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3 创新者真有无法绕开的窘境?

Vol.3 创新者真有无法绕开的窘境?

2019/8/6
logo of podcast 贝望录第一季(已完结)

贝望录第一季(已完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R
Roland
徐涛
通过播客平台探讨基金会和公民参与公益,推动社会问题解决和公民社会发展。
Topics
李倩玲结合自身经历,指出创新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挑战,例如跨国公司在平衡全球战略和中国市场需求时面临的困境,以及大公司内部创新决策的复杂性。她还谈到,离开大公司创业后,资源减少,需要独立完成更多工作,这反而促进了学习和内化的过程,使沟通更接地气。 她以WPP的例子说明,大公司内部的沟通障碍和决策流程的缓慢,会阻碍本土化变革。她还分析了Uber在中国市场的失败案例,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自身多线作战的压力是主要原因。 此外,她还讨论了并购在商业世界中的普遍性,以及中美两国并购的初衷和背景的差异。她认为,WPP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但后期面临市场饱和和新兴市场发展不足的挑战。她还谈到广告自动化投放系统对传统广告代理商的潜在威胁,以及广告流量造假现象的普遍存在。 最后,她结合《创新者的窘境》一书,分析了大公司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以腾讯微视的失败案例说明大公司内部创新面临协调和资源分配等问题。 徐涛作为硅谷记者,分享了他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的观察。他指出,大型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面临政策限制和决策速度慢的问题。他还谈到中国公司之间的并购往往是由于激烈的竞争导致两败俱伤,而美国公司并购更多是为了增强自身能力。 Roland 结合自身在播客领域的经验,分析了中国市场验证“创新者的窘境”理论的特性。他认为,中国市场颠覆性技术和低端市场迅速扩张的特性,使得中国成为验证该理论的绝佳案例。他还指出,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并非教育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而是追赶和超越的过程。 此外,他还分析了中国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即如何从舒适区转向新的市场领域。他认为,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未来可能出现新的颠覆性企业和市场。最后,他还谈到中文数字音频内容的国际化传播面临挑战,而英文内容更容易实现全球化。

Deep Dive

Chapters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创新都面临挑战。嘉宾们探讨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创新困境,包括速度差异、控制权、一致性等因素导致的障碍。同时,他们也分析了中国市场独特的创新模式,如移动支付的崛起,以及低端市场对高端市场的颠覆。
  • 跨国公司在华创新面临速度差异、控制权和一致性挑战
  • 中国市场移动支付崛起体现了低端市场对高端市场的颠覆
  • 中国创新模式与跨国公司模式差异显著

Shownotes Transcript

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百年老店,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不会因规模的不同而减弱。Bessie在本期《贝望录》中邀请在硅谷久居的媒体人徐涛,一起探讨创新者的窘境。 【主持】李倩玲,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29年没跳过槽的职业经理人转战营销科技投资领域 程衍樑,数字音频公司JustPod联合创始人,播客《忽左忽右》主理人 【嘉宾】徐涛,36氪驻硅谷记者