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96 跟地道老外漫谈中国户外消费(中文)

Vol.96 跟地道老外漫谈中国户外消费(中文)

2025/1/7
logo of podcast 鹰眼时间 - 体育运动播客

鹰眼时间 - 体育运动播客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A
Andi
刘易非
Topics
Andi: 我从小在阿尔卑斯山长大,热爱各种山地运动。2000年第一次来中国旅行,走遍了中国西部地区,2002年在藏区开民宿,从事徒步旅游向导工作。当时中国人对户外运动的认知和参与度较低,很多人不理解。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对户外运动的概念和参与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不理解到广泛参与。我曾参与冬奥会冰雪运动,后转向夏季运动,现在从事蹦道建设。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迅速,但在短时间内达到饱和状态,竞争激烈。过去20年,中国人的户外运动观念和参与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对奥运会与蹦道结合的看法与中国大相径庭,欧洲更注重运动的乐趣和个人发展,而非竞技和专业化。蹦道是一种适合各种轮式运动的场地,通过起伏和弯道设计,利用重力加速度和身体姿态控制来实现流畅的运动体验。蹦道的核心在于“flow”(流畅性),这是一种能带来最佳体验的心理状态,也适用于其他自由式运动。蹦道场地的成功运营需要依赖中国户外运动的整体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兴运动的接受程度。蹦道场地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吸引力,能营造热闹的氛围,并成为社区的焦点。蹦道比滑板碗池更容易入门,更适合作为社区运动场地的入门级选择。地方政府和商业地产开始主动寻求与蹦道场地建设合作,以满足人们对户外运动场地的需求。蹦道场地建设应注重教学和运营,以提高场地利用率和吸引力。新兴运动要长期发展,需要更多成年人的参与,以保证客群稳定性。我后悔在刚来中国时没有留下更多影像和文字记录,以记录当时的新鲜感受和变化。 刘易非: 家长对新兴运动的关注,一部分源于奥运会的影响,因为入奥项目似乎有了更正规的途径和目标。除了消费者,政府和商业地产也开始关注户外运动场地建设,用于城市规划、引流和提升区域形象。新兴运动要长期发展,需要更多成年人的参与,以保证客群稳定性。

Deep Dive

Key Insights

Andi最初来到中国时,中国的户外运动环境是怎样的?

Andi最初来到中国时,中国的户外运动环境非常原始,尤其是在藏区,高山和未开发的地区吸引了他。当时,国内对户外运动的概念还很不普及,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吃苦去进行户外活动。户外运动的圈子很小,大部分人对此没有太多好奇或了解。

Andi在中国从事户外运动行业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的转折点?

Andi在中国从事户外运动行业的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重要转折点。最初,他在藏区开民宿并做徒步向导,后来在汶川地震后参与了灾后重建工作。2014年,他因中国申办冬奥会而进入冰雪运动领域,负责滑雪教练培训。之后,他转向夏季运动,将Velosolutions的泵道引入中国,专注于山地车、小轮车等极限运动场地的建设。

中国户外运动行业在过去20年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过去20年,中国户外运动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户外运动被视为“没苦硬吃”的行为,家长普遍不鼓励孩子参与有风险的运动。如今,80后、90后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参与激烈、刺激的运动,如滑雪、山地车等。户外运动的普及度大幅提升,政府和社会对运动、健康、环保的重视也显著增加。

泵道是什么?它适合哪些运动项目?

泵道是一种适合所有轮上运动的场地,包括滑板、自行车、山地车、直排轮滑等。它的设计特点是起伏的波浪形路面和弧形弯墙,通过下压和上抬的动作来加速,类似于永动机的效果。泵道不仅适合训练技巧,还能帮助运动员掌握流畅性(flow),这是自由式运动的核心。

中国和欧洲在户外运动文化上有哪些主要差异?

中国和欧洲在户外运动文化上有显著差异。在中国,家长和孩子们往往将运动与奥运会、比赛成绩等功利性目标挂钩,而欧洲更注重运动的乐趣和自由表达。欧洲的孩子从小接触运动,更多是出于兴趣而非竞技目的,且专业运动员往往不是全职的。相比之下,中国的运动文化更倾向于体制化和成绩导向。

泵道场地对社区和商业地产有哪些影响?

泵道场地对社区和商业地产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首先,它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能吸引人流,成为社区的焦点和打卡点。其次,泵道场地能增强社区的互动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提升商业地产的活力和吸引力。此外,泵道还能为商圈带来新颖的运动体验,增加消费者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意愿。

Andi认为中国户外运动行业的未来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Andi认为中国户外运动行业的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参与者的年龄断层。目前,户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12岁以下的儿童和40岁以上的成年人,而中间的年龄段(如初中生和996工作人群)由于时间和精力限制,参与度较低。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从小接触户外运动,并形成终身爱好,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Andi如何看待户外运动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Andi认为户外运动对个人成长有深远的影响。通过与自然的接触,人们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心理上的坚韧和适应能力。户外运动中的失败与成功经历有助于塑造更积极的心态,尤其是对孩子们来说,户外运动能帮助他们克服对自然的恐惧,培养对环境的尊重和热爱。

Chapters
本期节目邀请到在华生活超过20年的奥地利嘉宾Andi,分享其在中国户外运动领域的独特经历。从最初在西南地区做徒步向导、开民宿,到参与北京冬奥冰雪热潮,再到如今从事极限运动场地建设,Andi的职业生涯充满挑战与机遇。
  • Andi在中国西南地区开民宿并从事徒步旅游,亲历了08年汶川地震对当地旅游的影响。
  • Andi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项目,并见证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
  • Andi目前从事极限运动场地建设,他认为中国冰雪运动领域已趋于饱和,而夏季运动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 欢迎收听新一期音演时间 我是易飞这期节目我们迎来了音演时间历史上第一个外国人嘉宾然后是在中国待了 22 年还是 24 年的朋友 Andy 要不 Andy 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好啊我就叫安迪我是奥地利人我在阿尔卑斯山里面出生长大的然后我现在是在中国的湖外运动领域里面混的 20

20 多年呗对因为其实我最近一两年开始玩户外比较多嘛但是我之前跟你简单一聊发现好像对于中国户外行业的这个发展呀你比我清楚多了那首先我比你老多了呢哈哈哈哈

所以其实今天我是想很好奇作为一个欧洲来的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和在中国从事了这么多年的一个户外运动从业者对中国户外行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包括你现在做的事其实也在我看来很有意思是做一些小轮车呀轮滑滑板车方面场地搭建的一会我们可以具体聊聊对可以的那要不我们先聊聊你刚来中国的时候吧就是

平时喜欢玩什么户外运动吗为什么当时什么样的契机会来到中国其实我作为阿尔卑斯山里面的孩子我就从小就喜欢山地运动各种各样的山地运动我都很热爱尤其是滑雪山地车然后徒步啊等等所以我当时就是我 2000 年的时候我是第一次来到中国

当时背着包很大很大的一个包然后主要走西部就是从云南到四川到西藏然后从尼泊尔出去然后还去了东南亚这个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然后那个时候还蛮年轻的充满充满好奇然后也像怎么说呢离家出走远一点然后回去我就

很努力的挣钱存那点钱然后 02 年的时候我就决定来到中国去藏区然后在那边开个民宿就感觉是很多欧洲的对于东方有神秘的好奇的年轻人然后当然可能又觉得大城市可能跟任职里的常规的比较像吧然后去山区

去一些户外户外的地方去玩对于我来说哈嗯当时吸引我的就是这种原始特别原始有高山嗯基本上没有开发的嗯可以享受那种探索探险那种地方所以我在藏区我走了最多嗯绝大部分就是在四川和云南的藏区嗯但是也是会肯定是年年都去去西藏嗯

当时那一块就是户外运动这个概念是不是还不是那么的对那个时候因为国内还没有就是国外当然爱好突破的人还挺多的但是在中国来对大部分人来说

就很不理解嗯会觉得这老外干嘛那么苦啊用现在的话说是没苦硬吃对是是那时候就是大家对户外运动的追求啊了解啊其实很少嗯

就也有这个圈子但是这个圈子之外很多人就是对户外运动的任何好奇概念尤其是跟山地相关的这些对就是大家可能觉得户外运动是就去户外运动在户外跑步也是户外运动可能我觉得在这几十年时间大家对于户外的这个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巨大的变化巨大的变化

我举个例子啊那时候因为当时我是我是做徒步旅游给欧洲的人就是给他们安排首先的设计就是得找到一些特别有意思的路线然后给他们安排就是安排马帮然后陪着他们然后如果我有时间我也会一起去的

然后呢就身边的人会觉得我做的这个事情特别奇怪就一天那么的累就把我的旅行社就是叫爬山累死你旅行社

这是正式名字还是外号不是外号所以就有一段时间你就做这种欧美人的来中国西南部玩的这个生意对对对我就是从 02 年做民宿的时候我开始了然后后来民宿关了因为我觉得做那种徒步旅游有更有意思啊也可以经常自己出去玩然后我做到地震

温川地震温川地震对我温川地震之后我就去广元做灾后重建当时就有德国政府的一个机构找我我就在广元管理两个学校的重建项目我有点小好奇的就是因为我知道在 08 年地震之后当时西南那边的很多山区资源包括旅游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

就是对于比如说大家来徒步旅行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吗看地区因为 08 年就是就四川的藏区它受影响还蛮大的嗯所以很多路啊垮了然后当然对这个行业是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嗯别的像云南就没受到多少影响嗯

因为当时我去广元终是这个工作之后我就离开了这个户外行业就是自己还玩我在广元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山地车俱乐部那个时候就是有一段是山地车特别火就是 08 年 09 年有一阵子就是山地车很火

我不确定是不是那个时间段可能那个时候的山地车火不一定是这项运动火而是山地车这个产品火对的你说的非常正确当时我们当时我在上学对但当时其实很多学生们都喜欢买山地车但其实根本不去山地就是在路上骑对所以他叫当时好像叫山马棒就是山地车在马路上骑的那一群那一拨人山马棒对山马棒所以山地车火了那么几年嗯

然后突然一下子就死了也就是因为当时很多人根本没有体验到山地车的乐趣然后就发现了哎我在马路上骑那还不如骑公路车对吧而且刚开始火的时候山地车火的时候中国很多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马路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公路车还不好骑但是后来路也好了然后大家发现哎

在马路上骑公路车会更爽所以后来山地车行业死得好惨不过现在又来一步应该还会活你后来又为什么回到运动行业呢就是我做灾后重建之后我被排到北京欧盟和中国政府之间的那种合作项目然后 14 年的时候中国刚好

要申办冬奥会然后我碰巧的就是在奥地利有一次就是结了那边的代表团然后就通过认识了他们就是进入了这个冰雪运动冰雪运动的核心圈子对而且因为在中国的当时认识的那些朋友他们都知道我是从小热爱滑雪

然后那个时候中国突然一下子对滑雪对冰雪运动需求就特别的大好多人都会联系我安迪我们要做滑雪教练培训你帮我们联系一下奥地利的那个滑雪教练协会把这个教学体系引进到中国然后我就非常的开心因为所实在的就是

本来政治这个工作对我来说嗯当然它的意义存在但是这个不是我最热爱的嗯我最热爱的就是运动就是户外运动嗯呃所以我特别特别开心能够回到这个领域了嗯

而且我想象可能原来你在比如说云南在四川是带一小拨人来中国玩但现在可能尤其你这么喜欢滑雪能把让更多人哎呀说的有点官方让更多更多人参与滑雪运动对起到一些帮助是的是的就是这个工作的辐射面嗯会更广所以总的来说我

认为我很幸运但是这跟你现在做的事情好像也有点区别就当时是滑雪嘛因为滑雪到冬奥会之前我体感就在中国就是一个很快的增长过程但现在做的实际上是跟山地车小轮车场地相关的事情就是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其实跟滑雪也有关因为当时中国突然建了很多的滑雪场

特别多的滑雪场然后但是从冬季运动这个领域很快就饱和了很多很多人在做但是同时滑雪场发现了冬天就很明确要做冰雪但是夏天做啥

所以我是通过当滑雪场的顾问就是接触到夏季运动这一块然后当时也就认识了大 V 认识了 VeloSolutions 然后把 VeloSolutions 引进到中国 VeloSolutions 是一个做蹦道建设的品牌对一个是蹦道另外一个是山地车刚才你有一个用词让我就比较有意思就是你觉得中国冰雪饱和对

对因为那个时候就是刚开始就是需求量非常大的一个领域就是需要很多当然全世界这个行业的人他也意识到了这个然后所以就往中国挤当然也遇到了一些就是不太理想的状况大家都开始相互竞争很厉害我就觉得嗯

没什么意思所以后来就转到夏季运动但我是感觉可能比如说冰雪是很明显大家都觉得现在玩冬季运动的人很多了但虽然骑车也渐渐变流行但好像就是跟冰雪比它增长不是那么的明显对对这个

怎么说呢冰雪首先因为冬奥会就是这个背后的力量非常非常的大它是一个大的目标三亿人上冰雪对吧一套一套的对所以它这个支持力度是整体来说肯定是跟山地车呀蹦道呀小轮车滑板那些就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是第一

第二可能这个领域也需要了疫情这个时间大家意识到我在家里被关的我非常的不舒服嗯

我希望接触大自然我希望出去我希望在湖外运动所以那个时候就开始去露营露营就开始特别火然后慢慢的人喜欢越野跑徒步呀等等这个山地车崩闹这个更多的是一个民间民间启发的一个当然政府也很支持因为前几年就是如果十年前那你自己靠自己的力量做起来

就是把民间那个培养起来那肯定是会难很多但是现在好像大家都对运动对健康对环保对大自然的这个渴望会更加

然后支持力度也会很大所以这么感觉下来可能现在跟你刚来中国的时候比过了 20 年你会感觉很多中国人对户外运动的观点态度参与度变化了很多那太大了从那个时候从爬山累死你李先生就是根本不理解你在干什么

到现在那就是翻天覆地的差别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家长们的观念是完全不同那个时候孩子一摔跤哎呀宝贝呀然后就马上得浮起来然后就得哄然后也绝对不会让孩子玩那种稍微有一点点风险

有一点点危险性有一点点凶悍的那种运动都是把不得让孩子们学学钢琴背背唐诗就是那种很文雅的那种喜好那现在是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这些 80 后的 90 后的那些家长们孩子们运动越激烈越疯狂越凶悍越好就是

说的说的对对我觉得是对的我猜测就可能比如说零几年那时候其实是计划生育就是因为我是在那段长大的两个爸妈然后四个爷爷奶奶就是六个大人来看一个孩子都视若珍宝怕他受伤但现在一方面就是对于生育观念的改变然后大家也对运动的认识确实会觉得很多人磕着碰着还好不是

不是什么那么对了不得的事这个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的一个过程就是那个时候毕竟情绪条件也不一样每一家就那么一个孩子都是国宝对吧家宝家宝家宝

所以他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 20 年前的年轻人他自己小时候也没有接触过电视上的一些一些像自由式运动啊什么的都是比较传统的现在你们这种对吧你虽然比我小但是也差不多就是可以有孩子的这个年龄你小时候也是接触过一些比较炫酷的对很

至少电视上当时能看到了无论是东极运动什么单板滑雪之类的当时看我记得 06 年是都领冬奥会对吧对应该是至少在我们小时候成长的概念里运动不一定只是足篮球了就会有一些更自我表达的运动项目虽然当时不会把它跟自我表达这种概念联系到一起但确实在我们的眼睛里运动方式是比较多的

要不我觉得你可以先跟大家讲一讲就是蹦道到底是个啥因为它是适合什么项目啊之类的因为是你现在想做的跟运动相关的事嘛是的首先这个蹦道蹦道的蹦是那个水蹦的蹦嗯

它是一个适合所有的轮上运动的一个运动项目所有带轮的都适合在上面玩对对对是的包括滑板自行车山地车直排轮滑等等就要带轮子的没有发动机的都能玩对

我们的崩盗都是有历经路面的然后它是一个换线就是它是一条线它有起伏就有波浪然后也有弯墙

弧形的弧形过弯的时候因为它是有高有低的对对对然后你就在这个道上可以用你的往下压往上抬的一个动作一个惯例的动作来加速对我的体感应该是

当你下坡的时候重心会往下压然后让它加速上坡的时候重心往上抬对对对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类似永动机的效果就是你可以不太用就是蹬很大的力就能一直在这个环形路面上起伏来训练应对不同的场地啊包括做一些技巧动作对对对对对因为有很多很炫酷的视频可以欣赏一下蹦蹦运动其实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运动嗯

因为蹦道它不是踩踩它而加速的它就是通过它的流畅性它的 flow 会让你这个 flow 很关键这个流畅性这个 flow 非常非常关键很多人对这个意识还不是很强对 flow 的意识但是所有的自由式的运动都是很依靠 flow 的

无论是冬天的单半公园嗯把握它的 flow 你就能玩得很好嗯然后蹦道是一样的这个 flow 就是通过它的造型嗯我们都是顶尖的车手会做造型的他们会对这个节奏非常有把握哦

我打一个其他运动项目的比方是不是有点像攀岩的定线对对吧是的攀岩也是非常需要那个 flow 的感觉对就是你设计怎样的线路让大家能起到好的训练效果对然后有不同的乐趣而且这个我想跑遍一点你说那个 flow 就 flow 这个 flow 的这个词其实它也代表一种状态

就是代表一种音乐对对对你说的是说唱对说唱的 flow 也是这个 flow 但另外就是有一个叫米哈伊利他的姓我我念不出来

反正是东欧的一个心理学家他就对这个有心流那个词嘛心流对吧 flow 就是心流这是同样的词其实对人这个可能有点哲学没问题这个很多国内做播客的人都聊过心流而且很经常把心流跟运动时的状态结合起来是的现在大家已经这成为了一个不是那么冷门的话题真的是的太好了

因为我特别喜欢新流的这个概念我希望人们通过玩崩盗通过认识到崩盗的这个该压的时候压该放松的时候放松通过认识到这个也可以把这个概念带到他们的生活里面

因为我觉得中国尤其是孩子们嗯他们一直在压一直在压就是压力一直很很大很少很少你说的这个压是在玩蹦道的时候他的身体姿态也是一直在下压对那但是你如果在蹦道上你下坡的时候你得压嗯但是你该你上坡的时候你必须得放松嗯你必须得得让自己很轻嗯

其实我们人生中也是应该这样的对吧我们该压的时候我们该施劲的时候我们应该施劲嗯但是我们该放松的时候嗯也应该彻底放松嗯挺好玩的嗯

我会猜想其实现在很多人用蹦道虽然所有带轮的运动都能玩但更多可能是小轮车山地车也有包括滑板它好像也是跟一些奥运项目有关的是的其实蹦道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它的起源是小轮车的一个训练场地小轮车俱乐部爱好者会自己去挖拟图

做一个这么一个环线为了练小轮车然后山地车八几年九几年的时候山地车开始流行的时候那山地车爱好者很多平时没有时间去山里就是下班了他们也会就是像我们家的那个山地车俱乐部我们也会修嗯

自己的一个蹦道场地为了让大家练一下核心的那些技巧啊包括协调能力啊平稳能力压台的这个动作过弯的这些姿势什么的他是这么而来的后来用了历经路面之后其实在国外玩蹦道玩的最大的人群是滑板车滑板车他有一个把手

下面是两个轮子中间一个板它是纵向的对吧对轮子是纵向的我大概知道它长啥样在国外特别的特别的流行而且它可能会成为奥运项目

但是现在就是从东京奥运滑板和小轮车就是自由式都被拿入奥运了对吧对这两个项目来说蹦道是一个核心的训练场地然后山地车它本身就是从好像是从 08 年奥运反正北京肯定是有了的当时在老山有一个山地车道那个我当时还自己起了一下就是山地车越野也一直在有

对他们来说蹦蹈也是一个训练的特别有趣我们沈阳的那个场地呃单板追逐冬天的那个单板追逐队伍和滑雪队伍黑龙江的省队会到我们沈阳的场地夏天到我们沈阳的场地去夏季训练

他们不是玩滑雪的那夏季训练他们用什么车吗自行车吗用什么单板的用滑板用滑板然后滑雪的特别有意思他们就是自己做了一个像直排轮滑但是可以绑在他们的滑雪鞋在他们的雪鞋上这么一个东西然后他们就是在蹦蹈上去练我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个双板滑雪的动作跟直排轮滑是有点像的

因为直排轮滑你的脚要不断的动但是在蹦蹈上不用就是通过往下压往上放松这个动作这个跟双板滑雪也很像因为你从山上滑下来其实是利用重力的对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机会下去去南班球去滑雪所以他们在沈阳的这个蹦蹈上会待一个一两个月

就在那里训练我现在明白你们这个场地了就是它其实是很多户外运动的训练场地可以是很多项的但这个场地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比如说生意它要做得好需要依靠比如说中国的很多户外运动玩的人都多了发展都好了所以才会有人转化到蹦道上去玩对不对

是的当然目前来说就是崩盗最开始火是为什么火是因为平衡车 17 18 年的时候中国玩平衡车我滑步车的孩子特别的多几乎每一个广场上都会有但是他后来出了一些问题第一就是在平地玩平衡车他没有什么乐趣然后另外他后来发现对孩子们的生命系统可能

可能有一些负面的影响然后第一批在中国玩蹦道的人就是平衡车的那帮孩子因为他们一上蹦道他们就觉得特别有乐趣然后也不存在这个刚才说的另外那个问题因为他是站着的企业

然后后来就慢慢的这一伴孩子现在也是十来岁了都要么就转山地车了要么就转小轮车了嗯骑得非常的厉害很多也是转到自由式包括现在很多的家长都都开始往蹦道了所以我们的中国蹦道联赛有亲子组嗯就是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一起去骑

就是我个人的观感其实一开始看到你们比赛这个名字中国蹦道联赛我有点不知道这是干嘛的因为蹦道这个概念还是不是被那么多人所了解所以如果你说小轮车联赛或者滑板车联赛大家就知道它是干嘛的从明年开始我们中国蹦道联赛会改名叫中国蹦道自行车联赛自行车蹦道联赛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了对对对对对

对我还有个问题比较好奇的就是我会感觉最近几年很多尤其家长吧对于这些新运动都很关注一个原因是出于对奥运会的期待因为毕竟入奥了嘛他好像成了一个一个正途了就跟可能学钢琴啊之类的一样因为钢琴可以考级这个博行也可以参加比赛就是会把他

跟一些很实用的功能实用的道路结合起来就是我比较好奇在比如说欧洲奥地利大家对于他未来跟奥运会的这些结合是怎么看的非常非常大的区别因为首先在欧洲

玩蹦道也就是玩绝大部分孩子包括家长也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追求他觉得好玩就行如果你发现你特别热爱然后也有这方面的天赋或者是说蹦道对你玩别的运动是很有帮助那有可能你会继续往这个方向发展

但首先在欧洲我们没有那种像中国的这种专业队的这种体制绝大部分他们都不是那个全职运动员像那个女子三次世界冠军克里斯特去年也来过来过中国她是刚刚医生毕业就是学医的就跟中国这一点就特别的不一样就是孩子们在十岁以下

我们所有的比赛基本上都不会记成绩的就是因为就为了大家开心聚在一起然后一起开心如果你想知道你自己的时间也可以但是不会有那种就上台给你领奖别人都没有的那种卷所以所以

10 岁之后看到某个孩子特别有天赋的话那就有可能是家长知道有可能是他的体育老师啊或者他们俱乐部的会看要不要参加更多的训练啊培训啊什么的然后往那个运动员的这个方向走嗯

但是首先它的基础就是很庞大的一个群体就是喜欢这个运动纵使这个运动然后就这样子就是专业运动的这个后辈人才也有足够的保障因为玩的人特别特别的出人才也比较容易嗯他是一个更民间的对对而且我认为也更人性化就是尤其是对孩子来说嗯这个说实在的我在中国很

很多时候就比较心疼孩子们有的时候是家长更主动可能需要时间吧可能将来我觉得会慢慢好的当他真的玩的人更多之后大家对他也会有更纯粹的热爱或者说更深的理解我们就是希望看到热爱对

我有时候在欧洲会看到一些滑板场因为可能我当时没太关注过蹦道就比如说晚池啊之类的其实对我的理解它是一个滑板晚池但实际上很多轮滑啊也是所有大轮的运动都在玩就是这种氛围会让我感觉好像大家都在很自由的在用这个场地而且利用率很高对对对是的是的所以自由式运动经几年嗯

比较火也是有这个原因就是大家都喜欢这种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个性风格风格对然后其实另外一个角度我觉得就比如说在中国啊现在包括你们也在推广这些场地啊项目就我会感觉除了

消费者家长对这些新运动感兴趣想玩之外可能对于比如说政府的开发规划部门包括一些商业地产的他们可能也需要就是为自己的区域来规划一些无论是引流也好或者是其他作用的体育运动的设施对 是的这方面你有什么最近两年一些比较强的感受吗

嗯大家对这个蹦道这种场地的反馈还是非常的积极的因为第一它的观像性很好看上去很帅嗯很吸引眼球对如果有人玩嗯会会是一个很热闹的嗯

一个氛围就是看上去很刺激的一个氛围对在盐台比如说我们在吧题上在盐台在吧题上做了一个蹦道一个水吧水吧吧题上不好意思对吧题上有一个蹦道它又会变成一个低标性的一个景点对一个景点对一个大卡点另外它是一个社区的一个焦点

因为尤其是在在国外绝大部分的蹦道是免费开放的很多人会到蹦道上去玩但是同时老人会在旁边看书晒太阳对就是它是一个非常能够带动人气的一个地方对就是我个人一直觉得现在说有点大就是

中国很多的商业地产这方面渐渐也都意识到需要一些这种有点社区感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可能这种社区感东西本来存在但现在也在消散我听很多其他节目会聊一些比如社区咖啡馆社区餐厅之类的但现在他们这些渐渐的受到一些外卖或者一些大的连锁的影响原来很多有意思的能

拉近这个地区人之间关系的这种小店有点在变少但现在很多人可能会意识到一些运动场地好像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可能原来我本来会把

你们这些蹦道场地类比成原来商场里的冰场可能对于冰场来说它是一个吸引大家注意力尤其冰场会建在几层楼那种大的中间嘛无论是在三楼四楼会看到-1 楼有人在滑冰你就在这看着是是是

对,蹦道就很适合作为这种焦点,特别适合,在国外很多的地方,它就是一个,像以前的村,每一个村它都有一个重心,很多的蹦道就是成为这种社交的重心,

对他可能在我觉得在设计上有点像那种比如说健身器材中国的健身器材但健身器材没有太多观赏性对而且歌唱歌的啊对在崩盗上大家一起玩嗯嗯很小的孩子跟成年人玩滑板的跟玩自行车的所以他的氛围会特别的舒服对对

这是我今天奥运会期间我在法国玩的时候看到当地很多晚池滑板场是有这样的作用对对对现在其实在有蹦道之前嗯

因为我们是 12 年才修的全世界第一个有沥青路面的崩盗这么晚是吗很晚他算起步特别晚的之前都是用泥土修的然后泥土一旦下雨就没法用然后用的也会很脏而且也只有自行车能玩滑板根本玩不了所以就是后来有了这个沥青崩盗之后其实很多的那欧洲的滑板厂

和碗池就要么就配套一个蹦道要么就是直接改掉因为滑板厂和那个和碗池它的门槛会更高哦是吗是的因为你你你自己玩滑板啊

我初学者你玩很久你才能进碗吃对对因为它这个坡差很大对而且它是光滑的因为它是水泥的嘛就混凝土的所以它特别的光滑蹦道就不一样它是它是沥青的所以它有摩擦而且蹦道是非常容易入门的

所以后来很多的就是欧洲的欧洲的社区其实他会选择要么就配套一个蹦道作为一个入门的场地要么就是有因为很多滑板厂用的人比较少把板池做一个更高阶的对 是的 是的 是的

比如说这几年在中国很多城市开始你们跟很多无论是地方政府也好包括可能商圈物业也好开始合作做这些大家对于户外运动场地的需求更是你们主动的去推荐我有一个大家比较没见过少见的场地很有意思还是说他们已经意识到我们需要一些这种运动场地

一般来说就是会通过我们已经有的业主他们会主动的跟他们的其他的城市的去推就说我们这个做的很不错或者是赛事的时候很多人来看然后对这个感兴趣然后我们就继续因为我们每一个项目都是量身定制的每一个地方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我感觉其实蹦道场地能建在很多地方就是我设想的比如说一种是大商圈比如说你在北京朝越是长阳大越城对对对长阳大越城旁边比如说这是一个大商场附近它需要一个这种有运动感的设施来给这个商圈氛围来带来一些变化这可能是一种还有我在你们苏州的那个场地看到的其实是在

那个地方在我体感不算特别繁华而且那个场地是在立交桥下面对这其实是用了一些闲置空地然后在这能办比赛做活动好像就会把一些不太会主动来这个这的人吸引过来

对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其实我们各种各样的项目都有他们的共通点都是希望吸引年轻的家庭要么到他们那里去消费到他们那里去生活像沈阳的这个项目是华晨宝马给

沈阳政府推荐的说因为他们是辽宁省最大的拿水人然后他们需要吸引很多的白领高端人才但是沈阳本身是一个比较老的一个工业城市它不是很酷的一个地方所以他们每一年都可以跟政府去建议一些让沈阳这个城市变得更有吸引力的项目就 21 年的时候把

蹦荡推到政府那里就是说建议建这么一个场地为了吸引年轻家庭然后其他的像就是像你说的某个商场因为现在纯商业

购买就是购物也是不够就是大家购物呢也可以网购对吧对对他需要一种体验就是像你刚才说的他需要一个能够吸引你能够让你觉得我去这个地方是很酷很很时尚我网购我得不到的对对举个实际需求吧比如说几个年轻人周末去哪玩那如果只是购物的话如果

如果你对自己想买什么东西很明确那其实完全可以在网上看那去线下去这些商场除了我能试试号试试鞋号试试衣服号之外那还有什么必要要去商场呢就需要增加一些这种体验的东西可能原来体验的东西电影院之类的但电影院其实又太沉浸式对需要一个更我能随便逛逛随便看看的地方

对在我的理解里面现在所有的这些商场也好他需要提高他的互动性不然很容易被网络被干掉了我前一段有看到一个关于线下商业的一个理念就是说未来中国吧应该线下商业两个方向一个是造景

比如说一些景观打卡的地方就是能发到小红书发到网上的这种现在很多人都在做另外一种是偏社群或者体验性的满足你深度情感需求的一些但是这种可能要更注重人和人的连接比如说很多运动场地其实是能满足这两点的

又能造景又能打卡对又能通过人与人的连接或者你玩什么东西给你深度的情感上的体验对是的如果他能达到建立一个社群嗯就他他会有活力的对因为你在网上买东西你永远没有社群对吧对或者只是网上的只有团购群对团购群能让你的这个商业体充满活力那人们也肯定是愿意来的

我会感觉比如说在北京很多原来很火的商圈现在感觉没什么人去了会觉得可能这种一方面设施比较老一方面这种更新对于体验可能不太够现在很多比较火的什么合声会啊朝越东城那叫什么 the box 甚至有专门的滑板场这些都做的挺有意思的运营很关键

对其实在北京我也见过一些比如几年前大兴土木的一些运动主题公园但实际上无论是地质原因还是运营的原因到后面人不是特别多这样的案例也不少对是的是的崩倒还好因为一般来说离城市比较近一些而且它的受众本来就比较大如果把教学如果把这个搞好让孩子们在那里

又好玩又有进步一般来说都还挺受欢迎的我们跟中资协就是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和法国自协我们跟他们共同办理中国的蹦蹈教练培训就是为了让这些教练

有更加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的基础因为他们都是职业队出来的嗯他们的教学的方式更偏向于体制内的这个专业训练对大众孩子们来说可能偏硬啊

我们希望我们希望我们能够以快乐为中心这种文化激进文化和教学的方式是的我觉得现在这是一个很多新的运动项目都比较重要的一个点很多这些新项目我觉得在中国主要玩的是 12 岁以下的小孩是但我猜测或者我感受到比如说在欧洲

可能 20 来岁都有就是各个年龄的普遍的整体意义上的年轻人可能比如说 30 岁以下也算年轻人这些都很多但可能在国内更多是真正的小孩你觉得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吗那当然不是我们希望是你从小去接触

终身爱好但在中国我觉得有一个很现实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们到了到了初中没有时间了对哪有时间去练的对现在观念慢慢的在变教育系统也是慢慢慢慢的在改变用了这么多个慢就是

我希望这个变化能快一点让孩子们除了书本上的学习有更加体验式的学习因为这个对孩子的发展同样重要就是运动感知上的学习

其实我觉得我自己也是一个例子就是因为小时候在城市里长大嘛就是去野外比较少然后其实我从小到大都很怕虫子对但是最近一两年你去户外玩多了之后就觉得这些都很正常对就是原来觉得很恶心的东西现在他们都和我们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也是一个需要的学习非常需要你知道 Nature Deficit Disorder 吗 Nature Deficit Disorder 就是他因为缺乏和大自然接触所以而有一些毛病这个症状是非常普遍的就是它会导致各种各样的不利的现象人们

通过跟大自然接触会得到很多的心理上的当然也有身体上的一些健康因为你在户外你总是有风啊有雨啊肯定是会让你变得更坚强也会有失败也会有成功我觉得整体来说爱运动的人尤其是爱户外运动的人我相信会更快乐

你的这些话肯定家长们还爱听其实我觉得现在绝大部分反正我接触的绝大部分家长其实已经意识到了我自己的一个小观点是很多这些新运动如果想长期持久的发展的话成人参与者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比如说我会个人会觉得攀岩现在在中国发展的比较健康稳健因为

它不单是一个 12 岁以下小孩玩的是很多成人都在玩而且越是一线城市攀岩馆的成人参与比例越高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因为你的客群很稳定就不会受到 12 岁教育这些影响寒暑假受这些波动就很小

是的本身这个运动的发展和这个行业的发展如果就是 12 岁的时候不会断这个肯定是最好的对我感觉滑板包括自行车小轮车在欧洲就是这样的对啊是啊对但是我们不会断在欧洲你不会断对所以很多成年人在玩这就是一个更稳健的对

我们绝大部分人就是从小玩到大包括我身边的连 70 岁的人还去玩山地车冬天滑雪登山什么的突然感觉其实很多中国人玩户外运动这是一个年龄差很大一部分人是小孩很大一部分人是 40 岁以上比如说登山这些户外就是到一定年龄段之后突然觉得

好像我这前面十几年工作太累了太辛苦身体不好了我要重新开始运动对对对对他有两个断档一个是刚才说的 12 岁最迟 12 岁基本上就是 10 岁 12 岁第二个就是像你说的

出去挣钱 996 是吧那你 996 你还哪有时间你挣到的真多呀对你哪有时间去玩其实我觉得这两个现象都不健康所以就是希望我们共同能把这些各种好玩的运动让更多人能接触到吧其实建场地是一个

很直接的方式你直接让这个城市这个地区有了这些地方对才会有更多可能性比如说现在你回看你刚来中国的时候 02 年有什么最意外的感受这个根本说不出来那个时候的中国跟现在的中国那太不一样了就是整个的生活的环境所有的基础设施

包括对于户外运动的认知跟当时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对生活的追求也是完全不一样其实你这个年份让我想起来那个何伟

就是一个美国人然后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来中国然后写过三本书寻路中国江城他也是在中国的一些村里来描述当时看到的变化啊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会想其实你也经历了那个时间段就是如果你把经历写出来写成书应该挺好玩的我后悔两点第一个我当时没有好好的拍照就是当时因为还没有数码相机嗯

我也没有一直戴如果当时有手机像现在那样方便就是拍照哇我我很怎么说呢因为当时我用新鲜的一双眼睛去看中国现在我是你很 local 对对对所以我是很多的很多的东西我看不到了

我已经习惯了就那个时候还会发现很多的不同的如果要写一本书那这些事情就很有趣对然后第二个后悔的就是当时没有好好的做日记要是当时做很多的日记就是一样的道理是那个时候很多很多的不一样那时候光感受有很多的兴奋有很多的崩溃然后现在可能都

回忆也回忆不起来那么细节了对是啊当然了因为我很喜欢看何伟尼美国人当时写的几本书其实他说的很多事在我们看来是很平时稀松平常的但是就会想原来他一个外国人是这么看这些的我们会觉得角度很奇特描述起来很有意思对对对

其实运动也是其中如何看待运动如何看待户外运动也是这些年变化很大的一个点对 是的行 今天非常感谢安迪带来的关于户外运动关于这些具体的小轮车包括场地在中国这些年发展变化的一些分享

我觉得让很多就是关注户外运动的朋友们会多一个新的视角吧毕竟毕竟是老外嘛好呀那非常感谢一飞的邀请让我在这边分享一些我个人的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希望你们爱上户外运动能够从小到老哦

我其实今年之前有一期节目说过一个我自己认为挺浪漫的一句话就是希望能做一个终身运动者对对对我就是像对是这个意思对吧对就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表达没有你好好的总还是一个老外 OK 好的那感谢大家收听这期节目我们下期再见拜拜感谢易飞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