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这里是木星际我是 Rio 我是岑在播客的开头呢想跟大家分享几个事情
过几天 Royal 就要一个人回一下老家对过两天我要回家因为我姐姐要生宝宝了所以我要回去接生我呢还是会待在舟山继续生活所以后面一段时间具体是多久我们也不清楚就会有层来负责大家的订单保护
包括标签啊包括制作啊包括发货对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如果收到的产品有标签跟食物对不上的情况又或者标签上面有部分文字有点对不上的情况这就是层的防卫标记但是产品是不会有问题的对
然后昨天 Rail 花了一会儿时间教会我使用了打印机和我自学用了一下材质器对就目前来说我觉得得心应手哈哈哈哈
充满了自信想想也挺有趣的好像我们一起创业三年多的时间我从来没有自己一个人做过这些事情对然后也没有跟你要分开比较久的时间
好像过去最常跟你分开也就可能一个晚上或两个晚上然后这次是未知因为姐姐的预产期是临近了然后到时候你到底要回去陪多久还不知道我也在适应这一段时间一个人的发货生活还有你会叮嘱我说每天出去散步的时候不要被小木有吸引了就忘记了回家对对我也叮嘱了小白好好照顾你对
另外一个可能我们都会离开的时间应该是在冬至前后对我们到时候会回一趟陈的老家也就是杭州是的差不多回去也可能有四五天左右的时间时间也未知到时候我们可能会去见一下老朋友啊然后去探望一下我的爸爸对
看一下妈妈对对对在那段时间的话我们没有办法发货因为两个人都不在最近一段时间呢发货都正常的对对总结一下就是
我们差不多可能是在 12 月的 18 号左右到 24 号左右都会在杭州对暂定是这个登志前后一段时间那几天会暂停发货如果大家有一些特别的礼物有要在特殊的时间去赠送的就可以提前告诉我我们提前准备好对
然后到时候我们也会在小店的公告上面做一下更新现在的小店没有公告了对这个我要跟大家说一下因为之前大家都是在微信的小商店是一个小程序上面去购买我们的产品的但是因为微信现在他们把小商店整合成了微信小店所以以前的小商店就没有了以前的小商店是有公告的
虽然我常常去改但是好像大家也不一定会看然后现在呢官方叫升级成了微信小店然后这个小店的入口呢之前我发了朋友圈确实不太好找可能要在木星际的公众号主页有一个入口或者公众号底部的 type 栏中间我放了一个入口
或者在微信的我这个个人主页的设置页面里面有一个小店订单那里也有一个入口可以看到你最近逛过的小店以及呢就是我们发布的一些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我会在文章里面放入口嗯也是要最近的文章放的是新店的入口对以前放的都是老店的入口我们公众号的名字是叫木星际 intervening
大家如果搜木星记也能看得见然后我们最近的产品也都有在简化跟迭代然后新的系列产品都是会以地水火风空这样的元素系列来跟大家见面包括最新的元素冥香坛然后新的产品迭代了之后呢以前的产品就会逐步的下架
但这个下降呢其实就是进入了我们之前说的梦心记 Memorial 就是我们的纪念堂包括之前的情绪喷雾系列包括上一季的冥想坛以及接下来要更迭的预演系列然后到时候我会以公众号的形式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对
其实我们一直在变化我们的产品也一直在改变我们的平台不管是在小程序啊还是到现在的微信小店还是大家可能直接联系我我们的公众号其实也一直在变从木星际到木星际 interbeing 我们还有 interbeing 可能大家也搞不清楚我们到底在哪里我们到底是哪个公众号到底是哪个小店
甚至连播客之前也有被下架真的好像那句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未来可能也还会有更多的变化不管是产品上面还是我们的生活轨迹也包括我们自己的修行我们的认知所以在这里也特别感谢大家跟我们一起体验这些变化
也很谢谢大家一直支持我们然后陪伴我们的成长跟变化
有些木友最近跟我说他们在从我们的第一期开始听我们的播客发现两个人不管是聊天的形式内容还是声音好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也很感谢这个播客一开始我们以为它是我们的一个创业记事本到现在它好像变成了我们的修行日记记录了我们一路过来新的变化
那关于我们最近的一些信息关于产品的信息的更新就到这里这期播客的缘起是这几天 Rio 在看龙博帕莫尊者的书籍
非常非常的精彩因为平常大家在听的和在看的一般都是开示开示的话都是比较口语化的表达的然后龙博帕莫尊者他其实有写过一套的书叫唯一路系列这个系列有好多本
那到现在有翻译我们真正能看到的有两本之前呢一直有在看的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本那天我看到第二本连载完了第二本的名字叫《中道》很开心很很兴奋一口气把它读完觉得里面的内容太精彩了嗯
因为龙博帕莫尊者他从修行的终点开始带我们推演到了修行的起点再从起点开始帮我们履到了终点我说特别想把这些分享给大家然后那天就想约你一起来聊这期播客然后很有意思的就是这几天我也在看另一本书是创办人薄切的也非常的精彩
然后当你在说《龙博帕默尊者》书中的内容的时候我觉得虽然在看的不是同一本书不是同一个作者在写但是很多内容又好像走到了一条路上面然后你那天特别兴奋说要把《忠道》带出来然后跟我在分享书当中的一些内容其实你都已经开始在整理《忠道》那本书的内容了
然后突然晚上的时候我说我觉得我们可能要回到再前面一点先把前面一部分的内容给大家带出来也就是今天这期播客的缘起
对,其实不管是在跟哪一个善知识学习,从我们一开始修行到现在,不管接触到的是小乘、大乘还是金刚乘,不管是国内的禅师还是国外的禅师,不管是出家的师父还是在家的居士,学习到现在,最大的感受也像你说的,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矛盾。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相融互通可能今天你在看异形禅师的一本书我在看宗萨的一本书或者在看龙波帕默尊者的书或者在看杨宁老师的开示杨定一博士的开示都会发现他们都在讲同一件事而只是在用不同的角度可能对击不同的根器
在我们人生不同的阶段来陪伴我们来带领我们气入中道杨博士本来也说过他最新的一次共修也就是上一次我们参加的水仙本来是想讲中道的但好像时候还没有完全到所以他也说在下一本书他可能会出中道我也非常的期待
那又是另一个角度会是和龙博帕默尊者的中道完全不一样的角度但是是完全一样的一件事
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好像大家带我们从钻石不同的切面不断地去接近我们的本性每次想分享这些我都会很迫不及待我想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倒出来好像把我能接收到的摘到的果子事无巨细地讲出来
一来呢是时间会变得很长你也常常跟我说大家可能听的时间过长就会累尤其是在讲一些知见在讲一些道理层面的东西
二来呢有时候也会容易没办法讲得那么的完整有时候我也会被哎是不是讲得太久了太长了这个地方想展开好像也没办法展开想一股脑都说完的时候好像也说不清楚所以我觉得慢慢来讲也很好有时候像每一个脚印都可以单开一期播客讲但我又想把整条路都讲出来会有一点点心急的时候那
那天我跟你分享的时候我说在龙博帕默尊者勾勒这个中道的框架这个路径的时候他有在开头提到学法的三个障碍我说这个好像五分钟就能带过我也很简单的跟你说了一下一二三三点
后来你说这个其实我们就足以聊一期播客而且可以慢慢地聊在聊中道的这个路径之前可能如果我们一起先来了解这些也可以称它为障碍也可以称它为助缘对我们来说可能在理解上会更有帮助会更有助益
我一想也是所以我又重新回过头来去整理了一下关于这三个障碍的一些具体的内容也结合了龙坡盼梦尊者其他的开示想在这一期先跟大家来聊一聊这些是也特别感谢你马上就去整理出了这些内容然后我那天也特别的感慨其实像龙坡尊者的内容的话如果我们有实修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当中是有练习的可能跟内容会有更多的相应感或者说会有更多的感触因为本身龙博尊者也是在指导我们实修部分的内容
对听龙博潘莫尊者的书也好开示也好有一个非常大的感受就是如果没有在真正的去应用他所说的没有真正的在修行关心很容易会觉得他一直在重复一样的话也很容易会觉得这些都是道理好像离自己很遥远奇妙的是如果我们真的在生活中不断不断的去训练
不断不断地去锻炼我们的决心他讲的东西就会成为一把把的利剑可以说是完全
错中我的心窝子的那种感觉看了会直拍大腿说对对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说得太到位了是的困惑也会比较少因为龙波帕默尊者我们在过去的播客当中有很多期都有聊到过有聊到过他分享自己修行的经历也有聊到过
他的一期开示我也会把这两期播客的链接放在 show notes 里面是然后难免的在这期播客当中可能
因为我们都在练习有时候就会忽略掉一些大家可能听起来比较陌生的词汇而这些东西可能在过去的播客当中已经聊过了就比如说什么是关心什么是说么他什么是皮卧说那这在过去的几期播客里面有如果大家有这部分的困惑可以回去再听一下前面几期播客其实我觉得不管是在
修习的是哪一个派别的或者说还没有派别只是对这些有兴趣都没有关系因为本身这些都只是一个名词对其实名词它只是想指代某一种
境界或者某一种感受而这种感受是我们早就体验过的只是今天用了一个不那么熟悉的名词来指代它而已我觉得名词就像是一种概念是为了我们彼此之间沟通会比较方便但这个词语在语言本身它
也不能够完全涵盖掉它的背后的意思只能说是从字面意思上面更好的彼此之间知道我们在说的是什么然后也包括你刚才说的是境界其实境界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面它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在龙博尊者这里的境界跟在其他的一些派系当中的境界可能指代的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对啊像我们两个人在学习的时候是没有特别限定自己只能归属于某一个派系的只能够看某一些内容所以我也很感恩这种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让我们有机会接触不同不同的善知识他们在表达的一些内容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当我们在面对这些知识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先空掉自己能不能先放下过去自己学到的一些东西或者我脑袋里面已经有的一些固有的观念固有的知见先把它们放到旁边先不急着去对比完完全全地在一种聆听的状态完完全全地让自己就是处于在此刻当下
没有绝对正确的道义也没有绝对正确的事实所有的东西它都是相对的而当我们落入比较的时候可能会偏视于其中一面而没有办法体验到另一面让自己的心放松我觉得法就是轻轻松松的知识也是轻轻松松的
修行也是轻轻松松的虽然一会儿我们会要讲说修行的一些障碍一些现象但他们也是轻轻松松的因为并不是说有了这些东西他就不好反而是因为他们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来看到自己能够更深入的来观察自己看到自己真实的一个状态
我那天在跟你聊,我说修行就像是因材施教,而这个才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会更了解自己一些,所以在听到有不同的方法的时候,我们就像一个方法搜集器,可以把它先放进来,先听一听,可能有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去试试看,去用用看。
倒不必要自己马上要变得很好现在听到是一个障碍障碍马上要消除所以我们先把心放得轻轻松松欢欢喜喜我也特别喜欢每次看到你在看到这些善知识的时候的那种欢喜心那种喜悦心那种迫不及待说哇这些说的太精彩了我要把它带出来分享给大家的那一份喜悦之情就非常打动我
很感恩你要带出来这些内容也非常感恩龙博盼默尊者也很感恩你跟我一起来录这期播客感觉结束了呢那我们就来开始今天的内容其实很多内容前面已经讲出来了
今天要讲到的是唯一路里面龙博帕默尊者说到的关于修行之路开始以前我们可以先去认识的三种路障也称为法障吧它里面讲到了三点我们展开来会聊第三点
第一点就是我慢我慢呢其实分成两种第一种是认为自己很棒很了不起认为讲法的人和自己的水平相差无几第二种呢是自认为非常的愚笨寡质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学法
你前面讲到的这两点呢我觉得第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要轻松地面对我慢这两个词尤其是修行有时候我们听到我慢就有一点害怕就有一点担心怕自己有我慢怕自己骄傲然后我很喜欢龙博帕默尊者他在这里面举到的第二点
我们一开始觉得的我慢很多时候就像杯子里面的水倒多了满出来了我们认为是一种慢但另外一种不足够不自信它其实也是一种慢而这种慢它会
会容易让我们认为自己是谦虚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相对正常的现象顺着你刚才举的这个例子我觉得特别形象当我们进入第一种稳慢的状态也就是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觉得其他的法都不值得我去学习的时候就像是那一杯水已经满出来了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再倒进去了
而第二种觉得自己可能是杯子空空的但它也分两种一种是其实这个杯子是满的但是你概念上说我这个杯子是空的另外一种呢是杯子确实是空的但是你拿了个杯盖把它盖上了
而不管是它满的还是它是空的但是用杯盖盖上了它们会产生的结果都是没有东西能再倒进来所以这个是我慢真正之所以成为一个障碍的点点并不在于杯子里面的水多或是少在于它不愿意再让其他的东西流入进来了也就是
它里面涵盖的一种封闭一种固执固执地认为我已经不需要再学习了或者固执地认为很多人没有我学得好或者固执地认为我没有能力学习比如说我条件不够我根基不够我没有像别人那样有足够多的时间精力甚至于我没有钱
我们有足够的资粮福报等等这些都会形成一种杯盖让我们把自己的杯子盖住了出也出不来金也进不去然后这个会成为一种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当我们修行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阻碍或者生活不那么如意
其实是心的定力不足够的时候当我们想起修行我们就会用这些理由来告诉自己我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我现在没有办法去做这是一种合理化的现象然后这会成为一种障碍而并不是这些想法本身是一个障碍对这些障碍其实它的碍在于
它阻止了一种流动性它就像是一潭死水没有了生命的活力它像是身体上的一个结让血液没有办法通过会让我们的能量阻塞会形成一种淤堵而我们所说的这种轻轻松松其实就是我们让它流过去让水流动起来让杯子里的水倒出来也让外面的水倒进去所以这就是我慢
浅浅地聊一下是的然后在我们的结尾上面我还是
想说其实我慢是一个挺正常的现象对,贪嗔痴慢疑,里面就有慢是慢是我们在基础不过的一种人性想让大家放轻松或者我自己有时候看见自己的一些我慢的时候没有什么要特别采取的行动没有什么特地要去对峙的东西但我们看见慢本身就可以了
就是如实地去看见我刚才最真实的我慢我刚才听到别人法的时候我觉得他讲的很一般对这就是我慢我认识他了就可以了不需要额外再去多做什么或者更多地去批判自己或者想要去改造这颗我慢的心因为它已经消失了其实你也没什么可改变的
是然后再到说一些不足够当我今天要修行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质量不够我觉得我自己好像修的没有很好
我们也就是看见就可以了所谓的看见就是我刚才有这样的想法就只是一个想法我知道了没有什么要去做的没有什么要去改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经常去看见然后我们自己自然而然会知道我们的慢有多少并不一定说是看多了觉得我的慢怎么这么多而且
而是看到一种无常不要抓住自己过去的我慢不管是傲慢还是不足够不管是羡慕嫉妒还是我们认为的一种谦卑就像我刚刚说的其实上一刻的心和他的感受都已经一起逝去了我们有时候会因为跑去跟这些我慢的想法待在一起了而忘记了当下其实已经是一个新的开始
当下就是一个我们倒掉杯子的机会当下就是我们感受到无常的时刻看见我妈上一刻来了然后走了而这一刻没有我妈
那接下来是第二个障碍或者说是助缘是知见乍一听其实很像是一种帮助我们前行的工具因为我们常常会说正见正知见那在这里说的这种知见呢它是指我们会执着于某一个法门并且坚信只有这个法门才是正道其余的都是歧路也就是错误的道路
这种观念会阻碍我们去学习新的事物龙博帕默尊者说我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我们接触到跟原来信仰的法门有不同或者矛盾的地方我们就会马上生起称心觉得这是不对的这是不好的这是不一样的而这些称心就会成为我们获取新的见解的障碍
另一种就是当我们听到新的内容的时候我们又会立刻跟自己之前所学的内容进行对比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也会让我们没有办法全然敞开地去接纳新的资讯
所以基于以上的情况尊者建议我们先让自己成为空的容器就像你一开始说的只有当我们倒空自己我们才能轻松地接纳跟领会对方想要分享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以及接下来要分享的关于龙泊帕默尊者的开示和他所分享的这些内容他说都很希望大家可以本着这样的态度这样的心态来阅读
也就是不要在还没有去接纳之前就拒绝让自己成为一个空的容器他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将会非常的感恩大家我刚才在回忆回忆之前对我来说成为一个空的容器的阻碍是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或者是受到欺骗
就当我不去判断我所接受的这些内容的时候这些内容会不会来伤害我它会不会是骗人的
我因为相信了这些不正确的或者说不真实的一些言论导致我自己的身心或者我的生活都受到创伤是或者说是一种欺骗所以我们会需要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好像要主动性的去辨别首先要辨别信息的真伪然后要辨别它是不是会
会对我造成一些影响其实在过去的时候是有一点小心翼翼的修行之后我会发现越是空的容器其实自己越是知道因为我们不再是通过这些语言这些文字单纯地在感受它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其实常常有时候会觉得有一点言不由衷或者说词不达意这个词不达意是
看一些东西发现并不能完全呈现出来作者或者是对方的一些讯息我觉得有两点吧第一点是以前我们觉得我们要三思而后学这种三思也就是用我们的逻辑或者用我们的理性去推演这个东西它符不符合现在的一个社会价值观符不符合我的人生价值观它是不是说的是所谓的真理
甚至在早之前我是看它是不是符合现在的科学的主流价值观来判断这个东西是不是值得学习而当我去考验这些观点我去考验这些我想要去学的知识的时候我用来去考验它的那个东西本身它就是不足够的它可能只是一个木头好
我用这根木头可能去劈了一个钢材木头就断了那我觉得这钢材是真的所以我会愿意去学习它而到最后发现它也是会断的发现钢也没有我想的那么坚固所以我觉得我自己可能受到了欺骗我觉得这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能力确实还不足以去辨别真正的真理
像佛陀会说如果你在跟随一个上师或者你要学习一个教义的时候你要像脆筋子一样的去打磨它我们常常要说如金刚般其实是那么的坚硬那么的坚不可摧而这往往是刚刚开始学习的我们所没有办法具备的一种能力所以在这里我们
也会感到一种困惑我该不该相信要不要相信以什么样的标准去相信而这种依止它会不会成为一种依赖等等我们其实大脑可以推演出非常多让我们没有办法继续学习的困境这些东西到最后其实当我们做出那个选择的时候它还是回归到我们如何衡量这个知识体系的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会具体到它能不能让我快乐或者说这个标准会变成它能不能让我
挣钱能不能让我过上更好的世俗生活它能不能够让我解决眼前这个我觉得特别痛苦的问题不管它是失恋啊它是小时候的一些童年的创伤啊还是它是我现在工作上的一些困境啊最后往往还是会回到这个最接近自己的维度这个衡量的标准其实这个衡量标准它最后反映的就是我们这个阶段可以做出的最适合自己的一个决定
这是说的第一点那第二点我觉得就像那天你跟我说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你说其实有时候我们聊播客或者我们看开市讲出来的话的内容本身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同样的一句话可能这句话放在某一个人播窃的开市里面讲出来它的力量它的频率是不一样的包括
包括我们自己也是一样,十年前讲的一句话跟今天讲的同一句话,里面所能蕴含承载的能量力量都完全不一样了,这个东西它其实就像你刚刚说的一种词不达意一样。
它是一个整体讯细胞的传送而这种传送频率的感应其实它来自于提升我们自己心的能量这种提升其实并不是变成更高的频率这种提升我觉得它像是空掉更多的自己就像是镜子擦得更干净了一些而不是往上去叠加更多的东西而是
而是让他可以更透亮地去映射出对方想表达的频率对方想传送的讯息究竟是什么而这个是需要我们锻炼自己足够敞开的能力而这种敞开其实也就是刚才在第二点的支建里面说到的我们怎么样去某种程度上是放下自己的执念跟我妈也是一样我妈也是一种执着支建它其实本身也没有问题我妈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就是
就是在那一层执着是那一层执着让我觉得我这杯水好像可以倒但是我只能倒 A 给的水我不能倒 B 给的水只要 B 要来倒水我就要把杯盖盖上其实还是一个盖杯盖的阻塞的动作而不能让它真正的流通而这种阻塞本身它会给我们带来建立我们去衡量这些知识的标准的阻碍
也会让我们阻碍自己心真正敞开去接收别人完整频率的这样的一种能力是的然后会带来苦对因为我们有一个预期有一些对上知识的预期对不同派系的预期我们就像是用一个自己画好的 30 乘以 30 的方框不断地去套看谁是正好能够到 30 乘 30 的
所以我觉得就像以前大家常常会说到的 be water 像水一样或者成为水并不是我们需要某一个容器来让我们成为一个方的水或者圆的水而是这个水本身它就是没有形状的今天无论它到什么样的悲剧里面它都可以契合那个悲剧
甚至今天他到江河大海里面他一样可以融为一体因为他本身不预期这个杯子是什么形状他也不预期自己是什么形状
所以也因此水能够具有无限的可能和可塑性我觉得有时候当我们去固执的时候不管固执在哪个层面它都会让我们丧失那一个层面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的丧失它就对应了一种有限而我们本来其实是要拿掉有限跟无限的相对性所以这个是知见第三个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稍微展开来说的欲望
前面说到了我慢之见那欲望呢其实它也就是想要在修行这条路上它特指想要修行或者想要见法
一旦我们有了想要心就会在欲望的驱使下各种各样的进行造作造作呢又分成两种造作造作身和造作心我们现在的修行其实很早的就接触到了中道我们知道不是要让自己的身心去受极端的苦情比如说要断食比如说要住在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
比如说要静静地坐上十几二十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我们才能够了知生命的真相我记得龙博汉末尊者也常常会引用一个例子就是有一个天人来问佛陀问他是怎么样跨越烦恼的海洋的当时佛陀的回答是他既不精进也不懈怠
不懈怠大家能理解但是不精进其实很难理解这种不精进他所指代的就是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去让自己的身心受一种极端的压迫来以此达到一种解脱我们深刻的知道这个道理因为我们从经典里面从上知识的开始里面已经读到了我们知道现代的修行有现代修行的新的方式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彻底避开了让
让身心受苦的这种方式而是在现当代的社会我们反而开始再用更微妙的方式修苦行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只是我们可能因为这个方式不那么粗糙而很难以辨别
就比如说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让身体受苦造作身它其实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别严峻的修行方式而可能就是我们现在在生活中尝试去进行的
就比如说在书里面呢龙博帕默尊者就会问大家说当我们想到修行的时候我们是有决心如其本来面目的去觉知我们的身体还是会去改造它强迫它或者控制它让它变得跟平常不一样就比如我们本来是轻松自在的呼吸
但是我们一想到要修行要坐下来打坐冥想我们就会开始控制我们呼吸的节奏比如让它变得很长很长
很深或者特别认真的紧盯着呼吸然后感到呼吸开始变得很累本来轻松自在的心反而因为开始冥想而变得沉重和紧绷当有这些现象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我们可能心里面有想要修行的欲望生起来了我们想要有决心我们想要像修行人一样所以我们开始造作我们
我们开始刻意地改造或者紧盯我们的呼吸而这个行为它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身体会受苦我们的心也会受苦因为它是在我们修行欲望的驱使之下我们的努力所得来的一种果报也就是苦它的因是因为我们的欲望
所以龙博帕默尊者会说我们要以大善心来觉知自己这里的大善心是指心很轻松而不是沉重很柔软而不是僵硬适合去开发智慧而不是被五盖所笼罩心在这个时候它是很灵敏而不呆滞的心是如其本来面目的去感知所缘而不是努力的想要控制这个所缘
心是处在一种觉知喜悦的状态是一种干净光明的特质如果我们修行之后出现相反的状态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升起了想要修行的欲望让自己的身体受苦
刚才这一段分享里面比较重要的就是发心其实一样的事情一样的经做一样的观呼吸要看我们到底抱着什么样的发心在做这件事情它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呈现
当我们如果是为了一个修行好的样子去做这件事情本身这个发心是没有对错的这是我们可以为了修行好而去做这件事情但同样的当我们感受到结果不如我们意的时候我们也要觉知到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其实当我们在说因果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因果都好像是要跨时间性跨维度
我记得龙波帕默尊者有一次有一个开示特别打动我之前有分享过他说就像你说的因果它并不是需要跨越一个时间维度去呈现的而是在每一刻呈现的比如说我今天对你生气的那一刻果并不是你也冲我生气然后过来骂了我一句所以我承受了刚才我自己的行为的果而是我在对你起嗔恨的那一刻其实我对你起嗔恨的那一刻
其实我的心它是不舒服的我的心它是呈现了一种嗔恨的状态的我的心它是不善的我的心是不光明的而我的心的这种状态本身它才是我的果报所以我们的心每一刻都在呈现我们的果对 是的我也记得那一期听完了之后让我也非常的感触
对,他可能就很随意地提到了这样短短的一句但那句我就记到现在让我重新理解了因果其实因果没有对错它只是我们做了某一些的行为我们会得到某一些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清楚的是我们要得什么样的果于是我们去种什么样的因
如果今天我们想要了知生命的真相那大善知识们其实都有告诉过我们这个果它所需要种下的因并不是欲望并不是想要所以当我们去想要成为一个修行很好的人想要了知生命的真相本着这样的发心去做事情的时候其实它的重点就落在了想要上它种下的因是一颗欲望的因
而欲望这个种子种下去它开出来的果就会是苦但同时当我们聊到欲望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忘记欲望它是有很多面向的刚刚我们聊到的这一种欲望的面向听起来像是欲望不好我有欲望好像一定会障碍我的修行然后我又回想了我当时是如何走上修行之路的也是因为欲望确实是因为我想修行
而在最初的时候其实我并不知道我修行到底是为了什么它没有那么的清晰可能我修行是为了让心舒服一点可能我修行是因为我现阶段有一些没有办法跨越过去的痛苦听说修行好像有可能能够让我这样的痛苦的感受减少一点而我去修行了
也有可能修行可以帮助我能够解决我的失眠困扰我觉得每个人走上修行之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你在前面说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经常能够更新对自己的认知其实当初的那个自己是因为可能我想修行让我生活变得更快乐更幸福我走上了修行之路
而当修行过程当中我不断地去实践去学习我的知见更新了到下一个阶段我想着我修行是为了要去帮助更多的人
然后在帮助更多人的时候,其实我知道什么是无相不失,但是我觉得现在是有相的,然后我们就继续去修行,直到后面我们可能能了解,哦,原来无相可能是这样的一种概念,再到后面我可能修行的目的又会发生变化,我发现我修行是希望能够解脱轮回等等,其实我们是不断在变化跟交替当中的,
而欲望在这个过程当中它可以是一个正向的也可以是一个负向的今天贯穿一整期里面我们都会聊到最终呈现出来的那个果也是我们心的状态那我也再补充一下我们之所以说想要这样的因欲望这样的因带来的结果必然是苦这样的一句话会让我们觉得好像欲望是不好的东西因为它带来了苦
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一方面我们对欲望的理解它不完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对苦的理解它不完整就像我们每次都要再重新定义什么是苦一样其实在龙博帕莫尊者的语境下这种苦它并不是一种和快乐和幸福相对意义上的痛苦它是一种更广义的苦这种苦指的是
苦苦坏苦和辛苦这种苦最终抵达的是一种无常无我的苦是一种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没有办法控制我们自己的心我们没有办法不生老病死我们没有办法不继续一次一次地回到这里我们没有办法
不一次次的经历找寻生命意义的过程我们这种层面上的痛苦而当我们有欲望的时候我们就会抵达这个层面的痛苦但它也包含了我们所说的跟幸福相对的痛苦对刚才聊到的欲望的结果是苦它是一种现实的状态因为不管我们是以哪一种目的切入修行最后在过程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这种现象
对
所以有必要的是常常退出来看见自己的这一层想要和这一层欲望我们看到的这些现象是来提醒我们的对啊就像你说我们修行之路开始是因为欲望一种善法欲它就像带我们渡过这条河的船
我们需要这艘船但也需要最后放下这艘船如果按照这个比方的话很多时候痛苦就像是去买船票对啊必要的创伤就是一张豪华船票烦恼就是一张船票疾病也是可能
因为这一些我们才有了去买一张票的冲动对想要离开此岸去彼岸的冲动对那我们接着往下走刚才说到造作身也就是让我们的身体受苦去改变和打压我们的身体然后聊到了欲望聊到了果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呢就是造作心也是让我们的心受苦
冷波帕茂尊者说,据观察那些没有修行的人,心往往会陷入迷失,会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去寻找好的所缘,躲避坏的所缘,以便让心快乐。而对大部分修行者来说,我们大多会步入一种打压自己的状态。
尤其是我们会努力地控制我们的心我们期待着接触不好的所缘的时候心依然可以升起快乐和宁静认为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减少我们的烦恼习气最终可以有所成就在这里他也举了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我们会控制自己努力不让烦恼升起第二个方面是
当我们烦恼已经升起了我们又想努力地去消灭这些已经升起的烦恼第三个方面呢是我们会努力地想要让善法升起第四个方面呢是如果善法升起了我们又会希望努力地去呵护和壮大已经升起的善法四个方面那我们从第一个方面开始聊也就是努力不让烦恼升起这种努力又分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呢是
我们会努力避免自己跟烦恼接触第二个方面呢是当我们不得不跟烦恼接触的时候我们又会努力地控制不让心受影响那我们先说第一个方面我们为了不让烦恼升起于是努力避免跟烦恼接触那怎么避免呢?龙博帕默尊者说大多数修行者往往会讨厌烦恼习气因为它阻碍了我们的修行我们把烦恼
烦恼习气当作破坏了我们内心宁静和快乐的一个罪魁祸首所以我们努力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阻止或者预防烦恼习气的升起我们会以各种方式来回避跟这些烦恼习气的接触比如说我们会在房间里面闭关为了不去看见和听见那些会干扰心的所缘或者我们会
不断地盯着自己的念头以此来阻断我们的思维又或者我们会修习奢摩他也就是止、修止会让心宁静地专注于单一的所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回避我们的六根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来跟外界的一个接触但是尊者也说了其实我们没有办法真的回避
这种接触我们有眼睛必然会看见东西有耳朵必然会听见声音有鼻子必然会闻到气味有舌头必然会尝到味道有身体必然会有接触有心必然会去思维跟造作这种想逃开是不可能的而事实上我们努力不让烦恼习气升起恰恰是因为我们
听从了欲望和错误的支建的一种支配因为我们水顺了我们的欲望我们以为我们能够真的控制我们的心让不善法不升起我们以为心是我的我们以为我们能控制它退一步说我们如果不接触外源我们甚至就没有办法修习毗婆舍那
没有办法修习观也许我们回避这些外境真的能够为自己带来一些宁静跟快乐但也因此我们关闭了开发智慧的门我们关闭了自己去照见明色实相的可能尊者说佛陀没有教导修行者去回避所缘而是教导我们要收摄六根也就是
当六根与六成接触的时候,要有决心地及时知道自己的心。当我们的眼睛看到色之后,我们的心生起了满意不满意,要及时地知道。耳朵听到声音或者心接触到所缘的时候,我们心里生起了满意和不满意,要及时地知道。当然,有部分的情况,情绪非常的强烈以至于招架不住的时候,
我们可以暂时的回避但是回避它并不能够帮我们去真正的体证修行回避它只是一种临时的策略以便我们
心有力量之后再重新回来休息其实我理解这种我们想要不让烦恼升起于是我们阻隔了所有可能产生烦恼的行为的同时它也就像我们盖上了那个杯盖子它也就像我们关上了心门
我们觉得这个小小的角落很安全但我们也因此把自己永远限制在了一个小小的角落里面这个角落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宁静带来安全感带来快乐但它同时也让我们没有办法看到我们自己真正的完整性
我过去经常会回避或者逃避所以我对这样的感觉太熟悉了当我待在那个角落里的时候并没有那么自由因为其实我可能像是在自己的一个大房间里面隔出了一块小小的地方然后我知道外面有很多东西我是不能碰的所以反而在里面会变得比较小心翼翼
担心自己不小心就触碰到某一些让自己不舒服的情绪也好不舒服的事情或者不舒服的人所以反而会变得特别的不自由对我以为这样会让我心比较舒服这样会让我变得比较开心然后让我不开心的就是因为房间里面的其他部分所以我只要乖乖地待在这里
外面的东西就对我不会形成伤害然后我也有时候会想象自己把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一些情绪会把它埋起来我觉得就像立一个墓碑一样把它们埋起来了之后就好了告诉自己说没有事情的因为已经埋起来了所以他们在我这儿就不存在
什么样的问题但实际上它们从来没有消失过我永远会记得我把它们埋起来了我永远会记得这一个痛苦的时刻我永远会记得我有多少接纳不了的东西我在聊天的时候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可能想到我在吃饭的时候我在打电话发信息的时候这些就像是一个围栏我可以这么理解吗
就像我们在地球上制造出了一个垃圾填埋场然后你把所有的垃圾都放到那边去但垃圾从来没有消失而地球的土地其实也因此在不断地缩减缩减到有一天你不得不去面对这些垃圾
就像你说的这些空间它是被我们自己缩减掉的其实原本的这些垃圾它也不是垃圾只是我自己会觉得那些东西我碰不了我如果去触碰它我会受伤我会很难过我会流血我会疼痛对我觉得这里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其实垃圾是我们自己定义的烦恼痛苦
这个东西碰不碰得了都是我们自己定义的所以刚才你在说起前面那一段的时候尤其说到回避跟逃避龙博尊者说有时候逃避是暂时的或者说回避是暂时的它的前提在于我们清晰地知道我正在逃避而当我清晰地知道我在逃避的时候
我们没有办法逃避的太久能够 get 到你说的不自由的那一点因为在我这辈子的经验里面我很少去缩减自己很少去逃避很少经历这种避免跟外界接触所以
我会在刚才说它可能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快乐或者片刻的宁静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泡泡里我觉得如果你想生活在这样的泡泡里那也很好啊如果你觉得此生或者你现在感受到的这些世俗意义上的快乐它足够滋养你了我觉得那也很好我没有必要一定要让你去搓开这个泡泡
但是刚才听了你讲的这段话我其实有另一个角度的理解我们生活在这个泡泡里面感受到的这种快乐它其实像是一个快乐的面具它是有着很多很多限制条件的快乐
这种快乐的背后是一个无形的巨大的代价那个代价是我们身上的镣铐它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它像是一种我以无限的自由换取了一小部分的我以为的空间这种快乐的底色是不安全对因为我知道它需要有绝对的条件才可以形成这样的快乐我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这样的条件它很稀缺
假如我今天出门接触到其他的人其他的事 其他的物可能就会触碰到房间其他不能触碰的东西这种快乐很容易会消失掉即便这样的快乐来临的时候因为我心关闭了一部分心没有真正敞开的时候没有办法体会到一种
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你没有办法体验到一种完全的快乐因为你的心一直都悬在那里是就像你可能感觉快乐要来了你倒空了杯子里 1%的空间让那 1%的水可以流进来对但还有 99%你是关闭的你是满的所以你没有办法体验完整的快乐的同时你又害怕快乐的失去是
又会特别小心翼翼地维护那 1%的水
但是你在内心也知道它必然会消失有多在乎它有多重视它就会带来一样的一个反作用力跟副作用力就是我们会因为那 1%的快乐以为这是 100%这也是我们付出的代价然后心会变得比较重这好像也从一个人生的缩影或者我们自己感受的缩影在描绘我们
之所以作为人类的一个或者我们之所以作为一个有情生命体的一个现象我们是怎么样让自己缩到这 1%并且在这里换得换失在这里想要快乐也不想要痛苦在这里不断地去追寻无常希望它是恒常的
好像也很完整地体现了我们人生的一个状态是的当我退出来的时候我发现那个时候我以为我吃不了的苦
可能现在就根本不是苦真的很像俄罗斯套娃但是你在里面的时候你觉得这就是天大的苦你不可能能够出得来甚至没有想过自己是可以把心门打开的就是这么的有意思跟有趣然后所有的东西就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就只在自己的一个想法上的转变好像心一下子就会变得很轻松就会变得舒服起来当我回去看自己
这样逃避回避这十多年的时间过去的我甚至不认为这是一种逃避这是一种回避我觉得我一直在面对啊嗯对啊我觉得我在面对我在面对痛苦我在面对不快乐但是其实现在的我知道我那个时候只是在承受我是没有任何主动性的对啊这也很像我们上一期聊到了当我们在梦里的时候我们会无比真实地感觉自己在
经历在成长在承受甚至在面对但确实只有当我们真正醒来的那一刻是对你来说你的人生经历中很多东西都是非常主动非常有选择就像我一开始认识你的时候我觉得你对自己所有的东西都非常的清晰你就好像自己有一把手术刀就可以对自己开刀有什么问题在你这里是一定要把它翻出来理清楚的
然后在我这里我会觉得有很多问题是不能被翻出来不能理清楚的最初的时候你也会不理解你觉得有什么事情是理不清楚又翻不出来的呢我也说不清楚
但其实就是那种恐惧跟害怕担心的感觉也来自于很长时间的回避跟逃避它形成的一种习惯的回路好像就会幻想出一种很可怕的场景当这件事情被提起的时候我整个人就会感觉会被瓦解掉会迷失在这种痛苦里但实际上再回看我过去的经历我也一直在被这些痛苦吞噬
我也一直跟他们在一起从未离开过哪怕是短暂的快乐或长期的快乐快乐里面包含着很深的痛苦我觉得你有了这样的一个经验你有过一念的改变让你的人生从一个可能无限小的狭窄的范围变到了如今比较轻松比较广阔的范围是不是也因此
增长了你修行的信心你也会知道其实现在的你也还在一个很小的角落里而未来我们说如果有一个现行时间的话那未来的那个你他也会像此刻的你一样来看待现在的你这是我刚才说的那个俄罗斯套娃的境界你再说一遍你的问题就是现在的你他其实也跟过去的你一样只是说受限的条件不一样嗯
并且过去的你不认为有一个选择或者出路而现在的你知道自己把自己陷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的而且它也在等待醒来的那一刻或者说那一念之间的转换现在对我来说所有的一念都只是一念它没有特别的意义它也没有特别的指向性或者是想法即便我现在看到一些善知识的
内容有时候会拍暗教诀跟你两个人猛拍大腿说哇说的真的太好了但作为我内心我非常清晰只有当我能够去体证道的时候那才会成为我这一生修行当中的一个部分
我说的那个一念之间并不是这一念我看到了某一个让我拍案叫绝的想法而是那一念我从梦里醒来了发现前面是个梦然后现阶段的你你知道你自己还在一个梦中我指的那一念它是一种醒来的那一念而当你从一个梦里醒来的时候并不是你被梦里的某一个观点觉得拍案叫绝而是你从整个梦里醒来的那一念我跟你在这方面的
思考的那个前后顺序有一点不一样我是我知道我梦已经醒了你是在梦已经醒的角度来思考的我是在梦还没有醒的角度来思考的对所以对我来说让我再回看这些事情的话它不过就是梦中的
梦梦梦梦梦对梦来说它们都是类似的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没有什么可以太计较的东西没有什么一定要拿出来非得要怎么样的痛苦或者非得要怎么样的困难困惑
走过去了就是走过去了因为一切不过是业力的转化所以我觉得在我们两个一起修行的这条路上你常常会从这个角度启发我你有没有发现我常常会落入梦没有醒要努力醒来的这样的困局里面把自己
现在里面寻找意义这是我思考的时候常常会有的一个局限性我常常会把自己先前提假设我没有办法醒来或者我还没有醒来然后再思考我如何醒来每次当你说我是站在我们已经醒来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
我也会拍案交绝我觉得特别好特别欣赏你这种思考的切入点占的一个深度占的一个面向我觉得会让整个思考的逻辑都变得不一样这个也给我带来很多的启发谢谢就是当我以前苦苦追寻意义的时候不管是我们催眠也好我们在海边散步聊起也好每一次你的那种轻松感那种在当下的感觉
都是来源于我打一个比方就是那种场景
我跟你说为什么我们还没醒来我们怎么样才能醒来什么时候才能醒来做些什么才能醒来然后你推了我一下说我们不是醒着吗对你在说你在说什么呢好像我在说梦话的时候你就是在旁边推我一下说我们醒着呢对我们是一直醒着的我每天晚上做梦的时候早上醒来也常跟你说我觉得
每天晚上做梦都在提醒我都在提醒我我们这一生就是梦中的感觉但是你的这种我们醒着呢它里面并不是一种我慢并不是一种我不需要再学习因为我已经醒来了而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和角度所以我很随喜
然后我也很喜欢你的这种思维模式给我带来的启发在这里也特别感谢你谢谢我觉得这是一种虔诚心这是一种坚定心它坚信我们醒着我觉得也是因为我自己觉得我们在梦里
然后要醒来这样的思维方式本身会让我一直陷在梦里就像这两天静坐的时候我以前也是费劲的嘛以前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方法总是在坐最近坐下来的时候就是坐着也没什么必然要关呼吸的有时候自己持咒也会觉得有一点点多余
就是我们伴随着自己阶段不同自然人行为身心上的行为都会有一些变化跟转化
对啊我们也经历过一天可能要做好几个小时才能称得上是修行这样的阶段我也会天天去 push 你要多做几个小时我也会觉得那样是好我也常常很感恩你我说如果不是你对于一些冥想当中的体验没有太多的兴趣我不知道我在里面还要
玩耍多久我觉得这也就是每次我们在杯子满的时候即使把自己倒掉的一种过程所以才有新的可以进来如果你觉得静坐很好玩可以看到很多境界在这个杯子里倒满了这个境界的水以至于可能就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就过去了是的是的不是说那样的方式有什么样的错
也是因为有趣所以让我很喜欢静坐让我很喜欢能够多坐一会儿很开心很快乐觉得那里的世界很丰富我觉得这个就像一个泡泡嘛又是另一个泡泡如果你的发心是希望修行带来有趣的境界很快乐很好玩那这些
这个就已经满足了你当时修行所要的需求了它也不一定要再去到哪里了但如果我们修行是想要去升起智慧想要真正了知生命的实相那还要接着走下去是的然后也是因为这个好像让我也有了更多对于静坐的一些平常化的感受跟体验现在我们俩都没有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怎么样的事情
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很自然而然的所以我来总结一下我们上面说的当我们想要不让烦恼升起的时候我们
我们往往会做的一种方式是努力避免跟外界接触但是事实上我们也知道我们没有办法真的回避跟外界的接触于是我们就会到达第二种状态也就是当我们避免不了要接触的时候我们也会控制不让心动摇而受影响以此来不产生烦恼比如说我们常常会以休息寿莫他
的这种方式来紧盯一个所缘龙博帕莫尊者也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我们始终盯着呼吸或者手脚腹部直到我们的心静止甚至僵硬沉重迟钝透过这种方式当我们的眼睛看见色的时候就不会生起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反应
又或者我们会努力地念诵或者专注于呼吸用这个方式来切断我们的念头也就是我们烦恼习气升起的源头我们经由阻止促使贪心产生的思维来阻止贪欲升起努力阻止促使
以上这些方法
确实能一定程度上的阻止一些不善法的升起但尊者说这些只是粗重的不善法但我们没有办法阻止那些更精细的更细微的不善法的升起也没有办法真正的升起智慧的大门而且
会带来一个副作用,也就是当我们这样去修行时间久了,比较容易产生一种错误的知见,那个知见就是以为心是可以被把控的,以为心是我的,从而遮蔽了心以及诸法都是无我这样的一个实相。当我们去尝试控制心比较久了之后,心会变得很呆滞,
它会缺少比较多的灵活性在我们控制的非常熟练的层面我们会觉得舒服因为看上去好像心很容易平静心很容易静止然后心是我们想要安定的时候就可以安定的但同样的当我们去到一些不熟练的环境
突然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会动荡心会动摇因为在那样的场景下面我们并没有常常去训练在这个时候心会因此变得不舒服而我们因为喜欢那种安定平静的感觉同时又发现当下没有办法去控制这种心而落入到一种不舒适的感受这种感受会比可能
可能我们不控制心感觉更强烈让我们觉得更不舒服就会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是不是需要用一些不同的方式来训练自己不管是透过前面说的努力避免不跟外境接触还是刚刚说的这种当避免不了接触的时候就去控制不让心动摇其实它都是一种对心的打压对心的控制
如果把心比作一个小孩子就很像说我们要强迫让这个小朋友去穿裙子因为我觉得穿裙子的小朋友更漂亮裙子要是红色的对也像我们之前常常会聊到 monkey mind 这有一点像你希望 monkey mind 变得不 monkey 但它本来就是一只 monkey mind 对
所以就会产生很多的矛盾也会有一些隐藏的不舒服隐隐的会透露出来是的因为在这种训练模式下面除非我们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下面我们很少去接触别人或者很少去遇到事情生活的重心只有我或者我身边的很少数的人
相对来说这种模式很多年了那可能会觉得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一旦当我们这个门稍微打开一点今天又来了一些陌生的事情陌生的人一旦进来的时候就会让心觉得不那么舒服但是就像前面说的我们想要避免心跟外境接触
我们的心还是会避免不了跟外境接触当我们想要控制不让心动摇但是心可能还是会避免不了的在一些环境下产生动摇我们觉得自己可以不生起烦恼透过以上的形式但我们会发现我们再怎么努力烦恼可能还是会升起所以这就到了我们接下来要聊的当我们的烦恼已经升起的时候
我们可能又会去造作怎么样努力消灭这些已经生起的烦恼龙博帕默尊者也说修行人往往是好人
或者我们努力想要成为好人所以我们因此讨厌烦恼习气我们看到烦恼习气的时候就会想要消除它而消除它的方式呢刚才也聊过尊者列举了四种第一种是紧盯比如当称心升起的时候我们就会紧盯专注在称让称可以萎缩或者隐藏到我们内心的深处来临时压制住这个烦恼习气又或者我们会紧盯
除了撑以外其他的所缘比如我们一发现撑心我们就立即去盯住呼吸或者手脚腹部透过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来回避让烦恼习气升起的这个所缘让烦恼习气可以灭去因为让它产生的因缘变了比如说我们对某人生气的时候我们就去盯着呼吸
截断了生起这个生气的思维或者忘掉让我们生气的这个人等等这是一种紧盯紧盯这个烦恼习其本身或者转移注意力去紧盯其他的所缘第二种呢是念诵比如称心生起的时候不断地念诵佛陀或者我生气了或者生气不是我生气也会灭去因为在念诵的时候心已经忘记了刚才导致我们生气的那个原因那个所缘
第三种是思维当烦恼习气升起的时候我们也会用思维跟分析去对峙比如我们对某些人升起了爱和好感就会对他进行百股观或者不静观或者思维我们所有的身体都只是运界的组合当我们对某些人升起称心我们就会去思维这个人可能曾经是我们一起在苦海沉沦的朋友我们这一辈子就是
临时相聚在这里不久又将各自死去每个人都有自己随顺的夜报或者也会想他之所以这样对我是因为我以前对他也不好所以现在是我往昔就业果报现前我要承受自己的果报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这个是用思维来消灭已经生起的烦恼那最后一个是休息其他的奢摩他其实前面不管是
我们紧盯、念诵还是思维它都是属于一种奢摩它的修行也就是我们把自己的心依止在某一个所缘上面其他还有像我们升起称心的时候就去修习慈心观等等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然后它在书里面有举到一个案例这个例子呢是说当我们对某人感到强烈的愤慨对他特别生气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浸在这种生气里面就属于
随顺烦恼习气但如果我们努力地压制生气或者以以上各种方式想让这个生气灭去但事实上却在进一步对自己的生气感到生气因为我们认为生气不好所以这时候的心其实没有保持中立而是我们生起了挣扎和造作我们想要对抗并且消灭生气而这样的结果就是
就是在我们的心里生起了苦所以尊者说倘若我们看到生气在心中生起我们知道生气只是一种名法来了就走并不是我在生气
仅此而已生气就会自动从心中消失对待其他烦恼也是这样不迎不拒当我们迎合烦恼就相当于我们在水顺它我们迷失于它但如果我们抗拒烦恼其实也是在加强于它我记得当时我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有一个困惑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可能大家在修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就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
尊者说我们对生气不言不惧我们看到生气它只是一种名法它来了就走并不是我在生气那他会不会也落入刚才所说的努力消灭已经生起的烦恼当中的修习奢摩他的方式当中的思维这个方式刚才说思维的时候比如遇到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说是因为我以前也对他不好所以我现在受到这样的果报
那当我对这个人生气的时候我也会想生气只是一种名法他来了就走并不是我在生气他会不会也是一种思维我怎么区别这是一种思维我在思维一切如梦幻泡影生气也是一切都是无常的生气也是
我怎么样区别这是一种思维还是一种决心我觉得这是可能会遇到的一个困惑我自己练习下来的一种体验是当我如果要去思维它比较费劲会需要不断地去循环你会感觉一直在思维这一条毅力上面结合到现在遇到的事情上好像要花很大力气
你现在想了一会儿放下了过了一会儿突又冒出来你又要再去想一会儿感觉好像想通了放下了过了一会儿突又冒出来像在打地鼠对
就是这样阶段性不断不断地会出现这是我自己在练习的时候我会意识到也有点像我们在给草坪除草你用割草机割了一遍它又长出来然后你又得再割一遍它又长出来对如果我不是思维的话也就是落入在一个非常重点的词汇叫知道当我真的是知道的时候它不会像打地鼠一样一直要去想举个例子
当我知道我只是在生气仅此而已生气就会灭去意味着我已经看到了这个生气我已经知道我在生气了生气没有什么可以更多的要做的了它就走了因为我并没有在给它增加任何生气需要的燃料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心是比较松的到底是思维还是说我是真的知道这两种我自己判断就是我的心是松的还是紧的
前一种用尽的思维我的心一定是紧的因为我想要让它灭去我想要让它消失即便我可能拿了一个思维的 title 觉得这个是有助于我修行的所以我不断地好像在想很常常地会落入到浸染在一种烦恼中的现象而这种浸染在烦恼中的现象的心是紧的它不松它也没有太多的弹性它会迷失
迷失的状态就是我落在里面我感觉我站不出来会有一种粘着感 粘质感如果我是在知道的层面它是跳脱出烦恼本身的所以这个知道就像我今天出门打开门我看见小白我觉得很正常就是这种感觉我出门看到公交车这就是公交车因为我认识我自己的烦恼那烦恼本身没有什么更多可以去解释的它就是它自己我看见小白哦 小白你在这儿啊
一会儿小白可能到了门口那我说小白你在门口啊就是这样子那我觉得也刚刚好可以趁这个讨论也带出龙博帕默尊者说的我们怎么样去观察我们的心是否迷失是否陷入这些烦恼习气以及怎么样是觉知对了第一个关于我们怎么样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已经迷失了我们可以自己来
审视我们自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忘记了自己的身心就是迷失嘛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进入了迷失的状态第二种是什么时候我们的心跟外境也就是所缘粘成了一个整体生起了沉重紧绷僵硬迟钝苦闷这样的感觉我们其实就已经开始进入打压自己的状态了
我们首先会生起一个欲望或者是想要什么然后心就会往外跑跑出去了以后呢就跟外境或者所缘会产生千丝万缕的纠缠然后我们就忘记了自己的身心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上车了走了但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像我们想刷手机我们就会把心往外送送进了
手机的这些视频或者照片里面然后迷失去思维去造作迷失在这些情节里迷失在这些新闻里面然后忘记回看自己此刻身体是什么样的状态忘记回看自己此刻心里面有没有升起满意或者不满意此刻自己心里升起是苦是乐还是不苦不乐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心是往外送的
又或者我们吃到好吃的东西我们沉迷于这个味道也会忘记自己的身心或者我们想要修行我们就会送心
开始去寻找说那我要怎么修行呢我现在要使用什么方式修行我要观什么所缘呢也会迷失在思维里面一直到忘记自己的身心又或者当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所修的是不是正确也会迷失在各种分析和思维里面直到忘记自己的身心所以心竟然在所缘里面有几种情况一种呢如果是普通的所缘我们常常会走神或者发呆
如果是好的所缘,我们就会生起满意和高兴,如果是不好的所缘,我们就会生起不满意或者难过,但共通点是我们都会忘记掉自己的身心,这是我们开始迷失的一个状态,也是我们浸染在迷失中的一个状态,而怎么样是觉知对了呢?
尊者说很多人在修行一段时间后会生起一个疑问不知道自己的觉知是不是正确所以他分享了两种检验自己觉知是否正确的方法第一种呢是这个觉知自己是不是自行升起的它是源于及时知道自己的名色还是源于刻意或努力地去觉知自己比如我们正在生气然后觉性突然升起我们
当下发现自己在生气又或者我们走神在想某一个事情然后决心生气我们知道自己在走神这种呢是觉知自己而另外一种呢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当下身心是什么样的状态只是突然想到我应该修行
因而生起了我想要知道自己现在身心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然后刻意地去觉知现在的身体或心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这个呢就不是真正的觉性第二个检验的方式呢是我们在觉知自己的时候去看心是善的还是不善的
在觉知自己的那一刻如果是善心就说明升起的觉知自己是真的善心是轻松的柔软的敏捷的未被烦恼习气跟五盖所污染的在觉知所缘的时候它是一种
老老实实地在没有跑进去干扰没有跑进去造作而如果此刻心是不善的它会呈现一种沉重紧绷僵硬昏沉迟钝被烦恼习气跟五盖所控制或者是
努力地想要进去干扰心和所缘这样的话觉知自己就不是真的这也就是你刚刚说的去感受自己的心此刻是紧的还是松的如果心此刻是紧的这种状态它往往是落在了不善法的状态里里面也会夹杂一种想要的欲望
此刻的心除了是轻盈的轻松的灵活的状态之外在我们的思维层面就是在我们的念头层面也会非常清楚没有什么更多需要去思维的没有什么需要更多去想的也很像我们之前聊到的所有的一切都因为无常而变得平常
因为它总是来了走走了来我们会发现作为我们确实没有什么能够去阻碍的我常常跟朋友会打一个比方我说有时候我们去控制自己的念头就好像我们用手去捞水我们是没有办法捞起什么水的当我们用两只手去捞水的时候会发现手里面总是有缝隙我们可以暂时的让这些水
停留在我们手的掌心里面一会儿但是我们会累啊我们没有办法保持这个姿势一直去走路去吃饭甚至可能去拿东西我们总有一天是要把手打开的而这些水它也总是会流走因为水就是水是的是的龙博帕默尊者也说事实上佛陀教导我们要知苦并不是教导我们去断苦
而是如实地去知道他们知道烦恼习气的意思是不随顺它而被控制也不与之对抗只是有决心地知道以中立的心去知道让烦恼习气自然地生住易灭而毫无毒副作用因为如果我们想要对抗它们它们其实就会加倍地反扑我感觉说下来有一点像是修行的莫非定律
就像我们越想断苦反而就会越苦我们越想修行好反而就会修行的越不好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想要在背后作为一个因所以必然会得到这样的果那回来继续说第三种造作心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努力的使善法升起
那这也是很多修行人的天然的倾向我们很爱善法所以想让善法升起比如我们没有决心就会想要努力地去制造决心心不安住或者不宁静就会努力地让心安住或者宁静心尚未具备如实照见明色的智慧就会努力地思维分析去让智慧升起等等那说到这里龙博帕默尊者也会说
很多朋友都会困惑难道我们无需努力让觉性镇定和智慧升起吗他说请允许他回答觉性镇定和智慧都具有无我的特性并不是随心所欲就可以让它升起的我们要经由在觉性镇定和智慧升起的因地上正确的用功他们就会随因缘而生
他们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抑郁因为我们的欲望而生起我们没有办法直接产生觉性镇定和智慧我们只能够
在他们的因地上去用功而他们的因地也就是让觉性升起的静音其实是心能够牢牢地记得名色的境界或者状态也就是我们认识到什么是走神什么是贪心什么是称心每次一旦升起了这些境界觉性它就会及时地升起就像龙波帕默尊者常常说一个人我们跟他很熟了他一走过来我们就认出了这个是 real 这个是曾
就像小时候教小朋友一些英文单词我们会有一个苹果的照片然后说这是 Apple
小朋友就会记得这个是 Apple 下次等他出门看到一个苹果他就会说 Apple 我们只是那张卡片变成了一种现象当我有烦恼的时候我知道这是烦恼我又起了称心我知道这就是称心原来称心的感觉是这个样子的这就够了这就是在这个阶段要去练习的东西对不需要去
教导这个苹果好吃不好吃苹果必须是红色的不能是绿色的苹果只能在春天的时候吃不能在夏天的时候吃只能自己吃不能别人吃诸如此类的是的然后再到后面我们会有更细微的一些观察才会知道苹果有分红富士丑苹果想不出来了有分青苹果等等
对,但它们都是苹果,那这个就是让觉性升起的静音,也就是心能够牢牢记得明色的境界或状态,这是我们可以用功的地方。那另外如果我们要让禅定升起,它的静音就是快乐。
如果要快乐的话我们就没有职责去努力强迫让心宁静或者期待以休息奢摩他来获得宁静因为我们越是强迫跟打压我们的心就会越没有快乐越没有快乐禅定就会越没有办法升起而如果我们想要升起智慧智慧升起的静音是镇定镇定就是我们有决心的觉知了
明色身心的状态然后心就会安住于觉知明色身心的状态当我们反复不断地觉知到了某个程度我们会自动升起对于这些实相的领悟这个智慧其实它是由于我们的镇定自动升起的而最后一个呢是我们努力呵护壮大已经升起的善法也就是当我们升起了善法之后
我们也往往会期待着善法可以持续地升起不要退化不要消失我们修行了之后也很容易希望自己修行越来越进步能够以某一些结果来作为自己修行进步衡量的标准但也因此在我们感觉到自己可能修行状态没有之前好或者说修行有所退步的时候我们反而会升起更多的
称心我们就会有更急迫的心想要让善法升起但龙波帕默尊者也说这样的状态会让善法越难升起因为此刻的我们已经被欲望控制了心所以修行人没有必要去呵护无常而且无法保持不变的善法也不用
既希望于不受掌控的善法能够随我们的心意去发展而是在善法的因地上用功也就是我们有决心紧随着持续而正确地去觉知明色善法会自行增长所以这也是当我们在说精进的时候有正精进和错误的精进我们这一期其实都在聊当我们说学法的障碍的时候
这种障碍对于修行人来说它也是一种精进有时候只是说精进没有精进在正确的方向上所以龙波帕默尊者会点出来说当我们的精进它源自于欲望的驱使尤其是我们想要得到结果渴望美好的事物这样子去精进的话其实心是被欲望控制的我们再怎么努力精进
它其实是在内心构建了一种精进的样子一种精进的境界这样是一种业的造作它会在心中形成一种苦或者很紧绷的感觉而我们所说的正确的精进它是源自于修行人有善法欲也就是我们满意于在善法的因地上用功我们持续
精进而勤奋地紧随着觉知明色身心的境界或者状态
一旦牢记了这些境界或者状态何时它们升起的时候决心就会自动升起而无需由欲望驱动来刻意制造决心所以我觉得这两个的区别是在于正确的精进是在因地上用功而不在果上去求而错误的精进它往往是希望求的一个结果然后带着一颗欲望的心在不断地寻找方式来得到那个结果
所以我昨天也跟你分享了一段特别感人的对话有人来求龙波供养袈裟以后发愿跟龙波说凡龙波证悟了的法愿我也可证悟当时龙波赐福他回答说的是凡龙波做过了的你也要去践行因为想要悟到龙波所悟到的就要去播龙波所播过的音
今天带出来的内容并不是去强调这个障碍有多障碍还是回到播客的开始希望大家能够轻轻松松地来看待障碍但前提是我们要能认出它们否则我们就会一直黏着于它们一直在这个里面没有办法出来
能解开障碍的唯一之路是当我们看见障碍知道障碍的时候就是解开障碍是的然后即使我们能够看见这些障碍我们看见心的造作看见身的造作也并不意味着造作没有了龙博也在书里有提醒造作还是有的只是说它再也进不了心心再也不会去把它抓取起来我们
我们训练自己不断及时地知道心的造作他造作快乐也知道造作痛苦也知道造作贪嗔痴也知道造作出一个正人君子的模样也知道造作成修行人也知道我们只是知道
是的,龙泊尊者也经常让我们要如实去观这是我每一次听他开示的时候他都会不断重复地去讲的一开始我对于如实观这几个字没有很大的感受但是等到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我有一种还蛮深刻的感觉就是如实观确实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因为当我们能够就事情本身那样子去看待它
会需要我们放掉很多过去的一些习惯、知见对事物的一些看法、评判也包括对外界的,也包括对自己的然后才感受到如实观三个字为什么它是那么的朴素它好像听起来是那么的简单但又那么的不简单在我们慢慢看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情绪起来它不是一下子起来的它有一个过程
而因为我们反应的太习惯了所以看不见中间的一段一段又一段当我们过去常常陷入了我喜欢吃这个苹果这个苹果是我的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其实已经陷入了这样的阶段除了你刚才说的如实观的难度一部分在于我们怎么样去不叠加更多的评判更多的
指见或者造作在这个事情本来的样子上另外还有个点是因为我们有太强大的习气我们一直都是向外看的一直都是把心往外送的一直都是在各种各样的所缘外境境界里面我们会把心放在对象身上放在工作上放在情绪上放在食物上甚至放在一些播客里
所以在这个关的过程当中他也还有一个要反习惯的过程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回路的过程就是要在这个时刻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心那也就是当我在听到一期播客觉得这句话很受启发或者这个播客我很喜欢的时候这个时候心在播客那边然后我们有一个决心是
回过头来看到此刻自己的心喜欢或者自己的心快乐心满意就是这样的一个回转有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生气所有的思维都在他怎么又让我生气了他以前怎么怎么做他以后将会怎么怎么做这件事情谁对谁错但是也会忘记掉在这一刻如果我们向内看也就是看到此刻心有称心此刻心生气
或者此刻心不生气我们确实会忘记掉往回看自己的身心我们甚至常常都忘记掉自己现在是站着还是坐着自己的身体现在是在走路我们也会忘记掉自己的身体现在在走路还是在骑车而是会迷失在周围的风景里迷失在我们所定义的周围的噪音里所以这种观
它其实是一种向内回路的建立一种新的习惯不断的养成
而在这个养成的开始也就是这期播客想分享的我们先空掉自己我们先愿意去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各种善巧方便的方法但我们愿意去尝试这样的方法的前提也是我们先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发心是什么我做这件事情的发心决定了我们这件事情最后
会走到哪里而当我们知道了我们要走到哪里的时候我们又会回过头来看我们想要得到的那个结果它需要种下什么样的因
然后我们就努力用功地在这个因地上去修行而不再去追求那个结果因为结果是必然的而每一个人的根器秉性我们以前所学习的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如果说对于关心这样的方式并不是很理解也不是很相应
也没有关系啊是的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也一直特别推荐大家能够多去做一些事情因为我们
太多时间在想了困在某一些思维里面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行动去做点事情整理家里做任何事情做一些跟想法无关的事情反而可能从另一个层面会启发到我们所以也就有了前几期播客我们有聊到的有时候修行久了感觉好像停滞住了我们也可以先放下修行
我们可以就让自己在生活里面因为修行本身就在生活里无处不修行对也或者我们可以去
感受不同的修行方式比如说像一行禅师怎么样把正念结合到生活里又或者像杨定一博士他会像手把手一样的教我们怎么样去透过饮食然后透过我们身心的转化去达到我们对修行的理解我觉得现在有太多太多的方式它就像一个一个不同的容器
而我们有时候要做的一呢是不断地去尝试二呢是透过这些尝试我们不断地去了知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自己究竟跟相应哪种方式知道我们自己在休息什么样的方式的时候心是舒服的是轻松的是能够常常生起决心的是能够觉得快乐的
是的那我们这期播客就分享到这里然后也祝福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相应的方式也祝愿大家能够常常生起决心是然后祝福大家天天平常再见拜拜
such a
Suc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