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 希望 给你 添麻烦, 我 也不 希望 你来 麻烦 我。 朋友圈 去 屏蔽 自己的 领导, 这个 现象 是 不少 见 的。 不要 强求 让 每个 人都 去 给 你的朋友 圈点 赞。 社交 媒体 的 使用 时间 越长越 会 导致 焦虑 的 产生。
使用 社交 媒体 对 Z 世代 年轻人 有什么 影响 呢? 用 经济学 的 思维 去 生活。 第一财经 国庆 特辑 财经 维他命 陪你 度过 一个 轻松 又 营养 的 长假。 本期 主讲人, 复旦大学 管理学院 企业 管理系 助理 教授 刘胜 明。
大家好, 首先 想 请教 大家 一个 问题, 你 每天 早上 起来 第一件 事 是 干什么 呢? 有的人 说 先 把 闹铃 关上 吵 死 了, 有人说 先 吃 点 饭 饿死 了, 那 我 觉得 可能 更多 的 人是什么? 拿 开 手机 刷刷 朋友圈, 刷刷 微博, 看看 今天 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 全球 互联网 使用 时间 中, 每 三分钟 就 一分钟 是 用到 了 社交 媒体 上。 那么 全球 平均 每人每天 花 在 社交 媒体 上 的 时间 超过 了 2个小时。 在 中国 更是 有 42.5% 的 用户 每天 使用 2到3个小时。 因此 可以 说 社交 媒体 已经 逐渐 成为 了 人们 生活 中的 一部分。
这 一个 情况 对于 Z 时代 是 更加 的 显著, 为什么? 因为 他们 本身 就是 成长 于 互联网 时代 的 一代人, 他们的 对 社交 媒体 的 使用 是 更加 的 频繁。 那么 我们 使用 社交 媒体 平台 对 Z 世代 会有 什么样 的 一个 影响 呢? 在工作中 领导 又 如何 该 使用 社交 媒体 与 Z 世代 进行 沟通 呢?
今天 有 两个 小 例子, 关于 Z 时代 朋友圈 的 小 例子 跟 大家 分享。 第一个 小故事 是 关于我 的 一个 学生 小王, 他是 Z 时代 刚 工作 没多久。 前几天 小王 找到 我说, 刘老师 我 最近 emo 了。 我说 咋 了? 小王 你 为啥 emo 了? 他说 曾经 我 也有 一颗 想 当 卷 王 的 心, 但是 我 现在 只想 躺平。
我说 为啥? 你 你 他说 平时 工作 比较 累 一点, 有时候 还要 加班, 加班 也 就算 了, 加班 不是 感觉 比较 累 吗? 累了 之后, 我 就 想 打开 朋友圈 休息, 我不 打开 还 不要紧, 一 打开 一看, 好家伙, 我 怎么 感觉 我的朋友 们 都在 到处 的 玩 有的 朋友 跑 到了 新疆 去 欣赏 美丽的风景, 有的 朋友 跑 到了 迪士尼 玩 的 不亦乐乎, 还有 的 朋友 去 露营 感受 岁月静好。 我 怎么 感觉 全世界 好像 都 出去玩 了, 好像 就 把 我自己 落下 了。 就 我 一个 冤大头, 还 在这里 工作, 我 这 心里 非常 不平衡, 我是 各种 羡慕嫉妒恨。 我 拍了拍 他的 肩膀 说, 小王 不用担心, 你 这个 现象 非常 的 正常。
大量 的 研究 显示, 社交 媒体 的 使用 时间 越长越 会 导致 焦虑 的 产生, 为什么呢? 为什么 会 产生 焦虑 呢? 可以 从 社会 比较 理论 的 角度 去 进行 分析。 社会 比较 理论 认为 人和 人 之间 就是喜欢 去 比较, 这 是一种 天然 的 一种 属性, 我就喜欢 和 别人 去 比。 这种 比较 分为 向上 比较 和 向下 比较。 那么 在 社交 媒体 平台 上, 比如说 像 在 朋友圈, 人们 总是 希望 去 展示 自己 美好的 一面, 所以 你 在 浏览 社交 媒体 的 时候, 就 更容易 产生 一种 向上 比较, 就是 和 那些 比 我们 过得 更好 的 人 去 进行 比较。 上相 比较 往往 带来 的 结果 是 会 让 个人感觉 比较 的 痛苦, 觉得 自己 不如 别人, 觉得 内心 有 一种 挫败感, 心里 会 感觉到 不平衡, 这种 挫败感 也就 会 导致 压力 的 产生。
其次 研究 也 显示, 经常 去 浏览 社交 媒体 会 占用 你 很多 的 线下 的 时间, 减少 了 你 在线 下 和 真人 去 互动 的 机会, 会 让 你 错过了 一些 在线 下 有意义 和 精彩 的 时刻。 当然 有人说 焦虑 就 焦虑, 边 焦虑 边 继续 低头 去 刷 朋友圈, 实际上 社交 媒体 它 只是 个人生活 中的 一个 小部分, 它 并 不能 代表 真实的生活。 研究 显示 有 24% 的 人 由于 在 社交 媒体 上 经常 去 浏览, 而 错过了 生活 中的 一些 重要 而 精彩 的 时刻。 总体上 来说, 社交 媒体 使用 越多, 它 越 会给 人 带来 一种 焦虑 的 感觉, 这种 现象 在 Z 世代 身上 是 更加 的 明显。 我也 对 小王 说, 你可以 尝试 控制 一下 自己的 社交 媒体 使用 时间, 最好 每天 不要 超过 3个小时。 因为 以往 研究 显示, 每天 如果你 花 在 社交 媒体 上 的 时间 超过 了 3个小时, 那么 你 患 心理 问题 的 概率 会 增加 60%。
所以 给你个 建议, 你可以 不 把 手机 带到 卧室 去, 为啥? 因为 人 在 卧室 的 时候 躺下来 就 不想 再 起来 了, 对 吧? 这也是 一种 懒惰 你 刷 朋友圈 也是 一种 懒惰, 所以 有时候 我们 就是 要 用 这种 懒惰 去 打败 懒惰。
第二个 故事 是 关于 我的一个朋友 老李。 老李 是一个 部门 的 领导, 工作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他 有一天 就 找到 我说, 说 刘老师, 你说 现在 什么 年轻人, 什么 Z 世代, 说 他们 很喜欢 用 朋友圈, 喜欢 用 社交 媒体, 我 不信, 我说 为啥? 为啥 你 不信? 他说 我 把 我们 团队 的 每个 人的 微信 都 加 了 一遍, 但 我 从来没 见 他们 发 过 朋友圈。 我 思考 了 片刻, 小心翼翼 地 问 他, 有没有 一种 可能 是 他们 把 你 屏蔽 了? 老李 大为 震撼, 他说 还有 这种 功能。 我说 是啊, 你 不仅 能 评 别人, 你 还能 屏蔽 你 自己。
实际上 这个 现象 也是 很 普遍 的。 发表 在 管理 学会 期刊 academic of management journal 上 的 一篇 文章 就 研究 了 这个 现象。 研究 发现 在 工作 场所 中, 人们 不太 愿意 和 那些 与 自己 职位 差别 比较 大 的 人 去 建立 社交 媒体 上 的 一个 关联。 这个 情况 其实 对于 Z 时代 是 更加 明显 的, 为什么呢? 因为 Z 时代 他们 更 希望 把 自己的 工作 和 自己的 生活 分开来, 希望 和 他人 在工作中 保持 一定 的 距离, 不太 喜欢 和 工作 把 工作 中的 事情 带入 到 生活 中 来。 而 社交 媒体 它 本身 就是 一个 偏 生活 偏 个人 的 一个 平台, 所以 他们 不太 喜欢 在 上面 和 不太 熟 的 人 去 建立 一些 关系, 就是说 我不 希望 给你 添麻烦, 我 也不 希望 你来 麻烦 我, 所以 朋友圈 去 屏蔽 自己的 领导, 这个 现象 是 不少 见 的。 同时 Z 时代 他们 更多 的 去 追求 一定 的 自主性, 他们 希望 有 自己的 更 独立 的 一个 空间。
老李 说, 你说的 好像 是 有 一点点 道理, 那么 我 到底 应该 怎么办 呢? 怎么用 这个 社交 媒体 平台 更好 的 和 Z 世代 员工 沟通 呢? 我说 第一点, 建议 不要 强求 去 加 Z 世代 社交 媒体, 不要 强求 去 看到 每个 人的 朋友圈, 也 不要 强求 让 每个 人都 去 给 你的朋友 圈点 赞。 第二点, 如果你 真是 想 在 社交 媒体 上 展示 自己 的话, 展示 工作 是 没有 问题 的。 展示 工作 你可以 传递 这种 对 工作 的 认同感, 可以 感染 自己的 员工。
第三个, 你可以 多 考虑 展示 一下 生活 中的 自己。 研究 显示 如果你 去 多 展示 自己 生活 中的 自己, 会 让 别人 感觉到 你是 一个 真实的 人, 你是 一个 有 温度 的 一个人, 那么 Z 时代 也 更 喜欢 和 这样的 领导 去 建立 关系。 比如说 展示 一下 自己的 子女, 和 子女 的 互动 社会 中的 一些 生活, 去旅游 等等。 最后 当今社会 比较 不要 让 自己的 展示 变成 一种 炫耀, 这个 也会 引起 Z 时代 的 一个 反响。
好了, 本期 内容 就 到 这里 了。 你喜欢 在 社交 媒体 平台 上 分享 生活 吗? 欢迎 在 评论 区 留言, 关注 国庆 特辑 财经 维他命, 并在 节目 发布 当日 留言 评论。 成功 打卡 67就可 获取 精美 礼品 一份, 快 来 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