家赚更多的钱但是呢其实我觉得赚更多钱这个事呢你从这个广泛的层面上来说肯定是对因为其实国内的收入还是非常不平均的其实在很多落后的地区它的收入还是非常低的所以怎么让这些人大家还是有动物精神愿意去突破是

然后社会又能提供一个好的机制和空间大家又有能够上升的通道就是所谓的阶层跃迁而不是说大家现在很多人都要说就阶层固化了我没有机会突破了所以我觉得最终还是要让大家能够有这种

精气神说我能够赚更多或者说能够到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也好或者怎么样也好他得有这个镜头这既是赚钱的还是赚得荣誉名声等等我觉得每个人的追求不同那就是像 Deep Seek 就是嘛那个

两种你想他也是免费使用他也不收费他也不干嘛然后自己拿量化赚的钱来补贴这个公司我觉得他做这个事我觉得大概率就不是为了赚钱因为钱对他来说已经是数字了对赚钱的话你把这个自己量化规模都做大呗收益率都做高呗搞搞资金盘呗

我觉得他没有来搞这个所以我觉得还是所以我才觉得当年那句话叫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这个里头的智慧是有多大的对对对吧就是你得因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广阔的一个土地和这么多人口一定是是分布的它不是集中的那你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你不可能让

14 亿人一下大家都一样富那你得到什么程度对而且每个人的问题又不一样对所以这就回到了我们每每在聊宏观也好或者是聊经济也好就会感觉到要管理一个国家或要治理一个国家其实难度系数是非常高的对要理解领导们的难度我们节目真的是太正能量了说回来

其实日本也好然后前面说的美国也好你真别说每次历史事件都是来自于美国对吧我们如果讲到经济危机美国确实是老大对而且都是他的座腰毕竟人家作为 Buzz 做了挺多年了对吧估计还能做蛮久就看我们东升永升的多快了对

所以你想 08 次大危机它也是一个我觉得它前面也也就是产生这件事情也是跟我们刚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关甚至可能货币政策更明显对吧然后那走出这个经济危机也是靠这两个政策的互相协同来最后把大家不管是美国市场也好全球市场也好拉回来了嗯

我们之前节目是不是也有聊过次代危机我们好像没有专门做一期次代的我们日本做过一次对因为次代是一个可能是大家记忆更鲜活或者说更近的一次场景 QE 就是次代才出来的对好像我之前看过那个国南课那个时候是

这个人也是蛮厉害的他这个也是反应很快然后也能够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又推因为之前是没有 QE 这种手段的所以我感觉还是

就是每次有这种又时代造英雄对对对每次有这种危机就能够当然也有可能是来一个比较不行的人也有可能也有这种情况但确实像他就还是比较厉害当然我觉得凡事都有两面性嘛就是 QE 被弄出来之后后面现在大家也在开始吐槽这点就收不住了啊

也是一个潘多拉的也使得货币政策现在有点滥用或者说失效其实货币政策影响已经很弱了可以聊聊为什么现在近几年美国的货币政策就不行主要还是因为

因为它的制造业现在比例越来越低了都是外移不是就变成什么全球制造工厂这个就是当年也是靠中国起来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对然后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全球化导致它

很多就是原来在平均化之前大家就是资本家什么这种他们对资金的需求和对货币政策反应会非常敏感现在由于制造业外流了对美国来说制造业外流了然后服务也提升了所以说他们对那种私人部门的利率对这种私人部门影响就降低了

就是实际上制造业衰退和私营部门就是不愿意借贷然后使得货币政策就是有效性大大减弱也是也对其实主要是还是和产业结构化有点关系就是

对就讲真的你说居民从居民角度来说利率的变化假设如果你没有房贷那在消费贷的情况下这个利率变化对你影响的感知其实不是特别大但是企业它一定是要加杠杆的它一定是会借钱的那么在就刚刚家明说的如果你制造业很多或者说你的企业就服务业可能相对好一点但是企业大部分都是重资产投入它一定是会去借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的

货币政策稍微调一个比例

直接就会反映到企业的这个上下游的财务情况对是的然后其实我们从数据上看就是从 08 年开始之后 08 年那次其实已经货币人士有点失效了然后之后的 16 年一夜轮那个时代然后还有最近报外亚时期货币政策收紧其实效果都不是特别明显因为我觉得你放的时候容易你要收收可太难了

就是因为最近一次美联储会议也是说要放缓这个收缩的因为对因为你是一收缩就怎么说呢就是你要主动刺破你要主动刺破泡沫其实是有很多阵痛的就是拿我们最近的例子来说其实我觉得我们之前聊过一期国内的三条红线的房地产的节目对吧其实我们聊那个

这个房地产节目的时候有聊过说刺破这个三条红线其实我觉得那个三条红线就是我们政府要主动刺破房地产的泡沫

但你想要做这个事的决心是很大的而且你从目前情况来看对大家还是有很明显的痛感的所以我觉得政府要下这个决心做这个事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从目前的这个情况来看确实好像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然后他又要在这个过程中去补救所以你想美国如果他真的说我要所以你在看董王你说董王这些做的事我觉得其实对我觉得蛮靠谱

一个是缩减财政就是把这个闲散部门给砍掉节约政府的支出

然后呢要制造业回流然后给企业减税让这个实体空心化的问题去解决对吧我觉得也是对的但问题是我感觉他要做这两个事都做不成就是难度太大了就是我我觉得我很难想象他在他的任期内或者他完成这个 implementation 对我觉得甚至有可能他可能会半途而废因为就是现在美国赚的钱就是金融的钱嘛对

我觉得赚金融钱太容易了大家很难去找他实地的去做这种执行对的然后他要去缩减那你想砸的都是别人的饭碗你端给别人的饭碗的时候容易但是你要裁撤是非常难的因为里面就是整个人际网络关系的所以我感觉他要做的事情可能真的挺还蛮了不起但确实可能

另外还有超准备金就是 QE 的问题 QE 的后遗症其实董王第一任的时候从 18 年开始到 20 年那段时间其实叶伦的那段时间就开始 QT 了不小心后来 20 年因为疫情的事情直接起飞了然后 QE 又起飞了现在就是他超准备金太多了超准备金太多其实

也是会削弱利率调控的效果所以说董王现在上台之后现在又开始 QT 了我觉得还是一个

就是演说了他第一届政府那时候的政策对所以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一直会感觉好像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说起来很简单或者说在节目最开始我们聊到的这个传导好像传导链理论上都挺清晰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实际在生活中的体感或者看到的这个

不管是哪一届政府或者哪一国的政府宣布了这个政策之后它并不一定在落地的时候会达到它预期的效果或者是我们总会觉得好像说的和做的和说的和看到的差别很大就是因为刚刚讲到的一个很核心

想法或者老板们的想法都很轻松很简单但是只要中间执行环节出一个偏差或是有那么一两个草台班子更何况现在是巨大的草台班子就会发现实际落地的时候差的特别多包括我们回来说次贷危机这件事情当时比较好的政策组合就是又降息然后加这个 QE 去释放这个整个货币的流动性

然后把当时的这个债务问题去兜底因为当时雷曼破产实际上就是影响了全球的信贷而整个国家或者说整个全球经济的基础就是一个信用基础我们其实就是借明天的钱来消费今天然后让这个经济滚起来当你直接说信用没有了那经济基础就没有了对吧然后包括我们之前其实在聊我们应该是在那个什么

房地产那一期聊到了一点点次的那个时候许老板也好

差不多就是 08 年之后起飞的嘛包括有那个四万亿的这个对对对然后在美国的话其实特斯拉也是 08 之后因为补贴性能源然后修路其实起来的所以就是虽然说可能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它不一定能预料到那么远但其实有一些不同产业会在这个过程中收益然后最后发展起来

但是的确就像刚才家明说到的这个宽松淡化之后包括整个放水恢复性淡其实也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就 09 年到 19 年美国刚说到那个前 1%的对而且可能这个趋势如果还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话可能会更明显因为

就是你劳动的收入改变不了了对然后解决金融资本的带来的结果的话你其实就会越来越恶化对所以其实看了历史看了一些理论之后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对我们自己的影响特别是为什么大家会很关心这个话题是

23 年开始 24 年我们一直在想经济怎么做是不是到底了是不是周期要逆周期也出了很多政策但是政策的实际效果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

我们的央行也放水基本上中国的利率市场是一直走低的对吧放水下来之后并没有感受到这个水投到了引导到了均匀投资或者是消费这个其实就出现了现实的流动性陷阱空转在国债里空转对而且另外一个就是这个

大家说的政府财政花钱但花钱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的压力也又来了这债务他怎么再用新的收入而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就是来自于访地产对现在卖地卖不掉了很多地方都没钱了对而你的债务又放在那里那么高对吧你想前几年就是 10 年前

政府的即使是地方债他比较优质那他也是 6% 8%的这个利息你说居民的房贷降息之后调了嗯那

那政府当年那个债怎么办他的收入又降低了他其实也还你不能说还不上吧就是有破产的风险主要是现在地方政府卖房卖地拿了之后很多钱没办法平衡了对对对所以现在很大的一个困境就是我们一直聊到的这个隐停债务像贵州城头的那个利率债其实是靠

政策性银行去输血的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现在的这样的一个货币政策

就是维持一个比较低利益的方式实际上是在去化解地方债去化解以前老的这些债务去做一个债务置换嘛那毕竟我们希望的这个居民部门的这些花费它如果没有办法去消化掉的话或者没有办法刺激下来起码能把风险降低一点就是再去做这个地方债的债务置换但是另外一个空转刚刚说到的就是

消费起不来或者说投资起不来这个其实我们之前在比较多的观点数据的时候其实是聊到过的就是 MR 的增长率和国债的增长率对吧对 MR 增长率比较弱相对于国债率

就比较其实这个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经济复苏也好或者说经济或者说政策传导到经济上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卡点像之前在 09 年的时候中国的那个四万计的计划实际上放出来的水是提升到了 GDP 增长的那个时候就政府发债可以

来刺激消费和扩大生产当时的那个 M2 的增速大概是 27.7%同期的国债增速大概是 18%而如果我们今天看 2024 年的中国的这个 M2 的增速是 8.7%而国债的增速是 15%那其实就明显的看到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水放出来之后一直在

一直在债务的角度去转的其实是没有到经济真正经济活动里头相当于你只是在解决历史的问题这个我觉得确实我觉得蛮难的就是说

因为我觉得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他可能考虑的我觉得可能还比美国的政府制定政策制定的可能相对来说更长期就是他要平衡好短期就是我出的政策既能解决短期的问题但是又不会给中期或者长期带来很多的问题

所以他在考虑的时候就我们的政策往往会出的比较慢然后他的思考的内容可能会更多而不像就我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少会直接下猛药的就确实动作都比较有没有点像中医疗法

我觉得也可以这么理解因为我觉得跟我们的制度跟美国其实也有点不太一样一个是优势是说其实我们协同转移支付啊地方之间的这个不平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呢呃

同时呢我们又有一些能够就是我们的我们的这个体制又能够比较好的去着眼于长期就是说他能够下决心说我我短期可能就是要承受一些什么

但是我觉得美国很难美国我觉得它其实就基因层面的压力其实蛮大的比如说像美股的这种压力它其实我觉得作为政府还是蛮在意这些事情的我觉得像我们的股市主要还是一个比较功能性的因为

因为我觉得像最近提升股市的这个重要性其实也是功能性就是我觉得在我们的制度层面股市的作用也是让全国人民都能够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工具对吧就是你不能只考虑股民嘛股民也也不是说全部的股民也不少但是非股民也很多嘛所以其实不管怎么说其实都是一个

工具但是在美国资本市场就是一个特别我觉得是一个核心了对因为他精英主导的社会他代表精英阶层的利益吗我觉得还是我觉得这个还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中国还是能够体会到这个制度优越性的嗯对而且刚刚也说到就是即使我们现在用比较低的利息去做这个财政的压力

释放包括债务的化解但是它肯定不能持续非常长时间因为你长期的低利息其实就会带来一个反向的通胀的风险在里头并且你就会特别是当内外比如说中国的利息很低而外部的资本利息很高的话你就会有汇率的问题所以其实

为什么宏观经济难或者说我们一直觉得这些事情搞不清楚我不是做了 A 就直接得到 B 是我做了 A 之后其实 CD 它都会受到影响而这个影响会反过来再影响你想要的结果对可能我们降本降息还要看美国对没错因为还是一个考虑全球市场和汇率的问题因为汇率最后又反过来会影响我们刚刚说到的进出口进出口其实又是经济很重要的一点所以

所以今天我们其实也是聊了一个整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简单的我们正向比较预期它对经济的影响但的确在历史长河中看到不是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能用一个非常好的简单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去解决大部分时候都是要两者去做配合的那

包括中国现在面对的问题其实大家有体感但是可能没有非常明显的或者说非常完整的体系去看到某一个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某一个行动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是

这反正也是一个学习和不断进步的过程吧我倒是觉得通过这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学习大家可以有一些观测指标比如说我们刚刚谈到的这个 M2 的增速和国债的增速其实就是一个大家比较好可以去观察说我

我的货币政策是不是有体现到实际的结果那另外也之前聊到过的一个概念就是我的短期利率和我的长期利率之间它的有没有出现一个倒挂的形象那就是之前我们其实也聊到过像美国之前的 08 次大危机之前实际上是出现了倒挂的就是它的短期的利息是远远高于它长期的利息其实这个就是一个

很提前向的这种倒挂预警包括我记得我们在去年聊美国经济是不要衰退的时候家庭其实也聊到这个利率差短期和长期的一个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大家可以从这个指标上去做一些观察那最后就还有一些呃

比如说大家日常看到新闻的时候可以去想想说按照最简单的理论逻辑这个政策是怎么样传导的传导的过程中他是不是每一条线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还是说只是他想希望这样但是不一定能达到那么基于这个我们就可以慢慢的去更深一步的

看新闻和理解新闻并且最后去想一想它怎么来影响到自己的投资吧那今天节目也就是简单的从我们学习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了一下近期的一个学习心得那当然在经济活动中我们其实还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也许我们的未来会在节目中希望还不用再隔半年我们可以再继续跟大家聊聊这个宏观上包括房地产啊包括

现在是一个低息的时代那长期低利率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以及说刚才简简单单的 touch 到一点的这个资产负债表如果躺平了或者说大家经常听到的财富蒸发了会对我有什么样影响那这些话题我们也希望未来节目里头可以一一的跟大家一起学习汇报吧那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先到这里了好的谢谢大家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