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44|《沉靚時間》你有完美主義/拖延症嗎?拖延背後的心理+克服方法

EP44|《沉靚時間》你有完美主義/拖延症嗎?拖延背後的心理+克服方法

2024/12/4
logo of podcast 李靚蕾的沉靚時間

李靚蕾的沉靚時間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靚蕾
Topics
李靚蕾:本期节目探讨拖延症,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并提出克服拖延的实用方法。节目中,李靚蕾坦诚自己也曾面临拖延的困扰,并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拖延行为,例如拖延缴纳账单、回复信息、运动等。她描述了拖延带来的焦虑和自责,以及由此产生的无限循环的拖延模式。 李靚蕾分析了拖延的多种成因,包括害怕失败、害怕成功、以及对完美主义的追求。她指出,害怕失败的人往往将自我价值等同于表现结果,因此害怕面对失败带来的挫败感。而害怕成功的人则可能源于童年创伤或对自身价值的否定,害怕成功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压力或需要付出过高的代价。此外,还有一些人为了掌控局面或宣示主权而故意拖延,以及一些人因为害怕亲密关系而拖延回复信息等。 针对完美主义,李靚蕾区分了适应型和适应不良型两种,并指出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往往因为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感到沮丧和自卑。她分享了自己克服完美主义的历程,从最初的吹毛求疵到学会妥协和接纳不完美,并推荐了一些书籍和观点,例如Carol Drake的心态制胜和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 在克服拖延的方法方面,李靚蕾建议立即行动,不要过度规划,并利用清晨头脑清晰的时间处理重要任务。她还推荐了番茄工作法,以提高专注力和效率,克服拖延和分心。她鼓励听众坚持,即使内心抗拒,很多事情比想象中容易。最后,她总结道,要坦然面对失败,接纳不完美,善待自己,即使拖延了也可以在检讨后原谅自己。

Deep Dive

Key Insights

拖延症对身心健康有哪些负面影响?

拖延症会导致身体疼痛、睡眠不佳、忧郁和焦虑等症状。长期拖延还会增加心理压力,降低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指数,使人无法真正享受生活。

为什么完美主义会导致拖延?

完美主义者害怕失败或做得不够完美,因此用拖延来保持完美的假象。拖延成为他们的保护盾,但最终反而会因拖延而厌恶自己,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区分偶尔拖延和拖延症?

如果拖延让你感到烦恼或痛苦,甚至影响你的心理压力和生活质量,那么可能是拖延症。偶尔拖延则不会带来持续的负面情绪。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它如何帮助克服拖延?

番茄工作法是将任务分成25分钟的专注时间段,期间不做其他事情,每完成一个时间段后休息3-5分钟。这种方法能提高注意力,减少分心,帮助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为什么有些人会害怕成功?

有些人认为自己不配成功,可能源于成长中的创伤或长期被贬低的经历。他们害怕成功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压力或需要付出过高的代价,因此会自我阻碍。

拖延者如何通过装忙来逃避任务?

拖延者会将自己的行程塞满,做一些不紧急的小事,如整理书桌或打扫,以此来掩盖自己真正该做的事情。这种行为让他们感到充实,但实际上是在逃避。

如何通过自我认知来改善拖延?

首先需要观察自己的有意识和无意识行为,避免设立不现实的目标。设定可达成的小目标,逐步增加自信心,减少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拖延。

为什么拖延者无法真正享受任何活动?

拖延者心里始终知道有重要的事情未完成,因此即使在做其他活动时也会感到焦虑、担心和内疚,无法真正放松或享受。

Chapters
這集節目探討拖延症背後的心理成因,例如害怕失敗、追求完美、逃避壓力等。節目中分享了許多人們拖延的例子,並分析了拖延行為的常見模式。
  • 拖延症是一種普遍現象,影響許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 拖延的行為模式:逃避重要任務、找藉口、自責、陷入無限循環
  • 拖延行為可能源於害怕失敗、追求完美、逃避壓力等心理因素

Shownotes Transcript

這週帶大家回顧過去精彩的集數~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 明明知道有件重要的事必須完成,卻總是在最後一刻才開始動手。 👉 每天忙到心力交瘁,卻覺得真正該做的事情還是沒做完。 👉 一邊拖延一邊自責,但又忍不住繼續拖延,形成無限循環。

這一集,我們將一起探討「拖延」背後的心理成因 + 抗拖延解方! ✨ 為什麼害怕失敗、成功甚至親密關係,都會讓我們拖延? ✨ 完美主義是如何讓我們不自覺地成為「高效率逃避者」? ✨ 拖延對身心健康有什麼影響? ✨ 抗拖延解方

🌟本週金句:「我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到1萬種不可行的方法」 - 愛迪生 ____________ ❤️如果你喜歡《沉靚時間》,可以👩🏻‍💻按下追蹤.留言.分享.贊助: 📨小額贊助《沉靚時間》👉🏻 https://bit.ly/45QSX2I) 🔎李靚蕾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jl.leilei/) 🔎《沉靚時間》IG 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timewithjing) 🔎《沉靚時間》臉書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timewithjing) 🤝合作邀約 👉🏻 [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有想要問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或是寄信到 💌 聽眾Q&A信箱 👉🏻 [email protec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週三 中午 12:00 一起靜下心來,好好的沉澱自己 相約《沉靚時間》🎙️ 一起沉靜,一起成長 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人性、心靈成長、教育、親子、兩性、社會等值得關注的議題…💬 希望… 有一些討論… 能讓我們有一點獲得 有一些討論… 能讓我們有一點被療癒 也希望… 有一些討論… 能為社會帶來一些實質的改變🌟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