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盘点中国古代各朝配享太庙的功臣

盘点中国古代各朝配享太庙的功臣

2024/11/26
logo of podcast 陈说历史

陈说历史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主持人:本期节目盘点中国古代各朝配享太庙的功臣,通过分析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对配享功臣的要求和特点,窥见各朝的政治走向和政治思想。从商朝起就有选取功臣配享太庙的制度,但稳定成型始于曹魏。曹魏配享的26位功臣均为曹操的开国元勋,体现了“以其臣配其君”的原则。荀彧未被配享,可能与其反对曹操取代汉朝有关。正始四年的大规模选入,体现了朝廷对功臣的褒奖和对臣子忠诚的重视。庞德、典韦等因忠心被配享,即使官职不高。司马懿被配享并位列第一,与其掌握朝政大权有关。蜀汉和东吴目前无相关记录。晋朝配享的12位功臣,均在司马炎咸宁元年下诏配享,其中司马幽的配享可能意在断绝其即位可能性。西晋的异姓功臣多为司马氏集团的核心成员,王祥和魏觊未被配享,可能与其与司马家族保持距离有关。十六国时期,后秦配享的功臣多为姚昌的亲属和辅政大臣。南北朝时期,刘宋配享的功臣多为刘裕的亲属或辅佐其建立刘宋的功臣,谭道继因功高震主被杀,可能被取消了配享资格。南齐配享的功臣均为萧道成建立南齐的开国元勋。南梁可能因内乱而未实行功臣配享。由于战乱频繁、史料匮乏,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功臣配享记录不完整。陈朝配享的功臣主要是跟随陈霸先建立陈朝的开国元勋。北魏及分裂后的东魏、西魏配享的功臣中,部分为拓跋氏宗室,部分为汉人世家大族。耳朱荣被杀后,其亲属试图将其配享太庙,最终配享孝文帝,体现了政治操作。北齐配享的功臣多为辅佐高欢、高澄、高洋建立北齐的开国功臣,武成帝调整配享,意在确立父子继承模式。北周配享的功臣多为宇文泰的开国功臣。隋朝可能因灭亡迅速而未及实行功臣配享。唐朝配享的功臣共44位,为历朝历代最多,文臣数量多于武将,体现了文治盛行的特点。五代十国时期,只有后唐有功臣配享太庙的记录。宋朝配享的功臣共24位,文臣数量远多于武将,这与宋朝重文抑武的政策有关,王安石和蔡确曾被配享太庙,后因政治原因被罢免。辽朝、金朝和元朝的功臣配享情况,因史料匮乏,记录不完整。明清两朝配享太庙的功臣,在前两期节目中已讲过。总而言之,功臣配享太庙制度,反映了后世君臣对前朝政治和人物的认识与评价,是当权的政治集团利益和要求的直接体现,与后世君臣现实的政治需要密切相关,也会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选择配享功臣,朝廷可以引导政治舆论,维护王朝统治。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功臣配享制度可以窥见一个王朝不同时期的统治集团的政治态度、王朝的政治走向以及不同王朝之间的政治特点和政治思想。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曹魏时期配享太庙的功臣中没有荀彧?

荀彧虽然功劳卓著,但他以汉朝臣子自居,明确反对曹操取代汉朝,因此未能配享太庙。

司马懿为何能在曹魏太庙配享功臣中位列第一?

司马懿被提升至首位,与司马家族此时已架空皇帝、掌握朝政大权有关,反映了当时政治权力的实际掌控者。

晋朝配享太庙的功臣中有哪些特殊情况?

晋朝宗室成员司马福和司马攸被选入配享太庙,尤其是司马攸,尽管年轻且无大功,但因宗法关系和政治平衡的需要,被选入以断绝其即位的可能性。

北齐为何将文宣帝和文襄帝的配享功臣全部改为配享神武帝?

北齐武成帝希望通过此举确立父子子继的继承模式,构建神武帝、武成帝、后主这一纯为父子子继的继承序列,以改变北齐长期以来兄终弟及的继承模式。

唐朝配享太庙的功臣为何人数最多?

唐朝配享太庙的功臣多达44位,主要因为唐朝初创时期人才众多,且唐中宗恢复礼堂神器相当于再创业,因此配享功臣较多。

宋朝配享太庙的功臣为何文臣居多?

宋朝吸取晚唐五代的教训,大力提高文臣地位,打压武人势力,且和平时间较长,配享太庙不局限于开国功臣,因此文臣居多。

元朝为何没有实行功臣配享太庙的制度?

元朝可能废除了功臣配享太庙的制度,因为从史料来看,忽必烈之后的皇帝也没有实行这一制度,且元英宗时期有大臣建议但未被采纳。

为什么岳飞未能配享宋朝太庙?

岳飞未能配享太庙的原因众所周知,主要与其被视为抗金英雄,但在政治上与宋高宗和秦桧的立场相左有关。

Chapters
本部分主要讲述曹魏开国功臣配享太庙的情况,分析了其中体现的忠诚与政治考量。26位功臣的选取并非完全基于功劳,更体现了统治者对忠诚的看重以及政治策略。
  • 曹魏共26位功臣配享太庙,均为曹操部下文臣武将。
  • 荀彧因反对曹操取代汉朝而未被选入。
  • 选取功臣配享太庙,既为褒奖,也为树立榜样。
  • 典韦因忠心护主而被选入,体现了统治者对忠诚的看重。
  • 司马懿被提升至配享功臣首位,与司马家族掌握朝政大权有关。
  • 蜀汉和东吴没有发现功臣配享太庙的记录。

Shownotes Transcript

参考文献: 《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 《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 《金史》《元史》《洛阳伽蓝记》《五礼通考》 朱丹丹《曹魏宗庙祭祀研究》 朱晓海《西晋佐命功臣铭飨表微》 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姜望来《祖宗与正统:北齐宗庙变迁与帝位传承》 张华《唐代太庙配享功臣述论》 袁良勇《宋代功臣配享述论》 王瑞来《配享功臣:盖棺未必论定——略说宋朝官方的历史人物评价操作》 凌郁之《南宋高庙配享之争考实》 宋卿《金朝功臣配享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